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8223B -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8223B
CN107368223B CN201710642137.0A CN201710642137A CN107368223B CN 107368223 B CN107368223 B CN 107368223B CN 201710642137 A CN201710642137 A CN 201710642137A CN 107368223 B CN107368223 B CN 107368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oint
touch point
true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21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8223A (zh
Inventor
王武军
赵书凯
薛晓光
张连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421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8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8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8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8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8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匹配;如果未匹配成功,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假设某一触摸点为真触摸点,即使将该触摸点误判为伪触摸点,虽然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匹配时不会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该触摸点成功匹配,但是在该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时,仍旧会将该触摸点作为伪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继续匹配,且往往会将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匹配成功,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本应与该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该触摸轨迹中断,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Description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点触控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欢迎,多点触控技术通常应用于红外触摸屏中,用于检测在红外触摸屏上输入的多点触控操作的触摸点。
其中,在检测多点触控操作的触摸点时,首先采用正扫光路计算所有可能的触摸点,然后根据斜扫光路被遮挡的情况确定这些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将确定出的伪触摸点丢弃,并将确定出的真触摸点组成真触摸点集合,以及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集合中的真触摸点匹配。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确定一个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通常会发生误判情况,如果发生误判情况,则本来应该与该真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触摸轨迹此时就无法在真触摸点集合中成功匹配到触摸点,进而导致该触摸轨迹中断,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其中,所述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包括: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则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触摸轨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
其中,所述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包括:
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选择未曾选择过的伪触摸点;
从所述触摸轨迹中获取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
如果选择的伪触摸点与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选择的伪触摸点的第一触摸面积以及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的第二触摸面积;
如果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所述触摸轨迹的末尾。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真触摸点,则在所述至少两个真触摸点中检测是否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
如果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则创建新的触摸轨迹,并将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所述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未成功,则将所述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确定为所述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则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触摸轨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选择未曾选择过的伪触摸点;;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触摸轨迹中获取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选择的伪触摸点与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选择的伪触摸点的第一触摸面积以及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的第二触摸面积;
添加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所述触摸轨迹的末尾。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真触摸点,则在所述至少两个真触摸点中检测是否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
创建模块,用于如果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则创建新的触摸轨迹,设置模块,用于将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所述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未成功,则将所述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确定为所述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确定一个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通常存在误判情况,因此,往往可能会将真触摸点确定为伪触摸点,现有技术会将确定出的伪触摸点丢弃,如此真触摸点集合中就不包括被丢弃的该真触摸点,则在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中,本来应该与该真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触摸轨迹此时就无法在真触摸点集合中成功匹配到触摸点,进而导致该触摸轨迹中断,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匹配;如果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假设某一触摸点为真触摸点,即使在确定该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将该触摸点误判为伪触摸点,虽然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匹配时不会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该触摸点成功匹配,但是在该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时,仍旧会将该触摸点作为伪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继续匹配,且往往会将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匹配成功,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本应与该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该触摸轨迹中断,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利用多个操作体同时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时,终端会周期性的扫描操作体触摸终端的触摸屏的触摸点。扫描周期一般较短,通常为5ms、10ms或者15ms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操作体可以为用户的手指或者电容笔等等。
操作体在终端的触摸屏上滑动的过程中,在相邻的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同一操作体触摸终端的触摸屏的触摸点的位置不同。
由于用户是利用多个操作体同时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因此,在同一扫描周期内会扫描到每一个操作体触摸终端的触摸屏的触摸点,也即,会扫描到多个触摸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触摸屏的四条边中,较长的两条对边上设置有光发射管阵列和光接收管阵列,光发射管阵列中的每一个光发射管分别与光接收管一个光接收管对应,较短的两条对边上也设置有光发射管阵列和光接收管阵列,光发射管阵列中的每一个光发射管分别与光接收管一个光接收管对应。
真触摸点可以将光发射管发出的且经过真触摸点的所有光遮挡,使得光接收管接收不到对应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因此,终端通常是根据光接收管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来确定触摸点。
然而,根据光接收管是否将接收到对应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路确定出的触摸点中除了真触摸点之外,往往还存在伪触摸点,伪触摸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触摸点,也即,操作体并未在触摸屏上的伪触摸点所在的位置触摸终端。
因此,对于任意一个扫描周期,终端在该扫描周期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有一些触摸点是真触摸点,而有一些触摸点是伪触摸点,终端需要从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哪些触摸点是真触摸点,哪些触摸点是伪触摸点。本发明实施例对终端确定某一触摸点为真触摸点还是伪触摸点的确定方法不做限定,该确定方法为现有的识别真伪触摸点的算法。
在步骤S102中,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匹配;
当用户利用多个操作体同时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时,对于任意一个操作体,该操作体在终端的触摸屏上移动过程中会产生多个触摸点,该多个触摸点按照触摸先后顺序组成该操作体的触摸轨迹。对于其他每一个操作体,同样如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时的滑动速度通常较慢,且由于屏幕的尺寸通常为4~6寸,甚至更大,因此,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的时间通常远远大于终端的扫描周期。
例如,操作体从滑动开始至滑动结束最少需要0.2s、0.5s或者1s等等,甚至更多。
因此,终端在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点之间的距离非常短,通常小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可以为0.1mm、0.2mm或者0.3mm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所以,在本步骤中,对于已生成的任意一条触摸轨迹,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的真触摸点中,可以查找与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真触摸点。
如果仅仅查找到与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一个真触摸点,则说明查找到该一个真触摸点为该触摸轨迹的后续触摸点,并将查找到的该一个真触摸点添加在该触摸轨迹的末尾,也即,该触摸轨迹与该真触摸点匹配成功,此时对于该触摸轨迹,结束流程,直至在与当前扫描周期相邻的下一扫描周期时执行步骤S101~步骤S103的流程。
如果查找到与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多个真触摸点,则在查找到的多个真触摸点中,将与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最近的真触摸点作为该触摸轨迹的后续触摸点,并将与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最近的真触摸点添加在该触摸轨迹的末尾,也即,该触摸轨迹与该真触摸点匹配成功,此时对于该触摸轨迹,结束流程,直至在与当前扫描周期相邻的下一扫描周期时执行步骤S101~步骤S103的流程。
如果未查找到与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真触摸点,也即,该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则该触摸轨迹中的最后一个触摸点可能是该触摸轨迹中的终止触摸点;但也可能并不是该触摸轨迹中的终止触摸点,只是在步骤S101中将该触摸轨迹的后续触摸点误判定为伪触摸点。因此,为了能够得到该触摸轨迹的后续触摸点,并实现将该触摸轨迹与该触摸轨迹的后续触摸点匹配成功的目的,还需要继续将该触摸轨迹与在步骤S101中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
对于已生成的其他每一条触摸轨迹,同样执行上述流程。
在步骤S103中,如果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时,如果将原本为真触摸点的触摸点误判定为伪触摸点,则在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就会存在真触摸点。因此,为了避免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中断,还可以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已生成的任意一条触摸轨迹,如果该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所有伪触摸点均未匹配成功,则可以将该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确定为该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也即,该触摸轨迹对应的操作体已经离开终端的触摸屏,该触摸轨迹不存在后续触摸点。进一步地,可以根据该触摸轨迹生成用于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终端。对于已生成的其他每一条触摸轨迹,同样如此。
由于在确定一个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通常存在误判情况,因此,往往可能会将真触摸点确定为伪触摸点,现有技术会将确定出的伪触摸点丢弃,如此真触摸点集合中就不包括被丢弃的该真触摸点,则在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中,本来应该与该真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触摸轨迹此时就无法在真触摸点集合中成功匹配到触摸点,进而导致该触摸轨迹中断,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匹配;如果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假设某一触摸点为真触摸点,即使在确定该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将该触摸点误判为伪触摸点,虽然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匹配时不会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该触摸点成功匹配,但是在该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时,仍旧会将该触摸点作为伪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继续匹配,且往往会将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匹配成功,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本应与该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该触摸轨迹中断,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了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则对于已生成的任意一条触摸轨迹,在将该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时,可以将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该触摸轨迹分别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
对于已生成的任意一条触摸轨迹,需要将该触摸轨迹依次与确定出的每一个伪触摸点分别匹配,直至与一个伪触摸点匹配成功或者与确定出的每一个伪触摸点都未匹配成功为止。
由于该触摸轨迹不会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伪触摸点匹配成功,而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误判定为伪触摸点的真触摸点才能匹配成功,因此,如果将该触摸轨迹优先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伪触摸点匹配,再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误判定为伪触摸点的真触摸点匹配,整个匹配过程中就会耗费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伪触摸点匹配的时间,导致匹配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提高匹配效率,需要将该触摸轨迹优先与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误判定为伪触摸点的真触摸点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就不需要再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伪触摸点匹配,从而可以节省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伪触摸点匹配所需耗费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真触摸点可以将光发射管发出的且经过真触摸点的所有光遮挡,使得光接收管接收不到对应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因此,终端通常是根据光接收管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来确定触摸点。
然而,根据光接收管是否将接收到对应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路确定出的触摸点中除了真触摸点之外,往往还存在伪触摸点,伪触摸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触摸点,也即,操作体并未在触摸屏上的伪触摸点所在的位置触摸终端。
所以,虽然未透过真触摸点的光也未透过伪触摸点,但是未透过伪触摸点的光往往是由于真触摸点已经将光遮挡而导致的,且在被真触摸点遮挡的光发射管发射的光中,往往会有一部分光透过伪触摸点的边缘,这就导致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较小,因此,真触摸点的触摸面积往往会大于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
所以,在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被误判为伪触摸点的真触摸点的触摸面积往往较大,且大于除被误判为伪触摸点的真触摸点以外的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
因此,为了能够将该触摸轨迹优先与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的误判定为伪触摸点的真触摸点匹配,需要将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按照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再将该触摸轨迹分别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具体地,参见图2,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实现,包括:
在步骤S201中,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从确定出的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选择未曾选择过的伪触摸点;
在步骤S202中,从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中获取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
在步骤S203中,如果选择的伪触摸点与获取的该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选择的伪触摸点的第一触摸面积以及获取的该一个触摸点的第二触摸面积;
在步骤S204中,如果第一触摸面积与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第二触摸面积与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已生成的触摸轨迹的末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利用多个操作体同时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用户将操作体接触触摸屏的过程,第二个过程为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的过程,滑动过程中操作体一直触摸屏幕,第三个阶段为用户将操作体离开触摸屏的过程。
在操作体触摸屏幕的过程中,终端会周期性扫描周期性的扫描操作体触摸终端的触摸屏的触摸点,扫描周期一般较短,通常为5ms、10ms或者15ms等等。
在第一个过程中,操作体最初未触摸终端的触摸屏,用户利用操作体开始触摸触摸屏,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从0开始逐渐增加,且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这个过程一般花费时间较长,一般为0.2s、0.3s或者0.5s等等,且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的增加速度通常可以看做是匀速的。
因此,终端在不同的扫描周期扫描到的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虽然不同,但是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差距通常非常小,例如,在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同一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两个触摸面积中,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与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与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可以为2、3或4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在第二个过程中,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且滑动过程中操作体一直触摸触摸屏,以及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时的滑动速度通常较慢,且由于屏幕的尺寸通常为4~6寸,甚至更大,因此,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的时间通常远远大于终端的扫描周期。例如,从滑动开始至滑动结束最少需要0.2s、0.5s或者1s等等,甚至更多。
其次,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扫描周期中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往往会发生微小变化,但是,由于用户利用操作体在触摸屏上滑动的时间通常远远大于终端的扫描周期,因此,虽然终端在不同的扫描周期扫描到的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不同,但是在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差距通常较小,例如,在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同一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两个触摸面积中,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与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与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
在第三个过程中,操作体最初接触终端的触摸屏,用户将操作体开始离开触摸屏,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逐渐减少,直至减少为0,且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这个过程一般花费时间较长,一般为0.2s、0.3s或者0.5s等等,且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的减少速度通常可以看做是匀速的。
因此,终端在不同的扫描周期扫描到的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虽然不同,但是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差距通常非常小,例如,在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同一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两个触摸面积中,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与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与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利用多个操作体同时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的过程中,对于在相邻两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同一操作体触摸触摸屏的两个真触摸点,在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真触摸点的触摸面积与在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真触摸点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通常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在后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真触摸点的触摸面积与在前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到的真触摸点的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通常小于预设阈值。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触摸面积与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第二触摸面积与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选择的伪触摸点是已生成的触摸轨迹的真触摸点,进而可以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已生成的触摸轨迹的末尾,也即,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选择的伪触摸点匹配成功。
如果第一触摸面积与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第二触摸面积与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选择的伪触摸点并不是已生成触摸轨迹的后续触摸点,然后返回步骤S20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时候为了触控需要,用户在利用多个操作体同时在终端的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临时增加一个操作体同时在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增加的该操作体在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时会形成一个新的触摸轨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确定出的真触摸点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均未匹配成功,则说明该真触摸点为一个新的操作体触摸屏幕时触摸点,由于用户增加一个操作体在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是为了控制终端,因此,为了能够根据增加的操作体在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控制终端,则需要创建新的触摸轨迹,并将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未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进一步地,当新的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为新的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时,再根据新的触摸轨迹生成控制指令,以及根据生成的控制指令控制终端。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装置的框图。参照图3,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第一匹配模块12,用于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13,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匹配模块13具体用于: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则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触摸轨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匹配模块13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选择未曾选择过的伪触摸点;;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触摸轨迹中获取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选择的伪触摸点与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选择的伪触摸点的第一触摸面积以及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的第二触摸面积;
添加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所述触摸轨迹的末尾。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真触摸点,则在所述至少两个真触摸点中检测是否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
创建模块,用于如果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则创建新的触摸轨迹,设置模块,用于将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所述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未成功,则将所述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确定为所述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
由于在确定一个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通常存在误判情况,因此,往往可能会将真触摸点确定为伪触摸点,现有技术会将确定出的伪触摸点丢弃,如此真触摸点集合中就不包括被丢弃的该真触摸点,则在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中,本来应该与该真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触摸轨迹此时就无法在真触摸点集合中成功匹配到触摸点,进而导致该触摸轨迹中断,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匹配;如果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确定出的伪触摸点匹配。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假设某一触摸点为真触摸点,即使在确定该触摸点为真触摸点或伪触摸点时将该触摸点误判为伪触摸点,虽然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匹配时不会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该触摸点成功匹配,但是在该触摸轨迹与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时,仍旧会将该触摸点作为伪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继续匹配,且往往会将触摸点与该触摸轨迹匹配成功,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本应与该触摸点匹配成功的该触摸轨迹中断,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真触摸点,则在所述至少两个真触摸点中检测是否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
如果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则创建新的触摸轨迹,并将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所述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包括: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则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触摸轨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包括:
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选择未曾选择过的伪触摸点;
从所述触摸轨迹中获取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
如果选择的伪触摸点与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选择的伪触摸点的第一触摸面积以及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的第二触摸面积;
如果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所述触摸轨迹的末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未成功,则将所述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确定为所述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
5.一种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检测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真触摸点,则在所述至少两个真触摸点中检测是否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
创建模块,用于如果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则创建新的触摸轨迹,设置模块,用于将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所述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则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所述触摸轨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按照伪触摸点的触摸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伪触摸点中选择未曾选择过的伪触摸点;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触摸轨迹中获取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选择的伪触摸点与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选择的伪触摸点的第一触摸面积以及获取的所述一个触摸点的第二触摸面积;
添加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触摸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摸面积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将选择的伪触摸点添加在所述触摸轨迹的末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未成功,则将所述触摸轨迹中的触摸时间最晚的触摸点确定为所述触摸轨迹的终止触摸点。
9.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包括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扫描周期中扫描到的多个触摸点中确定真触摸点和伪触摸点;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已生成的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真触摸点未匹配成功,将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伪触摸点匹配;
检测模块,用于如果在所述多个触摸点中确定出至少两个真触摸点,则在所述至少两个真触摸点中检测是否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
创建模块,用于如果存在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则创建新的触摸轨迹,设置模块,用于将未与已生成的所有触摸轨迹匹配成功的真触摸点设置为所述新的触摸轨迹的起始触摸点。
CN201710642137.0A 2017-07-31 2017-07-31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368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2137.0A CN107368223B (zh) 2017-07-31 2017-07-31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2137.0A CN107368223B (zh) 2017-07-31 2017-07-31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8223A CN107368223A (zh) 2017-11-21
CN107368223B true CN107368223B (zh) 2020-12-04

Family

ID=6030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2137.0A Active CN107368223B (zh) 2017-07-31 2017-07-31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8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5751A (zh) * 2019-10-09 2020-03-06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079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81323A (zh) * 2011-12-16 2014-10-01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跟踪触摸表面上的对象
CN10428133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目标定位方法
CN105468208A (zh) * 2014-09-09 2016-04-06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白板轨迹跟踪方法和装置
CN105739793A (zh) * 2016-02-01 2016-07-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的轨迹匹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5955525A (zh) * 2016-04-21 2016-09-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6125979A (zh) * 2016-06-22 2016-11-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轨迹获取方法和触摸屏
CN106843600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北京汇冠触摸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析红外触摸屏伪点的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1323A (zh) * 2011-12-16 2014-10-01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跟踪触摸表面上的对象
CN103902079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8133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目标定位方法
CN105468208A (zh) * 2014-09-09 2016-04-06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白板轨迹跟踪方法和装置
CN105739793A (zh) * 2016-02-01 2016-07-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的轨迹匹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5955525A (zh) * 2016-04-21 2016-09-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6125979A (zh) * 2016-06-22 2016-11-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轨迹获取方法和触摸屏
CN106843600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北京汇冠触摸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析红外触摸屏伪点的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8223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659B (zh) 通过动作控制的显示设备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US8405625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tracks of touch inputs on touch-sensitive panel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098994B2 (ja) 入力装置
JP7326466B2 (ja) 触れ操作モードの制御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05938413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3268184A (zh) 一种移动文本光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8246A1 (en) Gesture recognition u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photo sensor
CN104020948A (zh) 一种在触摸屏中确定光标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0397A (zh) 一种弹出框的打开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003145B (zh) 触摸屏书写擦除方法、装置、电子白板及存储介质
CN103460225A (zh) 手写字符输入装置
US9285928B2 (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optical touch system
CN107368223B (zh) 多点触控的触摸点匹配方法及装置
KR102461960B1 (ko) 디스플레이 공정에서 미리 입력된 이용자의 특징에 따라 비접촉 제스처를 인식하는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기기
CN110662587B (zh) 游戏程序、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游戏处理方法
CN111158246A (zh)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装置、方法、介质和设备
CN105808129B (zh) 一种利用手势快速开启软件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US10078396B2 (en) Optical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touch signal determin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468133B (zh) 一种触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249968B (zh) 一种扫描方法和设备
CN111078069A (zh) 界面图标的移动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9101173B (zh) 屏幕布局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456287B2 (ja) 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表示方法
US1127881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ndering screen effects for movement of objects in a virtual area
CN104516632B (zh) 确定触摸字符进行搜索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