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9584A -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 Google Patents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9584A
CN107239584A CN201610180850.3A CN201610180850A CN107239584A CN 107239584 A CN107239584 A CN 107239584A CN 201610180850 A CN201610180850 A CN 201610180850A CN 107239584 A CN107239584 A CN 107239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wire netting
spray
drum type
type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08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39584B (zh
Inventor
唐井峰
魏立秋
于达仁
王永涛
王晶晶
王定远
马壮
李健
唐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1808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9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9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39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9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布局方法包括:步骤1、风速测试:调节单根放电针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金属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放电针的针尖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值L;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步骤3、针网布局:放电针的针尖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实现提高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实现提高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Description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电晕放电离子送风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送风系统,以其具有的结构简单、无噪声、有空气净化作用等诸多优点,成为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现有技术中离子风的产生源于电晕放电原理:由于高压电的作用,针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极大,使区域内的大量空气分子产生电离,而在此区域之外的电场较弱,不发生电离过程。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且在运动过程中与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碰撞,把部分动能传递给中性粒子,使其一起做定向移动,即产生离子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放电针的数量与金属网的位置确定后,为了获得较大的风速通常采用增大电压的方式实现,然而,在电压加大的过程中,当电流值增大达到一定值时将会有火花放电现象,将使得极间电压迅速下降,导致离子风速极其微弱甚至无离子风。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采用针网结构的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实现提高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所述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的多根放电针和金属网,所述风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根所述放电针位于所述金属网的一侧并呈阵列排布;布局方法包括:
步骤1、风速测试:在所述放电针和所述金属网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调节单根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金属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在最大风速Vmax条件下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值L;其中,所述风速中心点为所述放电针的针尖在所述金属网上的投影点部位;
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所述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其中,a=0.3-0.7;
步骤3、针网布局: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所述放电针从所述风道的截面中心点向外分散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包括风道、多根放电针、金属网和针架,所述风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金属网和所述针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多根所述放电针设置在所述针架上呈阵列式布置;所述放电针和所述金属网采用上述方法布局。
本发明提供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通过合理设计放电针与金属网的空间位置,并同时,合理布局放电针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放电针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能够产生较大的风速,同时,阵列布置的放电针能够与金属网的面积向匹配,实现根据特定面积的金属网配合合理数量的放电针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更大风量的离子风,提高了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与此同时,在相同送风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减少放电针的数量,使得功耗最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实施例中放电针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包括多根放电针1、金属网2、风道3和针架4,其中,风道3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根所述放电针1位于所述金属网2的一侧并呈阵列排布,所述金属网2和所述针架1设置在所述风道3中;放电针1的针尖和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在(0.7-1.3)L的范围内,而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其中,L为金属网2的风速中心点所产生的离子风为最大风速Vmax条件下放电针1与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值,而风速中心点为放电针1的针尖在金属网2上的投影点部位; r为偏离风速中心外的风速测量点与风速中心的距离,而风速测量点处的风速Vr=aVmax,a=0.3-0.7。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中的放电针1和金属网2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布局,布局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风速测试:在所述放电针1和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调节单根所述放电针1与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金属网2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在最大风速Vmax条件下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值L;其中,所述风速中心点为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在所述金属网2上的投影点部位。具体的,在放电针1和金属网2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放电针1与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通过风速测量仪可以确定金属网2的风速中心点处最大的风速条件下,放电针1与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获得最优距离使得单根放电针1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速最大。其中,L和r的取值受放电针1的材料、针尖的曲率半径以及放电针1的长度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放电针1,L和r的取值也不同。
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所述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其中,a=0.3-0.7。具体的,为了避免相邻放电针1之间因距离太近而发生风速相互抵消,同时,也为了避免放电针1之间因距离太远而导致风量减少以及风量分布不均匀,通过测量偏离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以当风速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便可以确定金属网2产生的离子风的有效风速区域。
步骤3、针网布局: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其中,放电针1从所述风道3的截面中心点开始向外分散布置。具体的,根据步骤1和2在确定好L和r的取值后,便可以合理的布局放电针1和金属网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放电针1之间的位置关系,放电针1与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设定在(0.7-1.3)L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单根放电针1与金属网2之间能够产生较大风速的离子风,而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一方面避免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之间的距离太近而出现离子风相互抵消,另一方面确保放电针1在金属网2产生有效离子风的区域能够部分重叠以达到无影灯的投射的效果,确保金属网2的离子风分布更加均匀。而针对风道3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特殊结构,第一根放电针1布置在风道3的截面中心点处,然后,依据相邻两根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的要求从中心点向外分散布置其余的放电针1。其中,多根所述放电针1相互平行,且彼此相邻的三根所述放电针呈正三角形布置,从而确保金属网2产生的离子风分布均匀,而多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位于同一平面内,金属网2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放电针垂直于所述金属网所形成的平面,以确保每根放电针1与金属网2之间产生的离子风的强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2之间的距离为L,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1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r。同时,放电针1与所述风道3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15mm,以避免最外侧的放电针1与风道3距离过近,风道3的壁面会影响风速的大小,以实现良好的送风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通过合理设计放电针与金属网的空间位置,并同时,合理布局放电针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放电针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能够产生较大的风速,同时,阵列布置的放电针能够与金属网的面积向匹配,实现根据特定面积的金属网配合合理数量的放电针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更大风量的离子风,提高了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的多根放电针和金属网,所述风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根所述放电针位于所述金属网的一侧并呈阵列排布;布局方法包括:
步骤1、风速测试:在所述放电针和所述金属网之间的电压值不变的前提下,调节单根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金属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在最大风速Vmax条件下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值L;其中,所述风速中心点为所述放电针的针尖在所述金属网上的投影点部位;
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所述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其中,a=0.3-0.7;
步骤3、针网布局: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所述放电针从所述风道的截面中心点向外分散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针网布局具体为:多根所述放电针相互平行,且彼此相邻的三根所述放电针呈正三角形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针网布局具体为:多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位于同一平面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针网布局具体为:所述金属网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放电针的针尖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针网布局具体为:所述放电针垂直于所述金属网所形成的平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针网布局具体为: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与所述金属网之间的距离为L,相邻两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r。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风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15mm。
8. 一种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多根放电针、金属网和针架,所述风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金属网和所述针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多根所述放电针设置在所述针架上呈阵列式布置;所述放电针和所述金属网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布局。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放电针相互平行,且彼此相邻的三根所述放电针呈正三角形布置,多根所述放电针的针尖位于同一平面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放电针的针尖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放电针垂直于所述金属网所形成的平面。
CN201610180850.3A 2016-03-28 2016-03-28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Active CN107239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0850.3A CN107239584B (zh) 2016-03-28 2016-03-28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0850.3A CN107239584B (zh) 2016-03-28 2016-03-28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9584A true CN107239584A (zh) 2017-10-10
CN107239584B CN107239584B (zh) 2021-07-27

Family

ID=59983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0850.3A Active CN107239584B (zh) 2016-03-28 2016-03-28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95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7054A (ja) * 1984-10-18 1986-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オン風空気清浄機
CN101021702A (zh) * 2006-02-13 2007-08-22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前带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10970A (zh) * 2007-12-31 2010-12-08 英特尔公司 具有电动气流的过热保护器件
CN104541581A (zh) * 2012-08-08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其的除电装置
CN204953130U (zh) * 2015-01-16 2016-01-13 上海思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空气净化器电极装置及其离子空气净化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7054A (ja) * 1984-10-18 1986-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オン風空気清浄機
CN101021702A (zh) * 2006-02-13 2007-08-22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前带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10970A (zh) * 2007-12-31 2010-12-08 英特尔公司 具有电动气流的过热保护器件
CN104541581A (zh) * 2012-08-08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其的除电装置
CN204953130U (zh) * 2015-01-16 2016-01-13 上海思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空气净化器电极装置及其离子空气净化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维等: ""多针-网电极离子风激励器推力与推功比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
魏杰: ""基于电流体动力学(EHD)漏斗形冷却装置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9584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7180B (zh) 多段线性电离棒和电离单元
CN107239585A (zh) 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模块
CN104028383A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86668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CN107239584A (zh) 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圆筒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7809064B (zh) 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233605A (zh) 离子送风装置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装置
CN108019917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204651A (zh) 离子送风设备
CN107559214B (zh) 并联式管道离子送风模块
CN109390848B (zh) 可调式离子送风模块
CN208161833U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阴极线结构、放电系统
CN107959228B (zh) 单绕线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7551310B (zh) 并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968317B (zh) 双缠线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7565387B (zh) 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559215B (zh) 串联式管道离子送风模块
CN107959229B (zh) 球网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7809063B (zh) 并联式多级离子送风装置
CN107959230B (zh) 缠线式离子送风模块
CN108462034B (zh) 离子送风装置
CN107959227A (zh) 双缠线式离子送风装置
CN220431826U (zh) 感光材料板保护纸铺设装置
CN107959231B (zh) 球网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
CN107809062B (zh) 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1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