CN107343326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3326A
CN107343326A CN201710500041.0A CN201710500041A CN107343326A CN 107343326 A CN107343326 A CN 107343326A CN 201710500041 A CN201710500041 A CN 201710500041A CN 107343326 A CN107343326 A CN 107343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service
service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00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000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3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3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3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并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可以更为灵活地完成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与终端之间常常需要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而终端与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连接,相比于间接通信连接来说,其建立连接的过程更为简单,且不消耗数据流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的空间距离状态;
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并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
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的空间距离状态;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一终端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通过自身处于直连通信模式时检测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并根据传输性能参数选择出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该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该第二终端的第一连接,并根据该第一连接建立第二连接,通过该第二连接向第二终端传输用户数据,可以提高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对于连接服务选择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模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应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第一终端10或第二终端20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具有通信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终端。该第一终端10或该第二终端20还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终端(Terminal)、无线终端或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网络架构示意图。终端与终端之间常常需要通过建立直连通信连接来传输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以两个终端为例,该网络架构中包括第一终端10以及第二终端20,该第一终端10以及第二终端2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以及第二连接交互相关数据,该第一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均可以是直连通信连接。其中,该直连通信连接是指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直接通信而不借助于第三方设备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连接在进行数据交互时的能耗值可以小于第二连接进行数据交互的能耗值,或者该第一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时的能耗值可以小于终端和终端之间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的连接数据时的能耗值。
其中,为方便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蓝牙连接为例来对第一连接进行说明,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还可以为其他连接,例如NFC连接,Mo蝙蝠连接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类似的,该第二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为WiFi连接,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还可以为类似于该WiFi连接、且不同于该第一连接的其他连接,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和第二终端之间首先建立第一连接,在第一连接的基础上交互第二连接的连接参数,连接参数例如可以包括WiFi热点的用户名和接入密码等参数,基于该连接参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建立第二连接。第一终端可以在建立第一连接后,主动开启第一终端的WiFi热点功能,以便于建立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二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触发第二终端开启WiFi热点功能,以便于第一终端接入到第二终端完成第二连接的建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终端10的用户需要向第二终端20传输用户数据时,可以在该第一终端10上配置管理第一终端10上的传输模式的直连通信按钮,在点击该按钮开启了第一终端10的直连通信模式之后,该第一终端10便可以自动开启蓝牙对应的传输模式以及WiFi对应的传输模式。同样,该第二终端20的用户也可以开启第二终端20的集成开关,并自动开启蓝牙对应的传输模式以及WiFi对应的传输模式。然后,第一终端10的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10通过蓝牙扫描到的至少一个终端中确定出第二终端20,该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建立该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也可以首先检测自身的电量值,如果该电量值大于电量预设百分比(例如90%),那么该第一终端10也可以直接建立该WiFi连接。如果该电量值小于或者等于该电量预设百分比(例如90%),那么该第一终端10可以首先建立该蓝牙连接,再在蓝牙连接的基础上建立WiFi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可以通过该蓝牙连接与该第二终端20交互用于建立WiFi连接的连接数据,在交互了该连接数据之后,该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可以根据该连接数据建立该WiFi连接。然后,该第一终端10与该第二终端20可以通过该WiFi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即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WiFi连接(即第二连接)的连接数据,连接数据例如可以是作为WiFi热点的终端的用户名和接入密码,再根据该连接数据建立WiFi连接(即第二连接),不需要使用终端的数据流量或无线网络,节约了能耗,并且该WiFi连接(即第二连接)可以保证较快的传输速度,同时也提高了终端在传输用户数据时的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此时处于直连通信模式下,如果此时该第一终端10需要向该第二终端20发送用户数据(例如音频数据、文本数据、视频数据等),该第一终端10可以首先检测该第二终端20与该第一终端10的空间距离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该空间距离状态表示该第一终端10和该第二终端20相互接触,那么该第一终端10可以从连接服务集合中选择多个第一连接服务(为了更好的说明,以下描述中将该第一连接服务限定为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ocation,NFC)连接服务和Mo蝙蝠连接服务,但不表示该第一连接服务不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服务)来建立与该第二终端的直连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可以进一步检测该NFC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以及该Mo蝙蝠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其中,该传输性能参数可以包括传输速度以及该第二终端20是否开启了该连接服务。该第一终端10可以首先通过该NFC连接服务和该Mo蝙蝠连接服务对该第二终端20进行扫描,如果两种服务均扫描到该第二终端10,就可以选取此时的传输速度高的对应的连接服务作为该目标连接服务。例如,此时Mo蝙蝠连接服务的传输速度比该NFC连接服务的传输速度高,该第一终端10便可以确定该Mo蝙蝠连接服务为目标连接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可以根据该Mo蝙蝠连接服务建立第一连接,并通过该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然后根据该连接参数建立该第二连接,并通过该第二连接向该第二终端20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还可以检测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如果该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就可以直接选择基于NFC的数据传输服务来传输该用户数据;如果该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就可以选择第二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蓝牙传输服务来传输该用户数据,或者选择第二数据传输服务中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传输服务来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该空间距离状态表示该第一终端10和该第二终端20未相互接触,那么该第一终端10可以启用多个第二连接服务(为了更好的说明,以下描述中将该第二连接服务限定为蓝牙连接服务和WiFi连接服务,但并不表示该第二连接服务不可以是其他连接服务)来对该第二终端20进行扫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可以启用该蓝牙连接服务对该第二终端20进行扫描,如果扫描到了该第二终端20,就可以建立与该第二终端20的直连通信连接,并可以直接通过与该蓝牙连接服务相对应的蓝牙数据传输服务(也就是第二数据传输服务)来传输该用户数据,或者通过该蓝牙连接服务建立第一连接,并在该第一连接上交互用于建立WiFi连接的连接参数,来建立该WiFi连接,并通过该WiFi连接来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该第一终端10启用蓝牙连接服务未扫描到第二终端20,便可以选择该WiFi连接服务来建立与该第二终端20的第二连接,并可以直接通过与该WiFi连接服务相对应的WiFi数据传输服务来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10可以同时从连接服务集合中启用蓝牙连接服务和该WiFi连接服务对该第二终端进行扫描,如果该蓝牙连接服务和该WiFi连接服务均扫描到该第二终端20,便可以获取该蓝牙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和该WiFi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通过比较该传输性能参数中的传输速度,并选取此时传输速度较快的对应的连接服务作为该目标连接服务。例如,此时该蓝牙连接服务的传输速度较快,该第一终端10便可以根据该蓝牙连接服务建立该第一连接。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图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01、第一终端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所述第一终端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数据可以是文档、照片、视频、声频、通讯录、网络地址等类型的数据。只要该第一终端支持发送上述类型的用户数据,该第一终端便可以向该第二终端进行发送该用户数据的处理。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直连通信模式,可以是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不消耗数据流量,而进行终端与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模式。例如可以是WiFi P2P通信模式,或者将第一终端作为WiFi热点,该第二终端接入该热点的模式,以实现该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连接;或者该第一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也可以是通过蓝牙、红外、NFC等近距离通信模式得以实现的模式。
具体的,在该第一终端处于该直连通信模式下时,该第一终端可以将该第一终端所设置的用于直连通信的全部连接服务均开启。也就是说,在该第一终端处于直连通信模式下时,该第一终端的所有用于直连通信的全部连接服务可以均处于开启状态。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空间距离状态可以表示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位置关系或者距离等状态。具体的,该空间距离状态可以包括: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未相互接触的状态。
具体实现中,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例如接触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等)来检测该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空间距离状态。举例来说,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接触式传感器的触头来检测该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是否存在因接触挤压导致的形变等,如果检测到存在形变,再结合该第二终端的特征(例如此时该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表示为终端间接触时的信号强度等)便可认为该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为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
S202、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并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各个连接服务可以是在第一终端在处于该直接连接通信模式下所开启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终端自身可以具备连接服务集合,该连接服务集合中可以包括各个连接服务。具体的,该各个连接服务可以分类为各个第一连接服务以及各个第二连接服务。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连接服务可以是基于终端中的硬件模块来使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进行连接配对的服务。举例来说,该目标连接服务可以是NFC连接服务,该NFC连接服务在实现时可以基于NFC模块来使第一终端的NFC模块与第二终端的NFC模块进行配对,从而通过NFC建立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的直连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空间距离状态可以为终端间相互接触的状态,以及终端间未相互接触的状态。
具体实现中,该第一终端可以根据根据不同的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不同类别的连接服务。例如,该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终端间相互接触的状态从连接服务集合中选择出各个第一连接服务。
具体实现中,该第一终端根据不同的空间距离状态来选择出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服务,然后再检测该一个或多个连接服务各自的传输性能参数。
其中,该传输性能参数可以包括传输速度、以及第二终端开启该连接服务的状态,以及传输能耗等等。
S203、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终端可以首先根据传输性能参数中的第二终端开启该连接服务的状态,来选择出第二终端开启了对应的连接服务。进一步的,该第一终端再检测该第二终端开启了对应的连接服务各自的实时传输速度,选择出该实时传输速度最高的连接服务作为目标连接服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还可以首先根据传输性能参数中的第二终端开启该连接服务的状态,来选择出第二终端开启了对应的连接服务。进一步的,该第一终端再检测该第二终端开启了对应的连接服务各自的实时传输速度,选择出该实时传输速度达到预设速度值的连接服务,然后再结合这些达到预设速度值的连接服务的传输能耗,选择出传输能耗最低的连接服务作为该目标连接服务。
具体实现中,该第一终端可以在确定出该目标连接服务之后,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连接服务与该第二连接所实现的连接服务可以是基于不同的硬件模块所实现的服务。例如,该目标连接服务为NFC连接服务,那么该第二连接所实现的连接服务可以选用基于WiFi模块实现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当然,上述方式只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可选方式。
S204、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具体实现中,该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用户数据量的大小来确定通过该第二连接向该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通过自身处于直连通信模式时检测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并根据传输性能参数选择出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该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该第二终端的第一连接,并根据该第一连接建立第二连接,通过该第二连接向第二终端传输用户数据,提高了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对于连接服务选择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智能性。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图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301、第一终端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所述第一终端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示的S301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2所示的S201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S302、所述空间距离状态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出各个第一连接服务,并检测所述各个第一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服务为适用于终端间进行接触传输的连接服务。
其中,该第一连接服务可以是从第一终端的连接服务集合中选择出的连接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具体可以是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因接触挤压而导致形变的状态,该状态可以被传感器检测到,或者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被检测得到,在此不作任何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连接服务可以是NFC连接服务、Mo蝙蝠连接服务等基于超近距离连接的连接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可以既具备NFC连接服务,也具备Mo蝙蝠连接服务,在该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时选择出第一连接服务,具体可以是选择出该NFC连接服务以及该Mo蝙蝠连接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可以检测该NFC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以及该Mo蝙蝠连接服务传输性能参数。
可选的,所述空间距离状态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未相互接触状态时,选择各个第二连接服务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扫描;从所述各个第二连接服务中确定扫描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连接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连接服务可以是蓝牙连接服务和WiFi连接服务等基于近距离连接的连接服务。
其中,该第二连接服务可以是从连接服务集合中选择出的服务。
具体实现中,该第一终端可以首先选择各个第二连接服务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扫描,如果该蓝牙连接服务和WiFi连接服务均扫描到该第二终端,那么该第一终端可以检测该蓝牙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和该WiFi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然后选择传输性能高的对应的第二连接服务作为该目标连接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该空间距离状态为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未相互接触状态,那么该第一终端还可以首先开启蓝牙连接服务对该第二终端进行扫描,然后该第一终端的蓝牙模块就可以确定该第二终端是否在扫描范围内,如果该第二终端在扫描范围内,此时该第一终端就可以蓝牙连接服务作为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该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该空间距离状态为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未相互接触状态时,该第一终端开启第二连接服务对该第二终端进行扫描且未扫描到该第二终端时,该第一终端便可确定该WiFi连接服务为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该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连接。
S303、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
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包括: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高到低对所述连接服务进行排序;选择排序结果最高的所述连接服务作为目标连接服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各个第一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从高到低对该各个第一连接服务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排序结果最高的对应的第一连接服务作为该目标连接服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还可以根据该各个第一连接服务的优先级来选择。具体的,该NFC连接服务的优先级以及该Mo蝙蝠连接服务的优先级可以根据该第二终端的连接历史条件而变化。例如,该第二终端的连接历史中显示使用NFC连接服务比使用该Mo蝙蝠连接服务时的成功概率更高,那么此时该NFC连接服务的优先级就可以高于该Mo蝙蝠连接服务的优先级。当然,上述优先级变化的方式只是举例,而非穷举,该优先级也可因其他情况而进行改变,在此不作限制。
S304、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
S305、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检测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具体可以是数据量大小。例如,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大小为10kb,2M,100M等等,在此不作限制。
S306、若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是10M,50M,100M等,其具体数值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果该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例如10M),那么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二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果该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该第一阈值(例如10M),那么该第一终端可以判断该第一连接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如果该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该第一阈值,该第一终端也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一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参数可以是基于终端中的硬件模块实现数据连接和传输的参数,该连接参数可以包括数据传输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连接服务可以是蓝牙连接服务,在该第二连接上传输用户数据的方式可以是基于蓝牙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的传输方式;或者,该第二连接服务还可以是WiFi连接服务等等,在该第二连接上传输用户数据的方式可以是基于WiFi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的传输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连接服务可以是NFC连接服务等等,在该第一连接上传输用户数据的方式可以是基于NFC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的传输方式;或者,该第一连接服务还可以是Mo蝙蝠连接服务等等,在该第一连接上传输用户数据的方式可以是基于Mo蝙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的传输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阈值的具体数值为10M,该第一连接服务为NFC连接服务。此时该用户数据的数据量为500kb,该第一终端便可以判断该数据量小于该第一阈值,然后该第一终端便可以基于NFC的数据传输服务在该第一连接上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S307、发出用于提示发送所述用户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界面。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用于提示发送所述用户数据至该第二终端的用户界面具体可以是带有“是否将xx数据发送至xx终端”字样的提示框等等,其具体形式在此不作限制。
S308、在接收在所述界面上的确认操作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服务在所述第一连接上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针对该用户界面进行确认操作,例如用户在该用户界面上点击了带有“是”字样的虚拟按钮,然后该第一终端表明可确定接收到该界面上的确认操作。
进一步的,该终端根据选择出的目标数据传输服务在建立的第一连接上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通过自身处于直连通信模式时检测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如果空间距离状态表示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相互接触,便可根据传输性能参数从各个第一连接服务确定目标连接服务,然后检测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在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时,并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时,根据第二连接来传输用户数据。通过空间距离状态和传输性能参数来选择连接服务,并根据数据量来选择数据传输服务,提高了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对于连接服务选择和数据传输服务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智能性。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本实施例描述的终端,包括检测模块401,选择模块402,通信模块403。
其中,该终端包括处理器、传感器、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模块401结合该传感器,该选择模块402可以结合该处理器,该通信模块403可以结合该通信接口。
具体的,检测模块401,用于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
选择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
所述检测模块401,还用于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所述选择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
通信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选择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高到低对所述连接服务进行排序,选择排序结果最高的所述连接服务作为目标连接服务。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401,具体用于所述空间距离状态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时,选择出各个第一连接服务,所述第一连接服务为适用于终端间进行接触传输的连接服务。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401,具体用于所述空间距离状态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未相互接触状态时,选择各个第二连接服务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扫描;从所述各个第二连接服务中确定扫描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连接服务。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403,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量;若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404,用于发出用于提示发送所述用户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界面。
执行模块405,用于在接收在所述界面上的确认操作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通过自身处于直连通信模式时检测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并根据传输性能参数选择出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该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该第二终端的第一连接,并根据该第一连接建立第二连接,通过该第二连接向第二终端传输用户数据,提高了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对于连接服务选择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智能性。
请参阅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为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00;至少一个处理器2000,例如CPU;至少一个存储器3000;至少一个输出设备4000,至少一个传感器5000,上述通信接口1000、处理器2000、存储器3000、输出设备4000和传感器5000通过总线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终端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信接口1000可以为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接口,可以包括NFC模块、蓝牙模块、无线网卡(包括WiFi模块)等,上述输出设备4000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
上述处理器20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上述存储器300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00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0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300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上述传感器5000,具体可以是接触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在此不作限制。
具体的,上述处理器2000,用于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控制传感器检测上述第二终端与自身的空间距离状态,并根据上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目标连接服务,并控制通信接口根据上述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上述第二终端的直连通信连接,上述目标连接服务是在处于上述直连通信模式时开启的连接服务,并控制通信接口根据上述直连通信连接向上述第二终端传输上述用户数据。
可选的,具体的,上述处理器2000调用存储在上述存储器3000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所述第一终端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
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并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
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的方法均从处理器的角度来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要执行上述方法需要其他硬件结构的配合。例如,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由上述处理器2000控制上述传感器5000来传输相关数据;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均可以由上述处理器2000控制上述存储器3000中的存储程序进行实现;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以及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均可以由上述处理器2000控制上述通信接口1000进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实现过程不作详细描述和限制。
可选的,该终端可通过上述处理器2000以及其他设备实现上述图2以及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第一终端执行的相应步骤。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是对应方法实施例的实体装置实施例,对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也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通过自身处于直连通信模式时检测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并根据传输性能参数选择出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该目标连接服务建立与该第二终端的第一连接,并根据该第一连接建立第二连接,通过该第二连接向第二终端传输用户数据,提高了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对于连接服务选择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智能性。
前述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各步骤方法流程可以基于该终端的结构实现。
前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各模块及单元的功能可以基于该终端的结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及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所述第一终端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
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并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
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高到低对所述连接服务进行排序;
选择排序结果最高的所述连接服务作为目标连接服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包括:
所述空间距离状态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相互接触的状态时,从连接服务集合中选择出各个第一连接服务,所述第一连接服务为适用于终端间进行接触传输的连接服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包括:
所述空间距离状态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未相互接触状态时,从所述连接服务集合中选择各个第二连接服务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扫描;
从所述各个第二连接服务中确定扫描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连接服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量;
若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之前,还包括:
发出用于提示发送所述用户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的用户界面;
在接收在所述界面上的确认操作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用户数据时,若当前处于直连通信模式,则检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状态;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间距离状态选择出各个连接服务;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各个连接服务的传输性能参数;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所述各个连接服务中选择目标连接服务;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服务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交互用于建立第二连接所需的连接参数,根据所述连接参数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性能参数从高到低对所述连接服务进行排序,选择排序结果最高的所述连接服务作为目标连接服务。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500041.0A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343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0041.0A CN107343326A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0041.0A CN107343326A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3326A true CN107343326A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2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0041.0A Pending CN107343326A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332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8306A (zh) * 2018-09-29 2018-12-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0740435A (zh) * 2018-07-18 2020-01-31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38447A (zh) * 2021-03-31 2021-06-25 德氪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4623837A (zh) * 2020-11-27 2022-06-14 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无车道线区域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50409U (zh) * 2011-05-24 2011-11-23 刘健哲 兼具nfc和2.4g双频段通讯的智能卡及双频段通讯系统
CN1024040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CN102780513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之间实现蓝牙通信的方法
CN103428672A (zh) * 2013-08-19 2013-12-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87655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compan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beyond a proximity of a primary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165024A1 (zh) * 2014-04-29 2015-11-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0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CN102780513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之间实现蓝牙通信的方法
CN202050409U (zh) * 2011-05-24 2011-11-23 刘健哲 兼具nfc和2.4g双频段通讯的智能卡及双频段通讯系统
US20140087655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compan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beyond a proximity of a primary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428672A (zh) * 2013-08-19 2013-12-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65024A1 (zh) * 2014-04-29 2015-11-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435A (zh) * 2018-07-18 2020-01-31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40435B (zh) * 2018-07-18 2023-04-07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68306A (zh) * 2018-09-29 2018-12-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4623837A (zh) * 2020-11-27 2022-06-14 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无车道线区域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3038447A (zh) * 2021-03-31 2021-06-25 德氪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063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433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6063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84190B (zh) 网络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682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29594A (zh) 支付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4980194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8990105A (zh)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727775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33913A (zh) 电子装置与外部网络的联机设定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6358264A (zh) 一种网络共享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734332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45551A (zh)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197489A (zh)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2898A (zh)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38148A (zh) 搜索响应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2229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295592A (zh)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181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04752A (zh) 基于信号强度的频点选取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07332741A (zh) 一种网络检测方法、网络检测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7493229A (zh) 融合通信的消息群发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72533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833770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74402A (zh) 通过与另一设备的叩击信标的低能耗信标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