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2010A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2010A
CN107432010A CN201680016025.8A CN201680016025A CN107432010A CN 107432010 A CN107432010 A CN 107432010A CN 201680016025 A CN201680016025 A CN 201680016025A CN 107432010 A CN107432010 A CN 10743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user terminal
code element
element numb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60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2010B (zh
Inventor
原田浩树
永田聪
王静
刘柳
蒋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3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2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2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2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Abstract

规定在仅用子帧的一部分OFDM码元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用于防止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方法。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用载波接收与被设定了LBT(Listen Before Talk)的所述载波的规定的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控制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的接收处理。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作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已被规范(非专利文献1)。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LTEAdvanced被规范,进一步,正在研究例如称为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的LTE的后继系统。
在从Rel.8到12的LTE中设想在许可给运营商的频带、即授权带域中进行排他的运行而进行了规范。例如使用800MHz、2GHz或者1.7GHz等作为授权带域。
在Rel.13以后的LTE中,还以不需要许可的频带、即非授权带域中的运行为对象进行研究。例如使用与Wi-Fi相同的2.4GHz或者5GHz带等作为非授权带域。在Rel.13LTE中,以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之间的载波聚合(LAA:License-Assisted Access)为研究对象,但是将来双重连接、非授权带域的独立(standalone)也可能成为研究对象。
在非授权带域中,为了与其他运营商的LTE、Wi-Fi或者其他系统的共存,所以可以想到干涉控制功能成为必要。作为同一频率下的干涉控制功能,在Wi-Fi中,装载了称为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或者CCA(空闲信道评估(Clear-ChannelAssessment))的功能。在日本、欧洲等规定,在5GHz带非授权带域中运行的Wi-Fi等的系统中必须有LBT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非授权带域中运行LTE的无线通信系统(LAA)中,基于LBT的结果以及被容许的突发长度,数据发送开始、结束的定时可能变化。这些定时未必与子帧边界一致,所以不能像以往那样将1子帧作为单位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发送。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规定用于防止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方法。
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LBT后进行相应于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的发送,也能够防止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且能够实现频率利用效率高的LAA系统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用载波接收与设定了LBT(Listen Before Talk)的所述载波的规定的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对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的接收处理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LBT后进行相应于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的发送,也能够防止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且能够实现频率利用效率高的LAA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作为LBT机制的LBE的图。
图2是说明作为LBT机制的FBE的图。
图3是说明授权带域及非授权带域的子帧边界的图。
图4是说明LBE中的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的图。
图5是说明模仿已有的LTE发送而想到的模式的图。
图6是说明第1方式的图。
图7是说明第2方式的图。
图8是说明第3方式的图。
图9是说明第4方式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L1信令的设计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超子帧的图。
图12是说明通知本实施方式的突发发送的起始的子帧内的码元数的方法的图。
图13是说明通知本实施方式的突发发送的起始的子帧内的码元数的方法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DCI的内容及格式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未设定LBT的频率载波作为授权带域、将设定LBT的频率载波作为非授权带域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是设定了LBT的频率载波,则不论是授权带域还是非授权带域,均能够应用。
在非授权带域中运行LTE的无线通信系统(LAA)中,有时要求LBT操作。例如,在日本、欧洲,在用非授权带域开始发送前,要求LBT操作。这里,在LBT期间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比规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视为信道是忙碌状态(LBTbusy)。在LBT期间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比规定的阈值低的情况下,视为信道是空闲状态(LBTidle)。
说明作为LBT机制的LBE(基于负载的设备(Load-Based Equipment))以及FBE(基于帧的设备(Frame-Based Equipment))。
在LBE中,实施初始CCA,若为LBTidle则开始发送,若为LBTbusy则实施ECCA(扩展CCA,Extended CCA)过程。
在LBE选项A(参照图1A)中,在ECCA过程中,在q次的载波监听内能够确认到N次LBTidle的情况下开始发送。在从1到q的范围内对每个ECCA过程随机地选择值N。在该情况下,连续地判定为信道使用中(LBTbusy)的载波监听计数为1次。在q次的载波监听内未能确认到N次LBTidle的情况下转移到后续的ECCA过程。此时,将计数器重置,将q的值增加。例如,q的初始值为16,按每个ECCA倍增。再次在从1到q的范围内随机地选择值N。在通过ECCA过程成功地发送了的情况下、或者在q达到了规定的最大值的情况下,将q的值返回初始值。
在图1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次ECCA过程中,q=16,N=15,所以在16次的载波监听内确认15次LBTidle成为开始发送的条件。但是,在图1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次ECCA过程中,由于能够确认到LBTidle的次数是15次以下,所以转移到第2次ECCA过程。在第2次ECCA过程中,q=32,N=8,所以在32次的载波监听内确认8次LBTidle成为开始发送的条件。在图1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2次ECCA过程中,能够确认到8次以上LBTidle,所以开始发送。
在LBE选项B(参照图1B)中,在ECCA过程中,反复执行CCA,直到确认到N次LBTidle为止。在从1到q的范围内,对每个ECCA过程随机地选择值N。图1B表示N=4的情况,在ECCA过程中确认了4次LBTidle后开始发送。
在FBE中,以固定的定时及固定的周期实施载波监听,若为LBTidle则开始发送,若为LBTbusy则待机至下个载波监听定时为止。如图2所示,若将载波监听定时设置于特定的子帧的最末尾,则突发的开始定时能够始终与子帧边界一致。
在以下的说明中,设想LBE作为所应用的LBT机制。在LBE中以几十[μs]数量级的短的时间单位进行CCA,若信道空闲则开始发送。在LAA中设想与授权带域的载波聚合,所以就子帧边界、码元边界的定时而言,在非授权带域和授权带域中是同步的。因此,在非授权带域中,CCA成功的定时有时与子帧边界、码元边界不一致。即使CCA或者ECCA成功了,在比OFDM码元长度短的期间也不能发送LTE数据信号,所以从CCA成功起到下一个OFDM码元边界为止发送信道预约用信号等的其他信号(参照图3)。若到下一个子帧边界为止存在多个OFDM码元,则在物理上还能够用该OFDM码元来发送数据。
在LBE中,突发发送的结束的定时根据发送开始定时和最大容许突发长度而改变。LBE中的最大容许突发长度例如由CCA的参数q决定,在EN 301893v.1.8.0的LBT Option-B中规定有最大容许突发长度为(13/32)×q[ms]。
如图4所示,在参数q=9的情况下,最大容许突发长度决定为3.66[ms]。从CCA或者ECCA成功起到下一个OFDM码元边界为止的0.784[ms],信道预约用信号等被发送。突发发送的结束的定时是从子帧边界起0.876[ms](12.2码元)。因此,若尽量用尽容许突发长度,则成为数据发送在与子帧边界不一致的定时结束的情况。
对此,考虑模仿已有的LTE发送,将发送止于子帧边界(参照图5A)。但是,在该情况下,不能全部用尽最大容许突发长度,效率变差。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将发送止于子帧边界的结果,舍弃了相当于0.876[ms]的资源。
或者,考虑将突发发送止于任意的定时(参照图5B)。但是,若对用户终端不进行特别的帮助,则在最后的子帧中,用户终端不知数据发送何时停止,就进行解调,发生解调错误。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将突发发送止于最后的子帧的第12码元,但是若用户终端不知道该信息,则设想直至子帧内的最终码元为止存在数据而进行解调,所以发生错误。因此,在将突发发送止于任意的定时的情况下,需要将该子帧所使用的数据码元数的信息或者速率匹配模式的信息等通知给用户终端。
如上述,基于LBT的结果以及被容许的突发长度,数据发送的开始及结束的定时改变,它们未必与子帧边界一致,所以存在怎样进行数据发送这一课题。
对此,本发明人等为了在各发送机会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找出了用于消除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同时仅用子帧的一部分OFDM码元进行数据发送的结构。由此,即使在LBT后进行相应于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的发送,也能够防止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且能够实现频率利用效率高的LAA系统。再者,以下,将仅用一部分OFDM码元进行数据发送的子帧也记作“片段子帧”。
(第1方式)
在第1方式中,无线基站通过L1信令将作为片段子帧的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通知给用户终端。
由无线基站决定使用码元数N,使得在不超过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的范围成为整数值的码元数。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参数q=25,所以最大容许突发长度决定为10.16[ms]。从CCA或者ECCA成功起至下一个OFDM码元边界为止的0.4[ms],信道预约用信号等被发送。突发发送的结束的定时成为从子帧边界起0.76[ms]。无线基站将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决定为N=10。
无线基站通过L1信令将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通知给用户终端。作为L1信令,既可以使用授权小区或者非授权小区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也可以在突发起始发送的信道预约用信号内(开销部分)予以通知。
此外,无线基站决定是否进行最终子帧中的数据发送。例如,若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充分大,则无线基站决定进行最终子帧中的数据发送。若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较小,则无线基站决定不进行最终子帧中的数据发送,在紧前的子帧边界将发送停止。
(第2方式)
在第2方式中,无线基站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将作为片段子帧的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的模式和索引的关系事先通知给用户终端,进一步通过L1信令将索引通知给用户终端。
图7中表示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的模式和索引的关系。图7A表示状态数2的情况下的一例。在状态数4的情况下例如定义为如图7B所示(线性或者非线性),在状态数8的情况下例如定义为如图7C所示(线性或者非线性)。
在索引不与全部码元数的模式对应的情况下,与第1方式相比,能够减少L1信令的比特数。
作为通过L1信令通知索引的方法,可举出与第1方式同样使用PDCCH/E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增强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nhancedPDCCH))的方法、在信道预约用信号中进行通知的方法。作为PDCCH/EPDCCH的发送方法,可举出用与对象子帧同一载波(非授权载波)的同一子帧发送的方法、用与对象子帧不同的载波的相同子帧发送的方法(交叉载波调度)、用与对象的子帧不同的子帧发送的方法(交叉子帧/多子帧调度)等。
(第3方式)
在第3方式中,新规定片段子帧。片段子帧被规定为例如用1子帧的一半、即0.5[ms]量(1时隙量)进行发送的子帧(参照图8)。
无线基站通过1比特的L1信令,将对象子帧是通常的子帧、还是片段子帧通知给用户终端。或者,用户终端在没有来自无线基站的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设想为通常子帧的情况、和设想为片段子帧的情况这两种模式进行盲解调。
第3方式在用1比特的L1信令通知最终子帧是通常子帧还是片段子帧这一点上与第2方式的状态数2的情况是共通的。
(第4方式)
在第4方式中,根据事先通知或者设定的LBT规则以及参数,用户终端自主地计算作为片段子帧的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
为了使用户终端能够自主地计算使用码元数N,例如可以采用在标准中规定即使不通知也可以知道LBT参数q的规则、通过RRC信令将LBT参数q事先通知给用户终端、或者通过动态信令将LBT参数q通知给用户终端、等的方法。
在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由参数q的值决定的情况下,设想用户终端通过信道预约用信号检测突发的开始,然后用相当于最大容许突发长度的长度进行发送,能够计算最终子帧的使用码元数N。再者,在EN 301 893v.1.8.0的LBT Option-B中,规定有最大容许突发长度为(13/32)×q[ms]。
以图9为例进行说明,若用户终端被通知或者检测到参数q=25,则计算最大容许突发长度M(=10.16[ms])。用户终端通过信道预约用信号检测突发的开始,记录与CCA或ECCA同一子帧中的发送时间M1(=0.4[ms])。接着,用户终端记录之后的子帧中的整数的发送时间M2(=9[ms])。由此,用户终端能够计算突发最后的片段子帧的位置及长度(M-M1-M2=0.76[ms])。
(L1信令的设计)
详细说明在从第1方式到第4方式中通知片段子帧即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等的L1信令的设计。
第一,作为这样的L1信令,能够使用DCI。在对各用户终端分别通知使用码元数N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通过用户终端固有的搜索空间发送的DCI。例如,既可以利用DCI内的CIF(载波指示字段(Carrier Indicator Field))、PQI(PDSCH重映射和准协同定位指示器(PDSCH remapping and Quasi-co-location Indicator)),也可以规定新追加了比特的DCI格式。
在对多个用户终端集中地通知使用码元数N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用公共搜索空间发送的DCI。例如,也可以导入新的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利用由该新的RNTI进行了扰码的DCI格式1A/1C/3/3A等。
图10A表示新规定的3比特、和在第1方式中通过L1信令通知的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的关系的一例。
图10B表示新规定的2比特、和在第2方式中通过L1信令通知的索引的关系的一例。如上述,与各索引对应的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通过RRC信令予以通知。
图10C表示新规定的1比特、和在第3方式中通过L1信令通知的子帧信息的关系的一例。
图10D表示新规定的4比特、和在第4方式中通过L1信令通知的参数q的关系的一例。
在从授权小区发送DCI的情况下等,也可以还一并通知作为对象的分量载波的索引。在用交叉子帧、多子帧进行调度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一并通知对象子帧的索引或者从调度子帧的偏移量等。
第二,作为这样的L1信令,能够使用通过信道预约用信号或者突发的起始子帧发送的新信号。使用码元数N的信息既可以作为调制数据加载在发送的信号中,也可以与用起始子帧发送的信号序列模式等关联。
在第1方式中,信道预约用信号也可以表示片段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N以及片段子帧的位置、例如与通常的子帧的偏移量。
在第2方式中,信道预约用信号也可以表示片段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N的索引以及片段子帧的位置、例如与通常的子帧的偏移量。
在第3方式中,信道预约用信号也可以表示片段子帧的存在以及在片段子帧存在的情况下片段子帧的位置、例如与通常的子帧的偏移量。
在第4方式中,信道预约用信号也可以表示参数q的值。
根据从第1方式到第4方式,通过支持片段子帧中的发送,相对于最大容许突发长度,能够利用尽可能多的资源。此时,通过将突发发送的最后的片段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N及其位置通知给用户终端,能够避免用户终端的解调错误。
(变形例1)
也可以将突发最后的子帧(片段子帧)及其紧前的子帧合并为“超子帧”(参照图11A)。在该情况下,用1个DCI一并许可2个子帧量(1个超子帧量)。例如,根据上述第1方式,用L1信令通知超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
图11A所示的例子中,参数q=25,所以最大容许突发长度决定为10.16[ms]。从CCA或者ECCA成功起到下一个OFDM码元边界为止的0.4[ms],信道预约用信号等被发送。超子帧的长度成为1.76[ms]。无线基站通过L1信令将超子帧的长度通知给用户终端。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用1个DCI通知超子帧的长度。用户终端在用从第1方式至第4方式的任一种方法知道超子帧的长度后,对超子帧进行解调。超子帧中的片段子帧部分不具有控制区域,仅具有数据区域。
在使用超子帧的情况下,不需要最终子帧(片段子帧)中的控制区域,所以频率利用效率提高。此外,最终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N的模式自身不会变化,所以与不使用超子帧的情况相比,通知所需的比特数也不会增加。图11B是与图7B相同的表,表示第2方式中的、定义了状态数4的情况下的片段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和索引的关系。图11C表示定义了状态数4的情况下的超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和索引的关系。如上述,最终子帧中的码元数的模式自身不会变化,所以在图11B和图11C中,通知所需的比特数不会变化。
(变形例2)
第1方式至第3方式还能够作为通知突发发送的起始的子帧内的码元数的方法使用。此时,对于通知码元数的L1信令,不能使用同一子帧的PDCCH。因此,考虑从后续的子帧(最先的通常子帧)发送、用信道预约用信号发送、用同一子帧的EPDCCH发送、或者新规定起始的片段子帧用控制信号区域/格式、等的方法。
图12所示的例子中,参数q=25,所以最大容许突发长度决定为10.16[ms]。在从CCA或者ECCA成功起到下一个OFDM码元边界为止的0.4[ms](5.6码元)中,将3码元用于数据发送。在图12中表示使用授权小区的DCI通知(交叉分量载波)该码元数、使用信道预约用信号通知该码元数、或者使用最先的通常子帧的DCI通知该码元数(交叉子帧)的方法。
或者,通过第4方式,还能够由用户终端自主地计算突发发送的起始的子帧内的码元数。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基于事先定义的规则等,计算从检测到信道预约用信号的定时起至后续的子帧边界为止包含几个数据用码元。所谓事先定义的规则,例如可举出预先规定为信道预约用信号的长度到最大x为止的情况等。
也可以将超子帧的思路用于起始子帧。即,也可以将起始子帧和其紧后的最先的通常子帧合并为超子帧(参照图13)。在该情况下,使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一种方法通过DCI通知超子帧的长度(图13中为17码元)。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用作为突发的第2个子帧的最先的通常子帧中的DCI(授权载波或者非授权载波)一并许可2个子帧量(1个超子帧量)。
(变形例3)
在希望将数据发送的开始定时及结束定时为子帧的中途的起始子帧及最终子帧这二者同时作为片段子帧予以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不同的DCI分别用于起始子帧用和最终子帧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一并通知是从中途开始数据发送的起始子帧的使用码元数、还是数据发送在中途结束的最终码元的使用码元数。或者,也可以通知各片段子帧的位置或者与通常子帧的偏移量。
图14A表示上述DCI的内容及格式的例子。该DCI包含是起始子帧还是最终子帧的指示、片段子帧的长度或者长度的索引以及片段子帧的位置或者偏移量的信息。
或者,在希望将数据发送的开始定时及结束定时为子帧的中途的起始子帧及最终子帧这二者同时作为片段子帧予以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1个DCI用于二者的子帧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知成为片段子帧的是起始子帧、还是最终子帧、或者是该二者的子帧。或者,也可以通知各片段子帧的位置或者与通常子帧的偏移量。
图14B表示上述DCI的内容及格式的例子。该DCI包含起始片段子帧以及最终片段子帧的指示。在起始片段子帧的指示中包含是否存在起始片段子帧的1比特指示、起始片段子帧的长度以及起始片段子帧的位置或者偏移量的信息。未图示,但在最终片段子帧的指示中也同样包含是否存在最终片段子帧的1比特指示、最终片段子帧的长度以及最终片段子帧的位置或者偏移量的信息。
在以上的说明中,设想LBE作为所应用的LBT机制,但是在FBE中通知片段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N也是有效的。在非授权带域中尽可能不进行不需要的发送,将信道让给其他系统,其结果,频率利用效率提高,所以考虑在FBE中也改变突发发送的最终子帧内的使用码元数。此时,在FBE中,也能够使用第1方式至第4方式的方法。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进行上述的片段子帧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为1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设为一体的载波聚合和双重连接二者、或者任一方。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能够利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
如图15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多个无线基站10(11及12)、和位于由各无线基站10形成的小区内、构成为能够与各无线基站10通信的多个用户终端20。无线基站10分别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经由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
在图15中,无线基站11例如由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宏基站构成,形成宏小区C1。无线基站12由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小型基站构成,形成小型小区C2。再者,无线基站11及12的数不限于图15所示的数。
例如,也可以是在授权带域运行宏小区C1、在非授权带域运行小型小区C2的方式。或者,也可以是在非授权带域运行小型小区C2的一部分、在授权带域运行余下的小型小区C2的方式。无线基站11及12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相互连接。
用户终端20能够与无线基站11及无线基站12双方连接。设想用户终端20通过载波聚合或者双重连接同时使用利用不同的频率的宏小区C1及小型小区C2。例如,从利用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1向用户终端20能够发送与利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2有关的辅助信息(例如下行链路信号结构)。此外,在授权带域及非授权带域中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1个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1)控制授权带域小区及非授权带域小区的调度的结构。
用户终端20也可以不与无线基站11连接而与无线基站12连接。例如,也可以设为利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2与用户终端20以独立(Stand-alone)方式连接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12控制非授权带域小区的调度。
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定于此。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被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的PDCCH(EPDCCH:Enhanced PDCCH))、广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规定的S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通过PDCCH、EPDCCH传输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被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6所示,无线基站10包括用于MIMO(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和接口单元106。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到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被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接口单元1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的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对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等的发送处理,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对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并输出的下行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放大器单元102对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与片段子帧发送或者超子帧发送有关的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20。
就上行信号而言,各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由各发送接收单元103进行频率变换,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被输入的上行信号所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经由接口单元106转发到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释放等的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接口单元106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与相邻无线基站发送接收信号(回程信令)。或者,接口单元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7所示,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至少包含控制单元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和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而构成。
控制单元301控制用PDSCH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用PDCCH和扩展PDCCH(EPDCCH)二者、或者任一方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此外,控制单元301还进行用PRACH传输的RA前导码、用PUSCH传输的上行数据、用PUCCH或者PUSCH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的调度的控制(分配控制)。与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用户数据)的分配控制有关的信息被使用下行控制信号(DCI)通知给用户终端20。
控制单元301基于来自上位站装置30的指示信息、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反馈信息,控制对下行链路信号及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即,控制单元301具有作为调度器的功能。在控制单元301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控制单元301控制仅用一部分OFDM码元来进行数据发送的子帧内的使用数据码元数N。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下行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3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通知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以及通知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此外,对下行数据信号,按照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等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者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到规定的无线资源,输出到发送接收单元103。在映射单元303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者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用PUSCH发送的数据信号、用PRACH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处理结果被输出到控制单元3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也可以使用接收到的信号对接收功率(例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接收质量(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到控制单元301。在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者测量装置。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8所示,用户终端20包括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和应用单元205。
用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由发送接收单元203进行频率变换,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被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该下行链路的数据中的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到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MAC层更高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中的广播信息也被转发到应用单元205。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
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处理、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处理等,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然后,放大器单元202对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图19是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在图19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假设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的功能块。如图19所示,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至少包含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和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而构成。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获取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用PDCCH/EPDCCH发送的信号)以及下行数据信号(用PDSCH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判定是否需要对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及映射单元403的控制。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4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等的上行控制信号。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者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生成的上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向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出。在映射单元403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者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下行链路信号(例如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用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例如将广播信息、系统信息、寻呼信息、RRC信令、DCI等输出到控制单元401。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也可以使用接收到的信号对接收功率(RSRP)、接收质量(RSRQ)、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到控制单元401。
在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者测量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由硬件及软件的任意的组合实现。对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不特别地限定。各功能块既可以由物理地结合的1个装置实现,也可以将物理地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由这多个装置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使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的硬件实现。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也可以由包含处理器(CPU)、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和保存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在内的计算机装置实现。
处理器、存储器等通过用于进行信息通信的总线连接。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软盘、光磁盘、ROM、EPROM、CD-ROM、RAM、硬盘等的存储介质。程序也可以经由电气通信线路从网络发送。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含输入键等的输入装置、显示器等的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既可以由上述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被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实现,也可以由二者的组合实现。处理器使操作系统操作,控制用户终端整体。处理器从存储介质将程序、软件模块、数据读出到存储器,依照它们执行各种处理。该程序只要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操作的程序即可。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也可以由被储存在存储器中且在处理器上操作的控制程序实现,其他的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
再者,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予以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中图示的大小、形状等不限定于此,在实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此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则能够适当变更并实施。
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16日申请的特愿2015-052238。这里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7)

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单元,用载波接收与被设定了LBT(Listen Before Talk)的所述载波的规定的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控制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的接收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L1信令接收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包含于用搜索空间发送的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格式1C的DC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关于所述规定的子帧以及与所述规定的子帧连续的子帧的信息,作为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控制所述规定的子帧以及与所述规定的子帧连续的子帧中的接收处理。
5.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控制被设定了LBT(Listen Before Talk)的载波的规定的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以及
发送单元,用所述载波发送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具有使用被设定了LBT的载波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终端具有:接收单元,用所述载波接收与所述载波的规定的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控制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的接收处理。
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载波接收与被设定了LBT(Listen Before Talk)的所述载波的规定的子帧中的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的步骤;以及
基于与所述使用码元数有关的信息,控制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的接收处理的步骤。
CN201680016025.8A 2015-03-16 2016-03-16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7432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2238A JP2016174216A (ja) 2015-03-16 2015-03-16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5-052238 2015-03-16
PCT/JP2016/058258 WO2016148171A1 (ja) 2015-03-16 2016-03-16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2010A true CN107432010A (zh) 2017-12-01
CN107432010B CN107432010B (zh) 2022-03-01

Family

ID=56920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6025.8A Active CN107432010B (zh) 2015-03-16 2016-03-16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6116B2 (zh)
EP (1) EP3273737B1 (zh)
JP (1) JP2016174216A (zh)
CN (1) CN107432010B (zh)
MX (1) MX2017011509A (zh)
WO (1) WO20161481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959A (zh) * 2018-04-17 2021-0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
CN113545154A (zh) * 2019-03-08 2021-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时域实现的毫米波频带中的波形生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63379T3 (es) * 2015-01-30 2020-05-28 Nec Corp Mé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transmisión de subtrama fraccional
KR20180005671A (ko) * 2015-05-15 2018-01-16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CN106162898B (zh) * 2015-05-15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授权载波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0630432B2 (en) 2015-10-13 2020-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ub-frame length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non-licensed band
KR102659447B1 (ko) * 2015-11-03 2024-04-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통신 네트워크를 위한 스케쥴링 방법
US10412755B2 (en) * 2016-03-25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WO2018000196A1 (zh) * 2016-06-28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频段上的通信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EP3531783B1 (en) 2016-11-08 2020-08-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ubframe schedul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KR101838247B1 (ko) 2016-11-14 2018-03-13 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이종 네트워크에서 채널 센싱에 이용되는 이중 임계값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210185721A1 (en) * 2018-08-23 2021-06-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to Transmit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for Unlicensed Wideband Radio Systems
WO2020088189A1 (en) * 2018-10-29 2020-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bt option selection for wideband operation
US11234272B2 (en) * 2018-12-21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traffic query for unlicensed band operation
JP6854865B2 (ja) * 2019-11-19 2021-04-0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ユーザ機器、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668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灵活子帧的上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085797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u uplink waveform and variable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668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灵活子帧的上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085797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u uplink waveform and variable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ALCATEL-LUCENT: "Frame Structure Design for LA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 R1-150191》 *
CATT: "TDD eIMTA Impacts on MAC Specification",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5BIS R2-141187》 *
CMCC: "Discussion on PDSCH RE mapping", 《3GPP TSG-RAN WG1 #70BIS R1-124426》 *
HUAWEI, HISILICON: "Remaining details of signaling for TDD UL-DL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 R1-140020》 *
INTEL CORPORATION: "Extended Subframes and (e)PDCCH for LAA downlink",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 R1-150090》 *
MEDIATEK INC: "Discussions on LAA frame structure design and LAA- WIFI coexistenc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 R1-150577》 *
PANASONIC: "Reconfiguration message remaining details",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5 R1-135390》 *
SHARP: "Remaining issues on low-cost MTC U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 R1-14063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959A (zh) * 2018-04-17 2021-0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
CN112272959B (zh) * 2018-04-17 2024-03-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
CN113545154A (zh) * 2019-03-08 2021-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时域实现的毫米波频带中的波形生成
CN113545154B (zh) * 2019-03-08 2024-04-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毫米波频带中的波形生成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74216A (ja) 2016-09-29
US20180115904A1 (en) 2018-04-26
CN107432010B (zh) 2022-03-01
WO2016148171A1 (ja) 2016-09-22
EP3273737B1 (en) 2019-02-27
EP3273737A1 (en) 2018-01-24
MX2017011509A (es) 2018-01-11
EP3273737A4 (en) 2018-03-28
US10206116B2 (en)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2010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7161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115965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076387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5462203B2 (ja) 非周期的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CN109479318A (zh) 共享射频谱段中上行链路的通信技术
CN10773606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141335A (zh) 用于部分子帧的调制阶数自适应
CN10666456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14187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534966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644080A (zh) 用于确定多个搜索空间的盲解码的顺序的方法和终端
CN108353302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43201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7652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534889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05332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476506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432013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71334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61580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369277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9490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211280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25913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