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5846A -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5846A
CN107465846A CN201610395764.4A CN201610395764A CN107465846A CN 107465846 A CN107465846 A CN 107465846A CN 201610395764 A CN201610395764 A CN 201610395764A CN 107465846 A CN107465846 A CN 107465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x
facsimile machine
module
password
portab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57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秉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57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58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5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5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04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with one of a facsimile and another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haring a single line
    • H04N1/32706Type of the other apparatus
    • H04N1/32713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e.g.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trans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05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receiver jobs, e.g. rejecting unwanted calls
    • H04N1/32021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receiver jobs, e.g. rejecting unwanted call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1/3236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at the transmitter or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3Facsimile mach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0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 H04N2201/3209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a telephone nu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案关于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第一传真机、第二传真机及便携式通信装置;第一传真机传送传真密码及文件至第二传真机且传送数据信息及对应传真密码的文字信息至便携式通信装置;便携式通信装置接收文字信息及数据信息;第二传真机接收传真密码及文件;建立便携式通信装置及第二传真机间的无线连接;判断文字信息是否与传真密码相匹配,且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打印文件。因此,可达到不通过网际网络进行任何传输以降低被窃取的风险,以及使用者无须记忆任何密码,同时达到安全及方便的使用者体验等功效。

Description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技术领域
本案涉及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保密文件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普及率日渐增加,通过电子邮件(E-mail)与云端(Cloud)传送或分享的文件都有被第三方窃取的风险,而且被窃取的事件频传,特别是通过网络服务器(Server)存取的文件更加危险。在需要进行保密文件的传输时,考量传真功能具有点对点传送的特性,中间不需要通过网络服务器,仅需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即可完成传输,可大幅提升安全性并降低保密文件被第三方窃取的风险,故常被选用作为传输保密文件的手段。
然而,现行传统传真机在接收传真文件之后将传真文件直接打印出来,打印出来的传真文件将停留在传真机上等待传真接收人前往取得,在此期间内任何有机会接近传真机的人皆可将该传真文件取走,有泄露信息给第三方的风险。故此,为避免保密文件及其信息遭第三方窃取,一般是采用传统的保密文件传真方法。请参阅图1,其显示传统保密文件的传真方法流程图。首先,如步骤S11所示,传真传送人通过电话与传真接收人通话,要求传真接收人前往接收保密文件的传真机旁等候。接着,如步骤S12所示,传真接收人移动至接收保密文件的传真机旁等待传真开始。然后,再如步骤S13所示,传真接收人持续在接收保密文件的传真机旁等待,直至传真完成后,方将文件取走。上述传统保密文件的传真方法的步骤繁杂,不仅造成双方使用者不便,更需负担额外的电话费用以及浪费传真等候时间。
故此,如何发展一种能不通过网际网络进行传输以提升安全性,并可在使用者感到方便且简单的情况下达到保密文件的传真及打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实为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以解决并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一第一传真机、一第二传真机及一便携式通信装置;(b)该第一传真机传送一传真密码及一文件至该第二传真机,且该第一传真机传送一数据信息及对应该传真密码的一文字信息至该便携式通信装置;(c)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接收该文字信息及该数据信息;(d)该第二传真机接收该传真密码及该文件;(e)建立该便携式通信装置及该第二传真机之间的一无线连接;(f)判断该文字信息是否与该传真密码相匹配;(g)打印该文件;其中,当该步骤(f)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于该步骤(f)之后执行该步骤(g)。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传真系统,包括:一第一传真机,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一密码产生器、一传送模块及一输入接口,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与该密码产生器、该传送模块及该输入接口相连接;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第一接收模块、一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及一第一储存模块,其中该控制模块与该第一接收模块、该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及该第一储存模块相连接;以及一第二传真机,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一第二接收模块、一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一第二储存模块及一打印模块,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与该第二接收模块、该第二近场通信模块、该第二储存模块及该打印模块相连接;其中,该第一传真机、该第二传真机及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执行如前段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
本案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通过第一传真机分别传送传真密码及对应传真密码的文字信息至第二传真机及便携式通信装置,并建立便携式通信装置及第二传真机的无线连接,以判断文字信息是否与传真密码相匹配,并进一步打印文件,可达到不通过网际网络进行任何传输以降低被窃取的风险,以及使用者无须记忆任何密码,同时达到安全及方便的使用者体验等功效。
本案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通过将文件及对应的密码储存于第二传真机,并由传真接收人使用便携式通信装置与第二传真机建立无线连接,并于密码匹配成功时取得打印出的文件,传真传送人无须另外与传真接收人联络,且传真接收人亦不需于第二传真机旁等候,可有效节省传真传送人与传真接收人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传统保密文件的传真方法流程图。
图2为显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传真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
图4为显示本案一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的细部流程图。
图5为显示本案一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的细部流程图。
图6为显示本案一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的细部流程图。
图7为显示本案的传真系统的第一传真机的架构方块图。
图8为显示本案的传真系统的第二传真机的架构方块图。
图9为显示本案的传真系统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架构方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传真机
10:第一控制单元
11:密码产生器
12:传送模块
13:输入接口
2:第二传真机
20:第二控制单元
21:第二接收模块
22:第二近场通信模块
23:第二储存模块
231:比对程序
24:打印模块
3:便携式通信装置
30:控制模块
31:第一接收模块
32:第一近场通信模块
33:第一储存模块
331:待取得文件管理程序
5:传真系统
S11~S13(图1):步骤
S100~S700(图3):步骤
S400、S410、S420、S700(图4):步骤
S100、S170、S180、S200(图5):步骤
S100、S180、S190、S200(图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案。
请参阅图2及图3,其中图2为显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传真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以及图3为显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如图2及图3所示,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适用于传真系统5,并包括步骤如下。首先,如步骤S100所示,提供第一传真机1、第二传真机2及便携式通信装置3。接着,如步骤S200所示,第一传真机1传送传真密码及文件至第二传真机2,且第一传真机1传送数据信息及对应传真密码的文字信息至便携式通信装置3,其中,文字信息包括密码信息,且该密码信息与传真密码相同或相匹配,例如完全一样的文字,或组合后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字等,然皆不以此为限,且数据信息包括第二传真机2的电话号码、型号信息或位置信息,以令使用者能简单知悉如何取得该文件。然后,如步骤S300及步骤S400所示,便携式通信装置3接收文字信息及数据信息,以及第二传真机2接收传真密码及文件,于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0及步骤S400的顺序可为先执行步骤S300,再执行步骤S400,亦可为先执行步骤S400,再执行步骤S300,亦可为步骤S300及步骤S400同时执行。接着,如步骤S500所示,建立便携式通信装置3及第二传真机2间的无线连接,以进行如步骤S600所示的判断、比对,也就是判断文字信息是否与传真密码相匹配,并且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第二传真机2打印该文件。因此,可达到不通过网际网络进行任何传输以降低被窃取的风险,以及使用者无须记忆任何密码,同时达到安全及方便的使用者体验等功效。更甚者,使用者于整体流程中甚至无法察觉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存在密码,然安全性仍高于传统记忆密码或等候在传真机旁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中,第一传真机1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即PSTN)传送该文字信息及该数据信息至便携式通信装置3,也就是该传输仅需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而完全不通过网际网络,可有效避免被拦截或被窃取的风险。此外,第二传真机2及便携式通信装置3间的无线连接,以使用近场通信技术(即NFC)建立的一无线连线为较佳,其具有短距离且连线速度快及反应时间短等特性,可符合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的需求。
根据本案的构想,本案的第一传真机1可为一般传真机或多功能事务机,且第二传真机2以多功能事务机为佳。一般而言,多功能事务机通常拥有传真机功能,并且具有比一般传真机更高的运算效能,故多功能事务机能够处理较一般传真机更复杂的运算及文件处理。在本案传真系统5的架构下,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的步骤S600以第二传真机2实现,故第二传真机2以多功能事务机为较佳。
请参阅图2及图4,其中图4为显示本案一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的细部流程图。如图2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于步骤S400之后包括步骤:在步骤S400后,执行如步骤S410所示的流程,判断该文件是否伴随该传真密码,也就是该文件及该传真密码是否同时被接收,且此步骤S410较佳由第二传真机2执行,但不以此为限。当步骤S41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于步骤S410之后执行步骤S420,也就是储存该文件及该传真密码;而当步骤S410的判断结果为否时,于步骤S410之后执行步骤S700,即打印该文件。换言之,当第二传真机2判断文件未伴随传真密码一起被接收时,即代表接收到的文件不属于保密文件,故直接将其打印出来。
请参阅图2、图5及图6,其中图5为显示本案一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的细部流程图,以及图6为显示本案一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流程图的细部流程图。如图2、图5及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案的传真及打印方法于步骤S200之前包括步骤S180。如步骤S180所示,输入便携式通信装置3的电话号码及第二传真机2的电话号码,也就是使用者进行一拨号动作。进一步地,在步骤S180之前,或步骤S180与步骤S200之间,可包括一第一传真机1随机产生该传真密码以及对应该传真密码的该文字信息的流程步骤,该流程步骤于图5中以步骤S170示出,且于图6中以步骤S190示出。
请参阅图2、图7、图8及图9,其中图7为显示本案的传真系统的第一传真机的架构方块图,图8为显示本案的传真系统的第二传真机的架构方块图,以及图9为显示本案的传真系统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架构方块图。如图2、图7、图8及图9所示,本案的传真系统5包括第一传真机1、第二传真机2及便携式通信装置3,其中便携式通信装置3可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但不以此为限。第一传真机1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密码产生器11、传送模块12及输入接口13,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0与密码产生器11、传送模块12及输入接口13相连接。第二传真机2包括第二控制单元20、第二接收模块21、第二近场通信模块22、第二储存模块23及打印模块24,其中第二控制单元20与第二接收模块21、第二近场通信模块22、第二储存模块23及打印模块24相连接。便携式通信装置3包括控制模块30、第一接收模块31、第一近场通信模块32及第一储存模块33,其中控制模块30与第一接收模块31、第一近场通信模块32及第一储存模块33相连接。其中,第一传真机1、第二传真机2及便携式通信装置3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
具体而言,第一传真机1的密码产生器11用以产生该传真密码以及该文字信息,也就是执行前述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的步骤S170或步骤S190。第一传真机1的传送模块12用以传送传真密码及文件至第二传真机2,并传送数据信息及对应该传真密码的文字信息至便携式通信装置3。第一传真机1的输入接口13提供使用者输入电话号码的接口,也就是使用者可通过输入接口13执行前述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的步骤S180。
第二传真机2的第二接收模块21用以接收传送自传送模块12的传真密码及文件。第二传真机2的第二近场通信模块22用于与便携式通信装置3的第一近场通信模块32建立该无线连接。第二传真机2的第二储存模块用以储存比对程序231、该文件及该传真密码,但不以此为限。当第二传真机2欲执行前述实施例的传真及打印方法的步骤S600时,通过第二传真机2的第二控制单元20运行比对程序231以进行比对。第二传真机2的打印模块24用以进行打印工作,也就是执行打印该文件的流程步骤,即步骤S700。
便携式通信装置3的第一接收模块31用以接收传送自传送模块12的文字信息及数据信息。便携式通信装置3的第一储存模块33储存待取得文件管理程序331、该文字信息及该数据信息,但不以此为限。待取得文件管理程序331可于便携式通信装置3的作业系统的背景运行,且通过控制模块30运行为较佳,当便携式通信装置3取得该文字信息及该数据信息时,该待取得文件管理程序331提醒使用者取得该文件,同时使用者亦可于该程序中管理尚未实际取得的文件。
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通过第一传真机分别传送传真密码及对应传真密码的文字信息至第二传真机及便携式通信装置,并建立便携式通信装置及第二传真机的无线连接,以判断文字信息是否与传真密码相匹配,并进一步打印文件,可达到不通过网际网络进行任何传输以降低被窃取的风险,以及使用者无须记忆任何密码,同时达到安全及方便的使用者体验等功效。同时,通过将文件及对应的密码储存于第二传真机,并由传真接收人使用便携式通信装置与第二传真机建立无线连接,并于密码匹配成功时取得打印出的文件,传真传送人无须另外与传真接收人联络,且传真接收人亦不需于第二传真机旁等候,可有效节省传真传送人与传真接收人的时间。
纵使本发明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者。

Claims (10)

1.一种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一第一传真机、一第二传真机及一便携式通信装置;
(b)该第一传真机传送一传真密码及一文件至该第二传真机,且该第一传真机传送一数据信息及对应该传真密码的一文字信息至该便携式通信装置;
(c)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接收该文字信息及该数据信息;
(d)该第二传真机接收该传真密码及该文件;
(e)建立该便携式通信装置及该第二传真机之间的一无线连接;
(f)判断该文字信息是否与该传真密码相匹配;
(g)打印该文件;
其中,当该步骤(f)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于该步骤(f)之后执行该步骤(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d)后还包括步骤:(d1)判断该文件是否伴随该传真密码,其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于该步骤(d1)之后执行步骤:(d2)储存该文件及该传真密码;且当判断结果为否时,于该步骤(d1)之后执行该步骤(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b0)输入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电话号码及该第二传真机的电话号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b0)之前或于该步骤(b0)与该步骤(b)之间,还包括步骤:(b1)该第一传真机随机产生该传真密码以及对应该传真密码的该文字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真机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传送该文字信息及该数据信息至该便携式通信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连接为使用近场通信技术建立的一无线连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字信息包括一密码信息,且该密码信息与该传真密码相同或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信息包括该第二传真机的电话号码、型号信息或位置信息。
9.一种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传真机,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一密码产生器、一传送模块及一输入接口,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与该密码产生器、该传送模块及该输入接口相连接;
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第一接收模块、一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及一第一储存模块,其中该控制模块与该第一接收模块、该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及该第一储存模块相连接;以及
一第二传真机,包括一第二控制单元、一第二接收模块、一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一第二储存模块及一打印模块,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与该第二接收模块、该第二近场通信模块、该第二储存模块及该打印模块相连接;
其中,该第一传真机、该第二传真机及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真及打印方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b)由该第一传真机执行,步骤(d)、步骤(f)及步骤(g)由该第二传真机执行,步骤(c)以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执行,且步骤(e)同时由该便携式通信装置及该第二传真机执行。
CN201610395764.4A 2016-06-06 2016-06-06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Pending CN107465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5764.4A CN107465846A (zh) 2016-06-06 2016-06-06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5764.4A CN107465846A (zh) 2016-06-06 2016-06-06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5846A true CN107465846A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4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5764.4A Pending CN107465846A (zh) 2016-06-06 2016-06-06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584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665A (zh) * 2009-05-19 2010-11-24 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传真接收系统
CN102810136A (zh) * 2011-06-01 2012-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及其安全打印方法
CN103544440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密打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665A (zh) * 2009-05-19 2010-11-24 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传真接收系统
CN102810136A (zh) * 2011-06-01 2012-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及其安全打印方法
CN103544440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密打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1978B2 (en) Server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control program
JP6218456B2 (ja) 印刷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213344B2 (ja)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10312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120300245A1 (en) Inductive charging and data transfer based upon mutual device capabilities
JP2010009213A (ja) プリント・サービス用中継サーバ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51686A (ja) ジョブ実行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ジョブ実行装置、ジョブデータ送信または受信方法、並びにジョブデータ送信または受信プログラム
JP54366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6520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電話帳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40963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76025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CN103544440B (zh) 保密打印方法
CN107465846A (zh) 传真及打印方法及其适用的传真系统
JP44653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2163094A (ja)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印刷ジョブ送信装置、携帯用端末、印刷装置、印刷処理方法および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TW579468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information remotely via a mobile device
TWI592007B (zh) 傳真及列印方法及其適用之傳真系統
JP201622576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lan親機および無線lan子機
JP200219690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GB2486629A (en) Method for printing an electronic document from a mobile device on a network printer.
JP7540250B2 (ja) サーバ及びサーバ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7211729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7221709A (ja) ネットワーク画像入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9390A (ja) 機器特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機器特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00191A (ja) 機器間連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