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8542A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18542A CN107418542A CN201610348856.7A CN201610348856A CN107418542A CN 107418542 A CN107418542 A CN 107418542A CN 201610348856 A CN201610348856 A CN 201610348856A CN 107418542 A CN107418542 A CN 1074185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aphthalene sulfonic
- inhibitor combination
- sulfonic acid
- component
- alph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2—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 C09K8/524—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organic depositions, e.g. paraffins or asphalt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该抑制剂组合物包含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效剂以及烃类溶剂;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含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本发明还涉及该抑制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用原材料易生物降解,具有环保和价廉的优点。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该抑制剂组合物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的沥青质抑制率可达86%以上,可以显著抑制原油中沥青质的析出与沉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沥青质沉积抑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稳定的油藏条件下,原油中的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组分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根据原油粘度不同,沥青质在原油中含量为0.1wt%-20wt%,沥青质在油藏地层中相对稳定存在。但在原油生产过程中,压力、温度和相组成等方面经常会出现较大变化,使油藏流体在流动和相态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破坏了沥青质组分在原油体系中的平衡状态,引起沥青质不稳定,导致沥青质在储油岩石的孔隙中、生产管道等的表面上聚集和沉降为一层颗粒,造成地层、井筒和生产设备的堵塞,造成油流减少,影响油田正常生产。清除这样的有机堵塞物会损失产品,使人力和原材料费用升高,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特别是芳香烃类溶剂会导致环境恶化,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还会产生油气生产安全问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原油体系中,尤其是海相沉积中存在着普遍性的沥青质沉积问题,这对于石油工业会增加很多操作成本。
针对沥青质沉淀或沉积问题,石油科技工作者研究了一些有效的沥青质分散剂或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其在油田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报道较多的沥青质沉淀抑制剂或分散剂是芳香烃类溶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烷基苯酚醚、十二烷基苯磺酸以及烷基酚醛树脂等。
塔河油田报道了一种大分子含氟表面活性剂用于305井井筒沥青质防治,能够使该井恢复正常生产。其沥青质沉积物在120℃不溶于性质与该井原油相近的S86井原油(稀油),在塔一联原油(稠油)中溶解率为4.8%,在加入0.4wt%含氟抑制剂的塔一联原油中溶解率达30.13%,溶解了沥青质沉积物的加剂塔一联原油与S86井原油的等量混合油,30-60℃粘度在50-350mPa.s之间,在井筒内可以正常举升。该技术中的含氟抑制剂对沥青质沉积物的溶解能力有限,作业时仍需加入大量的稀原油,并且含氟表面活性剂价格昂贵,成本高。
专利CN101235280A公开了开采轻质原油用的沥青质沉淀固体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沥青质在轻质原油开采过程中的聚结和沉积,该抑制剂有效成分为高压聚乙烯,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柴油等,在100-130℃熔融胶结反应,经成型后得到固体产品。该固体抑制剂只能用于轻质原油开采,并且只能通过油井作业时置入井底,操作不方便。
专利CN1118617公开了用N,N-二烷基酰胺减少原油中沥青质沉淀。原油在钻孔中与至少一种具有8-22碳原子脂肪酸的N,N-二烷基酰胺接触。另一方面,在EOR方法的混相驱动操作过程中,通过加入至少一种具有8-22碳原子脂肪酸的N,N-二烷基酰胺驱动溶剂来减少沥青质的沉淀。上述技术只适用于轻质原油的开采。
专利CN102876306B公开了一种沥青质沉积物分散剂,含有50wt%-90wt%的酮,5wt%-45wt%的沥青质稳定剂,其余为溶剂;所述的酮为具有通式R1CH(R2)COCH3的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R1和R2为支链烷基,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R1和R2的碳数之和为10-50。该发明提供的沥青质沉积物分散剂具有溶解率高,加剂量少,安全稳定的特点,不仅适用于稠油开采过程清除井筒中堵塞的沉积物,也可以用于分散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或者是管输过程中地面管线设备中沥青质沉积物的清除。该发明认为沥青质沉积物去除的关键是破坏胶质沥青质的分子聚集体,通过加入带支链的酮,使其与沥青质分子发生作用,破坏沥青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使沥青质粒子间的相互排斥力增强,与支链酮分子结合的沥青质分子不易相互结合形成大的晶体,分散性和抗沉积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分散剂中的沥青质稳定组分与少量溶剂的存在,具有增效作用,增强了胶质沥青质分子与分散剂的混合程度,从而达到分散或者清除沥青质沉积物的目的。
专利CN104011330A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抑制含烃混合物内的沥青质沉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混合物与至少一种聚(羟基羧酸)酰胺盐衍生物(离子液体)的组合物接触。离子液体用式C+A-表示,其中C+是合适的阳离子,A-是合适的阴离子。离子液体的优选实施方案是聚羟基羧酸酰胺盐衍生物。可结合聚羟基羧酸酰胺盐衍生物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用于处理由烃生产井生产的烃的额外组分。但离子液体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成本较高。
专利CN103897755A公开了一种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剂。包含酯10-50份,烷基苯磺酸20-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20份,溶剂10-30份;所述的酯类为RCOOCH3的羧酸酯中的一种,其中R为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0-16之间;所述的烷基苯磺酸为RSO3H中的一种,R为烷基碳链,碳原子数为12-18之间;所示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通式为RO(CH2CH2)mH,R为直链烷基,碳原子数为10-18之间,m为7-11之间;所述的溶剂采用无水乙醇。该专利所述的沥青质分散剂可以解决船舶燃料油沥青质沉降的问题,不仅能防止沥青质在燃料油中的沉降,而且能对油中已经沉降的沥青质进行分散。
然而,沥青质分散剂或抑制剂对沥青质具有选择性,对某一地区沥青质沉积物有效的抑制剂往往不适用于其它地区或区块的沉积物,溶剂型分散剂则易产生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等问题。
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急需研究开发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型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抑制剂组合物包含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效剂以及烃类溶剂;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含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本发明的发明人在沥青质沉积抑制组合物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沥青质抑制率可达86%以上,可以显著抑制原油中沥青质的析出与沉积。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其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组分b,增效剂;
组分c,烃类溶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含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所述烷基萘磺酸为C8-C20的直链烷基萘磺酸;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为C11-C18的直链烷基萘磺酸;所述α-烯烃磺酸为C14-C18的α-烯烃磺酸。
根据本发明,所述烷基萘磺酸包括4-烷基-1-萘磺酸和/或6-烷基-2-萘磺酸。与其他结构的烷基萘磺酸相比,上述结构的烷基萘磺酸具有更高的界面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烷基萘磺酸包括4-十一烷基-1-萘磺酸、4-十二烷基-1-萘磺酸、4-十三烷基-1-萘磺酸、4-十四烷基-1-萘磺酸、4-十五烷基-1-萘磺酸、4-十六烷基-1-萘磺酸、4-十七烷基-1-萘磺酸、4-十八烷基-1-萘磺酸、6-十一烷基-2-萘磺酸、6-十二烷基-2-萘磺酸、6-十三烷基-2-萘磺酸、6-十四烷基-2-萘磺酸、6-十五烷基-2-萘磺酸、6-十六烷基-2-萘磺酸、6-十七烷基-2-萘磺酸和6-十八烷基-2-萘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萘磺酸与目前最有效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相比,与原油的相溶性更好。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α-烯烃磺酸包括C14α-烯烃磺酸、C15α-烯烃磺酸、C16α-烯烃磺酸、C17α-烯烃磺酸和C18α-烯烃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α-烯烃磺酸为双键在分子链端部的单烯烃磺酸,其与烷基萘磺酸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并且更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具有环境友好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所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的质量比为(0.3-3.0):1。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的质量比为(0.67-2.33):1。更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的质量比为(0.79-1.5):1。进一步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的质量比为(1.2-1.5):1。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本发明所述烷基萘磺酸与原油有较好的相溶性,其增强与沥青质的接触;同时α-烯烃磺酸具有较好的耐温性,且能快速分散到沥青质颗粒表面,两者协同作用,更高效率分散沥青质颗粒,抑制沥青质颗粒聚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效剂为由天然原料制备的酯类化合物。优选所述酯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异辛酯、马来酸蓖麻油酯和蓖麻油顺酐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原油和烃类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使其快速分散到沥青质颗粒表面,并且起到协同增效沥青质抑制剂组合物的抑制性能的目的。由天然原料制备的酯类化合物能完全生物降解,具有环境友好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烃类溶剂包括石脑油、白油和煤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中所述烃类溶剂为与原油相溶性较好的溶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抑制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抑制剂组合物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0wt%-60wt%;
组分b,增效剂 10wt%-30wt%;
组分c,烃类溶剂 10wt%-70wt%。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抑制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抑制剂组合物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8wt%-55wt%;
组分b,增效剂 18wt%-25wt%;
组分c,烃类溶剂 25wt%-37wt%。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抑制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抑制剂组合物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50wt%-55wt%;
组分b,增效剂 20wt%-24wt%;
组分c,烃类溶剂 25wt%-30wt%。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制备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所用原料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抑制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将组分a进行混合处理以及冷却处理,制得混合物I;
步骤B,将组分b、组分c与混合物I进行混合处理,制得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所述混合处理的温度为40-80℃;优选所述混合处理的温度为60-80℃。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30-50min;优选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30-40min。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所述冷却处理为将组分a进行混合处理后所得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所述混合处理的温度为室温;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50-70min;优选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65-70min。
根据本发明方法,各步骤中所述混合处理以确保所述混合充分进行为准。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处理优选为搅拌混合处理;所述搅拌混合处理所用仪器为本领域常规仪器,例如,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8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
根据本发明方法,在步骤B中,对组分b、组分c与混合物I的混合顺序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先将组分b与组分c进行混合处理后再与混合物I进行混合。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先将组分b与混合物I进行混合处理后再与组分c进行混合。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先将组分c与混合物I进行混合处理后再与组分b进行混合。
本发明中在组分a混合之后即进行冷却处理是为了防止随后加入的组分b和组分c的挥发。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或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制备的抑制剂组合物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其包括将抑制剂组合物加入原油中形成原油混合液;基于原油混合液的总重量计,所述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00-500ppm;优选所述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500ppm。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沉积抑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沉积抑制组合物中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同时增效剂的加入协同增加了沥青质抑制剂组合物的抑制性能,沥青质抑制率达86%以上,可以显著抑制原油中沥青质的析出与沉积;
(2)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沉积抑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材料易生物降解,具有环保和价廉的优点,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
(3)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沉积抑制组合物适用于原油开采和集输领域,对原油中沥青质沉积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抑制剂组合物加入原油中24h后沥青质的析出情况(右)与未加抑制剂组合物的原油中24h后沥青质的析出情况(左)的对比结果。
图2为压差法所用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的原理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7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中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与系统压力之间的关系。
图4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8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中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与系统压力之间的关系。
图5显示了本发明对比例1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中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与系统压力之间的关系。
图6显示了本发明对比例2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中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与系统压力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起说明性作用,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1)沥青质抑制率:采用重量法计算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的抑制率。具体方法如下:向1.5g原油中加入45mL正庚烷,使得沥青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重量含量为100-500ppm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24h后,将最终所得溶液通过0.45μm的滤膜,收集滤膜上的沥青质,用天平称其质量为m1。同时采用上述方法在不加抑制剂组合物的情况下,收集到的沥青质的质量为m2。则:
沥青质抑制率=(m2-m1)/m2×100%(式1)
(2)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的抑制性能评价:采用压差法评价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的抑制性能。
实验原理基于Hagen–Poiseuille公式(式2):
式2中,
ΔP为绕管和过滤器体系入口和出口压差(即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kPa;
Qo为流量,mL/min;
μo为含溶解气活油的黏度,mPa.s;
L和R为绕管和过滤器整体的长度和有效半径,mm。
实验过程中,L与Qo为常数。根据上述式2,ΔP主要受到μo和R的影响。实验中自动泵推动活油(原油混合液或原油)流过绕管和过滤器,系统压力由回压控制器(BPR)控制。实验过程中逐步降低系统压力,观察并记录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当所述活油为原油(即不加抑制剂组合物的原油)时,在系统压力降到沥青质析出启动压力时,沥青质出现沉积,过滤器的流动通道会被沥青质颗粒堵塞,导致压降显著增加,这种变化可被压差传感器检测到。而当所述活油为原油混合液(即加入抑制剂组合物的原油)时,在系统压力降到沥青质析出启动压力时,沥青质沉积很少,压差传感器检测到压力的变化很小。根据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中绕管和过滤器两端的压差变化(ΔP)判断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的抑制性能。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中的温度为20-150℃;压力为0.1-69MPa。
实施例
实施例1
将三颈瓶置于60℃恒温水浴中,依次往三颈瓶中加入20g 4-十二烷基-1-萘磺酸、18g C14α-烯烃磺酸,在60℃恒温水浴条件下搅拌4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25g棕榈酸异辛酯,搅拌30min,再加入37g石脑油,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抑制剂组合物。
重量法评价原油混合液中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ppm时,沥青质抑制率为86%。
实施例2
将三颈瓶置于60℃恒温水浴中,依次往三颈瓶中加入35g 4-十四烷基-1-萘磺酸、15g C15α-烯烃磺酸,在60℃恒温水浴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18g马来酸蓖麻油酯,搅拌20min,再加入20g白油、12g煤油,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抑制剂组合物。
重量法评价原油混合液中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ppm时,沥青质抑制率为88%。
实施例3
将三颈瓶置于60℃恒温水浴中,依次往三颈瓶中加入30g 6-十六烷基-2-萘磺酸、20g C16α-烯烃磺酸,在60℃恒温水浴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20g蓖麻油顺酐酸酯,搅拌25min,再加入15g石脑油、15g煤油,搅拌40min,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抑制剂组合物。
重量法评价原油混合液中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ppm时,沥青质抑制率为90%。
实施例4
将三颈瓶置于60℃恒温水浴中,依次往三颈瓶中加入15g 4-十六烷基-1-萘磺酸、15g 4-十二烷基-1-萘磺酸、25g C14α-烯烃磺酸,在60℃恒温水浴条件下搅拌4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20g马来酸蓖麻油酯,搅拌30min,再加入25g煤油,搅拌40min,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抑制剂组合物。
重量法评价原油混合液中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ppm时,沥青质抑制率为92%。
实施例5
将三颈瓶置于60℃恒温水浴中,依次往三颈瓶中加入20g 6-十八烷基-2-苯磺酸、30g C18α-烯烃磺酸,在60℃恒温水浴条件下搅拌5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22g棕榈酸异辛酯,搅拌30min,再加入28g煤油,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抑制剂组合物。
重量法评价原油混合液中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ppm时,沥青质抑制率为86%。
实施例6
将三颈瓶置于60℃恒温水浴中,依次往三颈瓶中加入22g 6-十一烷基-2-萘磺酸、28g C17α-烯烃磺酸,在60℃恒温水浴条件下搅拌45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24g蓖麻油顺酐酸酯,搅拌30min,再加入26g煤油,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抑制剂组合物。
重量法评价原油混合液中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ppm时,沥青质抑制率为87%。
实施例7
采用压差法模拟现场工况条件:采用气油比(GOR)为200m3gas/m3oil(1123.6scf/stb)的原油,向原油中加入重量含量为300ppm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制得原油混合液;将上述原油混合液作为活油,将其置于高温高压(温度为90℃,系统压力为60MPa)实验装置中,自动泵推动活油流过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中逐渐降低系统压力,在系统压力从大到小(60MPa-20MPa)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结果如图3所示。
实施例8
采用压差法模拟现场工况条件:采用气油比(GOR)为200m3gas/m3oil(1123.6scf/stb)的原油,向原油中加入重量含量为300ppm的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制得原油混合液;将上述原油混合液作为活油,将其置于高温高压(温度为120℃,系统压力为60MPa)实验装置中,自动泵推动活油流过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中逐渐降低系统压力,在系统压力从大到小(60MPa-20MPa)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结果如图4所示。
对比例1
采用压差法模拟现场工况条件:采用气油比(GOR)为200m3gas/m3oil(1123.6scf/stb)的原油,将上述原油作为活油,将其置于高温高压(温度为90℃,压力为60MPa)实验装置中,自动泵推动活油流过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中逐渐降低系统压力,在系统压力从大到小(60MPa-20MPa)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结果如图5所示。
对比例2
采用压差法模拟现场工况条件:采用气油比(GOR)为200m3gas/m3oil(1123.6scf/stb)的原油,将上述原油作为活油,将其置于高温高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MPa)实验装置中,自动泵推动活油流过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中逐渐降低系统压力,在系统压力从大到小(60MPa-20MPa)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与未加抑制剂组合物的情况相比,加入抑制剂组合物的原油中沥青质的沉积大大减小。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加入抑制剂组合物后,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在系统压力降低的过程中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几乎没有发生原油沥青质的沉积。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不加抑制剂组合物时,绕管和过滤器体系两端的压差在系统压力降低的过程中出现突变,说明在该突变点(沥青质析出启动压力)发生了原油沥青质的沉积。
分别对比图3和图5、图4和图6可以看出,相对未加抑制剂组合物的情况,加入抑制剂组合物可显著避免原油沥青质沉积的发生。
应当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通过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其中所用的词语为描述性和解释性词汇,而不是限定性词汇。可以按规定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修改,以及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对本发明进行修订。尽管其中描述的本发明涉及特定的方法、材料和实施例,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于其中公开的特定例,相反,本发明可扩展至其他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方法和应用。
Claims (10)
1.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其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组分b,增效剂;
组分c,烃类溶剂;
其中,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含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所述烷基萘磺酸为C8-C20的直链烷基萘磺酸;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为C11-C18的直链烷基萘磺酸;所述α-烯烃磺酸为C14-C18的α-烯烃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萘磺酸包括4-烷基-1-萘磺酸和/或6-烷基-2-萘磺酸;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包括4-十一烷基-1-萘磺酸、4-十二烷基-1-萘磺酸、4-十三烷基-1-萘磺酸、4-十四烷基-1-萘磺酸、4-十五烷基-1-萘磺酸、4-十六烷基-1-萘磺酸、4-十七烷基-1-萘磺酸、4-十八烷基-1-萘磺酸、6-十一烷基-2-萘磺酸、6-十二烷基-2-萘磺酸、6-十三烷基-2-萘磺酸、6-十四烷基-2-萘磺酸、6-十五烷基-2-萘磺酸、6-十六烷基-2-萘磺酸、6-十七烷基-2-萘磺酸和6-十八烷基-2-萘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α-烯烃磺酸包括C14α-烯烃磺酸、C15α-烯烃磺酸、C16α-烯烃磺酸、C17α-烯烃磺酸和C18α-烯烃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所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的质量比为(0.3-3.0):1;优选所述烷基萘磺酸和α-烯烃磺酸的质量比为(0.67-2.3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酯类化合物;优选所述酯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异辛酯、马来酸蓖麻油酯和蓖麻油顺酐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烃类溶剂包括石脑油、白油和煤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抑制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抑制剂组合物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0wt%-60wt%;
组分b,增效剂 10wt%-30wt%;
组分c,烃类溶剂 10wt%-70wt%;
优选所述抑制剂组合物包含:
组分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8wt%-55wt%;
组分b,增效剂 18wt%-25wt%;
组分c,烃类溶剂 25wt%-37wt%。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抑制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将组分a进行混合处理以及冷却处理,制得混合物I;
步骤B,将组分b、组分c与混合物I进行混合处理,制得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混合处理的温度为40-80℃;优选所述混合处理的温度为60-80℃;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30-50min;
所述冷却处理为将混合处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混合处理在室温下进行;所述混合处理的时间为50-70min。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剂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抑制剂组合物在原油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其包括将抑制剂组合物加入原油中形成原油混合液;基于原油混合液的总重量计,所述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00-500ppm;优选所述抑制剂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0-500pp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8856.7A CN107418542A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8856.7A CN107418542A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18542A true CN107418542A (zh) | 2017-12-01 |
Family
ID=6042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48856.7A Pending CN107418542A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1854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1203A (zh) * | 2020-11-26 | 2021-02-23 | 广昌达新材料技术服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沥青质分散剂、油品及其应用 |
CN112708484A (zh) * | 2020-12-26 | 2021-04-27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残渣燃料油稳定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95623A (zh) * | 2021-08-24 | 2023-04-0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8734A (zh) * | 2002-10-09 | 2004-04-14 | 石油大学(北京) | 沥青质沉淀抑制剂组合物 |
CN1553985A (zh) * | 2001-07-31 | 2004-12-08 | �۹���ѧ�ĸ�����˾ | 控制流体中沥青质沉淀的方法 |
CN101768462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 |
CN101970599A (zh) * | 2008-02-07 | 2011-02-09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强化烃采收的方法和组合物 |
CN102191028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油溶性降粘剂组合物 |
CN102876306A (zh) * | 2011-07-14 | 2013-01-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沥青质沉积物分散剂 |
CN103897755A (zh) * | 2014-03-11 | 2014-07-0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剂 |
CN103897680A (zh) * | 2014-04-14 | 2014-07-0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油溶性沥青质分散解堵剂 |
CN105086975A (zh) * | 2015-08-11 | 2015-11-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沥青质聚集的稀油改性剂 |
WO2016036555A1 (en) * | 2014-09-04 | 2016-03-10 | Ideal Energy Solutions IP Control, LLC | Aqueous clean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
-
2016
- 2016-05-24 CN CN201610348856.7A patent/CN1074185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3985A (zh) * | 2001-07-31 | 2004-12-08 | �۹���ѧ�ĸ�����˾ | 控制流体中沥青质沉淀的方法 |
CN1488734A (zh) * | 2002-10-09 | 2004-04-14 | 石油大学(北京) | 沥青质沉淀抑制剂组合物 |
CN101970599A (zh) * | 2008-02-07 | 2011-02-09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强化烃采收的方法和组合物 |
CN101768462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 |
CN102191028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油溶性降粘剂组合物 |
CN102876306A (zh) * | 2011-07-14 | 2013-01-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沥青质沉积物分散剂 |
CN103897755A (zh) * | 2014-03-11 | 2014-07-0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剂 |
CN103897680A (zh) * | 2014-04-14 | 2014-07-0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油溶性沥青质分散解堵剂 |
WO2016036555A1 (en) * | 2014-09-04 | 2016-03-10 | Ideal Energy Solutions IP Control, LLC | Aqueous clean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
CN105086975A (zh) * | 2015-08-11 | 2015-11-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沥青质聚集的稀油改性剂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1203A (zh) * | 2020-11-26 | 2021-02-23 | 广昌达新材料技术服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沥青质分散剂、油品及其应用 |
CN112708484A (zh) * | 2020-12-26 | 2021-04-27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残渣燃料油稳定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95623A (zh) * | 2021-08-24 | 2023-04-0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895623B (zh) * | 2021-08-24 | 2023-12-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adhi et al. | Screening of inhibitors for remediation of asphaltene deposits: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y | |
Lee et al. |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heavy-oil emulsions: Colloid sci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 |
Junior et al. | Inhibition of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in Brazilian crude oils using new oil soluble amphiphiles | |
Ali et al. | Low-salinity polymeric nanofluid-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green polymer-coated ZnO/SiO2 nanocomposites in the Upper Qamchuqa Formation in Kurdistan Region, Iraq | |
Peramanu et al. | Investigation on the reversibility of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 |
Pu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ase inversion and stability of heavy oil emulsion: Asphaltene, resin and petroleum acid | |
Vafaie-Sefti et al. | Application of association theory to the prediction of asphaltene deposition: Deposition due to natural depletion and miscible gas injection processes in petroleum reservoirs | |
CN105062452B (zh) | 破乳助排剂、其制备方法和油田储层的处理方法 | |
Liu et al. | Study on the re-emulsification process of water in heavy oil emulsion with addition of water-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solution | |
Wang et al. | Synergist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viscosity reducer and a surfactant for in situ emulsion formation to enhance heavy-oil recovery | |
CN107418542A (zh) | 一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Zhang et al. | Fabricating a heavy oil viscosity reducer with weak interaction effect: Synthesis and viscosity reduction mechanism | |
GB2459470A (en) | Solvent assisted oil recovery | |
US10385256B2 (en) | Composition of biodegradable surfactants for separating impurities in a hydrocarbon | |
D’Avila et al. | Influence of asphaltene aggregation state on the wax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efficiency of EVA as a wax crystal modifier: A study using model systems | |
CN108003857A (zh) | 一种高效乳液型油井清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76306B (zh) | 沥青质沉积物分散剂 | |
Cao et al. | Molecular selectivity i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a crude oil | |
González et al. | Asphaltenes precipitation from crude oil and hydrocarbon media | |
Sidaoui et al. |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novel emulsified acid using waste oil: effect of emulsifier concentration, mixing speed and temperature | |
Wang et al. | Effects of Na–montmorillonite particles on the emulsification stability of polymer flooding produced water | |
Shadman et al. |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aromatic, anionic and nonionic inhibitors on the onset of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 |
US5670460A (en) |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enhancing hydrocarbon production from wells | |
Baghersaei et al. | Investigation on asphaltene dispersion activity of tetrabutylammonium carboxylate ionic liquids | |
CN105112038A (zh) | 一种伴蒸汽用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