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8882A -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8882A
CN107398882A CN201710810529.3A CN201710810529A CN107398882A CN 107398882 A CN107398882 A CN 107398882A CN 201710810529 A CN201710810529 A CN 201710810529A CN 107398882 A CN107398882 A CN 107398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fe
cavity
spring
oriented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05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8105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8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8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88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B25H7/045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ark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内部中空的导向腔体顶部依次安装弹簧、加压片、划线刀,导向腔体内壁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凹槽,加压片能够沿凹槽移动;S2:在导向腔体上方设置转动部、安装部,转动部能够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S3:在安装部上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内设置导向槽、移动部,移动部底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安装部相连;S4:在不平整的平面上划线时,弹簧压缩,转动螺杆,划线刀沿不平整的平面移动;S5:在弧面上划线时,调节连接部的长度,然后使转动部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使划线刀在弧面上划线。本发明划出的线不容易划偏,质量更高,具有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划线设备,具体涉及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划线是机械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广泛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在铸造企业,对新模具首件进行划线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铸件尺寸形状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避免产生批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根据图样和技术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用划线工具画出加工界线,或划出作为基准的点、线的操作过程称为划线。划线分为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只需要在工件一个表面上划线即能明确表明加工界限的,称之为平面划线;需要在工件几个互成不同角度,一般是互相垂直的表面上划线,才能明确表明加工界限的,称为立体划线。对划线的基本要求是线条清晰匀称,定型、定位尺寸准确,由于划线的线条有一定宽度,一般要求精度达到0.25-0.5mm。但是,工件的加工精度不能完全由划线确定,而应该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来保证。
划线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点: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便于复杂工件在加工中的装夹、定位;及时发现不合格毛坯,减小损失;合理安排毛坯的加工余量,减少废品产生;利于正确排料,使材料合理使用。常见的划线工具及使用方法有:1、划线平台:平台由铸铁制成,平台工作表面经过精刨或刮削加工,为划线的基准面;2、划针:划针是在工件上直接划出加工线条的工具,常用钢尺、角尺或样板做导向来划线;3、划线盘:立体划线的主要工具,按需要调节划针高度,并在平台上拖动划线盘,划针即可在工件上划出与平台平行的线来,弯头端可用来找正工件的位置;4、圆规:圆规可以在工件上划圆和圆弧、等分线段、等分角度以及量取尺寸等;5、高度尺:高度尺是为划线盘量取尺寸用的;6、宽座角尺:角尺是钳工常用的测量垂直度的工具,划线时常用作划垂直线或平行线时的导向工具,也可用来调整工件基准在平台上的垂直度;7、V型铁或V型架:通常是用一个或两个V型铁安放圆柱型工件,使圆柱型工件便于定位,划出中心线或找出中心;8、方箱:方箱是用于装夹工件,在方箱上制有V型槽,并附有装夹装置,在V型槽上可装夹一定直径范围的圆柱形工件。
现有的划线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划线刀长度恒定,当零件表面凹凸不平时,划线刀的作用力不均匀,导致划出的线有缺失或者非常不明显,而最终导致零件加工的加工精度降低,并且,现有的划线刀通常只能用于平面零件的划线,而对于弧面零件划线操作就极其不方便,在弧面零件上所划的线容易出现漏划或者不连续,影响最终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划线刀在对表面不平整零件或者弧面零件进行划线操作时,不能调整长度和角度,容易漏划或者不连续,导致最终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内部中空的导向腔体顶部安装弹簧,在弹簧远离导向腔体顶部的一端安装加压片,在加压片远离弹簧的一端下方安装划线刀,所述导向腔体内壁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加压片的外圆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凸片,所述凸片与导向腔体的凹槽相配合,加压片能够沿凹槽移动,且加压片的直径大小与导向腔体内壁直径大小相等,使得加压片的凸片可以沿着导向腔体的凹槽移动,避免划线刀左右摆动而导致划线出错;
S2:在所述导向腔体上方设置转动部,转动部上设置有安装部,转动部和安装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转动部能够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
S3: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内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移动部,移动部底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为伸缩杆结构,连接部下方与安装部相连,移动部上贯穿旋合有螺杆,且移动部能够沿螺杆移动;
S4:在不平整的平面上划线时,对划线刀施加压力,使得弹簧压缩,转动螺杆,则移动部沿螺杆移动,进而带动连接部下方的安装部及导向腔体移动,使划线刀沿不平整的平面移动,当零件表面凸起时,划线刀向上移动,凸片沿凹槽向上移动,弹簧进一步压缩,当零件表面凹陷时,划线刀向下移动,凸片沿凹槽向下移动,弹簧恢复,使得划线刀向下移动,相比现有的划线刀来说,本发明的划线刀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在对表面不平整零件进行划线时,划出的线更加均匀连续,便于提高后续加工的加工精度;
S5:在弧面上划线时,调节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使导向腔体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划线刀的高度,然后使转动部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安装部和导向腔体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使划线刀在弧面上划线。
进一步地,所述划线刀底部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的直径大于导向腔体底部开口的直径,避免弹簧压缩时,划线刀与导向腔体碰撞,导致划线刀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划线刀包括刀杆和刀头,刀杆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刀头顶部设置有与刀杆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刀头连接在刀杆底部,刀头损坏时,可直接更换刀头,更换方便,且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螺杆转动驱动装置可选择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为市面上常见的PLC控制器,用来控制驱动装置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相比现有的划线刀来说,本发明的划线刀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在对表面不平整零件进行划线时,划出的线更加均匀连续,便于提高后续加工的加工精度;转动部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导向腔体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划线刀在导向腔体中移动,使之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弧面零件;刀头为可拆卸式刀头,当刀头损坏时,可直接更换刀头,更换方便,且节约成本;安装部上方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中设置有导向槽,且安装部能够沿导向部的导向槽移动,进而带动划线刀沿固定方向移动,这样划出的线不容易划偏,质量更高,具有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向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向腔体和加压片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划线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导向腔体,2-弹簧,3-加压片,4-划线刀,5-凹槽,6-凸起,7-转动部,8-安装部,9-转轴,10-限位片,11-刀杆,12-刀头,13-导向部,14-导向槽,15-移动部,16-连接部,1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内部中空的导向腔体1顶部安装弹簧2,在弹簧2远离导向腔体1顶部的一端安装加压片3,在加压片3远离弹簧2的一端下方安装划线刀4,导向腔体1内壁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凹槽5,加压片3的外圆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凸片6,凸片6与导向腔体1的凹槽5相配合,加压片3能够沿凹槽5移动,且加压片3的直径大小与导向腔体1内壁直径大小相等,使得加压片3的凸片6可以沿着导向腔体1的凹槽5移动,避免划线刀4左右摆动而导致划线出错;
S2:在导向腔体1上方设置转动部7,转动部7上设置有安装部8,转动部7和安装部8之间通过转轴9连接,且转动部7能够绕转轴9的轴线方向转动;
S3:在安装部8上设置导向部13,导向部13内设置导向槽14,导向槽14内设置移动部15,移动部15底部设置有连接部16,连接部16为伸缩杆结构,连接部16下方与安装部8相连,移动部15上贯穿旋合有螺杆17,且移动部15能够沿螺杆17移动;
S4:在不平整的平面上划线时,对划线刀4施加压力,使得弹簧2压缩,转动螺杆17,则移动部15沿螺杆17移动,进而带动连接部16下方的安装部8及导向腔体1移动,使划线刀4沿不平整的平面移动,当零件表面凸起时,划线刀4向上移动,凸片6沿凹槽5向上移动,弹簧2进一步压缩,当零件表面凹陷时,划线刀4向下移动,凸片6沿凹槽5向下移动,弹簧2恢复,使得划线刀4向下移动,相比现有的划线刀来说,本发明的划线刀4在弹簧2的作用下,使得在对表面不平整零件进行划线时,划出的线更加均匀连续,便于提高后续加工的加工精度;
S5:在弧面上划线时,调节连接部16的长度,使导向腔体1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划线刀4的高度,然后使转动部7绕转轴9的轴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安装部8和导向腔体1绕转轴9的轴线方向转动,使划线刀4在弧面上划线。
其中,划线刀4底部设置有限位片10,限位片10的直径大于导向腔体1底部开口的直径,避免弹簧2压缩时,划线刀4与导向腔体1碰撞,导致划线刀4受损;划线刀4包括刀杆11和刀头12,刀杆11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刀头12顶部设置有与刀杆1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刀头12连接在刀杆11底部,刀头12损坏时,可直接更换刀头12,更换方便,且节约成本;螺杆17连接有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带动螺杆17转动驱动装置可选择电机;驱动装置上连接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为市面上常见的PLC控制器,用来控制驱动装置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内部中空的导向腔体(1)顶部安装弹簧(2),在弹簧(2)远离导向腔体(1)顶部的一端安装加压片(3),在加压片(3)远离弹簧(2)的一端下方安装划线刀(4),所述导向腔体(1)内壁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凹槽(5),所述加压片(3)的外圆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凸片(6),所述凸片(6)与导向腔体(1)的凹槽(5)相配合,加压片(3)能够沿凹槽(5)移动,且加压片(3)的直径大小与导向腔体(1)内壁直径大小相等;
S2:在所述导向腔体(1)上方设置转动部(7),转动部(7)上设置有安装部(8),转动部(7)和安装部(8)之间通过转轴(9)连接,且转动部(7)能够绕转轴(9)的轴线方向转动;
S3:在所述安装部(8)上设置导向部(13),导向部(13)内设置导向槽(14),导向槽(14)内设置移动部(15),移动部(15)底部设置有连接部(16),连接部(16)为伸缩杆结构,连接部(16)下方与安装部(8)相连,移动部(15)上贯穿旋合有螺杆(17),且移动部(15)能够沿螺杆(17)移动;
S4:在不平整的平面上划线时,对划线刀(4)施加压力,使得弹簧(2)压缩,转动螺杆(17),则移动部(15)沿螺杆(17)移动,进而带动连接部(16)下方的安装部(8)及导向腔体(1)移动,使划线刀(4)沿不平整的平面移动,当零件表面凸起时,划线刀(4)向上移动,凸片(6)沿凹槽(5)向上移动,弹簧(2)进一步压缩,当零件表面凹陷时,划线刀(4)向下移动,凸片(6)沿凹槽(5)向下移动,弹簧(2)恢复,使得划线刀(4)向下移动;
S5:在弧面上划线时,调节所述连接部(16)的长度,然后使转动部(7)绕转轴(9)的轴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安装部(8)和导向腔体(1)绕转轴(9)的轴线方向转动,使划线刀(4)在弧面上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刀(4)底部设置有限位片(10),限位片(10)的直径大于导向腔体(1)底部开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刀(4)包括刀杆(11)和刀头(12),刀杆(11)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刀头(12)顶部设置有与刀杆(1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刀头(12)连接在刀杆(1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螺杆(6)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上连接有控制器。
CN201710810529.3A 2017-09-11 2017-09-11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Withdrawn CN107398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0529.3A CN107398882A (zh) 2017-09-11 2017-09-11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0529.3A CN107398882A (zh) 2017-09-11 2017-09-11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8882A true CN107398882A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0529.3A Withdrawn CN107398882A (zh) 2017-09-11 2017-09-11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888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264A (zh) * 2018-06-12 2018-09-14 苏州极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座椅生产用布料划线装置
CN111264151A (zh) * 2020-03-13 2020-06-12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及方法
CN114310833A (zh) * 2022-01-19 2022-04-12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开孔划线装置
CN114589673A (zh) * 2022-04-02 2022-06-0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划线规及舵桨法兰基座的加工方法
CN115972172A (zh) * 2023-03-15 2023-04-18 江苏华兴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开孔用划线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264A (zh) * 2018-06-12 2018-09-14 苏州极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座椅生产用布料划线装置
CN108532264B (zh) * 2018-06-12 2024-05-14 重庆世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座椅生产用布料划线装置
CN111264151A (zh) * 2020-03-13 2020-06-12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棉花种植田用划线装置及方法
CN114310833A (zh) * 2022-01-19 2022-04-12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开孔划线装置
CN114589673A (zh) * 2022-04-02 2022-06-0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划线规及舵桨法兰基座的加工方法
CN114589673B (zh) * 2022-04-02 2024-02-06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划线规及舵桨法兰基座的加工方法
CN115972172A (zh) * 2023-03-15 2023-04-18 江苏华兴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开孔用划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8882A (zh)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CN209520885U (zh) 钢结构机加工仿形划线装置
CN102873514A (zh) 一种带有上下安装止口的结晶器铜管的加工方法
CN107457761A (zh) 在测量过程中调整划线刀位置的方法
CN205630030U (zh) 用于斜面加工的可调节式工装
CN104097087A (zh) 具有导轨面的长轴类零件精刨检验用夹具及加工方法
CN109631720B (zh) 一种环形筒体的测量方法
CN107471185A (zh) 适用于表面不平整的零件的划线设备
CN104117738B (zh) 立式锥形双铣刀数控齿轮倒棱机
CN206622678U (zh) 一种电机外壳加工专用铣床
CN204019331U (zh) 悬臂式定高精密磨床
CN217861231U (zh) 一种精密机械零件划线装置
CN102941252A (zh) 一种丝杆自动矫直装置及方法
CN110877237A (zh) 基于磨床主轴回转中心与工件回转中心偏心的补偿方法
CN201618991U (zh) 薄壁零件钻、镗孔及精铣定位面胎具
CN110732853B (zh) 螺旋桨机器人铣削加工工艺方法
CN203945160U (zh) 具有导轨面的长轴类零件精刨检验用夹具
CN204160471U (zh) 用于加工平面工件的划线工具
CN109877569B (zh) 罐体精准定位组装方法及精准定位装置及精准定位方法
CN102909719B (zh) 梅花头井字线划线法
CN207188807U (zh) 一种数控车床主滑板
CN206869551U (zh) 一种全闭环系统的数控机床
CN110605616A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虚拟销棒的制作及应用方法
CN108098479B (zh) 拨叉式舵柄加工方法
CN206623080U (zh) 一种建筑划线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