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1867A -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1867A
CN107391867A CN201710640301.4A CN201710640301A CN107391867A CN 107391867 A CN107391867 A CN 107391867A CN 201710640301 A CN201710640301 A CN 201710640301A CN 107391867 A CN107391867 A CN 107391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coordinate system
compensation
under
stress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03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1867B (zh
Inventor
吴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yu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403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1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1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1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1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1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S20、将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S30、判断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不小于则执行S40,否则执行S70;S40、对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S50、根据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S60、分别更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重新执行S20;S70、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铝合金和高强钢的应用日益普及,板料冲压回弹问题的解决方案越发得到冲压行业的关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模具型面补偿技术解决板料冲压回弹问题。具体过程包括: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有限网格单元)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单元;将所述零件网格单元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判断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不小于,根据所述偏差值对模具型面网格进行补偿;通过补偿后的模具型面网格重复上述成形仿真、切边仿真、回弹仿真、偏差值判断过程,直至偏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然而,上述补偿技术的迭代过程,需要重复执行成形仿真、切边仿真和模具型面的补偿过程,迭代过程复杂且补偿过程耗时费力,导致模具型面设计和模具制作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能够快捷、有效并且低成本地设计冲压模具型面。
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S20、将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S30、判断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不小于则执行S40,否则执行S70;S40、根据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S50、根据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数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S60、根据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和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分别更新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重新执行所述S20;S70、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成形切边模块,用于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
回弹仿真模块,与所述成形切边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成形切边模块得到的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
偏差判断模块,与所述回弹仿真模块相连,用于判断回弹仿真模块得到的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补偿模块,与所述偏差判断模块相连,用于当偏差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不小于时,根据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应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数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更新模块,分别与所述补偿模块和所述应力计算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和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分别更新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重新执行所述回弹仿真模块;
型面计算模块,与所述偏差判断模块相连,用于当偏差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小于时,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回弹补偿的实施对象为产品零件网格,这不同于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实施的对象为模具型面。在现有方法的回弹补偿迭代过程中,用于进行回弹仿真的产品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是根据模具型面通过再一次的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的,而本发明提供的应力获取方式则是根据产品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通过简单的数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在回弹补偿迭代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进行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迭代过程快捷高效。与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回弹补偿方法能够节省近三分之二的迭代计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某零件的回弹仿真结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某零件截面线的回弹结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某零件截面线的补偿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局部放大的某零件截面线的补偿变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某零件补偿后回弹前结果和回弹后结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某零件第三轮补偿后的产品零件网格;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中某零件补偿后的模具型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进行冲压零件回弹补偿的快捷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模具型面属于一种有限单元网格。
步骤102、将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
步骤103、判断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步骤103确定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104;否则执行步骤107。
步骤104、根据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4获取补偿后零件网格的过程包括:获取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根据所述偏差值通过反向位移补偿法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即根据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产品零件网格坐标反向修正。
步骤105、根据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5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的过程包括:对于产品零件网格的任一网格单元,将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全局坐标系下转换到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通过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将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其中,将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全局坐标系下转换到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包括:根据该网格单元的单元应力值[σG]和该网格单元的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β],通过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一,获取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σL];所述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一为:[σL]=[β][σG][β]T。以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Oxyz下的单元应力值为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Ox’y’z’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为为例,该网格单元的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β]为其中l1,m1,n1为x,与x、y、z的夹角余弦;l2,m2,n2为y,与x、y、z的夹角余弦;l3,m3,n3为z,与x、y、z的夹角余弦。
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包括:通过有限元算法获取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根据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和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σL]之和,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所述当回弹补偿过程中网格单元的变形较小时,其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可以忽略不计;即针对变形较小的网格单元,
将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包括:根据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和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的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通过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二,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所述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二为以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为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Oxyz下的单元应力值为为例,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的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其中与x、y、z的夹角余弦;与x、y、z的夹角余弦;与x、y、z的夹角余弦。
步骤106、根据补偿后的零件网格和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分别更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6更新产品零件网格及其单元应力值后,重新执行步骤102。
步骤107、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7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的方式可以为:将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的型面作为目标型面,通过拓扑几何算法计算生成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某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示例,该零件(材质DP600,料厚1.6毫米)的回弹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为便于实施例的说明,以对称平面201处的零件截面线为代表阐述零件的回弹补偿过程,图3示出了该截面线的回弹结果,包括回弹前零件网格截面线301和回弹后零件网格截面线302。设定回弹后零件网格与产品设计的偏差值的预设阈值为0.1毫米,回弹补偿前,该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经过三轮的反向位移补偿之后,回弹后的结果与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图4示出了零件截面线在三轮的零件网格反向位移补偿过程中的变化,其中a和b为被图5局部放大的截面;图5示出了图4经局部放大后的产品设计截面线401与第一轮补偿后的零件网格截面线402及第二、三轮补偿后的零件网格截面线403的变化;图6示出了零件截面线在第三轮零件网格补偿之后的回弹前结果601和回弹后结果602,回弹后的结果与产品设计得到较好吻合。图7示出了第三轮补偿后的产品零件网格。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轮补偿后的产品零件网格计算得到的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回弹补偿的实施对象为产品零件网格,这不同于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实施的对象为模具型面。在现有方法的回弹补偿迭代过程中,用于进行回弹仿真的产品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是根据模具型面通过再一次的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的,而本发明提供的应力获取方式则是根据产品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通过简单的数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在回弹补偿迭代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进行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迭代过程快捷高效。与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回弹补偿方法能够节省近三分之二的迭代计算时间。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包括:
成形切边模块901,用于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
回弹仿真模块902,与所述成形切边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成形切边模块得到的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
偏差判断模块903,与所述回弹仿真模块相连,用于判断回弹仿真模块得到的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补偿模块904,与所述偏差判断模块相连,用于当偏差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不小于时,根据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应力计算模块905,用于根据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数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更新模块906,分别与所述补偿模块和所述应力计算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和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分别更新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重新执行所述回弹仿真模块;
型面计算模块907,与所述偏差判断模块相连,用于当偏差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小于时,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成形切边模块901至型面计算模块907实现回弹补偿的过程,与图1所示的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
偏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
补偿子模块,与所述偏差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差获取子模块获取的偏差值通过反向位移补偿法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在本实施例中,补偿模块获取补偿后零件网格的过程,与图1所示的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中,所述应力计算模块,包括:
局部变换子模块,用于对于产品零件网格的任一网格单元,将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全局坐标系下转换到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
应力补偿子模块,与所述局部变换子模块相连,用于通过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后的单元应力值;
全局变换子模块,与所述应力补偿子模块相连,用于将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应力计算模块获取补偿后的单元应力值的过程,与图1所示的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中,所述应力补偿子模块,包括:
应力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有限元算法获取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
应力补偿单元,与所述应力获取单元相连,根据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和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σL]之和,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局部变换子模块获取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和全局变换子模块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的过程,与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回弹补偿的实施对象为产品零件网格,这不同于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实施的对象为模具型面。在现有方法的回弹补偿迭代过程中,用于进行回弹仿真的产品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是根据模具型面通过再一次的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的,而本发明提供的应力获取方式则是根据产品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通过简单的数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的单元应力值,在回弹补偿迭代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进行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迭代过程快捷高效。与现有的回弹补偿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回弹补偿方法能够节省近三分之二的迭代计算时间。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
S20、将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
S30、判断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不小于则执行S40,否则执行S70;
S40、根据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S50、根据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S60、根据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和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分别更新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重新执行所述S20;
S70、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包括:
S401、获取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
S402、根据所述偏差值通过反向位移补偿法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包括:
S501、对于产品零件网格的任一网格单元,将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全局坐标系下转换到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
S502、通过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S503、将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1,包括:
根据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σG]和该网格单元的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β],通过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一,获取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σL];
所述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一为:[σL]=[β][σG][β]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2,包括:
S5021、通过有限元算法获取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
S5022、根据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和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σL]之和,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3,包括:
根据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和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的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通过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二,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所述应力坐标变换公式二为
7.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形切边模块,用于根据回弹补偿前的模具型面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仿真和切边仿真,得到产品零件网格;
回弹仿真模块,与所述成形切边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成形切边模块得到的产品零件网格进行回弹仿真,得到回弹后零件网格;
偏差判断模块,与所述回弹仿真模块相连,用于判断回弹仿真模块得到的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补偿模块,与所述偏差判断模块相连,用于当偏差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不小于时,根据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应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计算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更新模块,分别与所述补偿模块和所述应力计算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和所述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分别更新所述产品零件网格和产品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重新执行所述回弹仿真模块;
型面计算模块,与所述偏差判断模块相连,用于当偏差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小于时,根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产品零件网格获取补偿后的模具型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
偏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回弹后零件网格与预设产品设计的偏差值;
补偿子模块,与所述偏差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差获取子模块获取的偏差值通过反向位移补偿法对所述产品零件网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零件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计算模块,包括:
局部变换子模块,用于对于产品零件网格的任一网格单元,将该网格单元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全局坐标系下转换到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
应力补偿子模块,与所述局部变换子模块相连,用于通过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全局变换子模块,与所述应力补偿子模块相连,用于将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从自身的局部坐标系下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得到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全局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补偿子模块,包括:
应力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有限元算法获取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
应力补偿单元,与所述应力获取单元相连,根据该网格单元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值[Δσ]和该网格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补偿前的单元应力值[σL]之和,获取该网格单元对应的补偿后零件网格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应力值所述
CN201710640301.4A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391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0301.4A CN107391867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0301.4A CN107391867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1867A true CN107391867A (zh) 2017-11-24
CN107391867B CN107391867B (zh) 2020-10-27

Family

ID=6034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0301.4A Active CN107391867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186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1736A (zh) * 2018-08-22 2018-12-28 上海博汇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张力板件的整体补偿方法
CN109992912A (zh) * 2019-04-09 2019-07-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最优回弹补偿系数确定方法
CN110633497A (zh) * 2019-08-15 2019-12-3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量补偿因子冲压件回弹补偿方法
CN111229879A (zh) * 2020-01-14 2020-06-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双曲度板成形回弹的回弹比矩阵描述和回弹补偿方法
CN112453160A (zh) * 2020-11-24 2021-03-09 李方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矫正方法
CN113704888A (zh) * 2021-08-23 2021-11-26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单元应力筛选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349A (zh) * 2009-05-06 2009-09-30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边缘线或截面线网格映射的回弹补偿面生成方法
CN102930115A (zh) * 2012-11-16 2013-02-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基于有限元模具型面回弹补偿的壁板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CN106096139A (zh) * 2016-06-12 2016-11-09 湖南大学 一种利用回弹补偿的冲压件回弹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349A (zh) * 2009-05-06 2009-09-30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曲面边缘线或截面线网格映射的回弹补偿面生成方法
CN102930115A (zh) * 2012-11-16 2013-02-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基于有限元模具型面回弹补偿的壁板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CN106096139A (zh) * 2016-06-12 2016-11-09 湖南大学 一种利用回弹补偿的冲压件回弹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NG SHAWN CHENG等: ""An accelerated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
甘忠: ""网格节点综合调整补偿法"", 《塑性工程学报》 *
黄霖 等: ""铝合金厚板时效成形回弹补偿算法"", 《航空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1736A (zh) * 2018-08-22 2018-12-28 上海博汇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张力板件的整体补偿方法
CN109992912A (zh) * 2019-04-09 2019-07-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最优回弹补偿系数确定方法
CN110633497A (zh) * 2019-08-15 2019-12-3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量补偿因子冲压件回弹补偿方法
CN110633497B (zh) * 2019-08-15 2021-04-2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量补偿因子冲压件回弹补偿方法
CN111229879A (zh) * 2020-01-14 2020-06-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双曲度板成形回弹的回弹比矩阵描述和回弹补偿方法
CN112453160A (zh) * 2020-11-24 2021-03-09 李方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矫正方法
CN113704888A (zh) * 2021-08-23 2021-11-26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单元应力筛选方法
CN113704888B (zh) * 2021-08-23 2024-02-2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单元应力筛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1867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1867A (zh) 一种冲压零件的回弹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02165451B (zh) 成形模拟方法、成形模拟装置、程序、存储介质及基于模拟结果的成形方法
CN101339574B (zh) 基于回弹补偿的混凝土搅拌叶片模具型面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07563066A (zh)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回弹过程模具补偿方法
EP3382581B1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a die surface
Lin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CAD/CAE/CAM system for stamping dies for automobiles
EP2284738A1 (en) Integration of functional CAE data in the CAD based design process for industrial design, esp. cars, motorbikes or aeronautic vehicles
CN104573281B (zh) 一种考虑回弹补偿的复杂空间曲面薄板成型模面设计方法
JP5002411B2 (ja) モデル設計システム
CN101574716A (zh) 金属片部件的成形方法和设计方法
KR20090046963A (ko) 형상 불량 요인 특정 방법,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CN104281725A (zh) 三维多曲度零件拉弯成型方法
CN106096139B (zh) 一种利用回弹补偿的冲压件回弹控制方法
CN105279303A (zh) 用于回弹补偿的有限元模拟中的应力释放
CN105893661A (zh) 一种多工位级进模模具母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JP2006263788A (ja) 見込み金型形状設計システム
Parsa et al. Optimization of initial blank shape predicted based on inverse finite element method
DE102016207821B4 (de) Verfahren zum Modellieren von Verzerrung in gegossenen Verbundwerkstoffen
JP2006031594A (ja)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の形状決定方法、および被成形材のプレス成形方法
Azaouzi et al. An heuri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he blank shape design of high precision metallic parts obtained by a particular stamping process
Hongzh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heet metal forming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CN115270426A (zh) 冲压回弹补偿控制方法
CN104298830A (zh) 一种基于最优化方法的回弹补偿系数获取方法
Xiong et al. Rapid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for age forming based on quasi Newton method
Boğoçlu et al. EXAMINATION OF THE SPRINGBACK PARAMETERS FORAUTOMOTIVE BODYPART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Room 318, No. 9, Zhifeng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99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Zhi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No. 38, Zhejia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Xih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Wu J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rebound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mping part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dong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Zhiyua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006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