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5836A -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5836A
CN107465836A CN201710833963.3A CN201710833963A CN107465836A CN 107465836 A CN107465836 A CN 107465836A CN 201710833963 A CN201710833963 A CN 201710833963A CN 107465836 A CN107465836 A CN 107465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ool bag
intelligent school
smart machine
article
wearable sm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39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宁
宁兵
刘晓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8339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5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5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5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智能书包根据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移动终端接收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移动终端根据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本发明基于低功耗、低辐射条件,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可穿戴类产品领域中得以迅速发展。

Description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全球都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小学生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学生们每天要携带更多的物品。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整理书包的时间延长,部分学生缺乏坚持长期整理书包的习惯。日常家长们通常会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此类现象:不用孩子动手,每天由家长按照课程表帮孩子收拾书包;先让孩子自主动手,凭个人自觉度整理书包,家长不定时询问并检查孩子的书包整理情况;家长每天多次叮嘱孩子收拾书包,一旦出现少带课本的现象,就匆忙补送课本去学校。
现阶段,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每天忙于工作的父母来说无疑是再一次增加了工作量。此外,孩子也无法尽早改掉丢三落四的陋习,对于培养其独立自主、爱整洁的好习惯造成了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可选地,所述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其中,提醒信号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间建立通讯。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的物品数据列表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内部物品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之前,还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
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包括: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和/或,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上述移动终端、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书包,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发送查询模块,配置为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
接收比对模块,配置为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发送提示模块,配置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信息提示模块,所述信息提示模块配置为按照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进行信息提示: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其中,提醒信号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包括:
通讯模块,配置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间建立通讯。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的物品数据列表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配置为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配置为将所述内部物品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第一唤醒模块,所述第一唤醒模块配置为根据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对所述智能书包进行唤醒: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上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书包,其中,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配置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提示模块,配置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可选地,所述提示模块,还配置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配置为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配置为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可选地,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二唤醒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和/或,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首先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该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该物品数据列表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自定义设置,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调整列表信息,可操作性强。随后,智能书包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数据并根据该查询数据中的物品数据列表信息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以实现由智能书包对内部物品的智能监测,避免人工手动检查的繁琐操作,减少用户的工作量,节省用户的时间。进一步,智能书包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与其建立关联的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将物品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侧预设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进而,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书包与应用日趋广泛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间的交互,不但促进了两设备彼此的发展,更进一层的阐释了射频识别技术、蓝牙技术、嵌入式系统的完美结合,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更加方便、及时地了解、掌控自己的生活。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书包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交互基于低功耗、低辐射的条件,利用无线技术与射频技术结合下小体积物品的识别解决个体行为辨识进而传递相关信息的问题,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可穿戴类产品领域中得以迅速发展。并且,日常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用户需要的数据服务流不同,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还可以根据用户行为,与硬件通信后自动判定场景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流。此过程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操作,对用户水平并没有门槛限制,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且还能节省用户的时间及精力,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获取的周二的课程信息列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的课程信息列表自主设置物品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将课程信息列表显示界面与课程信息列表设置界面合一的显示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已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宠物生长界面显示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时提醒设置界面显示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与儿童智能手表交互的显示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与智能眼镜交互的显示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鞋交互的显示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的物品管理方法的原理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的物品管理方法服务流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交互系统的第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交互系统的第二种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交互系统的第三种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交互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智能书包根据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
步骤S104、移动终端接收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步骤S106、移动终端根据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首先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该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该物品数据列表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自定义设置,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调整列表信息,可操作性强。随后,智能书包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数据并根据该查询数据中的物品数据列表信息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以实现由智能书包对内部物品的智能监测,避免人工手动检查的繁琐操作,减少用户的工作量,节省用户的时间。进一步,智能书包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与其建立关联的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将物品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侧预设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进而,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书包与应用日趋广泛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间的交互,不但促进了彼此的发展,更进一层的阐释了射频识别技术、蓝牙技术、嵌入式系统的完美结合,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及时地了解、掌控自己的生活。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低功耗、低辐射的条件,利用无线技术与射频技术结合下小体积物品的识别解决个体行为辨识问题,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可穿戴类产品领域中得以迅速发展。并且,日常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用户需要的数据服务流不同,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还可以根据用户行为,与硬件通信后自动判定场景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流。此过程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操作,对用户水平并没有门槛限制,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且还能节省用户的时间及精力,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领域,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出来的网络,由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本发明的智能书包即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书包的内部检测功能即用到了物联网领域的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递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无需物品间相互接触即可实现信息的输入及处理,能快速、实时、准确地收集和处理信息。目前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商品追溯、安全支付等领域,例如常见的应用场景有公交IC卡系统,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的支付、物流追溯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在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时,与现阶段的传统应用场景中单一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方式不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射频识别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等相结合应用于智能书包中以实现该书包的多项智能化操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智能书包检测其内部物品信息时,可以首先唤醒智能书包,使其处于工作状态。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唤醒智能书包时,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触发智能书包的指定区域,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接收移动终端或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智能书包与移动终端间可以通过通信器件建立连接,此处的通信器件可以包括Zigbee、蓝牙设备或Wifi设备等。
进一步,当智能书包被唤醒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可以接收移动终端侧发出的查询数据,该查询数据中携带有移动终端侧预先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该物品数据列表可以由用户在移动终端侧自定义设置,也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联网操作,实现物品数据列表在移动终端侧的自动更新设置。例如,当物品数据列表为课程列表信息时,可以首先在移动终端侧对目标学校的校园网通过注册账号或其他可行方式进行绑定操作。进一步当目标学校校园网上的课程信息更新时,移动终端可以实时获取到与其绑定的目标学校校园网上同步的课程信息,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侧课程列表信息的实时、同步更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书包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数据后,可以利用其物品检测功能,根据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对其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具体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物品侧设置与物品一一对应的电子标签,以使得智能书包可以通过其内部检测器件准确地检测到电子标签,进而通过检测到的电子标签来识别其对应的内部信息。该电子标签可以粘贴在物品表面的任意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物品内部,用户可以自行设定电子标签与物品之间的绑定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智能书包对其内部物品进行检测时,可以首先发出第一射频信号,智能书包中指定范围内携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接收到该第一射频信号后,对该信号做出响应。进一步,智能书包接收内部物品响应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并读取该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通过采用电子标签的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对智能书包内部物品进行检测,确保移动终端对智能书包中物品信息的及时获取及更新。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射频信号,此时,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以减少智能书包的电量消耗,延长智能书包内部各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在通过上述步骤获取到当前智能书包内部的物品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具体地,在根据获取的当前智能书包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时,可以将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内部数据存储列表,还可以将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最终得到更新后的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内部存储列表判断物品数据包是否已被存储,可及时对内部存储列表进行更新,获得最新的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更新后的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后,可以将该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智能书包显示屏的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进行变化。智能书包的使用者多数为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因此,为了能让显示效果适应小学生,可以采用彩色的图片显示所检测到的物品的状态,方便用户在进行书包整理时进行参考,提升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信息的方式也有多种,例如可以将获取的信息全部显示在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还可以根据显示屏的大小适应性地调整字体大小进行全屏显示,还可以在显示屏上进行分页显示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智能书包对内部物品检测结束,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后,由智能书包将检测得到的物品检测结果发送至与其建立关联的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将物品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侧预先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后,可以将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详细信息一一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具体地,可以采取对比显示的方式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通过左、右两侧并列显示,还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只显示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或者只显示智能书包未收纳的物品,还可以将智能书包中尚未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生成相应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将数据信息以提醒信息的方式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根据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具体地,可以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语音播报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还可以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其中,提醒信号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还可以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更多地,移动终端还可以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起呼叫信号,等待可穿戴智能设备接听该呼叫后,在移动终端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间建立通讯。此处的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鞋、智能眼镜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书包的内部检测功能、存储功能、通信功能以及显示功能等均需通过其内部硬件的互相配合与支持。相应地,智能书包内部可以对应设置有检测器件、存储器件、通信器件、显示器件等。在本例中,将以上器件均整合为一体,统称为智能书包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悬挂在智能书包的外部,还可以悬挂在其他需要记录儿童整理行为的物品外部,例如玩具箱、儿童衣柜、书柜等。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与智能书包匹配的智能书包管理软件,通过该管理软件实现移动终端对智能书包的管理与解析,以及对物品数据列表的管理与更新、设置电子标签与物品之间的绑定关系、将智能书包的检测结果与预设物品数据信息的比对、比对结果的显示等等。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04:
步骤S202、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由智能书包根据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步骤S204、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语音播报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检测结果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各优选实施例可以任意组合为新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下面将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智能书包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交互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学生使用智能书包放置次日上课需用的课本,且佩戴与智能书包匹配的智能手表,家长的移动终端与学生的智能书包间已建立连接。
当学生根据次日课程信息完成书包整理后,家长对书包进行检查时,可以首先通过移动终端根据当前时间确定学生次日即将使用的课程信息列表。在本例中,学生整理书包的时间是周一晚上八点,因此,家长可以在移动终端获取周二的课程信息列表,在该课程信息列表中可以显示周二所需的课本的名称及数量。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获取的周二的课程信息列表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例中,移动终端侧获取的课程信息列表中显示有语文3本,英语1本,数学1本,科学1本,音乐1本。此外,当家长在移动终端侧获取到上述课程信息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手动调整。
更多地,为了能够更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家长还可以在移动终端侧直接对所需的课程物品信息进行自主设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的课程信息列表自主设置物品信息的显示示意图。如图4所示,用户在自主设置课程信息时,可以通过下拉箭头选择时间,即周一至周日任意一天,在名称框中输入物品名称,确认后保存即可。图中的“通用”只是示意性的名称,当用户输入不同的物品名称后,就会在显示界面中相应显示不同的物品名称。
此外,对课程信息列表的设置方式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将课程信息列表显示界面与课程信息列表设置界面合一,即在设置课程信息列表的同时进行显示。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滑动“周一”显示区域更换课程信息列表的日期,用户可长按物品名称显示区域中的物品名称如“语文”进入物品信息设置,长按的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比如2ms,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物品名称上方可用圆珠的个数代表所需携带物品的数量,用户可通过点击或上下滑动的方式改变数量。上述在课程信息列表中输入物品信息只是示意性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由其他方式实现,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获取到上述课程信息列表后,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学生已整理的智能书包侧发送查询数据,其中,查询数据中携带有上述课程信息列表数据。智能书包接收到查询数据后,可以根据预设的课程信息列表对其内部的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在本例中,智能书包检测结束得到检测结果后,可以将检测结果直接显示在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还可以将检测结果传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将检测结果跟预设的课程信息列表进行比对,生成在该课程信息列表中已经被智能书包收纳的物品和未被智能书包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进一步将比对结果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
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上述比对结果时,可以有多种显示形式,本例采取数字与图形组合的方式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课程信息列表中已被智能书包收纳的物品以及未被智能书包收纳的物品。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已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数字“5”代表已被智能书包收纳物品的数量,“英语”“语文”“科学”“数学”分别为已被智能书包收纳的物品的名称。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当前显示界面添加未收纳物品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未被智能书包收纳的物品名称和/或数量。具体显示时还可以有多种显示方式,比如,在移动终端弹出提醒框中显示、高亮显示或是放大显示未被智能书包收纳物品的名称,或是以其他方式进行提醒。
此外,移动终端侧还可以设置有与智能书包匹配的电子宠物。在本例中为电子宠物设置与智能书包中的物品相关联的生长规则。如果移动终端中课程信息列表所列出的物品全部被智能书包收纳,那么就可以提供符合电子宠物生长规则的生长参数,调整电子宠物的成长状态,以鼓励智能书包使用者,进而培养其自我动手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宠物生长界面显示示意图。如图7所示,宠物的形象可根据宠物等级进行变化,可分为幼年、少年以及成年,图7仅示出了宠物的幼年阶段。更多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提供与宠物生长匹配的宠物商城,学生可通过积分奖励在商场购买宠物升级的食物,或是为宠物提供的装饰品。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定时提醒时间,当所设定的提醒时间达到时,移动终端就会自动向智能书包发出检测信号,对智能书包中的物品进行检测,当用户忘记对第二天上学需要携带物品进行整理时,可自动辅助用户进行检测,提醒用户及时整理书包。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提醒设置界面显示示意图,如图8所示,定时提醒界面以时钟的形式显示在当前移动终端,用户可拖动界面中的悬浮球进行设置,悬浮球所在的时钟界面上的位置就是所设定的时间值,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悬浮球上显示设定的时间值。悬浮球的数量可根据用户设定的提醒次数进行设置,本发明不做限定。此外,定时界面还可以设置无线连接开关,当预定时刻到达时,即可与智能书包建立无线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与智能书包交互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现阶段,虽然移动终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当智能书包面对的用户群为小学生时,由于小学生并不经常随身携带或使用移动终端,因此,仅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式来获取物品信息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别方便,其并不能满足广大小学生用户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应用日趋广泛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将智能书包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直接建立关联,或者通过移动终端将智能书包与可穿戴智能设备建立关联进行交互,进而实现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获取有关智能书包内部物品的相关信息的目的。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与儿童智能手表交互的显示示意图。如图9所示,小学生通过智能手表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唤醒智能书包,进一步,由智能书包根据该查询信号自动对其内部物品进行检测,获取内部物品检测结果。当智能手表接收到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后,可以根据该结果向用户进行提示。如图9所示,本例中智能手表接收到该结果后,可以在智能手表的显示界面依次显示智能书包中的物品信息,比如“已收纳:英语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由智能手表自动播报智能书包中的物品信息,还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侧设置的指示灯进行闪烁提醒,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智能书包与其他可穿戴智能设备进行交互,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与智能眼镜交互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0所示,用户通过智能眼镜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唤醒智能书包,进一步,由智能书包根据该查询信号自动对其内部物品进行检测,获取内部物品检测结果。当智能眼镜接收到智能书包反馈的检测结果信号后,可以根据该信号向用户进行提示,提示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例中,如图10所示,智能眼镜接收智能书包反馈的信号后,根据该信号向用户发出提示音乐,提示音乐的类型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智能眼镜的语音系统,为用户播报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
除了上述交互方式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使智能书包与其他可穿戴设备进行交互。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鞋交互的显示示意图。当智能书包获取到其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后,可以将该结果传送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将该结果与预设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当智能书包中出现物品遗漏现象时,由移动终端将物品遗漏信息发送至其建立关联的智能鞋。进一步,通过智能鞋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本例中,智能鞋可以通过其内设的光源向用户发出闪光提醒,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存在多种提示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除了上述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鞋之外还可以包括多种其他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均可将其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书包的控制器悬挂在智能书包外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智能书包管理软件;电子标签粘贴在物品表面,每个电子标签有唯一的标识码对应一个物品信息;智能书包的使用者为儿童。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电源、无线通信模块、射频识别模块、显示器、按键以及功放。其中,电源主要为各部分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用电,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在智能书包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射频识别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可通过通信总线连接,用于通过射频信号检测指定区域的物品信息。显示器用于显示视频识别模块所识别到的物品,通过按键可以经由无线通信模块触发射频识别模块进行检测电子标签。功放可用于播放检测电子标签成功的提示音。射频识别模块可依靠天线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的物品管理方法的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整个智能书包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用户(儿童、父母)、控制器、移动终端、电子标签、物品、云服务器六个主要部分,其中,电子标签与物品之间为唯一绑定的关系,控制器设置于智能书包中。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物品、电子标签以及控制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云服务器主要进行大数据的计算及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反馈给用户,其可以包括多个计算机群。
其中,电子标签、控制器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移动终端和云服务器之间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用户通过与移动终端产生交互服务,定制多种服务类型,如检测智能书包内部物品、设置课程信息列表等,同时用户可基于控制器进行场景定义,如控制器1为设置于智能书包中的控制器,控制器2为设置于玩具箱中的控制器,等等。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书包的物品管理方法服务流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智能书包的物品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402,儿童完成当天功课后开始进入整理智能书包的状态,通过触碰控制使悬挂在智能书包外的控制器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S1404,控制器将发出第一射频信号,搜索以半径为20cm内的电子标签,此时如果儿童将需要整理的物品靠近智能书包时,控制器也可以接收该物品上电子标签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步骤S1406,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射频信号后获取相应的物品数据包,并将获取到的物品数据包存储到指定数据区,并检索内部存储列表,判断新采集的物品数据是否已存在于内部存储列表中;如果未存在,则将添加相应的物品信息到内部存储列表,并将标志为写入物品上电子标签的存储区,否则丢弃该物品数据包;
步骤S1408,控制器在规定5分钟时间内未能检测到新的物品信息,将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此外,还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安装智能书包管理软件,儿童的父母可以将其安装在自己所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在移动终端中安装智能书包管理软件后,父母进入软件后可以设置“学期课程”和“学习用品”表,软件通过检测父母设置选项,为其启动响应的定制化服务,同时与智能书包悬挂的控制器进行通信绑定。
因此,上述优选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S1410,家长利用移动终端打开智能书包管理软件,软件自动打开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检测指令,唤醒儿童所使用智能书包悬挂的控制器;
步骤S1412,控制器收到唤醒信号后,软件就与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绑定;当软件检测父母触发书包整理检测服务功能,将检测命令发送给对应的控制器,利用控制其获取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物品数据包;
步骤S1414,控制器接收到物品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获取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物品数据包,并将获取到的物品数据包存储到指定数据区,检索内部存储列表是否存在该物品数据包,若不存在,则将其添加至内部存储列表中;同时将获取到的物品数据包发送至移动终端;由于存储器件中所储存的可能是旧的物品数据包,因此,基于内部存储列表判断物品数据包是已被存储,及时更新存储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数据信息;
智能书包中还可以设置显示物品信息的显示器,该显示器的显示内容可由控制器进行控制,当控制器中的内检器件检测到物品数据后,可以将其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步骤S1416,智能书包管理软件收到的物品数据包后进行数据解析,用算法分析出儿童已整理好的物品数据包与第二天课程表的物品信息进行匹配,将是否有遗忘的课本查询结果以数字图形界面方式展现给父母;如果本次儿童整理结果没有物品遗漏现象,父母可在奖励积分界面给予儿童积分奖励,奖励积分是以成长的宠物模型来进行展示,积分越多,宠物成长越快。
父母可以通过智能书包管理软件设置儿童学期课程表和学习用品表与电子标签的匹配关系,因此不同的物品检测功能,智能书包管理软件会为家长提供不同的服务信息内容。
进一步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还可以设置用于大数据存储和分析云服务器端,基于云服务器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书包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418,在指定信息采集周期内,智能书包管理软件将父母检查书包的数据和儿童整理书包的数据送回云服务器端;
步骤S1420,云服务器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来分析父母对智能书包管理软件中不同的功能服务使用次数、儿童整理书包的频率、整理物品的位置以及数量,来进行儿童使用行为习惯分析和父母日常检查习惯的纪录;云服务器根据分析结果,发送新数据给交互软件。
智能书包管理软件接收到新数据后,可以向父母推荐相关的习惯管理的服务内容和相关的产品推广内容,从而在用户、移动终端、云服务器端组成一个闭环结构,突出定制化服务的特点,本优选实施例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推送不同的服务内容,更加符合每个用户使用的个人习惯及个人特点,用户体验更好。
此外,本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S1422,父母通过移动终端中设置的智能书包管理软件的查看历史整理数据,并且通过移动终端当前的界面进行显示。也就是说,家长可以基于移动终端中的智能书包管理软件查看历史数据,获知儿童在固定一段时间内或是历史的整理智能书包整理的行为以及整理情况,了解儿童的整理习惯,以及时进行鼓励,培养儿童的管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可穿戴产品应用领域要求条件下,尤其对于智能书包,可以实现用户整理行为动作的识别、整理物品的定位以及信息数据与服务数据匹配问题,从而使其满足可穿戴产品的体积与成本要求下、快速实现的人体整理动作行为的准确识别,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低功耗、低辐射的条件,利用无线技术与射频技术的物品的识别解决个体行为辨识的问题,使得整个系统满足可穿戴产品领域的要求。进一步地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触发不同的服务流,智能书包管理软件可根据用户的行为,与硬件通信后判断场景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流。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理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记录用户整理行为的物品中,例如儿童玩具箱、儿童衣柜、书柜等等。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系统,如图15所示,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书包,其中,移动终端包括:
发送查询模块1510,配置为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智能书包根据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
接收比对模块1520,与发送查询模块1510耦合,配置为移动终端接收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发送提示模块1530,与接收比对模块1520耦合,配置为移动终端根据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信息提示模块1610,信息提示模块配置为按照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进行信息提示:
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语音播报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
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其中,提醒信号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
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对应信号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智能书包已收纳的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包括:
通讯模块1620,配置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信号,在移动终端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间建立通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智能书包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1710,配置为智能书包根据查询数据中携带的物品数据列表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1710,还配置为将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1710,还配置为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射频信号时,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1720,与第一检测模块1710耦合,配置为将内部物品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智能书包还包括第一唤醒模块1730,第一唤醒模块1730配置为根据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对智能书包进行唤醒: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同一构思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系统,如图18所示,包括上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书包,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1810,配置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由智能书包根据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提示模块1820,与发送模块1810耦合,配置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示模块1820,还配置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语音播报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检测结果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智能书包,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1830,配置为智能书包根据查询信号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二检测模块1830,还配置为将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模块1830,还配置为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射频信号时,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1840,与第二检测模块1830耦合,配置为将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二唤醒模块1850,配置为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和/或,
接收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3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其中,提醒信号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间建立通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的物品数据列表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内部物品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之前,还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9.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
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包括: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和/或,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16.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书包,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发送查询模块,配置为移动终端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数据,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有在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
接收比对模块,配置为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书包传送的物品检测结果,并将物品检测结果与所述移动终端侧设置的物品数据列表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的比对结果;
发送提示模块,配置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向可穿戴智能设备发送对应信号,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信息提示模块,所述信息提示模块配置为按照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进行信息提示: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向用户发出提醒信号,其中,提醒信号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
由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对应信号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已收纳的所述物品数据列表中的物品以及尚未被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包括:
通讯模块,配置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信号,在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间建立通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数据中携带的物品数据列表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配置为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内部物品的检测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配置为将所述内部物品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第一唤醒模块,所述第一唤醒模块配置为根据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对所述智能书包进行唤醒:
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24.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书包,其中,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配置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智能书包发送查询信号,由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对内部物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提示模块,配置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模块,还配置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用户语音播报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在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界面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信息依次进行显示。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根据所述查询信号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并接收内部物品响应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返回的第二射频信号;
读取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携带的内部物品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更新所述智能书包的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配置为将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中未存储于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的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和/或,
将所述内部数据存储列表中与所述内部物品数据信息不匹配的数据信息删除,得到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物品的检测结果。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配置为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第一射频信号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时,所述智能书包由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休眠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配置为将所述智能书包内部已收纳的物品的检测结果中的数据信息显示在所述智能书包的显示屏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书包还包括:
第二唤醒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的触发指令,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和/或,
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向所述智能书包发出的唤醒信号,使所述智能书包处于工作状态。
CN201710833963.3A 2017-09-15 2017-09-15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465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963.3A CN107465836A (zh) 2017-09-15 2017-09-15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963.3A CN107465836A (zh) 2017-09-15 2017-09-15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5836A true CN107465836A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2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3963.3A Pending CN107465836A (zh) 2017-09-15 2017-09-15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583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8912A (zh) * 2017-12-29 2018-07-10 杭州后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书包中物品存放状态的标识系统及方法
CN1088034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收纳装置、智能收纳系统
CN109614835A (zh) * 2018-12-06 2019-04-12 蒋浩然 家庭ai助手
WO2019085371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种植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74764A (zh) * 2019-03-08 2019-08-02 合肥学院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书包内课本整理系统
CN114698949A (zh) * 2022-03-23 2022-07-05 广州软件学院 一种推荐衣物的智能衣柜、衣物推荐方法及装置
US11500574B2 (en) 2018-05-30 2022-11-15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Storage detection method, storage detection device, and smart storage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202A (zh) * 2007-10-25 2008-03-19 余启联 书包智能管理器
CN103729745A (zh) * 2014-01-14 2014-04-1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智能书包物品作业资料检查提醒系统及方法
US20150126226A1 (en) * 2012-06-06 2015-05-07 Donde Fashion Inc Wearable articles identification
CN106372693A (zh) * 2016-09-23 2017-02-01 滁州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书包系统及方法
CN106779614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学习监测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202A (zh) * 2007-10-25 2008-03-19 余启联 书包智能管理器
US20150126226A1 (en) * 2012-06-06 2015-05-07 Donde Fashion Inc Wearable articles identification
CN103729745A (zh) * 2014-01-14 2014-04-1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智能书包物品作业资料检查提醒系统及方法
CN106372693A (zh) * 2016-09-23 2017-02-01 滁州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书包系统及方法
CN106779614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学习监测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5371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种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68912A (zh) * 2017-12-29 2018-07-10 杭州后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书包中物品存放状态的标识系统及方法
CN1088034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收纳装置、智能收纳系统
US11500574B2 (en) 2018-05-30 2022-11-15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Storage detection method, storage detection device, and smart storage device
CN109614835A (zh) * 2018-12-06 2019-04-12 蒋浩然 家庭ai助手
CN110074764A (zh) * 2019-03-08 2019-08-02 合肥学院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书包内课本整理系统
CN114698949A (zh) * 2022-03-23 2022-07-05 广州软件学院 一种推荐衣物的智能衣柜、衣物推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5836A (zh)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书包进行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06679A (zh) 基于电子标签的物品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88674A (zh) 智能书包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40252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0521766B2 (en) Wine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US20170061525A1 (en) Proximity-based object identification with live feedback
CN103957777B (zh) 行为跟踪和修正系统
CN204274420U (zh) 学生用智能健康安全电子手环及健康管理系统
CN107667337A (zh) 在电子手表上提供信息
CN104836724B (zh) 内容更新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7679246B (zh) 一种基于社交应用的礼物推送方法、计算机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30036321A1 (en) Interactive device with time synchronization capability
CN110019743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573138A (zh) 一种物联网行为数据采集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10275737A (zh) 一种用于智能水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60027297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 육아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CN104915798A (zh) 一种分布式智能检测宿舍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024763A (zh) 活动信息提供方法及支持其的电子设备
CN106155345A (zh) 交互式呼叫应答系统及其键盘式呼叫应答器以及它们的应用
CN107563492A (zh) 匹配智能书包的电子宠物培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590239U (zh) 智能书包管理装置及系统
CN105554263A (zh) 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和使用方法
CN205867589U (zh) 一种物联网玩具
US20230201517A1 (en) Programmable interactive systems, methods and machine readable programs to affect behavioral patterns
CN107507375A (zh) 门铃管理装置、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及门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