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0722B -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0722B
CN107370722B CN201710403198.1A CN201710403198A CN107370722B CN 107370722 B CN107370722 B CN 107370722B CN 201710403198 A CN201710403198 A CN 201710403198A CN 107370722 B CN107370722 B CN 107370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ata frame
network
relay gateway
network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31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0722A (zh
Inventor
李波
张聚明
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H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H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H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31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0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0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包括主控CPU和无线AP子卡,所述主控CPU与所述无线AP子卡电连接;所述主控CPU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所述无线AP子卡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所述系统包括无线调度台、CPE、AP和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所述无线调度台、所述CPE、所述AP与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无线连接。通过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中继网关的无线组网,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调度通信领域,传统的中继网关利用以太网口,通过SIP/H.323(VoIP通信协议,VoIP,Voice over IP Network,网络电话)协议与软交换系统互连,利用E1(一种基群速率接口)接口,通过No.7、DSS1、QSIG等信令与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Exchange,私用自动交换分机)/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相连,最终实现PSTN与IP网络的互联。此类网关产品,不具备无线接入的能力,无法接入目前基于3G/4G/LTE技术的移动互联网络,严重制约了其组网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能接入无线网络,极大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包括主控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和无线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子卡,所述主控CPU与所述无线AP子卡电连接;
所述主控CPU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
所述无线AP子卡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通过将有线网络的数据帧转换成无线网络的数据帧从而实现接入无线网络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继网关不能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获得了可以实现接入无线网络的有益效果。
优选地,所述主控CPU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PSTN网络的地址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帧采用CAPWAP(Control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 ProtocolSpecification,无线接入点的控制和配置协议)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AP子卡;所述第一网络用户为IP网络用户。这样可以实现IP网络与无线网络的交互。
优选地,所述无线AP子卡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这样可以实现WLAN网络与IP网络的交互。
优选地,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这样可以实现WLAN网络与PSTN网络的交互。
优选地,所述无线AP子卡包括源路由网桥,所述源路由网桥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帧,以及将所述第三数据帧转换为所述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数据帧、所述第四数据帧均为802.3帧,所述第二数据帧和第三数据帧均为802.11帧。
优选地,所述无线AP子卡包括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所述MIMO天线在进行安装时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内置方式、外置方式、内置和外置方式;
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还包括VoIP子卡,所述VoIP子卡与所述主控CPU电连接,所述VoIP子卡与所述主控CPU之间采用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隧道协议进行通信以及数据搬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无线调度台、CPE(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AP和所述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所述无线调度台、所述CPE、所述AP与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系统通过将无线调度台、CPE、AP和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进行无线连接组网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有线组网方式铺设及维护成本较高以及组网灵活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组网并接入无线互联网络,以及提高组网灵活性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交互方法,采用所述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CPU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
所述无线AP子卡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网络交互方法通过将有线网络的数据帧转换成无线网络的数据帧从而实现接入无线网络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继网关不能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获得了可以实现接入无线网络的有益效果。
优选地,在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的步骤中,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是否属于PSTN网络的地址,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AP子卡;所述第一网络用户为IP网络用户。
优选地,所述网络交互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无线AP子卡在检测到第二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
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的WNPU芯片数据中继和转发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的CAPWAP隧道协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1包括主控CPU11、无线AP子卡12、VoIP子卡13、FPGA14和32E1子卡15。所述无线AP子卡12、VoIP子卡13、所述FPGA14均与所述主控CPU11电连接,所述VoIP子卡13、所述32E1子卡15均与所述FPGA14电连接。
所述主控CPU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所述无线AP子卡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所述第一网络用户为IP网络用户,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所述IP网络用户来自于IP网络,所述WLAN网络用户来自于WLAN网络。从而该中继融合网关实现IP网络与WLAN网络的无线连接。
此外,该主控CPU还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PSTN网络的地址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AP子卡。
所述无线AP子卡还用于在检测到WLAN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所述无线AP子卡中的网桥单元采用源路由网桥,所述源路由网桥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帧,以及将所述第三数据帧转换为所述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数据帧、所述第四数据帧均为802.3帧,所述第二数据帧和第三数据帧均为802.11帧。
以下,对图1和图2中所示的内容作如下说明:
所述主控CPU11采用COME(定义了将CPU及其最小系统集成到一个尺寸和接口统一的模块上的架构)架构平台,所述32E子卡15能够提供32*2M语音带宽,共计1024个时隙,支持960语音B通道,所述FPGA和32E1子卡之间包括media data(媒体数据)传输通道和control signal(控制信号)传输通道。VoIP子卡还包括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芯片、CSP(Control Stream Processing,控制流处理)芯片、MSP(MediaStream Processing,媒体流处理)芯片、SDK Client和以太网卡,FPGA与MSP芯片之间传输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主控CPU中还包括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组件互联)总线接口,与FPGA通过PCI进行通信。主控CPU中的SDK server与SDK Client通过自定义SDK隧道传输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所述FPGA采用1024*1024交换矩阵。
具体地说,本发明实施例的IP网络与WLAN网络间媒体/信令流的交互过程如下:
IP网络至WLAN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IP网络用户发起业务请求时,主控CPU通过NC(网络通信模块,其中,SocketPooling为套接字池)接收IP网络传来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消息,NC收到SIP消息后交由主控CPU的业务处理模块进行解析处理,业务处理模块判断路由目的地址不是发往PSTN网络的ISDN号码,将控制权交由无线接入控制单元,该无线接入控制单元通过采用CAPWAP隧道协议把从有线口来的802.3(一种以太网协议)帧发往无线AP子卡中的WNPU(Wireless Network Processing Unit,无线网络处理单元)芯片,WNPU芯片作为中间设备,解析后直接交给网桥单元处理,网桥单元采用源路由网桥,由网桥单元根据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来决定丢弃还是发往无线端。无线端net80211栈从内核收到自定义协议类型的数据帧后,直接将整个802.11(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帧发送到无线用户Station。从而通过该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实现数据从IP网络到WLAN网络的传输。
WLAN网络至IP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反之,当WLAN网络用户发起业务请求时,由WLAN网络中的移动用户先发出802.11帧,无线AP子卡内的net80211栈接收802.11帧,并把整个802.11帧作为802.3有线帧的数据单元,构造802.3帧,其中,该802.3帧中的目的MAC为中继网关TG MAC,源MAC为STA MAC,然后将802.3帧传给WNPU芯片,WNPU芯片收到设备驱动MAC帧后,如果判断该设备属于网桥,则由网桥单元判定该设备MAC帧是否发往该网桥单元连接的设备,如果是,则将数据帧送往WNPU芯片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协议栈处理;若否,通过地址学习查找到目的地址所对应的设备,然后通过该设备驱动转发出去。
TCP/IP协议栈将802.3帧封装成CAPWAP隧道协议格式数据帧,再加上IP/UDP(Internet Protocol/User Datagram Protocol,因特网互联协议/用户数据报文协议)头,通过CAPWAP隧道发往主控CPU,由主控CPU的无线接入控制单元负责接收、解析处理,主控CPU的业务处理模块根据无线接入控制单元的处理结果完成自定义协议类型识别、入中继规则检查、路由目的IP确认等一系列操作,最后通过SWITCH芯片1路由到IP网络用户。从而实现WLAN网络到IP网络的数据通信。
综上所述,该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实现了IP网络与WLAN网络的交互,提高了该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组网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PSTN网络与IP网络的媒体/信令流的交互过程如下:
PSTN网络至IP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PSTN网络用户发起业务请求,32E1子卡接收PSTN网络传来的媒体/信令流,其中,媒体/信令流通过VoIP子卡的DSP芯片将其打成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包,主控CPU负责在DSP芯片和网口间搬运RTP包。媒体/信令流经FPGA的D通道进入主控CPU,主控CPU中断接收后送往数据链路L2层状态机,L2层解析后送往呼叫控制L3层,L3层配合主控CPU中的业务处理模块中的SL业务逻辑子模块完成入中继ISDN(Integrated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解析、入局号码规则检测、出中继号码规则匹配、出局路由确认等一系列操作。之后,SL业务逻辑子模块通过自定义SDK隧道协议接口控制VoIP子卡,分配并激活DSP芯片通道,关联32E1子卡中的E1电路时隙,同时发起与IP网络的连接请求,当链路建立、通道激活、通道和时隙绑定及IP连接均成功后,双方进入正常语音通话状态。
IP网络至PSTN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反之,IP网络用户发起业务请求时,主控CPU通过NC接收IP网络传来的媒体/信令流,信令主要为SIP协议消息,NC收到SIP消息后交由业务处理模块处理,主要完成入中继号码提取、规则匹配检查、空闲电路时隙分配等操作,操作成功后,通过SDK接口控制VoIP子卡分配可用的DSP芯片通道,并将DSP芯片通道和已成功分配的电路时隙进行绑定,然后激活DSP芯片通道。在此,IP网络传来的媒体/信令流仍需经FPGA与DSP芯片间的通道及FPGA进行双向交互,最终通过32E1子卡送往PSTN网络。从而实现IP网络与PSTN网络的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WLAN网络与PSTN网络的媒体/信令流的交互过程如下:
WLAN网络至PSTN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WLAN网络用户发起业务请求时,先按照上述的“WLAN网络至IP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数据传输,在进行路由目的地址判断时,若路由目的地址为PSTN网络的地址而不是IP网络的地址,则按照上述的“IP网络至PSTN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数据的继续传输处理,从而实现WLAN网络至PSTN网络的数据传输。
PSTN网络至WLAN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反之,PSTN网络用户发起业务请求时,先按照上述的“PSTN网络至IP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数据传输,在进行路由目的地址判断时,若路由目的地址为WLAN网络的地址而不是IP网络的地址,则按照上述的“IP网络至WLAN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数据的继续传输处理,从而实现PSTN网络至WLAN网络的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可以实现IP网络、PSTN网络和WLAN网络的无线融合通信,极大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无线AP子卡包括MIMO天线,所述MIMO天线在进行安装时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内置方式、外置方式、内置和外置方式。
具体地说,若该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被安装在室外空旷处,则MIMO天线采用内置方式进行安装即可;若该无线融合中继网关与电路交换机、调度通信前端或者其他服务器等设备被同一装配在一体式机柜中,则可通过外接5m长的天线延长至室外,以确保无线信号的收发更可靠、收发信号质量更佳。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的网桥单元采用虚拟网桥,具体采用源路由网桥,充分利用无线AP子卡中的无线网卡、有线网卡等网络适配器实体,通过WNPU芯片进行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桥接的功能,具体为实现了无线网络设备与以太网设备间数据链路L2层MAC帧的中继和交换,节省了硬件成本。
其中,采用自定义SDK隧道协议、CAPWAP隧道协议,在单体网关设备内实现了网络L3层IP数据包的路由(包括无线路由和以太路由)与转发。具体如图3所示。
此外,SWITCH交换芯片1通过网络将COME架构平台和VoIP子卡连接成一个内部局域网LAN1,VoIP子卡负责语音包的编解码及打包,而自定义的SDK隧道协议则是基于TCP/IP协议,实现COME架构平台和VoIP子卡之间媒体/信令流转发和搬运。SWITCH芯片2通过网络将COME架构平台和无线AP子卡连成另一个内部局域网LAN2,无线AP子卡通过无线方式与WLAN网络中的无线终端或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无线AP子卡内的“虚拟网桥”实现无线帧与有线帧的转换与路由转发。而CAPWAP隧道协议则是COME架构平台和无线AP子卡之间的一种信令交互协议,通过内网划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在VLAN内利用VIP(虚拟局域网IP)通道承载CAPWAP隧道协议,实现对多个WLAN网络本身及其所接入的无线用户的集中管理与控制。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PWAP隧道协议结构,其采用UDP/DTLS(Datagram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数据包传输层安全协议)传输协议实现数据传输、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穿透。支持明文传输和加密传输两种模式,在建立通道时进行协商;明文模式仅使用UDP进行通信,不涉及DTLS处理。
CAPWAP隧道协议通过UDP端口区分通道类型——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控制通道的源端口为2000,目的端口为5246;数据通道的源端口为3000,目的端口为5247。
COME架构平台和无线AP子卡之间主要通过消息实现控制管理。由于采用UDP传输,为确保消息的可靠传输,所有消息请求都必须有消息响应结果。只有收到响应消息以后,消息请求发送端才允许发送下一个消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可以实现无线中继,极大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解决了传统调度通信网“最后一公里”的末端调度和覆盖接入问题。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无线调度台、CPE、AP和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所述无线调度台、所述CPE、所述AP与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无线连接。
从而,实现IP网络、PSTN网络与WLAN网络的无线融合,并且,在调度通信领域,实现与3G、4G、LTE等移动互联网之间通信,极大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交互方法,采用所述的无线中继融合网关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主控CPU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进一步地,在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的步骤之前,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是否属于PSTN网络的地址,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AP子卡。所述第一网络用户为IP网络用户。
步骤102、所述无线AP子卡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
步骤103、所述无线AP子卡在检测到第二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
步骤104、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交互方法可以实现IP网络、PSTN网络和WLAN网络的无线融合,提高了组网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CPU和无线AP子卡,所述主控CPU与所述无线AP子卡电连接;
所述主控CPU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
所述无线AP子卡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
其中,所述主控CPU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PSTN网络的地址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AP子卡;所述第一网络用户为IP网络用户;
所述无线AP子卡包括MIMO天线,所述MIMO天线在进行安装时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内置方式、外置方式、内置和外置方式;
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还包括VoIP子卡,所述VoIP子卡与所述主控CPU电连接,所述VoIP子卡与所述主控CPU之间采用SDK隧道协议进行通信以及数据搬运;
其中,若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被安装在室外空旷处,则所述MIMO天线采用内置方式进行安装;若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与电路交换机、调度通信前端或者其他服务器等设备被同一装配在一体式机柜中,则通过外接天线延长至室外;
所述无线AP子卡在检测到第二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
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AP子卡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AP子卡包括源路由网桥,所述源路由网桥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所述第二数据帧,以及将所述第三数据帧转换为所述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数据帧、所述第四数据帧均为802.3帧,所述第二数据帧和第三数据帧均为802.11帧。
5.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无线调度台、CPE、AP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所述无线调度台、所述CPE、所述AP与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无线连接。
6.一种网络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中继融合网关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CPU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
所述无线AP子卡将所述第一数据帧转换为第二数据帧,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无线发送至第二网络用户;
其中,在将有线接收的第一数据帧发送至无线AP子卡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是否属于PSTN网络的地址,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帧采用CAPWAP隧道协议发送至所述无线AP子卡;所述第一网络用户为IP网络用户;
所述无线AP子卡包括MIMO天线,所述MIMO天线在进行安装时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内置方式、外置方式、内置和外置方式;
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还包括VoIP子卡,所述VoIP子卡与所述主控CPU电连接,所述VoIP子卡与所述主控CPU之间采用SDK隧道协议进行通信以及数据搬运;
其中,若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被安装在室外空旷处,则所述MIMO天线采用内置方式进行安装;若所述无线融合中继网关与电路交换机、调度通信前端或者其他服务器等设备被同一装配在一体式机柜中,则通过外接天线延长至室外。;
所述网络交互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无线AP子卡在检测到第二网络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后,将无线接收的第三数据帧转换为第四数据帧,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网络用户为WLAN网络用户;
所述主控CPU在所述第四数据帧中包含的路由目的地址不属于IP网络地址时,向所述PSTN网络发起业务请求。
CN201710403198.1A 2017-06-01 2017-06-01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Active CN107370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3198.1A CN107370722B (zh) 2017-06-01 2017-06-01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3198.1A CN107370722B (zh) 2017-06-01 2017-06-01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722A CN107370722A (zh) 2017-11-21
CN107370722B true CN107370722B (zh) 2020-12-08

Family

ID=60304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3198.1A Active CN107370722B (zh) 2017-06-01 2017-06-01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07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7449A (zh) * 2018-03-14 2020-10-27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8616355A (zh) * 2018-05-03 2018-10-0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软件握手协商硬件加解密的capwap隧道dtls加解密方法
CN110446275B (zh) * 2019-07-15 2021-04-13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1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0971514B (zh) * 2019-11-29 2022-04-05 湖南基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网关设备及异频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13132543B (zh) * 2019-12-31 2024-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线卡、voip业务处理方法、接入设备、voip业务终结方法
CN112468755B (zh) * 2020-11-16 2023-02-24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网络终端设备
CN114006889B (zh) * 2021-10-29 2024-04-1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网关实现方法、语音网关以及ip语音通信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140A (zh) * 2008-07-11 2008-12-10 东南大学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01888378A (zh) * 2010-06-23 2010-11-17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话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多屏幕融合系统及其方法
CN202178779U (zh) * 2011-08-16 2012-03-28 常州得实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面向三网融合的物联网网关
EP2779657A1 (en) * 2013-03-14 2014-09-17 Openwave Mobility, Inc. 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obtaining a required frame size for a compressed data frame
CN106506350A (zh) * 2016-12-21 2017-03-15 深圳公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
CN106921946A (zh) * 2017-02-06 2017-07-04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93981B2 (en) * 2010-11-03 2013-07-23 Broadcom Corporation Switch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140A (zh) * 2008-07-11 2008-12-10 东南大学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01888378A (zh) * 2010-06-23 2010-11-17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话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多屏幕融合系统及其方法
CN202178779U (zh) * 2011-08-16 2012-03-28 常州得实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面向三网融合的物联网网关
EP2779657A1 (en) * 2013-03-14 2014-09-17 Openwave Mobility, Inc. 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obtaining a required frame size for a compressed data frame
CN106506350A (zh) * 2016-12-21 2017-03-15 深圳公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
CN106921946A (zh) * 2017-02-06 2017-07-04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722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0722B (zh)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US74866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voice-over IP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in I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12013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linking a wireless signaling protocol with a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in a packet-based network
JP3957921B2 (ja) インタネットプロトコル会議電話システム
US9356833B2 (en) Media gatew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warding data frames
US7606594B2 (en) Radio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real-time processing
US8457117B1 (en) Static, dynamic and intelligent VRF routing for services traffic
US2007026889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used therein
KR20020034838A (ko) 미디어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단말 장치,신호 변환 장치
JP2008524953A (ja) 移動通信加入者に私設音声呼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のための無線ソフトスイッチ装置
MXPA02000017A (es) Implementacion de establecimiento de llamada basica que transporta direccion de capa y punto logico en direccion hacia atras en redes celulares con separacion de control de llamada y control de apoyo.
JP2006203876A (ja) Dsl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を提供する方法
US20110249595A1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secured tunnels in a public network for telecommunication subscribers
KR100705568B1 (ko) 음성/데이터 통합 교환 시스템에서의 에스 아이 피시그널링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3428057B (zh) 基于ip网络化的剧场内通系统
CN101867575B (zh) 一种跨网元的媒体发夹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5472188B (zh) 一种实现电话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US7397793B2 (en) V.110 over packet networks
CN100496024C (zh) 一种转发隧道报文的方法和一种网络设备
CN102238164A (zh) 面向ip电信网的多协议报文适配方法
US20090028181A1 (en) Distributed multimedia and messaging router over layer 2
JP2006261978A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CN101562582B (zh) 一种新的无线接入系统中voip架构
JP4189965B2 (ja) 通信ノード
JP4143479B2 (ja) 加入者端末間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