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678A - 定位参考系统(prs)增强设计 - Google Patents

定位参考系统(prs)增强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678A
CN107431678A CN201580077321.4A CN201580077321A CN107431678A CN 107431678 A CN107431678 A CN 107431678A CN 201580077321 A CN201580077321 A CN 201580077321A CN 107431678 A CN107431678 A CN 107431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s
groups
group
multiple antennas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3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1678B (zh
Inventor
唐扬
黄睿
韩承希
S·巴沙尔
尹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I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IP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I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31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1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0Position of receiver fix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e.g. omega or decca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25Transmit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改进观察到达时间差(OTDOA)定位的技术。在eNB中可采用的一个示例性装置包括处理器、发送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处理器配置为:生成定位参考信号(PRS)组;并且对PRS组进行编码以用于多天线发送。发送器电路配置为经由多天线发送来发送PRS组。接收器电路配置为响应于PRS组来从用户设备(UE)接收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组。处理器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RSTD组来估计UE的位置。

Description

定位参考系统(PRS)增强设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4月8日提交的题为“ON PRS ENHANCEMENT”的第62/144,779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定位参考信号(PRS)的多天线发射经由观察到达时间差(OTDOA)技术来改善定位的技术。
背景技术
观察到达时间差(OTDOA)为LTE中的下行链路定位方法。OTDOA为一种多点定位方法,其中UE(用户设备)测量从多个基站(演进节点B(eNB))接收到的信号的到达时间(TOA),并计算报告给网络的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通过使用定位参考信号(PRS)来定义OTDOA。
当eNB位于室外时,室内UE将比室外UE经历更多的路径损耗。因此,作为更低的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的结果,对于室内UE来说,可检测到的小区的数量可能减少。Rel-13(3GPP规范版本13)的3GPP RAN(无线电接入网络)WG1(工作组1)目前正在研究室内定位。
在描述E-UTRAN(演进通用陆基RAN)OTDOA RSTD测量的3GPP TS(技术规范)36.133中,UE物理层能够针对(PRS SINR)>=-6dB的参考小区和(PRS SINR)>=-13dB的所有相邻小区报告RSTD。基于室外UE的考虑来设定这些SINR。对于室内UE,由于信号必须穿过建筑物,所以SINR可能更严格。在3GPP TS 36.211中讨论与PRS有关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可与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结合使用的示例用户设备(UE)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经由PRS的多天线反射改进OTDOA性能的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基于PRS的多天线反射改进RSTD测量的系统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经由PRS的多天线反射改进OTDOA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基于PRS的多天线反射改进RSTD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用于正常循环前缀(CP)和扩展CP的单天线发射中的PRS映射的四个物理资源块(PRB)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针对q=2且nsmod2=1的情况的PRS的示例映射一对PRB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采用STBC和SFBC的混合的实施例的PRS的示例映射的一对PRB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采用具有两个不同PRS子集的协调波束成形的实施例的PRS的示例映射的一对PRB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用于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示出的结构和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系统”、“接口”等旨在表示计算机相关实体、硬件、软件(例如,执行中)和/或固件。例如,组件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其他处理设备)、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控制器、对象、可执行文件、程序、存储器件、计算机、平板PC和/或具有处理器件的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等)。作为说明,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和服务器也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存在于进程内,并且组件可以被本地化在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本文可以描述一组元件或一组其它组件,其中术语“组”可被解释为“一个或多个”。
此外,例如,这些组件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模块)执行。组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进行通信,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通过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和/或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或类似网络)上的另一组件交互、与其他系统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作为另一示例,组件可以是具有由电气或电子电路操作的机械部件提供的特定功能的装置,在该装置中,可以通过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应用或固件应用来操作电气或电子电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在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执行软件或固件应用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又一示例,组件可以是通过不具有机械部件的电子组件提供特定功能的装置;电子组件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至少部分地赋予电子组件功能的软件和/或固件。
术语“示例性”的使用旨在以具体的方式呈现构思。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旨在表示包括性的“或”而不是排他性的“或”。也就是说,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清楚,否则“X采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包容性排列。也就是说,如果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则在任何前述情况下都满足“X采用A或B”。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词“一”和“一个”通常应被解释为意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清楚其针对单数形式。此外,在某种程度上,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包括”、“含有”,“具有”、“有”、“带有”或其变体的术语,这样的术语旨在包括在类似于术语“包含”的方式中。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电路”可指代以下内容、成为其一部分或包括以下内容: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处理器(共享、专用或成组)和/或存储器(共享、专用或成组),其执行提供所描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组合逻辑电路和/或其它合适的硬件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或者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来实现与电路相关联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包括在硬件中至少部分可操作的逻辑。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使用任何适当配置的硬件和/或软件的系统。图1针对一个实施例示出用户设备(UE)器件100的示例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UE器件100可以包括至少如图所示耦合在一起的应用电路102、基带电路104、射频(RF)电路106、前端模块(FEM)电路108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10。
应用电路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102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何组合。处理器可以耦合于和/或可以包括存储器/储存器,并且可以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储存器中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在系统上运行。
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和/或控制逻辑,以处理从RF电路1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生成用于RF电路106的发送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处理电路104可以与应用电路102进行接口,以用于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用于控制RF电路1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第二代(2G)基带处理器104a、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104b、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104c和/或用于其他现有代系、开发中的或将来开发的代系(例如,第五代(5G)、6G等)的其他基带处理器104d。基带电路104(例如,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104a-d)可以处理能够实现经由RF电路1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的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无线电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以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预编码和/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以包括卷积、咬尾卷积、turbo、Viterbi和/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协议栈的元素,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协议的元素,包括例如物理(PHY)元素、媒体接入控制(MAC)元素、无线链路控制(RLC)元素、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元素和/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元素。基带电路104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4e可以被配置为运行协议栈的元素,用于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或RRC层的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04f。音频DSP 104f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的组件可以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者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和应用电路102的一些或全部构成组件可以一起实现,例如实现在片上系统(SOC)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可以提供与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可以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和/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的通信。基带电路104被配置为支持多于一种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以被称为多模基带电路。
RF电路106可以使得能够通过非固体介质使用调制的电磁辐射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在各个实施例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有助于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1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用于对从FEM电路10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向基带电路104提供基带信号的电路。RF电路106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用于对由基带电路104提供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向FEM电路108提供RF输出信号进行发送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RF电路1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混频器电路106a、放大器电路106b和滤波器电路106c。RF电路106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106c和混频器电路106a。RF电路106还可以包括综合器电路106d,用于合成由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综合器电路106d提供的合成频率来对从FEM电路10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放大器电路106b可以被配置为放大下变频后的信号,并且滤波器电路106c可以是被配置成从下变频后的信号中去除不需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可以将输出基带信号提供至基带电路104以用于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基带信号,但是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是不在这方面对实施例的范围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综合器电路106d提供的合成频率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以生成用于FEM电路108的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以由基带电路104提供,并且可以通过滤波器电路106c进行滤波。滤波器电路106c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LPF),但是不在这方面对实施例的范围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分别布置为用于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布置为用于镜像抑制(例如,Hartley镜像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和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分别布置为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06a可以被配置为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但是不在这方面对实施例的范围进行限制。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替代实施例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用于与RF电路106通信的数字基带接口。
在一些双模式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来处理每一个频谱的信号,但是不在这方面对实施例的范围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器电路106d可以是小数N综合器或小数N/N+1综合器,但是不在这方面对实施例的范围进行限制,因为其它类型的频率综合器可能是合适的。例如,综合器电路106d可以是Σ-Δ综合器、倍频器或包括带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综合器。
综合器电路106d可以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来合成由RF电路106的混频器电路106a使用的输出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器电路106d可以是小数N/N+1综合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率输入可以由压控振荡器(VCO)提供,但是这不是必需的。取决于期望的输出频率,分频器控制输入可以由基带电路104或应用处理器102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由应用处理器102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中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电路106的综合器电路106d可以包括分频器、延迟锁定环(DLL)、多路复用器和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频器可以是双模分频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实施例中,DMD可以被配置为将输入信号除以N或N+1(例如,基于进位输出)以提供小数分频比。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DLL可以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的延迟元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和D型触发器。在这些实施例中,延迟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VCO周期分解成Nd个相等相位分组,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DLL提供负反馈以帮助确保通过延迟线的总延迟为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器电路106d可以被配置为生成载波频率作为输出频率,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且与正交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结合使用,以在载波频率下生成相对于彼此具有多个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IQ/极性转换器。
FEM电路108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10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操作、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至RF电路106以用于进一步处理的电路。FEM电路108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由RF电路106提供的用于发送的信号以便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发送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FEM电路108可以包括在发送模式与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的TX/RX开关。FEM电路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FEM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用于放大接收到的RF信号并且将放大的接收RF信号提供为输出(例如,至RF电路106)。FEM电路108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用于放大(例如,由RF电路106提供的)输入RF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和用于生成随后发送(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1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UE器件100可以包括附加元件,例如存储器/储存器、显示器、照相机、传感器和/或输入/输出(I/O)接口。
在各个方面,可以采用技术来经由多天线发送来改善RSTD性能。在一组实施例中,可以对PRS进行预编码并且经由发送分集进行发送。在另一组实施例中,可以对PRS进行预编码并且经由协调波束成形进行发送。通过作为多天线发送来发送PRS,可以增强信号强度,并可以减少干扰电平。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经由增强的RSTD测量性能来提供比常规OTDOA定位技术更好的定位性能。
参考图2,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经由PRS的多天线发送来提高OTDOA性能的系统200的框图。系统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发送器电路220、接收器电路230和存储器240(其可以包括各种存储介质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可以存储与处理器210、发送器电路220和接收器电路230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指令和/或数据)。在各个方面中,系统200可以包括在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B或eNB)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其他基站内。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各个方面中,系统200可以经由发送分集或协调波束成形来促进PRS的发送。
处理器210可以生成定位参考信号(PRS)组,例如基于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参考信号序列,其可以基于初始化种子(例如本文所讨论的示例性初始化种子)来初始化(例如,其可以取决于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编号、与采用系统200的eNB相关联的小区标识和循环前缀(CP)长度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可以将PRS组编码到物理层以用于发送。在各个方面中,处理器210可以选择多天线发送模式,并且在对PRS组进行编码时,处理器210可以针对各种多天线发送模式中的任一种来对PRS组进行预编码(例如,针对发送分集的预编码(例如,基于通用Alamouti码等)、针对波束成形的经由多个波束成形向量的预编码等)。可以将PRS映射到可以取决于多天线发送的类型(例如,发送分集与波束成形)以及如何配置多天线发送的特定资源元素(RE)(例如,正常循环前缀(CP)或扩展CP、用于发送分集的空时分组编码(STBC)和/或用于发送分集的空频分组编码(SFBC)、用于发送分集的波束数量等)。
对于采用波束成形的实施例,PRS组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集,每一个子集都利用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达六个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可用于PRS组的波束成形发送。
对于采用发送分集的实施例,可以采用STBC,可以采用SFBC,或者可以采用STBC和SFBC的组合(例如,在逐个符号的基础上等等,SFBC应用于经由子帧中的第一组OFDM符号发送的PRS,以及STBC应用于经由子帧中的不同的第二组OFDM符号发送的PRS)。
发送器电路220可以根据所选择的多天线发送模式经由多个天线来发送PRS组。附加地,发送器电路220可以发送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用于配置UE用于接收经由多天线发送(例如,发送模式)发送的PRS、用于PRS的带宽(例如,根据资源块的数量等)等。
接收器电路可以从一个或多个UE接收一组接收到的信号时间差(RSTD)。这些RSTD可以由UE如下测量。UE可以接收发送的PRS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其他eNB接收附加的PRS。基于从每一个eNB接收到的PRS,UE可以确定PRS的到达时间(TOA),并测量与该eNB相关联的RSTD。在一些方面中,UE可以测量所有可检测到的PRS,并且可以基于具有最强PRS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和/或最短TOA的PRS组来确定最终RSTD。
在已经接收到RSTD组之后,处理器210可以基于从该UE接收到的RSTD组以及与那些RSTD相关联的eNB的已知位置来估计UE的位置。
参考图3,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基于PRS的多天线发送来改进RSTD测量的系统300的框图。系统300可以包括接收器电路310、处理器320、发送器电路330和存储器340(其可以包括各种存储介质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可以存储与接收器电路310、处理器320和发送器电路330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指令和/或数据)。在各个方面中,系统300可以包括在用户设备(UE)内。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系统30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PRS的多天线发送,经由计算来提高RSTD测量精度。
接收器电路310可以从一个或多个eNB中的每一个接收PRS组。在各种实施例中,接收到的PRS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经由多天线发送(例如,经由发送分集或协调波束成形)发送的PRS组(其他接收到的PRS组可以经由常规技术发送或者也可以经由例如本文所描述的那些的多天线发送来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组合技术应用于经由PRS的多天线发送(例如,分集组合等)接收到的一些或所有PRS组,其可以取决于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多天线发送(例如,分集、波束成形等)、该发送的配置等。
处理器320可以确定每一个接收到的PRS的TOA,其可以基于与经由多天线发送接收到的PRS的组合。基于从每一个eNB接收到的PRS组,处理器320可以测量与该eNB相关联的RSTD。
发送器电路330可以将测量到的RSTD组发送至服务eNB。
参考图4,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经由PRS的多天线发送来提高OTDOA性能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在eNB处实现方法400。在其他方面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存储与方法400相关联的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可以使eNB实现方法400的动作。
在410中,可以生成PRS组。
在420中,PRS组可被编码以用于发送,其可以包括对用于多天线发送(例如,发送分集、协调波束成形等)的PRS进行预编码。
在430中,可以经由特定的资源元素组来发送PRS组。
在440中,可以从一个或多个UE中的每一个接收一组RSTD。
在450中,基于从UE接收到的RSTD组以及与那些RSTD相关联的eNB的已知位置,可以估计该UE的位置。
参考图5,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有助于基于PRS的多天线发送来改进RSTD测量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在UE处实现方法500。在其他方面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存储与方法500相关联的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可以使UE实现方法500的动作。
在510中,可以从一个或多个eNB中的每一个接收PRS组,其中PRS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经由多天线发送(例如,分集发送、协调波束成形等)发送的PRS组。
在520中,可以针对每一个接收到的PRS确定TOA,在各个方面中,其可以基于经由多天线发送接收到的PRS的组合。
在530中,对于每一个eNB,可以基于针对从该eNB接收到的PRS确定的TOA来测量RSTD。
在540中,测量到的RSTD可以被发送至与UE实现方法500相关联的服务eNB。
参考图6,示出物理资源块(PRB)示图,其示出针对正常CP(在610和620中)和扩展CP(在630和640中)的在单天线发送中的PRS映射。在各个方面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单天线发送的PRS映射将经由多天线发送而发送的PRS映射到RE。
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采用多天线发送技术(例如,分集发送、协调波束成形等)来发送PRS,或者可以接收经由多天线发送技术发送的PRS,并且基于那些PRS来确定RSTD。第一组实施例可以采用发送分集技术,并且第二组实施例可以采用协调波束成形技术。
在第一组实施例中,针对发送分集,可以经由利用STBC、SFBC或STBC和SFBC的组合的预编码来对PRS进行预编码。
作为第一组实施例的示例,可以采用SFBC来对PRS进行预编码(可以类似地采用STBC,其中进行对应的改变)。参考信号序列可以限定为:
这里ns为在无线电帧内的时隙编号,l为该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q为每12个RE的PRS的数量,AP0和AP1为发送天线端口的索引。可以如3GPP TS 36.211的部分7.2中定义伪随机序列c(i),并且可被初始化为:
在每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处,这里针对正常CP,NCP可以为1,针对扩展CP,可以为0。
参考信号序列可以映射到复值调制符号并且根据以下内容,在时隙ns中可用作针对天线端口p=6的参考信号:
这里,针对正常CP,
并且,针对扩展CP,
为了利用SFBC结构,可以将k定义为:
PRS的带宽可以由更高层配置,并且小区特定频移(vshift)可以由给出,这里12/q为整数,12/q的最小值=2。参考图7,根据这里描述的各个方面,示出针对q=2且nsmod2=1的情况的PRS的示例性映射。
在根据第一组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STBC和SFBC的混合可以应用于对PRS进行预编码。在各个方面中,根据OFDM符号的索引,可以应用STBC或SFBC。参考图8,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采用STBC和SFBC的混合的实施例的PRS的示例性映射。
在第二组实施例中,针对协调波束成形,PRS可以被预编码。发送的PRS可以分为多个子集,其中给定子集中的每一个PRS都利用与该子集相关联的不同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因此,PRS的不同子集可以利用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并且子集内的每一个PRS都可以利用针对该子集的公共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在第二组实施例中,来自不同eNB的预选择的波束成形向量可以被协调,使得可以减少小区间干扰(ICI)。参考图9,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采用协调波束成形与PRS的两个不同子集的实施例的PRS的示例性映射。在图9中,PRS的每一个子集都具有该子集共有的阴影,并且可以用与该子集相关联的预定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在各个方面中,可以配置多达6个不同的PRS子集以用于波束成形。可以将PRS的第一子集映射到与图6中所示的PRS的单天线映射对应的RE(如图所示,具有更浅阴影的子集),并且附加的子集可以映射到与第一子集的PRS相邻的子载波中的RE(如图所示,具有更暗阴影的子集)。尽管图9中示出正常CP的示例,但是可以类似地构造扩展CP的实施例。
本文的示例可以包括例如方法、用于实现方法的动作或块的装置、至少一个机器可读介质的主题,该至少一个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在被机器(例如,具有存储器的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执行时使得机器根据描述的实施例和示例使用多种通信技术来实现用于并行通信的方法或装置或系统的动作。
示例1是配置为在演进节点B(eNB)内采用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发送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处理器配置为:生成定位参考信号(PRS)组;并且对PRS组进行编码以用于多天线发送。发送器电路配置为经由多天线发送来发送PRS组。接收器电路配置为响应于PRS组而从用户设备(UE)接收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组。处理器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RSTD组来估计UE的位置。
示例2包括示例1的主题,其中,多天线发送采用发送分集。
示例3包括示例2的主题,其中,处理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对PRS组进行预编码来对PRS组进行编码。
示例4包括示例2的主题,其中,处理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空频分组编码(SFBC)对PRS组进行预编码来对PRS组进行编码。
示例5包括任何示例2~4中任一项的主题,包括或省略任选特征,其中,PRS组至少部分地基于利用种子初始化的伪随机序列,该种子至少部分取决于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编号、与eNB相关联的小区ID和循环前缀(CP)长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示例6包括示例1的主题,其中,处理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对PRS组的第一子集进行预编码和经由空频分组编码(SFBC)对PRS组的第二子集进行预编码来对PRS组进行编码,并且其中,发送器电路配置为经由第一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来发送第一子集,并且经由不同的第二组OFDM符号来发送第二子集。
示例7包括示例1的主题,其中,多天线发送采用协调波束成形。
示例8包括示例7的主题,其中,PRS组包括多个PRS子集,其中,多个子集中的每一个都与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相关联,其中,处理器配置为:至少在对PRS组中的每一个PRS利用与包括该PRS的子集相关联的不同波束成形向量进行预编码时对PRS组进行编码。
示例9包括示例8的主题,其中,多个子集包括六个或更少的子集。
示例10包括示例2的主题,其中,PRS组至少部分地基于利用种子初始化的伪随机序列,该种子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编号、与eNB相关联的小区ID和循环前缀(CP)长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示例11是包括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演进节点B(eNB):构建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对多个PRS进行预编码以用于多天线发送模式;以及经由多天线发送模式将多个PRS发送至用户设备(UE)。
示例12包括示例11的主题,其中,多天线发送模式包括发送分集。
示例13包括示例12的主题,其中,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和空频分组编码(SFBC)中的至少一个对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示例14包括示例13的主题,其中,多个PRS包括经由STBC预编码的第一组PRS和经由SFBC预编码的第二组PRS,其中,经由第一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发送第一组PRS,并且其中,经由非重叠的第二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发送第二组PRS。
示例15包括示例12的主题,其中,基于通用Alamouti码对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示例16包括示例11的主题,其中,多天线发送模式包括波束成形。
示例17包括示例16的主题,其中,多个PRS包括两组或更多组PRS,其中,两组或更多组中的每一组都利用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
示例18包括示例11~17中任一项的主题,包括或省略任选特征,其中,指令在被执行时进一步使eNB发送基于多发送模式配置UE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
示例19包括示例18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配置与多个PRS相关联的带宽。
示例20包括示例11的主题,其中,指令在被执行时,进一步使eNB发送基于多发送模式配置UE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
示例21是配置为在用户设备(UE)内采用的装置,包括接收器电路、处理器和发送器电路。接收器电路配置为经由多天线发送从第一演进节点B(eNB)接收第一组定位参考信号(PRS),并且从一个或多个附加的eNB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PRS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第一组PRS的一个或多个PRS的到达时间(TOA);确定一个或多个附加的PRS组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PRS的TOA;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组中的一个或多个PRS的TOA来计算第一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组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PRS来计算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STD。发送器电路配置为发送计算出的第一RSTD和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STD。
示例22包括示例21的主题,其中,多天线发送为发送分集发送。
示例23包括示例22的主题,其中,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对第一组PRS中的一个或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示例24包括示例22的主题,其中,经由空频分组编码(SFBC)对第一组PRS中的一个或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示例25包括示例21的主题,其中,多天线反射为协调波束成形发送。
示例26包括示例25的主题,其中,第一组PRS包括两个或更多个PRS子集,其中,每一个子集都与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相关联,并且其中,每一个PRS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包括该PRS的子集相关联的不同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
示例27包括示例21的主题,其中,处理器为基带处理器。
示例28是配置为在演进节点B(eNB)内采用的装置,包括用于处理的模块、用于发送的模块和用于接收的模块。用于处理的模块配置为:生成定位参考信号(PRS)组;并且对PRS组进行编码以用于多天线发送。用于发送的模块配置为经由多天线发送来发送PRS组。用于接收的模块配置为响应于PRS组来从用户设备(UE)接收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组。用于处理的模块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RSTD组来估计UE的位置。
示例29是配置为在用户设备(UE)内采用的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的模块、用于处理的模块和用于发送的模块。用于接收的模块配置为经由多天线发送从第一演进节点B(eNB)接收第一组定位参考信号(PRS),并且从一个或多个附加eNB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PRS组。用于处理的模块配置为:确定第一组PRS中的一个或多个PRS的到达时间(TOA);确定一个或多个附加的PRS组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PRS的TOA;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组中的一个或多个PRS的TOA来计算第一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组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PRS来计算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STD。用于发送的模块配置为发送计算出的第一RSTD和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STD。
公开主题的所示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包括摘要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旨在是穷尽的或将所公开的实施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实施方式。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文中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和示例,但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的这些实施例和示例的范围内,各种修改都是可能的。
在这方面中,虽然已经结合各个实施例和对应的附图描述了所公开的主题,但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类似的实施例,或者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添加以用于执行所公开主题的相同、类似、替换或替代功能,而不偏离所公开的主题。因此,所公开的主题不应该限制于本文所述的任何单个实施例,而应该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在宽度和范围上进行解释。
特别是关于由上述组件或结构(配件、器件、电路、系统等)执行的各种功能,即使在结构上不等效于在本文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执行功能的公开结构,用于描述这些组件的术语(包括对“模块”的引用)也旨在对应于执行所描述组件的特定功能(例如,在功能上等效)的任何组件或结构,除非另有说明。另外,虽然可仅关于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公开了具体特征,但是当对于任何给定的或特定的应用而言可能是期望的并且有利时,可将这样的特征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进行组合。

Claims (24)

1.一种配置为在演进节点B(eNB)内采用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配置为:
生成定位参考信号(PRS)组;并且
对所述PRS组进行编码以用于多天线发送;和
发送器电路,配置为经由所述多天线发送来发送所述PRS组;
接收器电路,配置为响应于所述PRS组,从用户设备(UE)接收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组,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RSTD组来估计所述UE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天线发送采用发送分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对所述PRS组进行预编码来对所述PRS组进行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空频分组编码(SFBC)对所述PRS组进行预编码来对所述PRS组进行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RS组至少部分地基于利用种子初始化的伪随机序列,所述种子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编号、与所述eNB相关联的小区ID和循环前缀(CP)长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通过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对所述PRS组的第一子集进行预编码和经由空频分组编码(SFBC)对所述PRS组的第二子集进行预编码来对所述PRS组进行编码,并且其中,所述发送器电路配置为经由第一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来发送所述第一子集,并且经由不同的第二组OFDM符号来发送所述第二子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天线发送采用协调波束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RS组包括多个PRS子集,其中,多个子集中的每一个都与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相关联,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至少在对所述PRS组中的每一个PRS都利用与包括所述PRS的子集相关联的不同波束成形向量进行预编码时对所述PRS组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子集包括六个或更少的子集。
10.一种包括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演进节点B(eNB):
构建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
对所述多个PRS进行预编码以用于多天线发送模式;以及
经由所述多天线发送模式将所述多个PRS发送到用户设备(UE)。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天线发送模式包括发送分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PRS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和空频分组编码(SFBC)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预编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PRS包括经由所述STBC预编码的第一组PRS和经由所述SFBC预编码的第二组PRS,其中,经由第一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发送所述第一组PRS,并且其中,经由非重叠的第二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发送所述第二组PRS。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基于通用Alamouti码对所述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天线发送模式包括波束成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PRS包括两组或更多组PRS,其中,所述两组或更多组中的每一组都利用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还使所述eNB发送基于所述多发送模式配置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配置消息配置与所述多个PRS相关联的带宽。
19.一种配置为在用户设备(UE)内采用的装置,包括:
接收器电路,配置为经由多天线发送从第一演进节点B(eNB)接收第一组定位参考信号(PRS),并且从一个或多个附加的eNB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PRS组;
处理器,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一组PRS中的一个或多个PRS的到达时间(TOA);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PRS组中的每一个组的一个或多个PRS的TOA;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组中的一个或多个PRS的TOA来计算第一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组中的每一个组的一个或多个PRS来计算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STD;以及
发送器电路,配置为发送计算出的第一RSTD和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STD。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天线发送为发送分集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经由空时分组编码(STBC)来对所述第一组PRS中的一个或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经由空频分组编码(SFBC)来对所述第一组PRS中的一个或多个PRS进行预编码。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天线发送为协调波束成形发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PRS包括两个或更多个PRS子集,其中,每一个子集都与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相关联,并且其中,每一个PRS都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包括所述PRS的子集相关联的不同的波束成形向量来进行预编码。
CN201580077321.4A 2015-04-08 2015-12-18 定位参考系统(prs)增强设计 Active CN107431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4779P 2015-04-08 2015-04-08
US62/144,779 2015-04-08
PCT/US2015/066740 WO2016164085A1 (en) 2015-04-08 2015-12-18 Positioning reference system (prs) design enhanc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678A true CN107431678A (zh) 2017-12-01
CN107431678B CN107431678B (zh) 2021-07-16

Family

ID=55085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321.4A Active CN107431678B (zh) 2015-04-08 2015-12-18 定位参考系统(prs)增强设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54286A1 (zh)
EP (1) EP3281373A1 (zh)
CN (1) CN107431678B (zh)
HK (1) HK1246535A1 (zh)
WO (1) WO2016164085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882A (zh) * 2015-07-17 2017-01-1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终端定位方法
WO2019223659A1 (zh) * 2018-05-25 2019-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063947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及定位方法、装置、网元、服务器、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5887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66499A (zh) * 2018-04-13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12166632A (zh) * 2018-05-29 2021-01-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和报告定位信标波束的相关性度量
CN112205040A (zh) * 2018-05-31 2021-01-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波束成形通信的无线网络的定位方法
WO2021022479A1 (zh) * 2019-08-06 2021-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55770A (zh) * 2018-11-01 2021-06-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用于定位移动设备的定位增强
US20220124664A1 (en) * 2019-02-15 2022-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38624T3 (es) * 2016-08-12 2020-01-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cción de posición de equipos de usuario dentro de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
US10512056B2 (en) * 2017-05-05 2019-12-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ositioning of devices in a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736074B2 (en) * 2017-07-31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by beamforming of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US11316633B2 (en) * 2018-02-08 2022-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dependent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transmiss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OTDOA) positioning
US10880896B2 (en) 2018-05-31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entifying beams of interest for position estimation
CN110808820B (zh) 2018-07-20 2021-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535586B (zh) * 2018-08-20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s的生成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1206632B2 (en) 2019-02-14 2021-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sition of user equipment
GB2581480B (en) * 2019-02-14 2022-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sition of user equipment
WO2020167023A1 (ko) * 2019-02-14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11777764B2 (en) 2019-03-28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waveform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740466B (zh) * 2019-04-22 2021-09-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者設備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通訊設備
US11089565B2 (en) * 2019-04-30 2021-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 group reporting for new radio positioning
WO2020222956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 group reporting for new radio positioning
US11239967B2 (en) 2019-05-02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tterns for reference signals used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928568B1 (en) * 2019-08-02 2023-09-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rs resources, u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082183B2 (en) 2019-09-16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 shift design
JP7403672B2 (ja) * 2020-02-07 2023-12-22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5gニューラジオにおける非地上波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2次測位基準信号
US11350245B2 (en) * 2020-05-22 2022-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omain processing for positioning signal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8422A (zh) * 2009-03-13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定序和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04267A (zh) * 2010-07-16 2013-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03841A (zh) * 2012-07-30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定位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20140176366A1 (en) * 2012-12-24 2014-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gener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1097A2 (en) * 2010-08-11 2012-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providing cell grouping for positioning and related networks and devices
US9894634B2 (en) * 2013-08-21 2018-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enhancing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with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schem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8422A (zh) * 2009-03-13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定序和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04267A (zh) * 2010-07-16 2013-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03841A (zh) * 2012-07-30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定位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20140176366A1 (en) * 2012-12-24 2014-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gener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 systems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882A (zh) * 2015-07-17 2017-01-1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终端定位方法
CN111566499A (zh) * 2018-04-13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WO2019223659A1 (zh) * 2018-05-25 2019-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535578A (zh) * 2018-05-25 2019-12-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515977B2 (en) 2018-05-25 2022-11-29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35578B (zh) * 2018-05-25 2021-08-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166632A (zh) * 2018-05-29 2021-01-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和报告定位信标波束的相关性度量
US11588563B2 (en) 2018-05-29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uting and reporting a relevance metric for a positioning beacon beam
CN112205040B (zh) * 2018-05-31 2022-09-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波束成形通信的无线网络的定位方法
CN112205040A (zh) * 2018-05-31 2021-01-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波束成形通信的无线网络的定位方法
US11885896B2 (en) 2018-05-31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ing methods for wireless networks that utilize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
US11442135B2 (en) 2018-05-31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ing methods for wireless networks that utilize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
WO2020063947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及定位方法、装置、网元、服务器、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5770A (zh) * 2018-11-01 2021-06-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用于定位移动设备的定位增强
CN111435887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20124664A1 (en) * 2019-02-15 2022-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WO2021022479A1 (zh) * 2019-08-06 2021-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678B (zh) 2021-07-16
EP3281373A1 (en) 2018-02-14
WO2016164085A1 (en) 2016-10-13
HK1246535A1 (zh) 2018-09-07
US20180054286A1 (en)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1678A (zh) 定位参考系统(prs)增强设计
US11601174B2 (en) QCL (quasi co-location) indication for beamforming management
CN107113771A (zh) 利用异构参考信号的otdoa(观察到达时间差)定位增强
CN110463128A (zh) 用于CoMP的DM-RS分组和CSI报告
US11765764B2 (en) CS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S (reference signal)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lass B FD (full dimensional)-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s
CN107409286A (zh) 载波聚合中所涉及的用于确定ue位置的无线系统
CN106993260A (zh) 用于测量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rsrp)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07637000A (zh) 下一代lte设备和系统的ack/nack信号
CN107852255A (zh) 5g系统中用于初始获取的参考信号
CN107852200B (zh) 参考信号、测量值以及解调架构和方法
CN107925530A (zh) 物理广播信道设计
CN107852205A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和方法
US20190190752A1 (en) Physical layer short feedback
CN109076371A (zh) 用于灵活传输模式切换的cqi上报
CN108141296B (zh) 用于授权辅助接入的同步信号
JP2020503758A (ja) 非直交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8476051A (zh) 第五代(5G)上行链路控制信息(xUCI)报告
CN107210792A (zh) 用于具有mimo支持的增强型mbms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13693A (zh) 用于5g系统的参考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
CN108141337A (zh) 在授权辅助接入(laa)中的部分子帧内的(e)pdcch的设计与传输
US20190020390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ccording to a transmit space-frequency diversity scheme
CN109075950A (zh) 用于5g系统的相位补偿参考信号
US20180091277A1 (en) Scrambling and modul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si-rs) for full-dimensional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fd-mimo) systems
CN109565382A (zh) 用于全双工蜂窝系统中联合调度器的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
CN108604954A (zh) xPUCCH上的UCI信道编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65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0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0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IP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