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3693A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法、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法、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83693A CN107483693A CN201710766021.8A CN201710766021A CN107483693A CN 107483693 A CN107483693 A CN 107483693A CN 201710766021 A CN201710766021 A CN 201710766021A CN 107483693 A CN107483693 A CN 1074836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module
- posture
- counterweight
- buf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是否属于防御姿态,若否,则纠正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为防御姿态。本发明可以降低碎屏几率。本发明还公开了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保护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方法、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手机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当屏幕占比变得很大时,随之带来的就是手机跌落时极易造成屏幕破碎。为此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很多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手机的四角设置弹出机构,当侦测到手机跌落时,触发弹出保护装置,但这种方案成本高昂,且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移动终端在跌落时摔坏屏幕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是否属于防御姿态,若否,则纠正所述移动
终端的跌落姿态为防御姿态。
其中,所述纠正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为防御姿态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缓冲部所在位置的重量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其它跌落碰撞位置的重量,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在跌落过程中变换为所述跌落缓冲部朝向接触面。
其中,所述跌落缓冲部所在位置设置配重模块,所述跌落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
其中,所述配重模块的重量远大于所述移动终端中相同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体,还包括配重模块;其中,所述配重模块用于引导所述移动终端跌落姿态,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以预设的姿态下落。
其中,还包括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配重模块与所述缓冲模块的位置对应,以使得在配重模块的引导下,所述缓冲模块相对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移动终端跌落方向上的更前端。
其中,所述配重模块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角或一个边。
其中,所述配重模块的重量远大于所述移动终端中相同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包括:
获取配重模块;
设置所述配重模块于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缓冲模块,设置所述配重模块于移动终端时,控制所述配重模块与所述缓冲模块的位置对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装配,该保护装置包括缓冲部和配重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外侧,所述配重部的位置与所述缓冲部对应,以使得在所述配重部的引导下,所述缓冲模块相对于移动终端位于跌落方向上的更前端。
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了配重模块,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在跌落时可以通过配重模块的作用来矫正姿态;同时,还设置了与配重模块位置对应的缓冲模块,并且由于该缓冲模块相对于移动终端本体能够在跌落方向上处于更前端,因此可以缓冲跌落带来的撞击,从而降低屏幕破碎的可能性。
同时,同样重要的是,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的方式来缓解移动终端的跌落碎屏风险,其实现方式简单,成本低。并且,还可以实现模块化,比如将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制作为单独的模块销售,从而移动终端可以在售出后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加装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这样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性;并且,由于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可以单独生产销售,因而其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适配不同移动终端的样式,增加了适配的多样性。
还有一点,移动终端在跌落时,一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重心偏离了支撑面,导致从支撑面跌落。应用本发明后,有两种情况:一、配重模块所在位置偏离了支撑面,这样跌落时会如上文所述,产生引导和缓冲从而降低碎屏几率;二、配重模块所在位置未偏离支撑面,这时由于配重模块自身的重量较重,因而会降低移动终端跌落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也降低了碎屏的几率。
另外,采用配重模块的方式来纠正姿态具有可靠性高,不易出故障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描述的更清晰,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示了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当然对于平板电脑等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中在手机的一个角,也即图中的左上角,设置了缓冲模块12。该缓冲模块12可以是出厂时与手机一体,或者用户单独购买后装配上去,其材料则顾名思义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例如硅胶材料、泡沫材料等,或者整体也可以采用气囊结构或弹片结构。对于缓冲模块12与手机一体的情形,其可以是在手机的边框生产过程中即一体制造。
缓冲模块12的设置的区域,可以是只在手机侧面的设置,也可以是在侧面、正面及背面都有设置。
与缓冲模块12对应设置的是配重模块11,所谓的对应设置是指位置上的对应。配重模块11可以设置在手机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手机前壳或后壳上。其中,配重模块11顾名思义其目的是在于从重量上进行适配,使得手机在跌落时在配重模块11的引导下以缓冲模块12处于跌落方向上的最前端的姿态下落并着陆。因此,配重模块11的重量应当足够的重,以起到该作用。具体来说,配重模块11的重量应当远大于手机上同等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例如配重模块11的重量是手机上同等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的五倍以上,这里的同等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可以是除配重模块11之外的平均重量。
总之,对于配重模块11的重量的选取,以能够引导或纠正手机跌落过程中的姿态为原则。由于对于不同的手机,不同形状的手机,不同材质的手机等情况不同,所以不做固定的绝对化限定,而是以目的进行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基于这一目的其可以在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自行设计适应不同手机的配重模块。
如此就可以理解配重模块11与缓冲模块12在位置上的对应关系,配重模块11引导缓冲模块12率先着陆,能实现这一目的位置设置都属于这里所说的对应关系。
同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配重模块11可以是设置在手机PCB板上的金属块;或者,也可以是将重量较重的电池从功能上复用为配重模块,也即将电池设置在与缓冲模块12对应的位置。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配重模块11也可以设置在手机的一个侧边上,相应的缓冲模块12也对应设置。或者,其它适当的位置,只要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配合能起到降低碎屏几率的作用即可。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配重模块21也可以设置在手机的外部,即附着在手机的外壳上,或者与外壳一体。相应的,缓冲模块22也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了配重模块21的外部,其可以与配重模块21一体制造,或者通过粘接剂粘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配重模块设置在缓冲模块的外部,如图3。标号31为缓冲模块,标号32为配重模块。其中,配重模块32直接与缓冲模块31接触,从而在跌落时,虽然具有刚性的配重模块32先着陆,但是由于其跟手机之间还有缓冲模块31,因此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碎屏几率。并且,这种设置方式由于将具有刚性的配重模块32设置在最外侧,从而可以保护缓冲模块31,防止其受到损伤而降低效果;同时,配重模块32设置在缓冲模块31的外侧,也可以起到分散撞击力至整个配重模块32和缓冲模块31的接触面的作用,从而得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基于上段的实施例,其在跌落时,处于跌落方向上最前端的是配重模块,次前端的是缓冲模块。
本文中,缓冲模块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位于跌落方向上的更前端,是指在跌落方向上缓冲模块位于比手机本体更靠前端的状态。例如上文中所说的,位于跌落方向上的最前端或次前端的情况,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任何适当的情况。其核心就是,在撞击时,缓冲模块位于手机本体与地面之间,从而起到隔离撞击冲击力的作用,从而降低碎屏几率。基于这个目的而设置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缓冲模块12的外侧再设置一层保护层,其目的在于减少撞击时对缓冲模块12带来的损伤。例如,这个保护层可以是耐磨材料,或者一层金属层等。
基于上述描述,可以理解缓冲模块和配重模块可以独立做成产品进行销售,也就是移动终端的保护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装置可以是配重模块和缓冲模块一体的结构,用户购买后则可以将其装配或粘接到手机上。对于具体的装配方式,则可以是卡扣配合或是保护装置夹住手机。当然,对于缓冲模块和配重模块之间的设置关系,则可以遵循上文的描述,缓冲模块在外,配重模块在内。这样,跌落时缓冲模块先着陆。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装置可以以手机保护套的形式出现。手机保护套的一角或是一边等,可以按照上文中的描述设置缓冲模块和配重模块。特别的,手机保护套的主体材料可以具有缓冲作用,从而起到了缓冲模块的作用,此时只需要增加配重模块即可。配重模块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粘于手机上或手机保护套的内侧。
在本发明移动终端保护方法的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
本步骤中通过移动终端上所设置的陀螺仪及加速度计等设备,感知移动终端跌落的姿态。例如,移动终端的哪部分朝向最下方。
步骤S2: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是否属于防御姿态,若否,则纠正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为防御姿态。
此处的防御姿态是指使得移动终端的缓冲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位于跌落方向上的更前端的姿态。而纠正为防御姿态的动作,则可以通过控制可移动的缓冲模块来实现,例如手机侧面一圈均设有缓冲带,但是该缓冲带需要充气后作为气囊来达到缓冲的作用。在纠正为防御姿态时,则控制向移动终端跌落方向上对应缓冲带的部分进行充气,从而起到缓冲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称之为可移动的缓冲模块。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缓冲部所在位置的重量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其它跌落碰撞位置的重量,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在跌落过程中变换为所述跌落缓冲部朝向接触面(也就是着陆面),从而达到防御姿态。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可移动的配重模块来实现,例如在移动终端内设置有密度较大的液态金属,通过控制该液态金属流向缓冲部所在位置方向,从而使得缓冲部率先着陆。
所述跌落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
在本发明移动终端保护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脱离支撑面后,若移动终端没有以预设的姿态(如上文所述,是指缓冲模块相对于移动终端本体处于下落方向上的更前端这一姿态)下落时,移动终端中的配重模块开始调整移动终端的姿态,纠正为所述的预设的姿态,以接受撞击。
需要指出的是,配重模块和/或缓冲模块如果设置在了移动终端上,也就是说其是移动终端的组成部分。那么,配重模块和/或缓冲模块的动作也就是移动终端的动作,因此若配重模块来纠正跌落姿态,那么也就是移动终端来纠正跌落姿态,这也就是移动终端的行为。
在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中,包括:
步骤X1:获取配重模块;
本步骤中,配重模块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模块,也可以是复用移动终端中已有的部分。比如,可以复用移动终端的PCB板的一部分,即将该部分设置为重量较重的配重模块。再比如,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前后壳或中框的对应部分一体成型出所述配重模块。或者,某些屏蔽罩也可以复用为配重模块,只需要将其配置的足够重即可。
步骤X2:设置所述配重模块于移动终端;
对于具体的设置方法可以采取机械的固定方式,例如卡扣方式,或者采用化学的粘接固定,或者一体制造,或者铆接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面对如何安置配重模块时,其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适当的连接和装配方式,所以在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缓冲模块,设置所述配重模块于移动终端时,控制所述配重模块与所述缓冲模块的位置对应。对于该位置上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上文中所阐述的对应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只是阐述了制造方法的一个基本流程,步骤的顺序以能够实现发明目的为准。并且,对于一个移动终端的加工制造来说,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实施例仅仅阐述了跟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的加工制造方法,很容易在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上文的描述来实施本实施例,故不再做对现有技术的一些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缓冲的描述可能出现多种词语,但是其功能作用也都是缓冲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可以理解为同一部分。同样,对于配重的描述可能出现多种词语,但是其功能作用也都是配重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可以理解为同一部分。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是否属于防御姿态,若否,则纠正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为防御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为防御姿态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缓冲部所在位置的重量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其它跌落碰撞位置的重量,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跌落姿态在跌落过程中变换为所述跌落缓冲部朝向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跌落缓冲部所在位置设置配重模块,所述跌落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模块的重量远大于所述移动终端中相同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
5.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模块;其中,所述配重模块用于引导所述移动终端跌落姿态,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以预设的姿态下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配重模块与所述缓冲模块的位置对应,以使得在配重模块的引导下,所述缓冲模块相对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移动终端跌落方向上的更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模块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角或一个边。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模块的重量远大于所述移动终端中相同体积的其它部分的重量。
9.一种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重模块;
设置所述配重模块于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缓冲模块,设置所述配重模块于移动终端时,控制所述配重模块与所述缓冲模块的位置对应。
10.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装配,该保护装置包括缓冲部和配重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外侧,所述配重部的位置与所述缓冲部对应,以使得在所述配重部的引导下,所述缓冲模块相对于移动终端位于跌落方向上的更前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66021.8A CN107483693A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法、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66021.8A CN107483693A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法、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83693A true CN107483693A (zh) | 2017-12-15 |
Family
ID=6060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66021.8A Withdrawn CN107483693A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法、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8369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7852A (zh) * | 2018-07-19 | 2019-01-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9547615A (zh) * | 2018-11-29 | 2019-03-29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19165911A1 (en) * | 2018-02-28 | 2019-09-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etecting patterns and behavior to prevent a mobile terminal drop event |
CN111246003A (zh) * | 2020-01-09 | 2020-06-05 | 深圳市锟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保护套 |
CN112370681A (zh) * | 2020-11-16 | 2021-02-19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坠落保护方法、装置、气囊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1223A (zh) * | 2012-11-21 | 2014-06-04 | 上海景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抗跌落手机 |
CN105872152A (zh) * | 2016-03-29 | 2016-08-17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保护移动终端屏幕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2017
- 2017-08-30 CN CN201710766021.8A patent/CN10748369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1223A (zh) * | 2012-11-21 | 2014-06-04 | 上海景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抗跌落手机 |
CN105872152A (zh) * | 2016-03-29 | 2016-08-17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保护移动终端屏幕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65911A1 (en) * | 2018-02-28 | 2019-09-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etecting patterns and behavior to prevent a mobile terminal drop event |
US10721347B2 (en) | 2018-02-28 | 2020-07-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tecting patterns and behavior to prevent a mobile terminal drop event |
CN109167852A (zh) * | 2018-07-19 | 2019-01-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9167852B (zh) * | 2018-07-19 | 2021-04-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9547615A (zh) * | 2018-11-29 | 2019-03-29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1246003A (zh) * | 2020-01-09 | 2020-06-05 | 深圳市锟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保护套 |
CN112370681A (zh) * | 2020-11-16 | 2021-02-19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坠落保护方法、装置、气囊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83693A (zh)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方法、保护装置 | |
CN103294127B (zh) | 一种保护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EP3413159A1 (en) | Screen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6506914A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固定结构 | |
US10952479B2 (en) | Protection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device | |
EP3688559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over glass | |
US6917517B1 (en) | Portable information radio termin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6899716B (zh) | 终端的保护套、终端和终端防摔的方法 | |
TW201437782A (zh) | 電子裝置之緩和震動失效的系統與方法 | |
CN108471460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6899717A (zh) | 终端的保护套、终端和终端防摔的方法 | |
CN207400462U (zh) | 一种vr眼镜收纳保护装置 | |
CN207504947U (zh) | 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 | |
CN108646420B (zh) | 一种头戴设备及其减振防护结构 | |
CN108259673A (zh) | 电子设备、跌落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207985693U (zh) | 一种物流运输用防碰撞的箱体内填充装置 | |
CN113940595B (zh) | 防摔幕墙机器人、用于幕墙机器人的防摔组件及防摔方法 | |
CN106893995B (zh) | 一种电子模组顶出机构 | |
CN109963018A (zh) | 一种防摔手机 | |
CN107846486A (zh) | 一种摄像头单元及移动终端 | |
CN109547615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0431717U (zh) | 一种可防撞的音响喇叭用外壳体 | |
CN217216658U (zh) | 一种防摔手机壳 | |
CN207399315U (zh) | 一种手机的减震结构 | |
CN213139018U (zh) | 一种摩托车前方充气气囊行人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