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3018A - 一种防摔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摔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3018A
CN109963018A CN201711334861.3A CN201711334861A CN109963018A CN 109963018 A CN109963018 A CN 109963018A CN 201711334861 A CN201711334861 A CN 201711334861A CN 109963018 A CN109963018 A CN 109963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air bag
shatter
resistant
circ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48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3348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3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3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摔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手机本体安装有智能跌落控制系统和气囊智能循环系统,气囊智能循环系统由智能跌落控制系统控制,气囊智能循环系统包括气囊、气体循环管和微型储气装置依次联通,气体循环管和微型储气装置安装在手机本体内,气囊安装在手机本体周边或边角处;能较好的保护手机,较大程度减少手机碰击受力,避免手机碎屏、以及其它部件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防摔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尤其涉及一种防摔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移动通讯设备不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的主要产品,用于通讯和网络社交,几乎是人们生活中的标配品。手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信号使用方式依次经历模拟、GSM、2.5G、3G和4G,手机功能由原来的单纯通话,发展到现在的涵盖娱乐、社交、理财等多方面功能,手机体型由大变小,再变大,已发生质的变化。原手机在体型外观方面,由于手电路元件的体积限制、以及布局限制,体型比较笨重,但屏幕非常小,均为胶质绿屏;现在的手机多为智能手机,厚度较小、屏幕较宽、并采用硬度较高的玻璃屏;现有宽屏手机大多具有高分辨率,便于携带的特点;然而,现有的宽屏手机也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容易在摔落或挤压中导致碎屏或坏屏;碎屏或坏屏是现代多数手机最致命的伤害。
针对现有手机的易碎屏或坏屏问题,大多使用者会在手机外层套上手机保护壳,但是通过外套手机壳的方式保护手机,会使手机厚度变大,且不利于散热,此外,手机壳的保护主要是针对轻微的磕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手机摔落高度较大时,手机壳较难保护到屏幕,屏幕同样容易出现碎屏或坏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防摔效果的防摔手机,防止手机在手机跌落过程中造成手机碎屏或其他损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摔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手机本体安装有智能跌落控制系统和气囊智能循环系统,气囊智能循环系统由智能跌落控制系统控制,气囊智能循环系统包括气囊、气体循环管和微型储气装置依次联通,气体循环管和微型储气装置安装在手机本体内,气囊安装在手机本体周边或边角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由于手机的跌落碰撞点主要为手机的四个边角,所述气囊安装在手机本体四个边角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为了便于气囊的拆卸和更换,同时对非工作状态的气囊进行保护,所述气囊通过可分离手机壳安装在手机本体的四个边角上,气囊存储在可分离手机壳内侧,可分离手机壳中部设置有用于弹出气囊的气囊弹出口,可分离手机壳两边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手机本体上的连接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为了保障可分离手机壳与手机本体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结构为固定螺丝。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为了便于可分离手机壳与手机本体的分离拆卸,以及避免使用螺孔所存在的易积垢缺陷,所述可分离手机壳两边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卡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所述气体循环管分布在手机本体周边内部,气体循环管稳定安装在手机壳体内,或气体循环管与手机壳体为一体化设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为了确保气囊充气动作反应的同步性,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微型储气装置,其微型储气装置和气囊共同联通气体循环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为了防止气体循环管的出现堵塞,所述气体循环管环形首尾联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为了使每个气囊充气动作反应具有独立性,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包括四个微型储气装置,四个微型储气装置分别通过四个气体循环管联通四个边角处的气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所述智能跌落控制系统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气囊循环控制器,当重力传感器的感应受力为设定值时,气囊循环控制器启动其控制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说明,所述气囊充气后,其膨胀厚度为10mm至20mm。
工作方式及原理:正常状态下,气囊置于可分离手机壳与手机本体的间隙中,气囊充气扩张部位置于可分离手机壳的气囊弹出口处;当手机跌落时,手机会处在失重状态,手机自带的智能跌落控制系统会根据重力传感器的感应数据瞬间(跌落时间内或跌落时间的一半时间内)做出反应,控制微型储气装置迅速释放罐中的气体,使气囊充气进入工作状态。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防摔手机,其气囊可根据其失重状态,迅速充气,气囊充气后,其厚度可达10mm至20mm,也即手机跌落时,手机受到的缓冲距离可达10mm至20mm,可承受3至5m的跌落高度,而采用手机壳保护方式,其手机受到的缓冲有限距离普遍仅为0.2mm至0.5mm,当跌落高度超过1.2m时,容易导致碎屏;因而,本发明所述的防摔手机相对现有的手机保护方式,具有较好的手机保护效果,较大程度地减少手机碰击受力,避免手机碎屏、以及其它部件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囊跌落状态的正视剖析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囊正常状态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囊正常状态的斜视立体结构图;
图中:1为手机本体、2为智能跌落控制系统、21为重力传感器、22为气囊循环控制器、3为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1为气囊、32为气体循环管、33为微型储气装置、34为可分离手机壳、341为气囊弹出口、342为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防摔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手机本体1安装有智能跌落控制系统2和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由智能跌落控制系统2控制,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括气囊31、气体循环管32和微型储气装置33依次联通,气体循环管32和微型储气装置33安装在手机本体1内,气囊31安装在手机本体1周边或边角处。
作为上述实施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具体说明,所述气囊31安装在手机本体1四个边角处;所述气囊31通过可分离手机壳34安装在手机本体1的四个边角上,气囊31存储在可分离手机壳34内侧,可分离手机壳34中部设置有用于弹出气囊的气囊弹出口341,可分离手机壳34两边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手机本体1上的连接结构342;所述连接结构342为固定螺丝;所述气体循环管32分布在手机本体1周边内部,气体循环管32稳定安装在手机壳体内;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含四个微型储气装置33,其微型储气装置33和气囊31共同联通同一气体循环管32;所述气体循环管32环形首尾联通;所述智能跌落控制系统2包括重力传感器21和气囊循环控制器22,当重力传感器21的感应受力为设定值时,气囊循环控制器22启动其控制开关;所述气囊的膨胀厚度为20mm。
通过实施例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摔手机,其各气囊反应较为统一,且仅需一个微型储气装置,结构相对较简单,能承受5到8m的高度落差,相对于现有的保护方式,具有更好的手机保护效果,较大程度减少手机碰击受力,避免手机碎屏、以及其它部件受损。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仅含一个微型储气装置33,微型储气装置33通过一根气体循环管32联通四个边角处的气囊31;所述气囊的膨胀厚度为10mm。
通过实施例二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摔手机,其气囊反应速度相对较缓和,但对微型储气装置33的个数要求少,能承受3到5m的高度落差,相对于现有的保护方式,具有较好的手机保护效果。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分离手机壳34两边的连接结构342为连接卡扣,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括四个微型储气装置33,四个微型储气装置33分别通过四个气体循环管32联通四个边角处的气囊31。
通过实施例三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摔手机,其气囊反应速度快,各气囊工作无相互影响,当其中有气囊泄气时,其它气囊可正常工作;能承受5到8m的高度落差,相对于现有的保护方式,具有更好的手机保护效果,能较好的保护手机,较大程度减少手机碰击受力,避免手机碎屏、以及其它部件受损。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管32与手机壳体为一体化设计。
通过实施例四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摔手机,其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且气囊反应速度快,各气囊工作无相互影响,对手机的保护效果较好,较大程度减少手机碰击受力,避免手机碎屏、以及其它部件受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摔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手机本体(1)安装有智能跌落控制系统(2)和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由智能跌落控制系统(2)控制,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括气囊(31)、气体循环管(32)和微型储气装置(33)依次联通,气体循环管(32)和微型储气装置(33)安装在手机本体(1)内,气囊(31)安装在手机本体(1)周边或边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囊(31)安装在手机本体(1)四个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囊(31)通过可分离手机壳(34)安装在手机本体(1)的四个边角上,气囊(31)存储在可分离手机壳(34)内侧,可分离手机壳(34)中部设置有用于弹出气囊的气囊弹出口(341),可分离手机壳(34)两边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手机本体(1)上的连接结构(3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结构(342)为固定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结构(342)为连接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体循环管(32)分布在手机本体(1)周边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括至少一个微型储气装置(3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括至少一个微型储气装置(33),其微型储气装置(33)和气囊(31)共同联通气体循环管(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体循环管(32)环形首尾联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摔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气囊智能循环系统(3)包括四个微型储气装置(33),四个微型储气装置(33)分别通过四个气体循环管(32)联通四个边角处的气囊(31)。
CN201711334861.3A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防摔手机 Pending CN109963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4861.3A CN109963018A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防摔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4861.3A CN109963018A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防摔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3018A true CN109963018A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1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4861.3A Pending CN109963018A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防摔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30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112A (zh) * 2020-04-12 2020-12-08 于树帅 一种智能手机
CN112401615A (zh) * 2020-11-17 2021-02-26 童志超 一种具备重力感应的有机高分子杯垫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112A (zh) * 2020-04-12 2020-12-08 于树帅 一种智能手机
CN112401615A (zh) * 2020-11-17 2021-02-26 童志超 一种具备重力感应的有机高分子杯垫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01615B (zh) * 2020-11-17 2021-08-27 温岭市智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重力感应的有机高分子杯垫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9817A (zh) 一种人脸替换方法及装置
CN109963018A (zh) 一种防摔手机
CN101552832A (zh) 具有保护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保护方法
CN106453758A (zh) 防摔手机壳
CN209149540U (zh) 一种老年人防摔倒报警装置
CN108449488A (zh) 时间信息熄屏显示控制方法、电路及终端
CN107395855A (zh) 终端防护方法、防护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74708A (zh) Otg设备、终端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47523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899717A (zh) 终端的保护套、终端和终端防摔的方法
CN219143291U (zh)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智能穿戴手表控制主板
CN109840127A (zh) 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5594514U (zh) 一种防摔移动终端
CN108599300A (zh) 一种智能充断电的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549421U (zh) 智能潜水眼镜
CN207460298U (zh) 电子设备
CN101628614A (zh) 多功能紧急救生设备
CN109819117A (zh) 一种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7400462U (zh) 一种vr眼镜收纳保护装置
CN2070107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喷气缓冲防摔装置
CN108762378A (zh) 一种穿戴设备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1099A (zh) 一种防摔手持式pos机
CN203745980U (zh) 一种充气式手持电子设备保护装置
CN206906703U (zh) 一种手机、vr一体机及手机和vr一体机套装
CN208656869U (zh) 一种防撞防摔三合一套啤手机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