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7115B -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7115B
CN107437115B CN201710619632.XA CN201710619632A CN107437115B CN 107437115 B CN107437115 B CN 107437115B CN 201710619632 A CN201710619632 A CN 201710619632A CN 107437115 B CN107437115 B CN 107437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hared
power utilization
abnorm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96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7115A (zh
Inventor
陈晔
罗玲
刘�文
张丹洋
孙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eng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eng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eng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eng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96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37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37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7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1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包括:在数据中心部署感知平台;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共享用电程序存储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编辑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然后在联网的情况下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上报至所述感知平台;感知平台接收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终端设备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本发明节省了建设专用于共享用电检测的传感器网络的费用,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传与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相关的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智能便携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耗电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如何满足这些智能设备在公共场所的充电需求成为了一个难题。共享用电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理念,具体是指在公共场所放置共享用电设备供大众充电,并收取相应服务费和电费,具有节约建设成本与时间的优点,适用于住宅区、停车场等使用用户较为固定,共享需求量较大的场所。
为了维护共享用电设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建设专用于共享用电检测的传感器网络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维护较难、可扩展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数据中心部署感知平台,其中,感知平台存储有每个城市中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
步骤S2,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安装有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授权用户登录使用;
步骤S3,所述共享用电程序存储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编辑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然后在联网的情况下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上报至所述感知平台;
步骤S4,所述感知平台接收到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判断,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一致,则通知相应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一致,则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
步骤S5,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感知平台上部署有多台感知服务器,其中每台感知服务器存储有一个城市中所有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使用电量、服务客户端记录。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
所述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与本地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文字、图片、小视频,
其中,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包括:出现异常的共享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异常内容。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感知平台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包括:感知平台和多个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感知平台部署于数据中心上,用于存储每个城市中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位于用户侧,其上安装有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授权用户登录使用,当所述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时,分析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并上报至所述感知平台;
所述感知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判断,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一致,则通知相应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一致,则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
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
进一步,所述感知平台上部署有多台感知服务器,其中每台感知服务器存储有一个城市中所有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使用电量、服务客户端记录。
进一步,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
所述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与本地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
进一步,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文字、图片、小视频,其中,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包括:出现异常的共享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异常内容。
进一步,所述感知平台还用于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一方面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传感知的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另一方面系统将先验数据与用户感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判断,采用众包思想的方法实现了对共享用电技术更大规模、更复杂、透彻而全面的感知与维护。本发明节省了建设专用于共享用电检测的传感器网络的费用,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传与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相关的数据,感知平台将收到的用户数据与先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判断。这种基于群智的系统不仅比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络更加容易维护,而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只要招募更多的用户参与便可满足系统应用规模的扩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数据中心部署感知平台,其中,感知平台存储有每个城市中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
具体地,在步骤S1中,感知平台上部署有多台感知服务器,其中每台感知服务器存储有一个城市中所有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使用电量、服务客户端记录。
步骤S2,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安装有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授权用户登录使用。
在本发明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
在本步骤中,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与本地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
步骤S3,共享用电程序存储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编辑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然后在联网的情况下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上报至感知平台。
当用户发现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例如共享用电设备外壳损坏、无法正常供电等情况时,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上编辑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然后在联网的情况下通过服务于共享用电的应用程序向感知平台上报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其中,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包括:出现异常的共享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异常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共享用电异常报告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文字、图片、小视频。
综上,众包是《连线》(Wired)杂志在2006年发明的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一种新的分布式问题解决和工作模式,即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利用“众包”,既要利用专业领域专家的知识,也要利用非专业的草根用户发挥其威力,进而完成那些紧靠个体很难实现的大规模、复杂的社会感知任务。
在本发明中,将众包思想引入至本发明的共享用电检测技术中。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移动用户可通过社交软件或专门服务于共享用电的应用程序以文字、图片、小视频等方式上传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从而实现了基于众包思想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
步骤S4,感知平台接收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判断,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一致,则通知相应人员进行维修作业。
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不一致,则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具体地,根据上报相同数据的用户数量给予用户数据权重,并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当系统数据的正确概率大于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时,不需要派出检修队去现场进行维修作业;系统数据的正确概率小于或等于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时,则派出检修队去现场进行维修作业。
此外,本发明采用了激励机制,能够根据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给用户以相应的奖励。
具体地,感知平台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感知平台对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评估,根据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给用户以相应的激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用户表达感谢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激励机制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在应用程序上给相关用户发一定数额的红包;给予相关用户一定数目的免费用电额度;给用户评级,当超过额定数目的使用者想要同时使用共享用电设备时,级别高的用户享有更高的优先权。
步骤S5,终端设备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用电应用程序上的广播功能向周围的人传递某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从而可以提醒其他用户,帮助他人更快地寻找到附近可用的共享用电设备。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包括:感知平台10和多个终端设备20。
具体地,感知平台10部署于数据中心上,用于存储每个城市中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所述感知平台可以于多个终端设备20进行通信。即,一个感知平台可以与多个用户(例如用户1~用户m)的终端设备建立通信。一个感知平台覆盖区域内,可设置多台共享用电设备(例如共享用电设备1~共享用电设备n)。每个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共享用电程序,与多个共享用电设备建立动态连接。例如,在t1时刻用户1使用共享用电设备1给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在t2时刻用户1使用共享用电设备2给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在t3时刻用户1使用共享用电设备3给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用户在动态连接过程中收集各共享用电设备1~3的使用情况,并向感知平台上报共享用电异常报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感知平台10上部署有多台感知服务器,其中每台感知服务器存储有一个城市中所有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使用电量、服务客户端记录。
终端设备20位于用户侧,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在终端设备20上安装有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授权用户登录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
其中,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与本地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
进一步,当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时,分析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并上报至感知平台10。
具体地,当用户发现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例如共享用电设备外壳损坏、无法正常供电等情况时,用户可以通过服务于共享用电的应用程序向感知平台10上报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其中,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包括:出现异常的共享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异常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共享用电异常报告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文字、图片、小视频。
综上,众包是《连线》(Wired)杂志在2006年发明的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一种新的分布式问题解决和工作模式,即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利用“众包”,既要利用专业领域专家的知识,也要利用非专业的草根用户发挥其威力,进而完成那些紧靠个体很难实现的大规模、复杂的社会感知任务。
在本发明中,将众包思想引入至本发明的共享用电检测技术中。
具体地,移动用户可通过社交软件或专门服务于共享用电的应用程序以文字、图片、小视频等方式上传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从而实现了基于众包思想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
感知平台10还用于在接收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判断,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一致,则通知相应人员进行维修作业。
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不一致,则感知平台10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具体地,感知平台10根据上报相同数据的用户数量给予用户数据权重,并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当系统数据的正确概率大于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时,不需要派出检修队去现场进行维修作业;系统数据的正确概率小于或等于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时,则派出检修队去现场进行维修作业。
此外,感知平台10还用于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20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具体地,感知平台10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20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感知平台10对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评估,根据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给用户以相应的激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用户表达感谢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激励机制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在应用程序上给相关用户发一定数额的红包;给予相关用户一定数目的免费用电额度;给用户评级,当超过额定数目的使用者想要同时使用共享用电设备时,级别高的用户享有更高的优先权。
终端设备20还用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用电应用程序上的广播功能向周围的人传递某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从而可以提醒其他用户,帮助他人更快地寻找到附近可用的共享用电设备。
下面参考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根据系统实现的功能划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主要功能组件:(a)本地认证、(b)终端注册;(c)上传数据、(d)广播消息;(e)决策分析;(f)激励用户。
(a)本地认证
应用程序正常启动后,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存储空间中保存有用户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等,本地认证环节会核对本地存储器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结果一致则通过本地认证。
(b)终端注册
应用程序在首次安装时,安装程序会获取终端设备的硬件信息向认证中心进行注册,获得当前应用程序的授权证书。
(c)上传数据
当用户发现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比如:外壳损坏、无法正常供电等情况)时,他可以通过服务于共享用电的应用程序向感知平台上报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上报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小视频。
(d)广播消息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定位自己并向周围用户广播某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帮助他人规避风险,更快地寻找到附近可用的共享用电设备。
(e)决策分析
感知平台将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处理,转化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预先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对比一致,则派出检修队去现场进行维修作业;否则,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
(f)激励用户
感知平台采用了激励机制,能够根据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给用户以相应的激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用户表达感谢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与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一方面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传感知的共享用电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另一方面系统将先验数据与用户感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判断,采用众包思想的方法实现了对共享用电技术更大规模、更复杂、透彻而全面的感知与维护。本发明节省了建设专用于共享用电检测的传感器网络的费用,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传与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相关的数据,感知平台将收到的用户数据与先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判断。这种基于群智的系统不仅比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络更加容易维护,而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只要招募更多的用户参与便可满足系统应用规模的扩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数据中心部署感知平台,其中,感知平台存储有每个城市中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所述感知平台上部署有多台感知服务器,其中每台感知服务器存储有一个城市中所有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使用电量、服务客户端记录;
步骤S2,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安装有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授权用户登录使用;
步骤S3,所述共享用电程序存储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编辑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然后在联网的情况下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上报至所述感知平台;
步骤S4,所述感知平台接收到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判断,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一致,则通知相应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一致,则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所述感知平台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步骤S5,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
所述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与本地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文字、图片、小视频,
其中,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包括:出现异常的共享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异常内容。
4.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平台和多个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感知平台部署于数据中心上,用于存储每个城市中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所述感知平台上部署有多台感知服务器,其中每台感知服务器存储有一个城市中所有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工作状态、使用电量、服务客户端记录;
所述终端设备位于用户侧,其上安装有共享用电应用程序,当该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后,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授权用户登录使用,当所述共享用电应用程序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共享用电异常报告时,分析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并上报至所述感知平台;
所述感知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将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转换成符合相关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与用户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判断,如果用户上报的数据与存储的共享用电设备的相关数据一致,则通知相应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一致,则计算系统数据和用户上报数据的正确概率,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所述感知平台还用于统计每个用户上报的次数和平均被采纳概率,当符合预设激励条件时,向该用户的终端设备发出激励奖励通知;
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并向周围用户广播,发出共享用电设备工作异常的消息,以提醒其他用户进行规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以及系统的硬件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SIM卡号,
所述对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钥散列值与本地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散列值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用电技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文字、图片、小视频,其中,所述共享用电异常报告包括:出现异常的共享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异常内容。
CN201710619632.XA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37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632.XA CN107437115B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632.XA CN107437115B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115A CN107437115A (zh) 2017-12-05
CN107437115B true CN107437115B (zh) 2021-01-26

Family

ID=6046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963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37115B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37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3493A (zh) * 2019-08-14 2019-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共享的电力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146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曹松伟 智能电网群充电动源诱导供给体系与自助智能快充设备
CN204496567U (zh) * 2014-12-25 2015-07-22 王小飞 电力营销自动管理服务系统
CN204631585U (zh) * 2015-04-09 2015-09-09 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监控大数据整车安全控制系统
CN105809422A (zh) * 2016-03-21 2016-07-27 上海乐充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换电远程管理方法、系统及一种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111B (zh) * 2014-11-28 2019-02-26 战炜 智能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移动电源
CN106297030A (zh) * 2016-08-10 2017-01-04 深圳市恒义聚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的充电服务智能实现方法、装置
CN106899068A (zh) * 2017-04-02 2017-06-27 无锡允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及其商业模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146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曹松伟 智能电网群充电动源诱导供给体系与自助智能快充设备
CN204496567U (zh) * 2014-12-25 2015-07-22 王小飞 电力营销自动管理服务系统
CN204631585U (zh) * 2015-04-09 2015-09-09 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监控大数据整车安全控制系统
CN105809422A (zh) * 2016-03-21 2016-07-27 上海乐充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换电远程管理方法、系统及一种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115A (zh)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220465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ote power management and discovery
US11747375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ote power management and discovery
CN109587242B (zh) 物联网平台系统及其云端平台和本地终端
EP3473056B1 (en) Smart light fixtur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use
CN111709643A (zh) 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13560B (zh) 用于实时计数公共集会处的参与者的数量的方法和系统
JP2004219181A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KR20130029887A (ko) 클라우드 기반 스마트 그리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마트 미터링 방법
US201501618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ent-Based Reporting and Surveillance and Publishing Event Information
TWI797312B (zh) 充電設備之充電管理系統及方法
KR20200014989A (ko) 사용자 위치 기반 근태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437115B (zh) 一种共享用电技术检测方法及系统
US20160161965A1 (en) Open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openadr) server
Rathnayake et al. Predicting network availability using user context
CN112163708A (zh) 基于智能展示终端的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4955206U (zh) 一种电力营销云视听咨询和缴费系统
CN113037865B (zh) 物联网设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317175A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availability of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1449318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401498A (zh) 基于rcs的基站环境状态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9110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client device and a Wi-Fi access point based on personalized SSIDs using a cloud platform
CN111324656B (zh) 人员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amianou Digital Forensic Readiness in Smart, Circular Cities.
CN113537687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框架管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Kakantousis et al. A mobile platform for managing mobile mapreduce participatory sensing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