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3706B -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3706B
CN107483706B CN201710584935.2A CN201710584935A CN107483706B CN 107483706 B CN107483706 B CN 107483706B CN 201710584935 A CN201710584935 A CN 201710584935A CN 107483706 B CN107483706 B CN 107483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bio
strategy
mentione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49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3706A (zh
Inventor
张海平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49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3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3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3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3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3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获取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控制所述振动装置按照所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所述发光装置按照所述发光策略发光。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便捷性和准确度。

Description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过的应用被安装在用户手机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与手机密不可分,如阅读、支付、游戏、听音乐等等。
目前,智能手机一般支持指纹识别,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模式一般通过由用户按压指纹识别模组或者电源键触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便捷性和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振动装置和发光装置,上述处理器连接上述存储器、上述振动装置和上述发光装置,其中,
上述振动装置,用于按照振动策略振动;
上述发光装置,用于按照发光策略发光;
上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振动策略和发光策略;
上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策略;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包括: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
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上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以及通过上述通信单元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以及通过上述通信单元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其次,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最后,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的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10、触控显示屏120、主板130、电池140和副板150,主板130上设置有红外补光灯131、红外摄像头132、前置摄像头133、呼吸灯134、处理器135、存储器136、电源管理芯片137、SIM卡槽138和闪光灯139等,副板上设置有振子151、一体音腔152、VOOC闪充接口153和指纹识别模组154,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134或者闪光灯139或者触控显示屏120的预设区域,振动装置包括振子151,其中,
上述振动装置,用于按照振动策略振动;
上述发光装置,用于按照发光策略发光;
上述存储器136,用于存储上述振动策略和发光策略;
上述处理器135,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策略;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其次,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最后,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由于同一生物识别模式下关联着多种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通过振动装置来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通过发光装置来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避免用户无法及时准确的确认移动终端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指纹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拇指手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食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中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无名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和小拇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面部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振动装置为振子151;上述移动终端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和面部识别模式;上述振动策略包括上述振子151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
上述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134或者闪光灯139或者触控显示屏120的预设区域;上述发光策略包括上述发光装置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发光频率、发光时长、发光颜色。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上述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方面,上述处理器135具体用于: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或者,根据上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处理器135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之后,还用于:开启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通过上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获取上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检测到上述生物特征信息与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上述目标事件。
其中,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具体包括指纹信息采集装置、虹膜信息采集装置和面部信息采集装置,其中,指纹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指纹识别模组154、虹膜信息采集装置可以包括红外补光灯131和红外摄像头132,面部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通用摄像头模组,如前置摄像头。其中,红外补光灯131用于发射红外光线照射用户的虹膜形成反射光线,红外摄像头132用于采集反射光线形成虹膜图像,处理器135获取该虹膜图像后,针对该虹膜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虹膜特征信息。前置摄像头133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处理器135获取该面部图像后,针对该面部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面部特征信息。指纹识别模组154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处理器135获取该指纹图像后,针对该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指纹特征信息。
上述处理器135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6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6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3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35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5中。该处理器135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上述存储器13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35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6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6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6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该存储器136例如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S201,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S202,上述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
S203,上述移动终端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其次,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最后,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由于同一生物识别模式下关联着多种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通过振动装置来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通过发光装置来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避免用户无法及时准确的确认移动终端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指纹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拇指手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食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中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无名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和小拇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面部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振动装置和发光装置能够实现针对同一种生物识别模式进行更精细化的模式控制,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精细化程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振动装置为振子;上述移动终端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和面部识别模式;上述振动策略包括上述振子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
其中,不同的生物识别模式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策略,且该不同的振动策略的差异性应该是用户能够显著感知到的差异性,如指纹识别模式对应第一振动策略,虹膜识别模式对应第二振动策略,面部识别模式对应第三振动策略,且第一振动策略为持续振动3s,第二振动策略为连续频率为5次/秒,第三振动策略为非等间隔连续振动,具体可以是振动5次,前2次频率高,后3次频率低等。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振动策略可以通过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的配置信息实现差异化设置,从而准确区域出不同的生物识别模式,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
上述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或者闪光灯或者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上述发光策略包括上述发光装置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发光频率、发光时长、发光颜色。
举例来说,发光装置为闪光灯,指纹识别模式对应该闪光灯的第一发光策略,虹膜识别模式对应该闪光灯的第二发光策略,面部识别模式对应该闪光灯的第三发光策略,则第一发光策略为闪光灯的发光时长为1s、发光次数为2次,第二发光策略为闪光灯的发光时长为3s、发光次数为1次,第三发光策略为闪光灯的发光时长为0.2s、发光次数为10次,如此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发光策略的工作模式差异性较为明显,用户通过观察闪光灯的发光过程可以准确清楚的识别出当前的发光策略,从而确认移动终端的生物识别模式,进而可以及时进行正确的生物图像录入操作,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录入用户的有效的生物图像的准确度和效率。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控制闪光灯或呼吸灯在不同的发光策略下发光,及时的让用户确认当前的生物识别模式,进而准确录入生物图像,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录入用户的有效的生物图像的准确度和效率。
其中,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可以是上半区域、下半区域、左半区域或者右半区域,或者其他预设的位置区域,该预设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线性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又举例来说,如图2B所示,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为触控显示屏的上半区域中的预设的一个圆形区域,指纹识别模式对应该圆形区域的第一发光策略,虹膜识别模式对应该圆形区域的第二发光策略,面部识别模式对应该圆形区域的第三发光策略,则第一发光策略为圆形区域的点亮时长为1s、点亮次数为2次,第二发光策略为圆形区域的点亮时长为3s、点亮次数为1次,第三发光策略为圆形区域的点亮时长为0.2s、点亮次数为10次,如此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发光策略的工作模式差异性较为明显,用户通过观察该圆形区域的发光过程可以准确清楚的识别出当前的发光策略,从而确认移动终端的生物识别模式,进而可以及时进行正确的生物图像录入操作,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录入用户的有效的生物图像的准确度和效率。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控制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在不同的发光策略下发光,及时的让用户确认当前的生物识别模式,进而准确录入生物图像,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录入用户的有效的生物图像的准确度和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移动终端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其中,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可以由移动终端所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的数量和每种生物识别模式的处理复杂度综合确定,如移动终端支持三种生物识别模式,则对应可以设置三种安全等级。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当前的生物识别模式,从而实现对目标事件的差异性控制,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安全性和准确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待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移动终端根据上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其中,状态信息可以是环境信息或系统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环境光的光强等,系统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当前的系统时间、电量、屏幕状态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其中,在上述状态信息为环境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时,上述移动终端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移动终端以该位置信息为查询标识,查询预存的位置信息和生物识别模式的使用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在该位置信息被使用次数最多的生物识别模式为生物识别模式,由于如此确定出的生物识别模式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故而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智能性和准确度。
其中,在上述状态信息为环境信息中的环境光的光强时,上述移动终端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移动终端确定适用于上述环境光的光强的生物识别模式为生物识别模式。如此可以快速准确的适配出符合当前环境光条件的生物识别模式,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
其中,在上述状态信息为系统信息中的电量时,上述移动终端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移动终端确定适用于上述电量的生物识别模式为生物识别模式。如低电量条件下启用耗电量较低的生物识别模式,高电量条件下启用耗电量较高但安全等级更高的生物识别模式等,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时的电源管理效率。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能够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生物识别模式,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移动终端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开启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通过上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获取上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检测到上述生物特征信息与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上述目标事件。
其中,目标事件包括解锁事件、支付事件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其中,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指纹信息采集装置、虹膜信息采集装置和面部信息采集装置,其中,指纹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指纹识别模组、虹膜信息采集装置可以包括红外补光灯和红外摄像头,面部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通用摄像头模组,如前置摄像头。其中,红外补光灯用于发射红外光线照射用户的虹膜形成反射光线,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反射光线形成虹膜图像,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获取该虹膜图像后,针对该虹膜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虹膜特征信息。前置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获取该面部图像后,针对该面部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面部特征信息。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获取该指纹图像后,针对该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指纹特征信息。
其中,生物图像包括移动终端启用生物识别模式所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时,对应采集到的指纹图像或者虹膜图像或者面部图像等,生物特征信息是指对应的图像中的特征点信息。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引导用户准确的录入有效的生物图像,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出用户身份,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识别用户身份的速度和处理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包括:移动终端以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查询标识,查询预存的生物识别模式和振动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振动策略;以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为查询标识,查询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和发光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策略。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查找映射关系的方式可以快速确定当前的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振动策略,以及确定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策略,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查询振动策略的效率。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S301,移动终端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S302,上述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
S303,上述移动终端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S304,上述移动终端开启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
S305,上述移动终端通过上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
S306,上述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
S307,在检测到上述生物特征信息与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上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其次,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最后,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由于同一生物识别模式下关联着多种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通过振动装置来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通过发光装置来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避免用户无法及时准确的确认移动终端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此外,移动终端通过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当前的生物识别模式,从而实现对目标事件的差异性控制,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安全性和准确度。
此外,移动终端可以引导用户准确的录入有效的生物图像,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出用户身份,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识别用户身份的速度和处理效率。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S401,移动终端根据上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S402,上述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
S403,上述移动终端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S404,上述移动终端开启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
S405,上述移动终端通过上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
S406,上述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
S407,在检测到上述生物特征信息与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上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其次,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最后,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由于同一生物识别模式下关联着多种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通过振动装置来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通过发光装置来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避免用户无法及时准确的确认移动终端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此外,移动终端能够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生物识别模式,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智能性。
此外,移动终端可以引导用户准确的录入有效的生物图像,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出用户身份,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识别用户身份的速度和处理效率。
与上述图2A、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
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其次,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最后,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由于同一生物识别模式下关联着多种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通过振动装置来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通过发光装置来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避免用户无法及时准确的确认移动终端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控制生物识别模式的准确度和便捷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指纹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拇指手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食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中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无名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和小拇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面部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振动装置为振子;上述移动终端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和面部识别模式;上述振动策略包括上述振子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
上述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或者闪光灯或者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上述发光策略包括上述发光装置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发光频率、发光时长、发光颜色。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上述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方面,上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或者,根据上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之后,开启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通过上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获取上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检测到上述生物特征信息与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上述目标事件。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移动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移动终端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移动终端600包括:处理单元602和通信单元603。处理单元602用于对移动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602用于支持移动终端执行图2A中的步骤S201-S203、图3中的步骤S301-S307、图4中的步骤S401-S407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603用于支持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的外设如发光装置的通信。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1,用于存储移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上述处理单元602,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以及通过上述通信单元获取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上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以及通过上述通信单元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指纹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拇指手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食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中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无名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和小拇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上述生物识别模式为面部识别模式,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振动装置为振子;上述移动终端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和面部识别模式;上述振动策略包括上述振子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
上述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或者闪光灯或者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上述发光策略包括上述发光装置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发光频率、发光时长、发光颜色。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上述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方面,上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或者,根据上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和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处理单元602通过上述通信单元603控制上述振动装置按照上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上述发光装置按照上述发光策略发光之后,还用于:通过上述通信单元603开启上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通过上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获取上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检测到上述生物特征信息与上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上述目标事件。
其中,处理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通信单元603可以是内部通信总线等,存储单元601可以是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振动装置和发光装置,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振动装置和所述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装置,用于按照振动策略振动;
所述发光装置,用于按照发光策略发光;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振动策略和发光策略;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获取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振动策略,并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策略;控制所述振动装置按照所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所述发光装置按照所述发光策略发光;所述振动策略用于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所述发光策略用于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指纹识别模式,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拇指手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食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中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无名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和小拇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所述生物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所述生物识别模式为面部识别模式,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为振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和面部识别模式;所述振动策略包括所述振子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或者闪光灯或者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所述发光策略包括所述发光装置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发光频率、发光时长、发光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或者,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振动装置按照所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所述发光装置按照所述发光策略发光之后,还用于:开启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获取所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检测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6.一种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获取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
控制所述振动装置按照所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所述发光装置按照所述发光策略发光;所述振动策略用于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所述发光策略用于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识别模式为指纹识别模式,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拇指手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食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中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无名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和小拇指指纹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所述生物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所述生物识别模式为面部识别模式,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预存的多个注册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模板中的一个虹膜特征信息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为振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生物识别模式包括指纹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和面部识别模式;所述振动策略包括所述振子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振动频率、振动次数、振动时长;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呼吸灯或者闪光灯或者触控显示屏的预设区域;所述发光策略包括所述发光装置的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配置信息:发光频率、发光时长、发光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包括:
根据待处理的目标事件的安全等级确定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或者,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振动装置按照所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所述发光装置按照所述发光策略发光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
通过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物图像;
获取所述生物图像中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匹配成功时,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处理目标事件的生物识别模式和生物特征信息模板;以及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获取所述生物识别模式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振动装置的振动策略,并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模板对应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策略;以及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控制所述振动装置按照所述振动策略振动,并控制所述发光装置按照所述发光策略发光;所述振动策略用于指示当前启用的生物识别模式,所述发光策略用于指示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模板。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CN201710584935.2A 2017-07-18 2017-07-18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07483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4935.2A CN107483706B (zh) 2017-07-18 2017-07-18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4935.2A CN107483706B (zh) 2017-07-18 2017-07-18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3706A CN107483706A (zh) 2017-12-15
CN107483706B true CN107483706B (zh) 2019-08-16

Family

ID=6059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4935.2A Active CN107483706B (zh) 2017-07-18 2017-07-18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370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932A (zh) * 2012-08-17 2012-12-1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自动切换解锁方式的方法
CN105100492A (zh) * 2015-08-11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反馈系统和方法
CN105338193A (zh) * 2015-12-08 2016-02-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报时方法及装置
CN105867784A (zh) * 2016-03-22 2016-08-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7254B2 (en) * 2007-06-29 2012-02-28 Nokia Corporation Unlocking a touch screen device
KR20140112910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176365B1 (ko) * 2014-07-14 2020-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06557762A (zh) * 2016-12-13 2017-04-05 天津灵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功能的人员身份识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932A (zh) * 2012-08-17 2012-12-1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自动切换解锁方式的方法
CN105100492A (zh) * 2015-08-11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反馈系统和方法
CN105338193A (zh) * 2015-12-08 2016-02-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报时方法及装置
CN105867784A (zh) * 2016-03-22 2016-08-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3706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9573B2 (en)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7527021B (zh)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83717A (zh) 红外补光灯的设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75122B (zh) 标签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63813A (zh) 状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16032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80601A (zh) 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28780B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biometric recognition pattern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7451543A (zh) 事件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63885B (zh) 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333785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增强现实设备
CN107480596B (zh) 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63882B (zh) 模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83706B (zh)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42073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88842A (zh) 智能提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51451A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63819B (zh) 解锁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21696A (zh) 眼球追踪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51456A (zh) 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22691A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426393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51457A (zh) 生物密码模板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63820A (zh) 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42318A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sha Haibi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