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4514A -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4514A
CN107484514A CN201710722817.3A CN201710722817A CN107484514A CN 107484514 A CN107484514 A CN 107484514A CN 201710722817 A CN201710722817 A CN 201710722817A CN 107484514 A CN107484514 A CN 107484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gonati officinalis
radix polygonati
rhizome
processing
relative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28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爱文
卜晓英
唐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XIANGZ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XIANGZ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XIANGZ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XIANGZ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28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4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4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4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经玉竹废弃根茎的预处理、玉竹废弃根茎处理、激活处理、诱芽处理、热激处理、诱根处理、小苗移栽、大田管理等步骤所获得。该法既能减少玉竹优质根茎的使用量,又能促进玉竹芽苗的整齐一致性,大大降低了玉竹栽培管理成本。另外,得到玉竹芽苗进行人工栽培,成苗率比直接埋植根茎繁殖率要高,更能快速适应自然环境,能缩短玉竹种植年限,也能提高玉竹多糖的含量。

Description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竹是湖南野生三宝之一,是一种食药两用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玉竹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而市场对于玉竹的需求量却在逐渐增加。在玉竹栽培过程中,一般采用根茎繁殖,但其出苗率低,用种量大(1500-3000kg/亩),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玉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玉竹根茎大小差别幅度大、出苗后长势不一。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玉竹标准化生产的实现,制约着玉竹产业的发展。然而,利用组培技术生产种苗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并保持其亲本的优良遗传性状,可实现玉竹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和一致,但由于玉竹组培成本较高,栽培繁锁,目前国内外主要以玉竹根茎繁殖为主。
玉竹根茎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g玉竹鲜品中含蛋白质1.5g、粗纤维3.69、尼克酸0.3g、胡萝卜素5.4mg、维生素BZ0.4mg、维生素C230mg,还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皂试类、棚皮素、粘液质、碳水化合物等;而每100g玉竹干品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含钙600mg、镁256mg、磷389mg、钠30mg、铁9.9mg、锰8.4mg、锌3.5mg、铜0.6mg。食用玉竹可起到养阴清热、生津止咳的作用,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平衡心脑血管系统,且有祛斑、养颜护肤、抗衰老等美容功效,同时也对风湿性关节炎、小便频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病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因此优质玉竹根茎被切下用于加工成玉竹片,在玉竹加工过程中余留大量的玉竹劣质根茎,直接作为废弃物处理。
很多药材种植户将玉竹劣质根茎重新种植,规模化栽培后发现出苗率低下,玉竹产量下降明显,品质下降严重,虽节约了种子成本,但产出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玉竹废弃根茎本身养分不全面,造成培育出的芽苗不健壮,而直接作为药用,产品等级不高,一般为次品,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芽苗方法,该法培育出的芽苗健壮、无病害、成芽率高等特点,达到了废弃物充分利用的目地,又能获得大量优质芽苗,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配方效果佳,出芽率高,培养时间短,植株生长旺盛,可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玉竹废弃根茎的预处理: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玉竹鲜根茎,切除优质玉竹根茎用于切片,去除废弃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
(2)玉竹废弃根茎处理:将各个玉竹废弃根茎切割成2~5个茎节的小段根茎,再用杀菌后的颗粒活性碳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70~85%,在15~20℃下,进行处理10~25天。
(3)玉竹废弃根茎的激活处理:将各个玉竹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70~85%,进行3~8℃低温处理30~60min。
(4)玉竹鲜根茎的诱芽处理: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中浸泡15~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0~85%,光照强度600~800LX,每天光照10~12h,温度在15~22℃,25~35天长出芽体。
(5)玉竹鲜根茎热激处理:将长出幼芽的玉竹根茎置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5~65%,温度在15~18℃,培养1~2天后再次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
(6)玉竹鲜根茎的诱根处理: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育根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5天,每100kg玉竹根茎喷洒10~35kg/天,并分3~5次喷洒,培养温度15~22℃,每天光照10~13h,光照强度1000~2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培养25~40天。
(7)玉竹小苗移栽:将带有大量须根的玉竹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中,培养温度18~25℃,每天光照8~12h,光照强度700~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8)玉竹大田管理:移栽大棚培养至地上部分倒苗结束,再直接移植到大田中进行栽培,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10~30℃,采用常规玉竹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上述处理过程中玉竹根茎置于网状物上,防止玉竹根茎浸泡在水溶液中。
上述步骤(2)和(4)中杀菌方法为12%多菌灵溶液浸泡12h后,去除多菌灵溶液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7%多菌灵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称取市场购买的多菌灵粉剂7g,加入93g的水进行混合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颗粒活性碳大小为0.5~5目;颗粒活性碳的使用量kg与玉竹根茎重量kg比为0.5~6kg:50kg。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诱芽处理溶液是指含有50~150mg/L的6-BA(6-苄氨基腺嘌呤)、0.01~0.05g/L GA3(赤霉素)、20~5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育根溶液是指含有40~150mg/L NAA(奈乙酸)、10~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7)中所述营养土,可以自制,其配方为园土5~10份、菜枯3~6份、河沙2~3份、草木灰1~2份,混合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8)中所述常规玉竹栽培方法中水分管理为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每亩施入300~500kg。
上述饼肥的配制方法为菜枯与茶油枯2~3: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8)中所述常规玉竹栽培方法中病虫害防治为发现玉竹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技术效果:
(1)该法既能减少玉竹优质根茎的使用量,又能促进玉竹芽苗的整齐一致性,大大降低了玉竹栽培管理成本。
(2)该法得到玉竹芽苗进行人工栽培,成苗率比直接埋植根茎繁殖率要高,更能快速适应自然环境,能缩短玉竹种植年限,也能提高玉竹多糖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实施例1
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玉竹鲜根茎,切除优质玉竹根茎用于切片,去除废弃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将各个玉竹废弃根茎切割成2~5个茎节的小段根茎100kg,再用杀菌后的3目颗粒活性碳10kg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80%左右,在18℃下,进行处理15天。将各个玉竹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70%,进行6℃低温处理40min。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含有60mg/L的6-BA、0.02g/L GA3、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5%,光照强度700LX,每天光照10h,温度在18℃,30天长出芽体。将长出幼芽的玉竹根茎置在45℃下进行热激处理5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5%,温度在18℃,培养2天后再次在45℃下进行热激处理5秒。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育根溶液(100mg/L NAA、15g/L多菌灵的水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天,每天总喷洒20kg育根溶液,并分4次喷洒(即一次喷洒5kg育根溶液),培养温度18℃,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15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5%,培养40天。将带有大量须根的玉竹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配方为园土10份、菜枯5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中,培养温度20℃,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8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移栽大棚培养至地上部分倒苗结束,再直接移植到大田中进行栽培,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6%;温度控制在20℃,采用常规玉竹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菜枯与茶油枯2:1),每亩施入400kg,病虫害防治时,发现玉竹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最后获得了1387棵种苗,观察到小苗根系非常发达(根系长度为11~17cm),种植三年后收取玉竹根茎,烘干,采用硫酸苯酚法进行检测玉竹多糖,其含量为7.83%。
对照实施例1
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玉竹鲜根茎,切除优质玉竹根茎用于切片,去除废弃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将各个玉竹废弃根茎切割成2~5个茎节的小段根茎100kg,再用杀菌后的3目颗粒活性碳10kg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80%左右,在18℃下,进行处理15天。将各个玉竹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70%,进行6℃低温处理40min。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含有60mg/L的6-BA、0.02g/L GA3、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5%,光照强度700LX,每天光照10h,温度在18℃,30天长出芽体。将长出幼芽的玉竹根茎用育根溶液(100mg/L NAA、15g/L多菌灵的水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天,每天总喷洒20kg育根溶液,并分4次喷洒,培养温度18℃,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15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5%,培养40天。将带有大量须根的玉竹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配方为园土10份、菜枯5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中,培养温度20℃,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8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移栽大棚培养至地上部分倒苗结束,再直接移植到大田中进行栽培,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6%;温度控制在20℃,采用常规玉竹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菜枯与茶油枯2:1),每亩施入400kg,病虫害防治时,发现玉竹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最后获得了1192棵种苗,观察到小苗根系比较发达(根系长度为8~14cm),种植三年后收取玉竹根茎,烘干,采用硫酸苯酚法进行检测玉竹多糖,其含量为6.91%。
对照实施例2
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玉竹鲜根茎,切除优质玉竹根茎用于切片,去除废弃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将各个玉竹废弃根茎切割成2~5个茎节的小段根茎100kg,再用杀菌后的3目颗粒活性碳10kg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80%左右,在18℃下,进行处理15天。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含有60mg/L的6-BA、0.02g/LGA3、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5%,光照强度700LX,每天光照10h,温度在18℃,30天长出芽体。将长出幼芽的玉竹根茎用育根溶液(100mg/L NAA、15g/L多菌灵的水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天,每天一次喷洒20kg,培养温度18℃,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15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5%,培养40天。将带有大量须根的玉竹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配方为园土10份、菜枯5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中,培养温度20℃,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8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移栽大棚培养至地上部分倒苗结束,再直接移植到大田中进行栽培,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6%;温度控制在20℃,采用常规玉竹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菜枯与茶油枯2:1),每亩施入400kg,病虫害防治时,发现玉竹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最后获得了948棵种苗,观察到小苗根系不发达(根系长度为5~12cm),种植三年后收取玉竹根茎,烘干,采用硫酸苯酚法进行检测玉竹多糖,其含量为5.46%。
实施例2
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玉竹鲜根茎,切除优质玉竹根茎用于切片,去除废弃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将各个玉竹废弃根茎切割成2~5个茎节的小段根茎100kg,再用杀菌后的5目颗粒活性碳25kg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85%,在20℃下,进行处理25天。将各个玉竹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85%,进行3℃低温处理60min。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含有150mg/L的6-BA、0.05g/L GA3、50g/L多菌灵的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0%,光照强度600LX,每天光照12h,温度在15℃,35天长出芽体。将长出幼芽的玉竹根茎置在50℃下进行热激处理3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5%,温度在18℃,培养2天后再次在50℃下进行热激处理3秒。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育根溶液(100mg/L NAA、25g/L多菌灵的水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5天,每天总喷洒20kg育根溶液,并分5次喷洒(即一次喷洒4kg育根溶液),培养温度22℃,每天光照13h,光照强度2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75%,培养35天。将带有大量须根的玉竹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配方为园土8份、菜枯6份、河沙3份、草木灰1份)中,培养温度25℃,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70%。移栽大棚培养至地上部分倒苗结束,再直接移植到大田中进行栽培,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温度控制在20℃,采用常规玉竹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菜枯与茶油枯3:1),每亩施入500kg,病虫害防治时,发现玉竹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最后获得了1414棵种苗,观察到小苗根系非常发达(根系长度为10~18cm),种植三年后收取玉竹根茎,烘干,采用硫酸苯酚法进行检测玉竹多糖,其含量为7.78%。

Claims (7)

1.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玉竹废弃根茎的预处理: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玉竹鲜根茎,切除优质玉竹根茎用于切片,去除废弃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
(2)玉竹废弃根茎处理:将各个玉竹废弃根茎切割成2~5个茎节的小段根茎,再用杀菌后的颗粒活性碳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70~85%,在15~20℃下,进行处理10~25天;
(3)玉竹废弃根茎的激活处理:将各个玉竹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70~85%,进行3~8℃低温处理30~60min;
(4)玉竹鲜根茎的诱芽处理: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中浸泡15~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0~85%,光照强度600~800LX,每天光照10~12h,温度在15~22℃,25~35天长出芽体;
(5)玉竹鲜根茎热激处理:将长出幼芽的玉竹根茎置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5~65%,温度在15~18℃,培养1~2天后再次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
(6)玉竹鲜根茎的诱根处理: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育根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5天,每100kg玉竹根茎喷洒10~35kg/天,并分3~5次喷洒,培养温度15~22℃,每天光照10~13h,光照强度1000~2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培养25~40天;
(7)玉竹小苗移栽:将带有大量须根的玉竹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中,培养温度18~25℃,每天光照8~12h,光照强度700~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8)玉竹大田管理:移栽大棚培养至地上部分倒苗结束,再直接移植到大田中进行栽培,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10~30℃,采用常规玉竹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颗粒活性碳大小为0.5~5目;颗粒活性碳的使用量kg与玉竹根茎重量kg比为0.5~6kg:50kg。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4)中所述诱芽处理溶液是指含有50~150mg/L的6-BA、0.01~0.05g/L GA3、20~5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5)中所述育根溶液是指含有40~150mg/L NAA、10~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7)中所述营养土,可以自制,其配方为园土5~10份、菜枯3~6份、河沙2~3份、草木灰1~2份,混合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8)中所述常规玉竹栽培方法中水分管理为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每亩施入300~500kg。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8)中所述常规玉竹栽培方法中病虫害防治为发现玉竹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CN201710722817.3A 2017-08-22 2017-08-22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Pending CN107484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2817.3A CN107484514A (zh) 2017-08-22 2017-08-22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2817.3A CN107484514A (zh) 2017-08-22 2017-08-22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4514A true CN107484514A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2817.3A Pending CN107484514A (zh) 2017-08-22 2017-08-22 玉竹废弃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451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4213A (zh) * 2015-10-15 2015-12-02 湖南农业大学 利用七叶一枝花根茎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CN105123253A (zh) * 2015-10-15 2015-12-09 王婧 一种七叶一枝花的育苗方法
CN105145104A (zh) * 2015-10-15 2015-12-16 张家界本草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白芨块茎进行分割繁殖育苗方法
CN105165368A (zh) * 2015-10-15 2015-12-23 向君民 利用白芨块茎进行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CN105706680A (zh) * 2016-01-25 2016-06-2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玉竹的林下仿野生规范化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4213A (zh) * 2015-10-15 2015-12-02 湖南农业大学 利用七叶一枝花根茎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CN105123253A (zh) * 2015-10-15 2015-12-09 王婧 一种七叶一枝花的育苗方法
CN105145104A (zh) * 2015-10-15 2015-12-16 张家界本草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白芨块茎进行分割繁殖育苗方法
CN105165368A (zh) * 2015-10-15 2015-12-23 向君民 利用白芨块茎进行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CN105706680A (zh) * 2016-01-25 2016-06-2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玉竹的林下仿野生规范化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5352B (zh) 一种白芨种苗高效组培快繁技术
CN102907244B (zh) 一种八角短穗扦插的繁殖方法
CN104521645A (zh) 一种有机富硒水稻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3477841B (zh) 健康紫山药微型薯三段式繁育方法
CN107567748A (zh) 一种花椒种植方法
CN102577827A (zh) 用作种芋的魔芋栽培方法
CN105684844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Narolia et al. Effect of irrigation schedule and weed-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direct-seeded rice (Oryza sativa) in South-eastern Rajasthan
CN106258747A (zh) 一种花椒的引种栽培方法
CN107439189A (zh) 黄精根茎快速培育优质苗的方法
CN103609302A (zh) 一种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CN106986691A (zh) 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
CN106831202A (zh) 一种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CN106613832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培养方法
CN106489514A (zh) 一种大棚蔬菜的防虫种植方法
CN101248737A (zh) 一种有机硒的生产方法
CN105706875A (zh) 一种辣木芽苗菜的生产方法
CN107509570A (zh) 一种适于北方地区水稻定量富硒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04126379A (zh) 草珊瑚的育苗方法
CN105766323A (zh) 一种低地势地区玛卡的种植方法
CN104814038A (zh) 一种综合防治芹菜病虫害的方法
CN104756692A (zh) 一种红薯芽苗菜种植方法
CN105766247A (zh) 柴胡种植方法
CN105284606A (zh) 一种华南地区有机蓝莓种植技术
CN104186177B (zh) 一种利用茶粕进行毛叶山桐子育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