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662A -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9662A
CN107409662A CN201710193673.7A CN201710193673A CN107409662A CN 107409662 A CN107409662 A CN 107409662A CN 201710193673 A CN201710193673 A CN 201710193673A CN 107409662 A CN107409662 A CN 107409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wheat
marigold
spacing
sweet pota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36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9662B (zh
Inventor
曹景林
程君奇
李亚培
吴成林
张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7101936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9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9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9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6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该方法采用小麦和万寿菊(或红薯)作物组合与烟草轮作,具体做法是:第一年按常规方法栽植烟草;烟叶收获后种植小麦;第二年在小麦收获后栽植万寿菊(或红薯),在万寿菊(或红薯)收获后,种植小麦;第三年在小麦收获后栽植万寿菊(或红薯),在万寿菊(或红薯)收获后,对土壤深翻晒垡;第四年按常规方法栽植烟草;如此反复进行烟草→小麦—万寿菊(或红薯)→小麦—万寿菊(或红薯)→烟草轮换种植。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烟叶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属于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青枯病在我国烟草生产上的危害日趋严重,尤以我国南方烟区更甚,严重降低了烟草产量和品质,经济损失惨重,已成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烟草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细菌病害,植株感病属系统性侵染,防治十分困难。青枯菌能够在土壤、病株残体和潜在宿主根系以及其广泛范围的宿主中生存。当烟株根系中青枯菌达到一定数量且积累到一定时期后,植株就会表现出症状,且烟株的发病程度与根系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呈正相关。人们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农业措施、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选育抗青枯病品种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往往由于不合理的种植而导致抗病性的衰退,至今尚无对青枯病免疫或真正高抗的品种;药剂防治所使用的大部分的药剂仅仅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只是推迟发病期,且使用药剂防治对环境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压力,并且青枯病菌在农药的选择作用下,非常容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药剂失效,进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至今还没有对青枯病防效特别好的药剂;生物防治的效果一直不理想,防治成本较高,且防效也易受环境的影响。目前对烟草青枯病防治还主要依靠农业措施,包括水旱轮作、撒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平衡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搞好田间卫生等,但除水旱轮作外,其它农业措施的效果都是有限的。
轮作是作物耕种制度中重要的农艺措施,也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措施,不仅能协调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而且还能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目前在烟草栽培上,已有一些轮作方法申请专利,例如专利号为201110426864.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短葶飞蓬代替其它烟草前作的“烟药”轮作模式,该专利所述方法于烟草当年收获结束后至第二年栽培烟草之前这一时间段种植短葶飞蓬,目的是为了克服烟草前作产值低的弊端,解决春季种植短葶飞蓬与烟草、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争地的矛盾,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值。实质上这种轮作方式仍然属于烟草生产上所说的连作,即每年都在同块土地上种植烟草。专利号为201110123559.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禾本科优质牧草皇竹草与烤烟免耕轮作的方法,即一年烟一年草的栽培模式,目的是为了避免烤烟连作障碍,改善烟田土壤环境,提高烟叶产质量,同时降低烤烟生产过程中土地翻耕、起垄、施肥、大田管理等环节的用工量。专利号为201210206128.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烤烟→绿肥—红苕→绿肥—烤烟轮换种植的轮作方法,鉴于目前在烟草生产上烟叶收获后冬季种植绿肥已是常规操作,实际上这种方法属于一年烟一年红苕的栽培模式,目的也是为了避免烤烟连作障碍,改善烟地土壤环境,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烟叶品质。但这些方法对于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至今未见报道。
合理的轮作通常能够降低土壤中病原体的接种密度。但对于烟草来说,并不是与任何作物轮作都能有效地控制青枯病。青枯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豆科、蓼科、紫草科、风仙科、十字花科等50多个科的数百种植物,其中许多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如马铃薯、花生、番茄、辣椒、茄子、南瓜、西瓜、芝麻及姜类等,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些作物都不会有效减少土壤中的青枯菌数量,若与烟草轮作,并不能有效控制青枯病的发生。有些作物虽然受青枯菌侵染不显示症状,但在不利于病原菌的冬季条件下允许青枯菌在其根际生存,如油菜、甘蓝、洋葱、大蒜、芫荽、潜在感染的抗病辣椒、潜在感染的马铃薯块茎等,这些作物都是潜在的或无症状的青枯菌宿主,可以包含和导致土壤中病原菌数量的增加。控制青枯病的轮作体系常因无症状作物和杂草的包容而失败。因此,无症状的潜在宿主不能在青枯菌感染的田块作为轮作作物种植。由于青枯菌扩展的宿主范围也包括潜在的或无症状的青枯菌宿主,致使找到合适的控制青枯病的轮作作物变得相当困难。据报道,在稻田栽烟,实行“稻-稻-烟”的轮作制度可使病菌基本死亡,能够有效控制青枯病的发生。但是在旱地栽烟,至今未见有关有效控制青枯病发生的轮作体系的具体报道。基于此,申请人为找到适于与烟草轮作的作物,以抑制青枯病菌,评估了常见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的抑制效果,并利用筛选出的作物评估了不同轮作模式对青枯病发生的控制效果,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降低旱地烟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烟叶产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严重感染青枯菌的地块上,采用小麦和万寿菊作物组合与烟草轮作,以降低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和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具体做法是: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栽培烟草;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及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二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及时对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三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四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栽培烟草;如此反复进行烟草→小麦—万寿菊→小麦—万寿菊→烟草轮换种植。
本发明所述方法,第三年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可接着种植小麦;第四年5-6月小麦收获后接着种植万寿菊,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五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栽培烟草;如此反复进行烟草→小麦—万寿菊→小麦—万寿菊→小麦—万寿菊→烟草轮换种植。
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的小麦品种为春性品种,要求按厢撒播或条播,亩播量7-9公斤,及时田管,适熟收获。
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的万寿菊品种可为色素用或观赏性品种,要求小麦收获前40-50天即4月中旬进行大棚播种育苗,待苗高12-18cm、叶片3-4对时即可移栽;采用等行距栽植,行距为65-70cm,株距30-40cm,亩栽2500-3200株,或采用宽窄行栽植,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25cm,亩栽4500株;及时田管和摘心;7-9月,待花瓣全部展开,花芯的雄蕊部分开放或不开时,适时采收。
本发明所述方法,轮作体系中使用的作物万寿菊可替换为红薯,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红薯生产技术要求施肥、起垄、定距移栽红薯;所述红薯要求小麦收获前40-50天即4月中旬采用种薯进行大棚育苗,待薯苗长度达20-30cm时,及时采苗插植;采用等垄距、等株距栽插方式,垄宽1m,垄高25-35cm,亩插3300株;适时采收。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烤烟、白肋烟、马里兰烟、地方晒烟烟草的旱地烟种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采用能抑制青枯病菌的冬季作物小麦及夏季作物万寿菊或红薯一起作为烟草轮作体系的一部分,在严重感染青枯菌的地块上,反复进行“烟草→小麦—万寿菊(或红薯)→小麦—万寿菊(或红薯)→烟草”轮换种植,能够减少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进而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2)本发明方法采用“烟草→小麦—万寿菊(或红薯)→小麦—万寿菊(或红薯)→烟草”轮作模式,进行烟草轮作,可有效避免烟草连作障碍,改善烟地土壤环境,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烟叶产质量。
(3)本发明方法采用“烟草→小麦—万寿菊(或红薯)→小麦—万寿菊(或红薯)→烟草”轮作体系来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在烟田的施用量,节省了用药成本和施药用工,进而降低烟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烟叶安全性。
(4)本发明方法采用“烟草→小麦—万寿菊(或红薯)→小麦—万寿菊(或红薯)→烟草”轮作体系,用小麦替代烟草生产中的冬季绿肥,用万寿菊或红薯作为夏季轮作作物,不仅能够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植烟土地,很好地协调了烟粮争地、烟经争地的矛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一:轮作作物的筛选
在一个严重感染青枯菌的地块,取土壤,在实验室内采用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培养基来测定土壤中的青枯菌数量,然后通过浓度为1×109cfu/ml的青枯菌悬浮液与土壤混合来人为增加土壤中的青枯菌数量,使土壤中青枯菌数量达到每克烘干土大约1×107菌落形成单位(cfu/g)。接着用这种确定了青枯菌数量的感染土壤装满若干个花盆,并浇水到田间持水量水平。
首先进行夏季作物筛选。用于根际抑制青枯菌评估的夏季作物包括高粱(供试品种吉杂130)、大豆(供试品种南豆12)、陆地棉(供试品种华杂棉H318)、画眉草(供试品种弯叶画眉草)、除虫菊(供试品种云除1号)、芥菜(供试品种板叶芥菜)、葱(供试品种章丘大葱)、罗勒(供试品种紫花罗勒)、芫荽(供试品种泰国耐热芫荽)、甘蓝(供试品种夏玉)、红薯(供试品种鄂薯2号)和万寿菊(供试品种安提瓜),将上述作物分别种植在各个装满感染土壤的花盆内,以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和装满感染土壤的空白花盆为对照。所有作物的试验都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所有作物均在30℃、相对湿度80%条件下的温室内生长2个月。其中,陆地棉、除虫菊、芥菜、葱、甘蓝、红薯、万寿菊和烟草要提前50天左右在温室中育苗,然后再移栽定植到装满感染土壤的花盆内,而高粱、大豆、画眉草、罗勒和芫荽则按照各作物常规密度直接播种到装满感染土壤的花盆内。试验结束时,各作物都要测定根际青枯菌数量。各作物的根际土壤以1:10(m/v)的比例用去离子无菌水悬浮,并用摇床摇动30分钟。用TTC培养基对该悬浮液进行不同的稀释,然后在30℃培养。培养5天后,统计典型的菌落,计算各作物根际的青枯菌数量。统计分析时,对土壤中菌落统计数值进行对数转换,采用多重比较检验来确定在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不同测试作物和对照的菌落计数进行互相比较,并与土壤中初始青枯菌数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各种夏季作物,在青枯菌侵染的土壤中生长2个月后,万寿菊和红薯根际青枯菌数量最低,且与其它13个处理中的11个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表1)。只有万寿菊和红薯根际计数比2个对照显著较低。其他供试作物的根际青枯菌数量彼此间没有显着差异。其中,对照花盆烟草植株完全死亡或严重萎蔫。
表1 30℃温室条件下夏季作物在感染土壤中生长2个月后根际青枯菌数量
然后进行冬季作物筛选。用于根际抑制青枯菌评估的冬季作物包括大蒜(供试品种吉阳白蒜)、洋葱(供试品种果子葱)和小麦(供试品种川麦47)。由于本试验土壤温度低(±16℃),因此不用烟草作为对照。以空白花盆为标准。由于这些作物的性质,它们在可调温温室内±16℃生长了4个月。其中,大蒜和洋葱以鳞茎为种,按照各自常规密度直接扎栽于装满感染土壤的花盆内,而小麦则按照常规密度直接撒播到装满感染土壤的花盆内。试验结束时,各作物也都如夏季作物那样测定根际青枯菌数量。各作物的根际土壤以1:10(m/v)的比例用去离子无菌水悬浮,并用摇床摇动30分钟。用TTC培养基对该悬浮液进行不同的稀释,然后在30℃培养。培养5天后,统计典型的菌落,计算各作物的病原菌数量。对土壤中菌落统计数值进行对数转换,采用多重比较检验来确定在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不同测试作物和对照的菌落计数进行互相比较,并与土壤中初始青枯菌数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各种冬季作物,在±16℃培养4个月后,大蒜和洋葱根际青枯菌数量仍然保持在106cfu/g土水平(表2),表明是潜在的宿主作物。而小麦根际青枯菌数量显著低于土壤中初始青枯菌数量。
表2 ±16℃温室条件下冬季作物在感染土壤中生长4个月后根际青枯菌数量
上述试验证明,万寿菊、红薯和小麦都能够显著降低根际青枯菌数量,因此,万寿菊和红薯可以作为抑制青枯菌的夏季轮作作物,小麦可以作为抑制青枯菌的冬季轮作作物。
实施例二:轮作模式的确定
在一个严重感染青枯菌的地块进行轮作试验。基于实施例一的试验结果,夏季作物选择万寿菊和红薯作为轮作作物,冬季作物选择小麦作为轮作作物。共设置6种处理(表3):
表3青枯菌感染地块作物轮作试验表示
处理1: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在当年冬季播种种植绿肥;第二年2-3月份对土壤进行翻犁,并将绿肥作物直接翻埋于土壤内实施“绿肥压青”,在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在当年冬季播种种植绿肥;第三年重复第二年的步骤;第四年2-3月份对土壤进行翻犁,并将绿肥作物直接翻埋于土壤内实施“绿肥压青”,在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处理2: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对烟地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二年在万寿菊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品种安提瓜,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三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处理3: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及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二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品种安提瓜,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三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处理4: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及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二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当地红薯生产技术要求施肥、起垄、定距移栽红薯品种鄂薯2号,在红薯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三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处理5: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及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二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品种安提瓜,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及时对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三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品种安提瓜,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四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处理6: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及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二年5-6 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当地红薯生产技术要求施肥、起垄、定距移栽红薯品种鄂薯2号,在红薯收获后,及时对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第三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当地红薯生产技术要求施肥、起垄、定距移栽红薯品种鄂薯2号,在红薯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第四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左右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移栽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试验中,烟草和绿肥按烟叶生产技术要求种植。小麦按厢撒播或条播,亩播量7-9公斤。万寿菊在小麦收获前40-50天即4月中旬,根据万寿菊育苗技术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播种育苗,待苗高12-18厘米、叶片3-4对时即可移栽;采用等行距栽植,行距为65-70cm,株距30-40cm,亩栽2500-3200株,或采用宽窄行栽植,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25cm,亩栽4500株;及时田管,注重防治各种病害,适时摘心;7-9月,待花瓣全部展开,花芯的雄蕊部分开放或不开时,适时采收。红薯在小麦收获前40-50天即4月中旬采用种薯按红薯育苗技术要求进行大棚育苗,待薯苗长度达20-30厘米时,及时采苗插植;采用等垄距、等株距栽插方式,垄宽1米,垄高25-35厘米,亩插3300株左右;适时采收。各处理每小区的各种作物按各自生产技术要求正常管理。
处理1分别于第三年和第四年在烟草品种栽植3个月后,测定存活烟株的百分率和具有青枯病典型症状的烟草植株百分率,同时测定所有成活植物的平均绿叶质量。处理2、处理3和处理4分别于第三年在烟草品种栽植3个月后,测定存活烟株的百分率和具有青枯病典型症状的烟草植株百分率,同时测定所有成活植物的平均绿叶质量。处理5和处理6分别于第四年在烟草品种栽植3个月后,测定存活烟株的百分率和具有青枯病典型症状的烟草植株百分率,同时测定所有成活植物的平均绿叶质量。以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第三年测定的数据,以及处理5和处理6第四年测定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与处理1第四年测定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测定病原菌数量对烟株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4)表明,处理5(烟草→小麦—万寿菊→小麦—万寿菊→烟草轮作模式)和处理6(烟草→小麦—红薯→小麦—红薯→烟草轮作模式)两种轮作模式种植的烟草表现最好,其烟株存活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单株绿叶质量最高,青枯病发病率最低,几乎接近于0,两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都与其它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是处理3(烟草→小麦—万寿菊→烟草轮作模式)和处理4(烟草→小麦—红薯→烟草轮作模式),其烟株存活率、发病率和单株绿叶质量也与处理1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万寿菊或红薯如果与冬季作物小麦一起作为烟草轮作体系的一部分,则会降低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能够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可以显著地提高烟叶产量,而且轮作间隔年限越长效果越好。在以烟叶作为主要生产对象的情况下,轮作间隔年限以2年较为适宜。
表4不同轮作模式所有小区种植的烟草植株的测量均值

Claims (5)

1.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小麦和万寿菊作物组合与烟草轮作,用于烤烟、白肋烟、马里兰烟、地方晒烟烟草的旱地烟种植,具体做法是:
第一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栽培烟草;在烟叶收获后,把烟杆及杂草清理出烟地,并及时对烟地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
第二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及时对土壤进行翻犁,然后按当地小麦生产技术要求整地、施肥、种植小麦;
第三年5-6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万寿菊生产技术要求施肥、做畦、定距移栽万寿菊,在万寿菊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
第四年于常规烟草移栽期前30天整地,按当地烟草生产技术要求在烟地施肥、起垄、定距栽培烟草;
如此反复进行烟草→小麦—万寿菊→小麦—万寿菊→烟草轮换种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小麦的品种为春性品种,要求按厢撒播或条播,亩播量7-9公斤,及时田管,适熟收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万寿菊品种为色素用或观赏性品种,要求小麦收获前40-50天即4月中旬进行大棚播种育苗,待苗高12-18cm、叶片3-4对时即移栽;采用等行距栽植,行距为65-70cm,株距30-40cm,亩栽2500-3200株,或采用宽窄行栽植,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25cm,亩栽4500株;及时田管和摘心;7-9月,待花瓣全部展开,花芯的雄蕊部分开放或不开时,适时采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寿菊作物替换为红薯,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按红薯生产技术要求施肥、起垄、定距移栽红薯。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薯要求小麦收获前40-50天即4月中旬采用种薯进行大棚育苗,待薯苗长度达20-30cm时,及时采苗插植;采用等垄距、等株距栽插方式,垄宽1m,垄高25-35cm,亩插3300株;适时采收。
CN201710193673.7A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9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3673.7A CN107409662B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3673.7A CN107409662B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9662A true CN107409662A (zh) 2017-12-01
CN107409662B CN107409662B (zh) 2020-07-03

Family

ID=6042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36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9662B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966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2189A (zh) * 2019-01-23 2019-06-18 谭军 一种烟薯间套作模式下的植烟土壤生态保育方法
CN110036803A (zh) * 2019-03-20 2019-07-23 潍坊市烟草专卖局 一种烟草病虫害的防控方法
CN111226730A (zh) * 2020-02-21 2020-06-05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小麦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12931126A (zh) * 2021-04-21 2021-06-11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一种高肥力土壤上红花大金元与肉质根作物的轮作方法
CN113973677A (zh) * 2021-09-24 2022-01-2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烤烟-甘薯-绿豆间套轮作种植方法
CN114410729A (zh) * 2022-01-24 2022-04-29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控烟草青枯病发生的绿肥筛选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381A (zh) * 2012-06-21 2012-10-03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烟叶质量的轮作方法
CN103733833A (zh) * 2013-12-11 2014-04-23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提高烟地产值的轮作方法
CN103907441A (zh) * 2014-04-18 2014-07-09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一种对植烟土壤起保育作用的烟草施肥方法
CN104872205A (zh) * 2015-05-13 2015-09-02 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用于烟草土传病害防治的混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48069A (zh) * 2015-09-21 2016-01-20 临汾市尧都区陶然星社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万寿菊移栽方法
CN106258652A (zh) * 2016-08-11 2017-01-04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一种烟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381A (zh) * 2012-06-21 2012-10-03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烟叶质量的轮作方法
CN103733833A (zh) * 2013-12-11 2014-04-23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提高烟地产值的轮作方法
CN103907441A (zh) * 2014-04-18 2014-07-09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一种对植烟土壤起保育作用的烟草施肥方法
CN104872205A (zh) * 2015-05-13 2015-09-02 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用于烟草土传病害防治的混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48069A (zh) * 2015-09-21 2016-01-20 临汾市尧都区陶然星社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万寿菊移栽方法
CN106258652A (zh) * 2016-08-11 2017-01-04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一种烟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轻工业部烟草工业科学研究所编著: "《烤烟栽培》", 30 April 1981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2189A (zh) * 2019-01-23 2019-06-18 谭军 一种烟薯间套作模式下的植烟土壤生态保育方法
CN110036803A (zh) * 2019-03-20 2019-07-23 潍坊市烟草专卖局 一种烟草病虫害的防控方法
CN111226730A (zh) * 2020-02-21 2020-06-05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小麦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12931126A (zh) * 2021-04-21 2021-06-11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一种高肥力土壤上红花大金元与肉质根作物的轮作方法
CN113973677A (zh) * 2021-09-24 2022-01-2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烤烟-甘薯-绿豆间套轮作种植方法
CN114410729A (zh) * 2022-01-24 2022-04-29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控烟草青枯病发生的绿肥筛选方法
CN114410729B (zh) * 2022-01-24 2023-09-12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控烟草青枯病发生的绿肥筛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9662B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9662A (zh)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CN102612937B (zh) 一种利用万寿菊套作控制当归根结线虫病的方法
CN103155775B (zh) 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
CN107567747B (zh) 一种棉花、高粱和绿肥作物混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05493824A (zh) 魔芋多熟间套栽培方法
CN107567748A (zh) 一种花椒种植方法
Farokhian et al. Studying the effect of bio-fertilizers on the yield components of Sesame (Sesamum indicum) genotypes under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
CN103988653A (zh) 一种甘蔗套种马铃薯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6520908A (zh) 高山萝卜苗期抗根肿病鉴定方法
CN1298633A (zh) 旱土作物一年五熟五高产耕作法
CN102640658A (zh) 甘蔗健康种茎双芽斜播繁殖方法
CN105594416B (zh) 一种黄芪大蒜间作栽培方法
CN110178676B (zh) 一种生姜和香蕉套种的方法
CN104381004A (zh) 一种小麦菠菜豌豆秋豆角间套作种的方法
CN112088706A (zh) 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
CN110150072A (zh) 一种烤烟、丹参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方法
CN105103913A (zh) 一种马铃薯的双行交错种植方法
CN107318451A (zh) 高粱二比空多株密植栽培方法
CN107216186A (zh) 具有抗病促生作用功能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及施用方法
CN103477837B (zh) 一种提高灯盏花素含量的灯盏花栽培方法
CN108633665B (zh) 牧草型菊芋品种的选育方法、种植方法及收获方法
Zilpilwar et al.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clove planter: The mechanization in garlic cultivation
CN114631464A (zh) 一种花叶型工业大麻的套种方法
CN105519318A (zh) 一种二季玉米的种植方法
Yadav et a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transmission on transferability of Tomato Mosaic Vir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