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679A -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679A
CN107431679A CN201580077737.6A CN201580077737A CN107431679A CN 107431679 A CN107431679 A CN 107431679A CN 201580077737 A CN201580077737 A CN 201580077737A CN 107431679 A CN107431679 A CN 107431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quence
sub
root index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7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1679B (zh
Inventor
汲桐
吴毅凌
陈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1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1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43Modulators using symbol repetition, e.g. time domain realization of distributed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59Coarse or integer frequency offset determination and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63Coarse synchronisation, e.g. by 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96Network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所述网络设备生成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采用这种方法,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较频偏下,仍可以满足M2M的业务需求。

Description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应用的飞速扩张,M2M市场需求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M2M业务的终端设备面临低功耗低成本的挑战,所以,在设计同步方案时,需尽可能的减少功耗和成本,也就是时延和复杂度。
但是,由于成本限制,M2M终端的晶振精度一般都会比较低,这就会导致终端设备相对网络设备(如基站)会存在较大的频偏,该频偏会导致信号在时域上产生连续的相位变化。因此,现有的同步技术在较大频偏下不能满足M2M的业务需求。
M2M通信技术通常应用环境为地下室或偏远地区,因此,需要满足深覆盖或广覆盖的要求,所以M2M终端所处环境的信噪比会比较差,现有方式是通过保证足够的序列长度去克服信噪比差的问题。同时,M2M通信系统的频率资源也有限,而现有LTE同步信号的产生方法在有限的频率资源上产生的同步序列的长度很受限,不能满足M2M抗低信噪比环境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从而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较频偏下,仍可以满足M2M的业务需求。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包括: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包括: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一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包括: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包括: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包括: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 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二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包括: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另一方面,本明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同步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包括: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一滑动相关峰;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二滑动相关峰;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完成符号定时同步;根据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的中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中点位置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生成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同步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由所述处理模块通过下述方式获取: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一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号由处理模块通过下述方式获取:
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 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二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一滑动相关峰;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二滑动相关峰;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完成符号定时同步;根据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具体为:确定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的中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中点位置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和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 然后再生成生成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也就是说,该生成同步信号包括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和其共轭序列,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特性,终端设备接收到同步信号,根据该同步信号和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自相关性以及抗频偏特性,可以在大频偏下完成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从而完成M2M通信系统在大频偏下的同步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送信号的格式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的同步信号时频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LTE同步序列自相关性受频偏影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ZC序更自相关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频偏下三种序更的相相关性比较;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了自相关峰偏移定义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及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更的自相关峰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同步信号在CP处产生相位的跳跃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添加CP形成同步信号所占用OFDM符号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打孔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采用OFDM调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虽然在前述背景技术部分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c,UMT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以及新的网络系统等。下面以LTE系统为例进行具体实施例的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后需要与网络设备先进行同步,通常,同步包括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其中,时间同步可以为符号定时同步,频率同步可以为载波频率同步。符号定时同步即是终端设备获取信号起始位置的过程,比如,当网络设备按照图1所示格式发送信号时,如果终端设备还未取得符号定时同步,终端设备收到上述信号后,只是识别到一串信号,无法确定该信号的起始位置,也无法确定同步信号和其它信号的分界位置。
所以,终端设备需要通过符号定时同步来确定信号的起始位置。常规的符号定时同步做法是:使用具有自相关性的序列作为同步信号,终端设备通过自相关峰的位置来判断信号起始位置。
同步还包括载波频率同步,但是,由于终端设备器件的晶振存在着固有误差,所以终端设备收到的信号相对网络设备发出的信号会有频率偏移,载波频率同步就是终端设备估计该频率偏移并纠正的过程。通常,载波频率同步的时机是在符号定时同步之后,例如可以使用相位相干或栅格搜索等方式实现载波频率同步,在此不再赘述。
现有LTE技术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其中,PSS主要用来做初始的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SSS主要用来做小区检测、帧同步或CP检测等。
其中,PSS为ZC序列,不同小区之间采用不同根指数的ZC序列进行区分;例如,LTE系统,网络设备将主同步信号分为三组,三组分别使用根指数为u=29,34,25的ZC序列:zc(n)=e-jπun(n+1)/63,u=29,34,25;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不同根指数的ZC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性,确定自己所在的小区属于哪个组。
如图2所示,LTE的同步信号占据频谱中间的6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时域上占据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网络设备周期性地向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序列直接在频域产生,以OFDM调制方式调制到该同步信号对应的子载波上,然后经过离散傅里叶反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产生时域信号发送出去。
一方面,在M2M系统中,由于成本限制,M2M中的终端设备晶振精度一般都会比较低,这就会导致终端设备的接收信号相对网络设备的发送信号会存在较大的频偏,该频偏会导致接收信号在时域上产生连续的相位变化,序列的相关性会受很大影响。以LTE使用的PSS序列为例,当采样频率为960kHz时,不同频偏时的相关峰值的变化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频偏超过3~4kHz,自相关峰就很小。M2M业界比较常见的终端晶振指标是20PPM,按照LTE的载频2GHz来算,初始频偏有2G*20PPM=40kHz,远大于3~4kHz,该同步信号所使用的序列已不适用与M2M系统。
另一方面,除了同步信号所使用的序列本身不能有效抗大频偏外,LTE同步信号的产生方式也存在局限性。LTE中采用频域产生同步信号的方法,并且为保持跟数据信号的正交,子载波间隔采用了15kHz。但是M2M占据的系统带宽一般较小,比如如果M2M占据LTE中的一个RB,即180kHz时,这样只能使用最多180/15=12长的序列,长度太短,达不到性能要求。而如果占据多个 符号的话,又会使同步序列丧失自相关特性,无法进行同步工作。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介绍一些关于序列的相关知识:
通信学科中关于两序列的相关值的定义,设两序列分别为则两序列的相关值定义为其中,表示的模值,表示bi的共轭。为表述方便,本文中用Corr(A,B)表示序列A和序列B的相关值。
通信学科中关于滑动相关峰的定义,滑动相关操作一般发生在一个序列和一段信号之间,通常信号长度大于等于序列长度。设序列为信号为则用序列S对信号R进行滑动相关,得到的滑动相关峰为:
其中R(i+1:i+n)表示由信号R的第i+1个信号值到第i+n个信号值构成的子信号。即,序列S对信号R进行滑动相关得到的滑动相关峰值为:序列S与信号R的各段子信号的相关值的最大者。为表述方便,本文中用Corr_Peak(R,S)表示序列S对信号R进行滑动相关得到的滑动相关峰值。
通信学科中关于序列具有良好自相关性的定义,设序列为则称序列S具有良好自相关性是指:序列S满足Corr(S,Sτ)<<Corr(S,S),其中Sτ是带有时延τ的序列S:其中x mod y表示x对y取模。即如果一个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则该序列与其自身进行相关时,只有序列各元素完全对齐(也就是没有时延)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较大的相关峰值。例如图5所示的Zadoff-Chu(ZC)序列的自相关性示意图,可以看到,当序列没有时延时会产生较大的相关峰值,而有时延时产生的相关值非常小。所以ZC序列就是具有良好自相关性的序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方案: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401、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
402、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
403、所述网络设备生成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404、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
405、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
406、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
需要特别说的是上步骤401与步骤402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和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然后再生成生成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也就是说,该生成同步信号包括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和其共轭序列,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特性,终端设备接收到同步信号,根据该同步信号和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自相关性以及抗频偏特性,可以在大频偏下完成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从而完成M2M通信系统在大频偏下的同步工作。
如上所述,步骤401中,所涉及的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可以为:
zc1(n)=e-jπn(n+1+2q)/L
如上所述,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可以为:
zc2(n)=ejπn(n+1+2q)/L
其中,L>0是序列长度,n=0,1,…,L-1,q是任意整数。
比如,步骤401中,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
a1)、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使得所述N个子序列拼接后仍等于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为了描述方便,下述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称为PS,如所述N个子序列为则满足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a2)、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的子频域信号
a3)、将所述每一个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每一个子时域信号
具体的,可以直接对相应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也可以先对子频域信号进行补零然后再做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从而可以快速的实现傅里叶逆变换,减少硬件复杂度;
a4)、对所述每一个子时域信号中添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得到对应的子信号Pi(i∈[1,N])。
具体的,在中添加CP,即为将的尾部某段添加到头部之前。比如,设某个U为信号中的符号(或者样点)个数,如果欲添加的CP长度为C,则添加CP后的子信号Pi={pU-C+1,...,pU,p1,p2,...,pU}。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处是以LTE中的CP添加方法举例,采用其他方法 添加CP或者不添加CP,只要能够获得Pi,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a5)、将a4步骤中得到的全部子信号Pi(i∈[1,N])拼接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信号表示为P,则P=[P1,P2,...,PN]。比如,当N=2时,P1={-1,1},P2={1,1},则P=[P1,P2]={-1,1,1,1}。
再比如,步骤402中,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的步骤b1至b5与上述获取第一信号的步骤a1至a5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替换为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在此不再赘述。
再比如,步骤401中,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
c1)、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
例如,可以直接对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也可以先对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补零然后再做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从而快速实现傅里叶逆变换,减少硬件复杂度。
c2)、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再比如,步骤402中,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的步骤d1至d2与上述获取第一信号的步骤c1至c2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替换为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为了节省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相比其他具用自相关性的序列,受频偏影响较小,在频偏较大的场景下,仍然有比较明显的相关峰,相比现有技术中具有自相关性的序列,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大频偏的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以62长的序列为例,选用三个序列,第 一个是LTE中根指数为25的ZC序列,记为ZC(25),第二个是本发明所选用的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记为ZC(1),第三个是具有自相关性的其它伪随机序列,比如m序列,记为Sm,以LTE中同步信号的生成方式为例,采样频率为960kHz,可以看到,在所提供的各种频偏下,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都具有很明显的相关峰,而其它两个序列当频偏较大时相关峰不明显。
另外,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还有一个良好特性,即其相关峰出现的位置,与频偏大小是一一对应的。从图6可以看到,对于本发明所选用的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而言,存在频偏时,序列的自相关峰不再出现在“0”处(也就是无时延处),而是随着频偏的不同而偏移到不同的位置。
综上所述,假设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长度为L,其中L正整数,当采样率用FS表示、频偏用FO表示,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自相关峰位置相对理论位置的偏移为:个采样点。至于偏移的方向,如果把序列在时域上从左向右排列,左边代表前面的时刻,右边代表后面的时刻,为了方便量化,不妨定义向右偏移为正偏移,向左偏移为负偏移,具体情况如下图7所示。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如步骤a1至a5所示,当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是在时域产生,则偏移值为即若频偏FO为正,则向右偏移;若为负,则向左偏移。如步骤c1至c2所示,如果所述序列是在频域产生,则偏移值为即若频偏FO为正,则向左偏移;若为负,则向右偏移。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自相关峰位置相对起始位置的偏移与其共轭序列的自相关峰位置相对起始位置的偏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但是,如前所述,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自相关峰位置,会随着频偏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偏移,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足以实现符号定时同步,因为如果同步信号只包含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终端设备接收后进行滑动自相 关,会检测出来相关峰,但是该相关峰的位置存在偏移,终端设备不知道偏移量,从而无法确认信号的起始位置。因而需要根指数为1的ZC共轭序列的辅助。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具有与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类似的特性,并且自相关峰的偏移与所述序列的偏移是大小相同,但是偏移的方向相反,如下图8所示,根指数为1的ZC序列与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共轭序列共同组成同步信号,由于频偏的影响,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自相关峰相对理论位置向左偏移了Δ,同时,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共轭序列的自相关峰相对理论位置向右偏移了Δ,其中,d为根指数为1的ZC序列与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共轭序列在时域上的距离,d为确定已知的参数,r为终端设备检测到的两个自相关峰之间的时域距离,终端设备依次用本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和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共轭序列对接收信号做完滑动相关后,即可获知r的值,即r对终端设备是已知的,而频偏是未知的,所以Δ是未知的,但是其满足等式:r=d+2Δ,因此能够得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起始位置与其相关峰实际位置相距Δ,从而,起始位置可由实际位置和Δ得到,进而完成符号定时同步。
进一步,当符号定时完成后,根据Δ与频偏FO的关系可以计算得到频偏FO的值,从而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因此,通过包含根指数为1的ZC序列与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的同步信号,UE可以完成同步工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信号可以通过DFT加OFDM的方法产生。在该方法中,同步信号是在时域产生,先经DFT变换到频域,然后再经过OFDM调制成时域信号。因此,同步信号可以既能占据多个OFDM符号而不会丧失序列的相关性(因为同步信号是在时域产生)。而现有LTE同步信号在频域产生,想要不丧失相关性,则只能占用一个OFDM符号,一旦占用多 个OFDM符号就会丧失相关性。因此,在本发明中,因为M2M系统频率资源有限,可以先将原始同步序列进行分段,然后再通过DFT变换到频域,从而可以使同步信号占用多个OFDM符号。
需要特别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信号可以通过OFDM的方法产生。在该方法中,同步信号是在频域产生,然后通过IDFT变换到时域信号。此时,由于同步序列是在频域产生,故同步序列只能占用1个OFDM符号。如果M2M系统频率资源有限,致使1个OFDM符号放不下同步序列,则可以减小同步信号的子载波间隔,这样,一个OFDM符号可以容纳更长的序列,但是,如果M2M系统是在LTE频带内部署,那么,改变子载波间隔可能会对常规LTE信号产生干扰,此时,需要额外留出保护带来抑制干扰。
其中,步骤106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可以包括:
e1)、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一滑动相关峰;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二滑动相关峰。
e2)、确定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的中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也是协议固定的,对于终端设备也是已知的。
e3)、根据所述中点位置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
例如,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可以等于所述中点位置减去所述距离的一半。
e4)、根据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其中,步骤e4中,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相关峰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偏移与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历的频偏一一对应,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的相关峰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偏移与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历的频偏是一一对应的。通过步骤e3,获得了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通过步骤e1,获取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因此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和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得到偏移,根据该偏移,结合前面所述的相关峰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偏移与频偏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确定频偏值,从而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该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901,用于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生成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发送模块90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处理模块901生成的所述同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前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由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分为N个 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由处理模块获取的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该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
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一滑动相关峰;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二滑动相关峰;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完成符号定时同步;根据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具体为:确定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的中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中点位置和所述距 离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照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与发送模块,其中,需要特别说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处理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可以为处理器,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发送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还可以为发射器。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与发射器仅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收发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的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终端设备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与接收模块,其中,需要特别说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处理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可以为处理器,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接收单元对应的实体设备还可以为接收器。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与接收器仅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收发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的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终端设备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述操作可以由处理模块完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M2M系统可能会部署在现有通信系统(如LTE)的频谱内,需要采取一系列方法来避免对LTE信号造成较强干扰。比如可以采用与LTE相同的OFDM调制方式、子载波间隔和CP添加规则等避免对LTE信号的干扰,因此,M2M同步信号需要添加CP。
由于需要应对低信噪比的环境,M2M的同步信号通常会占用多个OFDM符号来提升信噪比。由于频偏的影响,M2M的同步信号会在CP处产生相位的跳跃。 如图11所示,同步信号占用4个OFDM符号,由于频偏的影响,除去第一个OFDM符号的CP外,其它3个CP处均会使同步序列产生相位跳跃,影响同步性能。
因此,所述获取第一信号之前,对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打孔操作,来避免上述提到技术问题。如图12所示,先按照含CP的总长度产生对应的同步序列,然后将CP位置的元素通过打孔打掉,再添加CP。这样,接收端通过同步信号进行同步时,同步信号只是在CP位置处缺失了对应的序列元素,通过仿真可以证明,性能要好于图11中所示的相位跳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打孔操作可以为按照一定打孔规则去掉部分序列元素,例如,可以直接对基带序列进行打孔操作。如图13所示,产生根指数为1的ZC序列zc1,zc2,...,zcN后,直接进行打孔,即按照每13个序列元素打掉一个的规则进行相应打孔。
示例性的,打孔操作也可以发生在序列的过采样序列上。产生根指数为1的ZC序列zc1,zc2,...,zcN后,先对序列进行过采样,得到过采样序列sp1,sp2,...,spM(M>N),对过采样序列进行相应位置的打孔操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仅是本发明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对于在过采样打孔,打孔的位置从基带看不是整数个序列元素,因此需要将序列进行一定倍数的过采样后才能进行打孔操作。
示例性的,M2M系统的系统带宽为180kHz,部署在LTE带内,下行采用OFDM调制技术,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行子载波个数为180kHz/15kHz=12。同步信号为ZC序列,占据一个子帧的后9个符号。LTE在普通CP下,CP占数据符号的比例为10/138(第1个符号)和9/137(非第一个符号);在扩展CP下CP占数据符号的比例是1/5。由于同步信号占用的是子帧的后9个符号,因此M2M同步信号的CP比例分别为9/137(普通CP)、1/5(扩展CP)。
以普通CP为例,按照上面所述,产生同步序列时要按照包含CP的序列长度,该序列长度可以为12*9/(1-9/137)=115.6,即116,所以,基带序列的 长度为116。考虑1.92M的采样率下,子载波数为1.92M/15k=128,加上9点的CP,因此,一个符号的样点数为137,9个符号共有137*9=1233个样点,得到同步信号在1.92M采样率下的样点数为1233点。
因此,第一步是产生116长ZC序列作为基带同步序列;
第二步是对基带序列进行过采样,将116长的基带序列过采样到1.92MHz,得到1233长的样点序列。过采方法可以采用DFT方法,对116长的基带序列做DFT,然后对得到的序列两边补零,使得总长度为1233,然后做IDFT,得到1233长的样点序列。
第三步是打孔,将对应CP位置的部分打掉。由于CP占一个数据符号的比例为9/137,所以将1233长的样点序列等分为9组,每组包含137个样点,然后去掉每组中前面9个样点,这样每组剩余128样点,打孔后的样点序列长度为128*9=1152。
打孔后,可进行DFT和OFDM调制即可。
具体为,将1152长的样点序列分为9组,每组含128个样点;对每组的128个样点进行DFT,由于M2M占用180kHz的带宽,且需要与LTE保持正交,故可以需保留128个子载波的中间12个,其余子载波处需置为零。然后将其进行IDFT,添加9点的CP,得到137长的样点,将每组的经过上述过程后得到的137个样点拼起来即可。因此DFT和OFDM调制后的同步信号为137*9=1233长的样点序列。
再以扩展CP为例,按照上面所述,一开始产生同步序列时要按照包含CP的序列长度。故序列长度应该为12*9/(1-1/5)=135,是整数,不需要四舍五入,因此,原则上只需要在基带进行打孔即可。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产生135长ZC序列作为基带同步序列;
第二步是打孔,将135长的序列分为9组,每组含15个序列元素;由于CP占数据符号的1/5,因此将每组的中的前3个元素去掉,剩余12个序列元素;打孔后的序列长度变为12*9=108。
具体为将108长的序列分为9组,每组含12个序列元素;对每组的12个元素进行DFT,然后两边等量补零,使得补零后的长度为128;然后将其进行IDFT,添加32点的CP,得到160长的样点,将每组的经过上述过程后得到的160个样点拼起来即可。因此DFT和OFDM调制后的同步信号为160*9=1440长的样点序列。
上面分别以普通CP和扩展CP为例,阐述了含打孔的同步信号的产生方法。其中,普通CP是先对序列进行过采样,然后再打孔;扩展CP是直接对基带序列进行打孔。实际中,为了减少UE的盲检次数,降低复杂度,可以对普通CP和扩展CP进行同样的打孔方式,不仅如此,普通CP和扩展CP所使用的原始同步序列也可以是相同的。UE在接收端不需要区分普通或扩展CP,直接按照其中一种模式固定地接收同步信号即可,当然,这样会有一定的性能损失,但是仿真证明损失不大,却能降低UE的复杂度,因为M2M系统中,UE的同步复杂度是非常受限的。
由于M2M系统可能会部署在LTE的频带内,因此需要使M2M的信号与LTE信号正交。如图14所示,信号采用OFDM调制,占用180kHz的带宽,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上述举例中,信号做完DFT后得到的频域序列的长度为128,在对频域序列进行IDFT之前,需要将128长的序列的除中间12个点之外的点置为零,因为信号只占用中间180kHz,也就是中间12个子载波,所以其它子载波处的位置需要置为零。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 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包括:
    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包括:
    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
    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
    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
    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一信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信号之前,所 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打孔操作。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打孔操作包括:
    去掉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部分序列元素。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之后,所述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子频域信号的部分元素置为零或者在子频域信号两边添加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包括:
    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
    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两边增添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包括:
    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包括:
    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 域信号;
    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
    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
    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二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二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打孔操作。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打孔操作包括:
    去掉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的部分序列元素。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包括:
    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
    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两边增添零。
  15. 一种同步信号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
    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 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包括:
    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一滑动相关峰;
    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二滑动相关峰;
    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完成符号定时同步;
    根据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的中点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中点位置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
  18.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一信号,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第二信号,生成同步 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同步信号。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一信号。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由所述处理模块通过下述方式获取:
    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
    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
    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
    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一信号。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22.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分为N个子序列,将所述N个子序列的每一个子序列分别进行DFT和OFDM调制,将所述调制后的N个子序列拼接成第二信号。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由处理模块通过下述方式获取:
    将所述每一个子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 域信号;
    将所述对应每一个子序列的子频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
    在所述对应每一个子频域信号的子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对应每一个子时域信号的子信号;
    将全部子信号拼接成第二信号。
  24.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在所述时域信号中添加CP,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25.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将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经过DFT和OFDM调制或者OFDM调制后获取;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根指数为1的ZC序列、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和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一滑动相关峰;使用根指数为1的ZC序列的共轭序列对所述同步信号进行滑动相关,获得第二滑动相关峰;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完成符号定时同步;根据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确定载波频率偏移值,完成载波频率同步。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根据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 位置具体为:
    确定所述第一滑动相关峰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相关峰的位置的中点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理想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中点位置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
CN201580077737.6A 2015-09-24 2015-10-30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31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090611 2015-09-24
CNPCT/CN2015/090611 2015-09-24
PCT/CN2015/093386 WO2017049716A1 (zh) 2015-09-24 2015-10-30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679A true CN107431679A (zh) 2017-12-01
CN107431679B CN107431679B (zh) 2020-09-25

Family

ID=5838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737.6A Active CN107431679B (zh) 2015-09-24 2015-10-30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2548B2 (zh)
EP (1) EP3343856B1 (zh)
CN (1) CN107431679B (zh)
WO (1) WO201704971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398A (zh) * 2019-06-10 2019-08-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频率偏移的ofdm传输方法
CN112422218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475046A (zh) * 2019-02-27 2021-10-01 特恩威伍斯公司 利用扎道夫-楚序列进行调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79510A (zh) * 2021-05-18 2022-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23227B2 (en) * 2015-10-21 2020-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using long sequen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150769B (zh) * 2017-06-1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CN108040028A (zh) * 2017-12-22 2018-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本地序列互相关检测的ofdm系统抗干扰信号检测与同步方法
CN110071888B (zh) * 2019-02-28 2020-06-12 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数传中的快速时间同步方法
WO2020247901A1 (en) * 2019-06-07 2020-12-10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Zcnet -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 code division ultiplexing (cdm) and modulation system, proces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ircuitry.
CN111083080B (zh) * 2019-12-26 2022-12-30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prach信道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1740932B (zh) * 2020-06-30 2023-03-17 西安烽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短波通信极低信噪比下同步头捕获方法
CN114422048A (zh) * 2021-12-30 2022-04-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速飞行器快时变多径大时延差信道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7295146A (zh) * 2022-06-17 2023-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8118302A (zh) * 2022-11-30 2024-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5212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ooperative mimo system based on partial zadoff-chu sequence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814560A (zh) * 2011-09-29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无线通信系统生成同步信号的方法
US20140169326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CN104125188A (zh) * 2014-08-12 2014-10-29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Zadoff-Chu序列的OFDM频率同步方法
CN104320367A (zh) * 2014-10-09 2015-01-28 厦门大学 一种适用于ofdm突发通信的训练序列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8384B2 (ja) * 2006-10-31 2012-07-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信号生成方法
CN101409584A (zh) 2007-10-12 2009-04-15 Nxp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和接收方案
KR101417089B1 (ko) * 2008-01-03 2014-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획득방법
WO2011022885A1 (en) 2009-08-26 2011-03-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ft coefficients
CN102271108B (zh) 2010-06-07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恒模序列的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计算方法和装置
KR20120009772A (ko) * 2010-07-21 2012-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2m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완화를 위한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9537649B2 (en) * 2012-11-05 2017-0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ultrahigh frequency band
KR101901949B1 (ko) * 2014-08-26 2018-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CN107548566B (zh) * 2015-03-09 2020-08-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窄带正交频分多址小区搜索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4560A (zh) * 2011-09-29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无线通信系统生成同步信号的方法
US20130195212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ooperative mimo system based on partial zadoff-chu sequence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40169326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CN104125188A (zh) * 2014-08-12 2014-10-29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Zadoff-Chu序列的OFDM频率同步方法
CN104320367A (zh) * 2014-10-09 2015-01-28 厦门大学 一种适用于ofdm突发通信的训练序列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Cellular system support for ultra-low complexity and low throughput Internet of Things", 《3GPP TR 45.820》 *
孙虎: "基于ZC序列的OFDM同步及稀疏信道估计算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5046A (zh) * 2019-02-27 2021-10-01 特恩威伍斯公司 利用扎道夫-楚序列进行调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6398A (zh) * 2019-06-10 2019-08-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频率偏移的ofdm传输方法
CN110166398B (zh) * 2019-06-10 2021-09-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频率偏移的ofdm传输方法
CN112422218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379510A (zh) * 2021-05-18 2022-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679B (zh) 2020-09-25
EP3343856B1 (en) 2020-10-28
EP3343856A4 (en) 2018-09-12
WO2017049716A1 (zh) 2017-03-30
EP3343856A1 (en) 2018-07-04
US20180220387A1 (en) 2018-08-02
US10362548B2 (en)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1679B (zh)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RU2721757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10365366B (zh)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生成同步信号的方法
EP3934189B1 (en) Random access cyclic prefix dimens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06242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포착
JP6262849B2 (ja) 送信機、受信機、および同期信号を送信/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7409028B (zh) 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CN107113757B (zh) Sc-fdma中的没有前导码的上行链路同步
JP2012520629A (ja) 測位基準信号を配列および相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95254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12543A1 (zh)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50650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送信
WO2017070944A1 (zh) 信号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以及符号定时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EP3510711A1 (en) Random access enhancement based on scalable signature design
WO201408142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bust sequence design to enable cross technology signal detection
RU270425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сетев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CN113170384B (zh) 小区搜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8663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tracking in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31674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37219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559763B2 (ja) 送信機、受信機、および同期信号を送信/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5767759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363172A1 (en) A receiving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stimating a time synchronization 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