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2681A - 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2681A
CN107402681A CN201710202182.4A CN201710202182A CN107402681A CN 107402681 A CN107402681 A CN 107402681A CN 201710202182 A CN201710202182 A CN 201710202182A CN 107402681 A CN107402681 A CN 107402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tual capacitance
touch
driving electrodes
bars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21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2681B (zh
Inventor
张钦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085,35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60209963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Empi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Empia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02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2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2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触控处理器电性耦合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以执行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Description

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特别是一种侦测外部对象移动的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互电容式传感器(mutual capacitive sensor),包括绝缘表层、第一导电层、介电层、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分别具有多条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这些导电条可以是由多个导电片与串联导电片的连接线构成。
在进行互电容式侦测时,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一被驱动,并且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另一被侦测。例如,驱动信号逐一被提供给每一条第一导电条,并且相应于每一条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侦测所有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来代表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与所有第二导电条间交会处的电容性耦合信号。借此,可取得代表所有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间交会处的电容性耦合信号,成为一个电容值影像。
据此,可以取得在未被触碰时的电容值影像作为基准,借由比对基准与后续侦测到的电容值影像间的差异,来判断出是否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并且更进一步地判断出被接近或覆盖的位置。
然而,如果有导电物质在绝缘表层上跨过两条以上的导电条,在没有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时,也可能因为导电物质与导电条间的电容性耦合造成电容值影像的变化,而造成误判。例如,水渍在绝缘表层上跨过两条以上的导电条时,会造成电容值影像产生变化,误以为有手指触压。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显然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极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技术,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处理器,电性耦合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在第一时段,该触控处理器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该触控处理器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或等于N。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在该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方法,其中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前述的触控方法,更执行: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
前述的触控方法,其中该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前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前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或等于N。
前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
前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处理器,电性耦合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条第二导电条,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依序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该第一导电条;于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对应该第一导电条的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依据所有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以及在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时,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分别依据该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决定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四壹维度坐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包含第一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对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更包含第二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同时对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与对应于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前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分离或重叠。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是位置侦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1C至图1F是感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与图2B是具屏蔽导电条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C是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示意图。
图2D是全屏驱动侦测的示意图。
图2E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先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再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更新基准的流程示意图。
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更新基准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控面板通信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提出的以触控面板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是第一时段的第一外部对象的侦测示意图。
图9B是第二时段的第一外部对象的侦测示意图。
图10A是第一时段的第一外部对象与第二外部对象的侦测示意图。
图10B是第二时段的第一外部对象与第二外部对象的侦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位置侦测装置 110:显示器
120:触控面板 120A:第一感测层
120B:第二感测层 130:驱动/侦测单元
140:导电条 160:控制器
161:处理器 162:存储器
170:主机 171:中央处理单元
173:储存单元 11,13,14,16:导电片
12:第二连接线 15:第一连接线
17:绝缘基底 18:绝缘层
19:绝缘表层 21:屏蔽导电条
140B、22:第二导电条 140A、23:第一导电条
24:开口 25:导电片
PWM:脉冲宽度调变信号 S:信号
71:第一触控面板 72:第二触控面板
73,74:耦合接地电位的导电条
802-822:步骤
EO1:第一外部对象 EO2:第二外部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详细描述一些实施例如下。然而,除了所揭露的实施例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乃以其后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而为了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该项技术的普通人员能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进行绘图,某些尺寸或其他相关尺度的比例可能被凸显出来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的细节部分并没有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
请参照图1A,本发明提出一种位置侦测装置100,包括触控面板120,与驱动/侦测单元130。触控面板120具有感测层。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可包括第一感测层120A与第二感测层120B,第一感测层120A与第二感测层120B分别有多个导电条140,其中第一感测层120A的多个第一导电条140A与第二感测层120B的多个第二导电条140B交叠。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多个第一导电条140A与第二导电条140B可以配置在共平面的感测层中。驱动/侦测单元130依据多个导电条140的信号产生感测信息。例如在自电容式侦测时,是侦测被驱动的导电条140,并且在互电容式侦测时,是侦测的是没有被驱动/侦测单元130直接驱动的部份导电条140。此外,触控面板120可以是配置在显示器110上,触控面板120与显示器110间可以是有配置屏蔽层(shielding layer)(未显于图标)或没有配置屏蔽层。在本发明的较佳范例中,为了让触控面板120的厚度更薄,触控面板120与显示器110间没有配置屏蔽层。
本发明的位置侦测装置100可以是应用于计算器系统中,如图1B所示的范例,包括控制器160与主机170。控制器包含驱动/侦测单元130,以操作性地耦合触控面板120(未显于图示)。此外,控制器160可包括处理器161,控制驱动/侦测单元130产生感测信息,感测信息可以是储存在存储器162中,以供处理器161存取。另外,主机170构成计算系统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71,以及供中央处理单元171存取的储存单元173,以及显示运算结果的显示器110。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控制器160与主机170间包括传输界面,控制单元通过传输界面传送数据至主机,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传输界面包括但不限于UART、USB、I2C、Bluetooth、WiFi、IR等各种有线或无线的传输界面。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位置(如坐标)、辨识结果(如手势代码)、命令、感测信息或其他控制器160可提供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处理器161控制所产生的初始感测信息(initial sensing information),交由主机170进行位置分析,例如位置分析、手势判断、命令辨识等等。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处理器161先进行分析,再将判断出来的位置、手势、命令等等递交给主机170。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前述的范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其他控制器160与主机170之间的互动。
请参照图1C所示,为一种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态样(pattern),包括多个导电片(conductive plate)与多条连接线。这些连接线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与多条第二连接线。这些第一连接线是以第一方向(如横向或纵向之一)配置,连接这些导电片的一部份,以构成朝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导电条。相似地,这些第二连接线是以第二方向(如横向或纵向之另一)配置,连接这些导电片的另一部份,以构成朝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导电条。
这些导电条(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可以是由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质构成,例如可以是由透明的氧化铟锡(ITO)构成。在结构上可分成单层结构(SITO;Single ITO)与双层结构(DITO;Double ITO)。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可推知其他导电条的材质,在不再赘述。例如,纳米碳管。
在本范例中,是以纵向作为第一方向,并以横向作为第二方向,因此纵向的导电条为第一导电条,并且横向的导电条为第二导电条。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上述说明为发明的范例之一,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例如,可以是以横向作为第一方向,并以纵向作为第二方向。此外,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的数目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例如,第一导电条具有N条,第二导电条具有M条。
图1E为图1C中I-I处的剖面图,包括绝缘基底17(substrate)、第二导电条的一部份(含导电片11、第二连接线12、导电片13)、绝缘层18、与第一导电条的一部份(含第一连接线15)与绝缘表层19。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基底17、绝缘层18与绝缘表层19可以是以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质构成,如玻璃或塑料薄膜(film),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本范例的其他构成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图1D为图1C中II-II处的剖面图,为一种双层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绝缘基底17(substrate)、第二导电条的一部份(含第二连接线12)、绝缘层18、与第一导电条的一部份(含导电片14、第一连接线15、导电片16)与绝缘表层19。换言之,在本发明的范例中,电容式触控面板依序包括绝缘表层、具所述第一导电条的第一感测层、绝缘层、具所述第二导电条的第二感测层。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具有相对的两长边与相对的两短边的矩形,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相对的两短边平行排列,并且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与相对的两长边平行排列。
在本发明的范例中,图1F为图1C中I-I处的剖面图,为一种单层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绝缘基底17(substrate)、第二导电条的一部份(含第二连接线12)、绝缘层18、与第一导电条的一部份(含导电片14、第一连接线15、导电片16)与绝缘表层19。第一导电条的导电片14、15与第二导电条的第二连接线12为共平面,而第一连接线15以架桥的方式跨过第二连接线12,其中第一连接线15与第二连接线12间由绝缘层18隔绝。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其他的架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例如相对于本范例的向上架桥方式,可以是向下架桥方式。
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间可以加入屏蔽(guarding or shielding)导电条,屏蔽导电条可以提高侦测到的互电性耦合信号的变化量,更可以降低来自外部导电对象的噪声与通过外部导电对象由电容式触控面板流至外部导电对象再流入电容式触控面板所造成的负触问题。当屏蔽导电条介于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之间,并且屏蔽导电条被提供直流电位或耦合于系统的地时,屏蔽导电条会屏蔽(shielding)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之间直接的电容性耦合,使得互电性耦合信号中能被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影响的变化量增多。
例如图2A与图2B所示,为具屏蔽导电条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屏蔽导电条21与第一导电条23交错配置并且彼此相互露出,并且第一导电条23具有多个开口24使得第二导电条22的导电片25可以与第一导电条22相互露出。
请参照图2C,在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时,交流的驱动信号(例如脉冲宽度调变信号PWM)依序被提供给每一条第一导电条23,并经由所述的第二导电条22的信号S取得相应于每一条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集合相应于所有第一导电条23的感测信息则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22的信号产生,也可以是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22的信号与基准的差异量来产生。此外,感测信息可以是依据信号的电流、电压、电容性耦合量、电荷量或其他电子特性来产生,并且可以是以模拟或数字的形式存在。在本例中驱动信号是轮流提供给所述第一导电条23之一,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驱动信号是轮流提供给所述第一导电条23中相邻的2条或多条。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是轮流提供驱动信号于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一条,并且分别于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集合每一个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轮流提供驱动信号于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一对,并且分别于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每一对第一导电条被同时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集合每一个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
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依据所述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例如是以分水岭算法、连接对象法或其他影像分割的方式来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触碰的范围,再进一步判断出位置。例如是以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触碰的范围的信号值来计算出质心(重心)位置(centroid position)。在实际上没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或系统没有判断出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位置侦测装置可以由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基准。感测信息可以是依据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或是依据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减去基准所产生。在前者,经由感测信息与基准的差异可用来判断正触与/或负触,而后者为本发明的较佳范例,感测信息本身已呈现与基准间的差异,可直接用来判断正触与/或负触。基准可以是在位置侦测装置的初始阶段取得且/或在位置侦测装置的运作阶段反复地取得。
在以下说明中,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造成正触,在感测信息中相应于正触的部份,视为正触感测信息。相反地,在感测信息中呈现与正触感测信息相反特性的部份统称负触感测信息,表示负触。正触感测信息的形成不一定是全由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而造成,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只是形成正触的原因之一。所述的感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一维度感测信息或二维度感测信息。此外,负触的形成不一定有外部导电对象或任何物质位于相应的位置。再者,正触感测信息可以是符合或类似相应于正触造成的感测信息,不必然是实际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所造成。例如,一维度感测信息呈现的是导电条的信号值时,正触感测信息可以是递增再递减的正值或递减再递增的负值,而负触感测信息与正触感测信息相反。又例如,一维度感测信息呈现的是导电条与另一导电条的差值时,正触感测信息可以是递增再递减的正值加上递减再递增的负值,也就是先正值再负值,而负触感测信息与正触感测信息相反。
当绝缘表层上沾附导电物质时,例如水,感测信息可能因为导电物质沾附的面积大小而有不同的变化。当导电物质沾附的面积较小时,导电物质与导电条间的电容性耦合可能会呈现负触感测信息。然而,当导电物质沾附的面积较大时,导电物质与导电条间的电容性耦合除了呈现负触感测信息外,还可能呈现正触感测信息。当水分布在许多区域时,可能呈现许多正触感测信息与负触感测信息,造成误判。
若感测信息中只呈现负触感测信息,而没有任何正触感测信息,可以判定为绝缘表层沾附导电物质。此外,若感测信息中存在负触感测信息,并且在负触感测信息的边缘存在正触感测信息,也可以判定为绝缘表层沾附导电物质。在判定为绝缘表层沾附导电物质时,可以提示系统或用户绝缘表层沾附导电物质,并等待进一步的处置。例如可以是暂停基准的更新或是不提供任何侦测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直到导电物质的沾附被排除。然而上述的情形仅限于导电物质的沾附是小面积的。
另外,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屏驱动的一维度互电容式侦测(one dimensionalmutual capacitive detection with full screen driven),以下简称全屏驱动侦测(full screen driven detection)。请参照图2D,在本发明的较佳范例中,位置侦测装置必需具备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第一导电条的能力,以下简称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例如脉冲宽度调变信号PWM)给全部第一导电条为全屏驱动。在每次全屏驱动时,依据所述的全部或部份的导电条的信号产生至少一个维度感测信息。如先前所述,全屏驱动的一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也具有其基准。此外,当触控面板存在屏蔽导电条21时,全屏驱动更包括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的屏蔽导电条21,亦即,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的第一导电条23与屏蔽导电条21。在以下说明中,在全屏驱动侦测时,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的第一导电条23也表示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的屏蔽导电条21。如果触控面板仅存在所述的第一导电条23与第二导电条22,而不存在所述的屏蔽导电条时,全屏驱动只包括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的第一导电条。
如果只提供驱动信号给单一导电条,驱动信号可能通过沾附的导电物质电容性耦合于其他的导电条而造成负触或正触。当全屏的所有第一导电条都被提供驱动信号时,每一条第一导电条的电位都相同,将不会产生上述的问题。
此外,当全屏的所有第一导电条都被提供驱动信号时,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会呈现正触感测信息,可借此判断是否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的导电条、且/或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的一维度坐标。
例如,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的第一导电条,并且在所述第一导电条同时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组成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分别呈现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之一的信号时,可以是用门坎限值判断一维度感测信息中是否存在超过门坎限值的至少一个值,当存在至少一个值超过门坎限值时,表示耦合于地的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
在本发明的范例中,触控面板具有前述的屏蔽导电条时。当执行全屏驱动侦测时,驱动信号是同时提供给所述的屏蔽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一导电条。当执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当驱动信号被提供时,所述的屏蔽导电条是同时被提供直流电位或耦合于系统的地。
例如,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侦测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电条、多条第二导电条与多条屏蔽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与屏蔽导电条相互露出;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全屏驱动侦测,包括: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第一导电条与全部的屏蔽导电条;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第一导电条与全部的屏蔽导电条时,对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进行侦测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以及控制器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执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以取得二维度感测信息,以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其中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包括:轮流提供驱动信号于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不同的一条或多条导电条,并且提供所有屏蔽导电条直流电位;分别于每一次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不同的一条或多条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生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及集合每一个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
此外,维度感测信息也可以是以差值或双差值的方式产生。例如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分别呈现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一对的信号差(difference of the signals)时,可以是判断一维度感测信息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位于相邻的正值与负值间的零交会处(zero-crossing),当存在至少一个零交会处时,表示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其中,相邻的正值与负值中所述的相邻是指正值与负值间不存在任何值或只存在零值。此外,在本发明的范例中,落于预定零值范围的值皆视为零值,其中零值范围包括零。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侦测易受外部噪声的干扰,采用零值范围可减少误判及将数据单纯化。在本发明的范例中,假设所述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依序分别为S1,S2,…,Sn,且一维度感测信息是采用差值,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值依序分别为S1-S2,S2-S3,…,Sn-1–Sn。
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分别呈现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中两对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的差时,可以是用门坎限值判断一维度感测信息中是否存在超过门坎限值的至少一个值,当存在至少一个值超过门坎限值时,表示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另外,也可以是判断是否存在两零交会处间具有超过门坎限值的至少一个值,当存在两零交会处间具有超过门坎限值的至少一个值时,表示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在本发明的范例中,假设所述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依序分别为S1,S2,…,Sn,且一维度感测信息是采用双差值,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值依序分别为((S2-S3)-(S1-S2)),((S3-S4)-(S2-S3)),…,((Sn-1-Sn)-(Sn-2-Sn-1))。在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中,一维度感测信息是采用双差值。
简单来说,在前述的范例中可以是判断是否存在超过门坎限值的值或零交会处来判断是否有至少一个耦合于地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维度感测信息也可以是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以外的其他形式,例如每一个值是非相邻的信号值的差,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模式(best mode)中,位置侦测装置必需具备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第一导电条的能力与侦测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能力。亦即在全屏驱动的同时,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侦测可以是逐条、同时扫描多条、同时扫描全部第二导电条来取得相应所有第二导电条的感测信息,在以下描述中称为全屏驱动侦测。换言之,全屏驱动侦测包括在驱动所有被驱动导电条(如所有第一导电条)时对所有被侦测导电条(如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进行侦测。
在满足足够的分辨率下,随着触控面板的尺寸的增大,导电条的数目也增多,然而控制器能用来同时侦测导电条的脚位却不必然能随着增加。在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中,只需由单一轴向的导电条侦测即可,如前述的第二导电条。因此位置侦测装置只要增加全屏驱动的能力,就能直接运用原本具有的侦测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架构,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在本发明的较佳范例中,第二导电条的数量小于第一导电条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位置侦测装置必需具备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全部第一导电条的能力与侦测所有导电条的能力。亦即在全屏驱动的同时,依据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相对于前一范例,位置侦测装置还必需有侦测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能力。
综合上述,在全屏驱动侦测时,若没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无论有没有导电物质的沾附,都不会判断出正触,亦即感测信息不会呈现正触感测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是借由全屏驱动侦测判断是否有正触,或判断是否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借由全屏驱动侦测判断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导电条,可以是只有被覆盖的第二导电条,亦可以是被覆盖的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在本发明的再一范例中,是借由全屏驱动侦测坐标,可以是由单一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一维度坐标,或是由前述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判断出来第一一维度坐标与第二一维度坐标,即二维度坐标。
前述的位置侦测装置可以是具备全屏驱动侦测与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能力。例如驱动信号可以是同时提供给全部、多条或一条第一导电条,并且是由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侦测出一维度感测信息或二维度感测信息。
请参照图2E,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先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再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流程示意图。如步骤210所示,进行全屏驱动侦测,以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接下来如步骤220所示,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例如,若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如步骤230所示,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再如步骤240所示,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
在步骤220中,如果没有判断出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回到步骤210,重新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进行全屏驱动侦测的周期是固定的,也就是在一段连续进行多次全屏驱动侦测的时间中,相邻两次的全屏驱动侦测的间隔时间都是一个侦测周期。在任一侦测周期中,如果没有判断出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只需消耗进行一次全屏驱动侦测的电力,反之,需要消耗进行一次全屏驱动侦测的电力与进行N次一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即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电力。前述的侦测周期可以依需求而调整,例如在省电模式下,侦测周期的时间可以拉长,以节省电力,而在正常模式下,侦测周期可以缩短,以提高侦测频率,亦即提高报点(坐标)率。相对地,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侦测周期可以是不固定的。例如在步骤220中,判断出没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就重新再进行步骤210。例如,在正常模式下,除非是需要进行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否则是反复地进行全屏驱动侦测。若是需要进行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则在进行步骤230后或是进行步骤230与240后,重新进行步骤210。
此外,是依据第一侦测频率进行全屏驱动侦测,经过默认时间或次数后,都没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改采依据第二侦测频率进行全屏驱动侦测,直到侦测出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再改回依据第一侦测频率进行全屏驱动侦测。例如,驱动信号是在以第一频率提供给全部第一导电条,并且在以第一频率提供给全部第一导电条经预设时间或次数没有判断出存在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驱动信号改以第二频率提供给全部第一导电条,其中第一频率快于第二频率。此外,驱动信号改以第二频率提供给全部第一导电条时判断出存在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驱动信号改以第一频率提供给全部第一导电条。
另外,可以在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判断出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后,则继续再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跳过步骤210与220,不再进行全屏驱动侦测,直到进行的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没有判断出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为止。
据此,在本发明的范例中,是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第一导电条时,对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进行侦测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来决定是否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其中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是在所述第一导电条的部份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对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进行侦测。
请参照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如步骤310所示,进行全屏驱动侦测,产生一个或两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例如,依据所述的第一导电条或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或者是依据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相应于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相应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接下来,如步骤32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如果不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继续执行步骤310,否则如步骤33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导电条,并且如步骤340所示,依据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导电条决定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接下来如步骤350所示,对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依据所述的互电式侦测范围中所有交叠处互电容性耦合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例如,将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外的交叠处的电容性耦合指定为默认值(如零值),结合依据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电容性耦合所侦测到的值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再接下来,如步骤360所示,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之后,再继续执行步骤310。前述的二维度感测信息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全屏影像,只呈现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内的电容性耦合,进而判断出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范例中,是依据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互电容式侦测范围是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一导电条的所有交叠处。换言之,驱动信号是逐一提供给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一导电条,并且在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所有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相对于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本范例的优点可节省许多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互电容式侦测范围是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二导电条的所有交叠处。换言之,驱动信号是逐一提供给所述的第一导电条,并且在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相对于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本范例可忽视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外的噪声。
在本发明的较佳范例中,是分别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互电容式侦测范围是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间的所有交叠处。换言之,驱动信号是逐一提供给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一导电条,并且在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被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相对于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本范例的优点可节省许多时间,并可忽视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外的噪声。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例中,可以是在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包括: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第一维度坐标;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依据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第二一维度坐标;分别依据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分别对应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构成的二维度坐标;分别以每一个二维度坐标最接近的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的交叠处作为相应的交叠处;以及分别对每一个二维度坐标相应的被侦测交叠处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侦测出每一个二维度坐标相应的交叠处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以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二维度坐标。
对于任一个被侦测的交叠处的互电容式侦测可以是提供驱动信号给包括交叠于被侦测的交叠处的第一导电条在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条,并且侦测包括交叠于被侦测的交叠处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侦测出每一个交叠处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其中于相同第一导电条上的交叠处可以是在驱动信号被提供给包括交叠于被侦测的交叠处的第一导电条在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条时同时被侦测。其中,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二维度坐标的信号超出门坎限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或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包括: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或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决定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对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依据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中的所有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的交叠处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
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可以是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或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被耦合于第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第一导电条上的所有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的交叠处或被耦合于第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所有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的交叠处来决定。请参照图4A,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如步骤410所示,进行全屏驱动侦测,产生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接下来,如步骤42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如果不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继续执行步骤410,否则如步骤43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然后,依据步骤44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坐标相应的至少一个导电条决定至少一个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依据步骤450所示,对所述的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分别判断出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至少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例如,在步骤430中判断出两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并且在步骤440中以最邻近两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两条导电条决定了两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步骤450进行互电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一维度感测信息,进一步判断出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至少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所述的第一一维度坐标与第二一维度坐标可构成二维度坐标,例如(第一一维度坐标,第二一维度坐标)或(第二一维度坐标,第一一维度坐标)。
例如,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导电条同时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此外,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一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更包括:依据第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分别依据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决定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所述的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依据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至少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以及分别依据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及相应的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产生二维度坐标。
请参照图4B,更可以是包括步骤460所示,依据所述的第二一维度坐标决定至少一个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包括步骤470所示,对所述的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分别判断出相应于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的第三一维度坐标。所述的第二一维度坐标与第三一维度坐标可构成二维度坐标,例如(第三一维度坐标,第二一维度坐标)或(第二一维度坐标,第三一维度坐标)。
例如,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导电条同时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此外,在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更包括:依据第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分别依据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决定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所述的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依据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的至少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分别依据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决定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所述的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的第三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依据相应于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的第三一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相应于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的至少第三一维度坐标;以及分别依据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及相应的每一个第三一维度坐标产生二维度坐标。
在图4A中,每一个第一一维度坐标配对相应的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代表所述的外部导电对象之一的位置。此外,当所述的外部导电对象被判断出来后继续执行步骤410。在图4B中,每一个第二一维度坐标相应的每一个第三一维度坐标代表所述的外部导电对象之一的位置。此外,当所述的外部导电对象被判断出来后继续执行步骤410。
请参照图4C,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依据全屏驱动侦测与互电容式侦测的结果判断位置的流程示意图。如步骤410所示,进行全屏驱动侦测,产生两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接下来,如步骤42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如果不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继续执行步骤410,否则如步骤480所示,依据所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所有可能的二维度坐标,并且依据所述的二维度坐标决定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再如步骤490所示,依据所述的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判断出相应于正触的二维度坐标。
显然地,利用上述的全屏驱动侦测,无论触控面板上是否有不耦合外部的地的沾附水渍或其他导电物体,都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耦合外部的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更进一步地,在判断出有耦合外部的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时,借由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可判断出在耦合外部的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范围外的不耦合外部的地的水渍或其他导电物体沾附范围。在判断出不耦合外部的地的水渍或其他导电物体沾附范围时,可以采不提供在不耦合外部的地的水渍或其他导电物体沾附范围侦测到的任何坐标,或显示清洁触控面板表面的信息或信号,以提示排除不耦合外部的地的水渍或其他导电物体沾附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先进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再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全屏驱动侦测可判断出耦合外部的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导电条,与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产生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比对,可侦测到耦合外部的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的导电条以外的不耦合外部的地的水渍或其他导电物体沾附范围。
随着系统运作,外部环境对触控面板的影响与干扰一直在变化,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可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基准的方式来克服。因此,基准的更新可以是持续地进行,可以是在全屏驱动侦测且/或互电容式侦测进行的过程中。
在互电容式侦测时如果有导电物质沾附在触控面板上,在二维度感测信息中将呈现相应的负触或具有正触在周围的负触,此时如果更新基准,基准将包括所述的负触。在下一次的基准更新前,只要外部导电对象没有位于所述的负触的区域,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都能被正常侦测出来。但是如果导电物质被擦拭掉,原本基准中呈现负触的区域将会在二维度感测信息上呈现正触,造成判断上的错误。
借由上述的全屏驱动侦测产生的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比对,二维度感测信息与一维度感测信息间存在不相应的正触,即可反应出存在上述问题,因此进行互电容式侦测的基准更新,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将二维度感测信息进行一维度投影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或是将相应于每一条第二导电条上的交叠处的值分别加总也可以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由二维度感测信息衍生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用来与全屏驱动侦测产生的一维度感测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出是否有互不相应的正触,以决定是否提前进行互电容式侦测的基准更新。
此外,只凭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也可以判断是否有导电物质沾附在触控面板的可能性。例如,在二维度感测信息中只呈现负触而没有呈现正触,或正触只出现在负触周围而不存在超过门坎限值的正触,可借此判断触控面板可能有导电物质沾附在上面。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可以是借此直接推定有导电物质沾附在触控面板上。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在这种情形下会另外执行全屏驱动侦测来确认是否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
在本发明的范例中,是在没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进行基准的更新。例如先前所述,先以全屏驱动侦测判断是否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在没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进行基准的更新,可以是包括全屏驱动侦测或/与互电容式侦测的基准更新。又例如,是以二维度全互容式侦测产生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是否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在没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进行基准的更新。
请参照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更新基准的流程示意图。相较于图2E,更包括如步骤250所示,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持续一段预设时间判断出不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如果不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的时间尚未超过预设时间,则如步骤210所示,继续进行全屏驱动侦测。反之,如果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持续一段预设时间不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则如步骤260与270所示,执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以取得二维度感测信息,以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更新基准。图5A的更新基准的步骤可以是由前述的控制器160来执行。在本发明的范例中,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更新基准是以二维度感测信息作为新基准或是以二维度感测信息与原来基准的平均作为新基准。此外,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是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与基准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间的变化量来判断出来。
例如,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侦测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条第二导电条;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全屏驱动侦测,包括: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第一导电条;在同时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第一导电条时,对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进行侦测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以及在控制器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持续一段预设时间不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时,执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以取得二维度感测信息,以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更新基准,其中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包括:轮流提供驱动信号于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不同的一条或多条导电条;分别于每一次所述第一导电条中的不同的一条或多条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依据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生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及集合每一个相应于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
依据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时,执行二维度互电容式侦测以取得二维度感测信息,以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耦合于地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
触控面板装置在手持装置时,有可能开机时握持手持装置的手正接近或覆盖在触控面板上。如果在此时进行基准更新,取得的初始基准将包含正触感测信息,造成基准中正触感测信息所在的部位无法反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即使后来造成基准的正触感测信息的手指或手掌移开触控面板,仍可能造成该部位无法反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例如无法正常判断出接近或覆盖该部位的外部导电对象的位置。
请参照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更新基准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出预先储存原始基准,原始基准可以是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单元中,因此即使关机也不会消失。首先,如步骤510与520所示,取得的基准IS将与原始基准DS比较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如步骤530所示,执行正常的作业(运算),否则如步骤540所示,比较原始基准与取得的感测信息(一维度感测信息或二维度感测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如步骤560所示,执行正常的作业(运算),否则如步骤550所示,更新基准。
在正常情形下,是在没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或没有导电物质沾附触控面板时进行基准的更新,因此取得的正常基准(包括原始基准DS)应该不会呈现出正触或负触。假设原始基准DS正常,基准IS更新时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之后取得感测信息RS时将进行原始基准DS与基准IS的比较,此时将不会匹配。因此再比较感测信息RS与基准DS,如果两者匹配,表示已经没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或没有导电物质沾附触控面板,可立即进行基准IS更新。如果两者不匹配,不可以更新基准IS,只能继续正常作业。例如开机时手一直压按着触控面板,不只基准呈现正触,之后的感测信息RS也呈现正触,两者相同,因此即使有手压按着触控面板,也不会判断出有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压,进而忽视开机时压按的手的部位的存在,然而触控面板的其他部份仍可正常运作。一旦开机时持续压按着触控面板的手移开,如果其他部份没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在步骤540中,将判断出感测信息RS与原始基准DS相匹配,可进行基准的更新。如果在步骤540中,其他部份仍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则继续正常作业直到没有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覆盖时再进行基准IS的更新。此外,如果原始基准DS不正常,则感测信息RS与原始基准DS将不匹配,仍可以如步骤560所示,继续正常作业。
上述的基准可以适用于自电容式侦测、互电容式侦测或全屏驱动侦测。
此外,基准的更新可以是全部的基准更新,也可以是部份的基准更新。如先前所述,自电容式侦测、全屏驱动侦测产生一维度感测信息,以此为基准时,基准的更新为全部更新。互电容式侦测时,二维度感测信息是由相应于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集合而成,因此基准的更新可以是只针对单一的第一导电条进行相应的部份基准更新,也就是只更新基准中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之一。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更可以用于传输信息与接收信息,亦即触控面板可以用来进行电容式通信(capacitive communication),通过上述的控制器提供驱动信号于触控面板的一条、多条或全部的第一导电条,可提供信号的传输,并且通过控制器侦测一条、多条或全部的第二导电条,可提供信号的接收,使得两个触控面板可以进行单向或双向的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触控面板可以是面对面地通信,也就是触控面板面对面隔着绝缘表层进行电容式通信。例如,两个手持式装置的触控面板面对面地叠在一起进行电容式通信。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触控面板可以是通过人体来进行电容式通信。例如,用户一手触摸一手持装置的触控面板,另一手触摸另一手持装置的触控面板,以人体作为导电的介质来进行电容式通信。又例如,第一使用者与第二使用者分别触摸第一手持装置的触控面板与第二手持装置的触控面板,当第一手用者与第二使用者身体接触时,可使得第一手持装置与第二手持装置的触控面板进行电容式通信。本领域具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推知,电容式通信并不限于一对一的通信,亦可以是进行多对多的通信,并且不现于人体作为导电的介质,也可以是其他的导电介质。例如,两触控面板可以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两个人的口袋中,当所述的两个人握手或触碰时,两触控面板就可以进行通信。
据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通信方法,以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进行通信。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具有一侦测模式,分别侦测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触碰。此外,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具有通信模式经由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的电容性耦合通信,以交换或传输信息。因此,由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构成通信系统。在本发明的一个范例中,所述的侦测模式与通信模式可以是交替被执行。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可以是由用户界面在侦测模式与通信模式间切换。
请参照图6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步骤610所示,提供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接下来如步骤620与630所示,在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的侦测模式分别侦测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或触碰,并且在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的通信模式经由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的电容性耦合通信,以交换或传输信息。
例如,第一触控面板具有透明绝缘层与导电层,信息是经由导电层隔着透明绝缘层与第二触控面板电容性耦合来传输。相对地,第二触控面板具有透明绝缘层与导电层,信息是经由导电层隔着透明绝缘层与第一触控面板电容性耦合来接收。其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的电容性耦合可以是第一触控面板通过与至少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电容性耦合来与第二触控面板电容性耦合。例如,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在侦测模式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因驱动信号提供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在通信模式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是以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第一导电条与/或第二导电条进行通信。信号的传输可以是以模拟或数字方式传输,在本发明的较佳范例中,信号是以数字方式编码送出,例如可以是二进制的字符串或封包,单次传输的位数可以是固定亦可以是可变,例如可以是固定长度的平衡码(balanced code)、BergerCode,也可以是具有封包头的封包例如,电容式通信可以是利用握手(handshaking)机制,作为传输端的触控面板以编码信号或封包发出传输要求,作为接收端的触控面板在接收并确认传输要求后以信号或封包响应传输确认,传输端的触控面板就可以传输资料给接收端,本领域具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推知其他的序列通信协议。
当两触控面板面对面靠近或接触时,一个触控面板通过提供驱动信号于导电条,并侦测导电条的信号可确认另一个触控面板的存在,进而进行电容式通信。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可以是由第一触控面板提供驱动信号,如果第二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接触或在预设距离内,第一触控面板的导电条的信号相对地小于第二触控面板未接触或在预设距离内时的第一触控面板的导电条的信号,借此可以确认是否能进行电容式通信。同时,第二触控面板的导电条也会受到第一触控面板的驱动信号的电容性耦合,通过侦测第二触控面板的导电条也可以被告知能进行电容式通信。
在本发明的范例中,进行电容式通信的控制器具有识别出接收信号的导电条的能力。例如第一触控面板的第一条或第一群传输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第二触控面板的第一条或第一群接收导电条被电容性耦合,第二触控面板的控制器在侦测各导电条的信号时,可判断出被电容性耦合的导电条。在这个情形下,第二触控面板在所述的第一条或第一群接收导电条外可挑选一条或多条导电条作为第二条或第二群传输导电条,并提供驱动信号。同样地,第一触控面板可以侦测出与第二触控面板传输的驱动信号电容性耦合的第二条或第二群接收导电条。换言之,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电容式通信可以是单工也可以是全双工。由于触控面板面对面地放置时不一定会平整地对齐,并且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的尺寸或导电条数目也不一定相同,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电容式通信可适用未对齐或尺寸不同或导电条数目不同的触控面板。
在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通信中,包括但不限定是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的电容性耦合是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面对面的直接电容性耦合,其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面对面的区域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是通过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电容性耦合进行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在本发明的范例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多条导电条,第一触控面板在第一区域的导电条与第二触控面板在第二区域的导电条不相叠。
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相应的一条或多条传输导电条与一条或多条接收导电条可称为一群通信导电条。换言之,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电容式通信可以区隔出多群通信导电条,可同时提供多群的通信,以进行多位的平行通信或多群序列通信。在本发明的范例中,可以是两群通信导电条进行双轨(dual-rail)通信,第一群通信导电条与第二群通信导电条在同时间只有一群通信导电条传输信号,例如第一群通信导电条传输信号时代表1,并且第二群通信导电条传输信号时代表0,借此确认信号是否被正确传输。
另外,第一触控面板可以是先侦测手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的部位,提供驱动信号由被导电介质覆盖的一条或多条导电条传输信号,相较于全屏驱动,可节省许多电力。同样地,第二触控面板也可以是先侦测导电介质接近或覆盖触控面板的部位,由被导电介质覆盖的一条或多条导电条接收信号。
本领域具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推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电容式通信可用来传输声音数据、影像数据、文字数据、命令或其他信息,特别是适用于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触摸板或其他具有触控面板的装置,并不限于手持装置。此外,前述的触控面板并不限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也可以是表面电容触控面板(surface capacitive touchscreen)、电阻式触控面板(resistive touch screen)等等。例如,前述进行通信的第一触控面板为表面式电容触控面板,并且第二触控面板为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
请参照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以触控面板进行通信的示意图,为最佳模式。在电容式触控面板在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同时,提供第一触控面板71的接地电位给第一触控面板71的至少一个导电条73,并且提供第二触控面板72的接地电位给第二触控面板72的至少一个导电条74,使得第一触控面板71与第二触控面板72的被提供接地电位的导电条电容性耦合,从而降低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接地电位的差异。
例如,第一触控面板的朝向第一方向排列的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并且朝向第二方向的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而第二触控面板朝向第一方向排列的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并且朝向第二方向排列的导电条被用来侦测传输的数据。又例如,可以是第一触控面板的多条连续排列的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其他所有的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而第二触控面板没有被侦测信号的导电条都被提供接地电位。
在本发明的较佳模式中,第一触控面板具有前述的屏蔽导电条,所述的屏蔽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
在本发明的范例中,是在前述的步骤630中,在通信时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至少一部份被提供接地电位,并且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被提供接地电位的至少一部份面对面地电容性耦合,以拉近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的接地电位。其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间的电容性耦合是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面对面的直接电容性耦合,其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面对面的区域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是通过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电容性耦合进行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
在本发明的第一范例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在侦测模式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因驱动信号提供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进行通信的是第一导电条,并且在侦测模式中所述的第二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
在本发明的第二范例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在侦测模式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因驱动信号提供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进行通信的是第二导电条,并且在侦测模式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
在本发明的第三范例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在侦测模式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因驱动信号提供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并且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面对面的区域更包括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进行通信的是第二导电条,并且在侦测模式中第三区域的第二导电条被提供接地电位。
在本发明的第四范例中,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二触控面板分别具有在侦测模式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因驱动信号提供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其中在通信模式中,所述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第二导电条之一被同时提供驱动信号,并且所述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第二导电条的另一个被同时提供接地信号。
根据上述方法,要取得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必须在第一时间点进行第一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取得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借此判断该外部对象在第一时间点触碰触控面板的第一贰维度坐标。随后,在第二时间点进行第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取得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借此判断该外部对象在第二时间点触碰该触控面板的第二贰维度坐标。然后,重复前述步骤以取得该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例如,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在该第一时间点,在驱动第一条驱动电极的同时,依序侦测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被驱动的该第一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电性信号。据此,为了取得每一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电性信号,则必须驱动M条驱动电极,并且每驱动一条驱动电极都必须侦测N条感测电极。因此,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总共需驱动M次,侦测M x N次,相当费时耗电。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触控面板,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如图8所示,在步骤802中,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步骤804中,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在步骤808中,在第二时段,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以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该M条驱动电极包含该X条驱动电极,其中该X小于M。该N条驱动电极包含该Y条驱动电极,其中Y小于或等于N。
在步骤804之后,可以依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如步骤810所示。在步骤808之后,可以依据该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如步骤812所示。
再者,在步骤808之后,可以借由重复执行步骤804与步骤808,以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另外,在该第一时段可以同时侦测多个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也可以同时侦测多个外部对象。例如,在步骤814中,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在步骤818中,在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该驱动电极与K条该感测电极,以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该M条驱动电极包含该J条驱动电极,其中J小于M。该N条驱动电极包含该K条驱动电极,其中K小于或等于N。
在步骤814之后,可以依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如步骤820所示。在步骤818之后,可以依据该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如步骤822所示。
再者,在步骤818之后,可以借由重复执行步骤814与步骤818,以侦测该第二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请参考图9A所示,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根据该M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EO1触碰或接近的第3、4条驱动电极与第3、4条感测电极。在第二时段中,选取第3、4条驱动电极与第3、4条感测电极,以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该X条该驱动电极包含第3、4条驱动电极,并且该Y条该感测电极包含第3、4条感测电极。
因此,如图9B所示,在第二时段,该第一互电容侦测执行于5条驱动电极与5条感测电极,其中该5条驱动电极包含第2条驱动电极至第6条驱动电极,该5条感测电极包含第2条感测电极至第6条感测电极。如此,不须完整的侦测全屏亦可侦测到第一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根据第一时段的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同时侦测出上述的第一外部对象EO1触碰或接近的第3、4条驱动电极与第3、4条感测电极,以及第二外部对象EO2触碰或接近的第6、7条驱动电极与第4、5条感测电极。
如图10B所示,在第二时段中,选取第3、4条驱动电极与第3、4条感测电极,以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并且选取第6、7条驱动电极与第4、5条感测电极,以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该驱动电极与K条该感测电极。
例如,在第二时段中,该第一互电容侦测执行于5条驱动电极与5条感测电极,其中该5条驱动电极包含第2条驱动电极至第6条驱动电极,该5条感测电极包含第2条感测电极至第6条感测电极。在同样的第二时段中,该第二互电容侦测执行于5条驱动电极与5条感测电极,其中该五条驱动电极包含第4条驱动电极至第8条驱动电极,该5条感测电极包含第3条感测电极至第7条感测电极。
上述的X、J可以是大于1,但是小于M的任意整数。上述的Y、K也可以是大于1,但是小于或等于N的任意整数。
再者,在上述全屏互电容侦测中,驱动一条驱动电极时,会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例如,触控面板包含60条感测电极,并且一多任务器可电性耦合20条感测电极。在每一个子时段中,此一多任务器会电性耦合至20条感测电极以进行互电容侦测。因此,每一个子时段只能侦测得20个第一电性信号,所以对应驱动电极的完整互电容侦测需要在3个子时段执行。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处理器,电性耦合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判断至少一个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触控处理器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该触控处理器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随后,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触控处理器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
上述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随后,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或等于N。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随后,触控处理器根据该M x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该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
上述的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或等于N。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随后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再者,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触控面板,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如图8所示,在步骤802中,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步骤804中,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在步骤806中,选取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中的第一驱动电极,并且选取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第一感测电极。在步骤808中,在第二时段,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以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该M条驱动电极包含该X条驱动电极,并且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选取的该第一驱动电极,其中该X小于M。该N条驱动电极包含该Y条驱动电极,并且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选取的该第一感测电极,其中Y小于N。
在步骤804之后,可以依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如步骤810所示。在步骤808之后,可以依据该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如步骤812所示。
再者,在步骤808之后,可以借由重复执行步骤806至步骤808,以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另外,在该第一时段可以同时侦测多个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也可以同时侦测多个外部对象。例如,在步骤814中,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在步骤816中,选取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中的第二驱动电极,并且选取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第二感测电极。在步骤818中,在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该驱动电极与K条该感测电极,以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该M条驱动电极包含该J条驱动电极,并且该J条驱动电极包含选取的该第二驱动电极,其中J小于M。该N条驱动电极包含该K条驱动电极,并且该K条感测电极包含选取的该第二感测电极,其中K小于N。
在步骤814之后,可以依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如步骤820所示。在步骤818之后,可以依据该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判断出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如步骤822所示。
再者,在步骤818之后,可以借由重复执行步骤816至步骤818,以侦测该第二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请参考图9A所示,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根据该M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EO1触碰或接近的第3、4条驱动电极与第3、4条感测电极。在第二时段中,选取第4条驱动电极与第4条感测电极,以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该X条该驱动电极包含第4条驱动电极,并且该Y条该感测电极包含第4条感测电极。
因此,如图9B所示,在第二时段,该第一互电容侦测执行于5条驱动电极与5条感测电极,其中该5条驱动电极包含第2条驱动电极至第6条驱动电极,该5条感测电极包含第2条感测电极至第6条感测电极。如此,不须完整的侦测全屏亦可侦测到第一外部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根据第一时段的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同时侦测出上述的第一外部对象EO1触碰或接近的第3、4条驱动电极与第3、4条感测电极,以及一第二外部对象EO2触碰或接近的第6、7条驱动电极与第4、5条感测电极。
如图10B所示,在第二时段中,选取第4条驱动电极与第4条感测电极,以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并且选取第6条驱动电极与第5条感测电极,以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该驱动电极与K条该感测电极。
例如,在第二时段中,该第一互电容侦测执行于5条驱动电极与5条感测电极,其中该5条驱动电极包含第2条驱动电极至第6条驱动电极,该5条感测电极包含第2条感测电极至第6条感测电极。在同样的第二时段中,该第二互电容侦测执行于5条驱动电极与5条感测电极,其中该五条驱动电极包含第4条驱动电极至第8条驱动电极,该5条感测电极包含第3条感测电极至第7条感测电极。
上述的X、J可以是大于1,但是小于M的任意整数。上述的Y、K也可以是大于1,但是小于N的任意整数。
然而,第一互电容侦测执行于第2条驱动电极至第6条驱动电极,以及第2条感测电极至第6条感测电极。因此,在第二时段中,只需依序驱动第2条驱动电极至第8条驱动电极,并以互电容侦测第2条感测电极至第7条感测电极,即可取得第一外部对象EO1与第二外部对象EO2的移动轨迹。
再者,在上述全屏互电容侦测中,驱动一条驱动电极时,会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例如,触控面板包含60条感测电极,并且一多任务器可电性耦合20条感测电极。在每一个子时段中,此一多任务器会电性耦合至20条感测电极以进行互电容侦测。因此,每一个子时段只能侦测得20个第一电性信号,所以对应驱动电极的完整互电容侦测需要在3个子时段执行。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处理器,电性耦合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的第一驱动电极与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N。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触控处理器在第一时段判断该第一驱动电极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该触控处理器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随后,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触控处理器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一驱动电极,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一感测电极。
上述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的第二驱动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随后,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N。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在该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随后,触控处理器根据该M x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二驱动电极,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二感测电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处理器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该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的第一驱动电极与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N。
在第一时段,判断该第一驱动电极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在该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一驱动电极,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一感测电极。
上述的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的第二驱动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N。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包含该第二驱动电极,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包含该第二感测电极。
上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再者,本发明更提出一种触控处理器,电性耦合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条第二导电条,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依序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该第一导电条;于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对应该第一导电条的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依据所有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
在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时,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分别依据该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决定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四壹维度坐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包含第一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对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上述的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更包含第二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同时对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与对应于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据此,本发明更提出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条第二导电条,其中该触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依序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该第一导电条;于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对应该第一导电条的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依据所有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
在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时,该触控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分别依据该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决定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四壹维度坐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包含第一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对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上述的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更包含第二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同时对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与对应于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上述的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可分离或重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触控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其电性耦合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
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
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在第一时段,该触控处理器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该触控处理器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
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
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
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
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
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
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
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或等于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
在该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
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处理器,更执行:
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9.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应用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M条驱动电极与N条感测电极,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
判断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
执行第一互电容侦测于X条该驱动电极与Y条该感测电极,其中该X条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该Y条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X小于M,Y小于或等于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方法,其中在第一时段,执行全屏互电容侦测,以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并且在第二时段,执行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其中该第二时段较该第一时段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方法,更执行:
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M x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
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第一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该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一触碰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方法,其中该全屏互电容侦测包含下列步骤:
依序驱动每一条驱动电极;
以互电容侦测被驱动的该条驱动电极相应于该N条感测电极的N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在D个子时段中,取得该N个第一电性信号,在每一个子时段中,连续侦测N/D个感测点的第一电性信号,其中Y小于或等于N/D;以及
根据每一条驱动电极的N个第一电性信号取得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
根据该第一互电容侦测,取得X x Y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一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二触碰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
在该第一时段,判断第二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在该第二时段,执行第二互电容侦测于J条驱动电极与K条感测电极,其中J条该驱动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K条该感测电极包含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J小于M,K小于或等于N。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
在该第一时段,执行该全屏互电容侦测于该M条驱动电极与该N条感测电极,以取得该M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以及
根据该M x N个第一电性信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电极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借此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一时段的第三触碰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方法,更包含:
根据该第二互电容侦测,取得J x K个第二电性信号,以判断该第二外部对象在该第二时段的第四触碰位置。
17.一种触控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其电性耦合于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条第二导电条,其中该触控处理器执行下列步骤:
依序提供驱动信号于全部该第一导电条;
于每一条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以取得对应该第一导电条的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
依据所有第一壹维度感测信息产生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
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以及
在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时,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
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覆盖该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
分别依据该至少一个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壹维度坐标决定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并且对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至少一个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
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一个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至少一个第四壹维度坐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包含第一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
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
对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
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外部对象更包含第二外部对象,并且该触控处理器更执行下列步骤:
依据该第一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一壹维度坐标与该第二壹维度坐标,以决定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
同时对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产生相应于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以及
依据该第二贰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对应于该第一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与对应于该第二外部对象的该第三壹维度坐标与该第四壹维度坐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处理器,其中该第一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与该第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分离或重叠。
CN201710202182.4A 2016-03-30 2017-03-30 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Active CN107402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85,357 2016-03-30
US15/085,357 US20160209963A1 (en) 2008-03-19 2016-03-30 Touch processor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2681A true CN107402681A (zh) 2017-11-28
CN107402681B CN107402681B (zh) 2021-02-05

Family

ID=6040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2182.4A Active CN107402681B (zh) 2016-03-30 2017-03-30 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2681B (zh)
TW (2) TWI6296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3256A (zh) * 2019-04-12 2020-10-23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方法、装置与触控系统
CN113805722A (zh) * 2020-06-17 2021-12-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方法、装置与触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144B (zh) * 2021-03-18 2022-04-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處理裝置與觸控系統及其觸控處理方法
US11474640B2 (en) 2016-02-19 2022-10-18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pixel refresh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097A (zh) * 2009-08-05 2009-12-30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CN103034358A (zh) * 2011-09-30 2013-04-10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预测式的触摸表面扫描
CN103049150A (zh) * 2011-10-14 2013-04-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通信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9560B (zh) * 2012-08-31 2015-11-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影像分割的方法與裝置
US9665217B2 (en) * 2014-04-28 2017-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uch panel scan control
US10061449B2 (en) * 2014-12-04 2018-08-28 Apple Inc. Coarse scan and targeted active mode scan for touch and stylus
TWI545482B (zh) * 2015-06-03 2016-08-1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避免顯示雜訊的觸控偵測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097A (zh) * 2009-08-05 2009-12-30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CN103034358A (zh) * 2011-09-30 2013-04-10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预测式的触摸表面扫描
CN103049150A (zh) * 2011-10-14 2013-04-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03049152A (zh) * 2011-10-14 2013-04-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侦测装置与方法
CN103049151A (zh) * 2011-10-14 2013-04-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侦测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3256A (zh) * 2019-04-12 2020-10-23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方法、装置与触控系统
CN111813256B (zh) * 2019-04-12 2023-12-08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方法、装置与触控系统
CN113805722A (zh) * 2020-06-17 2021-12-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方法、装置与触控系统
CN113805719A (zh) * 2020-06-17 2021-12-17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装置与其方法、以及触控系统与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9632B (zh) 2018-07-11
CN107402681B (zh) 2021-02-05
TWI666583B (zh) 2019-07-21
TW201734741A (zh) 2017-10-01
TW201828016A (zh)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9151B (zh) 触摸屏的侦测装置与方法
CN105511704B (zh) 电容笔及其控制器
US20190138153A1 (en) Electronic controller haptic display with simultaneous sensing and actuation
US1005507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 bending of the device
CN107402681A (zh) 触控处理器与触控方法
CN103389841B (zh) 抑制低频噪声干扰的感测方法与装置
CN103941926B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10058711A (zh) 电子板擦与其控制方法
CN104750333B (zh) 触控装置及其基准二维感测信息的更新方法
CN104750329A (zh) 触碰控制器、触碰系统与触摸屏的侦测方法
CN106293175A (zh) 触控处理器、触控装置、触控系统与触控方法
CN103941898B (zh) 触摸屏的侦测装置与方法
CN107157469A (zh) 一种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