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2708A - 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2708A
CN107472708A CN201710416993.4A CN201710416993A CN107472708A CN 107472708 A CN107472708 A CN 107472708A CN 201710416993 A CN201710416993 A CN 201710416993A CN 107472708 A CN107472708 A CN 107472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packing device
phase
change material
packag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6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勇刚
李芸
张嘉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tead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tead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tead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tead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72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2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方法及其保温包装系统。该保温包装系统被用于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温包装,其包括一第一保温包装装置、一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和一第三保温包装装置。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形成一微对流空间。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与外界的热交换。

Description

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包装领域,更详而言之涉及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将一些物品保持于预设温度范围,以保持这些物品的优良性能。当这些物品的适宜保存温度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有所差异时,这些物品很有可能遭到损坏,从而影响其性能,甚至直接损坏,而不能不使用。故此,当这些物品的适宜保存温度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有所差异时,往往对这些物品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以使这些物品保持于其适宜的保存温度。
依据本发明的保温包装系统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物品或者预设环境保持于预设温度范围的包装装置,其可以具备保暖或者保冷的效果。依据本发明的保温方法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物品或者预设环境保持于预设温度范围的包装方法,其可以具备保暖或者保冷的效果。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资的运输已经相当便利,进而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也得以优化。以往,对于一些偏远的地方来讲,一些不常用的、稀缺的或者价格高昂的药品常常难以被患者得到。而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运势日益便捷,患者所需的稀缺药品可以在几周或者几日内得到。只是有些药品需要进行低温保存。自然,其被运输和携带过程中也需要保持适宜的低温环境,以充分保持其效用。但是,现在对于药品的低温保存和运输对于一些普通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现在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运送时间通常也需要1~3天。对于那些对温度条件要求苛刻的物品,其需要能够持续提供适宜温度环境的包装装置,从而对被包装物进行包装和保护。
不仅仅是对于偏远地区。对于一些不常用且保存条件要求苛刻的药品,即便消费者很容易从药店买到,其所携带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严格的温度条件。对于一些交通拥堵的城市居民来说,其从购买所需药品的药店或者医院至住所的路程多与一个小时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当消费者购买所需药品后回家的途中需要办理其他事情时,其所需要保持适宜温度的时间会更长。
当然,以上描述仅仅是列举了保持温度条件要求苛刻的一种物品。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并不局限应用于以上所述药品。任何需要保持在其所能提供的适宜温度下保持的物品都能使用该保温方法和保温包装系统。例如一些生物制品、疫苗等。
本申请人致力于包装领域,力求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包装装置,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包装装置的各方面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为被包装物提供适宜的包装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以保持处于该温度环境下的被包装物的优良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适宜包装生鲜制品、生物制品如试剂或疫苗或医药用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适宜保持被包装的物品的适宜保存温度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为被包装物提供适宜的低温包装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被用于对被包装物进行保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内部形成微对流,以较少其与外部空间的热交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根据相变材料的熔点提供具有预设温度环境的包装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预设的温度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保温包装系统,用于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温,其包括:
第一保温包装装置,该被包装物被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所包装;
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和
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形成一微对流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保温包装体,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形成一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被用于容纳该被包装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包括保温容纳体和第一相变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被容纳于所述保温容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包括一系列第二相变体,其中所述第二相变体包括第二相变储存元件和储存于所述第二相变储存元件的第二相变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在保温过程中提供相反相变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体形成第二保温空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空间,其中所述微对流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保温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点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保温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与外界的热交换,其中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的所述第一保温容纳体包括第一保温主容纳体和第一保温盖容纳体,其中容纳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所述第一保温主容纳体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的第一保温主体,其中容纳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所述第一保温盖容纳体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的第一保温盖,其中所述第一保温主体形成所述容纳空间并具有第一开口,其中在所述保温包装系统的包装状态,所述第一保温盖闭合所述第一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二相变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之间,以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间隔装置,以用于保持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相对位置,进而保证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装置包括一系列间隔元件,以用于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装置还包括一间隔体,其中所述间隔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元件凸出于所述间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一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元件包括一间隔储存元件和储存于间隔储存元件的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其中所述间隔储存元件与所述第二相变储存元件一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装置具体实施为一箱体,其中所述间隔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进行错位设置,以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保温方法,用于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温,其包括步骤:将被包装物设置在第一相变材料内,并且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之间具有微对流空间,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经历相反的相变过程并通过所述微对流空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该被包装物的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阻止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于第一保温容纳体,以形成第一保温包装体,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被用于包装该被包装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于第二相变储存元件,以形成第二相变体并进而形成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具有第二保温空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二保温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设置间隔装置于所述第一保温体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以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用于阻止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方法是设置第三保温包装装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外侧,以包围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B沿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B沿B-B的剖视图。
图4是图1B沿C-C的剖视图。
图5阐释了被保温物包装于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的一种排列方式。
图6A阐释了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的性能测试点。
图6B阐释了该保温包装系统不同部位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7阐释了依据本发明所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方法。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术语“一”应理解为“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除非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明确示意该元件的数量只有一个,否则术语“一”并不能理解为唯一或单一,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附图之图1A至图5阐释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包括一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一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和一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其中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发生微对流,以使热交换优先发生于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从而是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于预设的温度范围。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内部的微对流发挥更强的保温作用。也就是说,尽量使热交换产生在保温包装系统的内部,而减少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从而使所述保温系统内部保持需要的温度范围。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保温包装体,如这个实施例中示意的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隔空间100。
更具体地,该保温包装系统还包括一间隔装置40。该间隔装置40包括一系列间隔元件41和一间隔体42。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间隔体42具体实施为一箱体。一系列间隔元件41的其中一部分从该间隔体42的侧壁延伸,如一体化突出,从而和该间隔体42一起用于被设置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以在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隔空间200。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分间隔元件41也可以不与该间隔体42一体设置。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一系列间隔元件41中的另外一部分被设置于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之间,以使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之间形成该第一间隔空间100。该第一间隔空间100和该第二间隔空间200相互连通,以共同形成一微对流空间9000。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通过该第二间隔空间200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该第二间隔空间200保持预设温度环境。由于该第一间隔空间100和该第二间隔空间200相互连通,该第一间隔空间100能够与该第二间隔空间200保持相同的温度环境,进而该微对流空间9000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于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而使该包装包装系统的温度分布均匀、有序,防止局部温度变化引起的部分被包装物W损坏。可以理解的是,该微对流空间9000主要由该第二间隔空间200形成,当只有单个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时,该微对流空间9000由该第二间隔空间200形成。当具有多个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时,优选地,这些第一保温包装体11之间也相间隔地布置,从而形成该第一间隔空间100,从而该微对流空间9000由该第二间隔空间200和该第一间隔空间10形成。
如图所示,每一第一保温包装体11包括一第一保温主体111和一第一保温盖112。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包围一容纳空间1000并具有一第一开口1001。该容纳空间1000能够被用于容纳被包装物W,并为被包装物W提供适宜的包装温度环境。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盖112与该第一保温主体111进行可分离设置。当该第一保温盖112与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分离时,该第一保温主体111的该第一开口1001处于一打开状态,以方便对被包装物W进行取放。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保温盖112与该第一保温主体111也可以一体地设置,该第一保温盖112相对于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可弯折,从而方便打开该第一开口1001。
值得一提的是,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的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和该第一保温盖112形成六面体的六个侧壁并形成该方形容纳空间1000具有易于摆放、制造方便的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种设置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状。该容纳空间1000也可以是除方形以外的其它形状,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包括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并在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之间设置间隔元件41,使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为更多的被包装物W提供适宜的包装环境,并充分保障包装环境的温度的均匀。但是本发明的这种设置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也可以仅仅包括一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或者多于两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根据所需要包装的物品的数量,所需保持的温度范围的不同,以及被包装物W排列方式的不同,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的设置数量和设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的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和该第一保温盖112都填充一种第一相变材料119。该容纳空间1000被该第一相变材料119所包围。更具体地,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包括一第一保温主容纳体1111以及填充于该第一保温主容纳体1111内的预设量第一相变材料119。该第一保温盖112包括一第一保温盖容纳体1121以及填充于该第一保温盖容纳体1121内的预设量第一相变材料119。也就是说,该第一保温主容纳体1111被用于容纳该第一相变材料119,并使该第一保温主体111具有预设形状。该第一保温盖容纳体1121被用于容纳该第一相变材料119,并使该第一保温盖112形成预设形状。该第一保温主容纳体1111和该第一保温盖容纳体1121可以统称为一第一保温容纳体118,其被用于容纳该第一相变材料119,并被用于保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位置分布,进而使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形成预设形状。另外,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还具有保持和保护该相变材料的功能。当该第一相变材料119变为液态时仍能保持于预设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包括一第二保温主体21和一第二保温盖22,其中该第二保温主体21形成一第二保温空间2000并具有一第二开口2001。在该保温包装系统的一包装状态,该第二保温盖22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主体21并对该第二开口2001进行闭合。该间隔装置40和该第一包装包装装置10均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内。
该第二保温主体21形成的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的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设置位置相适应。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为方形且形成的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为方形,以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相适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及其第二保温空间2000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状。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保温包装系统不仅能够被用于保温还可以被用于保冷,其所具备的保温性能及其所适宜保持的温度环境根据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所用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通过该保温包装系统在对药品进行低温包装中的应用作为示例,其中该保温包装系统将被包装的药品W保持于2~8℃,其所能保持的时间不少于73小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保温包装系统还可以由其它方面的应用,其所保持的温度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先设置。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由一系列的第二相变体29形成。也就是说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保温主体21和该第二保温盖22均由该第二相变体29形成。
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被设置于该间隔装置40的外侧。如上所述,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被设置于该间隔装置40的内侧,从而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被该间隔装置40间隔开,而没有直接接触。被该间隔装置40间隔开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充满空气。
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由隔热材料制成,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进而减少整个保温包装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优选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由发泡棉材料如EPE、EPP、EPS、SEPE材料等制成。其是含有气孔的材料,如聚苯发泡材料、聚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聚氨酯发泡胶材料等。通常可见的如泡沫塑料、珍珠棉、发泡橡胶、遇水膨胀止水胶、聚硫密封胶等通属于发泡系列产品。在这个实施例中,其可以指珍珠棉,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也可以是其他隔热结构,如充气缓冲体、聚氨酯材料、真空保温板、气凝胶等材料
如图所示,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包括一第三保温主体31和一第三保温盖32,其中该第三保温主体31形成一第三保温空间3000并具有一第三开口3001。在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包装状态,该第三保温盖32被设置于该第三保温主体31并对该第三开口3001进行闭合。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该间隔装置40和该第一包装包装装置10均被设置于该第三保温空间3000内。
该第三保温主体31形成的该第三保温空间3000的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设置位置相适应。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为方形且形成的该第三保温空间3000为方形,以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相适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及其第三保温空间3000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状。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的空气虽然降低了两者之间的热传导,但是能够帮助两者之间发生热对流。具体地,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的热阻隔,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优先与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而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发生热交换。由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相变体29容易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行液化。该第二相变体29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和储存于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的第二相变材料292。值得一体的是,该第二相变材料292融化后则变为液体。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能够将融化后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以预设形状保持于预设位置,防止融化后的液体对被包装物W进行污染。同时,该第二相变体29也可以被重复利用。当该第二相变材料292融化后,可以将该第二相变体29整体置于一冰箱中进行冷冻。冷冻后,该第二相变材料292又重新变为固体,进而能够被重复利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的温度与该被包装药品W的适宜保持稳定相适应。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熔点与该被包装药品W的适宜保存温度范围内。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的熔点低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熔点。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体29为固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为液态且其温度接近其熔点。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的温度。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的温度。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具有吸热的趋势。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的热阻隔,相对于外界环境,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更容易吸收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的热量,进而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吸收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热量,从而降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温度,以抵挡其温度升高的趋势。由于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初始温度与其自身的熔点接近,固其被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具有从液态转化的趋势,而不会大幅降温,从而有利于保持该容纳空间1000内温度的稳定和适宜。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材料292具体实施为冰。该第二相变体29利用了冰融化吸热的特性,以冰作为储冷介质,持续吸热,以提供适宜的低温环境。同时,本发明利用了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相变过程中如液体的第一相变材料119凝固从而改变物质状态并释放储热的特性,控制了该保温包装系统的适宜包装温度范围并延长了该保温包装系统提供适宜温度环境的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发明对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具体成分不做限制。根据所需的温度环境不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具体成分可以做出改变。可以理解的是,两种相变材料分别经历不同的相变过程,并且借由该微对流空间9000实现热对流的热交换,从而将热交换过程发生在该保温包装系统的内部,延缓该保温包装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从而使储存的物品能够维持在需要的温度范围,如应用于低温包装时,能够提供较低的温度环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相变材料可以是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相变,在另外的变形中,也可能是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相变等。
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的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的该第一保温盖112、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保温盖22和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的该第三保温盖32的设置位置相适应。该第一开口1001、该第二开口2001和第三开口3001的位置相适应,以方便该保温包装系统的组装并方便对被包装物W进行取放。例如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的该第一保温盖112、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的该第二保温盖22和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的该第三保温盖32都被设置于顶部,如图1B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种设置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
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容纳装置50,其被用于容纳该被包装物W并保障该被包装物W的有序排放,以进一步提高该被包装物W被包装于该保温包装系统时的安全性。
附图之图3和图5阐释了包装于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被包装药品W的一种包装和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保持该被包装药品稳定和安全。在其具体排布方式上,本发明不做限制。
附图之图6A和图6B阐释了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的性能测试图。如图6A阐释了该保温包装系统的几个温度测试点,其中顶部测试点包括测测试点1、试点4、测试点5、测试点6、测试点9、测试点10和测试点13。中部测试点包括测测试点2、试点7、测试点11和测试点14。底部测试点包括测测试点3、试点8、测试点12和测试点15。对这些温度测试点进行温度跟踪并做出了温度随时间变换的曲线,如图6B所示。如图6B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将被包装的药品W保持于2~8℃,其所能保持的时间不少于73小时。
本发明使该保温包装系统内部形成微对流,以优先在其自身发生热交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温方法。下面借助上面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的具体结构对该保温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该保温方法的描述借助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仅仅为了方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该保温方法描述地更为清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该保温方法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上述保温包装系统。
参考图7,该保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该第二相变材料292吸热,进而冷却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
S20: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发生对流,以使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的温度均匀;
S30:被冷却的该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吸收该第一相变材料119的热量;
S40:该第一相变材料119释放热量并发生相变,由液体变为固体,从而使该容纳空间1000形成一温度相对恒定的包装环境;和
S50:通过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阻止该第二相变材料292与外界环境发生热交换,使该第二相变材料292优选与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
上述S10、S20、S30、S40和S50五个步骤是一个循环发生的过程,在时间上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只要能够利用微对流的原理提高该保温包装系统的保温包装性能,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该容纳空间1000和该容纳空间1000内的被包装物W,该微对流空间9000内的空气的温度较低,更容易吸收该第一相变材料119释放的热量,所以该容纳空间1000和该容纳空间1000内的被包装物W能够被保持于适宜的温度环境。
附图之图8阐释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包括一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一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和一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其中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发生微对流,以使热交换优先发生于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从而是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于预设的温度范围。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内部的微对流发挥更强的保温作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包括一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A。如图8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还包括一间隔装置40A。该间隔装置40A具体实施为一箱体。该间隔装置被倾斜设置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即棱角错位地布置,以在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形成一微对流空间9000A。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通过该微对流空间9000A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该微对流空间9000A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于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的温度分布均匀、有序,防止局部温度变化引起的部分被包装物W损坏。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A填充一种第一相变材料119A。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A具有一容纳空间1000A,以用于容纳被包装物W。该容纳空间1000A被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所包围。更具体地,该保温包装体11A包括一第一保温容纳体118A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其中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A被用于容纳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并被用于保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位置分布,进而使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A形成预设形状。另外,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A还具有保持和保护该相变材料的功能。当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变为液态时仍能保持于预设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形成一第二保温空间2000A。在该保温包装系统的一包装状态该间隔装置40A和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均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A内。
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A的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设置位置相适应。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为方形且形成的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A为方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及其第二保温空间2000A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状。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保温包装系统不仅能够被用于保温还可以被用于保冷,其所具备的保温性能及其所适宜保持的温度环境根据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所用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由一系列的第二相变体29A形成。
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被设置于该间隔装置40A的外侧。如上所述,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被设置于该间隔装置40A的内侧,并且该间隔装置40A倾斜设置,从而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被该间隔装置40A间隔开,而没有直接接触。被该间隔装置40A间隔开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充满空气。
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由隔热材料制成,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进而减少整个保温包装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优选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由EPS(可发型聚苯乙烯)、EPP(可发型聚丙烯)、EPE(可发型聚乙烯)、SEPE等材料制成,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也可以是其他隔热结构,如充气缓冲体、聚氨酯材料、真空保温板、气凝胶等材料。
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的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设置位置相适应。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为方形,以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相适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状。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的热阻隔,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优先与该微对流空间9000A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而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发生热交换。由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该第二相变体29A容易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行液化。该第二相变体29A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A和储存于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A的第二相变材料292A。值得一体的是,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融化后则变为液体。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A能够将融化后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以预设形状保持于预设位置,防止融化后的液体对被包装物W进行污染。同时,该第二相变体29A也可以被重复利用。当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融化后,可以将该第二相变体29A整体置于一冰箱中进行冷冻。冷冻后,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又重新变为固体,进而能够被重复利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的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A的温度与该被包装物W品的适宜保持稳定相适应。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熔点与该被包装物W品的适宜保存温度范围内。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的熔点低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熔点。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体29A为固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为液态且其温度接近其熔点。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的温度。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的温度。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具有吸热的趋势。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A的热阻隔,相对于外界环境,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更容易吸收该微对流空间9000A内的空气的热量,进而该微对流空间9000A内的空气吸收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的热量,从而降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的温度,以抵挡其温度升高的趋势。由于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初始温度与其自身的熔点接近,固其被该微对流空间9000A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具有从液态转化的趋势,而不会大幅降温,从而有利于保持该容纳空间1000A内温度的稳定和适宜。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材料292A具体实施为冰。该第二相变体29A利用了冰融化吸热的特性,以冰作为储冷介质,如实施为冰柱、冰袋,持续吸热,以提供适宜的低温环境。同时,本发明利用了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相变过程中改变物质状态并释放储热的特性,控制了该保温包装系统的适宜包装温度范围并延长了该保温包装系统提供适宜温度环境的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发明对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具体成分不做限制。根据所需的温度环境不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A的具体成分可以做出改变。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被用于但不限于包装生鲜物品。
附图之图9阐释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包括一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一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和一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其中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之间发生微对流,以使热交换优先发生于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之间,从而是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于预设的温度范围。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内部的微对流发挥更强的保温作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包括一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B。如图9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包括一系列第二相变体29B。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被设置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的外侧,该第二相变体29B被设置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之间,以形成多个微对流空间9000B。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微对流空间9000B之间可以相互连通,也可以相互间隔。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之间通过该微对流空间9000B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该微对流空间9000B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于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的温度分布均匀、有序,防止局部温度变化引起的部分被包装物W损坏。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B填充一种第一相变材料119B。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B具有一容纳空间1000B,以用于容纳被包装物W。该容纳空间1000B被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所包围。更具体地,该保温包装体11B包括一第一保温容纳体118B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其中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B被用于容纳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并被用于保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位置分布,进而使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B形成预设形状。另外,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B还具有保持和保护该相变材料的功能。当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变为液态时仍能保持于预设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该保温包装系统不仅能够被用于保温还可以被用于保冷,其所具备的保温性能及其所适宜保持的温度环境根据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所用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被设置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以及该微对流空间9000B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由隔热材料制成,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以及该微对流空间9000B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进而减少整个保温包装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的热阻隔,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优先与该微对流空间9000B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而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发生热交换。由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的该第二相变体29B容易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行液化。该第二相变体29B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B和储存于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B的第二相变材料292B。值得一体的是,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融化后则变为液体。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B能够将融化后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以预设形状保持于预设位置,防止融化后的液体对被包装物W进行污染。同时,该第二相变体29B也可以被重复利用。当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融化后,可以将该第二相变体29B整体置于一冰箱中进行冷冻。冷冻后,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又重新变为固体,进而能够被重复利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的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B的温度与该被包装物W品的适宜保持稳定相适应。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熔点与该被包装物W品的适宜保存温度范围内。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的熔点低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熔点。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体29B为固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为液态且其温度接近其熔点。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的温度。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的温度。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具有吸热的趋势。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的热阻隔,相对于外界环境,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更容易吸收该微对流空间9000B内的空气的热量,进而该微对流空间9000B内的空气吸收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的热量,从而降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的温度,以抵挡其温度升高的趋势。由于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初始温度与其自身的熔点接近,固其被该微对流空间9000B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具有从液态转化的趋势,而不会大幅降温,从而有利于保持该容纳空间1000B内温度的稳定和适宜。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材料292B具体实施为冰。该第二相变体29B利用了冰融化吸热的特性,以冰作为储冷介质,持续吸热,以提供适宜的低温环境。同时,本发明利用了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相变过程中改变物质状态并释放储热的特性,控制了该保温包装系统的适宜包装温度范围并延长了该保温包装系统提供适宜温度环境的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发明对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具体成分不做限制。根据所需的温度环境不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B的具体成分可以做出改变。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被用于但不限于包装生鲜物品。
如上所述的三个优选实施例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微对流空间的形成方式不同。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通过在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之间设置该间隔装置40来形成该微对流空间9000。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通过在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A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A之间倾斜设置一方形包装箱(即该间隔装置40A)来形成该微对流空间9000A。依据本发明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直接将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B设计为倾斜于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和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之间的多个第二相变体29B,其与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B以及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B都只有较小面积的接触,从而在在较大的空间形成该微对流空间9000B。这三种不同的设置方式都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其具体应用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附图之图10阐释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保温包装系统。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包括一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一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和一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其中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之间发生微对流,以使热交换优先发生于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之间,从而是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于预设的温度范围。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内部的微对流发挥更强的保温作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包括一个第一保温包装体11C。如图10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还包括一间隔装置40C。该间隔装置40C包括一系列间隔元件41C。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间隔元件41C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一体连接。该间隔装置40C被设置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之间,以在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之间形成一微对流空间9000C。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之间通过该微对流空间9000C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该微对流空间9000C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于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而使该保温包装系统的温度分布均匀、有序,防止局部温度变化引起的部分被包装物W损坏。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C填充一种第一相变材料119C。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C具有一容纳空间1000C,以用于容纳被包装物W。该容纳空间1000C被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所包围。更具体地,该保温包装体11C包括一第一保温容纳体118C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其中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C被用于容纳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并被用于保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位置分布,进而使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C形成预设形状。另外,该第一保温容纳体118C还具有保持和保护该相变材料的功能。当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变为液态时仍能保持于预设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形成一第二保温空间2000C。在该保温包装系统的一包装状态该间隔装置40C和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均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C内。
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C的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设置位置相适应。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为方形且形成的该第二保温空间2000C为方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及其第二保温空间2000C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状。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保温包装系统不仅能够被用于保温还可以被用于保冷,其所具备的保温性能及其所适宜保持的温度环境根据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所用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由一系列的第二相变体29C形成。
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与该间隔装置40C一体连接并被设置于该间隔装置40C的外侧。如上所述,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被设置于该间隔装置40C的内侧,从而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和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被该间隔装置40C间隔开。
如图所示,该保温包装系统的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被设置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由隔热材料制成,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进而减少整个保温包装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
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的形状、尺寸与设置位置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外观形状、尺寸和设置位置相适应。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为方形,以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相适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这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非限制。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状。本发明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的热阻隔,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优先与该微对流空间9000C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而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发生热交换。由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该第二相变体29C容易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行液化。该第二相变体29C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C和储存于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C的第二相变材料292C。相应的,该间隔元件41C包括一间隔储存元件411C和储存于间隔储存元件411C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该间隔储存元件411C与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C一体连接。值得一体的是,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融化后则变为液体。该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C能够将融化后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以预设形状保持于预设位置,防止融化后的液体对被包装物W进行污染。同时,该第二相变体29C也可以被重复利用。当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融化后,可以将该第二相变体29C整体置于一冰箱中进行冷冻。冷冻后,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又重新变为固体,进而能够被重复利用。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的该第一保温包装体11C的温度与该被包装物W品的适宜保持稳定相适应。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熔点与该被包装物W品的适宜保存温度范围内。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的熔点低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熔点。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体29C为固态。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为液态且其温度接近其熔点。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的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的温度。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的温度。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具有吸热的趋势。由于受到该第三保温包装装置30C的热阻隔,相对于外界环境,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20C更容易吸收该微对流空间9000C内的空气的热量,进而该微对流空间9000C内的空气吸收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的热量,从而降低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10C的温度,以抵挡其温度升高的趋势。由于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初始温度与其自身的熔点接近,固其被该微对流空间9000C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具有从液态转化的趋势,而不会大幅降温,从而有利于保持该容纳空间1000C内温度的稳定和适宜。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具体实施为冰。也就是所,该第二相变体29C的第二相变储存元件291C内存储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具体实施为冰。该间隔装置40C的该间隔元件41C的该间隔储存元件411C内储存的该第二相变材料292C也具体实施为冰。这种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优点。该第二相变体29C利用了冰融化吸热的特性,以冰作为储冷介质,持续吸热,以提供适宜的低温环境。同时,本发明利用了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相变过程中改变物质状态并释放储热的特性,控制了该保温包装系统的适宜包装温度范围并延长了该保温包装系统提供适宜温度环境的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发明对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具体成分不做限制。根据所需的温度环境不同,该第一相变材料119C的具体成分可以做出改变。
依据本发明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该保温包装系统能够被用于但不限于包装生鲜物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4)

1.一保温包装系统,用于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保温包装装置,该被包装物被该第一保温包装装置所包装;
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和
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形成一微对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保温包装体,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形成一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被用于容纳该被包装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包括保温容纳体和第一相变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被容纳于所述保温容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包括一系列第二相变体,其中所述第二相变体包括第二相变储存元件和储存于所述第二相变储存元件的第二相变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在保温过程中提供相反相变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保温体形成第二保温空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空间,其中所述微对流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保温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点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还包括第三保温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外侧,以减少该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与外界的热交换,其中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由隔热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的所述第一保温容纳体包括第一保温主容纳体和第一保温盖容纳体,其中容纳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所述第一保温主容纳体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的第一保温主体,其中容纳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所述第一保温盖容纳体形成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的第一保温盖,其中所述第一保温主体形成所述容纳空间并具有一第一开口,其中在所述保温包装系统的一包装状态,所述第一保温盖闭合所述第一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由隔热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二相变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三保温包装装置之间,以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进一步包括间隔装置,以用于保持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相对位置,进而保证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间隔装置包括一系列相间隔的间隔元件,以用于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间隔装置还包括间隔体,其中所述间隔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凸出于所述间隔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一体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间隔元件包括一间隔储存元件和储存于间隔储存元件的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其中所述间隔储存元件与所述第二相变储存元件一体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温包装系统,其中所述间隔装置具体实施为一箱体,其中所述间隔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一保温包装装置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进行错位设置,以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19.一保温方法,用于对被包装物进行保温,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被包装物设置在第一相变材料内,并且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之间具有微对流空间,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经历相反的相变过程并通过所述微对流空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该被包装物的保温效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温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阻止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温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于第一保温容纳体,以形成第一保温包装体,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被用于包装该被包装物。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温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于第二相变储存元件,以形成第二相变体并进而形成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具有第二保温空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包装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所述第二保温空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所述的保温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设置间隔装置于所述第一保温体和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之间,以形成所述微对流空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温方法,其中用于阻止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方法是设置第三保温包装装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的外侧,以包围所述第二保温包装装置。
CN201710416993.4A 2016-06-07 2017-06-06 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 Pending CN107472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9343 2016-06-07
CN2016104093432 2016-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2708A true CN107472708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9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6993.4A Pending CN107472708A (zh) 2016-06-07 2017-06-06 保温包装系统及其保温方法
CN201720647100.2U Active CN207497314U (zh) 2016-06-07 2017-06-06 保温包装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7100.2U Active CN207497314U (zh) 2016-06-07 2017-06-06 保温包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4727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136A (zh) * 2020-03-02 2020-07-28 厦门浩添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带补温密封条的护温包装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2613B (zh) * 2018-12-30 2022-05-17 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填充有形状可变的密封包的隔热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0500B1 (en) * 1999-09-29 2001-05-15 Mve, Inc. Cryogenic freezer
US20040079794A1 (en) * 2002-10-23 2004-04-29 Mayer William N. Container having pass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interior
US20040151851A1 (en) * 2003-02-03 2004-08-05 Drayton Miller Novel package system and method
KR20080096089A (ko) * 2007-04-26 2008-10-30 주식회사 탭스인터내셔널 보냉 시스템
GB0820876D0 (en) * 2008-11-14 2008-12-24 Kryotrans Internat Ltd Thermally insulated reuseabl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US20090039088A1 (en) * 2007-05-04 2009-02-12 Preston Noel Williams Package Hav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Use in Transport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yload
US20090078708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Preston Noel Williams Temperature Maintaining Package Having Corner Discontinuities
US20100326993A1 (en) * 2009-02-20 2010-12-30 Mayer William T Modular cuboidal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hipping container
US20110147391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Jacob Corder Cascading series of thermally insulated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s
US20120305435A1 (en) * 2011-01-04 2012-12-06 Matta Auston R Modular system for thermally controlled packaging devices
CN103625781A (zh) * 2012-08-23 2014-03-12 派利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140151382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Nanopore, Inc. Insulated container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 controlled payload temperature
KR101457029B1 (ko) * 2014-01-02 2014-11-04 주식회사 에프엠에스코리아 저온 대상물 저장용 박스 패키지
US20150166244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Peli BioThermal Limited Thermally insulated packag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0500B1 (en) * 1999-09-29 2001-05-15 Mve, Inc. Cryogenic freezer
US20040079794A1 (en) * 2002-10-23 2004-04-29 Mayer William N. Container having pass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interior
US20040151851A1 (en) * 2003-02-03 2004-08-05 Drayton Miller Novel package system and method
KR20080096089A (ko) * 2007-04-26 2008-10-30 주식회사 탭스인터내셔널 보냉 시스템
US20090039088A1 (en) * 2007-05-04 2009-02-12 Preston Noel Williams Package Hav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Use in Transport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yload
US20090078708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Preston Noel Williams Temperature Maintaining Package Having Corner Discontinuities
GB0820876D0 (en) * 2008-11-14 2008-12-24 Kryotrans Internat Ltd Thermally insulated reuseabl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US20100326993A1 (en) * 2009-02-20 2010-12-30 Mayer William T Modular cuboidal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hipping container
US20110147391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Jacob Corder Cascading series of thermally insulated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s
US20120305435A1 (en) * 2011-01-04 2012-12-06 Matta Auston R Modular system for thermally controlled packaging devices
CN103625781A (zh) * 2012-08-23 2014-03-12 派利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140151382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Nanopore, Inc. Insulated container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 controlled payload temperature
US20150166244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Peli BioThermal Limited Thermally insulated package
KR101457029B1 (ko) * 2014-01-02 2014-11-04 주식회사 에프엠에스코리아 저온 대상물 저장용 박스 패키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136A (zh) * 2020-03-02 2020-07-28 厦门浩添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带补温密封条的护温包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7314U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2143B2 (en) Container having pass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interior
US7500593B2 (en) Container having pass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interior,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US8607581B2 (en) Package hav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use in transport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yload
US7257963B2 (en) Thermal insert for container having a pass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interior
US9366469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box system
US9429350B2 (en) Shipping box system with multiple insulation layers
US8613202B2 (en) Insulated shipping container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CA2751174C (en) Modular cuboidal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hipping container
US8887515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4726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aterials within a desired temperature range for a period of time
US1113719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aterials within a desired temperature range for a period of time
WO2008133374A1 (en) Cool-keeping system
US20130062355A1 (en) Packaging includ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CA2305037A1 (en) Portable food and beverage cooling device
JPS61501700A (ja) 熱絶縁容器
US20140260111A1 (en) Reusable cooler and method of selling food and beverages
CN207497314U (zh) 保温包装系统
CN206798204U (zh) 一种物流箱
KR101485504B1 (ko) 조핵제가 첨가된 냉축열용 상전이물질팩
WO2015063820A1 (ja) 断熱箱
CN207001285U (zh) 气液复合保冷箱
CN107298254A (zh) 气液复合保冷箱
RU175728U1 (ru) Охлаждаемый модуль
JP3189628U (ja) 保冷・保温用通い箱兼貯蔵箱
KR200210361Y1 (ko) 열 조절용 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