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630B - 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 Google Patents

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630B
CN107407630B CN201580077761.XA CN201580077761A CN107407630B CN 107407630 B CN107407630 B CN 107407630B CN 201580077761 A CN201580077761 A CN 201580077761A CN 107407630 B CN107407630 B CN 107407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external force
movable portion
force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7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7630A (zh
Inventor
上挂惟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7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7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45Interferometric spectrometry
    • G01J3/453Interferometric spectrometry by correlation of the amplitudes
    • G01J3/4535Devices with moving mirr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02Mechanical elements; Support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7Control of working procedures of a spectrometer; Failure detection; Bandwidth calc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75Details making use of sensor-related data, e.g. for identification of sensor parts 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89Field-of-view determination; Aiming or pointing of a spectrometer; Adjusting alignment; Encoding angular position; Size of measurement area; Position tr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6Scanning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order-sel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7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using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 circuits for computing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6Scanning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order-selection
    • G01J2003/064Use of other elements for scan, e.g. mirror, fixed grating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控制移动镜的速度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特征在于,该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具备:可动部(111),其固定有移动镜(141);外力施加部件(160),其对所述可动部(111)施加比该可动部(111)的移动阻力大的外力;驱动源(120),其对所述可动部(111)施加沿着该可动部(111)的移动方向的正或负的驱动力;速度测定部(132),其测定所述可动部(111)的移动速度;驱动力控制部(131),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来控制所述驱动源(120)的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部(111)以预定的形态移动,通过利用外力以驱动源120的驱动力较高的状态运转,抑制驱动力的变动率,使控制稳定。

Description

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在FTIR(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分光光度计: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scope)中,利用分光器将来自红外光源的红外光分割成两束,将一束向固定镜照射,将另一束向移动镜照射,再将它们的反射光引导到同一光路而使它们的反射光干涉。将其干涉光向测定对象的试样照射,对其透过光或反射光进行检测并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制作光谱,根据该光谱的峰值波长、峰值强度等进行该试样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在FTIR中,通常具备控制干涉系统来作为与用于向试样照射的测定光(红外光)的上述光学系统不同的光学系统。控制干涉系统与测定光的光学系统共用分光器、固定镜、移动镜,且具有用于控制干涉系统的激光光源和激光用检测器,通过使激光通过干涉系统的与测定光相同的部分,生成干涉光。基于该激光的干涉信号算出移动镜的当前位置和速度。
移动镜被固定于可在引导件上往复运动的可动部,该可动部被驱动用马达驱动。在驱动用马达对可动部施加了驱动力时,在可动部和引导部的滑动部分产生由摩擦力、润滑剂的粘性阻力等引起的、妨碍移动的力(移动阻力)。因而,通过改变驱动用马达的电压,来改变对可动部进行驱动的驱动力,调整该可动部的移动速度。
作为这样的移动镜的速度的控制方法,有时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反馈控制。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6所示,利用移动镜541和固定镜544使来自激光光源551的光干涉,利用光电二极管552对其干涉光的强度进行测定而算出移动镜541的当前位置和速度。然后,控制部530基于该测定速度与目标速度的偏差等,利用基于PID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的反馈控制来将驱动电压向驱动用马达520施加,进行移动镜541的速度调整。
在测定试样的分光特性的情况下,为了进行精度良好的测定,重要的是取得准确的光谱数据。在FTIR中,在每次移动镜通过特定的位置时利用控制干涉系统输出输出信号,在各输出位置之间,红外干涉光的检测信号被蓄积于检测器内,作为光谱数据而被取出。因而,通过使移动镜以恒定速度动作,从而每个数据的蓄积时间变得均等,能够取得稳定的光谱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3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存在由于微小的尘埃等异物进入滑动部分而移动镜的速度变化的情况。在异物进入到滑动部分的情况下,可动部与异物接触而要越过异物之际移动阻力增加,移动镜的速度暂时降低。于是,与目标速度之差变大,因此,正在进行反馈控制的控制装置使驱动用马达的驱动电压上升,要使移动镜的速度恢复成目标速度。另一方面,若可动部越过异物,则移动阻力降低,来自驱动用马达的力比移动阻力大而移动镜加速。由此,若移动镜的速度超过目标速度,则控制装置为了使移动镜减速而降低驱动用马达的电压。
在这期间,在反馈控制完全无法应对这样的速度变化的情况下,存在移动镜暂时停止、或控制发散等问题。
另外,若延长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蓄积时间,则可获得较大的信号数据,获得S/N比较高的光谱数据,因此,有时将移动镜的移动速度设定成低速。在该情况下,润滑剂的粘性阻力变小,能够以较小的力使可动部移动,因此,大多情况下使驱动用马达以低电压动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在较小的异物进入到滑动部分的情况下,电压相对于本来的电压的变化量也相对地变大,上述的反馈控制的问题特别明显地显现。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控制移动镜的速度、进行高精度的测定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a)可动部,其固定有移动镜;
b)外力施加部件,其始终对所述可动部施加比该可动部的移动阻力大的外力;
c)驱动源,其对所述可动部施加沿着该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正或负的驱动力;
d)速度测定部,其测定所述可动部的移动速度;
e)驱动力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来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部以预定的形态移动。
在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中,对可动部施加移动阻力、来自外力施加部件的外力以及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它们的合力使可动部移动。其中,外力比移动阻力大,因此,在没有驱动力的情况下,可动部也始终被外力加速。此外,在以往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中,不对可动部施加这样的外力,因此,在常态下可动部由于移动阻力而停止。
驱动力控制部基于速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施加针对该移动阻力和外力的合力进行了控制的驱动力,可动部的移动成为预定的形态。通过例如施加与外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驱动力,合力为零,维持可动部的静止状态,或使可动部以恒速移动。或者,从那样的合力为零的状态起增强或减弱驱动力,从而使可动部从静止状态向移动状态转变。在可动部处于恒速移动状态时也同样地增强或减弱驱动力,从而对可动部进行加速或减速,例如使其往复运动。在该情况下施加于可动部的驱动力既存在方向与可动部的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也存在方向相反的情况。在前者的情况下,是正的驱动力,在后者的情况下,是负的驱动力。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驱动力相比较,使可动部以恒速移动所需要的驱动力在移动镜的移动范围的一部分或全部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变大。因而,即使出于某种原因可动部移动的速度产生急剧的变动,也能够相对地缩小由该调整导致的驱动力的变化量。
作为所述外力施加部件,能够使用重力。这能够通过构成为预先将所述可动部的移动的方向与重力相关地设为上下的方向并且所述驱动源对所述可动部施加的驱动力的方向成为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来实现。因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能够设为具有如下构件的结构:
a)可动部,其固定有移动镜,能够在引导件上移动;
b)倾斜部件,其使所述引导件倾斜,以使所述可动部的重力的沿着该引导件的方向的分力比该可动部的在该引导件上的移动阻力大;
c)驱动源,其对所述可动部施加沿着所述可动部的在该引导件上的移动方向的正或负的驱动力;
d)速度测定部,其测定所述可动部的移动速度;
e)驱动力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来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部以预定的形态在所述引导件上移动。
在该结构中,所述可动部可在所述引导件上移动,由于该所述引导件倾斜,因此始终沿着引导件向下方对所述可动部施加其自重(重力)的沿着所述引导件的方向的分力。这成为所述外力。另外,通过使该引导件的倾斜角变化,能够调整对所述可动部施加的所述外力。
作为其他的外力施加部件,也能够使用利用弹性构件对可动部或驱动源内的可动部分进行施力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弹性构件对可动部等施加的力成为外力。在此,通过恰当地选择弹性构件的弹性模量(在使用了例如弹簧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弹簧的弹簧常数),能够调整对可动部等施加的外力。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中,通过对可动部施加来自外力施加部件的外力,来对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调整。因而,即使是由于异物的进入等而引起了速度变动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移动镜的移动范围的一部分或全部缩小驱动力的相对于速度变动前的相对的变化量,而使反馈控制比以往更稳定,从而抑制控制的发散。另外,通过使反馈控制稳定,可动部的速度变化变小,因此,容易将移动镜的速度保持恒定,并且,没有急剧的速度变化,因此,装置寿命变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移动镜和外力施加部件的结构的图,图2的(a)是表示由移动镜的自重形成的力的图,图2的(b)是表示移动镜正在向上方移动的状态的图,图2的(c)是表示移动镜正在向下方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移动镜和外力施加部件的结构的图,图3的(a)是表示螺旋弹簧的伸长程度较大的状态的图,图3的(b)是表示螺旋弹簧的伸长程度较小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移动镜和外力施加部件的结构的图,图4的(a)是表示两个螺旋弹簧的力平衡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表示第2螺旋弹簧伸长了的状态的图,图4的(c)是表示第1螺旋弹簧伸长了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移动镜和外力施加部件的图,图5的(a)是表示移动镜处于移动中心的状态的图,图5的(b)是表示移动镜移动到分光器侧的状态的图,图5的(c)是表示移动镜移动到音圈马达侧的状态的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如图1所示,利用分光器142将来自红外光源143的红外光分割成两束而向固定镜144和移动镜141照射,再将它们的反射光引导到同一光路而使它们的反射光干涉。将该干涉光在试样室145向试样照射,利用红外光检测器146检测其透过光,利用分析装置147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制作光谱,根据该光谱数据进行试样的分析。另外,从激光光源151照射来的激光与红外光在同一光路中成为干涉光。利用激光检测器152检测该干涉光,基于检测到的数据并利用控制装置130的速度测定部132算出移动镜141的移动速度和当前位置。算出来的移动速度和当前位置被使用于控制装置130的驱动力控制部131中的音圈马达120的驱动电压的控制和分析装置147的光谱数据制作。
直动机构110由线性引导件112和在该线性引导件112上往复运动的可动部111构成。在该可动部111固定有所述移动镜141,利用所述音圈马达120进行移动。
一边参照图2一边对本实施例中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仅记载有直动机构110、音圈马达120、倾斜施加部160。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适当省略对这些动作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的(a)所示,将所述线性引导件112设置于倾斜施加部160之上,设为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倾斜了30°的状态。因而,可动部111沿着所述线性引导件112而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了30°的面上与重力相关地朝向上方和下方进行往复运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角设为30°,但可根据可动部111和移动镜141的质量而使倾斜角θ在-90°~90°的范围(除了0°之外)内适当变更。
由自重产生的力(重力)Fg沿着铅垂方向施加于移动镜141和可动部111,但由于线性引导件112倾斜地设置,因此,在移动镜141的移动方向上,与线性引导件112的倾斜角θ相应地Fg的分力Fg1始终附加于音圈马达120。
当开始试样的分光特性的测定时,驱动力控制部131对音圈马达120施加电压,使移动镜141移动。在例如使移动镜141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如图2的(b)所示,产生外力Fg1和移动阻力Ff,因此,通过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以使音圈马达120所施加的力Fm等于外力Fg1和移动阻力Ff之和,从而移动镜141以恒定速度移动。相反,在使移动镜141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如图2的(c)所示那样,移动阻力Ff成为相反方向,因此,通过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以使音圈马达120所施加的力Fm等于Fg1与Ff之差,从而移动镜141以恒定速度移动。在该情况下,音圈马达的驱动力Fm比移动镜向上方移动的情况的该驱动力小。因而,为了使来自音圈马达的驱动力Fm始终比在现有技术(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情况)中以恒定速度移动所需要的驱动力Fm’大,优选设置外力Fg1>2×Ff那样的倾斜。
在异物没有进入滑动部分的情况下,音圈马达120对可动部111施加的力恒定,因此,反馈控制较容易。另外,在移动镜141的可动范围的两端部,需要用于进行移动方向的切换的减速和加速,但其电压变化量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相同,因此,能以与以往同样的反馈控制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若异物进入线性引导件112与可动部111之间,则异物所进入的那部分的移动阻力增加,因此,移动镜141暂时减速。速度测定部132根据激光干涉系统150的输出信号算出移动镜141的当前的速度,根据与目标速度之间的差值而使向音圈马达120供给的驱动电压增加。
此时的驱动电压的增加量与如以往那样将线性引导件112沿着水平方向设置而相同的异物进入了的情况的驱动电压的增加量相同。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异物未进入的状态(稳定状态)的音圈马达120的驱动电压比以往的情况的该驱动电压大。因而,异物进入时的电压上升相对于稳定状态的驱动电压的比例、也就是说驱动电压的变动率比以往的变动率小。由此,反馈控制比以往稳定,能够使移动镜141以恒定速度移动。
通过如此倾斜地设置线性引导件112,能够对移动镜141预先施加外力、预先使音圈马达120的驱动电压比以往高,因此,即使是异物进入了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反馈控制稳定。另外,此时的外力Fg1可通过变更线性引导件112的倾斜度、变更可动部111或移动镜141的质量来进行调整。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3对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线性引导件212水平地设置,在可动部211与弹性构件固定部270之间插入有螺旋弹簧261。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因此,对附图标记的后两位标注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编号,适当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参照图3对本实施例中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动作进行说明。螺旋弹簧261将与其弹簧常数和弹簧的伸长成正比的外力Fs施加于可动部211。因而,如图3的(a)所示,可动部211越靠近分光器242,由螺旋弹簧261产生的外力Fs越强,若远离分光器242,则如图3的(b)所示那样外力Fs变弱。此外,为了与在现有技术中使移动镜以恒定速度移动所需要的驱动力Fm’相比较而增大本发明中的驱动力Fm,优选以使在移动镜的整个可动范围内由螺旋弹簧261产生的外力成为Fs>2×Ff的方式设置螺旋弹簧261。
当开始试样的分光特性的测定时,驱动力控制部231对音圈马达220施加电压,使移动镜241移动。在例如使移动镜241向靠近分光器242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3的(a)所示,产生外力Fs和移动阻力Ff,因此,对电压进行调整,以使音圈马达220所施加的力Fm等于外力Fs和移动阻力Ff之和,移动镜241以恒定速度移动。相反,在移动镜241向远离分光器242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沿着图3的(b)所示的方向产生移动阻力Ff,因此,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以使音圈马达220所施加的力Fm等于Fs与Ff之差,从而移动镜241以恒定速度移动。
在异物未进入滑动部分的情况下,音圈马达220对可动部211施加的力需要根据外力Fs的变动而连续地增减,但由于不引起异物进入时那样的急剧的变化,因此,反馈控制较容易。另外,在移动镜241的可动范围的两端部,需要用于进行移动方向的切换的减速和加速,但其电压变化量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的该电压变化量大致相同,因此,能以与以往同样的反馈控制进行控制。
另外,即使是在异物进入到线性引导件212与可动部211的滑动部分的情况下,由于在螺旋弹簧261的外力Fs的作用下音圈马达220的驱动电压比以往的情况的该驱动电压大,因此,也可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进行稳定的反馈控制。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由螺旋弹簧261的弹簧常数来决定对可动部211施加的外力,因此,通过更换螺旋弹簧261来对外力进行调整,能够对使移动镜241以恒定速度移动所需要的音圈马达220的驱动电压进行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对音圈马达侧施加外力的方式设置有螺旋弹簧,但也可以以对分光器侧施加外力的方式设置螺旋弹簧。在该情况下,音圈马达220的驱动电压的极性与本实施例的极性相反,但其大小不变,控制方法也同样地进行,从而能够设为稳定的反馈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螺旋弹簧设为始终伸长的状态,但螺旋弹簧也可以以始终压缩的状态进行使用。在该情况下,Fs的朝向成为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反的方向,因此,音圈马达的驱动力的朝向也成为相反方向,螺旋弹簧越被压缩,则音圈马达的驱动力的大小也越大。外力Fs的方向、大小如此不同,但通过施加外力,能够增大驱动力,因此,能够使反馈控制稳定。
而且,也可以设为使用螺旋弹簧伸长的状态和压缩的状态这两个状态的结构。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在以由螺旋弹簧产生的外力Fs在移动镜的可动范围的中央为零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若可动部向分光器侧移动,则螺旋弹簧伸长而外力Fs朝向音圈马达侧作用。相反,若可动部向音圈马达侧移动,则螺旋弹簧被压缩而外力Fs朝向分光器侧作用。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可动部位于中央附近时,外力Fs较小,但由于越靠近移动范围的端部,外力Fs越大,因此,可动部越靠近端部,越可进行稳定的反馈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一个螺旋弹簧,但也可以串联或并联地排列使用两个以上的螺旋弹簧。
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2实施例中,设为在可动部与弹性构件固定部之间插入一个螺旋弹簧而仅在一方向上对可动部施加外力的结构,但也能如本实施例这样设为插入两个螺旋弹簧而在两个方向上对可动部施加外力的结构。除了螺旋弹簧存在两个以外,是与第2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其他的结构,对附图标记的后两位标注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编号,适当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参照图4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第1螺旋弹簧361和第2螺旋弹簧362使用长度和弹簧常数相同的螺旋弹簧。另外,第1螺旋弹簧361和第2螺旋弹簧362设为在移动镜移动的整个范围内始终伸长的状态。并且,进行调整,以使在移动镜341的位置处于移动范围的中央时第1螺旋弹簧361对可动部311施加的外力Fs1和第2螺旋弹簧362对可动部311施加的外力Fs2相等。
在移动镜341向靠近分光器342的方向移动之际,如图4的(b)所示那样第2螺旋弹簧362的伸长程度变大,第1螺旋弹簧361的伸长程度变小,因此,Fs1<Fs2。因而,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以使音圈马达320的力Fm成为Fm=Fs2-Fs1+Ff,从而能够使移动镜以恒定速度移动。此时,移动镜341越靠近分光器342,来自第2螺旋弹簧362的外力Fs2越大,相反来自第1螺旋弹簧361的外力Fs1越小,因此,需要使音圈马达320的驱动电压也慢慢地上升。这些外力Fs2和外力Fs1的变化根据移动距离慢慢地变化,因此,能以反馈控制进行稳定的控制。
在移动镜341向远离分光器342的方向移动之际,与上述相反地外力Fs1慢慢地变大(图4的(c))。因而,与上述的靠近分光器342的情况相比较,其方向不同,但其变化量相同,因此,能以与上述相同的控制方法容易地进行控制。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对移动镜341预先施加外力,能够预先提高音圈马达的驱动电压。因而,即使异物进入滑动部分,也可使反馈控制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设为第1螺旋弹簧和第2螺旋弹簧始终伸长的状态,但也可以设为始终压缩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外力Fs1和Fs2的方向成为与图4相反的方向,螺旋弹簧越被压缩,外力Fs1和Fs2的大小越大。外力Fs1和Fs2的方向、大小如此不同,但由于施加外力,能够增大驱动力,因此,能够使反馈控制稳定。
另外,也可以设为使用螺旋弹簧伸长了的状态和压缩了的状态这两个状态的结构。例如,在图4的结构中,在以由第1螺旋弹簧产生的外力Fs1和由第2螺旋弹簧产生的外力Fs2在移动镜的可动范围的中央分别为零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若可动部向音圈马达侧移动,则外力Fs1和Fs2这两者都朝向分光器侧作用。相反,若可动部向分光器侧移动,则外力Fs1和Fs2这两者都朝向音圈马达侧作用。因而,在可动部位于中央附近时,外力Fs较小,越靠近移动范围的端部,Fs1和Fs2的合力的大小变大,可进行稳定的反馈控制。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1螺旋弹簧的长度和弹簧常数与第2螺旋弹簧的长度和弹簧常数相同,但也可以使用长度和弹簧常数不同的螺旋弹簧。在该情况下,外力Fs1和Fs2的大小不同,因此,由于移动镜移动的方向不同而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不同,但该驱动电压连续地变化这一点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可进行稳定的控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可动构件的两侧各插入有1个螺旋弹簧,但也可以使用两个以上螺旋弹簧。
实施例4
接着,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的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的(a)所示那样在可动部411与弹性构件固定部470之间插入有板簧460。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3实施例相同,因此,对附图标记的后两位标注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编号,适当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3实施例同样地,来自板簧460的外力Fs根据距移动镜441的可动范围的中心的移动距离而慢慢地增加。若移动镜向靠近分光器的方向移动,则如图5的(b)所示,由板簧460产生的外力Fs在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另外,在移动镜441向远离分光器442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由板簧460产生的外力Fs也在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图5的(c))。因而,通过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以使音圈马达420所施加的力Fm=Fs+Ff,能够使移动镜441以恒定速度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与以往相比较,音圈马达420需要增大了与由板簧460产生的外力Fs相对应的量的力,因此,音圈马达420的驱动电压比现有技术的构成的驱动电压大。因而,即使异物进入滑动部分,也可使反馈控制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板簧460的弹簧常数来决定对可动部411施加的外力,因此,通过更换板簧460来对外力Fs进行调整,能够对使移动镜441以恒定速度移动所需要的音圈马达420的驱动电压进行调整。
此外,上述实施例是一个例子,显而易见,按照本发明的主旨可进行适当变形、修正。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音圈马达作为使移动镜移动的驱动源,但也能够利用除此以外的马达、液压装置等使其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2~4中,使用了螺旋弹簧和板簧,但使用橡胶等其他弹性体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使用了红外光源作为光源,但也能够使用可见光、紫外光等波长的光源。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110、510、直动机构;111、211、311、411、可动部;112、212、312、412、线性引导件;120、220、320、420、520、音圈马达;130、230、530、控制装置;131、231、驱动力控制部;132、速度测定部;140、主干涉计;141、241、341、441、541、移动镜;142、242、342、542、分光器;143、543、红外光源;144、544、固定镜;145、试样室;146、546、红外光检测器;147、分析装置;150、激光干涉计;151、551、激光光源;152、552、激光检测器;160、倾斜施加部;261、361、362、螺旋弹簧;460、板簧;270、370、470、弹性构件固定部。

Claims (4)

1.一种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
该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具有:
a)可动部,其固定有移动镜;
b)外力施加部件,其始终对所述可动部施加比该可动部的移动阻力大的外力,其中,所述外力施加部件沿着所述移动镜的移动方向向所述可动部施加所述外力;
c)驱动源,其对所述可动部施加沿着该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正或负的驱动力;
d)速度测定部,其测定所述可动部的移动速度;
e)驱动力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来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部以预定的形态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
使用重力作为所述外力施加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力施加部件是对所述可动部进行施力的弹性构件。
4.一种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
该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具有:
a)可动部,其固定有移动镜,能够在引导件上移动;
b)倾斜部件,其使所述引导件倾斜,以使所述可动部的重力的沿着该引导件的方向的分力比该可动部的在该引导件上的移动阻力大;
c)驱动源,其对所述可动部施加沿着所述可动部的在该引导件上的移动方向的正或负的驱动力;
d)速度测定部,其测定所述可动部的移动速度;
e)驱动力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来控制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使所述可动部以预定的形态在所述引导件上移动。
CN201580077761.XA 2015-03-13 2015-03-13 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Active CN107407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57584 WO2016147271A1 (ja) 2015-03-13 2015-03-13 フーリエ変換型分光光度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630A CN107407630A (zh) 2017-11-28
CN107407630B true CN107407630B (zh) 2020-02-14

Family

ID=5691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761.XA Active CN107407630B (zh) 2015-03-13 2015-03-13 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2626B2 (zh)
EP (1) EP3270142B1 (zh)
JP (1) JP6237953B2 (zh)
CN (1) CN107407630B (zh)
WO (1) WO20161472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1752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pectral imaging
JP7020078B2 (ja) 2017-11-24 2022-02-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フーリエ変換型分光光度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193A (en) * 1974-02-13 1976-02-03 Eocom Corporation Multiplex interferometer
US5592292A (en) * 1994-01-19 1997-01-07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spectrometer with a moving mirror
CN101091100A (zh) * 2004-11-18 2007-12-19 摩根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傅立叶变换分光光度计
CN102103067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 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
CN103201603A (zh) * 2010-10-28 2013-07-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干涉仪以及傅立叶变换分光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6071A (en) * 1977-02-28 1978-09-14 Nippon Bunko Kogyo Kk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US4662730A (en) * 1984-10-18 1987-05-05 Kerascan, Inc. Scanning keratometers
US4991961A (en) * 1989-05-26 1991-02-12 Nicolet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oving mirror tilt adjust mechanism in an interferometer
US5094535A (en) * 1989-10-06 1992-03-10 Measurex Corporation Scanning sensor system including an FT-IR interferometer
US5400184A (en) * 1992-10-29 1995-03-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Kinematic high bandwidth mirror mount
EP0671614A1 (en) * 1994-03-07 1995-09-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d linearly moving a movable member
JPH11211412A (ja) * 1998-01-28 1999-08-06 Jasco Corp 干渉計
US6845187B1 (en) * 2000-09-08 2005-01-18 Pts Corporation Linear optical beam translator for optical routing
JP4830815B2 (ja) * 2006-11-28 2011-12-0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フーリエ変換型赤外分光光度計
AT505305B1 (de) * 2007-11-23 2008-12-15 Philipp Mag Jordan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en beweglichen spiegel eines ftir-spektrometers
JP2009139352A (ja) * 2007-12-11 2009-06-25 Shimadzu Corp フーリエ変換型赤外分光光度計
WO2012029453A1 (ja) * 2010-08-31 2012-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平行移動機構、マイケルソン干渉計、およびフーリエ変換分光分析装置
US20130222809A1 (en) * 2010-10-25 2013-08-29 Konica Minolta, Inc. Method of correcting tilt in spectroscope
US8947670B2 (en) * 2010-11-11 2015-02-03 Thermo Electro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c. Flexure mounted moving mirror to reduce vibration noise
JP3171730U (ja) * 2011-06-28 2011-11-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移動鏡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干渉分光光度計
JP5861546B2 (ja) * 2012-04-02 2016-02-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対象物移動制御装置及びフーリエ変換型赤外分光光度計
US9417130B2 (en) * 2014-01-07 2016-08-16 Shimadzu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spectrophotometer that corrects light intensity information using mirror velocity information
US9677941B2 (en) * 2014-09-19 2017-06-13 Shimadzu Corporation Object movement control device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193A (en) * 1974-02-13 1976-02-03 Eocom Corporation Multiplex interferometer
US5592292A (en) * 1994-01-19 1997-01-07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spectrometer with a moving mirror
CN101091100A (zh) * 2004-11-18 2007-12-19 摩根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傅立叶变换分光光度计
CN102103067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 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
CN103201603A (zh) * 2010-10-28 2013-07-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干涉仪以及傅立叶变换分光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630A (zh) 2017-11-28
EP3270142B1 (en) 2019-06-26
EP3270142A1 (en) 2018-01-17
US10502626B2 (en) 2019-12-10
JP6237953B2 (ja) 2017-11-29
EP3270142A4 (en) 2018-03-28
JPWO2016147271A1 (ja) 2017-06-29
WO2016147271A1 (ja) 2016-09-22
US20180073927A1 (en) 2018-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630B (zh) 傅里叶变换型分光光度计
JP6204798B2 (ja) 複数の走査台を有する干渉計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フーリエ変換赤外分光システム
US9001334B2 (en) Interferometer velocity control of beamsplitter and moving mirrors
JP2016142527A (ja) フーリエ変換型分光光度計
US20170110848A1 (en) Linear motor or voice coil for fast tuning of a laser cavity
US9945723B2 (en) Interferometer, spectrophotometer using interferome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ferometer
US7130026B2 (en) Stage control method, a stage control system, and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US10837829B2 (en)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photometer
JP7215562B2 (ja) マイケルソン干渉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フーリエ変換赤外分光装置
KR101720574B1 (ko) 레이저 가공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09031075A (ja) 重力補償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鉛直方向位置決め装置
JPH08136552A (ja) 原子間力顕微鏡および類似の走査型プローブ顕微鏡
JP3488842B2 (ja) 形状測定装置
JPH07237061A (ja) ステージ装置
CN110520700B (zh) 用于抵抗外部施加的力的干涉仪的系统和方法
JP4879107B2 (ja) 垂直直動装置
US2021026860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cus adjustment for a materi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device for laser material processing
KR100866048B1 (ko) 평면 보상 자동 초점장치 및 방법
JPS6131928A (ja) 直進移動体制御装置
JP2000275452A (ja) 光ファイバ加工装置
JP2006317368A (ja) Memsを用いたファブリペロー型波長可変フィルタ
JP2006071696A (ja) 顕微鏡
US20150279645A1 (en) Mass spectroscope and mass spectrometry
JP2017010006A (ja) 画像投影用及び光スペクトル分析用のマイクロマシニング技術による装置並びに当該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