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439B - 基站设备和基站间网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站设备和基站间网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9439B
CN107409439B CN201580077837.9A CN201580077837A CN107409439B CN 107409439 B CN107409439 B CN 107409439B CN 201580077837 A CN201580077837 A CN 201580077837A CN 107409439 B CN107409439 B CN 107409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element
message
enb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8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9439A (zh
Inventor
植田佳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9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9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基站设备(1)被配置为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3)。该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处理,其中该中继操作是基站间网关(3)在基站设备(1)和其它基站(2)之间对寻址到无线终端或从该无线终端寻址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这样例如可以促成使得基站或基站间网关可以选择在基站间切换的情况下是否要利用基站间网关进行中继处理。

Description

基站设备和基站间网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特别涉及基站之间的用户数据包的转发。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版本12规定了X2网关(X2 GW)(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所述,X2 GW与多个(H)eNB各自建立信令(即,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连接,并且这些(H)eNB经由X2 GW交换信令消息(即,X2AP消息)。(H)eNB表示eNodeB或家用eNodeB。X2 GW没有终止除X2AP消息传送过程外的X2AP过程。即,X2AP上下文仅存在于两个对等(H)eNB中,这与不存在X2 GW的情况相同。X2AP上下文定义了跨越(span over)两个SCTP连接的对等(H)eNB之间的“X2AP关联”。
如下所述,利用X2 GW进行X2AP消息传送过程。即,在源(H)eNB将X2AP消息(除X2APMESSAGE TRANSFER(X2AP消息传送)消息外)经由X2 GW发送至目标(H)eNB的情况下,源(H)eNB将X2AP消息封装在X2AP MESSAGE TRANSFER消息中,添加路由信息(即,RNL头部),然后将X2AP MESSAGE TRANSFER消息发送至X2 GW。该路由信息(即,RNL头部)包括目标(H)eNBID和源(H)eNB ID这两者。X2 GW基于目标(H)eNB ID来路由X2AP MESSAGE TRANSFER消息。
X2接口是3GPP版本8和后续版本中的基站间接口。X2接口包括控制面(信令)接口(即,X2-C接口)和用户面(数据面)接口(即,X2-U接口)。使用X2-C接口,以进行例如基站之间的切换(即,X2切换)的准备、双连接的控制(例如,UE上下文的建立、修改和释放;以及X2用户面隧道的管理)、以及与邻接的eNB有关的各种设置和维护。X2-C接口使用X2AP协议,并且使用SCTP和因特网协议(IP)来传送X2AP信令消息。将X2AP协议称为无线网络层(RNL)协议,并且将用于传送X2AP协议的SCTP/IP称为传输网络层(TNL)协议。
另一方面,使用X2-U接口,以例如在切换期间将用户数据包从源(H)eNB转发至目标(H)eNB,并且在双连接中的主eNB(MeNB)和辅eNB(SeNB)之间传送用户数据包(即,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DU)。X2-U接口使用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协议,并且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IP来传送GTP协议数据单元(GTP-PDU)。GTP-U协议是针对用户面(U面)的RNL协议,并且用于传送GTP-U PDU的UDP/IP是针对U面的TNL协议。GTP-U和TNL UDP/IP提供隧道机制。即,GTP-U利用GTP-U头部对用户数据包(例如,IP包)进行封装,并且在TNL UDP/IP层上传送封装后的用户数据包(即,GTP-PDU)。用户数据包还被称为T-PDU。此外,尽管利用GTP-U头部所封装的用户数据包(即,T-PDU)是GTP-PDU其中之一,但该用户数据包还被称为G-PDU,以使该G-PDU与包含GTP节点之间的信令消息的其它GTP-PDU区分开。此外,G-PDU和GTP-U PDU(即,信令消息)各自还被称为GTP-U消息。
尽管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所述、3GPP版本12规定了在两个对等(H)eNB之间经由X2GW来传送X2AP信令消息(X2-C),但并未规定用户数据包(X2-U)的传送。对此,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在两个对等(H)eNB之间经由X2 GW来传送用户数据包。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核心网(即,演进分组核心(EPC))和(H)eNB之间中继S1-MME信令消息和用户数据包的HeNB-GW还支持X2-C接口和X2-U接口。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HeNB-GW进行操作,以在两个对等(H)eNB之间中继对用户数据包(即,G-PDU)进行封装的GTP-PDU。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描述HeNB-GW所进行的G-PDU中继操作的详情。
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两个(H)eNB之间经由X2-GW来传送G-PDU。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X2-GW在准备切换期间向两个(H)eNB各自分配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并且进行操作以改变从一个(H)eNB接收到的GTP-U PDU的GTP-U头部中所示出的TEID并将TEID已改变的GTP-U PDU发送至另一(H)eNB。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797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50204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V12.4.0(2014-12),“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Release12)”,2014年12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基站间网关(例如,X2-GW)的情况下,始终经由X2-GW来进行基站之间的用户数据包(例如,PDCP PDU)的传送(例如,基站间切换(例如,X2切换)时的DL数据转发以及双连接中的MeNB和SeNB之间的传送)这一做法可能并不适当。例如,在基站间直接路径(例如,X2接口)的最大或有效吞吐量(即,传输速度)足够大的情况下,考虑到延迟的增大,始终使用利用基站间网关的中继操作这一做法可能并不适当。另一方面,在基站间直接路径的负载高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使用基站间直接路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利用基站间网关的中继操作,这一做法可能更可取。此外,在两个基站(例如,(H)eNB)之间进行切换时可以使这两个基站其中之一的TNL地址(例如,IP地址)相对于其它基站隐蔽,这一做法可能更可取。可以仅针对特定基站或特定类型的基站要求TNL地址的这种隐蔽。
鉴于上述,基站(例如,(H)eNB)或基站间网关(例如,X2-GW)可以选择在基站之间传送用户数据包时是否应进行利用基站间网关(例如,X2-GW)的中继操作,这一做法可能更可取。然而,专利文献1和2没有公开与是否应进行利用X2 GW的中继操作有关的任何控制。注意,利用基站间网关(例如,X2-GW)的用户数据包的中继操作表示在基站(例如,(H)eNB)之间经由X2-GW来传送用户数据包。
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要实现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供一种促成使得基站(例如,(H)eNB)或基站间网关(例如,X2-GW)能够选择是否应进行利用基站间网关(例如,X2-GW)的中继操作的设备、方法和程序。应当注意,上述目的仅是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意图实现的目的其中之一。根据以下的说明书和附图,其它的目的或问题以及新颖特征将变得明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第一方面,一种基站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以及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在第二方面,一种基站间网关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至少之一接收第一信息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在第三方面,一种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在第四方面,一种基站间网关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至少之一接收第一信息元素,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在第五方面,一种程序,包括指令集(软件代码),其中所述指令集在被载入计算机的情况下,使所述计算机进行根据上述的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方法。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一种促成使得基站或基站间网关能够选择是否应进行利用基站间网关的中继操作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通知中继操作的必要性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源基站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间网关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目标基站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目标基站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源基站和基站间网关的操作与这两者的启动条件的组合的示例的表;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源基站和基站间网关的操作与这两者的启动条件的组合的示例的表;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目标基站和基站间网关的操作与这两者的启动条件的组合的示例的表;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目标基站和基站间网关的操作与这两者的启动条件的组合的示例的表;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继能力的通知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继能力的通知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间切换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3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间切换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4示出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变更的示例;
图15A示出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变更的其它示例;
图15B示出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变更的其它示例;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向目标基站通知基站间网关的地址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7A示出X2 TNL配置信息(X2 TNL Configuration Info)消息的变更的示例;
图17B示出X2 TNL配置信息消息的变更的示例;
图18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站间网关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在各附图中,向相同或相应的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根据需要省略了重复说明。
主要使用与长期演进(LTE)/高级LTE系统有关的具体示例来说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不限于应用于LTE/高级LTE系统,而且还可应用于其它移动通信网络或系统,诸如3GP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3GPP2CDMA2000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系统、以及WiMAX系统等。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包括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H)eNB 1、(H)eNB 2、X2 GW 3和EPC 4。X2 GW 3被配置为与(H)eNB 1和2各自建立SCTP连接,以在(H)eNB 1和2之间中继信令消息(即,X2AP消息)。X2GW 3还被配置为与(H)eNB 1和2各自建立GTP-U隧道,以在(H)eNB 1和2之间中继用户数据包。(H)eNB 1和2各自包括与X2 GW 3的X2-C接口和与EPC 4的S1接口。注意,在EPC 4与(H)eNB 1和2至少之一之间可以使用HeNB-GW。该HeNB-GW在EPC 4与(H)eNB 1和2至少之一之间中继S1-MME信令和用户数据包(S1-U)。本实施例主要关注于UE从(H)eNB 1向(H)eNB 2的切换。因此,可以将(H)eNB 1和(H)eNB 2分别称为源(H)eNB和目标(H)eNB。
在本实施例中,(H)eNB 1和2至少之一被配置为将第一信息元素(IE)发送至X2 GW3。该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来转发无线终端(用户设备(UE))的用户数据包。在一些实现中,当UE从(H)eNB 1向(H)eNB 2切换时,源(H)eNB 1和目标(H)eNB 2至少之一发送该第一信息元素。在一些实现中,(H)eNB 1、(H)eNB 2和UE支持双连接,并且在建立针对UE的承载时,(H)eNB 1和2至少之一发送该第一信息元素。
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包括经由(H)eNB 1和X2 GW 3之间的X2-U接口(即,GTP-U隧道)101以及(H)eNB 2和X2 GW 3之间的X2-U接口(即,GTP-U隧道)102来传送用户数据包(即,T-PDU)。X2 GW 3中继用户数据包的该中继操作可以包括传送各自利用GTP-U头部进行封装的用户数据包(即,G-PDU)。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还可被称为X2-U中继、U面中继、GTP-U中继或用户面聚合。
即,第一信息元素是表示利用X2 GW 3的U面中继的必要性的明确的或隐含的指示。在一些实现中,该指示是根据是否需要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而被设置为不同值的标志信息。可选地,在一些实现中,该指示是在需要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发送、并且在不需要中继操作的情况下不发送的明确的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可选地,在一些实现中,该指示是多个信息元素的组合。
例如,如以下的具体示例所示,该指示可以包括表示(H)eNB 1和2之间的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的信息元素(例如,直接路径可用IE或直接路径不可用IE)。例如,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可以由操作员或操作、管理和维护(OAM)预先设置在(H)eNB 1和2中。可选地,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可以由(H)eNB 1和2动态地确定。例如,在直接路径100可用但其吞吐量低的情况下、或者在直接路径100的负载高的情况下,(H)eNB 1和2可以判断为不能使用直接路径100。该指示例如可以是表示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的信息元素和表示数据转发的必要性的信息元素(例如,DL转发IE或上行链路(UL)GTP隧道端点IE)的组合。
图2是示出用于向X2 GW 3通知中继操作的必要性的过程的示例(处理200)的序列图。在块201中,(H)eNB 1或2将X2AP消息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3。该X2AP消息传送消息携载从源(H)eNB 1向目标(H)eNB 2的X2AP切换请求消息或者从目标(H)eNB 2向源(H)eNB 1的X2AP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此外,该X2AP消息传送消息包括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利用X2 GW 3的X2-U中继操作的必要性的指示。X2 GW 3可以基于该指示来识别该X2 GW 3是否应进行X2-U中继的准备。
此外,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X2 GW 3接收表示X2-U中继操作的必要性的指示以及携载切换请求消息或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因此,X2 GW 3可以通过参考该X2AP消息传送消息来容易地进行X2-U中继所需的GTP-U隧道的准备。
如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H)eNB 1和2至少之一被配置为将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的指示发送至X2 GW 3。因此,X2GW 3可以基于该指示来识别该X2 GW 3是否应进行U面(X2-U)中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H)eNB 1和2至少之一可被配置为在需要从(H)eNB 1向(H)eNB 2传送无线终端(UE)的用户数据包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来转发UE的这些用户数据包。换句话说,(H)eNB 1和2可被配置为选择将使用经由X2 GW 3的中继路径(101和102)以及直接路径(100)中的哪个路径来将用户数据包从(H)eNB 1转发至(H)eNB 2。在(H)eNB 1和2不使用利用X2 GW 3的中继操作的情况下,源(H)eNB 1可以经由(H)eNB 1和2之间的直接路径(即,X2-U接口(GTP-U隧道)100)将用户数据包转发至目标(H)eNB 2。
在一些实现中,在源(H)eNB 1判断UE向(H)eNB 2的切换的开始的情况下,该源(H)eNB 1还可以判断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在一些实现中,在目标(H)eNB 2从源(H)eNB 1接收到切换请求的情况下,该目标(H)eNB 2可以判断是否使用利用X2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在一些实现中,在(H)eNB 1从EPC 4接收到用于建立针对支持双连接的UE的承载的请求(例如,S1AP: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的情况下,该(H)eNB 1可以判断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可选地,针对每对(H)eNB预先进行与是否要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有关的判断。
在一些实现中,(H)eNB 1和2其中之一或这两者可以根据直接路径100的状态(例如,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直接路径100的吞吐量或直接路径100的负载)来选择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换句话说,(H)eNB 1和2其中之一或这两者在判断是否使用(或请求)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直接路径100的状态。
例如,在基站间直接路径100的最大或有效吞吐量(或传输速度)大于(H)eNB 1(或2)和X2 GW 3之间的路径101(或102)的吞吐量的情况下,考虑到延迟的增大使用利用基站间网关的中继操作这一做法可能并不适当。因此,在基站间直接路径100的吞吐量充分大于(H)eNB 1和X2 GW 3之间的路径101的吞吐量、或者大于路径102的吞吐量的情况下,(H)eNB1或2可以判断为不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将由不必要的U面中继引起的延迟的增大。
在一些实现中,(H)eNB 1在需要使(H)eNB 1的TNL地址(例如,IP地址)相对于(H)eNB 2隐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并且在不必隐蔽自身的TNL地址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经由直接路径100的转发。同样,(H)eNB 2可以基于用于使(H)eNB 2的TNL地址(例如,IP地址)相对于(H)eNB 1隐蔽的必要性来选择是否使用利用X2 GW3的U面(X2-U)中继操作。换句话说,(H)eNB 1和2其中之一或这两者在判断是否使用(或请求)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时,可以考虑隐蔽TNL地址的必要性。
例如,源(H)eNB 1在进行切换时,可能需要使自身的TNL地址(例如,IP地址)相对于目标(H)eNB 2隐蔽。相反,目标(H)eNB 2可能需要使自身的TNL地址(例如,IP地址)相对于源(H)eNB 1隐蔽。可以要求使TNL地址仅相对于特定基站或特定类型的基站隐蔽。
HeNB安装在最终用户的房屋或建筑物内、而不是安装在电信运营商所管理的建筑物(场所)内。因此,存在恶意用户可能会改变HeNB的风险,因而可能难以充分确保HeNB的安全。因此,在切换时将宏eNB的X2-U TNL地址提供至HeNB可能会导致诸如针对宏eNB的拒绝服务攻击(DoS)等的安全风险。例如,在源(H)eNB 1是宏eNB并且目标(H)eNB 2是HeNB的情况下,源(H)eNB 1可以判断为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与此相对,在源(H)eNB 1是宏eNB并且目标(H)eNB 2也是宏eNB的情况下,源(H)eNB 1可以判断为不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在向HeNB通知宏eNB的X2-U TNL地址的情况下将会产生的安全风险。
在一些实现中,(H)eNB 1和2其中之一或这两者可以基于X2 GW 3的U面中继能力来选择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换句话说,(H)eNB 1和2其中之一或这两者在判断是否使用(或请求)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时,可以考虑X2 GW 3的U面能力的有无。
如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H)eNB 1和2至少之一可被配置为在使UE从(H)eNB 1向(H)eNB 2切换时,判断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这样,(H)eNB 1和2至少之一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
接着,说明源(H)eNB 1、X2 GW 3和目标(H)eNB 2的操作的具体示例。图3是示出源(H)eNB 1的操作的示例(过程300)的流程图。在块301中,(H)eNB1判断UE向目标(H)eNB 2的切换的开始。在块302中,(H)eNB 1判断在切换时是否需要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在需要U面(X2-U)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块302中为“是”),源(H)eNB 1将明确的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并入携载切换请求(即,切换请求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块303)。在块304中,源(H)eNB 1将携载切换请求并且包含中继请求的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3。另一方面,在不需要U面(X2-U)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块302中为“否”),源(H)eNB 1将携载切换请求但不包含中继请求的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块305)。
图4是示出X2 GW 3的操作的示例(处理400)的流程图。在块401中,X2 GW 3从源(H)eNB 1接收携载切换请求(即,切换请求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在块402中,X2 GW 3检查所接收到的传送消息是否包括中继请求。在该传送消息包括中继请求的情况下(块402中为“是”),X2 GW 3在携载切换请求的传送消息中添加表示要进行利用X2GW 3的U面(X2-U)中继的指示,然后将该传送消息发送至目标(H)eNB 2。
在一些实现中,表示要进行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的该指示可以是表示是否要进行U面(X2-U)中继的简单标志信息。另外或可选地,如图4的块403所示,表示要进行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的该指示可以包括与X2传输承载(即,GTP-U承载)有关的X2GW 3侧的端点配置。该端点配置包括TNL地址(例如,IP地址)和TEID。该端点配置可以仅包括与为了转发下行链路(DL)用户数据包所使用的X2传输承载有关的DL GTP隧道端点配置,或者还可以包括与为了转发上行链路(UL)用户数据包所使用的X2传输承载有关的UL GTP隧道端点配置。
X2 GW 3将携载切换请求的传送消息以及与X2传输承载(即,GTP-U承载)有关的X2GW 3侧的端点配置发送至目标(H)eNB 2的上述操作例如提供了以下优点。在一些实现中,目标(H)eNB 2可以具有访问控制列表(ACL)功能。在将ACL功能应用于目标(H)eNB 2的情况下,仅在目标(H)eNB 2中已经知晓发送节点的源地址的情况下,目标(H)eNB 2才接受来自该发送节点的连接。因此,如果目标(H)eNB 2并不知晓X2 GW 3的X2-U TNL地址,则目标(H)eNB 2可能由于自身的ACL功能而丢弃从X2 GW 3发送来的携载G-PDU的TNL UDP/IP包。为了防止该情况,尽管X2 GW 3处于数据转发的上游侧,但优选X2 GW 3预先向目标(H)eNB 2通知与X2传输承载(即,GTP-U承载)有关的X2 GW 3侧的端点配置。这样,目标(H)eNB 2可以更新自身的ACL以接收来自X2 GW 3的X2-U TNL地址的连接。ACL还可被称为滤包器或防火墙配置。
返回参考图4,在传送消息不包括中继请求的情况下(块402中为“否”),X2 GW 3在无需添加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将从源(H)eNB 1接收到的传送消息发送至目标(H)eNB 2(块404)。即,块404中所发送的传送消息不包括表示要进行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的指示。
图5是示出目标(H)eNB 2的操作的示例(处理500)的流程图。在块501中,目标(H)eNB 2从X2 GW 3接收携载切换请求(即,切换请求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在块502中,目标(H)eNB 2检查所接收到的传送消息是否包括与X2传输承载(即,GTP-U承载)有关的X2 GW 3侧的端点配置。在该传送消息包括X2 GW 3侧的端点配置的情况下(块503中为“是”),目标(H)eNB 2更新自身ACL以接受来自X2 GW 3的X2-U TNL地址的连接。
在块504中,目标(H)eNB 2将携载切换请求确认(即,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该切换请求确认(即,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目标(H)eNB 2的DL GTP隧道端点配置。此外,在除DL数据转发外、还进行UL数据转发的情况下,切换请求确认(即,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目标(H)eNB 2的UL GTP隧道端点配置。目标(H)eNB 2的DL GTP隧道端点配置包括与用于接收从源(H)eNB 1转发来的DL用户数据包的GTP-U隧道有关的TNL地址和TEID。目标(H)eNB 2的UL GTP隧道端点配置包括与用于接收从源(H)eNB 1转发来的UL用户数据包的GTP-U隧道有关的TNL地址和TEID。
注意,块504中所发送的携载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传送消息可以包括表示与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描述的内容相同的目标(H)eNB 2的GTP隧道端点配置的附加信息元素。尽管该消息结构是冗余的,但该消息结构具有X2 GW 3不必对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进行解码或参考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优点。
图3~5所示的源(H)eNB 1、X2 GW 3和目标(H)eNB 2的操作仅是示例,并且可以适当修改。例如,在图3中用于发送中继请求的消息可以是X2AP消息而不是X2AP消息传送消息。例如,可以将中继请求嵌入X2AP消息传送消息所携载的切换请求消息中。关于图4,用于发送X2 GW 3的端点配置的消息可以是X2AP消息而不是X2AP消息传送消息。例如,可以将X2GW 3的端点配置嵌入X2AP消息传送消息所携载的切换请求消息中。
图3~5示出源(H)eNB 1判断在切换时是否使用(或请求)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的示例。同样,在经由X2 GW 3从源(H)eNB 1接收到切换请求的情况下,目标(H)eNB2可以判断是否使用(或请求)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即,目标(H)eNB 2可以独立于源(H)eNB 1所进行的U面(X2-U)中继的必要性的判断,来判断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的必要性。
图6是示出包括目标(H)eNB 2所进行的U面(X2-U)中继的必要性的判断的操作的示例(处理600)的流程图。在块601中,目标(H)eNB 2从X2 GW 3接收到携载切换请求(即,切换请求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在块602中,目标(H)eNB 2判断是否需要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在需要U面(X2-U)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块602中为“是”),目标(H)eNB 2将明确的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并入携载切换请求确认(即,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块603)。在块604中,目标(H)eNB 2将携载切换请求确认并且包括中继请求的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另一方面,在不需要U面(X2-U)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块602中为“否”),目标(H)eNB 2将携载切换请求确认但不包括中继请求的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块605)。
在X2 GW 3从目标(H)eNB 2接收到携载切换请求确认并且包括中继请求的传送消息时的X2 GW 3的操作可以与图4所示的操作相同。然而,如以上参考图5所述,切换请求确认(即,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目标(H)eNB 2的GTP隧道端点配置。在一些实现中,在与块403相对应的处理中,X2 GW 3可以利用X2 GW 3的GTP隧道端点配置来重写嵌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目标(H)eNB 2的GTP隧道端点配置。
可选地,在与块403相对应的处理中,X2 GW 3可以不对嵌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目标(H)eNB 2的GTP隧道端点配置进行任何修改,并且可以将表示X2 GW 3的端点配置的附加信息元素并入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在这种情况下,源(H)eNB 1可以根据该附加信息元素来更新自身的X2传输承载上下文,并且忽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描述的目标(H)eNB2的GTP隧道端点配置。
注意,在进行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以使目标(H)eNB 2的TNL地址相对于源(H)eNB 1隐蔽的情况下,优选X2 GW 3修改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描述的目标(H)eNB 2的GTP隧道端点配置。这样,可以确定地使目标(H)eNB 2的TNL地址相对于源(H)eNB 1隐蔽。
图3~6示出切换中的(H)eNB 1和2以及X2 GW 3的操作的具体示例。然而,如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参考图3~6所述的(H)eNB 1和2以及X2 GW 3的操作的具体示例可以应用于建立与支持双连接的UE有关的承载的情况。例如,(H)eNB 1可以响应于从EPC 4接收到用于建立与支持双连接的UE有关的承载的请求,来判断是否使用利用X2 GW 3的U面(X2-U)中继操作。然后,(H)eNB 1可以将明确的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并入携载用于建立双连接所用的UE上下文的X2AP消息的传送消息(即,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
接着,将参考图7和8来说明源(H)eNB 1和X2 GW 3的操作及其启动条件的具体示例。图7是示出源(H)eNB 1和X2 GW 3的操作与其启动条件的组合的示例的表。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源(H)eNB 1考虑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直接路径可用性)和X2 GW 3的中继能力(U面中继能力)以判断是否使用(或请求)U面(X2-U)中继。
在图7所示的情况1中,直接路径100可用并且X2 GW 3具有中继能力。在图7所示的情况2中,直接路径100可用并且X2 GW 3不具有中继能力。在情况1和情况2中,由于直接路径100可用,因此源(H)eNB 1没有将针对X2 GW 3的明确的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并入(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因此,X2 GW 3不进行D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
在图7所示的情况3中,直接路径100不可用并且X2 GW 3具有中继能力。在情况3中,由于X2 GW 3具有中继能力,因此尽管直接路径100不可用,但源(H)eNB 1将针对X2 GW3的明确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并入(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因此,X2 GW3进行D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
在图7所示的情况4中,直接路径100不可用并且X2 GW 3不具有中继能力。在情况4中,由于不能进行X2-U数据转发,因此源(H)eNB 1没有将针对X2 GW 3的明确或隐含的中继请求并入(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因此,X2 GW 3不进行D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
注意,如已经说明的,在一些实现中,针对X2 GW 3的隐含的中继请求(或中继指示)可以包括多个信息元素的组合。例如,如图8所示,针对X2 GW 3的隐含的中继请求(或中继指示)可以是直接路径不可用IE和DL转发IE的组合。在直接路径100不可用的情况下,设置图8所示的直接路径不可用IE。直接路径不可用IE可以是1位的标志信息。图8所示的DL转发IE可以是在当前3GPP规格中规定的X2AP:切换请求消息内所包含的DL转发IE,或者可以是新添加在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的信息元素。
图8所示的情况1~4分别与图7所示的情况1~4相对应。即,在图8所示的情况1中,直接路径100可用并且X2 GW 3具有中继能力。在图8所示的情况2中,直接路径100可用并且X2 GW 3不具有中继能力。在情况1和2中,由于直接路径100可用,因此源(H)eNB 1没有设置直接路径不可用IE。然而,源(H)eNB 1设置DL转发IE,以向目标(H)eNB 2通知要进行(经由直接路径100的)DL转发。
在图8所示的情况3中,直接路径100不可用并且X2 GW 3具有中继能力。在情况3中,由于直接路径100不可用,因此源(H)eNB 1设置直接路径不可用IE。此外,在情况3中,由于X2 GW 3具有中继能力,因此尽管直接路径100不可用,但源(H)eNB 1判断为该源(H)eNB1可以进行经由X2 GW 3的DL转发,因而设置DL转发IE以向目标(H)eNB 2通知要进行(经由X2 GW 3的)DL转发。
在图8所示的情况4中,直接路径100不可用并且X2 GW 3不具有中继能力。因此,在情况4中,源(H)eNB 1设置直接路径不可用IE,但没有设置DL转发IE。
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X2 GW 3参考直接路径不可用IE和DL转发IE,并且在设置了这两个信息元素的情况下,进行D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因此,与图7所示的示例相同,仅在图8的情况3中进行D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而在图8的情况1、2和4中不进行D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
接着,参考图9和10来说明目标(H)eNB 2和X2 GW 3的操作及其启动条件的具体示例。图9是示出目标(H)eNB 2和X2 GW 3的操作与其启动条件的组合的示例的表。图9所示的与目标(H)eNB 2有关的示例对应于图7所示的与源(H)eNB 1有关的示例。因此,仅在图9的情况3中进行U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而在图9的情况1、2和4中不进行U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从目标(H)eNB 2针对X2 GW 3的隐含的中继请求(或中继指示)是直接路径不可用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的组合。图10所示的UL GTP隧道端点IE可以是在当前的3GPP规格中规定的X2AP: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内所包含的UL GTP隧道端点IE,或者可以是新添加在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的信息元素。
除DL转发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之间的差异外,图10所示的与目标(H)eNB 2有关的示例对应于图8所示的与源(H)eNB 1有关的示例。即,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X2 GW 3参考直接路径不可用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并且在设置了这两个信息元素的情况下,进行U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因此,仅在图10的情况3中进行U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而在图10的情况1、2和4中不进行UL数据转发所用的U面(X2-U)中继。
图7~10示出切换中的(H)eNB 1和2以及X2 GW 3的操作的具体示例。然而,如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在建立了与支持双连接的UE有关的承载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参考图7~10所述的(H)eNB 1和2以及X2 GW 3的操作的具体示例。
在参考图7~10所述的示例中,(H)eNB 1和2在判断是否使用(或请求)U面(X2-U)中继时,考虑X2 GW 3的中继能力的有无。X2 GW 3的中继能力的有无可以由操作员或操作、管理和维护(OAM)预先设置在(H)eNB 1和2中。可选地,X2 GW 3可以向(H)eNB 1和2通知自身的中继能力的有无。具体地,X2 GW 3可以将包括表示自身的中继能力的有无的信息元素(IE)的信令消息发送至(H)eNB 1和2。在一些实现中,如图11和12所示,X2 GW 3可以在用于将(H)eNB 1和2登记在X2 GW 3中的过程中,向(H)eNB 1和2通知自身的中继能力。
图11是示出X2 GW 3向(H)eNB 1和2通知自身的中继能力的有无的过程的示例(处理1100)的序列图。在块1101中,(H)eNB 1(2)将登记请求发送至X2 GW 3((H)eNB登记)。X2GW 3存储登记请求中所包括的发送方(H)eNB的标识符(即,全局eNB ID)与登记请求的发送所使用的发送方(H)eNB的TNL地址(例如,IP地址)的映射。然后,在块1102中,X2 GW 3发送针对登记请求的应答((H)eNB登记应答)。该应答包括表示X2 GW 3的中继能力(U面中继能力)的有无的信息元素。(H)eNB 1(2)接收块1102中所发送的应答,由此识别X2 GW 3的U面(X2-U)中继能力的有无。
图12是示出X2 GW 3向(H)eNB 1和2通知中继能力的有无的过程的其它示例(处理1200)的序列图。在3GPP版本12中,使用X2AP消息传送消息来将(H)eNB登记在X2 GW中。与3GPP版本12相同,图12示出使用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示例。即,在块1201中,请求登记的(H)eNB 1(2)发送X2AP消息传送消息。该X2AP消息传送消息在其RNL头部IE内包含源(H)eNBID,但在RNL头部IE内不包含目标(H)eNB ID并且也不包含任何X2AP消息。在块1202中,X2GW 3发送变更后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该变更后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在其RNL头部IE内包含目标(H)eNB ID并且还包含新定义的U面中继能力IE,但在RNL头部IE内不包含源(H)eNBID并且也不包含任何X2AP消息。(H)eNB 1(2)接收块1202中所发送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由此识别X2 GW 3的U面(X2-U)中继能力的有无。
图13A和13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X2切换过程的示例(处理1300)的序列图。除从源(H)eNB 1经由X2 GW 3向目标(H)eNB 2转发用户数据包(块1307和1308)外,图13A和13B所示的过程与通常的经由X2 GW的X2切换过程相同。即,在块1301中,源(H)eNB 1将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如已经所述,该X2AP消息传送消息可以包含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U面(X2-U)中继的必要性的信息元素。在块1302中,X2 GW 3将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传送至目标(H)eNB 2。如已经所述,X2 GW 3可以根据是否进行U面(X2-U)中继来更新块1302中所传送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内的信息元素(或者在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添加信息元素)。
在块1303中,目标(H)eNB 2将携载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如已经所述,该X2AP消息传送消息可以包括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U面(X2-U)中继的必要性的信息元素。在块1304中,X2 GW 3将携载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传送至源(H)eNB 1。如已经所述,X2 GW 3可以根据是否进行U面(X2-U)中继来更新块1304中所传送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内的信息元素(或者在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添加信息元素)。
响应于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源(H)eNB 1将切换命令发送至UE(未示出)。在块1305中,源(H)eNB 1将携载SN状态传送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SN状态传送消息表示向UE的传递没有完成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PDU的序列号(SN)。在块1306中,X2 GW 3将携载SN状态传送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传送至目标(H)eNB 2。
在块1307和1308中,源(H)eNB 1将向UE的传递没有完成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包经由X2 GW 3转发至目标(H)eNB 2。即,在块1307中,源(H)eNB 1将对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包进行封装的G-PDU经由源(H)eNB 1和X2 GW 3之间的GTP-U隧道发送至X2GW 3。在块1308中,X2 GW 3将从源(H)eNB 1接收到的G-PDU经由目标(H)eNB 2和X2 GW 3之间的GTP-U隧道发送至目标(H)eNB 2。
在块1307和1308的数据转发中,X2 GW 3利用X2 GW 3的TNL地址来更新分配至从源(H)eNB 1接收到的G-PDU的源TNL地址(即,源(H)eNB 1的TNL地址),并且还利用X2 GW 3的TEID来更新源TEID(即,源(H)eNB 1的TEID)。此外,X2 GW 3利用(H)eNB 2的TNL地址来更新分配至从源(H)eNB 1接收到的G-PDU的目标TNL地址(即,X2 GW 3的TNL地址),并且还利用目标(H)eNB 2的TEID来更新目标TEID(即,X2 GW 3的TEID)。
在块1309中,目标(H)eNB 2从UE接收切换确认消息。作为其结果,UE可以将UL用户数据包发送至目标(H)eNB 2并且从目标(H)eNB 2接收DL用户数据包。
在块1310中,目标(H)eNB 2向EPC 4通知UE的服务小区的变更,并且将S1AP: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EPC 4(即,移动管理实体(MME)5)以请求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路径变更。MME 5与服务网关(S-GW)(未示出)进行信号传递,由此修改EPS承载的路径(即,S1承载的路径)。在块1311中,MME 5将S1AP: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发送至目标(H)eNB 2。在块1312中,响应于接收到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目标(H)eNB 2将携载UE上下文释放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发送至X2 GW 3。在块1313中,X2 GW 3将携载UE上下文释放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传送至源(H)eNB 1。响应于接收到UE上下文释放消息,源(H)eNB 1释放分配至UE的无线资源。
注意,响应于发送了UE上下文释放消息(块1312),目标(H)eNB 2可以释放自身的供数据转发用的GTP-U隧道配置。响应于接收到携载UE上下文释放消息的X2AP消息传送消息(块1312),X2 GW 3可以释放自身的供数据转发用的GTP-U隧道配置。响应于接收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块1313),源(H)eNB 1可以释放自身的供数据转发用的GTP-U隧道配置。
接着,参考图14以及图15A和15B来说明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变更的具体示例。图14示出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变更的示例。X2 GW 3使用“U面中继能力”IE以向(H)eNB 1和2通知自身的U面(X2-U)中继能力的有无。(H)eNB 1和2使用“直接路径不可用”IE以向X2 GW3通知直接路径100的可用性。X2 GW 3使用“要作为设置列表的E-RAB”IE以向(H)eNB 1和2通知X2 GW 3的端点配置。
“要作为设置列表的E-RAB”IE包括“要作为设置项的E-RAB”IE。“要作为设置项的E-RAB”IE包括”E-RAB ID”IE、“UL GTP隧道端点”IE和“DL GTP隧道端点”IE。“UL GTP隧道端点”IE表示与UL数据(即,UL PDU)转发所用的X2传输承载有关的X2 GW 3的端点配置(即,TNL地址和TEID)。“DL GTP隧道端点”IE表示与DL数据(即,DL PDU)转发所用的X2传输承载有关的X2 GW 3的端点配置(即,TNL地址和TEID)。
图15A和15B示出X2AP消息传送消息的变更的其它示例。如图15A所示,使X2AP消息传送消息扩展成包括“X2AP消息的消息类型”IE。“X2AP消息的消息类型”IE表示X2AP消息传送消息所携载的X2AP消息的类型。这样,X2 GW 3可以进行操作以仅参考所需的X2AP消息或者仅对所需的X2AP消息进行解码。具体地,仅在“X2AP消息的消息类型”IE表示切换请求消息或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情况下,X2 GW 3才可以参考X2AP消息传送消息内的“X2AP消息”IE或者对该“X2AP消息”IE进行解码。
另外或可选地,如图15B所示,使X2AP消息传送消息扩展成包括“DL转发”IE。在“X2AP消息”IE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源(H)eNB 1使用该“DL转发”IE。该“DL转发”IE表示与嵌入“X2AP消息”IE内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DL转发”IE相同的内容。这样,X2GW 3不必对“X2AP消息”IE中的切换请求消息进行解码或参考该切换请求消息以确认“DL转发”IE。
据此,可以使X2AP消息传送消息扩展成包括如图15B所示的“E-RAB级别QoS参数”IE。在“X2AP消息”IE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源(H)eNB 1使用该“E-RAB级别QoS参数”IE。该“E-RAB级别QoS参数”IE表示与嵌入“X2AP消息”IE内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E-RAB级别QoS参数”IE相同的内容。
此外,据此,在“X2AP消息”IE携载切换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源(H)eNB 1可以使用图15B所示的“E-RAB ID”IE。在这种情况下,该“E-RAB ID”IE表示与嵌入“X2AP消息”IE内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E-RAB ID”IE相同的内容。此外,在“X2AP消息”IE携载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情况下,目标(H)eNB 2可以使用图15B所示的“E-RAB ID”IE。在这种情况下,该“E-RAB ID”IE表示与嵌入“X2AP消息”IE内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含的“E-RAB ID”IE相同的内容。
此外,据此,在“X2AP消息”IE携载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情况下,目标(H)eNB 2可以使用图15B所示的“DL GTP隧道端点”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在这种情况下,该“DL GTP隧道端点”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表示与嵌入“X2AP消息”IE内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含的“DL GTP隧道端点”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相同的内容。
如上所述,通过将切换请求消息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内所包含的信息元素中的X2GW 3为了U面(X2-U)中继而需要参考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并入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获得了以下优点。即,X2 GW 3仅需以透过方式传送X2AP消息IE,并且不必参考X2AP消息IE或对该X2AP消息IE进行解码。如果X2 GW 3始终必须参考X2AP消息IE或对该X2AP消息IE进行解码,则可能会大量消耗X2 GW 3的处理能力,或者由于X2 GW 3和(H)eNB之间的X2AP协议版本差异因而可能发生协议错误。X2 GW 3可以通过以透过方式传送X2AP消息IE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注意,如图15A和15B所示,在X2AP消息传送消息中添加了与切换请求消息或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内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具有相同内容的信息元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添加的信息元素(例如,“DL转发”IE、“E-RAB级别QoS参数”IE、”E-RAB ID”IE、“DL GTP隧道端点”IE和“UL GTP隧道端点”IE至少之一)作为隐含的中继请求(或中继指示)。即,X2 GW 3可以根据X2AP消息传送消息是否包括所添加的信息元素来检测来自(H)eNB 1或2的中继请求的有无。在这种情况下,X2AP消息传送消息不必包括“直接路径不可用”IE(或其它明确或隐含的中继请求)。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向目标(H)eNB 2通知X2 GW 3的X2-U TNL地址(例如,IP地址)的过程的具体示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了由OAM在目标(H)eNB 2中设置X2 GW 3的X2-U TNL地址的示例以及通过使用X2AP消息传送消息来从X2 GW 3向目标(H)eNB 2发送X2GW 3的X2-U TNL地址的示例。作为这些示例的替代,可以使用改进了的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
在非专利文献1的第4.6.6.1节中规定了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在该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中,(H)eNB将该(H)eNB所连接的X2 GW的TNL地址并入S1AP:eNBCONFIGURATION TRANSFER(eNB配置传送)消息中,并且将包括X2 GW的TNL地址的eNB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发送至MME。MME获取所接收到的eNB CONFIGURATIONTRANSFER消息中所包含的目标eNB ID和X2 GW的TNL地址,并且通过使用S1AP:MME配置传送消息来将X2 GW的TNL地址传送至目标eNB ID。这样,两个(H)eNB可以共用X2 GW的TNL地址并且使用经由X2 GW的间接X2。
然而,应当注意,经由现有的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所传送的X2 GW的TNL地址是用于经由SCTP连接来传送X2AP信令消息的TNL地址(即,X2-C TNL地址)。在本实施例中,变更现有的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以传送为了传送携载G-PDU的TNL UDP/IP包所使用的X2GW的TNL地址(即,X2-U TNL地址)。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的示例(处理1600)的序列图。除发送X2 GW U面地址(即,X2-U TNL地址)外,图16所示的过程与现有的增强型TNL地址发现过程相同。即,在块1601中,源(H)eNB 1将S1AP:eNB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发送至MME 5。该eNB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包括X2 GW 3的U面地址(即,X2-U TNL地址)。在块1602中,MME 5将S1AP:MME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发送至目标(H)eNB 2。该MME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包括从源(H)eNB 1接收到的X2 GW 3的U面地址(即,X2-U TNL地址)。
在块1603中,目标(H)eNB 2将所接收到的X2 GW 3的U面地址(即,X2-U TNL地址)添加在其ACL中。在块1604中,目标(H)eNB 2将S1AP:eNB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发送至MME 5。该eNB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是针对源(H)eNB 1的应答。在块1605中,MME 5将S1AP:MME CONFIGURATION TRANSFER发送至源(H)eNB 1。该MME CONFIGURATIONTRANSFER消息包括利用eNB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从目标(H)eNB 2接收到的信息元素(例如,目标(H)eNB 2从源(H)eNB 1接收到的X2 GW 3的U面地址)。
图17A和17B示出在3GPP TS 36.413 V12.4.0的第9.2.3.29节中规定的“X2 TNL配置信息”IE的变更的具体示例。该“X2 TNL配置信息”IE包括在S1AP:eNB CONFIGURATIONTRANSFER消息和S1AP:MME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中。如图17B所示,可以使该“X2TNL配置信息”IE扩展成包括表示与间接X2U面端点有关的TNL地址(即,X2 GW 3的X2-U TNL地址)的“传输层地址”IE。
最后,说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H)eNB 1和2以及X2 GW 3的结构示例。图18是示出(H)eNB 1的结构示例的框图。(H)eNB 2可以具有与图18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如图18所示,(H)eNB 1包括RF收发器1801、网络接口1803、处理器1804和存储器1805。RF收发器1801进行模拟RF信号处理以与UE进行通信。RF收发器1801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RF收发器1801连接至天线1802和处理器1804。RF收发器1801从处理器1804接收调制符号数据(或OFDM符号数据),生成发送RF信号,并且将所生成的发送RF信号供给至天线1802。此外,RF收发器1801基于天线1802所接收到的接收RF信号来生成基带接收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供给至处理器1804。
使用网络接口1803来与网络节点(例如,MME和S/P-GW)进行通信。网络接口1803例如可以包括符合IEEE 802.3系列的网络接口卡(NIC)。
处理器1804进行无线通信所用的包括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数据面处理以及控制面处理。例如,在LTE或高级LTE的情况下,处理器1804所进行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的信号处理。此外,处理器1804所进行的信号处理可以包括X2-U接口和S1-U接口中的GTP-U·UDP/IP层的信号处理。此外,处理器1804所进行的控制面处理可以包括X2AP协议、S1-MME协议和RRC协议的处理。
处理器1804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804可以包括用于进行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例如,DSP)、用于进行X2-U接口和S1-U接口中的GTP-U·UDP/IP层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例如,DSP)、以及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堆栈-处理器(例如,CPU或MPU)。
存储器1805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1805可以包括物理上独立的多个存储器装置。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RAM(DRAM)或它们的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掩模只读存储器(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组合。存储器1805可以包括位于远离处理器1804的位置的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804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803或I/O接口(未示出)访问存储器1805。
存储器1805可以存储包括用以进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H)eNB 1所进行的处理的指令集和数据的软件模块(即,计算机程序)。在一些实现中,处理器1804可被配置为从存储器1805加载软件模块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模块,由此进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H)eNB 1的处理。
图19是示出X2 GW 3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如图16所示,X2 GW 3包括网络接口1901、处理器1902和存储器1903。使用网络接口1901来与网络节点(例如,(H)eNB 1和2)进行通信。网络接口1901例如可以包括符合IEEE 802.3系列的网络接口卡(NIC)。
处理器1902从存储器1903加载软件(即,计算机程序)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由此进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X2 GW 3的处理。处理器1902例如可以是微处理器、MPU或CPU。处理器1902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1903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1903可以包括位于远离处理器1902的位置的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902可以经由I/O接口(未示出)访问存储器1903。
如以上参考图18和19所述,上述实施例中的(H)eNB 1和2以及X2 GW 3内所包括的各个处理器执行包括用以使计算机进行以上参考附图所述的算法的指令集的一个或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存储在各种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由此被供给至计算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诸如软盘、磁带和硬盘驱动器等);磁光记录介质(诸如磁光盘等);致密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闪速ROM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这些程序供给至计算机。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可以使用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程序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者无线通信线路供给至计算机。
其它实施例
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实施例,或者可以彼此适当组合这些实施例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示例中,在X2 GW的X2-U接口中使用GTP-U协议。然而,可以使用诸如代理移动IPv6(PMIPv6)等的不同于GTP-U协议的协议。
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诸如UMTS系统和GSM系统等的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站((H)eNB)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资源管理功能的控制节点(例如,UMTS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GSM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BSC))以及无线发送节点(例如,UMTS中的NodeB或者GSM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TS))。
例如,如3GPP TS 25.467所示,在家用NodeB(HNB)经由家用NodeB网关(HNB-GW)与RNC建立Iur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经由HNB-GW来在HNB和RNC之间进行重定位。在这种情况下,HNB通过HNB-GW在Iurh接口上发送RNSAP:增强重定位请求消息。然后,HNB-GW通过使用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来经由lur接口传送RNSAP:增强重定位请求消息。在这种情况下,HNB-GW还可以在HNB和RNC之间进行U面中继。
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在UMTS系统和LTE/高级LTE系统之间使用网关的情况。例如,在LTE的HeNB和UMTS的RNC之间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该网关可以在HeNB和RNC之间进行U面中继。
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在CDMA2000系统和LTE/高级LTE系统之间使用网关的情况。例如,在LTE的HeNB和CDMA2000系统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该网关可以进行U面中继。
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和LTE/高级LTE系统之间使用网关的情况。例如,在LTE的HeNB和WLAN的接入点之间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该网关可以在HeNB和接入点之间进行U面中继。
此外,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使用基站间网关来进行任意无线接入技术(RAT)中的基站间切换的情况。此外,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使用基站间网关来进行任意RAT之间的基站间切换的情况。
此外,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使用X2网关来进行中继节点(RN)和宿主eNB(DeNB)之间的切换的情况。在3GPP TS 36.300(非专利文献1)中说明了RN和DeNB。
此外,如以上已经说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使用X2网关来在双连接的情况下在主eNB(MeNB)和辅eNB(SeNB)之间传送用户数据包的情况。在3GPP TS 36.300(非专利文献1)中说明了双连接。
此外,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无需说明,这些技术思想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可以对这些技术思想作出各种修改。
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的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
一种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判断是否需要中继操作时,考虑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可用性,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补充说明2)
一种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判断是否需要中继操作时,考虑基站间网关的中继操作的能力,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补充说明3)
一种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表示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可用性。
(补充说明4)
一种基站间网关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基站通知中继操作的能力,
其中,所述中继操作包括利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来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
(补充说明5)
一种基站间网关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至少之一接收第一信息元素,以及
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5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表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可用性。
(补充说明7)
根据补充说明5或6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切换时,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元素。
(补充说明8)
根据补充说明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表示所述中继操作的能力的第二信息元素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至少之一。
(补充说明9)
根据补充说明8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用于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至少之一登记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中的过程期间,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元素。
(补充说明10)
根据补充说明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来判断是否进行所述中继操作。
(补充说明11)
根据补充说明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进行所述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将与用于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送所述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承载有关的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的端点配置并入用于携载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的切换请求消息的第一传送消息中。
(补充说明12)
根据补充说明11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使用所述端点配置来在所述第二基站中更新滤包器。
(补充说明13)
根据补充说明11或12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端点配置包括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的传输层地址。
(补充说明14)
根据补充说明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端点配置包括下行链路转发所用的端点配置和上行链路转发所用的端点配置。
(补充说明15)
根据补充说明5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间网关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进行所述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将与用于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送所述数据包的第二传输承载有关的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的端点配置并入用于携载从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第二传送消息中。
(补充说明16)
一种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补充说明17)
根据补充说明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表示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其它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可用性。
(补充说明18)
根据补充说明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包括:在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基站设备向所述其它基站或者从所述其它基站向所述基站设备切换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元素。
(补充说明19)
根据补充说明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元素并入要发送至所述基站间网关的用于携载针对所述其它基站的切换请求消息或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传送消息中。
(补充说明20)
根据补充说明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通过表示与所述传送消息所携载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或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括的第二信息元素相同的内容,来隐含地表示需要所述中继操作。
(补充说明21)
根据补充说明19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三信息元素并入所述传送消息中,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元素表示与所述传送消息所携载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或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括的第二信息元素相同的内容。
(补充说明22)
根据补充说明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元素包括以下信息元素至少之一:表示转发所述数据包的必要性的信息元素;表示针对所述无线终端所配置的承载的标识符的信息元素;以及表示所述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的信息元素。
(补充说明23)
根据补充说明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表示所述传送消息所携载的基站间信令消息的类型的信息元素并入所述传送消息中。
(补充说明24)
根据补充说明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使用利用所述基站间网关的所述中继操作来发送或接收所述数据包;以及
在不使用所述中继操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其它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来转发所述数据包。
(补充说明25)
一种基站间网关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至少之一接收第一信息元素,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
(补充说明26)
根据补充说明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表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可用性。
(补充说明27)
根据补充说明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包括:在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切换时,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元素。
(补充说明28)
根据补充说明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表示所述中继操作的能力的第二信息元素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至少之一。
(补充说明29)
根据补充说明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包括:在用于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至少之一登记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中的过程期间,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元素。
(补充说明30)
根据补充说明2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来判断是否进行所述中继操作。
(补充说明31)
根据补充说明2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利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进行所述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将与用于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送所述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承载有关的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的端点配置并入用于携载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的切换请求消息的第一传送消息中。
(补充说明32)
根据补充说明3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端点配置来在所述第二基站中更新滤包器。
(补充说明33)
根据补充说明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点配置包括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的传输层地址。
(补充说明34)
根据补充说明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点配置包括下行链路转发所用的端点配置和上行链路转发所用的端点配置。
(补充说明35)
根据补充说明25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利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进行所述中继操作的情况下,将与用于在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送所述数据包的第二传输承载有关的所述基站间网关设备的端点配置并入用于携载从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第二传送消息中。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5年3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058155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 (H)eNB
2 (H)eNB
3 X2网关(X2 GW)
4 演进分组核心(EPC)
5 移动管理实体(MME)
1804 处理器
1805 存储器
1902 处理器
1903 存储器

Claims (9)

1.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
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需要使所述基站设备的传输层地址相对于所述其它基站隐蔽的情况下,生成表示需要中继操作的第一信息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表示所述基站设备和所述其它基站之间的直接路径的可用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基站设备向所述其它基站或者从所述其它基站向所述基站设备切换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信息元素并入要发送至所述基站间网关的用以携载针对所述其它基站的切换请求消息或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传送消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通过表示与所述传送消息所携载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或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括的第二信息元素相同的内容,来隐含地表示需要所述中继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三信息元素并入所述传送消息中,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元素表示与所述传送消息所携载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或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括的第二信息元素相同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元素包括以下信息元素至少之一:表示将要进行从所述基站设备到所述其它基站的下行链路数据转发的信息元素;表示针对所述无线终端所配置的承载的标识符的信息元素;以及表示所述承载的服务质量参数的信息元素。
8.一种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需要使所述基站设备的传输层地址相对于所述其它基站隐蔽的情况下,生成表示需要中继操作的第一信息元素。
9.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基站设备所进行的方法的程序,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信息元素发送至基站间网关,
所述第一信息元素明确地或隐含地表示是否需要中继操作,其中所述中继操作是所述基站间网关在所述基站设备和其它基站之间对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或从该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中继的操作,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需要使所述基站设备的传输层地址相对于所述其它基站隐蔽的情况下,生成表示需要中继操作的第一信息元素。
CN201580077837.9A 2015-03-20 2015-12-22 基站设备和基站间网关设备 Active CN1074094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8155 2015-03-20
JP2015-058155 2015-03-20
PCT/JP2015/006366 WO2016151653A1 (ja) 2015-03-20 2015-12-22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間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9439A CN107409439A (zh) 2017-11-28
CN107409439B true CN107409439B (zh) 2021-08-03

Family

ID=56978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837.9A Active CN107409439B (zh) 2015-03-20 2015-12-22 基站设备和基站间网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2027B2 (zh)
EP (1) EP3273748B1 (zh)
JP (1) JP6384591B2 (zh)
CN (1) CN107409439B (zh)
WO (1) WO2016151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2659A (en) * 2013-04-05 2014-10-0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78558B2 (en) * 2015-05-22 2021-11-16 Parallel Wireless, Inc. Wireless backhaul resiliency
WO2017065657A1 (en) * 2015-10-15 2017-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providing an x2 interface between a network unit and a remote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792683B (zh) 2016-09-29 2022-08-02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蜂窝电信网络、基站和在蜂窝电信网络中操作基站的方法
US11470548B2 (en) 2016-09-29 2022-10-1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603311B1 (en) 2017-03-24 2021-0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rst radio network node (rnn), a second rnn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between the first rnn and the second rnn, computer program and carrier
WO2018206629A1 (en) * 2017-05-09 2018-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mf eligibility for relay and reroute
EP3656185A1 (en) * 2017-07-18 2020-05-2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1132376B (zh) * 2018-11-01 2021-08-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endc链路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EP3772227B1 (en) 2019-07-29 2022-07-1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970417B1 (en) 2019-07-29 2022-11-3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itiation of transfer of user equipment to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visual data
GB2596118B (en) 2020-06-18 2022-07-20 British Telecomm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24503577A (ja) * 2021-01-15 2024-01-26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Acl構成方法及び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9687A1 (zh) * 2013-04-16 2014-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层地址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WO2014177004A1 (zh) * 2013-09-25 2014-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15773A1 (ja) * 2013-07-31 2015-0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2035B1 (en) * 2008-08-06 2016-12-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ddresses and/or security data between ENBS of an LTE access network, and associated MME and ENB
EP2359632B1 (en) * 2008-11-17 2020-09-23 HMD Global Oy Networking capability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CN101754116A (zh) * 2008-12-03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lte系统下基站x2接口传输地址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EP2205021A1 (en) 2008-12-31 2010-07-07 Alcatel, Lucent Data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1142624A2 (en) 2010-05-14 2011-11-17 Lg Electronics Inc.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76039B (zh) 2011-01-17 2013-01-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切换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44979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obile relay support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US8982841B2 (en) * 2011-10-27 2015-03-17 Spidercloud Wireles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 architecture and mobility
KR20130064468A (ko) * 2011-12-08 2013-06-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펨토 기지국 게이트웨이 및 펨토 기지국 게이트웨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3220815B (zh) * 2012-01-18 2019-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接口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JP6104507B2 (ja) 2012-01-20 2017-03-29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3326770B (zh) * 2012-03-19 2016-04-0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移动中继站和固定中继站共存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JP5414857B2 (ja) 2012-08-22 2014-02-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US20150351138A1 (en) * 2012-10-18 2015-12-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lligent bearer setup configuration control
US10104582B2 (en) * 2014-08-11 2018-10-16 Cisco Technology, Inc. Call preservation on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9687A1 (zh) * 2013-04-16 2014-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层地址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WO2015015773A1 (ja) * 2013-07-31 2015-0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WO2014177004A1 (zh) * 2013-09-25 2014-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72027B2 (en) 2020-09-08
US20180049098A1 (en) 2018-02-15
WO2016151653A1 (ja) 2016-09-29
JP6384591B2 (ja) 2018-09-05
EP3273748B1 (en) 2020-06-17
EP3273748A1 (en) 2018-01-24
EP3273748A4 (en) 2018-10-03
JPWO2016151653A1 (ja) 2017-12-28
CN107409439A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9439B (zh) 基站设备和基站间网关设备
JP4965738B2 (ja) セルフバックホールセル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中のデータ送信
US91612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transmission
US105608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transmission
US9775073B2 (en) Gateway configured to provide a handover, converting and routing function
US9119113B2 (en) Handover method, handover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 UE attaching to a local IP network
US8995335B2 (en) Scalable deployment of network nodes
JP644941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プロセッサ、及びセルラ基地局
US20230239754A1 (en) Enhanced XN Handover Messages for IAB Inter-CU Migration
KR20130041996A (ko) 기지국 사이의 핸드오버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874118B2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35197A1 (en) First node, second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migration of a node
TW202207734A (zh) 用於處理通信之方法及無線電網路節點
WO2022201004A1 (en) Methods for enabling inter-donor routing in iab networks
JP2024503807A (ja) 通信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