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7287A - 超声波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7287A
CN107427287A CN201680019175.4A CN201680019175A CN107427287A CN 107427287 A CN107427287 A CN 107427287A CN 201680019175 A CN201680019175 A CN 201680019175A CN 107427287 A CN107427287 A CN 107427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s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key informa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91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7287B (zh
Inventor
宇野隆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27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7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7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27Device being portable or laptop-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3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involving a docking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5Protecting application or service provisioning, e.g. securing SIM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80Wire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使FE装置(12)和BE装置(14)成为对接状态,即,成为有线连接状态。在该状态下,在无线通信之前,利用有线通信在两装置间交换用于进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密钥信息(加密密钥(200、202)、链接密钥(204、206))(配对)。在各装置中,将密钥信息存放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4a、56a、74a、76a)上。在配对后,每当形成分隔状态,就在两装置间利用密钥信息来执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超声波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诊断系统,特别涉及由多个可移动型装置构成的超声波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波诊断系统是基于通过针对生物体的超声波的波收发得到的接收信号来形成超声波图像的装置。在超声波诊断系统由相互独立的多个装置(组件、模块)构成的情况下,一般在分隔状态下使用多个装置,或者在对接状态下使用它们。在分隔状态下,多个装置按照无线通信方式电连接。在对接状态下,多个装置按照有线通信方式连接。在后者的状态中能包含用线缆将2个装置连接的状态。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第1外框和第2外框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前端装置和后端装置构成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超声波诊断系统中,装置主体和超声波探头以无线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5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8-114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11-878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构成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多个装置能选择性地采用对接状态和分隔状态的情况下,在分隔状态下通过无线通信在装置间传送数据。在该情况下,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必须可靠地避免各个装置不留心与不确定的其他装置连接的事态。另外,若每当成为分隔状态就要求用于确立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代码输入等烦杂的用户操作,操作性就会降低。在超声波诊断系统中,由于最初就确定了处于连接关系的多个装置,因此期望以此为基础在多个装置间可靠且简便地进行无线通信的确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超声波诊断系统中,能在多个装置间进行安全的无线通信。或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每当多个装置成为分隔状态就在多个装置间可靠且迅速地确立排他性的无线通信。或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无线通信而有效利用有线通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超声波诊断系统的特征在于,包含为了超声波诊断而动作的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第2装置选择性地采用有线连接状态以及无线连接状态当中的任意状态,所述第1装置包含第1有线通信部和第1无线通信部,所述第2装置包含与所述第1有线通信部之间进行有线通信的第2有线通信部、和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第2无线通信部,在所述有线连接状态下,利用所述有线通信来执行配对,所述配对是在所述第1装置与所述第2装置之间交换为了进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而必需的密钥信息。
在超声波诊断系统中,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能选择性地采用有线连接状态(典型地为对接状态)以及无线连接状态(典型地为分隔状态)。在有线连接状态下,在第1装置与第2装置之间利用有线通信来交换在今后的无线通信中必需的信息。即,实施配对。被交换的信息是用于在第1装置与第2装置之间进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密钥信息。由第1装置取得的密钥信息和由第2装置取得的密钥信息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密钥信息例如是加密密钥、链接密钥(PIN(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号码)码)。也可以作为密钥信息的一部分或与密钥信息分开地交换用于对对方进行确定或认证的数据(例如设备ID、网络ID、地址)。由于不是利用无线通信而是利用有线通信来交换密钥信息,即,由于能以物理上的连接状态(典型地为两装置的对接)为前提,一边实际确认、确定2个装置一边进行无线通信用的准备,因此能准确且简便地推进该准备。减轻了用户进行的配对作业的负担,或者消除了该负担。配对作业优选在工厂发货时(最初的设定(setup)时)执行,之后,优选在维护时(再次的设定时)执行。还能将该配对理解为无线通信用的事前认证。
优选,在所述配对中,从所述第1装置向所述第2装置发送用于在所述第2装置中认证所述第1装置的第1密钥信息,将该第1密钥信息存储在所述第1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部内,并且从所述第2装置向所述第1装置发送用于在所述第1装置中认证所述第2装置的第2密钥信息,将该第2密钥信息存放在所述第2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部内。
优选,在所述第1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第2无线通信部之间并行地确立多个无线通信,所述第1密钥信息由用于确立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的多个数据构成,所述第2密钥信息由用于确立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的多个数据构成。
优选,在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中包含:用于从所述第1装置向所述第2装置传送超声波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和用于从所述第2装置向所述第1装置传送控制数据的无线通信。优选,所述第1装置是具备超声波收发电路的前端装置,所述第2装置是具备超声波图像显示器的后端装置。也可以将第1装置作为装置主体,将第2装置作为探测器。也可以在由第1装置、第2装置以及第3装置构成的系统中,在3个装置对接的阶段在各个装置间应用上述技术。
优选,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在从分隔状态向对接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在形成所述对接状态前成为冻结状态。根据该构成,能防止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优选,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在从对接状态向分隔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成为冻结状态。根据该构成,能防止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动作变得不稳定。此外,提高了安全性。冻结状态通过用户的冻结解除操作来解除。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于超声波诊断的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成为对接状态;在所述对接状态下,利用有线通信来执行配对,所述配对是在所述第1装置与所述第2装置之间交换用于进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密钥信息;在所述配对后,每当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第2装置成为分隔状态,就在所述第1装置与所述第2装置之间确立利用所述密钥信息的排他性的无线通信。该方法能通过第1装置用控制程序以及第2装置用控制程序来实现。各程序经由存储介质向各装置提供,或经由网络向各装置提供。或者,各程序预安装在各装置内的存储器件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在构成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多个装置间进行安全的无线通信。或者,每当这多个装置成为分隔状态,就可靠且迅速地确立无线通信。或者,能为了无线通信而有效利用有线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超声波诊断系统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概念图。
图2是处于分隔状态的超声波诊断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处于对接状态的超声波诊断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前端装置的框图。
图5是后端装置的框图。
图6是表示对接状态下的通信方式和分隔状态下的通信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利用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有线通信的认证数据的交换的图。
图8是表示配对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无线通信确立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1)超声波诊断系统
在图1中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超声波诊断系统的概略构成。超声波诊断系统10是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医疗设备,用于对被检者(生物体)进行超声波诊断。超声波诊断系统10大致由前端(FE)装置12、后端(BE)装置14以及探测器16构成。FE装置12是从生物体来看更近的装置,BE装置14是从生物体来看更远的装置。FE装置12以及BE装置14被分体化了,分别构成可移动型装置。FE装置12以及BE装置14能在它们分离的分隔状态下动作,还能在它们结合的对接状态下动作。另外,图1表示分隔状态。
探测器16是在与生物体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进行超声波的波收发的波收发器。探测器16具备由直线状或圆弧状排列的多个振动元件构成的1D阵列振子。由阵列振子形成超声波波束,其被重复地电子扫描。在每次电子扫描时在生物体内形成波束扫描面。作为电子扫描方式,已知电子直线扫描方式、电子扇形扫描方式等。还能取代1D阵列振子,设置能形成三维回波数据取入空间的2D阵列振子。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探测器16经由线缆28与FE装置12连接。探测器16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FE装置12连接。在该情况下利用无线探测器。也可以在多个探测器与FE装置12连接的状态下,从它们之中选择实际使用的探测器。也可以将插入到体腔内的探测器与FE装置12连接
FE装置12和BE装置14在图1所示的分隔状态下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相互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装置通过第1无线通信方式以及第2无线通信方式相互连接。在图1中,明示了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路径18以及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路径20。第1无线通信方式比第2无线通信方式速度快,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方式从FE装置12向BE装置14传送超声波接收数据。即,第1无线通信方式被利用为数据传送用。第2无线通信方式比第1无线传送方式速度慢,是简单的通信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方式从BE装置14向FE装置12传送控制信号。即,第2无线通信方式被利用为控制用。
在FE装置12和BE装置14物理结合的对接状态下,FE装置12和BE装置14通过有线通信方式电连接。与上述2个无线通信方式相比,有线通信方式速度相当快。在图1中,示出形成在2个装置12、14间的有线通信路径22。电源路径26用于在对接状态下从FE装置12向BE装置14内供给直流电力。该电力在BE装置14的工作中使用,还在BE装置14内的蓄电池的充电中使用。
标号24表示从AC适配器(AC/DC转换器)供给的DC电源线。AC适配器根据需要与FE装置12连接。FE装置12也内置蓄电池,能将蓄电池作为电源来工作。FE装置12如后所示那样具有箱状的形态。FE装置12的构成以及动作之后详述。
另一方面,BE装置1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片块形态或平板状的形态。其基本具备与一般的平板电脑相同的构成。但是,在BE装置14中搭载了超声波诊断用的各种专用软件。在其中包括动作控制程序、图像处理程序等。BE装置14具有带触摸传感器的显示面板30。其作为兼作输入器以及显示器的用户界面起作用。在图1中,在显示面板30上显示作为超声波图像的B模式断层图像。用户利用显示在显示面板30上的图标组进行各种输入。在显示面板30上还能进行滑动操作或放大操作等。
能按照诊断用途、检查者的喜好等以在分隔状态以及对接状态当中选择出的使用形式使超声波诊断系统10动作。因而,能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超声波诊断系统。
为了在状态变更时超声波诊断系统10的动作不会变得不稳定或不适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状态变更时执行将超声波诊断系统10强制设成冻结状态的控制。具体地,在从分隔状态向对接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基于指示两装置间的距离的电波强度或接收状态在FE装置12以及BE装置14各自中对即将对接前进行判定,根据该判定在各个装置12、14中执行使动作状态向冻结状态过渡的控制。在对接状态形成后且检查者的冻结解除的操作后,这些装置12、14的冻结状态被解除。顺带说一下,在从对接状态向分隔状态转移的过程中,用裁切线检测(抜線検出)和其他手法在FE装置12以及BE装置14中个别地检测成为分隔状态这一情况,这些装置成为冻结状态。在之后的冻结解除的操作后,这些装置12、14的冻结状态被解除。
另外,BE装置14能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以及有线通信方式另外连接到医院内LAN。省略这些通信路径的图示。BE装置14(或FE装置12)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对为了超声波诊断起作用的其他专用装置(例如遥控器)另外连接。
在图2示出分隔状态。FE装置12例如载置在桌上。FE装置12具有有插入口(slot)的保持器34。保持器34具有铰链机构,能绕着水平轴转动。在FE装置12的特定侧面安装有设置于探测器线缆端部的连接器。也可以在FE装置12的内部形成容纳探测器等的腔室。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超声波诊断系统的搬运时很方便,还能保护探测器。在图2中,BE装置14与FE装置12分离,但只要能进行无线通信,就能使BE装置14更远离FE装置12。
图3示出对接状态。对保持器34的插入口插入BE装置的下端部。在该插入状态下,FE装置12和BE装置14成为有线连接状态。即,两者以有线LAN连接,两者还以有线电源线连接。在对接状态下,能使BE装置14的角度任意可变来改变其姿势。还能使BE装置14完全倒向其背面侧(FE装置12的上表面侧)。
(2)前端装置
图4是FE装置12的框图。图中的各个块由处理器、电子电路等硬件构成。发送信号生成电路38是经由探测器连接电路40对探测器内的多个振动元件并列地提供多个发送信号的电路。通过该供给而在探测器中形成发送波束。若来自生物体内的反射波由多个振动元件接收,就从它们输出多个接收信号,多个接收信号经由探测器连接电路40被输入到接收信号处理电路42。接收信号处理电路42具备多个前置放大器、多个放大器、多个A/D变换器等。从接收信号处理电路42输出的多个数字接收信号被送往接收波束形成器46。接收波束形成器46对多个数字接收信号应用整相相加,输出波束数据作为整相相加后的信号。该波束数据与接收波束对应,且由在深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回波数据构成。另外,由在1次电子扫描中得到的多个波束数据构成接收帧数据。
收发控制器44基于从BE装置送来的收发控制数据来控制发送信号生成以及接收信号处理。波束处理器50是对以时间序列顺序输入的各个波束数据实施检波处理、对数变换处理、相关处理等各种数据处理的电路。控制部52控制FE装置12的整体动作。此外,控制部52还执行用于将从波束处理器依次送来的波束数据向BE装置有线传送或无线传送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2还作为有线通信器起作用。无线通信器54是用于在第1无线通信方式下进行通信的模块。无线通信器56是用于在第2无线通信方式下进行通信的模块。标号18表示遵循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路径,标号20表示遵循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路径。虽然分别是双方向传送路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前者从FE装置12向BE装置传送大量的接收数据,利用后者从BE装置向FE装置12传送控制信号。标号64表示有线通信用端子,在那里连接有线通信路径22。标号66表示电源用端子,在那里连接电源线26。电源线26如上述那样是用于从FE装置12向BE装置供给直流电力的线。
蓄电池60例如是锂离子型的蓄电池,其中的充放电由电源控制器58控制。在蓄电池驱动时,来自蓄电池60的电力经由电源控制器58被供给到FE装置12内的各电路。标号62表示AC适配器连接时的电源线。在AC适配器连接时,通过电源控制器58的作用,外部电力被供给到FE装置12内的各电路。这时,若蓄电池60的充电不足100%,则使用外部电力对蓄电池60充电。
在超声波诊断动作时(收发时)时,FE装置12按照BE装置侧的控制重复执行针对探测器的多个发送信号的提供、和之后得到的多个接收信号的处理。由此得到的时间序列顺序的波束数据在分隔状态下通过无线通信依次传送到BE装置,在对接状态下通过有线通信依次传送到BE装置。这时,各个波束数据被变换成多个分组,通过所谓的分组传送方式传送各个波束数据。
另外,作为动作模式,除了B模式以外,还已知CFM模式、M模式、D模式(PW模式、CW模式)等各种模式。也可以执行高次谐波成像或弹性信息成像用的收发处理。在图1中,省略生物体信号输入电路等电路的图示。
(3)后端装置
图5是BE装置14的框图。图中,各块表示处理器、电路、存储器等硬件。CPU块68具备CPU70、内部存储器72等。内部存储器72作为工作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起作用。在与CPU块68连接的外部存储器80中保存OS、各种控制程序、各种处理程序等。后者中包括扫描转换处理程序。该外部存储器80还作为具有环形缓冲区结构的影像存储器起作用。也可以在内部存储器72上构成影像存储器。
CPU块68通过基于多个波束数据的扫描转换处理来生成显示帧数据。这是构成超声波图像(例如断层图像)的数据。依次执行该处理,生成动态图像。CPU块68对波束数据或图像实施用于超声波图像显示的各种处理。除此以外,控制BE装置14的动作,还控制超声波诊断系统整体。
触摸面板监视器(显示面板)78作为输入设备以及显示设备起作用。具体地,触摸面板监视器78具备液晶显示器以及触摸传感器,作为用户界面起作用。在触摸面板监视器78显示包含超声波图像的显示图像,还显示操作用的各种按钮(图标)。
无线通信器74是用于按照第1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模块。这时的无线通信路径用标号18表示。无线通信器76是用于按照第2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模块。这时的无线通信路径用标号20表示。CPU块68还具备按照有线通信方式进行有线通信的功能。在对接状态下,在有线通信端子92连接有线通信线。另外,在电源端子94连接电源线26。
在CPU块68经由I/F电路82连接多个检测器84~90。其中包含照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也可以在I/F电路82连接GPS等模块。I/F电路82作为传感器控制器起作用。
蓄电池102是锂陶瓷型的蓄电池,其充放电由电源控制器100控制。电源控制器100在蓄电池动作时将来自蓄电池102的电力供给到BE装置14内的各电路。在非蓄电池动作时,将从FE装置供给的电力或从AC适配器供给的电力供给到BE装置14内的各电路。标号104表示经由AC适配器的电源线。
BE装置14控制FE装置,并且依次对从FE装置送来的波束数据进行处理来生成超声波图像,将其显示在触摸面板监视器78。这时,还与超声波图像一起显示操作用图形图像。在通常的实时动作中,FE装置和BE装置14以无线或有线电连接,在实现两者的同步的同时持续执行超声波诊断动作。在冻结状态下,在FE装置中停止发送信号生成电路、接收信号生成电路的动作,也停止电源控制器100中的升压电路的动作。在BE装置14中,在冻结时间点成为静止图像显示,维持其内容。也可以构成为能在BE装置14连接外部显示器。
(4)通信方式
在图6中整理了在对接状态118以及分隔状态120下利用的通信方式。标号110表示第1无线通信方式,标号112表示第2无线通信方式。标号114表示有线通信方式。标号116表示无线通信方式的内容。在对接状态118下,选择有线通信,在FE装置以及BE装置中,第1无线通信器以及第2无线通信器成为动作休止状态。由此实现省电。另一方面,在分隔状态120下,选择无线通信,在FE装置以及BE装置中,第1无线通信器以及第2无线通信器动作。这时,有线通信系统成为动作休止状态。另外,第1无线通信方式110比第2无线通信方式112速度快。反过来说,第2无线通信方式112虽然比第1无线通信方式110速度慢,但简单且廉价,消耗功率低。作为有线通信方式,能举出Ethernet(注册商标)上的TCP/IP协议。作为第1有线通信方式,能举出IEEE802.11,作为第2无线通信方式,能举出IEEE802.15.1。这些都是例示,能利用其他通信方式。不管怎样,都期望利用安全的通信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遵循第2无线通信方式112的无线通信器具备使发送功率按照接收强度(即距离)自动可变的功能。即,在FE装置向BE装置接近的情况下自动执行使两装置分别降低发送功率的控制。因而,能根据所设定的发送功率对两装置接近了这一情况进行判定。取而代之,还能根据接收强度、接收错误率等对2个装置接近了这一情况进行判定。进一步地,还能利用接近传感器。
(5)无线通信用设定以及无线通信的确立
图7是用于说明无线通信用的设定的图。该设定除了在工厂发货时(最初的系统构成时)实施以外,还根据需要在维护时实施。在设定中,构成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多个装置、即在超声波诊断中协动的2个FE装置12以及BE装置14被配对。即,对各装置12、14登记成为连接对象的装置,以使得接收数据传送以及控制信号传送仅在特定的2个装置12、14之间成立,而不在与其他装置之间成立,换言之,以使得各个装置12、14不与不确定的装置无线连接。实际上,在装置12、14间交换密钥信息。由于还能设想在无线通信范围内存在多个超声波诊断系统,因此该配对在保证系统动作的稳固性方面也是重要的。
另外,若不是用于超声波诊断的内部通信,而是一般的通信,则各装置12、14和其他装置也可以无线连接。例如,可以将BE装置14与医院内的无线LAN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无线通信用的设定时,如图7所示那样,使FE装置12与BE装置14物理连结而成为对接状态,即,成为有线连接状态,在该状态下,在FE装置12与BE装置14之间交换用于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密钥信息(配对)。各个装置12、14所取得的密钥信息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交换用于多个无线通信方式的多个密钥信息。例如,关于第1无线通信方式,如箭头200所示那样,从无线通信器54向无线通信器74有线传送加密密钥,将该加密密钥存放在无线通信器74内的存储器74a中。与此同时,如箭头202所示那样,从无线通信器74向无线通信器54有线传送加密密钥,将其存放在无线通信器54内的存储器54a中。同样地,关于第2无线通信方式,如箭头204所示那样,从无线通信器56向无线通信器76有线传送链接密钥(例如PIN码),将该认证数据存放在无线通信器76内的存储器76a中。与此同时,如箭头206所示那样,从无线通信器76向无线通信器56有线传送链接密钥(例如PIN码),将其存放在无线通信器56内的存储器56a中。
密钥信息是用于在确定的2个装置间确立无线通信且执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数据。还能将其理解为认证用数据。在配对时,也可以交换设备ID、IP地址、网络ID(SSID)和其他信息。也可以每当无线通信确立就交换这当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各个存储器54a、56a、74a、76a构成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电源断开的状态下保持密钥信息。也可以在存在于无线通信器之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放各个密钥信息。
在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工厂发货时,使确定的2个装置12、14成为对接状态,利用有线通信来执行对用于无线通信的密钥信息进行交换的配对。除了在工厂发货时以外,在设置于医院内的超声波诊断系统的维护时或进行超声波诊断系统的重构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实施上述的配对。另外,在最初的有线连接时间点根据需要实施有线连接用的设定。
根据以上那样用于无线通信的配对,由于仅在实际成为对接状态的2个装置间进行无线通信,因此能防止出现哪个装置与其他装置意外连接的事态。例如,即使在医院内存在多个FE装置以及多个BE装置,也执行仅配对后的装置间的无线通信。
在图8中将无线通信用设定时的动作示出为流程图。在S10,使成为配对对象的FE装置和BE装置成为对接状态。这由人工作业来进行。在这之前或之后,系统动作模式被设成设定(维护)模式。在S12,确立2个装置间的有线通信。在S14,在2个装置间交换密钥信息,在S16,在各个装置中,将接受到的密钥信息存放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上。密钥信息的交换按每个无线通信方式执行。在实施方式中,交换加密密钥和链接密钥。
在图9将无线通信确立时的动作示出为流程图。在S20,判断是否成为分隔状态,即,是否消除了对接状态。在成为分隔状态的情况下,执行S22。实际上,在成为分隔状态的时间点,超声波诊断系统成为冻结状态,通过用户的冻结解除操作,能执行S22。在S22,在各装置中执行用于确立2个系统的无线通信的认证处理。在该情况下,在各个装置中利用密钥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该阶段交换认证用数据和一般的数据。在S24,实际执行2个系统的无线通信。在该情况下,其他装置不会擅自连接到FE装置或BE装置,即,执行与无线连接相关的排他控制。在S26,判断是否使无线通信结束。例如,在形成了对接状态的情况下(严格说是判定了即将对接之前状态的情况下),结束无线通信而成为冻结状态。图9所示的动作每当新形成对接状态时就执行。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一边实际确定、确认配对对象一边进行配对作业。因而,防止了错误关系下的配对。由于一旦确立了配对就会限制与其他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即,保证了排他性的无线通信,因此提高了安全性以及稳固性。

Claims (8)

1.一种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为了超声波诊断而动作的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
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第2装置选择性地采用有线连接状态以及无线连接状态当中的任意状态,
所述第1装置包含第1有线通信部和第1无线通信部,
所述第2装置包含与所述第1有线通信部之间进行有线通信的第2有线通信部、和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第2无线通信部,
在所述有线连接状态下,利用所述有线通信执行配对,所述配对是在所述第1装置与所述第2装置之间交换为了进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而必需的密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对中,从所述第1装置向所述第2装置发送用于在所述第2装置中认证所述第1装置的第1密钥信息,将该第1密钥信息存储在所述第1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部内,并且从所述第2装置向所述第1装置发送用于在所述第1装置中认证所述第2装置的第2密钥信息,将该第2密钥信息存放在所述第2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第2无线通信部之间并行地确立多个无线通信,
所述第1密钥信息由用于确立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的多个数据构成,
所述第2密钥信息由用于确立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的多个数据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中包含:用于从所述第1装置向所述第2装置传送超声波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和用于从所述第2装置向所述第1装置传送控制数据的无线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装置是具备超声波收发电路的前端装置,
所述第2装置是具备超声波图像显示器的后端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在从分隔状态向对接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在形成所述对接状态前成为冻结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在从对接状态向分隔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成为冻结状态。
8.一种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动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于超声波诊断的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成为对接状态;
在所述对接状态下,利用有线通信来执行配对,所述配对是在所述第1装置与所述第2装置之间交换用于进行排他性的无线通信的密钥信息;和
在所述配对后,每当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第2装置成为分隔状态,就在所述第1装置与所述第2装置之间确立利用了所述密钥信息的排他性的无线通信。
CN201680019175.4A 2015-03-25 2016-03-23 超声波诊断系统以及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动作方法 Active CN1074272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2466A JP6113773B2 (ja) 2015-03-25 2015-03-25 超音波診断システム
JP2015-062466 2015-03-25
PCT/JP2016/059219 WO2016152926A1 (ja) 2015-03-25 2016-03-23 超音波診断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7287A true CN107427287A (zh) 2017-12-01
CN107427287B CN107427287B (zh) 2020-05-19

Family

ID=5697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9175.4A Active CN107427287B (zh) 2015-03-25 2016-03-23 超声波诊断系统以及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动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49722A1 (zh)
JP (1) JP6113773B2 (zh)
CN (1) CN107427287B (zh)
WO (1) WO2016152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5509B1 (en) * 2015-12-22 2022-11-02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Authentication of base station and headse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9894A (zh) * 2001-11-21 2003-05-28 株式会社东芝 超声诊断装置与操作设备
JP2005244476A (ja) * 2004-02-25 2005-09-08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通信システムと通信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CN101366662A (zh) * 2007-08-17 2009-02-18 通用电气公司 多头成像探头和使用它的成像系统
CN101432680A (zh) * 2006-05-02 2009-05-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冻结和恢复功能的3d输入/导航设备
CN102551798A (zh) * 2010-10-26 2012-07-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无线超声诊断系统
WO2013145825A1 (ja) * 2012-03-28 2013-10-03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携帯型超音波診断装置
US20140180110A1 (en) * 2012-12-20 2014-06-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Ultrasound Probe Pai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8344B1 (en) * 2000-03-30 2001-05-29 Acuson Corporation Medical diagnostic ultrasound imaging system with a wirelessly-controlled peripheral
JP2002271339A (ja) * 2001-03-12 2002-09-20 Ricoh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JP4029629B2 (ja) *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275156B2 (en) * 2002-08-30 2007-09-25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d using a secure credential infrastructure
JP2005235085A (ja) * 2004-02-23 2005-09-02 Olympus Corp 端末装置
US11730449B2 (en) * 2011-04-12 2023-08-22 Samsung Medison Co., Ltd. Ultrasonic diagnostic system
CN104822324B (zh) * 2012-09-13 2018-03-1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显示装置操作的超声成像装置和超声成像系统
KR101747305B1 (ko) * 2014-10-08 2017-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초음파 진단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통신 연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9894A (zh) * 2001-11-21 2003-05-28 株式会社东芝 超声诊断装置与操作设备
JP2005244476A (ja) * 2004-02-25 2005-09-08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通信システムと通信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CN101432680A (zh) * 2006-05-02 2009-05-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冻结和恢复功能的3d输入/导航设备
CN101366662A (zh) * 2007-08-17 2009-02-18 通用电气公司 多头成像探头和使用它的成像系统
CN102551798A (zh) * 2010-10-26 2012-07-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无线超声诊断系统
WO2013145825A1 (ja) * 2012-03-28 2013-10-03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携帯型超音波診断装置
US20140180110A1 (en) * 2012-12-20 2014-06-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Ultrasound Probe Pai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2926A1 (ja) 2016-09-29
JP6113773B2 (ja) 2017-04-12
JP2016179141A (ja) 2016-10-13
CN107427287B (zh) 2020-05-19
US20180049722A1 (en)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0376B2 (ja) モバイル超音波システムとの無線超音波プローブのペアリング
EP2185078B1 (en) Wireless remotely controll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and imaging apparatus
EP1784123B1 (en) Providing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a wireless intra-body network
US201901423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ultrasound probe pairing
US20150032004A1 (en) Ultrasonic prob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50327839A1 (en) Ultrasonic probe and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US9788705B1 (en) Minimally invasive networked surgical system and method
US10548565B2 (en) Manual, portable ultrasonography device,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nd processing in the hardware and with display outputs, which operates in real time with a high image refresh rate
JP4868732B2 (ja) 可搬型デバイスに拡張リソー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7427287A (zh) 超声波诊断系统
CN107249468A (zh) 超声波诊断系统
JP5572376B2 (ja) 超音波ドッキングポートを含む医療用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730449B2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system
US20230285007A1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JP6546078B2 (ja) 超音波診断システム
US10076228B1 (en) Minimally invasive networked surgical system and method
US9743823B1 (en) Minimally invasive networked surgical system and method
CN114145770A (zh) 一种无线超声探头及其定位方法和系统
US11311272B2 (en) Ultrasonic probe
CN107530058A (zh) 超声波诊断系统
CN117771547A (zh) 植入式神经刺激设备的体外程控设备及远程程控系统
US20230157665A1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system
JP2015123180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