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4378B - 混合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4378B
CN107444378B CN201710701875.8A CN201710701875A CN107444378B CN 107444378 B CN107444378 B CN 107444378B CN 201710701875 A CN201710701875 A CN 201710701875A CN 107444378 B CN107444378 B CN 107444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wheel cylinder
permanent magnets
brake whee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18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4378A (zh
Inventor
肖平
李伟
王浩宇
时培成
高洪
王建平
韩利敏
吴越
潘道远
唐冶
张荣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7018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44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44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4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58Combined or convertibl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58Combined or convertible systems
    • B60T13/581Combined or convertible systems both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8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electro-magnetic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两个制动蹄施加促动力的第一制动轮缸、第二制动轮缸和第三制动轮缸,第一制动轮缸包括第一缸体、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缸体中的两个第一活塞和设置于第一活塞上的第一永磁体,所述混合制动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制动轮缸内的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的电磁制动装置、与第二制动轮缸连接的液压制动装置和与第三制动轮缸连接的气压制动装置。

Description

混合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混合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动器,在制动鼓磨损或者下雨天制动鼓潮湿的情况下,制动鼓的摩擦系数减小,而制动鼓的制动力不变,总的制动力矩会下降,从而制动效能下降。同时,常规制动系统耗能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动系统,目的是提高制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混合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两个制动蹄施加促动力的第一制动轮缸、第二制动轮缸和第三制动轮缸,第一制动轮缸包括第一缸体、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缸体中的两个第一活塞和设置于第一活塞上的第一永磁体,所述混合制动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制动轮缸内的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的电磁制动装置、与第二制动轮缸连接的液压制动装置和与第三制动轮缸连接的气压制动装置。
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的隔板,隔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活塞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隔板包括相连接的隔磁部和透磁部,当透磁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时,两个第一永磁体产生排斥力,所述第一制动轮缸对所述两个制动蹄施加促动力;当隔磁部位于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时,隔磁部将两个第一永磁体隔开,使得两个第一永磁体不产生排斥力。
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内且用于对所述隔板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复位弹簧。
所述气压制动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器和与涡轮增压器增压器连接的储气罐,储气罐与所述第三制动轮缸连接。
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通过单向阀与所述涡轮增压器连接,储气罐的出气端通过气管路与所述第三制动轮缸连接。
本发明的混合制动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在常规液压制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磁制动和气压制动两个辅助制动装置,可以增加整个制动器的总制动力,从而当制动鼓磨损或制动鼓上潮湿而使制动鼓摩擦系数减小时,由于总制动力增加从而可以使增加制动力矩,保持制动效能,提高制动效果;
2、制动时可以先采用辅助制动器,如果辅助制动器的制动力不够时,再进行常规制动,而本发明设计的辅助制动采用涡轮增加器进行气压制动,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制动系统能耗;
3、采用电磁制动、气压制动和常规液压制动为一体的制动方式,制动器性能稳定可靠,当其中一种制动方式失效时,其他两个制动方式还能够对汽车进行制动,增加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混合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制动轮缸的剖视图;
图4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制动底板;2、制动蹄;3、第一制动轮缸;301、第一缸体;302、第一活塞;303、顶块;304、第一永磁体;4、第二制动轮缸;5、第三制动轮缸;6、液压制动装置;7、储气罐;8、涡轮增压器;9、隔板;901、隔磁部;902、透磁部;10、单向阀;1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汽车的混合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和制动器。制动器为鼓式制动器,其包括制动底板1、两个制动蹄2以及用于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的第一制动轮缸3、第二制动轮缸4和第三制动轮缸5,制动底板1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两个制动蹄2在制动底板1上为相对设置且两个制动蹄2用于与安装在汽车车轮上的制动鼓接触且产生制动力。第一制动轮缸3、第二制动轮缸4和第三制动轮缸5设置于两个制动蹄2的端部之间,第一制动轮缸3、第二制动轮缸4和第三制动轮缸5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推力。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制动轮缸3包括第一缸体301、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缸体301中的两个第一活塞302、设置于第一活塞302上的第一永磁体304和设置于第一活塞302上的顶块303。第一缸体301位于两个制动蹄2之间,第一缸体301具有容纳两个第一活塞302的中空腔体且该中空腔体为圆柱形腔体,两个第一活塞302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永磁体304,两个第一永磁体304在第一缸体301的中空腔体中为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永磁体304的磁极极性相同的端部相对。本发明的混合制动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制动轮缸3内的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产生排斥力的电磁制动装置、与第二制动轮缸4连接的液压制动装置6和与第三制动轮缸5连接的气压制动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永磁体304和顶块303分别位于第一活塞302的一侧,第一永磁体304和顶块303分别与第一活塞30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塞302为圆柱体,第一活塞302的轴线与制动底板1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顶块303伸出至第一缸体301的外部且用于与制动蹄2接触。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位于两个第一活塞302之间,两个第一永磁体304的磁极极性相同的端部位置相邻,当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无阻隔磁力线的部件时,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能够产生排斥力,进而推动两个第一活塞302做相背离运动,两个第一活塞302及顶块303相互远离,进而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进行制动。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设置于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的隔板9,隔板9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活塞302的轴线相垂直。第一缸体301的侧壁上设有让隔板9插入的避让孔,隔板9插入第一缸体301的中空腔体中且位于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作为优选的,隔板9包括相连接的隔磁部901和透磁部902,隔磁部901和透磁部902的材质不同且隔磁部901位于透磁部902的下方。当透磁部902位于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时,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产生排斥力,第一制动轮缸3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当隔磁部901位于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时,隔磁部901将两个第一永磁体304隔开,使得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不产生排斥力。
如图2所示,电磁制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缸体301内且用于对隔板9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复位弹簧11和用于控制隔板9进行移动的电磁铁。电磁铁设置于制动底板1上且位于第一缸体301的上方,电磁铁通电后可产生使隔板9进行移动的排斥力,隔板9还包括设置于透磁部902上的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位于第一缸体301的外部,第二永磁体和隔磁部901分别与透磁部902的一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1第一缸体的中空腔体中且位于隔板9的下方,复位弹簧11对隔板9施加的作用力与电磁铁对隔板9施加的排斥力方向相反,复位弹簧11优选为压簧,复位弹簧11夹在与第一缸体301和隔板9之间。在电磁铁断电后,复位弹簧11对隔板9施加的作用力推动隔板9向上朝向第一缸体301的外部移动并使隔板9的隔磁部901移入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在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对隔板9施加的排斥力推动隔板9向下朝向第一缸体301的内部移动并使隔板9的透磁部902移入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产生排斥力,进而实现汽车的制动。
如图1所示,气压制动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器8和与涡轮增压器8增压器连接的储气罐7,储气罐7与第三制动轮缸5连接,储气罐7用于制动时对第三制动轮缸5提供高压气体,进而第三制动轮缸5会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涡轮增压器8是以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涡轮增压器8运转后,涡轮增压器8给储气罐7中的气体加压,涡轮增压器8给储气罐7充气,储气罐7积储气压能。第三制动轮缸5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的,如图1所示,储气罐7的进气端通过单向阀10与涡轮增压器8连接,储气罐7的出气端通过气管路与第三制动轮缸5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一制动轮缸3、第二制动轮缸4和第三制动轮缸5在两个制动蹄2之间为并排设置,第一制动轮缸3、第二制动轮缸4和第三制动轮缸5处于与制动底板1的轴线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且第二制动轮缸4位于第一制动轮缸3和第三制动轮缸5之间,第一制动轮缸3、第二制动轮缸4和第三制动轮缸5为固定连接。
液压制动装置6用于对第二制动轮缸4提供液压能,液压制动装置6主要包括制动主缸和制动液罐,制动主缸通过制动液管路与第二制动轮缸4连接。制动主缸内的压力油进入第二制动轮缸4中后,第二制动轮缸4会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第二制动轮缸4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
制动踏板处设置有制动踏板传感器,制动踏板传感器连接控制器。当踩下制动踏板后,电磁制动装置的电磁铁通电,对隔板9产生排斥力,隔板9的透磁部902移入第一制动轮缸3的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之间,两个第一永磁体304产生排斥力,第一制动轮缸3会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进而产生制动力。同时,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废气进入涡轮增压器8,给储气罐7中的气体加压。当制动力不足时,储气罐7对第三制动轮缸5提供高压气体,进而第三制动轮缸5会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若制动力仍然不足,制动踏板传感器检测到踏板力达到设定值后,液压制动装置6开始工作,制动主缸内的压力油进入第二制动轮缸4中后,第二制动轮缸4会对两个制动蹄2施加促动力,增大制动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混合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两个制动蹄施加促动力的第一制动轮缸、第二制动轮缸和第三制动轮缸,第一制动轮缸包括第一缸体、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缸体中的两个第一活塞和设置于第一活塞上的第一永磁体,所述混合制动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制动轮缸内的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的电磁制动装置、与第二制动轮缸连接的液压制动装置和与第三制动轮缸连接的气压制动装置;
第一制动轮缸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上且用于与制动蹄接触的顶块,第一缸体位于两个制动蹄之间,两个第一活塞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永磁体,两个第一永磁体的磁极极性相同的端部相对;
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的隔板,隔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活塞的轴线相垂直,隔板包括相连接的隔磁部和透磁部,当透磁部位于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时,两个第一永磁体产生排斥力,第一制动轮缸对所述两个制动蹄施加促动力;当隔磁部位于两个第一永磁体之间时,隔磁部将两个第一永磁体隔开,使得两个第一永磁体不产生排斥力;
电磁制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隔板进行移动的电磁铁,电磁铁设置于制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缸体的上方,电磁铁通电后可产生使隔板进行移动的排斥力,隔板还包括设置于透磁部上的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位于第一缸体的外部,第二永磁体和隔磁部分别与透磁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气压制动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器和与涡轮增压器增压器连接的储气罐,储气罐与所述第三制动轮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内且用于对所述隔板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通过单向阀与所述涡轮增压器连接,储气罐的出气端通过气管路与所述第三制动轮缸连接。
CN201710701875.8A 2017-08-16 2017-08-16 混合制动系统 Active CN107444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1875.8A CN107444378B (zh) 2017-08-16 2017-08-16 混合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1875.8A CN107444378B (zh) 2017-08-16 2017-08-16 混合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378A CN107444378A (zh) 2017-12-08
CN107444378B true CN107444378B (zh) 2019-12-31

Family

ID=6049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1875.8A Active CN107444378B (zh) 2017-08-16 2017-08-16 混合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437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39873U (zh) * 2014-03-13 2014-07-30 山东交通学院 汽车液压制动装置
CN104613103A (zh) * 2014-12-18 2015-05-13 浙江大学 一种从蹄超磁致伸缩加力的领从蹄鼓式制动器及其方法
CN205745008U (zh) * 2016-05-10 2016-11-30 黄艳玲 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
CN205836793U (zh) * 2016-05-31 2016-12-28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除尘的汽车刹车系统
CN108343688A (zh) * 2018-03-29 2018-07-31 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电磁铁的制动系统
CN208216689U (zh) * 2018-05-11 2018-12-11 北京安途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刹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39873U (zh) * 2014-03-13 2014-07-30 山东交通学院 汽车液压制动装置
CN104613103A (zh) * 2014-12-18 2015-05-13 浙江大学 一种从蹄超磁致伸缩加力的领从蹄鼓式制动器及其方法
CN205745008U (zh) * 2016-05-10 2016-11-30 黄艳玲 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
CN205836793U (zh) * 2016-05-31 2016-12-28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除尘的汽车刹车系统
CN108343688A (zh) * 2018-03-29 2018-07-31 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电磁铁的制动系统
CN208216689U (zh) * 2018-05-11 2018-12-11 北京安途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刹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378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535B (zh) 液压制动系统
CN102431534B (zh) 液压制动系统
US9527486B2 (en) Brake device
KR101935463B1 (ko) 통합 전자제어 유압제동 시스템
CN102015392B (zh) 液压的汽车制动设备
US8430459B2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US8789895B2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US9004617B2 (en) Brake device
CN104309595B (zh) 液压制动单元
US9475475B2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US20180037203A1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and Brake System
US20180162332A1 (en) Brake Apparatus
US20160185329A1 (en) Electric brake device
CN102398582B (zh) 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
WO2010094489A3 (de) Bremsaggregat für ein landfahrzeug mit regenerativer bremsfunktionalität
CN104859625A (zh) 车辆集成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CN108791260B (zh) 一种利用epb辅助冗余的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CN202728214U (zh) 一种电机助力式集成汽车制动系统
CN109733368A (zh) 一种防失效的线控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44378B (zh) 混合制动系统
CN201721440U (zh) 自适应电动车用真空泵制动系统
US20160312912A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brake unit
CN109733356B (zh) 力模拟器及其构成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101885330A (zh) 一种自适应电动车用真空泵制动系统
CN202017812U (zh) 一种新型电子真空助力器用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