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4372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4372A CN107404372A CN201610342243.2A CN201610342243A CN107404372A CN 107404372 A CN107404372 A CN 107404372A CN 201610342243 A CN201610342243 A CN 201610342243A CN 107404372 A CN107404372 A CN 1074043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frequency
- frequency region
- region
- control sign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Executing Special Progra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本公开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逐渐向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进入5G阶段以来,一个重要的目标便是满足灵活的业务配置,覆盖包括宽带连接、物联网、车联网、广播等多种业务。由于不同业务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指标要求不同,例如宽带连接业务需要宽带下的高传输速率,而物联网业务则需要窄带下更多的连接数量,这便需要无线通信系统对时频资源的分配更加灵活。比如,如图1所示,将传统的大小一致的时频资源块灵活配置为大小不一的时频资源块。在这种配置机制下,会导致子载波的间隔也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配置。即将传统的固定子载波间隔根据业务不同灵活配置为可变子载波间隔。而目前仅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情形下用户设备才可与基站正常通信。因此为了兼顾业务灵活配置和通信需求,在子载波间隔动态可变的情形下,如何进行通信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包括:
在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在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TTI。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背景技术示出的一种时频资源块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场景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原理示意图。
图6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6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场景示意图。参见图2,该实施场景中包括用户设备和基站。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个人通信业务、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话机、无线本地环路站、个人数字助理等。基站可以是指具有无线资源的管理功能的设备,能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者作为中央控制器协助用户设备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其中,基站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中的基站,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中的基站,还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的演进型基站,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A所示,该方法用于用户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a中,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在步骤302a中,根据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第二时频区域上与基站进行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并通过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为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包括:在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TTI。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B所示,该方法用于基站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b中,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在步骤302b中,根据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第二时频区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交互主体为用户设备和基站,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用户设备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第一控制信令指示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时频区域和第二时频区域可为一个载波频段的时频区域,还可为多个载波频段的时频区域,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当第一时频区域和第二时频区域为一个载波频段内的时频区域时,第一时频区域通常指代位于该载波频段的中心频率附近的时频区域。比如图5为一个载波频段划分出的三个时频区域,其中图5中的中心区域部分为第一时频区域,第一时频区域在该载波频段的中心频率附近。而除第一时频区域的另外两个区域对应为第二时频区域。
当第一时频区域和第二时频区域为多个载波频段的时频区域时,第一时频区域和第二时频区域均可单独占用至少一个载波频段,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在本文后续部分均以第一时频区域和第二时频区域为一个载波频段的时频区域进行举例说明。
在进入5G阶段以来为了满足灵活的业务配置,将原来一个载波频段内大小统一的时频资源块,基于业务类型不同灵活配置为大小不一的时频资源块。如图1所示,对于宽带连接业务来讲其对应的时频资源块的大小是一致的,但是这些时频资源块的大小与物联网业务对应的时频资源块大小、车联网业务对应的时频资源块大小、广播业务对应的时频资源块大小均是不同的。
在对时频资源块进行灵活配置后,会出现子载波间隔也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灵活配置的需求。也即,在一个载波频段内将原来的固定子载波间隔设置为可变子载波间隔。而在5G业务出现之前子载波间隔均是固定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也即,LTE系统将传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在固定子载波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正常检测和接入基站,即可以正常与基站进行通信。但是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便无法知晓接收控制信令和信息数据的时频资源位置,因此可能无法与基站实现正常通信。为此本公开实施例引入了利用第一时频区域辅助接入第二时频区域,以实现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目的。
其中,第一时频区域和第二时频区域均可为包括多个时频资源块的时频区域,只不过二者之间的时频资源块大小可能存在差异。如图5所示,第一时频区域为一个载波频段内位于中心频率附近的时频区域,在第一时频区域中子载波间隔为固定的,比如为固定值15kHz。其中,第一时频区域包含的所有时频资源块的大小均是相同的,也即每一个时频资源块在频域上和时域上的跨度相同。换句话说,每一个时频资源块在频域上占用的频率差相同,每一个时频资源块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长也相同。
在图5中除了第一时频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都可称之为第二时频区域。在第二时频区域中,具体标注了每一个类型的5G业务所对应的时频区域。其中,5G业务包括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 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对应宽带连接业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巨大型机器类型通信)业务,对应物联网业务,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业务,对应物联网业务、以及广播业务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其中,第二时频区域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根据业务类型不同,每一个业务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可能都不同。比如,如图5所示,eMBB业务与mMTC业务在频域上的子载波间隔就不同,eMBB业务对应的子载波间隔要大于mMTC业务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用户设备可在第一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上与基站进行通信,比如图5中根据第一控制信令的指示在eMBB业务和mMTC业务对应的时频区域上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用户设备初步接入基站或当由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时,触发用户设备通过第一时频区域接收第一控制信令。其中,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指代2G、3G或4G等传统业务、5G业务中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业务。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指代5G业务中使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业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初步接入基站或者由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切换回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时,在用户设备再次切换到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之前,用户设备一直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以进行正常测量和数据传输等。
其中,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第一时频区域进行第一控制信令的传输。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令中至少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第二控制信令的传输位置与第一控制信令不同,二者携带的内容也不同。第一控制信令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即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传统时频区域传输;而第二控制信令通过第二时频区域传输,即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5G时频区域传输。
除此之外,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可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其中,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就是导频信号,是由基站提供给用户设备用于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的一种已知信号。用户设备根据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可以获知在第二时频区域的哪个位置上接收基站传输的参考信号。用户设备根据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可以获知在第二时频区域的哪个位置上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用户设备根据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可以获知在第二时频区域的哪个位置上与基站进行数据重传。功率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在用户设备由第一时频区域切换至第二时频区域后是否需要进行功率上的改变。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第二时频区域上执行完毕某一业务后切换到其他何种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信令中可同时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和上述其他信息。之所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用户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控制信令中时频位置信息在第二时频区域的指定时频区域上接收参考信号或者进行数据传输等,从而减少时间上的延迟。而无需用户设备需先根据第一控制信令的指示在第二时频区域上接收到第二控制信令,之后再根据第二控制信令的指示在第二时频区域的指定时频区域上接收参考信号或者进行数据传输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控制信令中可包含除了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即,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也即,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令后,可根据第一控制信令中携带的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第二时频区域的特定位置上读取到第二控制信令。而第二控制信令中进一步地指示了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信息、重传数据的时频位置信息等,进而根据这些时频位置信息,用户设备可以知道在第二时频区域的哪一些位置上进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数据传输等。
其中,上述第一控制信令和第二控制信令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是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及其演进、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及其演进、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及其演进、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及其演进、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及其演进、或者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及其演进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步骤402中,在预设时长后,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
其中,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的TTI。也即,在第一时频区域上读取第一控制信令的整数倍TTI后,用户设备在第二时频区域上与基站进行通信。对于预设时长具体包括几个TTI,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整数倍TTI可为第一时频区域中几个时频资源块跨越的时间长度总和;或者,整数倍TTI还可为第一时频区域中一部分时频资源块跨越的时间长度总和与第二时频区域中一部分时频资源块跨越的时间长度总和的相加;或者,整数倍TTI还可为第二时频区域中几个时频资源块跨越的时间长度总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其中,一个时频资源块跨越的时间长度可称之为一个TTI。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在由第一时频区域切换至第二时频区域,并在第二时频区域完成业务处理后,如图5中向上指示的箭头所示,用户设备在第二时频区域完成eMBB业务处理后,可按照系统指示切换到新的业务所在时频区域继续处理新的业务,比如切换到mMTC业务;除此之外,还可切换回第一时频区域,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具体以调度信息的指示为准。
以切换回第一时频区域为例,用户设备除了可在第二时频区域上接收第二控制信令外,其还可继续在第一时频区域上接收第一控制信令,因此用户设备从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第一时频区域,既可基于第一控制信令也可基于第二控制信令,切换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基于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第一时频区域,该调度信息指示了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
第二种方式、通过第二时频区域接收第二控制信令;基于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第一时频区域,该调度信息指示了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
以切换至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为例,用户设备除了可在第二时频区域上接收第二控制信令外,其还可继续在第一时频区域上接收第一控制信令,因此用户设备从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既可基于第一控制信令也可基于第二控制信令,切换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基于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调度信息指示了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其他子频段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
第二种方式、通过第二时频区域接收第二控制信令;基于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调度信息指示了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其他子频段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切换到5G业务后,由于目前5G业务的覆盖范围有限,会存在用户设备移动至不支持5G业务的地区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用户设备还需从5G业务切换回2G、3G或4G等传统业务。当5G业务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用户设备可由5G业务切换回非5G业务,之后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频区域上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预设阈值可为90dbm或100dbm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当5G业务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表明用户设备当前已经逐渐远离5G业务覆盖的地区或者已经到达彻底没有5G业务覆盖的地区,此时还需按照上述方式进行业务切换。
上述步骤401和步骤402所示的通信方法,为了保证在频域上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后用户设备与基站的正常通信问题,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以使用户在第二时频区域上与基站正常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业务的灵活配置,除了在频域上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方式外,还可在时域上采用可变时长间隔的方式。也即根据业务类型不同,将不同业务的时频资源块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长间隔进行调整。比如车辆网业务需要更低时延和更可靠地连接,也就是在较短时间里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进而传输时间较短,因此可将车联网业务对应的一个时频资源块的占用时长设置的较小。时域上的设置方式同频域上的设置方式同理,即不同业务对应的时长间隔不同。在时域上时长间隔可变的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同上述步骤401和步骤402所示的通信方式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步骤401和步骤402所示的通信方法中,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为一整个连续的时频区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时频区域除了可为一整个连续的时频区域外,还可为由多个小时频区域窗口组成的时频区域。每一个小时频区域窗口可由多个时频资源块组成,每一个时频资源块均是采用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对于不同的业务来说,传输第一控制信令的小时频区域窗口可能不同,因此基站还需提前向用户设备下发用于传输不同业务的第一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窗口的时频位置信息。以便用户设备在准确的时频区域窗口上进行第一控制信令的接收。除此之外在该种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同上述步骤401和步骤402所示的通信方式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图6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参照图6A,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01a,通信模块602a。
接收模块601a,被配置为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通信模块602a,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02a,被配置为在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TTI。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02a,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02a,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02a,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02a,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图6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参照图6B,该装置包括传输模块601b,通信模块602b。
传输模块601b,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通信模块602b,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第一时频区域,辅助用户设备通过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第二时频区域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了利用固定子载波间隔业务辅助用户设备切换至可变子载波间隔业务,解决了当灵活配置子载波间隔时用户设备与基站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源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SRAM(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706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TP(Touch Panel,触摸面板)。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一个MIC(Microphone,麦克风),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设备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或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还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技术,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技术,BT(Bluetooth,蓝牙)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evice,数字信号处理设备)、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用户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执行上述通信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为长期演进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包括:
在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传输时间间隔TTI。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长期演进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长期演进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在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所述预设时长包括整数倍传输时间间隔TTI。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切换回所述第一时频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第一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时频区域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中的调度信息,由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当前子频段区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其他子频段区域,所述调度信息指示了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其他子频段区域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令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中还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令包括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中至少一种。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子载波间隔指代长期演进LTE模式下的传统子载波间隔。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所指示的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时频区域传输第一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时频区域为至少一个采用固定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携带了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为采用可变子载波间隔的时频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时频区域的时频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频区域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2243.2A CN107404372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6/095564 WO2017197799A1 (zh) | 2016-05-20 | 2016-08-16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17171611.1A EP3247158B1 (en) | 2016-05-20 | 2017-05-17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ES17171611T ES2936665T3 (es) | 2016-05-20 | 2017-05-17 | Método y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programa informático y soporte de almacenamiento |
EP22209059.9A EP4161011A1 (en) | 2016-05-20 | 2017-05-17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US15/599,489 US10348540B2 (en) | 2016-05-20 | 2017-05-19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2243.2A CN107404372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4372A true CN107404372A (zh) | 2017-11-28 |
CN107404372B CN107404372B (zh) | 2019-02-22 |
Family
ID=5902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42243.2A Active CN107404372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48540B2 (zh) |
EP (2) | EP3247158B1 (zh) |
CN (1) | CN107404372B (zh) |
ES (1) | ES2936665T3 (zh) |
WO (1) | WO201719779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5879A (zh) * | 2018-06-25 | 2018-12-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道测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
CN111757433A (zh) * | 2019-03-29 | 2020-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9597B (zh) * | 2016-06-27 | 2020-02-2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基站和终端 |
CN108282275B (zh) * | 2017-01-06 | 202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097260B2 (en) * | 2017-02-06 | 2018-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urrent indication channel for eMBB/URLLC multiplexing |
PL3883163T3 (pl) * | 2018-11-15 | 2024-03-18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przesyłania informacji sterujących i danyc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98455A1 (en) * | 2005-03-02 | 2006-09-07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ed in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CN101204033A (zh) * | 2005-06-22 | 2008-06-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给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传输设备 |
CN101867550A (zh) * | 2010-06-09 | 2010-10-20 | 清华大学 | Ofdm系统中支持多业务的多媒体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32145B2 (en) * | 2004-07-23 | 2011-10-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trictive reuse set management algorithm for equal grade of service on FL transmission |
JP4704222B2 (ja) * | 2006-01-27 | 2011-06-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20090185630A1 (en) * | 2008-01-23 | 2009-07-23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he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of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ng systems |
CN101577857A (zh) * | 2008-05-10 | 2009-1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8717983B2 (en) * | 2009-04-07 | 2014-05-06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diaTek Inc. | Mechanism of dynamic resource transaction for wireless OFDMA systems |
WO2011071329A2 (ko) * | 2009-12-10 | 2011-06-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을 저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3512119B1 (en) * | 2010-02-05 | 2021-12-2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Communication method among a source device, a destination device and a relay device |
EP2540026B1 (en) * | 2010-02-26 | 2015-10-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ontrol information assigning method |
US9167599B2 (en) * | 2010-09-22 | 2015-10-20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Channel structure for non-contention based windows and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requests |
CN102685890B (zh) * | 2011-03-08 | 2017-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US9100871B2 (en) * | 2011-03-10 | 2015-08-04 |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 Hybrid congestion control |
EP2536223B1 (en) * | 2011-06-16 | 2014-07-23 | NTT DoCoMo, Inc. | A method for scheduling users in a cellular environment for applying Pareto optimal power control, schedul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8199999B (zh) * | 2011-11-04 | 2021-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载波控制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JP5927901B2 (ja) * | 2011-12-26 | 2016-06-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上りリンク送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13166311A1 (en) * | 2012-05-02 | 2013-11-07 |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 Scheduling schemes for user equipment power sav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4000808A1 (en) * | 2012-06-29 | 2014-01-0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Offloading of user plane packets from a macro base station to an access point |
CN103582085B (zh) * | 2012-08-10 | 2017-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
CN103687010B (zh) * | 2012-08-30 | 2017-07-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9131498B2 (en) * | 2012-09-12 | 2015-09-0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tructure |
EP2896259B1 (en) * | 2012-09-13 | 2019-03-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dedicated to beacon signalling for d2d discovery |
US9065645B2 (en) * | 2012-09-27 | 2015-06-23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to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713060B2 (en) * | 2012-11-07 | 2017-07-18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Small cell initial access and physical cell identity determination |
CN103974315B (zh) * | 2013-02-05 | 2018-01-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三维信道测量资源配置和质量测量方法及设备 |
CN104038320B (zh) * | 2013-03-04 | 2019-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映射、接收方法及装置、信令通知、获取方法及装置 |
US9794043B2 (en) * | 2013-04-09 | 2017-10-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CN105409138B (zh) * | 2013-07-26 | 2018-09-25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用于mtc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9319957B1 (en) * | 2013-07-31 | 2016-04-19 | Sprint Spectrum L.P. | Dynamic swapping of uplink and downlink base stations |
KR101792962B1 (ko) * | 2013-09-05 | 2017-11-02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비컨 프레임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5062011A1 (zh) * | 2013-10-31 | 2015-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识别和测量方法、宏基站及ue |
WO2015066885A1 (zh) * | 2013-11-08 | 2015-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EP3079317B1 (en) * | 2013-12-27 | 2019-12-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roadcast control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data trans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0862634B2 (en) * | 2014-03-07 | 2020-1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
CN105191466A (zh) * | 2014-03-21 | 2015-12-23 | 索尼株式会社 |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高效的基于竞争的分散式过程 |
WO2015192359A1 (zh) * | 2014-06-19 | 2015-1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6489246A (zh) * | 2014-08-01 | 2017-03-08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窄带部署的pdcch设计 |
CN106031198B (zh) * | 2014-12-31 | 2019-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网络节点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162922B (zh) * | 2015-01-27 | 2021-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发现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10194380B2 (en) * | 2015-05-11 | 2019-01-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 aware scheduling of resources |
CN109561400B (zh) * | 2015-05-29 | 2021-08-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
EP3294026B1 (en) * | 2015-06-12 | 2021-04-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
CN107925536B (zh) * | 2015-07-06 | 2021-10-2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系统中数据传送的资源分配 |
US10959244B2 (en) * | 2015-07-22 | 2021-03-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in narrow band system |
US20170118055A1 (en) * | 2015-10-22 | 2017-04-27 | Mediatek Inc. | Flexible and Scalable Air Interfa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US11102775B2 (en) * | 2015-11-26 | 2021-08-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source block channelization for OFDM-based numerologies |
US10225065B2 (en) * | 2015-12-18 | 2019-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on control channel subband design and signaling |
CN106998591B (zh) * | 2016-01-24 | 2018-03-23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
PT3417568T (pt) * | 2016-02-15 | 2021-01-19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s e aparelho para sincronização de dispositivos de comunicação funcionando num modo half-duplex |
CN116170264A (zh) * | 2016-03-03 | 2023-05-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基于滤波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的发射机与接收机 |
US10405266B2 (en) * | 2016-04-04 | 2019-09-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CN106793101B (zh) * | 2016-05-09 | 2019-06-0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 |
US10715288B2 (en) * | 2016-05-10 | 2020-07-14 | Apple Inc.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ounding protocol |
-
2016
- 2016-05-20 CN CN201610342243.2A patent/CN10740437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16 WO PCT/CN2016/095564 patent/WO201719779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5-17 ES ES17171611T patent/ES2936665T3/es active Active
- 2017-05-17 EP EP17171611.1A patent/EP3247158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5-17 EP EP22209059.9A patent/EP416101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5-19 US US15/599,489 patent/US1034854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98455A1 (en) * | 2005-03-02 | 2006-09-07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ed in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CN101204033A (zh) * | 2005-06-22 | 2008-06-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给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传输设备 |
CN101867550A (zh) * | 2010-06-09 | 2010-10-20 | 清华大学 | Ofdm系统中支持多业务的多媒体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5879A (zh) * | 2018-06-25 | 2018-12-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道测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
CN109075879B (zh) * | 2018-06-25 | 2021-10-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道测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
US11894879B2 (en) | 2018-06-25 | 2024-02-06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1757433A (zh) * | 2019-03-29 | 2020-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48540B2 (en) | 2019-07-09 |
EP3247158B1 (en) | 2023-01-04 |
EP4161011A1 (en) | 2023-04-05 |
WO2017197799A1 (zh) | 2017-11-23 |
EP3247158A1 (en) | 2017-11-22 |
US20170338987A1 (en) | 2017-11-23 |
ES2936665T3 (es) | 2023-03-21 |
CN107404372B (zh) | 2019-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02707B (zh) | 唤醒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寻呼解调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4372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11159294B2 (en) | Method for obtaining time-frequency resource position of common control resource set of remaining system information | |
CN109156014B (zh) | 时隙格式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EP3739790A1 (en) |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075956B (zh) | 时隙格式指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7223353A (zh) | 用于请求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
US11729767B2 (en) | Method of indicating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 |
CN112438057B (zh) | 辅助资源集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6535291A (zh) | Sim卡选择方法及装置 | |
EP3681068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7223358A (zh) | 一种业务复用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20263632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5163391A (zh)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无线访问接入点 | |
CN108521886B (zh) | 半静态调度调度单位被占用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 |
US11291035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6688203A (zh) | 确定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装置及基站、用户设备 | |
CN108781425B (zh) | 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EP3720210B1 (en) |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2690035B (zh) | 辅助资源集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792749B (zh) | 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0192369B (zh) |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EP3876623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CN109792748A (zh) | 资源占用指示方法、装置以及资源占用确定方法、装置 | |
US20240187197A1 (en) | Channel ind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