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1158A -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1158A
CN107481158A CN201610404317.0A CN201610404317A CN107481158A CN 107481158 A CN107481158 A CN 107481158A CN 201610404317 A CN201610404317 A CN 201610404317A CN 107481158 A CN107481158 A CN 107481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pressure break
branch
fractur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43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1158B (zh
Inventor
蒋廷学
苏瑗
王海涛
卫然
卞晓冰
李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4043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1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1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1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1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1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21B43/267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reinforcing fractures by pr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包括根据页岩地层关键参数,计算压裂主裂缝、分支裂缝及与分支裂缝连通的微裂缝三种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三种裂缝的各自保持率与对应的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后并相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本发明设计合理、方法简单、便于操作,能较准确的计算人工裂缝有效改造体积,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页岩储层的实际压后改造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效储层改造体积(ESRV)是页岩气压裂设计及施工中追求的永恒目标。目前国内外的生产实践已经证明,页岩气压后效果与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直接相关。但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计算方法,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将储层改造体积与有效储层改造体积混为一谈。往往将微地震监测的事件云图覆盖的范围作为平面上裂缝面积,再简单地将上述面积与页岩的厚度相乘得到储层改造体积。有效的储层改造体积没有严格区分,也没有方法加以区分。
(2)没有考虑分支裂缝间距增大以后的流动死区。换言之,只考虑分支缝沿主裂缝垂直方向的延伸范围,没有考虑分支缝间的储层基质是否都参与了对产量有贡献的流动。这种算法显然高估了页岩气储层改造体积。
(3)没有考虑裂缝内支撑剂的运移和铺置情况,尤其是裂缝远井方向的垂向支撑效率。实际上,将沿裂缝缝长方向的支撑情况都等同于全悬浮,也高估了页岩的储层有效改造体积。
(4)没有考虑储层改造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支撑剂在裂缝内的导流能力随时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在深层页岩气压裂时更是如此。鉴此,以往的改造体积或有效改造体积的概念是不严格的。
综上所述,有必要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计算页岩储层有效改造体积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能较准确的计算人工裂缝有效改造体积,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页岩储层的实际压后改造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包括:
根据页岩地层关键参数,计算压裂主裂缝、分支裂缝及与分支裂缝连通的微裂缝三种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所述三种裂缝的各自保持率与对应的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后并相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裂主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根据压裂设计方案,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主裂缝三维几何尺寸;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分段计算主裂缝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对应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支撑剂支撑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主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及体积,并以该流动波及体积作为压裂主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支裂缝的支撑体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根据分支缝的消耗能量占比和压裂施工总用液量及总排量、总支撑剂量,计算该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
根据该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对应条件下分支缝三维几何尺寸;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分段计算分支裂缝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计算对应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支撑剂支撑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分支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及体积,并以该流动波及体积作为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种裂缝的各自保持率与对应的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后并相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三种裂缝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随时间的递减规律计算所述三种裂缝各自每年的递减指数;
将所述三种裂缝各自每年的递减指数分别折算为对应的每年导流能力保持率;
将所述三种裂缝各自对应的每年导流能力保持率与各自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并将相乘结果叠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分段计算包括:
预定时间间隔,对应所述预定时间间隔长度裂缝内的裂缝的缝宽、缝高取平均值来计算各段的裂缝体积,最后将各段的计算结果叠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耗能量占比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以压力曲线波动部分在基础压力曲线之上的曲线面积作为分支裂缝消耗能量;
将分支裂缝消耗能量与压裂施工压力曲线的总能量相比得到消耗能量占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等效导流能力方法,结合裂缝导流能力递减规律和裂缝支撑剖面,通过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压裂有效期内主裂缝的流动波及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等效导流能力方法,结合裂缝导流能力递减规律和裂缝支撑剖面,通过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压裂有效期内分支裂缝的流动波及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计算分支裂缝的支有效撑体积时,减去相邻分支裂缝的页岩气流动重叠区域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计算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时,减去相邻分支裂缝间不流动的死区体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通用的压裂设计及压后模拟软件对人工裂缝进行模拟,运用模拟的结果对人工裂缝的有效改造体积进行更为准确的计算,最终获得所计算页岩气井的压后改造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方法简单、便于操作,能较准确的计算人工裂缝有效改造体积,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页岩储层的实际压后改造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于现有的页岩有效地层改造体积的计算方法,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以下参考图1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是步骤S110,根据页岩地层关键参数,计算压裂主裂缝、分支裂缝及与分支裂缝连通的微裂缝三种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具体的,页岩地层关键参数包括储层的三向地应力及纵向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剖面、岩石力学参数、脆性矿物含量、天然裂缝分布特征、综合滤失等,这些参数通过常规的岩心分析、测井分析及常用的地应力分析软件等评价手段获得,可以为压裂设计模拟计算提供准确的输入参数。在获得页岩地层关键参数基础上,可以计算压裂主裂缝、分支裂缝及与分支裂缝连通的微裂缝三种裂缝的支撑体积。
其中,压裂主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首先,根据压裂设计方案要求,采用页岩气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主裂缝三维几何尺寸。此处页岩气压裂模拟可以采用成熟的页岩气压裂专用商业模拟软件MEYER进行模拟计算,不同的施工参数包括不同液量、支撑剂量、砂液比及不同滑溜水与胶液配比等。当然,本发明模拟主裂缝三维几何尺寸时采用的模拟软件和施工参数不限于此。
然后,采取分段计算方法计算主裂缝体积。这是因为沿主裂缝缝长方向的缝宽剖面及缝高剖面都是不同,为较准确计算主裂缝体积采取分段计算的方法。具体的,设定预定时间间隔,对应预定时间间隔内的主裂缝的缝宽、缝高取平均值,最后各段的计算结果叠加。这相当于二重积分的效果,显然,上述分段时间越小,计算的结果越精确,但计算时间又大幅增加,因此,需要找个相对优化的分段计算时间。
然后,采用页岩气压裂专用模拟软件计算对应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支撑剂支撑缝长、支撑缝高及支撑缝宽。采用以上的分段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得到不规则三维支撑裂缝的体积。
最后,采用页岩气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主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及体积,并以该流动波及体积作为压裂主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可以应用带吸附气模块的成熟的商用压裂产量预测软件ECLIPSE进行模拟分析。按等效导流能力的方法设置主裂缝,等效导流能力就是将裂缝的宽度放大一定倍数后,等比例缩小裂缝内的支撑剂渗透率,使它们的乘积即裂缝的导流能力保持不变。如对裂缝不进行放大处理,则计算网格划分数量非常巨大,一来大幅增加了计算时间,二来裂缝高渗透条带的设置,使页岩气基质的非均质性大幅增加,会造成最终的求解代数方程组呈现极端的病态,甚至会不收敛而导致无法模拟得出最终结果。通过模拟分析,证实上述等效导流能力的裂缝模拟方法是可靠地,裂缝宽度放大一定倍数后,模拟产量几乎不变,但计算时间大幅度降低。
具体的,采用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考虑裂缝导流能力递减规律和裂缝支撑剖面,通过压裂产量预测软件ECLIPSE模拟压裂有效期内主裂缝的流动波及体积。这是因为在压裂有效期内,裂缝的导流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每年的裂缝导流能力都按一定的递减率进行设置,另外还要考虑三维裂缝支撑剖面,从而获得最终每年压裂有效期内主裂缝的流动波及体积。
其中,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可以通过以下与主裂缝模拟类似的方法步骤计算得到。首先,根据形成分支缝后的消耗能量占比和压裂施工总用液量及总排量、总支撑剂量,计算该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分配。分支裂缝的支撑体积模拟组员依靠压后施工曲线来计算。遇到张开分支缝时会发生压力的波动。波动部分的压力曲线在主裂缝的基础压力之上的曲线面积代表张开此分支缝消耗的能量(压力、排量及时间的乘积),此能量与整个压裂施工压力曲线的能量之比,就代表了此分支缝形成后消耗的能量占比。有了总的用液量及总排量、总支撑剂量,就可按上述能量占比,近似求出延伸此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分配。砂液比大小可认为等同于主裂缝施工的砂液比。
然后,根据该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分配采用页岩气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对应条件下分支缝三维几何尺寸。有了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按上述同样的MEYER软件就可模拟分支缝的延伸长度、宽度及高度等三维几何尺寸数据。
然后,采取分段计算方法计算分支裂缝体积。具体的可以采用主裂缝步骤中采用的分段计算方法。
然后,采用页岩气压裂专用模拟软件计算对应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支撑剂支撑体积。具体的可以采用主裂缝步骤中采用的方法。
最后,采用页岩气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主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及体积,具体的可以采用主裂缝步骤中采用的方法,并以该流动波及体积作为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另外,在计算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时,由于相邻分支缝的页岩气流动区域有重叠,则要减去重叠的体积。如果相邻分支缝间有不流动的所谓死区,也应减去这部分体积。重叠区域和死区的体积通过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得到。
与分支裂缝连通的微裂缝有效支撑体积的计算方法与分支裂缝相同,此处不加详述。
接下来是步骤S120,以上三种裂缝的各自保持率与对应的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后并相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具体的,研究不同尺度裂缝内的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随时间的递减规律,在压裂有效期内可以计算每年的递减指数。显然,主裂缝、分支缝及微裂缝内的长期裂缝导流能力的递减指数是不同的。此递减指数可分别折算为每年导流能力的保持率。此保持率与上述支撑的体积分别相乘,最终就得出真正的页岩气储层有效改造体积了。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A井为四川周缘地区一口页岩气水平井,表1为该水平井第一段所在目的层位的部分关键参数,以人工主裂缝的所形成的改造体积为例,利用本发明提到的软件(MEYER和ECLIPSE)对人工主裂缝的延伸情况、支撑剂支撑情况以及压后生产情况进行模拟,再利用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方法对主裂缝的体积、主裂缝内支撑剂有效铺置的体积及主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动体积机型计算,最终求得该段人工主裂缝的有效改造体积为200*103m3
表1
本发明采用通用的压裂设计及压后模拟软件对人工裂缝进行模拟,运用模拟的结果对人工裂缝的有效改造体积进行更为准确的计算,最终获得所计算页岩气井的压后改造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方法简单、便于操作,能较准确的计算人工裂缝有效改造体积,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页岩储层的实际压后改造效果。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包括:
根据页岩地层关键参数,计算压裂主裂缝、分支裂缝及与分支裂缝连通的微裂缝三种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所述三种裂缝的各自保持率与对应的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后并相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主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根据压裂设计方案,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主裂缝三维几何尺寸;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分段计算主裂缝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对应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支撑剂支撑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主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及体积,并以该流动波及体积作为压裂主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根据分支缝的消耗能量占比和压裂施工总用液量及总排量、总支撑剂量,计算该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
根据该分支缝的液量及排量、支撑剂量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对应条件下分支缝三维几何尺寸;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分段计算分支裂缝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计算对应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支撑剂支撑体积;
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分支裂缝在压裂有效期内的流动波及体积,并以该流动波及体积作为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裂缝的各自保持率与对应的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后并相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三种裂缝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随时间的递减规律计算所述三种裂缝各自每年的递减指数;
将所述三种裂缝各自每年的递减指数分别折算为对应的每年导流能力保持率;
将所述三种裂缝各自对应的每年导流能力保持率与各自有效支撑体积分别相乘,并将相乘结果叠加得到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裂专用模拟软件分段计算包括:
预定时间间隔,对应所述预定时间间隔长度裂缝内的裂缝的缝宽、缝高取平均值来计算各段的裂缝体积,最后将各段的计算结果叠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耗能量占比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以压力曲线波动部分在基础压力曲线之上的曲线面积作为分支裂缝消耗能量;
将分支裂缝消耗能量与压裂施工压力曲线的总能量相比得到消耗能量占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等效导流能力方法,结合裂缝导流能力递减规律和裂缝支撑剖面,通过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压裂有效期内主裂缝的流动波及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等效导流能力方法,结合裂缝导流能力递减规律和裂缝支撑剖面,通过压裂专用模拟软件模拟压裂有效期内分支裂缝的流动波及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时,减去相邻分支裂缝的页岩气流动重叠区域体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分支裂缝的有效支撑体积时,减去相邻分支裂缝间不流动的死区体积。
CN201610404317.0A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Active CN107481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4317.0A CN107481158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4317.0A CN107481158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1158A true CN107481158A (zh) 2017-12-15
CN107481158B CN107481158B (zh) 2020-07-31

Family

ID=60594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4317.0A Active CN107481158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11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762A (zh) * 2018-10-19 2019-02-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致密砂砾岩储层缝网支撑改造新方法
CN110322363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气储层改造体积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859260A (zh) * 2020-07-03 2020-10-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压裂施工数据获得srv区域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4476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hale fractur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e modeling and neural network
CN105626025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储层压裂的可压性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4476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hale fractur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e modeling and neural network
CN105626025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储层压裂的可压性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立峰等: "一种考虑长期导流的人工裂缝参数优化方法", 《石油钻采工艺》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363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气储层改造体积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9339762A (zh) * 2018-10-19 2019-02-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致密砂砾岩储层缝网支撑改造新方法
CN111859260A (zh) * 2020-07-03 2020-10-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压裂施工数据获得srv区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1158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4277B (zh)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增产潜力评价方法
CN108319756B (zh)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缝网扩展模拟及表征方法
CN111502593B (zh) 一种缝内暂堵转向压裂相变暂堵剂用量确定方法
CN102720486B (zh) 一种测试页岩气裂缝网络导流能力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301306A (zh) 用于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的动态无阻流量预测方法
CN109522634B (zh) 一种致密气多段体积压裂水平井数值分析方法
CN103048431B (zh) 水力压裂支撑剂沉降及渗透率测试装置
Zhang et al. A case study of gas drainage to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
CN103577886A (zh) 一种低渗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预测方法
CN107220493A (zh) 基于微地震事件的页岩气水平井网络裂缝建模方法
Jiyo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for ultra-low permeable–tight oil production: a case from Changqing Oilfield, Ordos Basin, NW China
CN104564043B (zh) 一种气体测试致密储层缝网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及其工作方法
CN107481158A (zh) 一种计算页岩气有效储层改造体积的方法
CN110905472A (zh) 确定基于复合暂堵体系的实时转向压裂参数的方法
CN105952432A (zh) 一种超低渗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准自然能量开发交错布井方法
CN202974813U (zh)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室内试验装置
CN110147561A (zh) 一种含天然裂缝致密油气储层体积压裂缝网预测方法
CN105089612A (zh) 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
CN103279991A (zh) 一种利用离散裂缝端点变形数模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方法
Xiaodong et al.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boxed reservoirs
CN108180002B (zh) 一种煤矿井下煤层水力压-割耦合增透方法
CN103048184A (zh) 重复压裂堵剂的突破压力的测试方法
CN109064016B (zh) 一种低渗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效果评价方法
CN205139114U (zh) 一种模拟光滑与粗糙裂缝壁面堵漏试验装置
CN109710965A (zh) 一种水平井人工压裂裂缝参数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