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6976B -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6976B
CN107466976B CN201710934141.4A CN201710934141A CN107466976B CN 107466976 B CN107466976 B CN 107466976B CN 201710934141 A CN201710934141 A CN 201710934141A CN 107466976 B CN107466976 B CN 107466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silkworm
sleeve
silkworm cocoon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41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66976A (zh
Inventor
陈凤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anzhicub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Zhi Qiao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Zhi Qiao Agricultu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Zhi Qiao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41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6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6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66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6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4Silk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包括:支架主体,其包括四根立柱;多个蚕茧匾层,其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的空间;提升机构,其包括一对齿条、一对齿轮以及电机;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第一升降组件和一对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一对下定位块、一对滑动杆,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连接件以及底座。本发明能够达到相当的高度,空间利用率高,操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桑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背景技术
桑蚕(Bombyx mori Linnaeus)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一生经过卵、蚕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平面养殖的单层结构空间利用率低,在养同样数量的情况下需要数倍面积的养殖场地,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养殖空间,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投入成本。目前较为先进的养蚕方式是室内立体养蚕,但立体养蚕的工具还不够理想。现有技术中的养蚕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工具,即在木架上放置多层蚕匾,这种工具结构简单,但是每次从木架的上层取下蚕匾进行操作时非常的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能够达到相当的高度,空间利用率高,操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包括:
支架主体,其包括四根立柱;
多个蚕茧匾层,自上而下设置在四根立柱之间,所述蚕茧匾层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的空间;
提升机构,其包括一对齿条、一对齿轮以及电机,一对齿条沿竖向相对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一对齿轮分别与一对齿条啮合,一对齿轮的转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另一端分别轴承连接至位于最上方的一个蚕茧匾层上,其中一个齿轮的转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第一升降组件和一对第二升降组件,任一对第一升降组件位于相邻两个蚕茧匾层之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一组对边,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一对下定位块、一对滑动杆,所述上定位块滑动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块固定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杆的两端部分别与同侧的上定位块、下定位块铰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连接件以及底座,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轴承连接至所述齿轮的转动轴上,所述上套筒的下端与所述下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下套筒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下套筒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一中空圆柱状结构,其沿轴向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贯通孔与直径较小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均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所述上套筒、所述下套筒均由多个子套筒叠设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设有滑槽,滑槽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定位块正上方、另一端向该侧的齿轮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滑动杆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铁或者铝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立柱自上至下设有多对通孔,任一对通孔的连线落在位于对角线的两根立柱的连线上,支撑杆可穿插在一对通孔中,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一对通孔的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相邻两对通孔的间距不超过1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一对齿条与其中一个第一升降组件位于同一竖向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位于上方的子套筒的底部为卯状结构,位于下方的子套筒的顶部为隼状结构,相邻两个子套筒扣合。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申请在桑蚕成熟着簇时,通过将蚕茧方格簇放置在蚕茧匾层上,使成熟蚕进行吐丝,结茧结束时,提升蚕茧匾层,使蚕茧方格簇与饲养人员脱离接触,具有通风干净、高效卫生、减少病害、利于蚕的生长发育,大大提高蚕的质量和蚕农的劳动效率,可以工厂化生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第二、多个蚕茧匾层通过升降机构支撑、提升机构提供动力,实现上下的移动,其中一个齿轮为主动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一对齿轮通过皮带传动,另一个齿轮也作同步转动,一对齿轮通过啮合分别在一对齿条上作上下运动,二者的升降运动具有一致性;
第三、升降机构中,第一升降组件通过上定位块的滑动,使滑动杆形成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相邻两个蚕茧匾层的间距,第二升降组件的上套筒的上端通过套筒轴承连接在齿轮的转动轴,形成活动端,下套筒的下端通过固定在底座上,形成固定端,根据齿轮的上下运动上套筒、下套筒作伸缩运动,牵引一对齿轮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同时带动蚕茧匾层依次作升降运动,子套筒可通过装卸的形式调整高度,配合适当的蚕茧匾层的间距,上套筒、下套筒外部的外螺纹与连接件的内螺纹相配合,使得不需要锁紧二者时,连接件可在下套筒外周作螺旋升降运动,当需要锁紧二者时,调节上套筒与下套筒的相对高度,并将连接件转动至二者的连接处,分别与二者螺接,实现二者的锁定,以支撑齿轮;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位于在蚕茧匾层的一组对边、提升机构位于其中一个升降组件的同侧,使得蚕茧匾层的另一组对边形成抽拉、放置蚕茧匾层的路径和空间;
第四、当需要放置蚕茧方格簇时,电机驱动其中一个齿轮作逆时针转动,另一个齿轮作同步转动,一对齿轮啮合并下降带动最上方的蚕茧匾层下降,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下方的蚕茧匾层依次下降,便于饲养人员工作;当蚕茧方格簇安置妥当后,电机驱动其中一个齿轮作顺时针转动,另一个齿轮作同步转动,一对齿轮啮合并上升带动最上方的蚕茧匾层上升,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下方的蚕茧匾层上升,便于结茧;
第五、滑槽的位置和长度设置,使得相临两个蚕茧匾层的间距最小达到上定位块或下定位块的高度、最大达到整个滑动杆的长度,便于升降机构折叠;铁或者铝金属材质便于制造,材料来源广泛;加强筋增强蚕茧匾层的机械强度;多对通孔形成供支撑杆穿过的空间,支撑杆位于支架主体覆盖范围内的一端支撑蚕茧匾层;间距设置便于任意高度的蚕茧匾层均有相应的支撑杆支撑;榫卯结构的卡扣配合具有稳固、便于装卸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上套筒、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包括:
支架主体,其包括四根立柱11;
多个蚕茧匾层2,自上而下设置在四根立柱11之间,所述蚕茧匾层2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21的空间;
提升机构,其包括一对齿条31、一对齿轮32以及电机33,一对齿条31沿竖向相对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柱11上,一对齿轮32分别与一对齿条31啮合,一对齿轮32的转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另一端分别轴承连接至位于最上方的一个蚕茧匾层2上,其中一个齿轮32的转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
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第一升降组件和一对第二升降组件,任一对第一升降组件位于相邻两个蚕茧匾层2之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2的一组对边,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41、一对下定位块42、一对滑动杆43,所述上定位块41滑动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2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块42固定在所述蚕茧匾层2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杆43的两端部分别与同侧的上定位块41、下定位块42铰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上套筒44、下套筒45、连接件46以及底座47,所述上套筒44的上端轴承连接至所述齿轮32的转动轴上,所述上套筒44的下端与所述下套筒45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下套筒45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47上,其中,所述上套筒44与所述下套筒45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46为一中空圆柱状结构,其沿轴向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贯通孔与直径较小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均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所述上套筒44、所述下套筒45均由多个子套筒48叠设形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桑蚕成熟着簇时,通过将蚕茧方格簇21放置在蚕茧匾层2上,使成熟蚕进行吐丝,结茧结束时,提升蚕茧匾层2,使蚕茧方格簇21与饲养人员脱离接触,具有通风干净、高效卫生、减少病害、利于蚕的生长发育,大大提高蚕的质量和蚕农的劳动效率,可以工厂化生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多个蚕茧匾层2通过升降机构支撑、提升机构提供动力,实现上下的移动,其中一个齿轮32为主动齿轮32,在电机33驱动下转动,一对齿轮32通过皮带传动,另一个齿轮32也作同步转动,一对齿轮32通过啮合分别在一对齿条31上作上下运动,二者的升降运动具有一致性。
升降机构中,第一升降组件通过上定位块41的滑动,使滑动杆43形成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相邻两个蚕茧匾层2的间距,第二升降组件的上套筒44的上端通过套筒轴承连接在齿轮32的转动轴,形成活动端,下套筒45的下端通过固定在底座47上,形成固定端,根据齿轮32的上下运动上套筒44、下套筒45作伸缩运动,牵引一对齿轮32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同时带动蚕茧匾层2依次作升降运动,子套筒48可通过装卸的形式调整高度,配合适当的蚕茧匾层2的间距,上套筒44、下套筒45外部的外螺纹与连接件46的内螺纹相配合,使得不需要锁紧二者时,连接件46可在下套筒45外周作螺旋升降运动,当需要锁紧二者时,调节上套筒44与下套筒45的相对高度,并将连接件46转动至二者的连接处,分别与二者螺接,实现二者的锁定,以支撑齿轮32。
当需要放置蚕茧方格簇21时,电机33驱动其中一个齿轮32作逆时针转动,另一个齿轮32作同步转动,一对齿轮32啮合并下降带动最上方的蚕茧匾层2下降,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下方的蚕茧匾层2依次下降,便于饲养人员工作;当蚕茧方格簇21安置妥当后,电机33驱动其中一个齿轮32作顺时针转动,另一个齿轮32作同步转动,一对齿轮32啮合并上升带动最上方的蚕茧匾层2上升,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下方的蚕茧匾层2上升,便于结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蚕茧匾层2的下表面设有滑槽,滑槽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定位块42正上方、另一端向该侧的齿轮32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滑动杆43的长度相等。滑槽的位置和长度设置,使得相临两个蚕茧匾层2的间距最小达到上定位块41或下定位块42的高度、最大达到整个滑动杆43的长度,便于升降机构折叠。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铁或者铝金属材料加工而成。铁或者铝金属材质便于制造,材料来源广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蚕茧匾层2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增强蚕茧匾层2的机械强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立柱11自上至下设有多对通孔,任一对通孔的连线落在位于对角线的两根立柱11的连线上,支撑杆可穿插在一对通孔中,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一对通孔的间距。多对通孔形成供支撑杆穿过的空间,支撑杆位于支架主体覆盖范围内的一端支撑蚕茧匾层2。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相邻两对通孔的间距不超过10cm。间距设置便于任意高度的蚕茧匾层2均有相应的支撑杆支撑。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一对齿条31与其中一个第一升降组件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位于在蚕茧匾层2的一组对边、提升机构位于其中一个升降组件的同侧,使得蚕茧匾层2的另一组对边形成抽拉、放置蚕茧匾层2的路径和空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位于上方的子套筒48的底部为卯状结构,位于下方的子套筒48的顶部为隼状结构,相邻两个子套筒48扣合。榫卯结构的卡扣配合具有稳固、便于装卸的优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其包括四根立柱;
多个蚕茧匾层,自上而下设置在四根立柱之间,所述蚕茧匾层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的空间;
提升机构,其包括一对齿条、一对齿轮以及电机,一对齿条沿竖向相对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一对齿轮分别与一对齿条啮合,一对齿轮的转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另一端分别轴承连接至位于最上方的一个蚕茧匾层上,其中一个齿轮的转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第一升降组件和一对第二升降组件,任一对第一升降组件位于相邻两个蚕茧匾层之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一组对边,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一对下定位块、一对滑动杆,所述上定位块滑动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块固定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杆的两端部分别与同侧的上定位块、下定位块铰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连接件以及底座,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轴承连接至所述齿轮的转动轴上,所述上套筒的下端与所述下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下套筒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下套筒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一中空圆柱状结构,其沿轴向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贯通孔与直径较小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均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所述上套筒、所述下套筒均由多个子套筒叠设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设有滑槽,滑槽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定位块正上方、另一端向该侧的齿轮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滑动杆的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铁或者铝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自上至下设有多对通孔,任一对通孔的连线落在位于对角线的两根立柱的连线上,支撑杆穿插在一对通孔中,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一对通孔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对通孔的间距不超过10 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一对齿条与其中一个第一升降组件位于同一竖向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子套筒的底部为卯状结构,位于下方的子套筒的顶部为隼状结构,相邻两个子套筒扣合。
CN201710934141.4A 2017-10-10 2017-10-10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Active CN107466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4141.4A CN107466976B (zh) 2017-10-10 2017-10-10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4141.4A CN107466976B (zh) 2017-10-10 2017-10-10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6976A CN107466976A (zh) 2017-12-15
CN107466976B true CN107466976B (zh) 2020-02-21

Family

ID=6060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4141.4A Active CN107466976B (zh) 2017-10-10 2017-10-10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6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8266A (zh) * 2018-12-19 2019-03-29 天衍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取骨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53409A1 (ru) * 1977-12-01 1980-08-07 Грузин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выкормки гусениц шелкопр д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8559Y (zh) * 2000-05-20 2001-05-02 王守福 窗户防护栏
CN103975905B (zh) * 2014-03-18 2016-01-13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养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53409A1 (ru) * 1977-12-01 1980-08-07 Грузин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выкормки гусениц шелкопр д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6976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612A (zh)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CN107466976B (zh) 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CN110720436A (zh) 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
CN108990914A (zh) 方格簇蚕茧采摘机及摘茧方法
CN103875614A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和多用途的养蚕床
CN114431196B (zh) 一种折叠式智能桑蚕饲养装置
CN111657188A (zh) 一种带机械捕捞功能的可伸缩渔业大棚
CN206791361U (zh) 一种笼门统一调节鸡舍
CN108782288A (zh) 一种畜牧业用饲养喂食装置
CN107455344B (zh) 升降养蚕架
CN107535439B (zh) 可调节高度的养蚕装置
CN101971791B (zh) 组合蚕台
CN210554990U (zh) 一种便于晾晒收集的折叠装置
CN107494463B (zh) 齿轮传动式养蚕装置
CN106379745A (zh) 一种自动穴盘供给装置
CN214629223U (zh) 一种大蚕悬挂式多层循环养殖机
CN112655662A (zh) 一种作业空间可调节的桑蚕养殖支架
CN212962618U (zh) 一种药材烘干装置
CN104621057A (zh) 桑蚕的培育方法
CN220938614U (zh) 一种蚕茧消毒机
CN219069221U (zh) 一种养蚕方格簇
CN113907052B (zh) 一种升降式蚕台及养蚕方法
CN215602715U (zh) 一种可升降养蚕架
CN115088684B (zh) 一种用于平板丝制备的自动清污机器人
CN219577909U (zh) 一种玉米种的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8

Address after: 315012 room 1025, Liyuan North Road, Haishu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China, 755

Patentee after: Ningbo yuanzhicub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11, No.212, Renmin East Road, Xingn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NANNING ZHIQIAO AGRICULTUR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