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1894A -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1894A
CN107481894A CN201710704550.5A CN201710704550A CN107481894A CN 107481894 A CN107481894 A CN 107481894A CN 201710704550 A CN201710704550 A CN 201710704550A CN 107481894 A CN107481894 A CN 107481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auxiliary
piece
magnetic steel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45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金良
叶昌彬
施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YAN ZHO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YAN ZHO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YAN ZHO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YAN ZHONG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045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1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1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1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1Functional circuits, e.g. logic, sequencing, interlock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1Bases; Casings; Covers structurally combining a relay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e.g. varistor, R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8Indicators; Distinguishing mar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配电设备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选相开关常用几个继电器并联在一起,使用时通过各支路的开关的来控制个支路的继电器的状态,从而来控制选相开关的工作状态,开关经过长期使用后会使开关受损、老化,此时就容易导致电路短路,不稳定,损坏用电器,发生危险。本发明包括底座、外壳、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安装架安装在底座上,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均安装在安装架上,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分别通过一号继电器中的其中一个一号静簧片的与二号继电器中的二号动簧座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始终确保整个选相开关只有一个回路,避免因开关老化、受损而发生短路情况,损坏用电器,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配电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选相开关常用几个继电器并联在一起,使用时通过各支路的开关的来控制个支路的继电器的状态,从而来控制选相开关的工作状态,各支路的继电器是单独控制单元,开关经过长期使用后会使开关受损、老化,此时就容易导致电路短路,不稳定,损坏用电器,发生危险。
现有技术中当一号接线端A与零线N接通时,二号接线端B或三号接线端C经过长期使用如果出现其中一个继电控制失效就容易发生短路,当二号接线端B与零线N接通时,一号接线端A或三号接线端C经过长期使用如果出现其中一个继电控制失效就容易发生短路,当三号接线端C与零线N接通时,一号接线端A或二号接线端B经过长期使用如果出现其中一个继电控制失效就容易发生短路。(参见图16)
有鉴于此,在公告号为CN 205248819 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低压三相负荷选相开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三相负荷选相开关,包括:选相开关控制器和三个结构相同的双路子开关,选相开关控制器通过三个电流互感器分别与三个双路子开关连接以确定为负荷供电的相电源并测量电流;双路子开关的输入端与相电源连接,包括一个接触开关、一个辅助继电器和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和所述辅助继电器串联后与接触开关并联;A 相双路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至B 相双路子开关的接触开关,B 相双路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至C 相双路子开关的接触开关,C 相双路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至负荷。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低压供电系统三相间负荷的不平衡的问题,但是选相开关中的各继电器通过并联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各个发生短路,损坏用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选相开关,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底座、外壳、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所述底座包括安装架、互感器、导电片和接线端,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一号继电器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互感器安装在导电片上,所述底座、一号继电器、二号继电器、安装架、互感器和导电片均位于外壳内,所述接线端位于底座的下部,且外露于外壳;所述一号继电器包括一号外罩、一号基座、一号支撑片、一号轭铁组件、一号磁钢组件、一号辅助开关、一号静簧组件、一号动簧组件和一号推动片,所述一号辅助开关包括一号辅助开关底座、一号辅助静片、一号辅助动片、一号辅助静触点和一号辅助动触点,所述一号静簧组件包括一号静簧片、一号静触点和一号静螺丝孔,所述一号支撑片、一号轭铁组件、一号磁钢组件、一号辅助开关、一号静簧组件、一号动簧组件和一号推动片均安装在一号基座上,所述一号基座上设置有一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所述一号基座安装在一号外罩内,所述一号辅助静触点固定在一号辅助静片上,所述一号辅助动触点固定在一号辅助动片上,所述一号辅助静片和一号辅助动片均安装在一号辅助开关底座上,所述一号辅助开关安装在一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内;所述一号静触点和一号静螺丝孔均固定在一号静簧片上,所述一号静簧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一号静簧片均与一号基座固定,所述两个一号静螺丝孔均外露于一号外罩,所述两个一号静触点均位于一号外罩内;
所述二号继电器包括二号外罩、二号基座、二号支撑片、二号轭铁组件、二号磁钢组件、二号辅助开关、二号静簧组件、二号动簧组件和二号推动片,所述二号辅助开关包括二号辅助开关底座、二号辅助静片、二号辅助动片、二号辅助静触点和二号辅助动触点,所述二号静簧组件包括二号静簧片、二号静触点和二号静螺丝孔,所述二号支撑片、二号轭铁组件、二号磁钢组件、二号辅助开关、二号静簧组件、二号动簧组件和二号推动片均安装在二号基座上,所述二号基座上设置有二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所述二号基座安装在二号外罩内,所述二号辅助静触点固定在二号辅助静片上,所述二号辅助动触点固定在二号辅助动片上,所述二号辅助静片和二号辅助动片均安装在二号辅助开关底座上,所述二号辅助开关安装在二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内;所述二号静触点和二号静螺丝孔均固定在二号静簧片上,所述二号静簧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二号静簧片均与二号基座固定,所述两个二号静螺丝孔均外露于二号外罩,所述两个二号静触点均位于二号外罩内;所述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分别通过一号继电器中的其中一个一号静簧片的与二号继电器中的二号动簧座连接。始终确保整个选相开关只有一个回路,避免因开关老化、受损二发生短路情况,损坏用电器,使用更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支撑片包括一号安装孔,所述一号轭铁组件包括一号轭铁连接片,所述一号磁钢组件包括一号连接块和一号转轴,所述一号推动片包括一号推动槽、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一号推动板,所述一号安装孔位于一号支撑片上,所述一号磁钢组件的两侧均固定有一号上磁钢片和一号下磁钢片,所述一号转轴固定在一号磁钢组件上,所述一号连接块固定在一号磁钢组件的下部,所述一号转轴安装在一号安装孔内;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形状为L形,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一端固定在一号轭铁组件上,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另一端位于一号上磁钢片和一号下磁钢片之间,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一号轭铁连接片分别位于一号磁钢组件的两侧;所述一号推动槽、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一号推动板均位于一号推动片上,所述一号连接块位于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内;所述二号支撑片包括二号安装孔,所述二号轭铁组件包括二号轭铁连接片,所述二号磁钢组件包括二号连接块和二号转轴,所述二号推动片包括二号推动槽、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二号推动板;所述二号安装孔位于二号支撑片上,所述二号磁钢组件的两侧均固定有二号上磁钢片和二号下磁钢片,所述二号转轴固定在二号磁钢组件上,所述二号连接块固定在二号磁钢组件的下部,所述二号转轴安装在二号安装孔内;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形状为L形,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一端固定在二号轭铁组件上,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另一端位于二号上磁钢片和二号下磁钢片之间,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二号轭铁连接片分别位于二号磁钢组件的两侧;所述二号推动槽、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二号推动板均位于二号推动片上,所述二号连接块位于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内。在一号继电器中通过一号磁钢组件推动一号推动片,来控制一号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在二号继电器中通过二号磁钢组件推动二号推动片,来控制二号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在控制过程中一号继电器与二号继电器有且只有一条回路,更加安全,稳定,延长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动簧组件包括一号动簧座、一号动螺丝孔和一号铆钉,所述一号动簧座包括一号推动板安装槽,所述一号动螺丝孔位于一号动簧座上,所述一号动簧座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一号主片、一号小托和一号大托,所述每个一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一号动触点;所述一号推动板安装槽位于一号动簧座上,所述每个一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一号上夹片和一号下夹片,所述一号推动片位于一号上夹片和一号下夹片之间,所述一号推动板安装在一号推动板安装槽内,所述一号主片位于一号推动槽内;所述二号动簧组件包括二号动簧座、二号动螺丝孔和二号铆钉,所述二号动簧座包括二号推动板安装槽,所述二号动螺丝孔位于二号动簧座上,所述二号动簧座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二号主片、二号小托和二号大托,所述每个二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二号动触点;所述二号推动板安装槽位于二号动簧座上,所述每个二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二号上夹片和二号下夹片,所述二号推动片位于二号上夹片和二号下夹片之间,所述二号推动板安装在二号推动板安装槽内,所述二号主片位于二号推动槽内。对一号主片和二号主片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通过一号辅助开关和二号辅助开关分别检测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推动片还包括一号接触块,所述一号辅助动片位于一号接触块的一侧;所述二号推动片还包括二号接触块,所述二号辅助动片位于二号接触块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动簧座的形状为L形,所述一号动簧座的一端与其两侧的一号主片、一号小托和一号大托均通过一号铆钉与一号动簧座固定,且位于一号外罩内,所述一号动螺丝孔固定在一号动簧座的另一端,且位于一号外罩外;所述二号动簧座的形状为L形,所述二号动簧座的一端与其两侧的二号主片、二号小托和二号大托均通过二号铆钉与二号动簧座固定,且位于二号外罩内,所述二号动螺丝孔固定在二号动簧座的另一端,且位于二号外罩外。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一号动螺丝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选相开关外连接有零线,所述一号动簧座和零线均与220V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选相开关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控制方法如下步骤:
第一步:当一号轭铁组件驱动一号推动片向左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中的一个一号静触点和一号动簧组件中的一个一号动触点接触,使一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一号动簧座和零线连通,此时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断开,电流不流经二号继电器;
第二步:当一号轭铁组件驱动一号推动片向右移动,二号轭铁组件驱动二号推动片向左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静触点和一号动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动触点接触,二号静簧组件中的一个二号静触点和二号动簧组件中的一个二号动触点接触,使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二号动簧座、二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二号静簧片和零线连通,此时二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二号静簧片断开;
第三步:当一号轭铁组件驱动一号推动片向右移动,二号轭铁组件驱动二号推动片向右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静触点和一号动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动触点接触,二号静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二号静触点和二号动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二号动触点接触,使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二号动簧座、二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二号静簧片和零线连通,此时二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二号静簧片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检测一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一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此时二号辅助开关不工作;
所述第二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检测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一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通过二号辅助开关检测二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二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
所述第三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检测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一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通过二号辅助开关检测二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二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中的选相开关均有且只有一个回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整个选相开关内始终有且只有一条回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
2、可以通过一号辅助开关和二号辅助开关分别检测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选相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选相开关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继电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轭铁组件、一号磁钢组件、一号辅助开关、一号静簧组件、一号动簧组件和一号推动片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动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辅助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推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号继电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号轭铁组件、二号磁钢组件、二号辅助开关、二号静簧组件、二号动簧组件和二号推动片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号动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号辅助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号推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6是现有技术中的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标号说明:1-底座、2-外壳、11-安装架、12-互感器、13-导电片、14-接线端、3-一号继电器、31-一号外罩、32-一号基座、33-一号支撑片、34-一号轭铁组件、35-一号磁钢组件、36-一号辅助开关、37-一号静簧组件、38-一号动簧组件、39-一号推动片、331-一号安装孔、341-一号轭铁连接片、351-一号上磁钢片、352-一号下磁钢片、353-一号连接块、354-一号转轴、361-一号辅助开关底座、362-一号辅助静片、363-一号辅助动片、364-一号辅助静触点、365-一号辅助动触点、371-一号静簧片、372-一号静触点、373-一号静螺丝孔、381-一号动簧座、382-一号主片、383-一号小托、384-一号大托、385-一号动触点、386-一号动螺丝孔、387-一号铆钉、391-一号推动槽、392-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393-一号推动板、394一号接触块、3811-一号推动板安装槽、3841-一号上夹片、3842-一号下夹片、4-二号继电器、41-二号外罩、42-二号基座、43-二号支撑片、44-二号轭铁组件、45-二号磁钢组件、46-二号辅助开关、47-二号静簧组件、48-二号动簧组件、49-二号推动片、431-二号安装孔、441-二号轭铁连接片、451-二号上磁钢片、452-二号下磁钢片、453-二号连接块、454-二号转轴、461-二号辅助开关底座、462-二号辅助静片、463-二号辅助动片、464-二号辅助静触点、465-二号辅助动触点、471-二号静簧片、472-二号静触点、473-二号静螺丝孔、481-二号动簧座、482-二号主片、483-二号小托、484-二号大托、485-二号动触点、486-二号动螺丝孔、487-二号铆钉、491-二号推动槽、492-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493-二号推动板、494-二号接触块、4811-二号推动板安装槽、4841-二号上夹片、4842-二号下夹片、A-一号接线端、B-二号接线端、C-三号接线端、N-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6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选相开关包括底座1、外壳2、一号继电器3和二号继电器4,底座1包括安装架11、互感器12、导电片13和接线端14,安装架11安装在底座1上,一号继电器3和二号继电器4均安装在安装架11上,导电片13的一端与一号继电器3连接,导电片13的另一端与底座1连接,互感器12安装在导电片13上,底座1、一号继电器3、二号继电器4、安装架11、互感器12和导电片13均位于外壳2内,接线端14位于底座1的下部,且外露于外壳2。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继电器3包括一号外罩31、一号基座32、一号支撑片33、一号轭铁组件34、一号磁钢组件35、一号辅助开关36、一号静簧组件37、一号动簧组件38和一号推动片39,一号支撑片33包括一号安装孔331,一号轭铁组件34包括一号轭铁连接片341,一号磁钢组件35包括一号连接块353和一号转轴354,一号辅助开关36包括一号辅助开关底座361、一号辅助静片362、一号辅助动片363、一号辅助静触点364和一号辅助动触点365,一号静簧组件37包括一号静簧片371、一号静触点372和一号静螺丝孔373,一号动簧组件38包括一号动簧座381、一号动螺丝孔386和一号铆钉387,一号动簧座381包括一号推动板安装槽3811,一号推动片39包括一号推动槽391、一号接触块394、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392和一号推动板393。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支撑片33、一号轭铁组件34、一号磁钢组件35、一号辅助开关36、一号静簧组件37、一号动簧组件38和一号推动片39均安装在一号基座32上,一号基座32上设置有一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一号基座32安装在一号外罩31内,一号辅助静触点364固定在一号辅助静片362上,一号辅助动触点365固定在一号辅助动片363上,一号辅助静片362和一号辅助动片363均安装在一号辅助开关底座361上,一号辅助开关36安装在一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内;一号静触点372和一号静螺丝孔373均固定在一号静簧片371上,一号静簧片3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一号静簧片371均与一号基座32固定,两个一号静螺丝孔373均外露于一号外罩31,两个一号静触点372均位于一号外罩31内,一号辅助动片363位于一号接触块39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安装孔331位于一号支撑片33上,一号磁钢组件35的两侧均固定有一号上磁钢片351和一号下磁钢片352,一号转轴354固定在一号磁钢组件35上,一号连接块353固定在一号磁钢组件35的下部,一号转轴354安装在一号安装孔331内;一号轭铁连接片341的形状为L形,一号轭铁连接片341的一端固定在一号轭铁组件34上,一号轭铁连接片341的另一端位于一号上磁钢片351和一号下磁钢片352之间,一号轭铁连接片3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一号轭铁连接片341分别位于一号磁钢组件35的两侧;一号推动槽391、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392和一号推动板393均位于一号推动片39上,一号连接块353位于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392内。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动簧座381的形状为L形,一号动簧座381的一端与其两侧的一号主片382、一号小托383和一号大托384均通过一号铆钉387与一号动簧座381固定,且位于一号外罩31内,一号动螺丝孔386固定在一号动簧座381的另一端,且位于一号外罩31外;一号动螺丝孔386位于一号动簧座381上,一号动簧座381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一号主片382、一号小托383和一号大托384,每个一号大托384上固定有一个一号动触点385;一号推动板安装槽3811位于一号动簧座381上,每个一号大托384上固定有一个一号上夹片3841和一号下夹片3842,一号推动片39位于一号上夹片3841和一号下夹片3842之间,一号推动板393安装在一号推动板安装槽3811内,一号主片382位于一号推动槽391内。
本实施例中的二号继电器4包括二号外罩41、二号基座42、二号支撑片43、二号轭铁组件44、二号磁钢组件45、二号辅助开关46、二号静簧组件47、二号动簧组件48和二号推动片49,二号支撑片43包括二号安装孔431,二号轭铁组件44包括二号轭铁连接片441,二号磁钢组件45包括二号连接块453和二号转轴454,二号辅助开关46包括二号辅助开关底座461、二号辅助静片462、二号辅助动片463、二号辅助静触点464和二号辅助动触点465,二号静簧组件47包括二号静簧片471、二号静触点472和二号静螺丝孔473,二号动簧组件48包括二号动簧座481、二号动螺丝孔486和二号铆钉487,二号动簧座481包括二号推动板安装槽4811,二号推动片49包括二号推动槽491、二号接触块494、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492和二号推动板493。
本实施例中的二号支撑片43、二号轭铁组件44、二号磁钢组件45、二号辅助开关46、二号静簧组件47、二号动簧组件48和二号推动片49均安装在二号基座42上,二号基座42上设置有二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二号基座42安装在二号外罩41内,二号辅助静触点464固定在二号辅助静片462上,二号辅助动触点465固定在二号辅助动片463上,二号辅助静片462和二号辅助动片463均安装在二号辅助开关底座461上,二号辅助开关46安装在二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内;二号静触点472和二号静螺丝孔473均固定在二号静簧片471上,二号静簧片4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二号静簧片471均与二号基座42固定,两个二号静螺丝孔473均外露于二号外罩41,两个二号静触点472均位于二号外罩41内,二号辅助动片463位于二号接触块49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二号安装孔431位于二号支撑片43上,二号磁钢组件45的两侧均固定有二号上磁钢片451和二号下磁钢片452,二号转轴454固定在二号磁钢组件45上,二号连接块453固定在二号磁钢组件45的下部,二号转轴454安装在二号安装孔431内;二号轭铁连接片441的形状为L形,二号轭铁连接片441的一端固定在二号轭铁组件44上,二号轭铁连接片441的另一端位于二号上磁钢片451和二号下磁钢片452之间,二号轭铁连接片4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二号轭铁连接片441分别位于二号磁钢组件45的两侧;二号推动槽491、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492和二号推动板493均位于二号推动片49上,二号连接块453位于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492内。
本实施例中的二号动簧座481的形状为L形,二号动簧座481的一端与其两侧的二号主片482、二号小托483和二号大托484均通过二号铆钉487与二号动簧座481固定,且位于二号外罩41内,二号动螺丝孔486固定在二号动簧座481的另一端,且位于二号外罩41外;二号动螺丝孔486位于二号动簧座481上,二号动簧座481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二号主片482、二号小托483和二号大托484,每个二号大托484上固定有一个二号动触点485;二号推动板安装槽4811位于二号动簧座481上,每个二号大托484上固定有一个二号上夹片4841和二号下夹片4842,二号推动片49位于二号上夹片4841和二号下夹片4842之间,二号推动板493安装在二号推动板安装槽4811内,二号主片482位于二号推动槽491内。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继电器3和二号继电器4分别通过一号继电器3中的其中一个一号静簧片371的与二号继电器4中的二号动簧座481连接,导电片13的一端与一号动螺丝孔386通过螺钉连接,导电片13的另一端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选相开关外连接有零线N,一号动簧座381和零线N均与220V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如下步骤:
第一步:当一号轭铁组件34驱动一号推动片39向左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37中的一个一号静触点372和一号动簧组件38中的一个一号动触点385接触,使一号继电器3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371、一号动簧座381和零线N连通,此时一号继电器3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371断开,电流不流经二号继电器4,此时选相开关有且只有一个回路。(参见图13)
第二步:当一号轭铁组件34驱动一号推动片39向右移动,二号轭铁组件44驱动二号推动片49向左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37中的另一个一号静触点372和一号动簧组件38中的另一个一号动触点385接触,二号静簧组件47中的一个二号静触点472和二号动簧组件48中的一个二号动触点485接触,使一号继电器3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371、二号动簧座481、二号继电器4中的一个二号静簧片471和零线N连通,此时二号继电器4中的另一个二号静簧片471断开,此时选相开关有且只有一个回路。(参见图14)
第三步:当一号轭铁组件34驱动一号推动片39向右移动,二号轭铁组件44驱动二号推动片49向右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37中的另一个一号静触点372和一号动簧组件38中的另一个一号动触点385接触,二号静簧组件47中的另一个二号静触点472和二号动簧组件48中的另一个二号动触点485接触,使一号继电器3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371、二号动簧座481、二号继电器4中的另一个二号静簧片471和零线N连通,此时二号继电器4中的一个二号静簧片471断开,此时选相开关有且只有一个回路。(参见图15)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36检测一号继电器3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371和一号动簧座381连接的信号,此时二号辅助开关46不工作。
第二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36检测一号继电器3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371和一号动簧座381连接的信号,通过二号辅助开关46检测二号继电器4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471和二号动簧座481连接的信号。
第三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36检测一号继电器3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371和一号动簧座381连接的信号,通过二号辅助开关46检测二号继电器4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471和二号动簧座481连接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号轭铁组件34和一号磁钢组件35相配合来驱动一号推动片39左右移动来控制一号继电器3的工作状态;通过二号轭铁组件44和二号磁钢组件45相配合来驱动二号推动片49左右移动来控制二号继电器4的工作状态,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使用气缸、凸轮和曲柄连杆机构等一些机构来实现一号推动片39和二号推动片49的左右移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36和二号辅助开关46分别检测一号继电器3和二号继电器4的状态,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信号指示灯和红外检测传感器等一些具有检测功能的装置来检测一号继电器3和二号继电器4的状态。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片13为铜导电片。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方位描述均以图3为基准。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所述底座包括安装架、互感器、导电片和接线端,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二号继电器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互感器安装在导电片上,所述底座、一号继电器、二号继电器、安装架、互感器和导电片均位于外壳内,所述接线端位于底座的下部,且外露于外壳;所述一号继电器包括一号外罩、一号基座、一号支撑片、一号轭铁组件、一号磁钢组件、一号辅助开关、一号静簧组件、一号动簧组件和一号推动片,所述一号辅助开关包括一号辅助开关底座、一号辅助静片、一号辅助动片、一号辅助静触点和一号辅助动触点,所述一号静簧组件包括一号静簧片、一号静触点和一号静螺丝孔,所述一号支撑片、一号轭铁组件、一号磁钢组件、一号辅助开关、一号静簧组件、一号动簧组件和一号推动片均安装在一号基座上,所述一号基座上设置有一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所述一号基座安装在一号外罩内,所述一号辅助静触点固定在一号辅助静片上,所述一号辅助动触点固定在一号辅助动片上,所述一号辅助静片和一号辅助动片均安装在一号辅助开关底座上,所述一号辅助开关安装在一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内;所述一号静触点和一号静螺丝孔均固定在一号静簧片上,所述一号静簧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一号静簧片均与一号基座固定,所述两个一号静螺丝孔均外露于一号外罩,所述两个一号静触点均位于一号外罩内;所述二号继电器包括二号外罩、二号基座、二号支撑片、二号轭铁组件、二号磁钢组件、二号辅助开关、二号静簧组件、二号动簧组件和二号推动片,所述二号辅助开关包括二号辅助开关底座、二号辅助静片、二号辅助动片、二号辅助静触点和二号辅助动触点,所述二号静簧组件包括二号静簧片、二号静触点和二号静螺丝孔,所述二号支撑片、二号轭铁组件、二号磁钢组件、二号辅助开关、二号静簧组件、二号动簧组件和二号推动片均安装在二号基座上,所述二号基座上设置有二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所述二号基座安装在二号外罩内,所述二号辅助静触点固定在二号辅助静片上,所述二号辅助动触点固定在二号辅助动片上,所述二号辅助静片和二号辅助动片均安装在二号辅助开关底座上,所述二号辅助开关安装在二号基座辅助开关安装孔内;所述二号静触点和二号静螺丝孔均固定在二号静簧片上,所述二号静簧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二号静簧片均与二号基座固定,所述两个二号静螺丝孔均外露于二号外罩,所述两个二号静触点均位于二号外罩内;所述一号继电器和二号继电器分别通过一号继电器中的其中一个一号静簧片的与二号继电器中的二号动簧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片包括一号安装孔,所述一号轭铁组件包括一号轭铁连接片,所述一号磁钢组件包括一号连接块和一号转轴,所述一号推动片包括一号推动槽、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一号推动板,所述一号安装孔位于一号支撑片上,所述一号磁钢组件的两侧均固定有一号上磁钢片和一号下磁钢片,所述一号转轴固定在一号磁钢组件上,所述一号连接块固定在一号磁钢组件的下部,所述一号转轴安装在一号安装孔内;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形状为L形,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一端固定在一号轭铁组件上,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另一端位于一号上磁钢片和一号下磁钢片之间,所述一号轭铁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一号轭铁连接片分别位于一号磁钢组件的两侧;所述一号推动槽、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一号推动板均位于一号推动片上,所述一号连接块位于一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内;所述二号支撑片包括二号安装孔,所述二号轭铁组件包括二号轭铁连接片,所述二号磁钢组件包括二号连接块和二号转轴,所述二号推动片包括二号推动槽、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二号推动板;所述二号安装孔位于二号支撑片上,所述二号磁钢组件的两侧均固定有二号上磁钢片和二号下磁钢片,所述二号转轴固定在二号磁钢组件上,所述二号连接块固定在二号磁钢组件的下部,所述二号转轴安装在二号安装孔内;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形状为L形,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一端固定在二号轭铁组件上,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另一端位于二号上磁钢片和二号下磁钢片之间,所述二号轭铁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二号轭铁连接片分别位于二号磁钢组件的两侧;所述二号推动槽、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和二号推动板均位于二号推动片上,所述二号连接块位于二号磁钢组件放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动簧组件包括一号动簧座、一号动螺丝孔和一号铆钉,所述一号动簧座包括一号推动板安装槽,所述一号动螺丝孔位于一号动簧座上,所述一号动簧座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一号主片、一号小托和一号大托,所述每个一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一号动触点;所述一号推动板安装槽位于一号动簧座上,所述每个一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一号上夹片和一号下夹片,所述一号推动片位于一号上夹片和一号下夹片之间,所述一号推动板安装在一号推动板安装槽内,所述一号主片位于一号推动槽内;所述二号动簧组件包括二号动簧座、二号动螺丝孔和二号铆钉,所述二号动簧座包括二号推动板安装槽,所述二号动螺丝孔位于二号动簧座上,所述二号动簧座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二号主片、二号小托和二号大托,所述每个二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二号动触点;所述二号推动板安装槽位于二号动簧座上,所述每个二号大托上固定有一个二号上夹片和二号下夹片,所述二号推动片位于二号上夹片和二号下夹片之间,所述二号推动板安装在二号推动板安装槽内,所述二号主片位于二号推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推动片还包括一号接触块,所述一号辅助动片位于一号接触块的一侧;所述二号推动片还包括二号接触块,所述二号辅助动片位于二号接触块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动簧座的形状为L形,所述一号动簧座的一端与其两侧的一号主片、一号小托和一号大托均通过一号铆钉与一号动簧座固定,且位于一号外罩内,所述一号动螺丝孔固定在一号动簧座的另一端,且位于一号外罩外;所述二号动簧座的形状为L形,所述二号动簧座的一端与其两侧的二号主片、二号小托和二号大托均通过二号铆钉与二号动簧座固定,且位于二号外罩内,所述二号动螺丝孔固定在二号动簧座的另一端,且位于二号外罩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一号动螺丝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相开关外连接有零线,所述一号动簧座和零线均与220V电源连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选相开关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如下步骤:
第一步:当一号轭铁组件驱动一号推动片向左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中的一个一号静触点和一号动簧组件中的一个一号动触点接触,使一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一号动簧座和零线连通,此时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断开,电流不流经二号继电器;
第二步:当一号轭铁组件驱动一号推动片向右移动,二号轭铁组件驱动二号推动片向左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静触点和一号动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动触点接触,二号静簧组件中的一个二号静触点和二号动簧组件中的一个二号动触点接触,使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二号动簧座、二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二号静簧片和零线连通,此时二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二号静簧片断开;
第三步:当一号轭铁组件驱动一号推动片向右移动,二号轭铁组件驱动二号推动片向右移动时,使一号静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静触点和一号动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一号动触点接触,二号静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二号静触点和二号动簧组件中的另一个二号动触点接触,使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二号动簧座、二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二号静簧片和零线连通,此时二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二号静簧片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选相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检测一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一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此时二号辅助开关不工作;
所述第二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检测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一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通过二号辅助开关检测二号继电器中的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二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
所述第三步中通过一号辅助开关检测一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一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通过二号辅助开关检测二号继电器中的另一个一号静簧片和二号动簧座连接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选相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中的选相开关均有且只有一个回路。
CN201710704550.5A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481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4550.5A CN107481894A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4550.5A CN107481894A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1894A true CN107481894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4550.5A Pending CN107481894A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18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6968A (zh) * 2018-07-02 2018-12-18 广西睿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相调节装置用磁保持继电器
CN113838709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稳态机车车载电磁继电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0388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Rainer Schmelz Bounce-reduced relay
CN201197076Y (zh) * 2007-10-16 2009-02-18 陈泉源 一种继电器供电过载装置
US20150015348A1 (en) * 2013-07-11 2015-01-15 Johnson Electric S.A. Electrical contactor
CN205140885U (zh) * 2015-11-03 2016-04-06 海盐众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
CN205724924U (zh) * 2016-04-27 2016-11-23 深圳市因特普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负荷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CN205984818U (zh) * 2016-08-30 2017-02-22 浙江中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6504950A (zh) * 2016-12-06 2017-03-15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式磁保持继电器
CN106876217A (zh) * 2017-04-06 2017-06-20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0388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Rainer Schmelz Bounce-reduced relay
CN201197076Y (zh) * 2007-10-16 2009-02-18 陈泉源 一种继电器供电过载装置
US20150015348A1 (en) * 2013-07-11 2015-01-15 Johnson Electric S.A. Electrical contactor
CN205140885U (zh) * 2015-11-03 2016-04-06 海盐众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
CN205724924U (zh) * 2016-04-27 2016-11-23 深圳市因特普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负荷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CN205984818U (zh) * 2016-08-30 2017-02-22 浙江中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6504950A (zh) * 2016-12-06 2017-03-15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式磁保持继电器
CN106876217A (zh) * 2017-04-06 2017-06-20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6968A (zh) * 2018-07-02 2018-12-18 广西睿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相调节装置用磁保持继电器
CN113838709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稳态机车车载电磁继电器
CN113838709B (zh) * 2021-09-22 2023-10-27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稳态机车车载电磁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1894A (zh) 一种选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83167U (zh) 一种选相开关
CN102804295A (zh) 油浸式负荷开关动触头
CN100492796C (zh) 漏电断路器
CN203617686U (zh) 一种缺相保护简单控制电路
CN201497628U (zh) 一种直动式弹簧操动机构试验装置
CN104898053A (zh) 一种大型低压断路器大电流试验的一体化装置
CN106130165B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控制电路
CN203012082U (zh) 一种绝缘检测仪
CN202332750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
CN201522516U (zh) 适用于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工作电流显示装置
CN204740327U (zh) 大型低压断路器大电流试验的一体化装置
CN202196706U (zh) 一种可调式电磁电源开关
CN20203345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ele-mccb塑壳断路器测试机
CN203813408U (zh) 加热器电子保护装置
CN203445064U (zh) 交流接触器的合闸相位控制系统
CN202495393U (zh) 模块化断路器装置
CN205992510U (zh) 交流接触器
CN201918324U (zh) 两极直流接触器
CN212543660U (zh) 机车电路检测的电源电路与电源装置
CN202663183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330063Y (zh) 过流断电器
CN201319344Y (zh) 一种高压直流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
CN201017779Y (zh) 永磁驱动低压空气开关
CN202424661U (zh) 一种高压直流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