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3491A -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3491A
CN107453491A CN201611061797.1A CN201611061797A CN107453491A CN 107453491 A CN107453491 A CN 107453491A CN 201611061797 A CN201611061797 A CN 201611061797A CN 107453491 A CN107453491 A CN 107453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apacitor
inductor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17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3491B (zh
Inventor
柳炳宇
吴淳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53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3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0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mounted on a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2Bandpass or bandstop filters with adjustable bandwidth and fixed centre 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无源元件,用于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接收电力;多个二极管,彼此连接以将电力整流;多个电容器,分别并联到所述多个二极管;以及电感器,以与所述多个电容器谐振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多个二极管。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能够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或者外部接收电力。最近,随着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接收功率的增加,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会引起针对内部或者相邻产品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目前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无法满足基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标准的电磁干扰标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2313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电磁干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无源元件,用于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接收电力;多个二极管,彼此连接以将所述电力整流;多个电容器,分别并联到所述多个二极管;以及电感器,以与所述多个电容器谐振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多个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可以包括:接收电感器,通过磁共振方式而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接收电力;接收电容器,与所述接收电感器谐振;低通滤波器,将所述接收电感器和所述电容器的谐振信号低通滤波;整流器,将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整流,其中,所述整流器包括彼此谐振的电容器和电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以减少随着整流器的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从而减少电磁干扰,并且可以容易满足基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标准的电磁干扰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电路图。
图2a是示出图1的整流器的第一状态等价电路的电路图。
图2b是示出图1的整流器的第二状态等价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输入信号的图形。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输出信号的图形。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输入信号频谱的图形。
符号说明
C11、C21:第一电容器 C12、C22:第二电容器
C13:第三电容器 C14:第四电容器
C31、C32、C33、C34、C41、C42、C43、C44:接收电容器
D11、D21:第一二极管 D12、D22:第二二极管
D13:第三二极管 D14:第四二极管
F11、F21:低通滤波器 L11:电感器
L21:第一电感器 L22:第二电感器
L31、L41:接收电感器 L32、L42:传输电感器
1000:无线电力传输接收器 1100:整流器
1200:接收谐振器 1300:接收器控制器
1400:变流器(Converter) 1500:负载
2000:无线电力传输发送器 2100:电源
2200:传输谐振器 2300:发送器控制器
2400:功率放大器 2500:整合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为能够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应理解到,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虽然彼此不同,但是彼此无须排斥。例如,本文中记载的关于一实施例的特定形状、结构及特性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以其他实施例实现。并且,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的个别构成要素的位置或不知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得到变更。因此,后述的具体说明的目的不在于具有限定性的含义,适当地说明的话,本发明的范围只根据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内容及与其等同的所有范围而被限定。附图中的类似的附图符号在多个方面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功能。
以下,为了使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电路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可以包括:第一二极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三二极管D13、第四二极管D14、第一电容器C11、第二电容器C12、第三电容器C13、第四电容器C14、平滑电容器Co及电感器L11。
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可以以整流输入信号的方式彼此连接。
例如,所述第一二极管D11可以以使来自第一输入端子的电流通过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12以使来自第二输入端子的电流通过的方式连接。据此,整流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Vo可以在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大于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时,成为正电压;在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小于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时,也成为正电压。
第三二极管D13和第四二极管D14可以与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一同将输入信号整流。
例如,所述第三二极管D13可以以使电流向第一输入端子通过的方式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14可以以使电流向第二输入端子通过的方式连接。据此,整流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Vo可以在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大于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时,成为正电压;在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小于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12时,也成为正电压。
第一至第四电容器C11、C12、C13、C14可以分别并联到所述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11、D12、D13、D14。
例如,第一电容器C11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1的一端,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1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电容器C12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12的一端,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12的另一端。例如,第三电容器C13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三二极管D13的一端,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例如,第四电容器C14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四二极管D14的一端,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四二极管D14的另一端。
平滑电容器Co可以使输出端子的电压Vo的变化缓慢。输出端子的电压Vo的波形可能根据所述平滑电容器Co的电容而不同。如果要使输出端子的电压Vo的信号具有正弦波的波形,可以不配备所述平滑电容器Co。
电感器L11可以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二二极管D12,以与第一至第四电容器C11、C12、C13、C14产生谐振。所述电感器L11与第一至第四电容器C11、C12、C13、C14之间的谐振可以使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之间的电压差具有接近正弦波的波形。
如果整流器不包括所述电感器L11和多个电容器,则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具有接近方波(square wave)的波形。所述方波为包括基波(fundamental wave)以及具有不小的功率的奇数阶的谐波(odd-orderharmonics)的波形,因此可以通过所述谐波而引起针对包括整流器的产品或整流器的相邻产品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可以通过使所述电感器L11和多个电容器器谐振,而使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具有接近正弦波(sinusoidal wave)的波形。据此,可以减少随着整流器的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
图2a是示出图1的整流器的第一状态等价电路的电路图。
参照图2a,整流器的第一状态表示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高于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的情形。其中,正向偏压(forward bias)状态的二极管可以表现为短路状态,反向偏压(reverse bias)状态的二极管可以变现为断路状态。根据电路解释方法,可以无视并联到正向偏压状态的二极管的电容器。
据此,整流器的第一状态等价电路可以具有使第二电容器C12、第三电容器C13和电感器L11谐振的结构。其中,整流器的第一状态等价电路可以具有基于第二电容器C12和第三电容器C13的总电容与电感器L11的电感的谐振频率。所述谐振频率可以被设计成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
图2b是示出图1的整流器的第二状态等价电路的电路图。
参照图2b,整流器的第二状态表示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小于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的情形。
据此,整流器的第二状态等价电路可以具有使第一电容器C11、第四电容器C14和电感器L11谐振的结构。其中,整流器的第二状态等价电路可以具有基于第一电容器C11和第四电容器C14的总电容与电感器L11的电感的谐振频率。所述谐振频率可以被设计成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流器可以具有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使电感器L11和多个电容器稳定地谐振的结构。据此,随着整流器的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可以大大减少。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电路图。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可以包括:第一二极管D21、第二二极管D22、第一电容器C21、第二电容器C22、平滑电容器Co、第一电感器L21和第二电感器L22。
第一二极管D21和第二二极管D22可以彼此连接以将输入信号整流。
第一电容器C21、第二电容器C22可以分别并联到第一二极管D21和第二二极管D22。
平滑电容器Co可以使输出端子的电压Vo的变化缓慢。
第一电感器L21可以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21和第三输入端子,以与第一电容器C21谐振。所述第一电感器L21和第一电容器C21之间的谐振可以使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和第三输入端子的电压VI3之间的电压差具有接近正弦波的波形。
第二电感器L22可以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22和第三输入端子,以与第二电容器C22谐振。所述第二电感器L22和第二电容器C22之间的谐振可以使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和第三输入端子的电压VI3之间的电压差具有接近正弦波的波形。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通过使第一电感器L21和第二电感器L22分别与第一电容器C21和第二电容器C22谐振,可以使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具有接近正弦波的波形。据此,可以减少随着整流器的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路图。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电感器L31、第一接收电容器C31、第二接收电容器C32、第三接收电容器C33、第四接收电容器C34、低通滤波器F11和第五电容器C15。
其中,将指所有接收电感器和接收电容器的术语定义为接收无源元件。所述接收无源元件可以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接收电力而将信号输出到低通滤波器F11。
接收电感器L31可以通过磁共振方式而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传输电感器L32接收电力。
第一至第四接收电容器C31、C32、C33、C34可以与接收电感器L31谐振。其中,谐振频率可以是6.78MHz,但不限于此。
例如,所述第一接收到电容器C31和第二接收电容器C32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接收电感器L31的一端,所述第三接收电容器C33和第四接收电容器C34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接收电感器L31的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接收电容器C31和第三接收电容器C33的另一端可以接地。并且,所述第二接收电容器C32和第四接收电容器C34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低通滤波器F11。
低通滤波器F11可以将接收电感器L31和接收电容器的谐振信号低通滤波而将信号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所述低通滤波器F11可以具有比谐振频率更高频率的截止(cut-off)频率,以消除谐振信号中包含的纹波(ripple)等噪声。例如,所述低通滤波器F11可以由LC滤波器或RC滤波器实现。
所述低通滤波器F11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可以分别连接到图1中示出的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从而,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可以减少随着整流器的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
第五电容器C15可以连接到所述低通滤波器F11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五电容器C15可以作为图2a中示出的并联到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的电容器而工作,并且可以以图2b中示出的并联到第一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的电容器而工作。即,所述第五电容器C15可以与整流器中包含的电感器谐振。因此,所述第五电容器C15可以减少随着整流器的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路图。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电感器L41、第一接收电容器C41、第二接收电容器C42、第三接收电容器C43、第四接收电容器C44及低通滤波器F21。
接收电感器L41可以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传输电感器L42以磁共振的方式接收电力。所述接收电感器L41可以具有连接到接地电压、第一接收电容器C42及第三接收电容器C43的中心抽头(center tap)。
第一至第四接收电容器C41、C42、C43、C44可以与接收电感器L41谐振。例如,所述第一接收电容器C41和第二接收电容器C42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接收电感器L41的一端,第三接收电容器C43和第四接收电容器C44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接收电感器L41的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接收电容器C41和第四接收电容器C44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低通滤波器F41。
低通滤波器F21可以将接收电感器L41和接收电容器的谐振信号低通滤波,从而通过第一至第三输出端子输出信号。所述低通滤波器F21可以具有比谐振频率更高频率的截止频率,以消除谐振信号中包含的纹波(ripple)等噪声。例如,所述低通滤波器F21可以由LC滤波器或RC滤波器实现。
所述低通滤波器F21的第一至第三输出端子可以分别连接到图3中示出的整流器的第一至第三输入端子。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6,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1000和无线电力传输装置2000。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1000可以包括:整流器1100、接收谐振器1200、接收器控制器1300、转换器1400和负载1500。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2000可以包括:电源2100、传输谐振器2200、发送器控制器2300、功率放大器2400(power amplifier)及整合电路2500。
整流器1100可以将接收的电力整流,并且可以是图1至图3中示出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1100不仅可以减少随着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也可以减少在无线电力接收装置1000和接收谐振器1200等整流器1100之前的过程中产生的谐波。
接收谐振器1200可以与传输谐振器2200谐振耦合(resonant coupling)。即,所述接收谐振器1200可以具有与传输谐振器2200的谐振频率实际相同的谐振频率。
接收器控制器1300可以控制无线电力接收装置1000的操作。例如,所述接收器控制器1300可以包括微型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而执行控制流程,并与发送器控制器2300进行双向通信。
转换器1400可以改变整流器1100中整流的电力的电压。例如,所述转换器1400可以包括DC-DC转换器而使整流的电力升压或降压。
负载1500可以将在转换器1400中转换的电力供应给需要电力的设备。
电源2100可以存储将要传输给无线电力传输装置2000的电力。例如,所述电源2100可以包括:从外部通过导线得到电力供应并存储的电池、将存储的电力转换的转换器以及在所述电池和所述转换器之间执行开关操作的开关。
传输谐振器2200可以与接收谐振器1200谐振耦合(resonant coupling)。
发送器控制器2300可以控制无线电力传输装置2000的操作。例如,所述发送器控制器2300可以包括微型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而执行控制流程,并与接收器控制器1300进行双向通信。
功率放大器2400可以将从电源2100输入的电力放大而传递给传输谐振器2200。
整合电路2500可以将阻抗整合,以减少将在功率放大器2400放大的电力传递给传输谐振器2200时的电力损失。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输入信号的图形。
参照图7a,横轴表示时间t的经过,纵轴表示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子的电压VI1和第二输入端子的电压VI2之间的电压差,曲线为接近正弦波形态的波形。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输出信号的图形。
参照图7b,横轴表示时间t的经过,纵轴表示整流器的输出端子的电压Vo,曲线具有0或正的电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包含的整流器的输入信号频谱的图形。
参照图8,横轴表示频率,纵轴用dB刻度(dB scale)表示功率P。其中,3次谐波的功率与基波的功率之比可以小于10%,并且是比普通方波的比例更低的比例。并且,在3次谐波的功率小的情况下,5次以后的谐波的功率更小。
即,整流器的输入端子的电压可以借助于谐振而具有基波与谐波的比例小的波形。据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以减少随着整流操作而产生的谐波。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具有基本知识的任何人都可以实现多种变形。

Claims (11)

1.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无源元件,用于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接收电力;
多个二极管,彼此连接以将所述电力整流;
多个电容器,分别并联到所述多个二极管;以及
电感器,以与所述多个电容器谐振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多个二极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二极管包括:
第一二极管,一端连接到第一输入端子以使来自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的电流通过;
第二二极管,一端连接到第二输入端子以使来自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的电流通过,且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
所述多个电容器包括:
第一电容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
第二电容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三二极管,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入端子以使电流向所述第一输入端子通过;
第四二极管,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以使电流向所述第二输入端子通过,且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
第三电容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
第四电容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力周期的一部分区间内,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四电容器与所述电感器一起谐振,
在所述电力周期的另一部分区间内,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述第三电容器与所述电感器一起谐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五电容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从而与所述电感器谐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还包括:
平滑电容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到第三输入端子,
所述电感器包括:
第一电感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入端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输入端子;
第二电感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输入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还包括:
低通滤波器,将所述电力低通滤波而传递给所述多个二极管。
8.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电感器,通过磁共振方式而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接收电力;
接收电容器,与所述接收电感器谐振;
低通滤波器,将所述接收电感器和所述接收电容器的谐振信号低通滤波;
整流器,将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整流,
其中,所述整流器包括彼此谐振的电容器和电感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整流器包括:
第一二极管,一端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以使电流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通过;
第二二极管,一端连接到第二输出端子以使电流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通过;
第三二极管,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以使电流向所述第一输出端子而通过;
第四二极管,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以使电流向所述第二输出端子而通过,
所述电容器包括分别并联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
所述电感器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从而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谐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整流器包括:
第一二极管,一端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以使电流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子通过;
第二二极管,一端连接到第二输出端子以使电流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子通过;
所述电容器包括分别并联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
所述电感器包括:
第一电感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低通滤波器的第三输出端子,从而与所述第一电容器谐振;
第二电感器,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输出端子,从而与所述第二电容器谐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整流器中包含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的谐振频率与所述接收电感器和所述接收电容器的谐振频率相同。
CN201611061797.1A 2016-05-30 2016-11-25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Active CN107453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66542A KR102620940B1 (ko) 2016-05-30 2016-05-30 무선전력수신장치
KR10-2016-0066542 2016-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491A true CN107453491A (zh) 2017-12-08
CN107453491B CN107453491B (zh) 2021-01-08

Family

ID=6048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1797.1A Active CN107453491B (zh) 2016-05-30 2016-11-25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620940B1 (zh)
CN (1) CN107453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9763B1 (ko) * 2019-10-22 2022-03-28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f-dc 배전압 정류회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833A (zh) * 2011-12-29 2012-06-27 太原中博信息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高压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KR20130042992A (ko) * 2011-10-19 2013-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의 크기를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CN103746462A (zh) * 2013-07-11 2014-04-23 重庆米亚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边lcc补偿网络及其调谐方法
US20140225447A1 (en) * 2013-02-11 2014-08-14 Triune Ip Llc High-frequency wireless power system
CN103997133A (zh) * 2014-05-13 2014-08-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平板式非接触拾电器
DE102014102593A1 (de) * 2013-03-29 2014-10-02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Stromversorgungs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2070B2 (en) * 2008-08-25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ssive receiver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102011076918B4 (de) * 2011-06-03 2019-03-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Lokalspulensystem, Magnetresonanz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zu einem Lokalspulensystem
EP2817861B1 (en) * 2012-02-02 2021-11-17 Auckland UniServices Limited Var control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2015231306A (ja) 2014-06-06 2015-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42992A (ko) * 2011-10-19 2013-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의 크기를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CN102522833A (zh) * 2011-12-29 2012-06-27 太原中博信息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高压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US20140225447A1 (en) * 2013-02-11 2014-08-14 Triune Ip Llc High-frequency wireless power system
DE102014102593A1 (de) * 2013-03-29 2014-10-02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Stromversorgungseinrichtung
CN103746462A (zh) * 2013-07-11 2014-04-23 重庆米亚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双边lcc补偿网络及其调谐方法
CN103997133A (zh) * 2014-05-13 2014-08-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平板式非接触拾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20940B1 (ko) 2024-01-05
CN107453491B (zh) 2021-01-08
KR20170135121A (ko)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3567B2 (en) Dual-mod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KR102655303B1 (ko) 비접촉 전력전송 시스템
US10027377B2 (en) Wireless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9859744B2 (en) Dual-mode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Yao et al. An FDM-based simultaneous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fer system functioning with high-rate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CN106655528B (zh) 基于双侧lc网络的ec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US10432022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5720582B (zh) 一种特定谐波消除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8616168B (zh) 含中继线圈谐振型无线充电系统电磁干扰预测电路及方法
JP6755829B2 (ja)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US10320305B2 (en) Transformer
CN114900397B (zh) 一种无线电能与反向信号同步传输系统
US20170149281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type wireless charging circuit
CN110474407B (zh) 一种双频控制三线圈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JP6652841B2 (ja) 非接触受電装置
JP2016192856A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送電装置
CN107453491A (zh)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JP2014033499A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
EP3014735A2 (en) Wireless power source with parallel resonant power paths
CN109217496B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补偿电路的参数分析方法
Anh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high-efficiency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09921523B (zh) 基于ss拓扑的磁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203368469U (zh) 电力线通信高速调制信号与直流电源的耦合分离电路
CN112737021A (zh) 一种基于Class-E电路的负载无关型无线充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0429721A (zh) 一种基于lccl的非接触式电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5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Applicant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