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6490A -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6490A
CN107426490A CN201710344809.XA CN201710344809A CN107426490A CN 107426490 A CN107426490 A CN 107426490A CN 201710344809 A CN201710344809 A CN 201710344809A CN 107426490 A CN107426490 A CN 107426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image
object image
facial zon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48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妍敏
肖志龙
钟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48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26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26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649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本发明实施例简单快速地拍摄清晰的照片,减少内存耗费,提高了用户的拍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机功能已经成为了移动终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功能,并且,大部分的移动终端都带有双摄像头,即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现在的终端在进行拍摄的时候,一般都只会通过在一个区域选择一个点作为对焦点以进行对焦,尤其是拍摄人的时候通常会对着人脸进行对焦,然后拍摄相应的照片。但是如果只对着其中一处作为对焦点,那么可能会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中远离对焦点的区域较为模糊。目前,虽然有通过进行多次拍照并合成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较为复杂,并不能够针对需求快速地确定有用的对焦点进行拍照,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内存的耗费,降低了拍摄照片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可简单快速地拍摄清晰的照片,减少内存耗费,提高了用户的拍摄体验。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
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识别单元,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合成单元,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需求选取有用的对焦定从而简单快速地拍摄清晰的照片,减少了内存的耗费,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是进行多人拍照的时候,通过对第一目标图像的分析,根据需要再进行相应的对焦点的选取拍照以及合成,能够在不影响脸型的情况下快速地拍摄合成出清晰的合照,提高了拍摄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a、2b、2c是本发明涉及的含有面部区域的目标图像;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步骤S203的子步骤的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步骤S203的另一子步骤示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步骤S205的子步骤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选择单元203的子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中选择单元203的另一子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中合成单元205的子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所示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其中,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的时候,可以通过取景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一般情况下,第一目表图像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主要的对焦点,也即第一对焦点,而在上述这个第一对焦点周围的图像区域是很清晰的。
步骤S10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
其中,为了使得摄像头拍出的照片更为清晰,需要根据预设好的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以此区分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多个不同的目标区域。第一预设规则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可以是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进行对第一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区分,具体可以通过人脸识别、风景识别、动物识别或者物体识别等进行识别区分。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区域的划分以进行相应的区分,当然,只要是合理的区分都可以。
步骤S103,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其中,设定第二预设规则能够有效地区分多个不同的目标区域中需要进行重新对焦的目标区域。一般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拍摄完成之后,可能会存在不清晰的目标区域,此时可以根据第二预设规则确定对不清晰的区域进行重新对焦。
步骤S104,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根据步骤S103中选取的需要重新对焦的N个目标区域,确定好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其中,可以是自动进行第二对焦点的选取并针对每个第二对焦点进行拍照以得到第二目标图像,也可以是用户自身进行手动依次选取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并针对每个第二对焦点进行拍照以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步骤S105,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其中,因为第一目标图像有自身的对焦点,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也有其对应的第二对焦点,故可知每个目标图像都有其自身的对焦点,而对焦点周围的区域是清晰的,故需要将所有的目标图像的对焦点对应的清晰的部分合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清晰的图像,这样就能简单快速地拍摄出清晰的图像或照片,减少了内存的消耗,提高了拍摄照片或图像的效率。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所示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步骤S202,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面部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其中,在摄像头拍摄一个人的时候,一般会对着人脸进行对焦,然后拍摄相应的照片。但是在同时对多个人进行拍照的时候,如果是对其中一个人进行对焦,很可能离这个人比较远的那个人就因为离焦距太远而导致拍出的照片或图像的效果比较模糊。为了使得图像拍摄更为清晰,故需要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出已拍摄好的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的面部区域则是实施例一中所指的目标区域。
具体的,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照片之后,通过预设的脸部特征来进行图像识别,即人脸识别,可以确定图像中的人脸部分,即确定图像中的面部区域。例如,在第一目标图像中识别出皮肤的颜色、瞳距、鼻子、嘴巴等这些特征来确定人的面部区域,如图2a所示,可以识别出5个人脸。
步骤S203,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步骤S204,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步骤S205,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总的来说,在进行多个人拍照的时候,对人脸进行识别,并根据相应的规则确定需要重新拍摄的人脸区域,即根据相应的规则确定需要重新拍摄的目标区域,再通过重新对焦并多次拍摄,进而通过对多个照片的合成,可以得到清晰的多人合照的照片或图像,提高了拍摄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跟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步骤S203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
其中,确定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以便于分析其中的面部区域不清晰的情况。
步骤S302,依次判断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其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关于清晰度的预设阀值,同时将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并确定清晰度低于预设阀值的面部区域。
步骤S303,若所述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面部区域为需要重新对焦的面部区域。
当某一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阀值时,可以知道该面部区域是需要重新进行对焦,并通过该面部区域对应的第二对焦点进行重新拍摄的。当然,重新拍摄的范围跟拍摄第一目标图像的范围是相同的,只是对焦点不同而已。
实施例四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四跟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步骤S3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a,获取拍摄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时对应的第一对焦点。
其中,拍摄第一目标图像的时候会有一第一对焦点,此时需要获取该第一对焦点,以便后续的处理。例如,如图2a所示,其中中间的面部区域的对焦点可以为第一对焦点,那么在以第一对焦点为中心的区域图像是为清晰的。
步骤S301b,确定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
其中,每个面部区域都有一个相应的中垂线,确定每个中垂线与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同时比较得出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例如,如图2b所示,此时图中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中垂线里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是最远的。
步骤S303c,判断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一般情况下,第一目标图像中的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区域是为第一目标图像中最为清晰的区域,而倘若中垂线离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那么可以判断其余的面部区域也是清晰的。当然,若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执行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的步骤。
例如,如图2b所示,可以判断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表明拍出的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全部目标区域都是清晰的,可以不用再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若否,则需要重新对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进行相应的比对分析。
这样就能更为清楚地判定哪些面部区域是需要重新对焦并拍摄的,也即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拍照合成,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和用户的拍照体验,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内存耗费。
实施例五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五跟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步骤S20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5a,根据第三预设规则获取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以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
为了进行照片的合成,需要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以重新对焦并拍摄的第二目标图像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其中第三预设规则可以是,确定第一对焦点和所有第二对焦点在各自对应的目标图像中的对应位置,同时找到两两相邻的对焦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垂线,以每条中垂线为界进行区域划分,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确定第一对焦点所在区域为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子区域,在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确定对应的第二对焦点所在区域为该第二对焦点对应的子区域。
例如,如图2c所示,若判断出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此时需要确定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与第一对焦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垂线以及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与第一对焦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垂线,确定之后再在各自对焦点对应的拍摄好的目标图像上进行相应的区域划分。即在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的第二目标图像中确定一个子区域图像,在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的第二目标图像中确定另一个子区域图像,同时还能在第一目标图像中确定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又一个子区域图像。
步骤S205b,确定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
根据上述例子,可以确定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也可以确定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也可以确定第一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
步骤S205c,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将每个子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同理,根据上述例子,将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的子区域图像、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子区域图像以及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又一个子区域图像进行相应的合成从而得到一个清晰的图片。通过上述过程,对不清晰的部分区域进行合成,可以保证在多人合照的时候,每个人的人脸都是清晰的。
实施例六
参见图6,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框图,如图所示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图像获取单元101,用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其中,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的时候,可以通过取景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一般情况下,第一目表图像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主要的对焦点,也即第一对焦点,而在上述这个第一对焦点周围的图像区域是很清晰的。
识别单元102,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
其中,为了使得摄像头拍出的照片更为清晰,需要根据预设好的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以此区分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多个不同的目标区域。第一预设规则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可以是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进行对第一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区分,具体可以通过人脸识别、风景识别、动物识别或者物体识别等进行识别区分。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区域的划分以进行相应的区分,当然,只要是合理的区分都可以。
选择单元103,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其中,设定第二预设规则能够有效地区分多个不同的目标区域中需要进行重新对焦的目标区域。一般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拍摄完成之后,可能会存在不清晰的目标区域,此时可以根据第二预设规则确定对不清晰的区域进行重新对焦。
确定单元104,用于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根据选取的需要重新对焦的N个目标区域,确定好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其中,可以是自动进行第二对焦点的选取并针对每个第二对焦点进行拍照以得到第二目标图像,也可以是用户自身进行手动依次选取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并针对每个第二对焦点进行拍照以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合成单元105,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其中,因为第一目标图像有自身的对焦点,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也有其对应的第二对焦点,故可知每个目标图像都有其自身的对焦点,而对焦点周围的区域是清晰的,故需要将所有的目标图像的对焦点对应的清晰的部分合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清晰的图像,这样就能简单快速地拍摄出清晰的图像或照片,减少了内存的消耗,提高了拍摄照片或图像的效率。
实施例七
参见图7,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流程图,如图所示的终端200可包括以下单元,
图像获取单元201,用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识别单元202,用于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面部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其中,在摄像头拍摄一个人的时候,一般会对着人脸进行对焦,然后拍摄相应的照片。但是在同时对多个人进行拍照的时候,如果是对其中一个人进行对焦,很可能离这个人比较远的那个人就因为离焦距太远而导致拍出的照片或图像的效果比较模糊。为了使得图像拍摄更为清晰,故需要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出已拍摄好的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的面部区域则是实施例一中所指的目标区域。
具体的,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照片之后,通过预设的脸部特征来进行图像识别,即人脸识别,可以确定图像中的人脸部分,即确定图像中的面部区域。例如,在第一目标图像中识别出皮肤的颜色、瞳距、鼻子、嘴巴等这些特征来确定人的面部区域,如图2a所示,可以识别出5个人脸。
选择单元203,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确定单元204,用于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合成单元205,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总的来说,在进行多个人拍照的时候,对人脸进行识别,并根据相应的规则确定需要重新拍摄的人脸区域,即根据相应的规则确定需要重新拍摄的目标区域,再通过重新对焦并多次拍摄,进而通过对多个照片的合成,可以得到清晰的多人合照的照片或图像,提高了拍摄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施例八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八跟上述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八中的选择单元203可包括以下步骤,
清晰度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
其中,确定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以便于分析其中的面部区域不清晰的情况。
第一判断单元302,用于依次判断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其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关于清晰度的预设阀值,同时将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并确定清晰度低于预设阀值的面部区域。
第一整理单元303,用于若所述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面部区域为需要重新对焦的面部区域。
当某一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阀值时,可以知道该面部区域是需要重新进行对焦,并通过该面部区域对应的第二对焦点进行重新拍摄的。当然,重新拍摄的范围跟拍摄第一目标图像的范围是相同的,只是对焦点不同而已。
实施例九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九跟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的选择单元203还包括以下单元,
对焦点获取单元301a,用于获取拍摄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时对应的第一对焦点。
其中,拍摄第一目标图像的时候会有一第一对焦点,此时需要获取该第一对焦点,以便后续的处理。例如,如图2a所示,其中中间的面部区域的对焦点可以为第一对焦点,那么在以第一对焦点为中心的区域图像是为清晰的。
第二整理单元301b,用于确定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
其中,每个面部区域都有一个相应的中垂线,确定每个中垂线与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同时比较得出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例如,如图2b所示,此时图中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中垂线里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是最远的。
第二判断单元301c,判断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一般情况下,第一目标图像中的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区域是为第一目标图像中最为清晰的区域,而倘若中垂线离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那么可以判断其余的面部区域也是清晰的。当然,若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执行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的步骤。
例如,如图2b所示,可以判断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表明拍出的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全部目标区域都是清晰的,可以不用再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若否,则需要重新对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进行相应的比对分析。
这样就能更为清楚地判定哪些面部区域是需要重新对焦并拍摄的,也即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拍照合成,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和用户的拍照体验,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内存耗费。
实施例十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十跟实施例七或实施例八或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合成单元205包括以下单元,
子区域获取单元205a,用于根据第三预设规则获取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以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
为了进行照片的合成,需要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以重新对焦并拍摄的第二目标图像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其中第三预设规则可以是,确定第一对焦点和所有第二对焦点在各自对应的目标图像中的对应位置,同时找到两两相邻的对焦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垂线,以每条中垂线为界进行区域划分,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确定第一对焦点所在区域为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子区域,在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确定对应的第二对焦点所在区域为该第二对焦点对应的子区域。
例如,如图2c所示,若判断出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此时需要确定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与第一对焦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垂线以及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与第一对焦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垂线,确定之后再在各自对焦点对应的拍摄好的目标图像上进行相应的区域划分。即在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的第二目标图像中确定一个子区域图像,在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的第二目标图像中确定另一个子区域图像,同时还能在第一目标图像中确定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又一个子区域图像。
位置确定单元205b,用于确定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
根据上述例子,可以确定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也可以确定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也可以确定第一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
调整单元205c,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将每个子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同理,根据上述例子,将最左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的子区域图像、最右侧的面部区域的第二对焦点对应子区域图像以及第一对焦点对应的又一个子区域图像进行相应的合成从而得到一个清晰的图片。通过上述过程,对不清晰的部分区域进行合成,可以保证在多人合照的时候,每个人的人脸都是清晰的。
参见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框图。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1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102,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103和存储器1104。上述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和存储器1104通过总线1105连接。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102存储的指令。
其中,处理器1101用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处理器1101还具体用于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面部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处理器1101还用于获取拍摄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时对应的第一对焦点;确定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判断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若否,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依次判断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若所述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面部区域为需要重新对焦的面部区域。
处理器1101还用于根据第三预设规则获取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以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确定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将每个子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1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1102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
该存储器11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1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104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全部实施例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
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包括,
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面部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包括,
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
依次判断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面部区域为需要重新对焦的面部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拍摄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时对应的第一对焦点;
确定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
判断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若否,则执行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包括,
根据第三预设规则获取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以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
确定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
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将每个子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第一目标图像;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多个目标区域;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规则选取需要重新对焦的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个目标区域;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需要重新对焦的每个目标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以拍摄相应的第二目标图像;
合成单元,将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与所有的第二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的多个面部区域,所述面部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清晰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依次判断每个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第一整理单元,用于若所述面部区域的清晰度低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面部区域为需要重新对焦的面部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碍于,所述选择单元还包括,
对焦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拍摄所述第一目标图像时对应的第一对焦点;
第二整理单元,用于确定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
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中垂线与所述第一对焦点的垂直距离最远的面部区域的清晰度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单元包括,
子区域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第三预设规则获取每个第二目标图像上以对应的第二对焦点为中心的子区域图像;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对焦点在第一目标图像上的分布位置,将每个子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CN201710344809.XA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Withdrawn CN107426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4809.XA CN107426490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4809.XA CN107426490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6490A true CN107426490A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2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4809.XA Withdrawn CN107426490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2649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045A (zh) * 2018-05-17 2018-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609562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2351204A (zh) * 2020-10-27 2021-02-09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8596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05450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6411A (ja) * 2006-06-19 2007-12-27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オートブラケティング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21619A (zh) * 2008-07-04 2010-01-06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多张脸部同时对焦的拍摄方法及其数字取像装置
CN102338972A (zh) * 2010-07-21 2012-02-01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人脸区块辅助对焦的方法
CN103491299A (zh) * 2013-09-17 2014-01-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888655A (zh) * 2012-12-21 2014-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31200A (zh) * 2016-08-29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6411A (ja) * 2006-06-19 2007-12-27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オートブラケティング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21619A (zh) * 2008-07-04 2010-01-06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多张脸部同时对焦的拍摄方法及其数字取像装置
CN102338972A (zh) * 2010-07-21 2012-02-01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人脸区块辅助对焦的方法
CN103888655A (zh) * 2012-12-21 2014-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91299A (zh) * 2013-09-17 2014-01-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231200A (zh) * 2016-08-29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045A (zh) * 2018-05-17 2018-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8495045B (zh) * 2018-05-17 2020-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609562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0609562B (zh) * 2018-06-15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3938596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51204A (zh) * 2020-10-27 2021-02-09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05450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6490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4333708B (zh)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及终端
CN107509037B (zh) 使用不同视场角摄像头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CN105282430B (zh) 使用照片的构图信息的电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拍摄方法
CN10739595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86552B (zh) 一种获取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771391B (zh) 用于确定图像帧的曝光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1163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amera effect
CN107124548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8961157B (zh) 图片处理方法、图片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869320A (zh) 电子设备和控制电子设备操作方法
US9058655B2 (en) Region of interest based image registration
CN107622483A (zh)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终端
CN109120862A (zh) 高动态范围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00351A (zh) 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875516B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6775238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206595991U (zh) 一种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CN105657249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302666A (zh)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15803B (zh) 图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7902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31200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8764139A (zh) 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8276A (zh) 图像对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