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4275B -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4275B
CN107454275B CN201710541928.4A CN201710541928A CN107454275B CN 107454275 B CN107454275 B CN 107454275B CN 201710541928 A CN201710541928 A CN 201710541928A CN 107454275 B CN107454275 B CN 107454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people
value
warning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19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4275A (zh
Inventor
袁宏永
陈建国
陈涛
黄全义
孙占辉
刘然
郑煜堃
陈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an Mdt Infotech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Global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an Mdt Infotech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Global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an Mdt Infotech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Global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a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419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4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4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4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4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alarm systems, e.g. fire, police or burglar alarm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42Notifying the called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48Location-based services which utilize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a target
    • H04M3/42357Location-based services which utilize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a target where th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to a monitoring entity such as a potential calling party or a call processing serve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接处警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当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适用于警务处理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公共报警平台的普及,报警业务也从固有的突发事件,增加至包含消防、交通、医疗等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业务跨度增大后,警情呼入量逐年上升。
然而,在接处警中心,接警员的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程度比例的报警是无效报警。由于不同区域或国家的政策不同,对无效报警的定义不尽相同,使得无效报警所占比例不尽相同。无效报警的类别比较多,例如,无声报警、夸大警情、误报或者谎报警情、骚扰电话、以及恶意报警等等。在无效报警中,奇葩报警以及骚扰报警占绝大多数。大量的无效报警一方面增加接警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若对于无效报警在接警阶段没有能够识别,则还会派出资源(警察、消防员、交警或者医务人员以及响应的装备)对该无效警情进行处置,造成资源浪费,不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急需处置的真实警情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用于提高接处警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
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当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
可选的,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包括:
当报警电话为固定电话时,获取装机地址;
当报警电话为手机号码时,获取实时定位地址;
搜索与该号码进行绑定的报警人的身份证件号码;
根据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查询该报警人的基本信息,所述报警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以及年龄。
可选的,在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该报警人的所有报警记录进行关联并汇总。
可选的,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报警人没有历史报警记录时,则将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设置为满分。
可选的,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的方法包括:
获取该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
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
Sp=M-(S1+S2+S3……Si);
上述公式中,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M表示警务诚信满分值;Si表示第i次无效报警扣除分值;T表示无效报警记录中单次报警通话时长,i表示无效报警通话次数,Ti表示第i次的无效报警通话时长;j表示无效报警类型,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的平均通话时长;nj表示对j类无效报警的容忍次数,Sc表示基础参考分值,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单次扣除分值;
根据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以及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用户本次报警的当前信认值:
Ssum=Ss*20%+Sp*80%
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Ss表示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Ssum表示当前信任值。
可选的,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生成本次报警记录,并将报警记录录入数据库中。
可选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并添加新生成的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可选的,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包括:
同步公民基本信息;
当与公民身份证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变更后,将变更后的电话号码与该公民身份证进行绑定,并重新计算该公民的当前信任值;
当多个电话号码绑定同一个公民身份证号码时,将所有的电话号码的报警记录相关联,并重新计算该公民的当前信任值。
可选的,当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根据信任值,预判本次接警类型,所述接警类型包括:有效报警以及无效报警。
可选的,当接警类型为有效报警时,将本次报警生成待处理警情。
可选的,当生成待处理警情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资源对该警情进行处理过程中,再次判断该报警类型:当警情为无效报警时,修改报警记录,重新计算该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并将修改后的报警记录以及当前信任值录入数据库中。
可选的,当警情为无效报警时,记录本次无效报警的无效类型,结束本次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可知,当接处警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面对低于预设警戒值的报警时,可直接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可加快处理速度,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并且,不会对该无效报警进行进一步的处置,因此节约了资源,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急需处置的真实警情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其中,该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报警电极进行号码识别;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报警判断模块,用于当报警人当前的信任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可知,对于信任值较低的报警,可直接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从而不必花费接警员更多的精力放置在次警情上,有效的提高了该接警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警情”是指社会发生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并由公民或社会安全巡逻人员上报到接处警中心的事件。该“接处警中心”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报警中心、救护中心、交警中心以及防控办公室。上述接处警中心可根据具体的突发事件进行确定。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资源”是指人员、车辆以及物资,人员是指处理警情的警察、紧急医疗人员、消防人员、交通警察或其他处理紧急情况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员;车辆是指相关职能部门在执行任务时使用的车辆,例如,警察相关职能部门所用车辆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用于执行紧急职务的机动车辆;物资是指在指挥救援时使用的紧急救援物资,按照用途来分即防护用品类、生命救助类、生命支持类、救援运载类、临时食宿类、污染清理类、动力燃料类、工程设备类、器材工具类、照明设备类、通讯广播类、交通运输类、工程材料类等,根据具体警情调用相应的物资。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调派资源的方法,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
S102,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S103,当报警人的当前信用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可知,当接处警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面对低于预设警戒值的报警时,可直接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从而可加快处理速度,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并且,不会对该无效报警进行进一步的处置,因此节约了资源,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急需处置的真实警情中。
本实施里中,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的方法包括:
获取该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
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
Sp=M-(S1+S2+S3……Si);
上述公式中,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M表示警务诚信满分值;Si表示第i次无效报警扣除分值;T表示无效报警记录中单次报警通话时长,i表示无效报警通话次数,Ti表示第i次的无效报警通话时长;j表示无效报警类型,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的平均通话时长;nj表示对j类无效报警的容忍次数,Sc表示基础参考分值,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单次扣除分值;。
根据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以及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用户本次报警的当前信认值:
Ssum=Ss*20%+Sp*80%
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Ss表示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Ssum表示当前信任值。
上述满分值、无效类型、容忍次数、警戒值以及基础参考分值可自行设定,也可以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计算得出。
示例性的,可将无效类型只包括:骚扰电话以及虚假警情。当出现无声电话时,可归类到骚扰电话,当出警后发现该警情为无效报警,则认得为虚假警情。视情节严重程度,扣分值也相应的不同。
示例性的,满分值为100分,基础参考分值为40分,警戒值为60分。
示例性的,根据不同的无效类型,骚扰电话类型的容忍次数可为10次,虚假警情的容忍次数为3次。
社会诚信档案分值可从政府部门获取,并根据公民身份证件号码关联报警人的信息,获取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的得分。另外,由于考虑到本实施的目的是提高接警员的工作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本实施例中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对于以社会诚信档案分值进行着重考量时,可将此分值所占比重增大。并且,社会诚信档案分值的计算包括多方面,示例性的,金融机构的评价,违章情况的处理等等。
另外,警务诚信分值的高低,一方面与报警人无效报警次数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报警时长、报警类型以及对接警员的工作造成的影响程度有关。对于不同类型的无效报警以及耗时不同的无效报警来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扣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无效报警,可采取一些相应的处理措施:
示例性的,可将报警人的报警电话屏蔽一段时间,屏蔽时间可进行设置。
在更具体的实时方式中,也可将报警人加入黑名单,允许接警员一键屏蔽,或者一键关闭。
另外,对于一些不允许屏蔽或拉黑的地区或国家可以将报警人信息,推送至高级接警员对其进行后续处理。
并且,根据无效报警的情节严重程度,可对该报警人进行教育或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的流程图。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报警电话为固定电话时,获取装机地址;当报警电话为手机号码时,获取实时定位地址。
S202,搜索与该号码进行绑定的报警人的身份证件号码。
S203,根据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查询该报警人的基本信息,所述报警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以及年龄。
了解报警人的基本信息可帮助接警员核对该报警人自述信息的真实性。示例性的,判断其所说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是否正确等等。
在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该报警人的所有报警记录进行关联并汇总。
接警员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该报警人的所有报警记录以弹出框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中,了解报警人员所有的报警记录,有助于接警员了解该报警人的信任值,从而对当前警情的类型进行预判。
可以理解的是,尤其是当该报警人在最近一小时或者最近一天时间内,频繁的拨打报警电话,说明该报警人最近一段时间内,无效报警的趋势较大,接警员可快速简单的处置该报警电话,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报警人没有历史报警记录时,则将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设置为满分。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生成本次报警记录,并将报警记录录入数据库中。
该报警记录,不仅包括报警类型、报警电话、报警人的基本信息、报警编号,必然的还包括该报警人的信用值等等,也就是说,与本次报警的相关信息均关联到该报警记录中。
本实施例中,为了信息的准确性,还可对数据可进行更新。具体的,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更新数据库中的公民基本信息,并添加新生成的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的流程图。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包括:
S301,同步公民基本信息。
S302,当与公民身份证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变更后,将变更后的电话号码与该公民身份证进行绑定,并重新计算该公民的当前信任值。
S303,当多个电话号码绑定同一个公民身份证号码时,将所有的电话号码的报警记录相关联,并重新计算该公民的当前信任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更新步骤做限定,对数据库的更新可在任意步骤之前,也可在任意步骤之后。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当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根据信任值,预判本次接警类型,所述接警类型包括:有效报警以及无效报警。
有效报警的类型包括多种,示例性的,求助报警:深夜噪声扰民,道路拥堵临时挪车,买到假货不予理赔等等。
根据计算出的信用值,可帮助接警员判断对本次报警类型,若为有效报警,则详细的填写接警单,生成待处理警情;若为无效报警,则可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挂断电话、对其播放教育IVR或语音提示或推送至高级接警员对其进行后续处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当接警类型为有效报警时,将本次报警生成待处理警情。后续派出相应的资源进行处置。
更进一步的,当生成待处理警情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资源对该警情进行处理过程中,再次判断该报警类型:当警情为无效报警时,修改报警记录,重新计算该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并将修改后的报警记录以及当前信任值录入数据库中。
示例性的,当警情为无效报警时,记录本次无效报警的无效类型,结束本次报警。面对无效报警,接警员可快速记录该报警类型,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接警员的工作效率。
上述虚假警情,在无效报警中属于比较恶劣的一种,不仅浪费了资源,更不能够将资源集中处置急需解决的警情。严重影响了接警员以及处警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对于本实施例所涉及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不仅仅限定使用电话包括,还可通过网页、公共平台以及聊天工具等等进行报警。此时,上述方法也适用。例如,通过公众号进行报警,同样适用于上述方法,并且如若判断该聊天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无效报警后,可对其账号进行拉黑,或对报警人进行教育等等。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时例提供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的结构图。该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1,用于对报警电极进行号码识别。
计算模块2,用于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报警判断模块3,用于当报警人当前的信任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
根据上述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可知,对于信任值较低的报警,可直接切换值无效报警界面,从而不必花费接警员更多的精力放置在次警情上,有效的提高了该接警员的工作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
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当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
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的方法包括:
获取该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
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
Sp=M-(S1+S2+S3……Si);
上述公式中,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M表示警务诚信满分值;Si表示第i次无效报警扣除分值;T表示无效报警记录中单次报警通话时长,i表示无效报警通话次数,Ti表示第i次的无效报警通话时长;j表示无效报警类型,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的平均通话时长;nj表示对j类无效报警的容忍次数,Sc表示基础参考分值,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单次扣除分值;
根据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以及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报警人本次报警的当前信任值:
Ssum=Ss*20%+Sp*80%
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Ss表示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Ssum表示当前信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包括:
当报警电话为固定电话时,获取装机地址;
当报警电话为手机号码时,获取实时定位地址;
搜索与该号码进行绑定的报警人的身份证件号码;
根据报警人的身份证号码,查询该报警人的基本信息,所述报警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以及年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该报警人的所有报警记录进行关联并汇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报警人没有历史报警记录时,则将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设置为满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生成本次报警记录,并将报警记录录入数据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并添加新生成的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更新数据库中公民基本信息包括:
同步公民基本信息;
当与公民身份证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变更后,将变更后的电话号码与该公民身份证进行绑定,并重新计算该公民的当前信任值;
当多个电话号码绑定同一个公民身份证号码时,将所有的电话号码的报警记录相关联,并重新计算该公民的当前信任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根据信任值,预判本次接警类型,所述接警类型包括:有效报警以及无效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警类型为有效报警时,将本次报警生成待处理警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生成待处理警情之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资源对该警情进行处理过程中,再次判断该报警类型:当警情为无效报警时,修改报警记录,重新计算该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并将修改后的报警记录以及当前信任值录入数据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警情为无效报警时,记录本次无效报警的无效类型,结束本次报警。
12.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报警信息的处理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报警电话进行号码识别;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报警人的当前信任值;
报警判断模块,用于当报警人当前的信任值低于预设的警戒值时,将本次报警切换至无效报警记录界面;
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该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
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
Sp=M-(S1+S2+S3……Si);
上述公式中,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M表示警务诚信满分值;Si表示第i次无效报警扣除分值;T表示无效报警记录中单次报警通话时长,i表示无效报警通话次数,Ti表示第i次的无效报警通话时长;j表示无效报警类型,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的平均通话时长;nj表示对j类无效报警的容忍次数,Sc表示基础参考分值,表示第j类无效报警单次扣除分值;
根据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以及警务诚信分值,由如下公式计算该报警人本次报警的当前信任值:
Ssum=Ss*20%+Sp*80%
Sp表示报警人的警务诚信分值;Ss表示报警人的社会诚信档案分值;Ssum表示当前信任值。
CN201710541928.4A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7454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1928.4A CN107454275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1928.4A CN107454275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275A CN107454275A (zh) 2017-12-08
CN107454275B true CN107454275B (zh) 2019-08-13

Family

ID=6048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1928.4A Active CN107454275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4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7828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清华大学 基于统一报警平台的多源报警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1210827B (zh) * 2020-04-20 2020-08-21 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报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5080A (zh) * 2020-10-09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554858A (zh) * 2021-07-22 2021-10-26 福州市马尾区华裕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9085B2 (en) * 1999-10-26 2003-03-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phone line re-allocation
AU4136701A (en) * 1999-11-30 2001-06-12 Joseph N. D'amico Security system linked to the internet
JP3686821B2 (ja) * 2000-05-12 2005-08-24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構内交換機における緊急呼の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構内交換機
US6693530B1 (en) * 2001-10-16 2004-02-17 At&T Corp. Hom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platform
CN1713662B (zh) * 2005-07-01 2011-04-20 高勇 公众服务、紧急求助电话对骚扰电话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453391A (zh) * 2007-11-28 2009-06-10 厦门瑞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网络摄像机公共报警平台
CN102663036A (zh) * 2012-03-26 2012-09-12 卢德明 一种个人诚信预警级别分类查询方法
CN102881129B (zh) * 2012-09-17 2015-01-14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接警主机、系统及方法
CN106162059A (zh) * 2015-04-08 2016-11-23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报警方法和系统
CN105897491A (zh) * 2016-06-24 2016-08-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无效监控报警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790915B (zh) * 2016-12-09 2019-07-26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号码识别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应的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275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4275B (zh) 一种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3458412B (zh) 防止电话诈骗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云端分析服务器
CN103430504B (zh) 用于保护指定数据组合的系统和方法
US78740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n-law enforcement entities to conduct checks using law enforcement restricted databases
US20130054598A1 (en) Entity resolution based on relationships to a common entity
US117203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ly identifying and dynamically presenting incident and unit information to a public safety user based on historical user interface interactions
CN108280358B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60215A (zh) 风险预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408892A (zh) 安防系统及应急系统及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及方法
ESCAP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KR20170006158A (ko) 문자 메시지 부정 사용 탐지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833383B (zh) 基于深度学习和agent的联动防御系统
CN111951084B (zh) 用于车辆租赁订单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493475A (zh) 电话网络的实时网络利用效率低和滥用检测平台
CN107464036A (zh) 一种调派资源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0708749B1 (en) Validating and supplementing emergency call information removing private information
US11032308B2 (en) Source verification device
Olphin et al. Solving Burglary Offences: Building a Model to Predict Clearance of Burglary Following Initial Investigation
CN103795713A (zh) 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以及系统间消息交互方法
CN112860764B (zh) 一种路网异常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Baldwin et al. Report of Analysis of 911 Calls for Service to Inform Pre-Arrest Diversion andOther Expansion Efforts
KR102584457B1 (ko) 연관 긴급출동 지령 정보 제공이 가능한 긴급출동 지령 정보 관리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Segantini et al. Analysis of road accidents fatalities: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innovative solution strategies
Weisburd et al. Police Response Times and Injury Outcomes
Sholihah et al. 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 as an Knowledge Sharing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