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4318A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4318A
CN107454318A CN201710626244.4A CN201710626244A CN107454318A CN 107454318 A CN107454318 A CN 107454318A CN 201710626244 A CN201710626244 A CN 201710626244A CN 107454318 A CN107454318 A CN 107454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fogging
distant view
close shot
view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62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4318B (zh
Inventor
袁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62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4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4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7Upgrading or updating of programs or applications for camera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3Deblurring; Sharpe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参去雾参数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上述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有雾天气时,成像设备由于受到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影响,从而导致采集图像的颜色、纹理等特征受到严重的衰弱,故此类图像的清晰度往往较低,图像整体的色调会趋于灰白化。在有雾的天气拍摄出的图像,由于大气粒子的影响,通常存在对比度低、饱和度低及色调偏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
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参去雾参数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包括第一焦距;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焦距确定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雾浓度计算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及第二参去雾参数分别对所述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透射率及第一大气光值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第二焦距;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焦距确定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
根据所述第二雾浓度计算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获取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及第二参去雾参数分别对所述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雾浓度计算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所述调节系数计算所述远景图像中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大气光值及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所述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
若所述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将所述亮度值调整为所述参考亮度值。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
拍摄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
去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参去雾参数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融合模块,用于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包括第一焦距;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雾浓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焦距确定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雾浓度计算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大气光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
所述去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透射率及第一大气光值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所述雾浓度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焦距确定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雾浓度计算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所述大气光值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
所述去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
波段透射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所述调节系数计算所述远景图像中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
所述去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大气光值及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所述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亮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
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将所述亮度值调整为所述参考亮度值。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上述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并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根据第二参去雾参数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对同一场景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再进行融合,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近景图像的第一去雾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远景图像的波段透射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可以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通过摄像头102对场景20进行拍摄,其中,摄像头102中可包括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移动终端10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场景20的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场景20的远景图像。移动终端10可分别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根据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移动终端10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及第二去雾参数分别对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再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的框图。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1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和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移动终端10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移动终端10的运行。移动终端10中的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网络接口用于与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移动终端10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该移动终端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数字助理或穿戴式设备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移动终端10的限定,具体的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
移动终端可在背面设置有两个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可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水平左右排列,也可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上下排列。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可以是硬件规格一模一样的摄像头,共同参与成像。当移动终端开启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对场景进行拍摄时,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可分别采用不同的焦距进行拍摄,在本实施例中,该场景可为含雾的场景,第一摄像头可选用较大的焦距,用于采集场景的近景图像,第二摄像头可选用较小的焦距,用于采集同一场景下的远景图像。
步骤320,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
第一拍摄参数可包括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时的第一焦距、近景图像的第一景深、第一物距、光线亮度等;第二拍摄参数可包括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时的第二焦距、远景图像的第二景深、第二物距、光线亮度等。其中,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焦距越大,视野范围越小,拍摄的画面内的物体越大,焦距越小,视野范围越大,拍摄的画面内的物体越小;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设备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景深与焦距的平方可近似成反比关系,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近景图像的第一景深小于远景图像的第二景深;物距则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近景图像的第一物距小于远景图像的第二物距。
步骤330,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
在有雾的天气中,大气中水滴等粒子较多,物体到成像设备,例如相机、摄影机等的距离越远,大气粒子对成像的影响越大,因此,远景图像的雾浓度大于近景图像,若是对同一场景仅采集一副图像并做去雾处理,可能造成远处的人物或景物去雾效果差,不够清晰的问题。移动终端可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及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分别确定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的雾浓度,并对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
移动终端可根据去雾算法分别对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其中,去雾算法可包括基于图像增强的去雾算法及基于图像复原的去雾算法,基于图像增强的去雾算法可包括基于RetineX理论的去雾算法、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去雾算法等,基于图像复原的去雾算法可包括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去雾算法等。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通过暗原色先验算法对含雾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其中,暗原色先验算法属于一种基于图像复原的去雾算法。暗原色先验算法中采用大气散射模型对含雾图像进行描述,该大气散射模型可如式(1)所示:
I(x)=J(x)t(x)+A(1-t(x)) (1);
其中,I(x)表示需要进行去雾处理的含雾图像,J(x)表示对含雾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后得到的无雾图像,x表示图像中某一像素的空间位置,t(x)表示透射率,A表示大气光值。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可包括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及第一透射率等。
对于无雾图像,某些像素点在RGB(红、绿、蓝颜色空间)三个通道总会存在至少一个颜色通道具有很低的值,该颜色通道的值接近于零。因此,对于任意图像,其暗通道图像可如式(2)所示:
其中,Jdark(x)表示暗通道图像,Jc(y)表示颜色通道的值,Ω(x)表示以像素点x为中心的一个窗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含雾图像的雾浓度可满足式(3)所示的关系:
F(x)=1-t(x) (3);
其中,F(x)表示雾浓度,雾浓度越大时,透射率越小,去雾程度越强,雾浓度越小时,透射率越大,去雾程度越弱。移动终端可先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焦距、第一景深等第一拍摄参数确定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并根据第一雾浓度计算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再根据近景图像获取第一大气光值。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可根据式(2)求取近景图像的暗通道图像,并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其中,移动终端可将近景图像的暗通道图像的像素点按照亮度进行排序,并按照亮度从大到小提取前0.1%的像素点,再在近景图像中确定与提取的像素点对应的位置的亮度值,将其中具有最高亮度值的像素点的亮度值作为第一大气光值。
步骤340,根据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
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可包括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及第二透射率等。移动终端可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焦距、第二景深等第二拍摄参数确定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并根据第二雾浓度计算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再根据远景图像获取第二大气光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近景图像的焦距大于远景图像的焦距,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小于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因此,计算得到的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大于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的程度小于远景图像。
步骤350,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第二参去雾参数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移动终端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以及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后,可分别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及第二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可将近景图像作为式(1)中的I(x),并将第一去雾参数代入式(1),即可求取得到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将远景图像作为式(1)中的I(x),并将第二去雾参数代入式(1),即可求取得到去雾处理后的远景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设置两个ISP(Image Signal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通道,每个ISP通道对应一个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后,可分别通过各自的ISP通道对采集到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并行进行去雾处理,可减少处理时间。
步骤360,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图像融合是指将多源信道所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图像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等,最大限度的提取各自信道中的有利信息,最后综合成高质量的图像。近景图像与远景图像属于同一场景下采用不同焦距拍摄出的图像,是针对同一场景中不同聚焦的图像。移动终端可分别将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分割成多个等大的块,并计算分割出的每个块的空间频率值,根据空间频率值判断对应的块是否清晰。可选取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与远景图像中相同的两个块之间空间频率值较大的块进行拼合,即可得到融合后的图像。
进一步地,对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与远景图像进行融合后,可对每个拼合的块的边缘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可使融合后的图像更为自然,不会出现拼接痕迹。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与远景图像融合后即可得到清晰的图像,可以解决对含雾的图像进行去雾后,远处的人物或景物去雾效果差、不够清晰的问题。
上述图像处理方法,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并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根据第二参去雾参数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对同一场景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再进行融合,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30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根据第一焦距确定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含雾图像的雾浓度与景深满足如式(4)所示的关系:
F(x)=1-e-βd(x) (4);
其中,β表示大气的散射系数,d(x)表示景深,雾浓度F(x)与景深d(x)成指数关系,雾浓度F(x)随着景深d(x)的增加而成指数增加。景深与焦距的平方可近似成反比关系,则可得到雾浓度与焦距的估计关系式(5):
其中,f(x)表示焦距,雾浓度F(x)与焦距f(x)成负相关关系,焦距越大时,雾浓度越小,焦距越小时,雾浓度越大。移动终端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焦距后,可根据式(5)估计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步骤404,根据第一雾浓度计算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移动终端估计确定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后,可根据式(3)计算得到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步骤406,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
移动终端可在近景图像的暗通道图像中,获取各个像素点的亮度,并按照亮度对像素点进行排序,再按照亮度从大到小提取暗通道图像中预设比例的像素点,其中,预设比例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0.1%、0.2%等,提取暗通道图像中亮度最大的前0.1%或0.2%的像素点。在近景图像中,从与提取的像素点相应的位置上确定与提取的各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值。
移动终端可求取近景图像中与提取的各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平均亮度值,并将平均亮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平均亮度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可确定该第一大气光值为平均亮度值,若平均亮度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可确定第一大气光值为预设阈值。当大气光值过高时,去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可能会出现偏色及色斑现象,因此,可设定预设阈值,将预设阈值作为最大大气光值进行去雾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为220,也可以为其它值,并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0根据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第二焦距确定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
(2)根据第二雾浓度计算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3)获取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
移动终端获取远景图像的第二焦距后,可根据式(5)估计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并可根据式(3)计算得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移动终端可根据式(2)求取远景图像的暗通道图像,并获取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第二大气光值的获取方式可与第一大气光值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焦距确定第一雾浓度,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焦距确定第二雾浓度,对同一场景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再进行融合,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二雾浓度计算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获取预设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
由于雾对图像中的RGB三个波段的影响是不同的,若是对RGB三个波段做相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可能使得绿波段和蓝波段的雾无法完全去除,导致去雾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偏蓝,出现色彩失真的问题。针对RGB三个波段,可分别引入与RGB三个波段对应的调节系数,并根据调节系数重新计算远景图像中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为t(r)、t(g)、t(b)。对于相同浓度的雾,对RGB三个波段的影响的递增的,因此,移动终端计算远景图像中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中,R波段的波段透射率t(r)大于G波段的波段透射率t(g),G波段的波段透射率t(g)大于B波段的波段透射率t(b),不同的波段透射率表示去雾处理强度不同。
移动终端可获取预设的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其中,远景图像中R波段的调节系数大于G波段的调节系数,G波段的调节系数大于B波段的调节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R波段的调节系数Wr可为1,G波段的调节系数Wg及B波段的调节系数Wb可根据式(6)及式(7)计算得到:
Wg=(0.9+0.1*t)2 (6);
Wb=(0.7+0.3*t)2 (7);
其中,t表示图像的原始透射率,在本实施例中,t可以是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步骤504,根据第二透射率及调节系数计算远景图像中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
移动终端可将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与第二透射率相乘,即可计算得到远景图像中对应的波段透射率,计算RGB三个波段的波段透射率可如式(8)所示:
t(r)=Wr*t
t(g)=Wg*t
t(b)=Wb*t (8)。
可以理解地,RGB三个波段的调节系数并不仅限于上述式(6)及式(7)的计算方式,波段透射率的也不仅限于上述式(8)的计算方式,也可以是其它的计算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可包括:根据第二大气光值及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
移动终端可根据远景图像中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可将第二大气光值,以及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t(r)、t(g)、t(b)分别带入式(1),分别求得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后得到的无雾远景图像在RGB三个通道上的值J(r)、J(g)、J(b),其中,RGB三个波段的去雾处理强度是递增的,也即,R波段的去雾处理强度小于G波段的去雾处理强度,G波段的去雾处理强度小于B波段的去雾处理强度。移动终端分别对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后,可将去雾处理后RGB三个通道的值J(r)、J(g)、J(b)进行合成,得到无雾的远景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引入与RGB三个波段对应的调节系数,根据调节系数分别计算RGB三个波段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不同强度的去雾处理,既能有效地去除远景图像中的雾,同时可以解决利用传统的去雾算法进行去雾后图像偏蓝,颜色失真的问题,使去雾后的图像的颜色更为自然真实。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
步骤604,若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将亮度值调整为参考亮度值。
移动终端分别对采集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后,可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融合。移动终端可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并将该亮度值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提亮处理。若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不需要进行提亮处理,若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可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提亮处理,将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调整至参考亮度值,其中,参考亮度值用于表示理想亮度,在该理想亮度下,图像可具有较好的视觉观感,例如,参考亮度值可为130、132等值,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可自动调整进行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可使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显示效果,可解决图像去雾后偏暗的问题。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700,包括采集模块710、拍摄参数获取模块720、确定模块730、去雾模块740及融合模块750。
采集模块710,用于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
拍摄参数获取模块720,用于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
确定模块730,用于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
确定模块730,还用于根据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
去雾模块740,用于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第二参去雾参数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融合模块750,用于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并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根据第二参去雾参数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对同一场景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再进行融合,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30,包括雾浓度确定单元732、计算单元734及大气光值获取单元736。
雾浓度确定单元732,用于根据第一焦距确定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计算单元734,用于根据第一雾浓度计算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大气光值获取单元736,用于获取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
去雾模块740,还用于根据第一透射率及第一大气光值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浓度确定单元732,还用于根据第二焦距确定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
计算单元734,还用于根据第二雾浓度计算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大气光值获取单元736,还用于获取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
去雾模块740,还用于根据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焦距确定第一雾浓度,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焦距确定第二雾浓度,对同一场景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去雾处理,再进行融合,可以使在雾天拍摄的图像更清晰,同时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单元734,包括系数获取子单元及波段透射率计算子单元。
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
波段透射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透射率及调节系数计算远景图像中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
去雾模块740,还用于根据第二大气光值及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引入与RGB三个波段对应的调节系数,根据调节系数分别计算RGB三个波段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不同强度的去雾处理,既能有效地去除远景图像中的雾,同时可以解决利用传统的去雾算法进行去雾后图像偏蓝,颜色失真的问题,使去雾后的图像的颜色更为自然真实。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像处理装置700,除了包括采集模块710、拍摄参数获取模块720、确定模块730、去雾模块740及融合模块750,还包括亮度值获取模块及调整模块。
亮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
调整模块,用于若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将亮度值调整为参考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自动调整进行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可使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显示效果,可解决图像去雾后偏暗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上述移动终端中包括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电路可以利用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实现,可包括定义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管线的各种处理单元。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的各个方面。
如图9所示,图像处理电路包括ISP处理器940和控制逻辑器950。成像设备910捕捉的图像数据首先由ISP处理器940处理,ISP处理器940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捕捉可用于确定和/或成像设备9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参数的图像统计信息。成像设备910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透镜912和图像传感器914的照相机。图像传感器914可包括色彩滤镜阵列(如Bayer滤镜),图像传感器914可获取用图像传感器914的每个成像像素捕捉的光强度和波长信息,并提供可由ISP处理器940处理的一组原始图像数据。传感器920可基于传感器920接口类型把原始图像数据提供给ISP处理器940。传感器920接口可以利用SMIA(StandardMobile Imaging Architecture,标准移动成像架构)接口、其它串行或并行照相机接口、或上述接口的组合。
ISP处理器940按多种格式逐个像素地处理原始图像数据。例如,每个图像像素可具有8、10、12或14比特的位深度,ISP处理器940可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操作、收集关于图像数据的统计信息。其中,图像处理操作可按相同或不同的位深度精度进行。
ISP处理器940还可从图像存储器930接收像素数据。例如,从传感器920接口将原始像素数据发送给图像存储器930,图像存储器930中的原始像素数据再提供给ISP处理器940以供处理。图像存储器930可为存储器装置的一部分、存储设备、或电子设备内的独立的专用存储器,并可包括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直接存储器存取)特征。
当接收到来自传感器920接口或来自图像存储器930的原始图像数据时,ISP处理器940可进行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操作,如时域滤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可发送给图像存储器930,以便在被显示之前进行另外的处理。ISP处理器940还可从图像存储器930接收处理数据,对上述处理数据进行原始域中以及RGB和YCbCr颜色空间中的图像数据处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可输出给显示器980,以供用户观看和/或由图形引擎或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进一步处理。此外,ISP处理器940的输出还可发送给图像存储器930,且显示器980可从图像存储器930读取图像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存储器930可被配置为实现一个或多个帧缓冲器。此外,ISP处理器940的输出可发送给编码器/解码器970,以便编码/解码图像数据。编码的图像数据可被保存,并在显示与显示器980设备上之前解压缩。
ISP处理器940处理图像数据的步骤包括:对图像数据进行VFE(Video Front End,视频前端)处理和CPP(Camera Post Processing,摄像头后处理)处理。对图像数据的VFE处理可包括修正图像数据的对比度或亮度、修改以数字方式记录的光照状态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补偿处理(如白平衡,自动增益控制,γ校正等)、对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等。对图像数据的CPP处理可包括对图像进行缩放、向每个路径提供预览帧和记录帧。其中,CPP可使用不同的编解码器来处理预览帧和记录帧。
ISP处理器940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可发送给去雾模块960,以便在被显示之前对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去雾模块960可根据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根据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再根据第一去雾参数对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根据第二参去雾参数对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等。其中,去雾模块960可为移动终端中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或协处理器等。去雾模块960将图像数据进行去雾处理后,可将去雾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给编码器/解码器970,以便编码/解码图像数据。编码的图像数据可被保存,并在显示与显示器980设备上之前解压缩。可以理解的是,去雾模块960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可以不经过编码器/解码器970,直接发给显示器980进行显示。ISP处理器940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还可以先经过编码器/解码器970处理,然后再经过去雾模块960进行处理。上述编码器/解码器可为移动终端中CPU、GPU或协处理器等。
ISP处理器940确定的统计数据可发送给控制逻辑器950单元。例如,统计数据可包括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自动聚焦、闪烁检测、黑电平补偿、透镜912阴影校正等图像传感器914统计信息。控制逻辑器950可包括执行一个或多个例程(如固件)的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一个或多个例程可根据接收的统计数据,确定成像设备910的控制参数以及ISP处理器940的控制参数。例如,控制参数可包括传感器920控制参数(例如增益、曝光控制的积分时间)、照相机闪光控制参数、透镜912控制参数(例如聚焦或变焦用焦距)、或这些参数的组合。ISP控制参数可包括用于自动白平衡和颜色调整(例如,在RGB处理期间)的增益水平和色彩校正矩阵,以及透镜912阴影校正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运用图9中的图像处理技术可实现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
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参去雾参数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包括第一焦距;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焦距确定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雾浓度计算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及第二参去雾参数分别对所述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透射率及第一大气光值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第二焦距;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焦距确定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
根据所述第二雾浓度计算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获取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及第二参去雾参数分别对所述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雾浓度计算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所述调节系数计算所述远景图像中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大气光值及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所述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
若所述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将所述亮度值调整为所述参考亮度值。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近景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同一场景的远景图像;
拍摄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拍摄参数,以及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拍摄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近景图像对应的第一去雾参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确定与所述远景图像对应的第二去雾参数;
去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去雾参数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参去雾参数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融合模块,用于将去雾处理后的近景图像及远景图像进行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包括第一焦距;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雾浓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焦距确定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雾浓度;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雾浓度计算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透射率;
大气光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近景图像的第一大气光值;
所述去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透射率及第一大气光值对所述近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所述雾浓度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焦距确定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雾浓度;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雾浓度计算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透射率;
所述大气光值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远景图像的第二大气光值;
所述去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第二大气光值对所述远景图像进行去雾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与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调节系数;
波段透射率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透射率及所述调节系数计算所述远景图像中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
所述去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大气光值及与所述RGB三个波段分别对应的波段透射率对所述远景图像的RGB三个波段进行去雾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亮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融合后的图像的亮度值;
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亮度值小于预设的参考亮度值,则将所述亮度值调整为所述参考亮度值。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26244.4A 2017-07-27 2017-07-27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454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6244.4A CN107454318B (zh) 2017-07-27 2017-07-27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6244.4A CN107454318B (zh) 2017-07-27 2017-07-27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318A true CN107454318A (zh) 2017-12-08
CN107454318B CN107454318B (zh) 2020-01-10

Family

ID=6048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6244.4A Active CN107454318B (zh) 2017-07-27 2017-07-27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43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271A (zh) * 2019-05-30 2019-09-10 成都希格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视觉的快速轨道侵限识别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362381A (zh) * 2020-03-03 2021-09-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可读介质、通信终端
CN113763254A (zh) * 2020-06-05 2021-12-07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7927A (zh) * 2011-08-12 2013-03-0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3077500A (zh) * 2012-12-30 2013-05-01 信帧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去雾方法及装置
CN103747213A (zh) * 2014-01-15 2014-04-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运动目标的交通监控视频实时去雾方法
KR101448164B1 (ko) * 2013-04-22 2014-10-14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파라미터 최적화를 이용한 영상의 안개 제거 방법
CN105282421A (zh) * 2014-07-16 2016-01-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去雾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1689562B1 (ko) * 2015-08-28 2016-12-26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이중 다크 채널에 기반한 안개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05536B1 (ko) * 2015-10-08 2017-02-10 목포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카메라 영상기반 안개 제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7927A (zh) * 2011-08-12 2013-03-0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3077500A (zh) * 2012-12-30 2013-05-01 信帧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去雾方法及装置
KR101448164B1 (ko) * 2013-04-22 2014-10-14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파라미터 최적화를 이용한 영상의 안개 제거 방법
CN103747213A (zh) * 2014-01-15 2014-04-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运动目标的交通监控视频实时去雾方法
CN105282421A (zh) * 2014-07-16 2016-01-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去雾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1689562B1 (ko) * 2015-08-28 2016-12-26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이중 다크 채널에 기반한 안개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05536B1 (ko) * 2015-10-08 2017-02-10 목포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카메라 영상기반 안개 제거 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271A (zh) * 2019-05-30 2019-09-10 成都希格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视觉的快速轨道侵限识别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362381A (zh) * 2020-03-03 2021-09-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可读介质、通信终端
CN113362381B (zh) * 2020-03-03 2023-02-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可读介质、通信终端
CN113763254A (zh) * 2020-06-05 2021-12-07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63254B (zh) * 2020-06-05 2024-02-02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318B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419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2608B (zh) 终端设备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841902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45196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5545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3030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49343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9490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TW448411B (en) Global white point detection and white balance for color images
CN10731796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2405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465903B (zh) 图像白平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41782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13216A (zh)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27729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9490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431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77369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739287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59843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7295261A (zh) 图像去雾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46422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392871B (zh) 图像去雾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431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17972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