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0659A -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0659A
CN107480659A CN201710861363.8A CN201710861363A CN107480659A CN 107480659 A CN107480659 A CN 107480659A CN 201710861363 A CN201710861363 A CN 201710861363A CN 107480659 A CN107480659 A CN 107480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is
infrared light
light compensating
compensating lamp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13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道吉
卫彩霞
姜天亮
欧阳小雄
刘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CTX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CTX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CTX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CTX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13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0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0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06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7101 priority patent/WO20190566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虹膜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装置应用于终端,终端包括存储有虹膜信息的第一处理器,装置包括: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第二红外补光灯和第二处理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两个红外补光灯等间距设置在虹膜图像采集器两侧且两个红外补光灯以及虹膜图像采集器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红外补光灯对虹膜图像采集器进行补光,可延长虹膜图像采集距离;并且通过新增虹膜图像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单独进行虹膜图像处理及虹膜识别,可提高虹膜识别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虹膜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虹膜是人眼瞳孔和眼白之间的可视环状组织,是一种可靠的人体生物终身身份标识,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眼虹膜识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相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目前的虹膜识别装置的虹膜图像采集距离通常是短距离(20cm左右),虹膜图像采集视角是窄视角,同时虹膜识别用时较长(用时在1.2秒以上)。
随着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虹膜识别技术作为安全级别高出指纹识别及人脸识别的技术,嫁接到智能终端是趋势,而从智能终端的尺寸以及应用场景来看,虹膜识别装置需要实现远距离(40-50cm)虹膜图像采集以及广视角的虹膜图像采集,同时需要提高虹膜识别的速度(用时在1.2秒以内)。
上述对问题的发现过程的描述,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中存储有虹膜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第二红外补光灯和第二处理器;
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红外补光灯位于一条直线上,且虹膜图像采集器设置于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红外补光灯之间,且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虹膜图像采集器与第一红外补光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虹膜图像采集器与第二红外补光灯之间的距离;
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第二红外补光灯和第二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虹膜信息对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采集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并将虹膜识别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所述第一红外补光灯和所述第二红外补光灯位于所述终端的同一面,且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的光轴、所述第一红外补光灯的光轴和所述第二红外补光灯的光轴均垂直于所述面。
可选的,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视角为120°。
可选的,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为1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红外补光灯和所述第二红外补光灯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同。
可选的,所述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大于850n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中存储有虹膜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通过将两个红外补光灯等间距设置在虹膜图像采集器两侧,且两个红外补光灯以及虹膜图像采集器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红外补光灯对虹膜图像采集器进行补光,可延长虹膜图像采集距离;并且通过新增虹膜图像处理器单独进行虹膜图像处理及虹膜识别,可提高虹膜识别速度,使得虹膜识别用时在1.2秒以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通过将两个波长为850nm或大于850nm的红外补光灯等间距(单边15mm)设置在虹膜图像采集器两侧,且两个红外补光灯以及虹膜图像采集器位于一条直线上,经试验,单边15mm以及850nm或大于850nm的红外光的功率可使虹膜采集距离达到40~50cm。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采用视角为120°的虹膜图像采集器,增加了虹膜图像采集的视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应用于终端1,终端1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第一处理器,该第一处理器中存储有虹膜信息。虹膜识别装置包括:虹膜图像采集器2、第一红外补光灯3、第二红外补光灯4和图1中未示出的第二处理器。
由于本实施例公开的虹膜识别装置应用于终端,考虑终端的尺寸限制,终端无法设置三个及以上的红外补光灯,又由于只用一个红外补光灯无法实现远距离虹膜图像采集,因此本实施例公开的虹膜识别装置只包括两个红外补光灯。
本实施例中,虹膜图像采集器2、第一红外补光灯3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位于一条直线上,且虹膜图像采集器2设置于第一红外补光灯3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之间,且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虹膜图像采集器2与第一红外补光灯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虹膜图像采集器2与第二红外补光灯4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虹膜图像采集器2、第一红外补光灯3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位于一条直线上,可以理解为虹膜图像采集器2的中心、第一红外补光灯3的中心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可见,本实施例公开的虹膜识别装置,通过将两个红外补光灯等间距设置在虹膜图像采集器两侧,且两个红外补光灯以及虹膜图像采集器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红外补光灯对虹膜图像采集器进行补光,可延长虹膜图像采集距离。
本实施例中,虹膜图像采集器2、第一红外补光灯3、第二红外补光灯4和第二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虹膜信息对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2采集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并将虹膜识别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虹膜信息对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2采集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并将虹膜识别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为:
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发送虹膜图像处理指令,第二处理器接收到虹膜图像处理指令后,对虹膜图像采集器2采集的虹膜图像进行处理(处理算法沿用现有算法);第二处理器处理完毕后向第一处理器反馈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处理器完成虹膜图像处理;第一处理器接收到该状态信息后,向第二处理器发送虹膜识别指令,第二处理器接收到虹膜识别指令后,基于第一处理器存储的虹膜信息按照现有虹膜识别算法实现虹膜识别,并将虹膜识别结果发送给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可存储虹膜识别结果,也可将虹膜识别结果通过终端1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终端1可以是智能手机。第一处理器可以为终端1中已存在的处理器,例如高通主芯片,高通主芯片配合其他芯片可构成高通平台,例如高通8916平台。第二处理器为终端1中新增的处理器,例如专用的虹膜图像处理器,例如SILICON公司的SII0680ACLU144图像处理器。
可见,现有技术中终端通常通过第一处理器来完成虹膜识别,由于第一处理器可执行多种功能,因此,现有技术中终端也只能通过设置虹膜识别算法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来提高虹膜识别速度,但是虹膜识别用时还是较长(用时在1.2秒以上)。而本实施例公开的虹膜识别装置,通过新增虹膜图像处理器单独进行虹膜图像处理及虹膜识别(虹膜识别算法沿用现有算法),可提高虹膜识别速度,使得虹膜识别用时在1.2秒以内。
本实施例中,终端1还包括摄像头5和听筒6。摄像头5和听筒6与现有终端的摄像头和听筒相同,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图1中所示的虹膜图像采集器2、第一红外补光灯3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位于终端1的同一面,如图1所示。虹膜图像采集器2的光轴、第一红外补光灯3的光轴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的光轴均垂直于所述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光轴的设置方式可根据终端1的形状灵活调整。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图1中所示的虹膜图像采集器2采集图像的视角为120°。可见,本实施例公开的虹膜识别装置,采用视角为120°的虹膜图像采集器,增加了虹膜图像采集的视角。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考虑到间距大光发散,间距小光聚焦,经试验,间距15mm为最佳,因此,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均为15mm。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图1所示的第一红外补光灯3和第二红外补光灯4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同。
本实施例中,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大于850nm。850nm红外灯的功率满足40~50cm远距离采集,大于850nm效果更好,但是小于850nm也可以,效果降低,但是成本也降低了。
综上,以上实施例提出的虹膜识别装置,通过将两个波长为850nm或大于850nm的红外补光灯等间距(单边15mm)设置在虹膜图像采集器两侧,且两个红外补光灯以及虹膜图像采集器位于一条直线上,经试验,单边15mm以及850nm或大于850nm的红外光的功率可使虹膜采集距离达到40~50c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中存储有虹膜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提出的虹膜识别装置。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效果及说明可参见以上虹膜识别装置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中存储有虹膜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第二红外补光灯和第二处理器;
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红外补光灯位于一条直线上,且虹膜图像采集器设置于第一红外补光灯和第二红外补光灯之间,且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虹膜图像采集器与第一红外补光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虹膜图像采集器与第二红外补光灯之间的距离;
虹膜图像采集器、第一红外补光灯、第二红外补光灯和第二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虹膜信息对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采集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并将虹膜识别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所述第一红外补光灯和所述第二红外补光灯位于所述终端的同一面,且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的光轴、所述第一红外补光灯的光轴和所述第二红外补光灯的光轴均垂直于所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器采集图像的视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补光灯和所述第二红外补光灯所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的波长均为850nm或大于850nm。
7.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中存储有虹膜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
CN201710861363.8A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Pending CN107480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1363.8A CN107480659A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PCT/CN2017/117101 WO2019056623A1 (zh) 2017-09-21 2017-12-19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1363.8A CN107480659A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0659A true CN107480659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8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1363.8A Pending CN107480659A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0659A (zh)
WO (1) WO2019056623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984A (zh) * 2017-12-26 2018-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040148A (zh) * 2017-12-26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73992A (zh) * 2017-12-26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183984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83990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200235A (zh) * 2017-12-2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WO2019056623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深圳普创天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WO2019128605A1 (zh) * 2017-12-26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出模组、输入输出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309A (zh) * 2005-06-24 2006-12-27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手机及其虹膜识别方法
CN103106401A (zh) * 2013-02-06 2013-05-15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人机交互机制的移动终端虹膜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6778567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望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神经网络来进行虹膜识别的方法
CN207164775U (zh) * 2017-09-21 2018-03-30 深圳普创天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805B (zh) * 2014-02-17 2017-08-15 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生物特征成像方法和装置
CN204695313U (zh) * 2015-07-06 2015-10-07 于坤 基于虹膜识别解锁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CN107480659A (zh) * 2017-09-21 2017-12-15 深圳普创天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309A (zh) * 2005-06-24 2006-12-27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手机及其虹膜识别方法
CN103106401A (zh) * 2013-02-06 2013-05-15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人机交互机制的移动终端虹膜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6778567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望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神经网络来进行虹膜识别的方法
CN207164775U (zh) * 2017-09-21 2018-03-30 深圳普创天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6623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深圳普创天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CN108023984A (zh) * 2017-12-26 2018-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040148A (zh) * 2017-12-26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73992A (zh) * 2017-12-26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183984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83990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200235A (zh) * 2017-12-2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WO2019128605A1 (zh) * 2017-12-26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出模组、输入输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8040148B (zh) * 2017-12-26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73992B (zh) * 2017-12-26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023984B (zh) * 2017-12-26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83990B (zh) * 2017-12-26 2020-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6623A1 (zh)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0659A (zh)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WO2020088290A1 (zh) 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03763A1 (zh) 根据眼球焦点控制显示屏的方法和头戴电子设备
CN103531174B (zh) 亮度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9993115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151063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46891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
EP28245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using eye tracking
CN108173779B (zh) 一种路由器自动待机系统
WO2021175014A1 (zh) 追焦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6150112A1 (zh) 一种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US10110303B2 (en) Light-communication se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light-communication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and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205457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获取系统及方法
WO2022027972A1 (zh) 一种设备搜寻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462617A (zh) 用于通过多个相机认证生物数据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8595928A (zh) 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007439A (zh) 投影机及避免投影图像投射在人体上的方法
US10285578B2 (en) Dental exam tool
CN10606716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27254A (zh)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及对焦系统
CN207164775U (zh)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终端
CN107578000A (zh) 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59629B (zh) 路由器自动待机系统
CN109121194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状态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1283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