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2685A -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2685A
CN107402685A CN201610334709.4A CN201610334709A CN107402685A CN 107402685 A CN107402685 A CN 107402685A CN 201610334709 A CN201610334709 A CN 201610334709A CN 107402685 A CN107402685 A CN 107402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ursor
display interface
mobil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47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敏
张欣
石祖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347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26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6273 priority patent/WO20171978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可以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以供用户选择对应的应用;然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应用操作指令,对所选中的应用进行操作。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离触摸屏的操作方式,并不需要通过触摸屏下发指令,因此当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失效时,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对终端上的应用进行正常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尤其是在用户急需使用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中保存有重要资料需要处理时,还能避免给用户造成财产损失以及安全隐患的可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增加,人们对大屏手机的需求也就日益明显。目前主流的手机等移动终端都是使用大屏。大屏为用户带来了好的视觉感受等优点同时,其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是易碎。例如很多用户使用手机时会由于不小心将手机摔到地上,或者不小心的挤压等导致屏幕碎裂进而导致触摸屏失效。现在绝大部分手机都是基于触摸屏交互,触摸屏破碎或因其他因素导致触摸屏失效后,用户不能与手机完成交互导致用户不能对手机显示界面上的任何应用进行操作,此时的手机完全用不,给用户带来很大烦恼,尤其是用户在急需使用手机或手机中保存有用户重要资料需要进行处理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解决现有移动终端在触摸屏失效后不能对终端上的应用进行操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
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移动;
根据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的应用操作指令,对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之前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上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在显示界面上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显示界面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光标;
或,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上用户最近使用的应用在显示界面上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显示界面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光标;
或,
在所述显示界面的指定位置生成光标。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移动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其显示界面当前所在的平面;
判断所述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否,将所述光标向所述显示界面低于所述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所述预设水平面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默认状态时其显示界面所处的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应用操作指令包括点击应用操作指令、长按应用操作指令中的任意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操作装置,包括:
光标生成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
光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移动;
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下发的应用操作指令对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光标生成模块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之前,监测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了软触控模式指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软触控触发器、移动状态检测器、操作控制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软触控触发器用于根据用户触发操作发送软触控模式指令;
所述移动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
所述操作控制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应用操作下发对应的应用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软触控模式指令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操作指令对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软触控触发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状态检测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可以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以供用户选择对应的应用;然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应用操作指令,对光标在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也即用户当前所选中的应用)进行对应的操作。也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离触摸屏的操作方式,并不需要通过触摸屏下发指令,因此当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失效时,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对终端上的应用进行正常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尤其是在用户急需使用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中保存有重要资料需要处理时,能在触摸屏无效的情况下供用户正常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操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操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移动终端操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操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重力传感器坐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操作方法,为用户提供另一种交互方式,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无效的情况下,仍能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该方法参见图1所示,包括:
S101: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
本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上生成光标的方式可以根据采用任意光标生成方式。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标可以在移动终端需要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本实施例称为软触控模式)时才在显示界面上生成。也可以在现有的触控模式下在显示界面上一直生成,只要其不影响正常的触控交互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生成的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的显示方式可以是与原显示界面叠加显示,只要用户可以查看到该光标即可。且本实施例中的对光标显示的形状、颜色、大小都无任何限制。且还可以设置多种颜色、形状以及大小供用户自定义。
S102: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在操作过程中所处的各个状态以及各状态之间的变化,也即移动终端在不同时刻的姿态。例如移动终端t01时刻的移动状态为在用户手上水平放置,在t02时刻由水平放置变为倾斜一定度放置等,在各个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对应移动以供用户选中待操作的应用。也即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的变化对应控制光标的移动轨迹。
S103:根据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的应用操作指令,对光标在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该步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操作指令。用户具体可以采用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中的一个完成操作指令的下发,也可以采用采用二者的结合完成操作指令的下发。
本实施例中的物理键包含设置在移动终端上,需要进行物理接触以进行操作的各种功能键,包括但不限于电源键、音量设置键(包括但不限于音量增加键、音量减小键以及静音设置键(例如IPHONE4至IPHONE6s系列上的静音设置键))以及终端上的物理菜单键(HOME)键、指纹按压识别键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接近式传感器包含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各种功能原理的接近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等。霍尔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磁场的变化确定接近事件,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光的变化情况感应接近事件。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指令可以包含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而针对不同应用以及不同应用的不同阶段以及功能菜单,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所触发的功能可能都不同。例如点击操作指令可能触发的是开启或关闭某个应用或某个下拉菜单。而长按操作指令则可能触发的是某一操作菜单(例如全选、复制菜单)等或者跳转至其他界面(例如由当前网页界面跳转至分享界面等)。
对于不同的操作指令,可以通过定义对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进行不同的应用操作完成下发。下面以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进行示例说明。
假设通过物理按键中的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减少键来完成触发,则可以定义连续短按(例如0.5秒)N次(N大于等于2)音量增加键实现点击操作指令下发,连续短按N次音量减少键实现长按操作指令下发,或者同时按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减少键完成长按操作指令的下发等。又例如假设通过指纹按压识别键(某些终端的指纹按压识别键和HOME键集成在一起)来触发,可以定义连续M(M大于等于2)次进行指纹识别按压下发点击操作指令,连续L次(L大于M)指纹识别按压下发长按操作指令。
又假设通过接近式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来完成触发,可以定义在T1时间段内连续K次检测到接近事件,下发点击操作指令,在T1时间段内连续P(P大于K)次检测到接近事件,则下发长按操作指令。
通过接近式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来完成触发时,还可以定义当检测到一次靠近事件且该靠近事件靠近动作的持续时间小于预设时间时,判定为触发点击操作指令;当该靠近事件靠近动作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则判定触发长按操作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触发操作指令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方式,只要能实现不同的应用操作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且可实现对不同的应用操作完成检测即可。
对于结合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来完成触发,则可以指纹按压识别键和光电传感器为例进行示例说明。例如假设在T3时间段内,连续A次检测到指纹识别按压后马上连续检测到B次靠近事件,则下发点击操作指令。其中A和B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通过图1所示的操作方法,用户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自身的物理按键和/或传感器,脱离触控屏而完成交互,实现对终端上各应用的操作控制。
上述S101中,当设置光标在移动终端进入软触控模式才生成时,则上述S101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之前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本实施例中软触控模式指令理论上也可以通过触控屏下发。但在触控屏全部失效时,则需要通过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当触控屏部分失效时,则可以设置通过触控屏下发。为了保证可靠性,本实施例优选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且对于软触控模式指令的触发方式,与上述操作指令类似,都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定义。
例如,假设通过物理按键中的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减少键来完成触发,则可以定义为:
长按(例如10秒以上)音量增加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长按(例如10秒以上)音量减少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同时长按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增加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又例如长按指纹按压识别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又例如假设通过光电传感器来完成触发,则可定义检测到一个靠近事件持续时间t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时,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对应结合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完成软触控模式指令的下发,以物理按键中的音量增加键和光电传感器的结合为示例进行说明。例如定义同时检测到音量增加键按下以及接近事件发生,则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种指令的触发方式可以结合终端具体的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以及当前需要的具体类型的操作指令进行灵活定义。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软触控模式指令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
获取移动终端上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在显示界面上的目标位置;
在显示界面的目标位置生成光标。因为根据使用频率的统计,用户当前使用概率最大的应用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这样可以提升智能性和用户体验满意度。
方式二:
获取移动终端上用户最近使用的应用在显示界面上的目标位置;
在显示界面的目标位置生成光标。例如当用户在使用某一应用过程中,移动终端摔了或其他因素导致触控屏失效,则用户当前要使用的应用极有可能是之前未使用完的应用,因此直接在该应用对应位置生成光标以直接选中该应用也可以提升控制的智能性和便捷性。
方式三:
在显示界面的指定位置生成光标;该指定位置可以是显示界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方式则是直接在预设的一固定位置设置光标。这种设置方式不需要对应用的使用频率或者使用时间进行统计,简单、快捷。
以上几种方式仅是光标生成的几种示例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灵活的变化。
本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可以采用现有任意的方式实现。但为了提升计算效率和控制的准确率。本实施例针对移动终端处于默认状态时设置一个预设水平面,该预设水平面该状态下终端的显示界面所处的平面。然后获取移动终端在当前移动状态时其显示界面所在的平面,判断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否,将光标向显示界面低于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当然也可以将光标向显示界面高于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这仅是一个简单的等同替换。当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时,则光标保持不动,继续锁定当前位置对应的应用。本实施例中对于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的检测具体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等完成。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操作装置,参见图2所示,其包括:
光标生成模块21,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光标生成模块21生成光标的方式可以根据采用任意光标生成方式。且其可以在需要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本实施例称为软触控模式)时才在显示界面上生成,也可以在现有的触控模式下在显示界面上一直生成,所生成的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的显示方式可以是与原显示界面叠加显示,只要用户可以查看到该光标即可。且本实施例中的对光标显示的形状、颜色、大小都无任何限制。且还可以设置多种颜色、形状以及大小供用户自定义。
光标控制模块22,用于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在操作过程中所处的各个状态以及各状态之间的变化,也即移动终端在不同时刻的姿态。在各个状态(姿态)的变化过程中,光标控制模块22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对应移动以供用户选中待操作的应用。
操作模块23,用于根据用户下发的应用操作指令对光标在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操作模块23具体检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操作指令,用户具体可以采用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中的一个完成操作指令的下发,也可以采用采用二者的结合完成操作指令的下发。具体可以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的具体类型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灵活定义实现。操作模块23在没有检测到用户下发的操作指令时,则一直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指令包括但不限于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而针对不同应用以及不同应用的不同阶段以及功能菜单,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所触发的功能可能都不同。例如点击操作指令可能触发的是开启或关闭某个应用或某个下拉菜单。而长按操作指令则可能触发的是某一操作菜单(例如全选、复制菜单)等或者跳转至其他界面(例如由当前网页界面跳转至分享界面等)。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操作装置还包括监测模块20,用于在光标生成模,21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之前,监测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了软触控模式指令,如果是,表明移动终端当前进入软触控模式,此时通知光标生成模块21在显示界面上的相应位置生成光标。本实施例中的相应位置可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对应的位置、用户最近一次使用的应用对应的位置或者预先设置好的位置(例如显示界面的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光标控制模块22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等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本实施例针对移动终端处于默认状态时设置一个预设水平面,该预设水平面该状态下终端的显示界面所处的平面。然后光标控制模块22获取移动终端在当前移动状态时其显示界面所在的平面,判断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否,将光标向显示界面低于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当然也可以将光标向显示界面高于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这仅是一个简单的等同替换。当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时,光标控制模块22控制光标保持不动,继续锁定当前位置对应的应用。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当前需要对显示界面上进行控制的应用所在位置在移动终端的前、后、左、右方向将手机翻转移动角度,进而控制光标的运动至该应用所在的位置,当到达位置后,则使移动终端处于默认状态,将该应用进行锁定,等待用户下发对应的操作指令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是手机、IPAD、IPOD等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请参见图4所示,其包括软触控触发器41、移动状态检测器42、操作控制器43以及处理器44;
软触控触发器41用于根据用户触发操作发送软触控模式指令。
软触控触发器41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上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也即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这样即使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因碎屏失效,或者因其他因素失效,用户也可以完成软触控模式指令的下发进入软触控模式。本实施例中软触控模式指令理论上也可以通过触控屏下发。例如,当触控屏部分失效时,则可以设置通过触控屏下发。
下面以物理键物理按键中的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减少键来完成触发进行说明,可以定义:
连续U次(U大于等于2)长按音量增加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连续U次长按音量减少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连续U次同时长按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增加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又例如还可连续U次长按指纹按压识别键实现软触控模式指令下发。
又例如通过光电传感器来完成触发,则可定义连续X次检测到持续时间t大于等于预设时间的靠近事件时,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移动状态检测器42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移动状态检测器包括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通过重力传感器和陀螺仪可以采集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根据该位置参数则可确定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为了去除移动终端不规则外形等因素的影响,本实施例移动终端的显示界所处平面进行判断,既能提升控制效率,又能提升控制的可靠性。具体的,本实施例定义移动终端处于默认状态时设置一个预设水平面,该预设水平面该状态下终端的显示界面所处的平面。然后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发由处理器44确定在当前移动状态时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所在的平面,判断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否,将光标向显示界面低于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当然也可以将光标向显示界面高于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当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时,则控制光标保持不动,继续锁定当前位置对应的应用。
操作控制器43包括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应用操作下发对应的应用操作指令。
用户具体可以采用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中的一个完成操作指令的下发,也可以采用采用二者的结合完成操作指令的下发。
本实施例中的物理键包含设置在移动终端上,需要进行物理接触以进行操作的各种功能键,包括但不限于电源键、音量设置键(包括但不限于音量增加键、音量减小键以及静音设置键以及终端上的物理菜单键键、指纹按压识别键等等。接近式传感器包含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各种功能原理的接近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指令可以包含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而针对不同应用以及不同应用的不同阶段以及功能菜单,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所触发的功能可能都不同。例如点击操作指令可能触发的是开启或关闭某个应用或某个下拉菜单。而长按操作指令则可能触发的是某一操作菜单等或者跳转至其他界面。对于不同的操作指令,可以通过定义对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进行不同的应用操作完成下发。下面以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进行示例说明。
假设通过物理按键中的静音设置键来完成触发,则可以定义连续短按或拨动静音设置键D次(D大于等于2)实现点击操作指令下发,连续短按或拨动S(S大于D)次实现长按操作指令下发。
又假设通过霍尔传感器来完成触发,可以定义在T01时间段内连续G次检测到接近事件,下发点击操作指令,在T02时间段内连续H(H大于G)次检测到接近事件,则下发长按操作指令。
对于结合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来完成触发,则可以指纹按压识别键和光电传感器为例进行示例说明。例如假设在T3时间段内,连续A次检测到指纹识别按压后马上连续检测到B次靠近事件,则下发点击操作指令。其中A和B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种指令的触发方式可以结合终端具体的物理键和接近式传感器以及当前需要的具体类型的操作指令进行灵活定义。
处理器44用于根据软触控模式指令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根据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以及用于根据应用操作指令对光标在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处理器44所生成的光标的形状、大小以及颜色等都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典型的箭头形、圆形等。且生成光标的方式可以采用任意光标生成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移动终端为手机,采用重力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为例,对本发明的操作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该操作过程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手机进入软触控模式。
用户可以在手机触控屏失效(例如摔碎)时通过手机物理键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S502:在手机显示界面生成光标,在原操作系统界面上进行叠加显示。
S503:获取手机的移动状态(姿态)。
本实施例具体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的3轴数据计算手机显示界面(也即屏幕)与预设水平面的夹角,如果夹角为0,也即该显示界面所在的平面与预设水平面相同,也即在同一平面上,则锁定当前光标位置。进入下一个姿态检测循环进程。如果夹角不0,则根据手机显示界面所在平面相对预设水平面的倾斜方向控制光标移动。
下面对手机的重力传感器的一种示例坐标进行说明。参见图6所示,当手机被放在其默认的方向上时,也即默认姿态时,X轴是水平指向右的,Y轴是垂直向上的,Z轴是指向屏幕正面之外的,即屏幕背面是Z的负值,此时的预设水平面就确定了。然后根据重力传感器的3轴值计算手机坐标系X、Y轴与预设水平面的夹角,根据夹角控制光标向低于水平面的一侧移动即可。
S504:根据移动状态(姿态)控制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锁定对应位置的应用。
S505:监测是否收到用户下发的操作指令,例如点击指令,如是,转至S506;否则,转至S507。
具体可以设置一个监控接口监控点击事件,如果没有发生则一直监测。
S506:继续监测。
S507:向光标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发送点击消息。返回S505。
本发明提供的操作方式可以脱离触摸屏,当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失效时,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对终端上的应用进行正常操作,是在用户急需使用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中保存有重要资料需要处理时,能保证用户正常操作。避免现有触控屏失效就不能操作给用户造成时间、甚至财产上的损失。同时避免因终端内的重要文件不能顺利处理给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
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移动;
根据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的应用操作指令,对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之前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软触控模式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上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在显示界面上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显示界面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光标;
或,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上用户最近使用的应用在显示界面上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显示界面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光标;
或,
在所述显示界面的指定位置生成光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移动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其显示界面当前所在的平面;
判断所述显示界面所在平面与预设水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否,将所述光标向所述显示界面低于所述预设水平面的一侧移动;所述预设水平面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默认状态时其显示界面所处的平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操作指令包括点击应用操作指令、长按应用操作指令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移动终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标生成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
光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移动;
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下发的应用操作指令对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光标生成模块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之前,监测用户是否通过移动终端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下发了软触控模式指令。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触控触发器、移动状态检测器、操作控制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软触控触发器用于根据用户触发操作发送软触控模式指令;
所述移动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的移动状态;
所述操作控制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应用操作下发对应的应用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软触控模式指令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生成光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控制所述光标在显示界面上移动,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操作指令对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应用进行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触控触发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物理键和/或接近式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状态检测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
CN201610334709.4A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Pending CN107402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4709.4A CN107402685A (zh)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PCT/CN2016/106273 WO2017197860A1 (zh) 2016-05-18 2016-11-17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4709.4A CN107402685A (zh)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2685A true CN107402685A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2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4709.4A Pending CN107402685A (zh)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2685A (zh)
WO (1) WO201719786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378A (zh) * 2019-11-28 2020-04-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92544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在设备的显示媒介上的交互对象的方法
CN113093973A (zh) * 2019-12-23 2021-07-0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31781A1 (en) * 2005-10-07 2007-05-28 Creative Tech Ltd A portable digital media device with a force sensor
CN102981641A (zh) * 2011-09-02 2013-03-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设备、电子设备以及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
CN102681695B (zh) * 2012-04-25 2016-12-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17483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上的光标位置控制及操作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2544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在设备的显示媒介上的交互对象的方法
CN11175242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在设备的显示媒介上的交互对象的方法
CN111752425B (zh) * 2019-03-27 2022-02-15 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在设备的显示媒介上的交互对象的方法
CN110955378A (zh) * 2019-11-28 2020-04-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93973A (zh) * 2019-12-23 2021-07-0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3093973B (zh) * 2019-12-23 2023-09-26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7860A1 (zh)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605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69163B (zh) 应用界面的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294366B (zh)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866225B (zh) 一种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722730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oving cursor thereof
US201500468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locking Terminal
EP2713254A1 (en) Touch event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5720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ynamic haptic playback for an augmented or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s
KR20130134508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잠금 해제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5824693B (zh) 一种多任务显示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572322A (zh) 一种终端屏幕操作的方法
CN106775692B (zh) 一种组件编辑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038737A (zh) 显示器上对象的突出显示
CN104572071A (zh) 一种终端
CN103856798A (zh) 一种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02685A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CN105302440A (zh) 一种根据时间防止或减少触摸屏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45752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260122A (zh) 一种根据压力防止或减少触摸屏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45378A (zh) 触控菜单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07577404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757831A1 (en) Fingerprint event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5007377A (zh) 一种手机远程操控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391422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的操作方法
CN110354494A (zh) 游戏中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