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3775A - 防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3775A
CN107483775A CN201710422043.2A CN201710422043A CN107483775A CN 107483775 A CN107483775 A CN 107483775A CN 201710422043 A CN201710422043 A CN 201710422043A CN 107483775 A CN107483775 A CN 107483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at
water proof
arm
rotating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20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村直树
铃木久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8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3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设备,其具有:转动杆(4),其绕转动轴(X1)往复转动,具有与转动轴平行地突出且绕转动轴移动的按压用突部(4c);摆动臂部件(12),其具有位于转动轴的交叉面上的转动轴部(12a)、绕转动轴部摆动且配置成夹着转动轴部的一对突部臂(12b),通过转动杆的转动,突部臂中的一方按压移位,通过转动杆的另一个转动,突部臂中的另一方按压移位;电路板(10),其具有第1、第2开关(10a),将第1开关配置在一个突部臂的对置位置、第2开关配置在另一个突部臂的对置位置;水密用罩部件(9),其配置在电路板与摆动臂部件之间,水密地覆盖第1、第2开关,具有仅在摆动臂部件摆动而使一个突部臂移位时接通第1开关的第1触点(9aa)、和仅在另一突部臂移位时接通第2开关的第2触点(9aa)。

Description

防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操作杆的防水设备,特别涉及具有转动操作式的转动操作杆的防水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与各种用途对应的各种电子设备已经实用化并广泛普及。例如,构成为具有用于在水中使用的所谓防水功能的防水设备普遍实用化。
作为这种防水设备的一例,例如存在构成为具有用于在水中使用的防水功能的摄像装置。这种摄像装置例如构成为,能够使用摄像元件等将由摄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像依次转换为图像信号,取得图像信号,使用显示装置依次连续地显示基于所取得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并且,该摄像装置具有如下功能:在产生摄像指示信号时,取得该指示信号的产生时点或其前后的规定期间内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图像信号,将该图像信号转换为规定形式的图像数据后,将其记录在存储介质中。进而,该摄像装置构成为,能够在产生再现指示信号时,将已经记录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规定形式的图像信号,使用显示装置再现显示基于该图像信号的图像。
在现有的这种防水设备中,构成为通过使使用者(用户)操作设置在设备外部的操作部件而输入的操作输入作用于设备内部的电路板上的开关部件等,从该开关部件等输出规定的电信号,进行各种动作控制。该情况下,通过在操作部件与安装该操作部件的设备壳体之间设置防水单元、或者使操作部件或开关部件自身具有防水单元,实现设备的防水功能。关于用于实现这种防水功能的结构上的研究,例如,通过日本实开平5-50633号公报(引用文献1)等,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案。
由上述日本实开平5-50633号公报(引用文献1)等公开的开关部件是密闭型的防水滑动开关,构成为具有将滑动的操作部件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轴部件的转动运动的机构,经由该转换机构,即使是滑动操作部件,也能够使与转动运动对应的开关接触机构进行动作。在该结构中,通过在转动轴上设置O型环,实现设备的防水功能。
但是,作为现有的电子设备中应用的一般形式的操作部件,除了由上述日本实开平5-50633号公报(引用文献1)等公开的滑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以外,例如还存在按压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等各种形式的操作部件。
而且,例如,在一体搭载了电动变焦镜头的形式的摄像装置(称为所谓镜头一体型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中,应用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作为用于进行变焦操作的操作部件(变焦杆)的例子较为多见。
作为这种形式的操作部件、即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具体结构,例如,如下结构普遍实用化:构成为包围快门释放按钮的外周缘,并且,与该快门释放按钮的中心轴同轴地具有转动轴,构成为以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在该结构中,一般形式是该转动操作杆构成为能够在转动轴的圆周方向上在规定转动范围内在正反方向上往复转动。这种形式的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操作性良好,所以,作为摄像装置中的变焦操作部件而广泛普遍普及。
但是,在将上述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应用于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设备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实现充分的防水性能、并且实现可靠地维持该防水性能的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化、制造成本增大的倾向。因此,以往,在防水设备中应用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是不现实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防水设备:通过应用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并且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该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周围的充分的防水性能,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该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防水设备具有:转动操作杆,其被设置成绕转动轴往复转动自如,具有在与该转动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且在绕该转动轴的周向上移动的按压用突部,该转动操作杆被进行往复转动操作;摆动臂部件,其具有位于与上述转动操作杆的上述转动轴交叉的面上的转动轴部、以及以该转动轴部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且被配置成夹着该转动轴部的一对突部臂,通过上述转动操作杆的一个方向的转动,该一对突部臂中的一个突部臂被上述按压用突部按压而移位,通过上述转动操作杆的另一个方向的转动,该一对突部臂中的另一个突部臂被上述按压用突部按压而移位;电路板,其具有第1开关图案和第2开关图案,该第1开关图案配置在与上述一个突部臂对置的位置,该第2开关图案配置在与上述另一个突部臂对置的位置;以及水密用罩部件,其配置在上述电路板与上述摆动臂部件之间,以水密的方式覆盖第1开关图案和第2开关图案,具有第1触点和第2触点,该第1触点仅在上述摆动臂部件摆动而使上述一对突部臂中的一个突部臂移位的情况下使上述第1开关图案电接通,该第2触点仅在上述一对突部臂中的另一个突部臂移位的情况下使上述第2开关图案电接通。
本发明的目的和利益能够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而更加清楚。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防水设备:通过应用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并且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该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周围的充分的防水性能,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该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中的、特别是包含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操作部单元的详细结构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仅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并且示出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情况下的形式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3是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保持部件(变焦基础部件)和摆动臂部件(变焦柱塞)的组装体、并且沿着与图1的箭头符号[3]-[3]线相当的线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的半剖视立体图。
图4是仅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摆动臂部件(变焦柱塞)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5是仅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防水部件(防水橡胶)、并且示出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情况下的形式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6是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保持部件(变焦基础部件)和释放操作部件(快门释放按钮)的组装体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沿着与图3的箭头符号[7]-[7]线相当的线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是示意性示出的附图,以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示出各结构要素,所以,有时按照各结构要素示出不同的各部件的尺寸关系和比例尺等。因此,在本发明中,各附图所记载的各结构要素的数量、各结构要素的形状、各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各结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等不限于图示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举出具有用于在水中使用的防水功能、并且构成为具有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摄像装置例如数字照相机(照相机)作为一例。具体而言,该摄像装置例如使用摄像元件等将由摄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像依次转换为图像信号,由此,使用显示装置依次连续地显示基于所取得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并且,该摄像装置在产生摄像指示信号时,取得该指示信号的产生时点或其前后的规定期间内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图像信号。然后,该摄像装置将所取得的图像信号转换为规定形式的图像数据,将其记录在存储介质中。进而,该摄像装置能够在产生再现指示信号时,将已经记录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规定形式的图像信号,使用显示装置再现显示基于该图像信号的图像。而且,该摄像装置构成为具有用于在水中使用的防水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定义该摄像装置的各面。将该摄像装置的使用时与被摄体对置的面称为前表面。并且,将该摄像装置的使用时与使用者相面对的面称为背面。而且,将配设有设置在该摄像装置上的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例如快门释放按钮的面称为上表面。进而,将与该摄像装置的上表面对置的面称为底面。并且,将该摄像装置的通常使用状态下配置在两侧的面称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关于该情况下的左右的判别,将从被摄体侧朝向该摄像装置的前表面观察时的左侧或右侧分别设为左或右进行区分。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即照相机)的内部结构中的、特别是包含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操作部单元的详细结构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在该图1中,为了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包含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操作部单元20)的结构,省略覆盖该防水设备(摄像装置1)的外部的外装部件的图示(另外,仅图示外装部件的一部分(参照图1的标号3))。并且,在该图1中,主要示出作为本发明主旨的结构、即具体而言为包含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的操作部单元20的周边结构。因此,在图1中,省略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结构部件、例如收纳配置在设备壳体的内部的各种结构单元、具体而言例如为包含摄像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等的摄像单元、包含显示面板等的显示单元、包含控制用主基板等的电气结构单元等的图示。
图2是仅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并且示出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情况下的形式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3是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保持部件(变焦基础部件)和摆动臂部件(变焦柱塞)的组装体、并且沿着与图1的箭头符号[3]-[3]线相当的线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的半剖视立体图。
图4是仅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摆动臂部件(变焦柱塞)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5是仅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防水部件(防水橡胶)、并且示出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情况下的形式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6是取出并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结构部件中的保持部件(变焦基础部件)和释放操作部件(快门释放按钮)的组装体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摄像装置)中应用的操作部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另外,图7是沿着与图3的箭头符号[7]-[7]线相当的线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设备即摄像装置1具有用于在水中使用的防水功能,并且构成为具有包含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附图中参照标号4)的操作部单元20。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中的操作部单元20是构成为具有转动操作杆(标号4)和按压操作式的操作部件(标号5、6)这多个操作部件的组装体。如图1所示,该操作部单元20配设在该摄像装置1的上表面的靠左的部位。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构成为具有作为基本壳体的主体壳体2、收纳配置在该主体壳体2的内部的多个结构单元(未图示)、覆盖主体壳体2的外表面的多个外装部件(例如顶部罩3、其他外装部件未图示)、配设成一部分从该外装部件的外表面露出的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等)等。
上述主体壳体2形成为大致覆盖该摄像装置1的除了背面以外的各面(前表面、上表面、底面、左右侧面)、并且在内部具有空间的形状、例如大致矩形箱型形状。而且,在该主体壳体2的内部收纳配置有未图示的各种结构单元。
在上述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摄像开口2a(参照图1)。该摄像开口2a是用于将来自被摄体的光束导入到该摄像装置1的内部的开口。并且,在该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的靠左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配设上述操作部单元20的操作部单元配设用开口2b。而且,构成上述操作部单元20的各结构部件夹持该操作部单元配设用开口2b(形成该操作部单元配设用开口2b的该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一部分配设在主体壳体2的外部,另一部分配设在主体壳体2的内部。即,简言之,上述操作部单元20中包含的结构部件中的多个操作部件(4、5、6)等配设在主体壳体2的外部,接受来自这些多个操作部件的操作输入的多个电气结构部件(多个电气开关(标号10a、10b、10c)和安装了这些电气开关的电路板(标号10)等;均在后面详细叙述)等配设在主体壳体2的内部。
接着,对上述操作部单元2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即,上述操作部单元20构成为包括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变焦基础部件7、顶部框架板8、电路板10、基础框架板11、变焦柱塞(plunger)12、变焦弹簧13、释放弹簧14等、作为外装部件的一部分的顶部罩3、作为防水单元且作为水密用罩部件的防水橡胶9等。
顶部罩3是覆盖主体壳体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即上表面的靠左的部位的外装部件。该顶部罩3使用多个螺钉15固定在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示出使用两个螺钉15作为顶部罩3的固定用螺钉的例子。
并且,如上所述,该顶部罩3是覆盖该摄像装置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外装部件,但是,构成为使各操作部件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以使得能够从外部对上述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分别进行操作。即,上述顶部罩3构成为使上述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的一部分露出,并且覆盖除此以外的部分。进而,该顶部罩3还是在能够进行转动操作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中的转动操作杆(标号4)的保持部件。
上述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中的转动操作杆(标号4)例如是用于进行变焦操作的操作部件(变焦杆4)。并且,上述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中的标号5所示的按压操作式的操作部件例如是用于进行快门释放操作的释放操作部件(快门释放按钮5)。而且,上述多个操作部件(标号4、5、6)中的标号6所示的按压操作式的操作部件例如是用于进行该摄像装置1的电源的接通断开操作的电源操作部件(电源按钮6)。
上述变焦杆4构成为包围快门释放按钮5的外周缘。并且,该变焦杆4例如通过卡口方式的结合单元安装在上述顶部罩3上。该情况下,该变焦杆4具有与快门释放按钮5的中心轴(按压轴5a;后述)即移动轴同轴的转动中心轴即转动轴X1(参照图1),安装在上述顶部罩3上,以使得以该转动轴X1为中心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往复转动自如。
即,详细叙述时,如图1、图2等所示,上述变焦杆4(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转动操作杆)具有操作部4a、多个卡合臂部4b、按压用突部4c、贯通孔4d。操作部4a是在绕转动轴X1(图1的箭头R方向)对该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时用于供使用者(用户)勾挂手指进行转动操作的手指勾挂部。
并且,多个卡合臂部4b是用于确保变焦杆4与上述顶部罩3之间的卡口结合的结构部。因此,多个卡合臂部4b在与转动轴X1平行的方向上、即在将变焦杆4安装在顶部罩3上的状态下从上表面朝向底面的方向(向下方向)上突出设置。多个卡合臂部4b在变焦杆4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设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设置三个卡合臂部4b的例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三个卡合臂部4b在周向上隔开角度大致120度间隔进行配置。
该情况下,形成为在多个卡合臂部4b的各前端分别具有卡合爪。这些多个卡合臂部4b的各卡合爪与上述顶部罩3的被卡合部(未图示)卡合,抑制在轴向上拔出。
根据这种结构,该变焦杆4相对于上述顶部罩3卡口卡合,容许绕转动轴X1(箭头R方向)转动,并且抑制该变焦杆4在转动轴X1的轴向上移动,抑制脱落。另外,变焦杆4绕转动轴X1(图1的箭头R方向)的转动被限制在一定角度内,防止卡口卡合脱离,通过在形成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的圆弧状的凹部的一对壁部7f(参照图1;图3未图示)之间配置变焦杆4的一个卡合臂部4b,来进行该转动限制。这种卡口结合的结构是公知技术,所以,省略进一步的详细结构的图示和说明。
另外,上述变焦杆4的转动范围被限制,以使得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该情况下的用于限制转动范围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不进行详细叙述。简言之,例如,通过设置在规定位置处阻止变焦杆4的多个卡合臂部4b或操作部4a双方或一方的周向移动的转动阻止部件等,能够容易地实现将变焦杆4的转动范围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变焦杆4的转动轴X1上设置有用于保持该变焦杆4的中立位置的施力弹簧即变焦弹簧13。该变焦弹簧13例如由螺旋弹簧等形成。而且,该变焦弹簧13绕上述变焦杆4的转动轴X1、具体而言绕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卷绕配置,并且,该变焦弹簧13的端臂13a被卡合,以使得夹持上述多个卡合臂部4b中的任意一方。根据这种结构,变焦杆4保持绕转动轴X1(箭头R)的转动方向上的中立位置。
即,在该变焦杆4位于上述中立位置时,当使用者(用户)在绕转动轴X1(箭头R)的往复转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上对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时,该变焦杆4克服上述变焦弹簧13的作用力而转动,与此相伴,卡合臂部4b也绕转动轴X1(箭头R)向相同方向转动,由此,上述变焦弹簧13蓄能。然后,当使用者(用户)在任意时刻解除该转动操作时,变焦杆4构成为通过变焦弹簧13中蓄积的作用力在与转动操作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上转动,恢复到上述中立位置。
按压用突部4c是在上述多个卡合臂部4b中的任意一方中朝向前端突出设置的结构部。该按压用突部4c形成为在与转动轴X1平行的方向上呈沿着周向的圆弧状突出,伴随该变焦杆4绕转动轴X1(箭头R)的往复转动,能够在绕该转动轴X1的周向上移动。
进而,贯通孔4d是以转动轴X1为中心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4d中以能够在沿着转动轴X1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有快门释放按钮5。即,该变焦杆4构成为,在上述贯通孔4d中配置了快门释放按钮5的状态下,包围该快门释放按钮5的外周缘。
上述快门释放按钮5是具有按压轴5a和多个止转臂部5b的按压操作式的操作部件。如图1所示,按压轴5a是作用于多个开关部件中的快门开关10b的棒状部,这多个开关部件安装在设于该摄像装置1的内部的电路板10(在后面详细叙述)上。该按压轴5a配设成与上述变焦杆4的转动轴X1大致一致。
如图1、图6所示,多个止转臂部5b是比该快门释放按钮5的外周缘部更向与转动轴X1平行的方向(在将该快门释放按钮5安装在顶部罩3上的状态(参照图6)下从上表面朝向底面的方向(向下))突出的结构部。多个止转臂部5b沿着该快门释放按钮5的外周大致等间隔地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多个止转臂部5b,示出形成3个止转臂部5b的例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三个止转臂部5b在周向上隔开角度大致120度间隔进行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顶部罩3中,与上述变焦杆4和上述快门释放按钮5对应地形成贯通孔3a,该变焦杆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在该贯通孔3a中,并且快门释放按钮5以在沿着转动轴X1的方向上按压自如的方式配设在该贯通孔3a中。该贯通孔3a是将转动轴X1作为中心轴的大致圆形状的贯通孔。在贯通孔3a的内周缘部形成有上述被卡合部(未图示)。由此,顶部罩3作为使上述变焦杆4露出到外部、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保持该变焦杆4的保持部件发挥功能。
与此同时,在上述变焦杆4的贯通孔4d中以在沿着转动轴X1的方向上按压自如的方式配设快门释放按钮5。由此,顶部罩3还是使上述快门释放按钮5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并以在转动轴X1方向上按压自如的方式配设该快门释放按钮5的部件。
进而,在该顶部罩3中,在与上述贯通孔3a相邻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孔3b。该贯通孔3b发挥使电源按钮6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并以在与转动轴X1平行的方向上按压自如的方式保持该电源按钮6的作用。另外,电源按钮6是作用于多个开关部件中的电源开关10c的棒状部,这多个开关部件安装在设于该摄像装置1的内部的电路板10(在后面详细叙述)上。该按压轴6a形成为在与上述变焦杆4的转动轴X1平行的方向上朝向下方(朝向底面)延伸。
接着,在上述顶部罩3与上述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之间,从靠外表面(上方)的部位起依次以层叠的形式配设有变焦基础部件7、顶部框架板8、防水橡胶9。
如图1、图3(或图6;但是,在图6中,变焦柱塞12未图示)所示,变焦基础部件7是如下的结构部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变焦柱塞12(在后面详细叙述;参照图4),并且,以能够在沿着转动轴X1的方向上进行按压的方式配置快门释放按钮5,并且限制该快门释放按钮5绕转动轴X1旋转。因此,如图3所示,在变焦基础部件7中具有变焦柱塞配置部7a、多个快门按钮旋转限制部7b、快门按钮轴贯通孔7c、释放按钮被卡合部7d、摆动轴嵌合部7e。
多个快门按钮旋转限制部7b是限制组入变焦基础部件7中的快门释放按钮5(图6所示的状态)在上述变焦杆4被转动操作时与该变焦杆4联动地向相同方向旋转的结构部位。因此,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安装了快门释放按钮5时,在与该快门释放按钮5的多个止转臂部5b分别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与止转臂部5b相同数量的快门按钮旋转限制部7b。而且,快门按钮旋转限制部7b是形成为在周向上夹持多个止转臂部5b的一对框部件。
进而,在多个止转臂部5b的前端形成有卡合爪部(未图示)。而且,这些各止转臂部5b的前端的卡合爪部与形成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的释放按钮被卡合部7d(参照图3)卡合。由此,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安装了快门释放按钮5时,多个止转臂部5b的前端的各卡合爪部与释放按钮被卡合部7d卡合,由此,该快门释放按钮5构成为不会在沿着转动轴X1的方向上脱落。并且,快门释放按钮5的基于上述卡合爪部的脱落防止不是必须的,也可以采用如下的设计:变焦杆4与快门释放按钮5的外周嵌合,仅从上方按压快门释放按钮5的阶梯部5c。
快门按钮轴贯通孔7c是供组入变焦基础部件7中的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贯穿插入的贯通孔。由此,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在贯通了上述顶部罩3的贯通孔3a之后,贯穿插入到变焦基础部件7的快门按钮轴贯通孔7c中。进而,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贯通后述顶部框架板8的贯通孔8b,与后述防水橡胶9的轴嵌合部9b嵌合。
另外,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安装快门释放按钮5时,在变焦基础部件7与快门释放按钮5之间以被压缩的状态配设有释放弹簧14(参照图1)。该释放弹簧14例如由螺旋弹簧等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该释放弹簧14的作用力,始终在远离变焦基础部件7的方向上对快门释放按钮5进行施力。换言之,通过该释放弹簧14的作用力,始终在从变焦基础部件7推起的方向上对快门释放按钮5进行施力。但是,此时,如上所述,快门释放按钮5的各止转臂部5b的前端的卡合爪与变焦基础部件7的被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因此,快门释放按钮5以如下状态保持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在通常状态时,不会由于释放弹簧14的作用力而从变焦基础部件7中拔出,并且,在克服释放弹簧14的作用力而在沿着转动轴X1的方向上施加朝向下方(朝向底面)的按压力量时,能够在该按压方向上移动。
变焦柱塞配置部7a是以在箭头S方向上摆动自如的方式配设变焦柱塞12(参照图4)的部位。这里,变焦柱塞12是如下的摆动臂部件:安装在变焦基础部件7上,接受变焦杆4的转动操作而在图4的箭头S方向上摆动,由此,经由防水橡胶9(在后面详细叙述)而作用于电路板10(在后面详细叙述)上的一对开关图案(switch pattern)(标号10a;参照图1)。即,该变焦柱塞12是将变焦杆4(转动操作杆)的转动操作转换为按压动作的结构部件。
如图4所示,变焦柱塞12形成为具有摆动轴12a、一对突部臂12b、一对按压部12c。摆动轴12a是具有位于与上述变焦杆4(转动操作杆)的转动轴X1交叉的面上的轴(参照图3、图4所示的标号Ax)的转动轴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转动轴X1垂直地配设该轴。该摆动轴12a被配置成,在该变焦柱塞12配设在变焦基础部件7的变焦柱塞配置部7a上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与变焦基础部件7的摆动轴嵌合部7e嵌合。根据这种结构,该变焦柱塞12以摆动轴12a(转动轴部)为摆动中心在图4的箭头S方向上往复摆动。
一对突部臂12b是如下的一对结构部:在摆动轴12a(转动轴部)的中程部位,朝向与该摆动轴12a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突出,隔着该摆动轴12a配置在两个方向上。换言之,这一对结构部是从摆动轴12a分别在径向上延伸的作为臂部的突部臂。这一对突部臂12b分别以摆动轴12a为中心而呈钝角,形成为具有包含摆动轴12a、且相对地倾斜的倾斜面。两个倾斜面形成为利用穿过摆动轴12a的外周面附近的平滑的曲面连接的连续面。简言之,上述一对突部臂12b成为如下形式:与摆动轴12a垂直的平面中的截面形成为平缓倾斜的V字状,在该V字状的凹部分配设有上述摆动轴12a。而且,在变焦柱塞12安装在变焦基础部件7的规定位置时,上述一对突部臂12b配设成在变焦柱塞配置部7a内以摆动轴12a为转动中心而产生箭头S方向的摆动。
这样,在成为在安装有变焦柱塞12的变焦基础部件7上安装了变焦杆4的状态时,该变焦杆4的按压用突部4c配置在与上述一对突部臂12b对置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在变焦杆4位于中立位置时,按压用突部4c位于一对倾斜面之间,不作用于这一对倾斜面。而且,在从中立位置起对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后,该变焦杆4的按压用突部4c沿着上述一对突部臂12b在与摆动轴12a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该变焦杆4的按压用突部4c与上述一对突部臂12b的一个倾斜面抵接,按压该倾斜面。因此,由此,上述突部臂12b将摆动轴12a作为转动中心在沿着箭头S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摆动。
即,当上述变焦杆4(转动操作杆)向一个方向转动时,上述一对突部臂12b的一个突部臂12b被按压而移位。并且,当上述变焦杆4(转动操作杆)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上述一对突部臂12b的另一个突部臂12b被按压而移位。
另外,在上述一对突部臂12b的各倾斜面的背面侧的各部位分别设置有按压部12c。这一对按压部12c是如下的部位:在对上述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而使上述变焦柱塞12以摆动轴12a为转动中心进行摆动时,按压防水橡胶9(在后面详细叙述)的规定部位(被按压部9a)。
在变焦基础部件7的下侧(靠底面的一侧)配设有由刚性较高的材料构成的板状的顶部框架板8。该顶部框架板8被夹持在上述变焦基础部件7的下表面(与底面对置的面)与防水橡胶9的上表面之间。由此,顶部框架板8在其上表面上载置并支承变焦基础部件7,并且,在其下表面(与底面对置的面)中与防水橡胶9紧贴,由此,通过该防水橡胶9实现开口2b周围的防水功能。
因此,顶部框架板8例如由冲压加工的金属制的平板部件形成。另外,在顶部框架板8中形成有多个孔部。例如,形成有配置变焦柱塞12并容许其摆动的贯通孔8a、供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贯穿插入的贯通孔8b、供电源按钮6的按压轴6a贯穿插入的贯通孔8c等。因此,防水橡胶9配设成,在上述多个孔部以外的区域中,紧贴在与上述顶部框架板8的下表面(与底面对置的面)之间。
在顶部框架板8的下侧(与底面对置的面)配设有防水橡胶9。该情况下,该防水橡胶9配设成堵住上述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中的上述操作部单元配设用开口2b。即,该防水橡胶9是介于上述操作部单元20与上述主体壳体2之间、实现两者之间的防水功能的水密用罩部件。
防水橡胶9的整体由人造橡胶即硅酮(silicone)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形成为外周缘部9d与上述操作部单元配设用开口2b的周缘一致的形状。
如图1所示,在防水橡胶9的上表面形成为具有一对被按压部9a、有底孔的轴嵌合部9b、相同的有底孔的轴嵌合部9c。并且,与它们对应地,如图5所示,在该防水橡胶9的下表面(与底面对置的面)形成为具有一对触点9aa、快门凸部9bb、电源凸部9cc。
一对被按压部9a是在对应的下表面(与底面对置的面)具有一对触点9aa的部位。这一对被按压部9a是如下的结构部:在对上述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时,变焦柱塞12摆动,通过一对按压部12c中的一方或另一方在相同方向上按压这一对被按压部9a。而且,上述一对触点9aa是作用于后述电路板10上的一对开关图案10a(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导电芯片部。另外,将上述一对触点9aa中的一方称为第1触点,将另一方称为第2触点。并且,将上述一对开关图案中的一方称为第1开关图案,将另一方称为第2开关图案。
然后,通过变焦杆4的转动操作使变焦柱塞12(摆动臂部件)摆动,在一对突部臂12b中的一个突部臂12b移位的情况下,第1触点9aa电接通电路板10的第1开关图案10a。并且,同样,在一对突部臂12b中的另一个突部臂12b移位的情况下,第2触点9aa电接通后述电路板10的第2开关图案10a。
轴嵌合部9b是供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的前端嵌合并进行固定的部位。在该轴嵌合部9b的下表面(与底面对置的面)侧形成有快门凸部9bb。即,轴嵌合部9b是在对上述快门释放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时被按压轴5a按压的结构部。而且,快门凸部9bb配置成与后述电路板10上的快门开关10b对置。根据该结构,当上述轴嵌合部9b被按压时,快门凸部9bb也朝向下方(朝向底面)移动,按压上述快门开关10b。
轴嵌合部9c是嵌合配置有电源按钮6的按压轴6a的部位。在该轴嵌合部9c的背面(下表面)侧形成有电源凸部9cc。即,轴嵌合部9c是在对上述电源按钮6进行按压操作时被按压轴6a按压的结构部。而且,电源凸部9cc配置成与后述电路板10上的电源开关10c对置。根据该结构,当上述轴嵌合部9c被按压时,电源凸部9cc也朝向下方移动,按压上述电源开关10c。另外,防水橡胶9的形成为板状的板部分上形成的这些轴嵌合部9b、9c的周围形成为薄壁状,轴嵌合部9b、9c分别能够容易地在板部分的厚度方向上移位。并且,一对被按压部9a周围也是锥形状,同样形成为薄壁状,与上述同样,能够容易地在板部分的厚度方向上移位。
隔着上述防水橡胶9而在上述主体壳体2的上述操作部单元配设用开口2b的内侧层叠设置有电路板10、基础框架板11。
电路板10具有第1开关图案和第2开关图案(标号10a),上述第1开关图案10a配置在与一个突部臂12b对置的位置,第2开关图案10a配置在与另一个突部臂12b对置的位置。并且,在电路板10上例如安装配置有快门开关10b、电源开关10c等电气部件。
基础框架板11是载置并支承上述电路板10的结构部件。该基础框架板11例如由冲压加工的金属制的平板部件等形成。
另外,换言之,防水橡胶9配置在上述变焦柱塞12(摆动臂部件)与电路板10之间。该情况下,防水橡胶9以水密的方式覆盖电路板10的一对(第1、第2)开关图案(标号10a)。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主要结构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中的上述以外的结构是不与本发明直接关联的部分,所以省略其详细图示和说明。
下面,对这样构成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中的操作部单元20的作用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1所示的操作部单元20的各结构部件组装在摄像装置1的主体壳体2上的状态下,使用者(用户)在沿着图1所示的箭头R的方向中的规定方向、例如图7的箭头R1方向上对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此时,变焦杆4克服变焦弹簧13的作用力而在该转动操作方向上转动。由此,变焦弹簧13蓄能。
接受上述转动操作,当变焦杆4在图7的箭头R1方向上转动时,与此相伴,变焦杆4的按压用突部4c向相同方向移动。此时的按压用突部4c的移动例如能够表示为朝向图7的箭头H1方向的移动。这样,当按压用突部4c向图7的箭头H1方向移动时,该按压用突部4c与变焦柱塞12的一个突部臂12b的倾斜面抵接,向相同方向(箭头H1方向)对其进行按压。由此,变焦柱塞12在图7的箭头S1方向上摆动。于是,变焦柱塞12的一个按压部12c按压防水橡胶9的一个被按压部9a。由此,防水橡胶9的第1触点9aa与电路板10的第1开关图案10a接触,使其电接通。
当使用者(用户)解除针对变焦杆4的转动操作时,通过变焦弹簧13中蓄积的作用力,变焦杆4向与转动操作方向(这里为箭头R1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图7的箭头R2方向)转动。然后,变焦杆4恢复到规定的中立位置。
另一方面,在变焦杆4位于上述中立位置时,在使用者(用户)在图7的箭头R2方向上对该变焦杆4进行转动操作的情况下,其作用方向不同,但是成为大致相同的作用。即,当变焦杆4在箭头R2方向上转动时,按压用突部4c向箭头H2方向移动。由此,按压用突部4c与变焦柱塞12的另一个突部臂12b的倾斜面抵接,向箭头H2方向对其进行按压。由此,变焦柱塞12在箭头S2方向上摆动。于是,变焦柱塞12的另一个按压部12c按压防水橡胶9的另一个被按压部9a。由此,防水橡胶9的第2触点9aa与电路板10的第2开关图案10a接触,使其电接通。
当解除使用者(用户)针对变焦杆4的转动操作时,通过变焦弹簧13中蓄积的作用力,变焦杆4向与转动操作方向(这里为箭头R2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箭头R1方向)转动。然后,变焦杆4恢复到规定的中立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一个实施方式,在具有变焦杆4(转动操作式的转动操作杆)的防水设备即摄像装置1中,设置将变焦杆4(转动操作杆)的转动操作转换为按压动作的变焦柱塞12(摆动臂部件),并且,在电路板10与变焦柱塞12(摆动臂部件)之间配置防水橡胶9(水密用罩部件),该防水橡胶9以水密的方式覆盖电路板10上的至少一对开关图案10a(第1开关图案和第2开关图案),由此,能够通过更加简单的结构维持基于转动操作式的操作部件的良好操作性,并且实现充分的防水功能。
该情况下,还在防水橡胶9上设置一对触点9aa,与被按压部9a对应地设置这一对触点9aa,该被按压部9a通过接受变焦杆4的转动操作而被转换的按压动作被按压。而且,当接受变焦杆4的转动操作而对防水橡胶9的被按压部9a进行按压时,上述一对触点9aa中的一个或另一个触点9aa与电路板10上的一对开关图案10a中的一方或另一方接触,由此进行电接通。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快门释放按钮5对快门开关10b的按压是隔着防水橡胶9进行的,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使轴嵌合部9b的嵌合部孔径成为紧固嵌合尺寸,进而将防水橡胶9的轴嵌合部9b的孔作为贯通孔,使快门释放按钮5的按压轴5a贯通该轴嵌合部9c的贯通孔,使该孔与该轴紧贴而成为水密状态,按压轴5a直接按压快门开关10b。而且,也可以同时将防水橡胶9的轴嵌合部9c的孔作为贯通孔,使电源按钮6的按压轴6a也与上述同样成为水密状态,能够直接按压电源开关10c。
因此,在具有变焦杆4(转动操作式的转动操作杆)的防水设备即摄像装置1中,能够通过更加简单的结构维持必要的防水性能,并且确保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操作杆的防水设备、特别是具有转动操作式的转动操作杆的防水设备,例如使用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形式,同样能够应用于各种形式的防水设备、例如数字单反照相机、小型数字照相机或镜头型照相机等。并且,还能够应用于摄像机或摄影机等动态图像用的摄像装置。进而,除了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等便携型通信用终端装置、电子记事本等便携型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等以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内置在电视接收机、个人计算机等放置型设备中的形式的防水设备(照相机;摄像装置等)。进而,还能够应用于内窥镜或显微镜等在产业用或医疗用光学设备中具有摄像功能的部件、监视照相机、车载用照相机等固定设置型照相机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和应用。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的适当组合,能够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在即使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件中删除若干个结构要件也能够解决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并得到发明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结构要件的结构也能够作为发明来提取。进而,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本发明除了由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以外,不受其他特定实施方式制约。
本发明不限于防水设备中特殊化为摄像功能的摄像设备,还能够广泛应用于具有摄像功能的其他形式的电子设备、例如数字照相机、摄影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电子记事本、电子辞典、便携信息终端、个人计算机、平板型终端设备、游戏设备、电视接收器、钟表、利用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导航设备等各种带摄像功能且带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进而,同样能够应用于具有使用摄像元件取得图像并使用显示装置显示该取得图像的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显微镜等带防水功能的观察用设备。
并且,除了内窥镜、显微镜这样的产业用或医疗用观察设备等以外,同样能够应用于监视照相机、车载用照相机等。
除此之外,进而,例如同样能够应用于使用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等放大投影图像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等。

Claims (7)

1.一种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水设备具有:
转动操作杆,其被设置成绕转动轴往复转动自如,具有在与该转动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且在绕该转动轴的周向上移动的按压用突部,该转动操作杆被进行往复转动操作;
摆动臂部件,其具有位于与上述转动操作杆的上述转动轴交叉的面上的转动轴部、以及以该转动轴部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且被配置成夹着该转动轴部的一对突部臂,通过上述转动操作杆的一个方向的转动,该一对突部臂中的一个突部臂被上述按压用突部按压而移位,通过上述转动操作杆的另一个方向的转动,该一对突部臂中的另一个突部臂被上述按压用突部按压而移位;
电路板,其具有第1开关图案和第2开关图案,该第1开关图案配置在与上述一个突部臂对置的位置,该第2开关图案配置在与上述另一个突部臂对置的位置;以及
水密用罩部件,其配置在上述电路板与上述摆动臂部件之间,以水密的方式覆盖第1开关图案和第2开关图案,具有第1触点和第2触点,该第1触点仅在上述摆动臂部件摆动而使上述一对突部臂中的一个突部臂移位的情况下使上述第1开关图案电接通,该第2触点仅在上述一对突部臂中的另一个突部臂移位的情况下使上述第2开关图案电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水设备还具有施力弹簧,该施力弹簧维持上述转动操作杆的往复转动的中间位置,在上述转动操作杆朝向上述一个方向转动时和上述转动操作杆朝向上述另一个方向转动时,该施力弹簧朝向上述中间位置对上述转动操作杆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水设备还具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具有移动部,该移动部具有与上述转动操作杆的转动中心轴大致一致的移动轴且在沿着该移动轴的方向上移动,通过使上述移动部在沿着上述移动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对电气开关进行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水设备还具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具有移动部,该移动部具有与上述转动操作杆的转动中心轴大致一致的移动轴且在沿着该移动轴的方向上移动,通过使上述移动部在沿着上述移动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对电气开关进行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通过上述操作部件进行电气开关的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通过上述操作部件进行电气开关的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水设备是照相机。
CN201710422043.2A 2016-06-08 2017-06-07 防水设备 Pending CN1074837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4341 2016-06-08
JP2016114341A JP2017219707A (ja) 2016-06-08 2016-06-08 防水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3775A true CN107483775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9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2043.2A Pending CN107483775A (zh) 2016-06-08 2017-06-07 防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219707A (zh)
CN (1) CN1074837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6373B2 (ja) * 2018-01-19 2022-03-15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操作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2853A (zh) * 2004-11-29 2006-06-0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水中开关机构
CN102109739A (zh) * 2009-12-29 2011-06-29 索尼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盒
CN103293826A (zh) * 2012-02-27 2013-09-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CN103309130A (zh) * 2012-03-08 2013-09-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照相机用防水壳体及使用了该壳体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2853A (zh) * 2004-11-29 2006-06-0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水中开关机构
CN102109739A (zh) * 2009-12-29 2011-06-29 索尼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盒
CN103293826A (zh) * 2012-02-27 2013-09-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CN103309130A (zh) * 2012-03-08 2013-09-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照相机用防水壳体及使用了该壳体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19707A (ja) 2017-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7624B2 (ja) 3軸閉ループのアンチシェイク構造を備えるレンズ駆動装置
CN217849511U (zh) 图像捕捉装置、设备和系统以及集成传感器光学部件配件
JP6185004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060216022A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multi-directional camera lens modules
JP2009048181A (ja) 立体画像撮像装置
KR100803504B1 (ko) 듀얼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1613431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modular cameras
GB2411070A (en) Photographic binocular telescope with lidded battery chamber
CN106483736A (zh) 拍摄装置
JP2012239135A (ja) 電子機器
CN107483775A (zh) 防水设备
KR101855790B1 (ko) 전방위 카메라용 제어 워치
JP2012027422A (ja) 撮像装置
US20150323762A1 (en) Imaging device
JP2004138954A (ja) 携帯電子機器
KR20110090291A (ko) 디지털 일안 리플렉스 카메라
JP2006251225A (ja) 撮影装置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12239134A (ja) 電子機器
CN107979720B (zh) 电子设备和摄像设备
JP6910492B2 (ja) 外付けレンズユニット、移動端末及び撮像装置
JP2015165314A (ja) 撮像装置
KR20060067397A (ko) 사이즈가 축소된 메모리 카드용 슬롯 및 이를 구비한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JP3839749B2 (ja) 携帯電話機
KR101363046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2023017984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