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5874A -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5874A
CN107395874A CN201710527856.8A CN201710527856A CN107395874A CN 107395874 A CN107395874 A CN 107395874A CN 201710527856 A CN201710527856 A CN 201710527856A CN 107395874 A CN107395874 A CN 107395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display interface
pictur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78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78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5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5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根据位置变化信息,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该方案通过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来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提高了对显示界面进行控制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屏幕已经成为终端的一个发展趋势。
终端大多采用触控屏,用户在触控屏上触摸产生触控指令,通过终端执行该触控指令,来实现对终端的控制。然而,随着终端屏幕尺寸的增大,由于用户握着终端的手不能完全覆盖屏幕,因此造成用户单手操作的难度加大。比如,一只手拿手机时,难以准确调节视频进度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提高显示界面控制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所述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
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所述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全部或部分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述全部或部分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通过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来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提高了对显示界面控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第一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第二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第三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第四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控制装置,或者集成了所述显示界面控制装置的终端,所述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Windows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InternetDevices)或穿戴式设备等移动设备,上述终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中包括显示界面控制装置,该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终端中。用户按下终端界面上的“单手模式”按钮后,生成触发信号。该终端接收该出发信号后,采集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如图1所示,该图像信息包含人脸图像。再根据该图像信息,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比如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来确定使用用户。接着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根据该位置变化信息来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101,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终端一般采用触控屏,用户在触控屏上触摸产生触控指令,通过终端执行该触控指令,来实现对终端的控制。然而,随着终端屏幕尺寸的增大,由于用户握着终端的手不能完全覆盖屏幕,因此造成用户单手操作的难度加大。比如,一只手拿手机时,难以准确调节视频进度条。故当用户处于单手操控终端状态时,有必要增加新的控制方式来控制终端。
具体的,可以在终端上设置一单手模式,如图1所示,在终端界面上设置“单手模式”选择按钮。当用户按下该选择按钮后,将生成触发信号。当终端检测到该触发信号后,通过摄像设备采集其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比如,通过集成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这些照片或视频构成关于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S102,根据图像信息,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
具体的,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来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两个模式识别的过程。由于人脸的生物特征具有总体结构相似性和个体局部差异性,因此先提取人脸的结构特征,将人脸从背景图案中分离出来,得到人脸图像。具体可以通过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基于肤色模型的方法、基于统计理论的方法来将人脸分离出来。
接着,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人脸识别,可以通过几何结构方法、局部特征方法、深度学习方法等来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对比辨识,以区分图像中人脸的身份,进而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
S103,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既可以把使用用户当作参照物,即使用用户的位置固定不动,只改变终端的位置;也可以把终端当作参照物,即终端的位置固定不变,只改变使用用户的位置。
当以使用用户作为参照物时,该位置变化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相对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移动距离等信息。当以终端作为参照物时,该位置变化信息可以包括使用用户相对终端的运动轨迹、移动距离等。
比如测量终端相对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可以采集预设时间段内,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再从多个图像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最后根据特征点在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S104,根据位置变化信息,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其中,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包括对显示界面上的应用进行控制,比如控制应用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音量大小等。具体的,当位置变化信息为移动距离时,可以根据移动距离的长短来控制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
本实施例将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本发明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做进一步介绍,请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包括:
S201,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终端一般采用触控屏,用户在触控屏上触摸产生触控指令,通过终端执行该触控指令,来实现对终端的控制。然而,随着终端屏幕尺寸的增大,由于用户握着终端的手不能完全覆盖屏幕,因此造成用户单手操作的难度加大。比如,一只手拿手机时,难以准确调节视频进度条。故当用户处于单手操控终端状态时,有必要增加新的控制方式来控制终端。
具体的,可以在终端上设置一单手模式,如图1所示,在终端界面上设置“单手模式”选择按钮。当用户按下该选择按钮后,将生成触发信号。当终端检测到该触发信号后,通过摄像设备采集其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比如,通过集成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这些照片或视频构成关于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S202,当图像信息包括具有多个人脸图像的图片时,从多个人脸图像中,选取位于预设位置范围的目标人脸图像。
S203,根据目标人脸图像,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
如图4所示,当开启终端上的摄像头后,可能会拍摄到具有多个人脸图像的图片。为了从这多个人脸图像中,确定使用用户的身份,可以去除干扰人脸图像。具体的,由于使用用户使用手机时,一般正对终端屏幕,因此终端拍摄到的使用用户的人脸一般位于图片的中间区域,因此可以在图片中间区域设置一预设位置范围。当某个人脸图像处于该预设位置范围时,该人脸图像的身份即使用用户。
在确定了使用用户后,将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既可以把使用用户当作参照物,即使用用户的位置固定不动,只改变终端的位置;也可以把终端当作参照物,即终端的位置固定不变,只改变使用用户的位置。
当以使用用户作为参照物时,该位置变化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相对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移动距离等信息。当以终端作为参照物时,该位置变化信息可以包括使用用户相对终端的运动轨迹、移动距离等。
具体的,可以根据如下步骤来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
从多个图像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根据特征点在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0秒,20秒,30秒等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的时间段值。如图5所示,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了使用用户的三个图像:图像1、图像2和图像3。然后对每个图像,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其中特征点能够反映图像的本质特征,即能够识别使用用户。最后根据特征点在多个图像中的位置,来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具体的,可以将这些图像重合,然后保留每个特征点。如图5所示,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为笔直向上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以使用用户作为参照物,则可以得出终端的运动轨迹为笔直向下运动,即与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反向。
S204,采集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以及预设时间后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使用用户和终端之间的移动距离。如图6所示,先采集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预设时间后,再采集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
S205,从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接着,从第一图片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其中特征点能够反映图像的本质特征,即能够识别使用用户。同理的,还从第二图片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S206,根据特征点在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上的位置,计算移动距离。
最后,可以将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重合设置成第三图片。在第三图片与第一图片相同位置,保留第一图片上的特征点,在第三图片与第二图片相同位置,保留第二图片上的特征点。然后计算这两个特征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即可以计算终端和使用用户之间的移动距离d。
S207,获取移动距离跟预设移动距离的百分比。
S208,根据百分比,调节显示界面中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
假设移动距离为3厘米,预设移动距离为10厘米,则可以计算到移动距离跟预设移动距离的百分比为30%。具体的,可以将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也调节至该百分比,即30%。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界面控制装置,该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中,该终端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照图7,显示界面控制装置30包括采集模块301、确定模块302、获取模块303以及控制模块304,具体描述如下:
采集模块301,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可以在终端上设置一单手模式,如图1所示,在终端界面上设置“单手模式”选择按钮。当用户按下该选择按钮后,将生成触发信号。当采集模块301检测到该触发信号后,通过摄像设备采集其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比如,通过集成在终端上的摄像头,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这些照片或视频构成关于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图像信息,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
具体的,确定模块302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来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两个模式识别的过程。由于人脸的生物特征具有总体结构相似性和个体局部差异性。因此确定模块302先提取人脸的结构特征,将人脸从背景图案中分离出来,得到人脸图像。具体可以通过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基于肤色模型的方法、基于统计理论的方法来将人脸分离出来。
接着,确定模块302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人脸识别,可以通过几何结构方法、局部特征方法、深度学习方法等来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对比辨识,以区分图像中人脸的身份,进而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
获取模块303,用于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
比如测量终端相对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获取模块303可以采集预设时间段内,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再从多个图像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最后根据特征点在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控制模块304,用于根据位置变化信息,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其中,控制模块304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包括对显示界面上的应用进行控制,比如控制应用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音量大小等。具体的,当位置变化信息为移动距离时,控制模块304可以根据移动距离的长短来控制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变化信息还包括用户的运动轨迹,获取模块303包括第一采集子模块3031、第一提取子模块3032和第一确定子模块3033,具体描述如下:
第一采集子模块3031,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
第一提取子模块3032,用于从多个图像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第一确定子模块3033,用于根据特征点在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0秒,20秒,30秒等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的时间段值。如图5所示,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采集子模块3031采集了使用用户的三个图像:图像1、图像2和图像3。然后,第一提取子模块3032对每个图像,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其中特征点能够反映图像的本质特征,即能够识别使用用户。最后,第一确定子模块3033根据特征点在多个图像中的位置,来确定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具体的,第一确定子模块3033可以将这些图像重合,然后保留每个特征点。如图5所示,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为笔直向上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以使用用户作为参照物,则可以得出终端的运动轨迹为笔直向下运动,即与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反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变化信息包括用户的移动距离,获取模块303包括第二采集子模块3034、第二提取子模块3035和计算子模块3036,具体描述如下:
第二采集子模块3034,用于采集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以及预设时间后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
第二提取子模块3035,用于从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计算子模块3036,用于根据特征点在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上的位置,计算移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使用用户和终端之间的移动距离。如图6所示,第二采集子模块3034先采集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预设时间后,再采集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
接着,第二提取子模块3035从第一图片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其中特征点能够反映图像的本质特征,即能够识别使用用户。同理的,第二提取子模块3035还从第二图片中提取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最后,计算子模块3036可以将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重合设置成第三图片。在第三图片与第一图片相同位置,保留第一图片上的特征点,在第三图片与第二图片相同位置,保留第二图片上的特征点。然后计算这两个特征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即可以计算终端和使用用户之间的移动距离d。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4包括获取子模块3041和调节子模块3042,具体描述如下:
获取子模块3041,用于获取移动距离跟预设移动距离的百分比。
调节子模块3042,用于根据百分比,调节显示界面中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
假设移动距离为3厘米,预设移动距离为10厘米,则获取子模块3041可以计算到移动距离跟预设移动距离的百分比为30%。具体的,调节子模块3042可以将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也调节至该百分比,即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信息包括具有多个人脸图像的图片,确定模块302包括选取子模块3021和第二确定子模块3022,具体描述如下:
选取子模块3021,用于从多个人脸图像中,选取位于预设位置范围的目标人脸图像。
第二确定子模块3022,用于根据目标人脸图像,确定终端的使用用户。
如图4所示,当开启终端上的摄像头后,可能会拍摄到具有多个人脸图像的图片。为了从这多个人脸图像中,确定使用用户的身份,可以去除干扰人脸图像。具体的,由于使用用户使用手机时,一般正对终端屏幕,因此终端拍摄到的使用用户的人脸一般位于图片的中间区域,因此选取子模块3021可以在图片中间区域设置一预设位置范围,用于选取目标人脸图像。然后当某个人脸图像处于该预设位置范围时,第二确定子模块3022确定该人脸图像的身份即使用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请参考图8,该终端1000可以包括该终端1000包括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等部件。其中存储器1001中存储有可以在处理器1002中运行的多条指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器10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其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处理器10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1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处理器1002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1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器1002检测到触发信号后,采集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再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最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变化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轨迹,处理器1002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步骤时,还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所述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从所述多个图像中,提取所述使用用户的特征点;根据所述特征点在所述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移动距离,处理器1002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步骤时,还采集所述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以及预设时间后所述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中,提取所述使用用户的特征点;根据所述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上的位置,计算所述移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执行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步骤时,还获取所述移动距离跟预设移动距离的百分比;根据所述百分比,调节所述显示界面中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信息包括具有多个人脸图像的图片,处理器1002执行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时,还从所述多个人脸图像中,选取位于预设位置范围的目标人脸图像;根据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通过获取终端与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来对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提高了对显示界面控制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终端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用于执行如显示界面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所述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
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所述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
从所述多个图像中,提取所述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根据所述特征点在所述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移动距离,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以及预设时间后所述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
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中,提取所述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根据所述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上的位置,计算所述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距离跟预设移动距离的百分比;
根据所述百分比,调节所述显示界面中播放应用的播放进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息包括具有多个人脸图像的图片,所述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步骤,包括:
从所述多个人脸图像中,选取位于预设位置范围的目标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
6.一种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处于单手模式时,采集所述终端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使用用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使用用户之间的位置变化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对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变化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轨迹,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所述使用用户的多个图像;
第一提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图像中,提取所述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点在所述多个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使用用户的运动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变化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移动距离,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使用用户的第一图片,以及预设时间后所述使用用户的第二图片;
第二提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中,提取所述使用用户的特征点;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二图片上的位置,计算所述移动距离。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1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界面控制方法。
CN201710527856.8A 2017-06-30 2017-06-30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ending CN107395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856.8A CN107395874A (zh) 2017-06-30 2017-06-30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856.8A CN107395874A (zh) 2017-06-30 2017-06-30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5874A true CN107395874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35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7856.8A Pending CN107395874A (zh) 2017-06-30 2017-06-30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58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264A (zh) * 2018-08-3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界面调整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81903A (zh) * 2019-03-27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7236A (ko) * 2009-08-13 2011-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914126A (zh) * 2012-12-31 2014-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播放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007826A (zh) * 2014-06-17 2014-08-27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脸部动作识别技术的视频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775424A (zh) * 2017-01-13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7236A (ko) * 2009-08-13 2011-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914126A (zh) * 2012-12-31 2014-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播放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007826A (zh) * 2014-06-17 2014-08-27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脸部动作识别技术的视频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775424A (zh) * 2017-01-13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264A (zh) * 2018-08-3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界面调整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81903A (zh) * 2019-03-27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9632B (zh) 一种手势控制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636649B (zh) 电子设备及其导引方法
CN108376031B (zh) 阅读页面翻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3729128B (zh) 一种摄像设备变换焦距的方法及装置
CN1311322C (zh) 移动终端
CN103903213B (zh) 一种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1477592B1 (ko) 카메라 기반 정보 입력 방법 및 단말
EP3195195A1 (en) Pseudo random guided fingerprint enrolment
CN107622483A (zh)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终端
CN107483834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连拍方法及装置和相关介质产品
CN103065134A (zh) 一种具有提示信息的指纹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4583902A (zh) 改进的手势的识别
CN110113523A (zh) 智能拍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24274A (zh)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0245250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982326A (zh) 焦距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607591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395874A (zh)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1673329A (zh) 生物特征数据建立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5468249B (zh) 智能互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44686A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7357424B (zh) 一种手势操作的识别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92816A (zh) 一种拍照搜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68291A (zh) 一种应用程序删除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517298A (zh)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