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7053B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7053B
CN107437053B CN201610368623.3A CN201610368623A CN107437053B CN 107437053 B CN107437053 B CN 107437053B CN 201610368623 A CN201610368623 A CN 201610368623A CN 107437053 B CN107437053 B CN 107437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fingerprint
standard
identifi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86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7053A (zh
Inventor
江桂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686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37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37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7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是手指表皮层上呈线状排列的凸起(即纹峰)与凹陷(纹谷)所形成的纹路。由于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和唯一性的特点,指纹识别已经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广泛应用于安防设施、考勤系统等身份信息认证识别领域。
现有技术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指纹识别面板,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在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用户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指纹识别面板采集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作为识别指纹信息,然后将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指纹信息进行对比,若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指纹信息满足预设的相似度,则说明指纹识别成功,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手指表面有时会附着影响指纹清晰度的液体,例如用户刚洗过手没有完全擦干或刚使用过护手霜等情况。由于液体可能具有导电性和反射性,因此容易导致指纹识别面板采集到的识别指纹信息不完整或与用户本身的指纹信息之间出现偏差的情况,从而影响指纹的正常识别,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
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
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可选的,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根据所述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
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
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
所述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包括:
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次提示用户输入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
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结构相似性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包括:
将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作为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示;
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修改所述调节因子;
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根据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
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
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依次提示用户输入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结构相似性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作为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示;
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修改所述调节因子;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加入了反映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调节因子,避免了当用户手指上带有水渍或污渍时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置有指纹识别面板,能够实现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
示例的,指纹识别一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或采用电子设备进行网络支付,确保用户隐私及财产的安全性。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会提示用户将手指放置在指纹面板上,然后采集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并将该指纹信息作为待识别指纹信息。
通常每个人的指纹纹路不是连续且平滑笔直的,存在很多中断、分叉或转折的情况,这些断点、分叉点和转折点就称为指纹的特征点。特征点提供了指纹唯一性的确认信息,描述一个特征点的参数包括方向、曲率、位置等,所述位置可以是绝对位置,也可以是相对于参考点或其他特征点的相对位置。被采集到的指纹的每个特征点的描述参数可以组成该指纹的指纹信息,或者待识别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手指的图像,该图像可以直观反映用户指纹的特征点。
步骤102、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
示例的,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默认的指纹匹配算法,所述指纹匹配算法可以是基于指纹特征的,即计算两个指纹特征的匹配程度的,也可以是基于信号的,即计算两个指纹信息信噪比是否满足预设要求。本发明实施例以基于指纹特征的指纹匹配算法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可以首先根据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然后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进而可以通过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来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103、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示例的,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此时电子设备解锁或者使得用户完成网络支付。
这样一来,在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加入了反映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调节因子,避免了当用户手指上带有水渍或污渍时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之前,可以依次提示用户输入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然后依次接收用户输入的标准指纹信息和非标准指纹信息,进而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标准指纹信息和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
示例的,以指纹信息为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为例进行说明。由于非标准指纹信息存在指纹采集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况,因此其有效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的有效信息不同,为了确定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可以依次采集用户的标准指纹图像和非标准指纹图像,然后计算非标准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的结构相似性(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然后根据该SSIM获取能够反映非标准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相似度的调节因子。较佳的,可以直接将该SSIM作为调节因子。
例如,在采集到标准指纹图像X和非标准指纹图像Y之后,可以根据公式(1)获取标准指纹图像X和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第一参数L(X,Y),所述公式(1)为:
Figure BDA0001002689210000061
其中,所述u(x)为所述标准指纹图像X的均值,所述u(y)为所述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均值,所述C1为较小的常数。
根据公式(2)获取标准指纹图像X和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第二参数C(X,Y);所述公式(2)为:
Figure BDA0001002689210000062
其中,所述d(x)为所述标准指纹图像X的方差,所述d(y)为所述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方差,所述C2为较小的常数。
根据公式(3)获取标准指纹图像X和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第三参数S(X,Y),所述公式(3)为:
Figure BDA0001002689210000063
其中,所述d(x,y)为所述标准指纹图像X和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协方差,所述C3为较小的常数。
具体的,为了避免计算SSIM时出现分母为0的情况,通常取C1=(K1*L)2,C2=(K2*L)2,C3=C2/2,所述K1=0.01,K2=0.03,L=255。
然后,根据公式(4)计算标准指纹图像X和非标准指纹图像Y的SSIM,所述公式(4)为SSIM=L(X,Y)a*C(X,Y)b*S(X,Y)c,其中,所述a,b,c分别用来控制三个参数的重要性,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均选择为1,计算得到的SSIM为大于0小于或等于1的数。
示例的,非标准指纹信息是由多种情况产生的,可能是由于用户的手指上带有水渍指纹识别面板无法准确采集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于用户的手指没有完全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产生的,或者也可能是由于用户的手指上残存有遮挡指纹的污渍产生的,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不同,因此对应的SSIM也不同。假设用户需要降低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时的拒真率,当电子设备提示用户输入非标准指纹信息时,用户可以将带有水渍的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此时电子设备采集到的非标准指纹信息即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的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反映了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与干净的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根据该SSIM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可以降低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的拒真率。同样的,假设用户需要降低不完整的指纹信息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的拒真率,当电子设备提示用户输入非标准指纹信息时,用户可以将手指的一部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此时电子设备采集到的非标准指纹信息即为不完整的指纹信息,计算得到的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反映了不完整的指纹信息与完整的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根据该SSIM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可以降低不完整的指纹信息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的拒真率。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之后,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示,然后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修改所述调节因子,并根据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示例的,以SSIM作为调节因子为例,在计算得到标准指纹信息和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之后,如果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的差别太大,会导致SSIM较小,直接将该SSIM作为调节因子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可能会导致拒真率太低,出现指纹识别不精确的情况。因此在计算得到SSIM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提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若计算得到的SSIM较低,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可以大于该SSIM,若计算得到的SSIM较大,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可以小于该SSI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加入了反映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调节因子,避免了当用户手指上带有水渍或污渍时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置有指纹识别面板,能够实现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以采集指纹图像作为指纹信息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201、提示用户输入标准指纹图像,所述标准指纹图像为干净完整的指纹图像,执行步骤202。
示例的,初始化时,电子设备可以首先提示用户输入标准指纹图像。具体的,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请输入干净完整的标准指纹图像”的字样,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将干净的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以便于电子设备进行采集。
步骤202、接收用户输入的标准指纹图像,执行步骤203。
示例的,当检测到指纹识别面板上放置有用户手指时,对用户手指的指纹图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得到的指纹图像存储为标准指纹图像。
步骤203、提示用户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所述非标准指纹图像为带有水渍的指纹图像或不完整的指纹图像,执行步骤204。
示例的,在输入标准指纹图像之后,电子设备还可以提示用户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具体的,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请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的字样,并显示是否输入的选项。用户可以选择继续输入,也可以选择不输入,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
步骤204、接收用户输入的非标准指纹图像,执行步骤205。
示例的,如果用户选择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电子设备可以采集此时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指纹图像,并将该指纹图像存储为非标准指纹图像。
步骤205、获取所述非标准指纹图像与所述标准指纹图像之间的SSIM,执行步骤206。
示例的,计算非标准指纹图像X与所述标准指纹图像Y之间的SSIM请参考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206、根据所述SSIM获取调节因子,执行步骤207。
示例的,可以直接将计算得到的非标准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的SSIM作为调节因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修改指示对SSIM进行修改,采用修改后的SSIM作为调节因子。本发明实施例以将SSIM作为调节因子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207、根据所述调节因子与指纹匹配算法,获取指纹匹配系数,执行步骤208。
示例的,以基于特征的指纹匹配算法为例。可以首先根据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然后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具体的,可以将调节因子和原始相似系数的乘积作为指纹匹配系数。假设指纹匹配算法要求待识别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标准指纹图像之间相似度大于或等于90%,计算得到的SSIM为0.8。此时需要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为90%,可以将90%与0.8的乘积72%作为指纹匹配系数。
如果用户未选择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则指纹匹配系数仍然为原始相似系数90%,如果用户选择输入非标准指纹图像,由于SSIM为大于0小于1的数,因此根据SSIM与指纹匹配算法获取的指纹匹配系数小于原始相似系数。调节因子越大,获取到的指纹匹配系数越大,则要求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之间的相似度要求也越高,指纹识别精确度越高。
步骤208、接受用户输入的待识别指纹图像,执行步骤209。
示例的,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指纹解锁电子设备或者采用指纹进行网络支付的情况,此时电子设备开启指纹识别功能,提示用户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然后采集用户手指的指纹图像作为待识别指纹图像。
步骤209、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所述标准指纹图像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当所述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所述标准指纹图像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执行步骤210;当所述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所述标准指纹图像不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执行步骤211。
示例的,在确定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所述标准指纹图像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可以确定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指纹匹配系数72%。
步骤210、指示指纹识别成功,本流程结束。
示例的,当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指纹匹配系数72%时,表示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匹配,此时指纹识别成功,电子设备可以解锁或使得用户完成网络支付。
步骤211、指示指纹识别未成功,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待识别指纹图像。
示例的,当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的相似度小于指纹匹配系数72%时,表示待识别指纹图像与标准指纹图像不匹配,此时指纹识别失败,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待识别指纹图像,以便于解锁电子设备或者完成网络支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加入了反映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调节因子,避免了当用户手指上带有水渍或污渍时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30,如图3所示,所述指纹识别装置30包括:
采集单元301,用于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
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
控制单元303,用于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这样一来,在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加入了反映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调节因子,避免了当用户手指上带有水渍或污渍时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所述控制单元303具体用于: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30还包括:
提示单元304,用于依次提示用户输入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获取单元305,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305具体用于:将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作为所述调节因子。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30还包括:
接收单元306,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示;修改单元307,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修改所述调节因子。所述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所述采集单元301、确定单元302、控制单元303、提示单元304、获取单元305和修改单元307均可由位于指纹识别装置30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接收单元306可由位于指纹识别装置30中的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反映了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确定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加入了反映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调节因子,避免了当用户手指上带有水渍或污渍时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提高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
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为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结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
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根据所述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
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
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
所述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包括:
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次提示用户输入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
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结构相似性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包括:
将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作为所述调节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示;
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修改所述调节因子;
所述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根据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6.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放置在指纹识别面板上的用户手指的待识别指纹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调节因子为非标准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之间的结构相似度,所述标准指纹信息为干净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为带有水渍的指纹信息或不完整的指纹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匹配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指纹匹配算法,获取需要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满足的原始相似系数;
根据所述调节因子和所述原始相似系数,获取指纹匹配系数;
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是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所述标准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所述指纹匹配系数时,指示指纹识别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依次提示用户输入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结构相似性SSIM,获取所述调节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非标准指纹信息的SSIM作为所述调节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示;
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修改所述调节因子;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修改后的调节因子和指纹匹配算法,确定所述待识别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标准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CN201610368623.3A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37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8623.3A CN107437053B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8623.3A CN107437053B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053A CN107437053A (zh) 2017-12-05
CN107437053B true CN107437053B (zh) 2022-11-11

Family

ID=6045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8623.3A Active CN107437053B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3705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696A (zh) * 2014-02-12 2014-05-14 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203910778U (zh) * 2014-05-23 2014-10-29 新东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辨识芯片封装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6746B2 (ja) * 2006-02-27 2010-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指紋照合装置、指紋パタンエリア抽出装置および品質判定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995708B2 (en) * 2011-09-08 2015-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bust low-complexity video fingerprint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696A (zh) * 2014-02-12 2014-05-14 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203910778U (zh) * 2014-05-23 2014-10-29 新东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辨识芯片封装模块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分叉点细节特征的指纹匹配算法;韩键等;《微计算机信息》;20100605(第1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053A (zh)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6546B2 (en) Method for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using force value
US10733274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ing gesture
CN106326327B (zh) 用于更新用户认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A2922342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head motion during an authentication transaction
US9953183B2 (en) User verification using touch and eye tracking
US10586031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KR101821115B1 (ko) 지문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209677A1 (en)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force sensor
JP2010146073A (ja)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方法及び生体認証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KR102415504B1 (ko) 사용자 인증을 위한 등록 데이터베이스의 갱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38688A1 (ja) 顔認証装置
WO2017031969A1 (zh) 指纹验证方法、指纹验证装置和终端
KR20180013872A (ko) 지문표현을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지문감지 시스템
EP2701096A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7408208B (zh) 用于对用户的生物测量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指纹感测系统
JP2009129252A (ja)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437053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596127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和身份核验机
KR102333453B1 (ko) 지문 및 얼굴 영상을 이용한 스마트폰 기반 신원확인 방법
US11301706B2 (en)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user
US20220311774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1086255A (ja) ペン入力個人認証方法
KR101965749B1 (ko) 카메라 기반의 비접촉식 지문인식 장치
KR20170002175A (ko) 생체인증을 통한 헬스케어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JP2022140657A (ja) 顔認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