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3213B -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3213B
CN107453213B CN201710522065.6A CN201710522065A CN107453213B CN 107453213 B CN107453213 B CN 107453213B CN 201710522065 A CN201710522065 A CN 201710522065A CN 107453213 B CN107453213 B CN 107453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point
conductive mesh
supply device
moul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20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3213A (zh
Inventor
屈治国
曾敏君
王晶晶
唐林强
马壮
王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20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3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3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放电模组和调节模组,所述放电模组包括针电极和网电极,所述调节模组包括支撑支架和多个滑动支架,多个所述滑动支架并排布置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上,所述针电极和所述网电极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上。实现提高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Description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晕放电离子送风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送风系统,以其具有的结构简单、无噪声、有空气净化作用等诸多优点,成为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现有技术中离子风的产生源于电晕放电原理:由于高压电的作用,针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极大,使区域内的大量空气分子产生电离,而在此区域之外的电场较弱,不发生电离过程。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且在运动过程中与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碰撞,把部分动能传递给中性粒子,使其一起做定向移动,即产生离子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针网放电的方式,针电极和网电极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实现离子送风。但是,受结构限制,针电极和网电极的距离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无法根据需要调节获得高效的离子送风效果。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方便调节以实现均匀送风并提高离子送风的风速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现方便调节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中针网的距离,以提高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包括多级放电模组和调节模组,所述放电模组包括针电极和网电极,所述调节模组包括支撑支架和多个滑动支架,多个所述滑动支架并排布置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上,所述针电极和所述网电极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还设置有多根可转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滑动支架滑动的导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所述针电极或所述网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针电极包括第一绝缘座、多根导电条和多根放电针,每根所述导电条上设置有多根所述放电针,所述导电条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所述网电极包括第二绝缘座和导电网,所述导电网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所述第一绝缘座和所述第二绝缘座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上。
进一步的,第n级所述放电针投影到第n+1级所述导电网的第n级针尖投影点与第n+1级放电针投影到第n+1级所述导电网的第n+1级针尖投影点错位分布;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相邻三个所述第n级针尖投影点所形成的三角形中分布有对应的所述第n+1级针尖投影点。
进一步的,在同一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
其中,在所述放电针和所述导电网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调节单根所述放电针与所述导电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导电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时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风速中心点为所述放电针的针尖在所述导电网上的投影点部位;
另外,偏离所述风速中心点位置距离为r处的风速为Vr,Vr=aVmax, a=0.3-0.7。
进一步的,在同一所述放电模组中,多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的,在同一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导电网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放电针的针尖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放电针垂直于所述导电网所形成的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通过采用调节模组来安装放电模组,每个放电模组中的针电极和网电极均安装在可以移动的滑动支架上,在实际使用工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方便调节滑动支架来改变放电模组中针电极和网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获得最佳的针网距离,以优化离子送风效果,实现方便调节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中针网的距离,以提高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中调节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中针电极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中针电极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中网电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中网电极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的布局图一;
图8为本发明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实施例的布局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包括多级放电模组100和调节模组200,所述放电模组100包括针电极和网电极,所述调节模组200包括支撑支架3和多个滑动支架4,多个所述滑动支架4并排布置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3上,所述针电极和所述网电极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4上。多级所述放电模组100依次排列分布,形成多级结构的离子送风方式,位于头部的放电模组100产生电晕放电形成的离子风进入到下一级放电模组100中继续进行电晕放电加速,最后,从尾部的放电模组100输出,离子风经过多级电晕放电加速,实现速度上的叠加,可以获得高速的送风速度。其中,调节模组200中的滑动支架4可以根据需要滑动,从而对于单个放电模组100而言,针电极和网电极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滑动支架4上,通过调节两个滑动支架4之间的距离,便可以方便调节针电极和网电极之间的距离,以改变离子送风的效果。而为了实现调节滑动支架4,所述支撑支架3还设置有多根可转动的调节螺杆41,所述调节螺杆41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4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4移动,具体的,每根调节螺杆41与对应的滑动支架4螺纹连接,这样,通过转动调节螺杆41,可以对应的调节对应的滑动支架4移动,而不会影响其他的滑动支架4。支撑支架3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滑动支架4滑动的导杆31。另外,对应位于支撑支架3的一端部针电极或网电极,可以直接固定在支撑支架3该端部设置有固定支架32,固定支架32可以位于起始端,也可以作为结尾端。
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电极包括第一绝缘座12、多根导电条11和多根放电针1,每根所述导电条11上设置有多根所述放电针1,所述导电条11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座12上;所述网电极包括第二绝缘座21和导电网2,所述导电网2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座21上;所述第一绝缘座12和所述第二绝缘座21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4上。具体的,放电针1可以配置有第一夹具13,第一夹具13夹持住导电条11后,通过第一夹具13安装在第一绝缘座12上,同样的,导电网2配置有第二夹具22,第二夹具22夹持住导电网2,通过第二夹具22安装在第二绝缘座21上。
其中,放电针1的针尖和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在(0.7-1.3)L的范围内,而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其中,L为导电网2的风速中心点所产生的离子风为最大风速Vmax条件下放电针1与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值,而风速中心点为放电针1的针尖在导电网2上的投影点部位; r为偏离风速中心外的风速测量点与风速中心的距离,而风速测量点处的风速Vr=aVmax,a=0.3-0.7。
另外,针对相邻的两个放电模组100而言,如图7和8所示,上一级所述放电针1’正投影到下一级所述导电网2的上一级针尖投影点与下一级放电针1”投影到下一级所述导电网2的下一级针尖投影点错位分布。具体的,上一级放电针1’电晕放电对空气进行加速后,加速后的空气朝向下一级放电针1”方向前进,而与上一级放电针1’的针尖对应的气流速度相比于针尖外围的气流速度较快,上一级放电针1’的针尖方向对应的气流将避免下一级放电针1”,从而减少下一级放电针1”对上一级放电针1’所加速的气流造成减速影响,同时,下一级放电针1”将会对流经的空气在进行电晕放电加速,从而使得上一级放电针1’的针尖外围对应的气流速度加快,这样便可以获得流速均匀的离子风。优选的,相邻三个所述上一级放电针1’投影点所形成的三角形A中分布有对应的所述下一级放电针1”投影点,每个上一级放电针1’形成的有效离子风范围为B圆所涵盖的范围,而每个下一级放电针1” 形成的有效离子风范围为C圆所涵盖的范围,在空间范围内,使得最终输出的离子风更加均匀。而相邻三个所述上一级放电针1’投影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中心、重心、垂心、外心或内心分布有对应的所述下一级放电针1”投影点。
将多级放电模组并排布置并依次并联设计,每个放电模组中的放电针与对应的导电网之间将产生电晕放电现象,从而可以使得风经过多级放电模组进行多次加速,可以实现风速的叠加,以获得较高的出风速度的情况下,并且在高速出风作用下能够形成负压,进一步的增大进风量;并且,针对相邻的两个放电模组,上一级放电模组中放电针的布置位置与下一级放电针的布置位置在投影方向上错位分布,从而在电晕放电过程中,上一级加速形成的气流受下一级放电针阻碍产生的影响较小,同时,下一级的放电针对上一级形成的气流流速较慢的部分进行再次的电晕放电加速,最终,使得离子送风的风速更加均匀,而在多级加速过程中,一方面下一级的放电针对气流产生的阻力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气流在空间断面各个位置处交替进行电晕放电加速,以更有利的实现风速的分布均匀,实现提高多级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本实施例离子送风模块中的放电针1和导电网2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布局,布局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风速测试:在所述放电针1和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调节单根所述放电针1与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导电网2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在最大风速Vmax条件下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值L;其中,所述风速中心点为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在所述导电网2上的投影点部位。具体的,在放电针1和导电网2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放电针1与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通过风速测量仪可以确定导电网2的风速中心点处最大的风速条件下,放电针1与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获得最优距离使得单根放电针1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速最大。其中,L和r的取值受放电针1的材料、针尖的曲率半径以及放电针1的长度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放电针1,L和r的取值也不同。
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所述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其中,a=0.3-0.7。具体的,为了避免相邻放电针1之间因距离太近而发生风速相互抵消,同时,也为了避免放电针1之间因距离太远而导致风量减少以及风量分布不均匀,通过测量偏离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以当风速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便可以确定导电网2产生的离子风的有效风速区域。
步骤3、针网布局: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具体的,根据步骤1和2在确定好L和r的取值后,便可以合理的布局放电针1和导电网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放电针1之间的位置关系,放电针1与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设定在(0.7-1.3)L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单根放电针1与导电网2之间能够产生较大风速的离子风,而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一方面避免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之间的距离太近而出现离子风相互抵消,另一方面确保放电针1在导电网2产生有效离子风的区域能够部分重叠以达到无影灯的投射的效果,确保导电网2的离子风分布更加均匀。其中,多根所述放电针1相互平行,且彼此相邻的三根所述放电针呈正三角形布置,从而确保导电网2产生的离子风分布均匀,而多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位于同一平面内,导电网2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放电针垂直于所述导电网所形成的平面,以确保每根放电针1与导电网2之间产生的离子风的强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2之间的距离为L,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r。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通过合理设计放电针与导电网的空间位置,并同时,合理布局放电针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放电针与导电网之间的距离能够产生较大的风速,同时,阵列布置的放电针能够与导电网的面积向匹配,实现根据特定面积的导电网配合合理数量的放电针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更大风量的离子风,提高了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放电模组和调节模组,所述放电模组包括针电极和网电极,所述调节模组包括支撑支架和多个滑动支架,多个所述滑动支架并排布置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上,所述针电极和所述网电极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上,所述支撑支架还设置有多根可转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滑动支架滑动的导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所述针电极或所述网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电极包括第一绝缘座、多根导电条和多根放电针,每根所述导电条上设置有多根所述放电针,所述导电条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所述网电极包括第二绝缘座和导电网,所述导电网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所述第一绝缘座和所述第二绝缘座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n级所述放电针投影到第n+1级所述导电网的第n级针尖投影点与第n+1级放电针投影到第n+1级所述导电网的第n+1级针尖投影点错位分布;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三个所述第n级针尖投影点所形成的三角形中分布有对应的所述第n+1级针尖投影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
其中,在所述放电针和所述导电网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调节单根所述放电针与所述导电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导电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时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导电网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风速中心点为所述放电针的针尖在所述导电网上的投影点部位;
另外,偏离所述风速中心点位置距离为r处的风速为Vr,Vr=aVmax, a=0.3-0.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放电模组中,多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位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导电网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放电针的针尖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放电针垂直于所述导电网所形成的平面。
CN201710522065.6A 2017-06-30 2017-06-30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Active CN107453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2065.6A CN107453213B (zh) 2017-06-30 2017-06-30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2065.6A CN107453213B (zh) 2017-06-30 2017-06-30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213A CN107453213A (zh) 2017-12-08
CN107453213B true CN107453213B (zh) 2019-05-31

Family

ID=60488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2065.6A Active CN107453213B (zh) 2017-06-30 2017-06-30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32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6645B (zh) * 2017-12-28 2020-03-3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离子送风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CN108183394B (zh) * 2017-12-28 2020-05-2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模块化离子送风设备及其维修方法
CN108336646B (zh) * 2017-12-28 2020-02-0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离子送风模块及其维修方法
CN110708918B (zh) * 2018-07-09 2021-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风发生器及实现方法
CN113964656B (zh) * 2021-10-14 2022-11-1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发生器及浓度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8130Y (zh) * 2001-11-20 2002-12-25 刁风海 多极密封开闭式负离子发生器
CN201789201U (zh) * 2010-08-26 2011-04-06 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离子风激励装置
CN204481329U (zh) * 2015-04-16 2015-07-15 杨运海 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CN204809644U (zh) * 2015-07-14 2015-11-25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串列式电场力空气加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213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3213B (zh) 可调式离子送风装置
CN108787173A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阴极线结构、放电系统及方法
CN207439638U (zh) 一种用于在风洞中模拟光伏发电板的模型装置
CN107809064B (zh) 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239585B (zh) 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模块
CN109390848A (zh) 可调式离子送风模块
CN208161833U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阴极线结构、放电系统
CN104777380A (zh) 一种模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场暴露的动物造模装置
CN108204651B (zh) 离子送风设备
CN107809063B (zh) 并联式多级离子送风装置
CN108462034B (zh) 离子送风装置
CN107559214B (zh) 并联式管道离子送风模块
WO2019082115A1 (en) TRANSFERABLE RECIRCULATION BLOWER
CN108336645B (zh) 离子送风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CN107551310B (zh) 并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559215B (zh) 串联式管道离子送风模块
CN107565387B (zh) 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809062B (zh) 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装置
CN107968318B (zh) 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959232B (zh) 球网并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239584A (zh)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8390258B (zh) 球网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233605A (zh) 离子送风装置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装置
CN107959231B (zh) 球网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8183394B (zh) 模块化离子送风设备及其维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