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5226A -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5226A
CN107365226A CN201710611489.XA CN201710611489A CN107365226A CN 107365226 A CN107365226 A CN 107365226A CN 201710611489 A CN201710611489 A CN 201710611489A CN 107365226 A CN107365226 A CN 107365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gas slurry
synergistic composition
liquid
aphid
compositio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1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5226B (zh
Inventor
孙宪法
董泰丽
季浩洋
郑斯元
付传翠
张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IN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IN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IN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IN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14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5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5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5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5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5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C05F9/04Biological compo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所述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为沼液浓缩液与杀虫剂的组合,其中杀虫剂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40~1:3。本发明采用沼液浓缩液与杀虫剂合理配伍,不但有利于减少杀虫剂的用量,同时对于废物的利用,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产量大,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废弃物资源浪费导致了严重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形式十分严峻。在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化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沼液是人、畜禽粪便、作物残体等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的残余物,也是沼气工程的副产物。沼液成分复杂,有促进植物生长,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发现,这种功效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沼液的这种性质使得其在农药制备方面的应用受到阻碍。
普通农药具有高效的特性,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极大的农药残留物,同时,长期施用化学农药诱导害虫易产生抗药性,致使化学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对大气、水质、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应尽量减少其使用剂量,开发环保型农药或探索环境友好型农药施用方式是有效途径。
如何利用化学农药或合成农药与沼液制备成农药含量低,杀虫效果好的组合物,对于农业废物资源的利用,及绿色农业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学农药用量低,杀虫效果好的增效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包括药物药效成分和增效辅助物,所述药物有效成分为杀虫剂,所述增效辅助物为沼液浓缩液。
进一步,所述杀虫剂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40~1:3。
进一步,所述杀虫剂为啶虫脒。啶虫脒属氯化烟碱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其作用方式为土壤和枝叶的系统杀虫剂,广泛用于水稻,尤其蔬菜、果树、茶叶的蚜虫、飞虱、蓟马、部分鳞翅目害虫等的防治。
本发明的增效组合物中啶虫脒和沼液浓缩液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只要可以实现啶虫脒效果的优化即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啶虫脒为3%啶虫脒乳油。
进一步,所述啶虫脒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30~1:3;优选的,啶虫脒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10。
进一步,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1000~3000倍液稀释;优选的,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3000倍液稀释。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啶虫脒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10,进行3000倍液稀释后,对植物进行叶面药物喷雾,对虫子的防治效果最好。
进一步,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盐酸乙酰胆碱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主要用于防治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
本发明的增效组合物中吡虫啉和沼液浓缩液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只要可以实现吡虫啉效果的优化即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吡虫啉为5%吡虫啉乳油。
进一步,吡虫啉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40~1:4,优选的,吡虫啉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3:40。
进一步,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1000~4000倍液稀释;优选的,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4000倍液稀释。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吡虫啉与沼液浓缩液的配比为3:40,进行4000倍液稀释后,对植物进行叶面喷雾,对虫子的防治效果最好。
进一步,所述沼液浓缩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原沼液输送至调节池内,沉淀、过滤;
(2)将处理过的沼液通入空气,泵至酸化水解池进行酸化水解;
(3)将沼液酸化水解的沼液送至超滤原料罐,进行超滤处理;
(4)超滤清液进入纳滤原料箱后经纳滤膜进行纳滤处理;
(5)纳滤清液经过精密过滤器后经反渗透膜进行反渗透处理。
其中,超滤清液经纳滤膜浓缩至纳滤原料的四分之一;纳滤清液进行反渗透浓缩至进料体积的三分之一,将纳滤浓液和反渗透浓液不同比例混合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沼液浓缩液,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纳滤浓液和反渗透浓液等比例混合。
进一步,所述原沼液为鸡粪沼液。鸡粪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含氮量高。
本发明的增效组合物进行使用时,灌装进喷雾器中进行倍液稀释后,进行叶面喷雾,均匀喷洒到植株的叶片正反面。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沼液浓缩液作为杀虫剂的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对虫子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增效组合物,可以显著降低杀虫剂的剂量,可以减少农药残留,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沼液浓缩液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原沼液输送至调节池内,沉淀、过滤;
(2)将处理过的沼液通入空气,泵至酸化水解池进行酸化水解;
(3)将沼液酸化水解的沼液送至超滤原料罐,进行超滤处理;
(4)超滤清液进入纳滤原料箱后经纳滤膜进行纳滤处理;
(5)纳滤清液经过精密过滤器后经反渗透膜进行反渗透处理。
其中,超滤清液经纳滤膜浓缩至纳滤原料的四分之一;纳滤清液进行反渗透浓缩至进料体积的三分之一,将纳滤浓液和反渗透浓液等比例混合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沼液浓缩液,具体过程参考专利文献“一种沼液浓缩液及工程化制备方法”。
实施例1啶虫脒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试验
1.试验标准
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各处理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2.试验分组
将试验分为八组,其中3个试验组、4个对照组、1个空白组。实验组1~3分别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和不同倍液(1000、2000、3000)稀释的3%啶虫脒乳油的组合,对照组1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对照组2~4分别为1000、2000、3000倍液稀释的啶虫脒水溶液,空白组为清水。
3.试验对象
花铃期的棉花。
4.试验方法
选取棉花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的棉田,于蚜虫发生期进行田间喷药试验,试验共设置8组,每组设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30m2。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挑选10株有蚜棉株,每株在其上、中部挑选2片有蚜叶片标记挂牌,调查挂牌叶片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挂牌棉叶上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5.结果
蚜虫防治效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沼液浓缩液对棉花蚜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天的防效为63.35±6.24%,药后3、7天防效逐渐提高,至药后7天防效达到73.58±5.36%。实验组1~3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实验组3药后3天防效最高可达100%,药后3天、7天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组4(单用3000倍液稀释啶虫脒药液)。实验组3与对照组2(单用1000倍液稀释啶虫脒药液)对棉蚜的防效相当,在保证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混配的杀虫组合物降低了啶虫脒杀虫剂的用量。
表1啶虫脒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分组 浓度 药后1天 药后3天 药后7天
实验组1 300+1000 89.11±2.34 96.57±0.68 92.36±1.21
实验组2 300+2000 89.52±3.56 97.23±0.32 93.18±1.03
实验组3 300+3000 93.54±1.23 100.00±0.00 99.23±0.23
对照组1 300 63.35±6.24 69.76±5.83 73.58±5.36
对照组2 1000 98.29±0.32 99.31±0.11 99.45±0.21
对照组3 2000 90.21±2.38 94.32±2.10 91.11±1.25
对照组4 3000 82.55±3.57 88.39±2.02 73.42±3.21
注:浓度是沼液浓缩液稀释倍数+啶虫脒稀释倍数
实施例2吡虫啉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试验
1.试验标准
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各处理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2.试验分组
将试验分为八组,其中3个试验组、4个对照组、1个空白组。实验组1~3分别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和不同倍液(1000、2000、4000)稀释的5%吡虫啉乳油的组合,对照组1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对照组2~4分别为1000、2000、4000倍液稀释的吡虫啉水溶液,空自组为清水。
3.试验对象
苗期的棉花。
4.试验方法
选取棉花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的棉田,于蚜虫发生期进行田间喷药试验,试验共设置8组,每组设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30m2。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挑选10株有蚜棉株,每株在其上、中部挑选2片有蚜叶片标记挂牌,调查挂牌叶片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挂牌棉叶上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5.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沼液浓缩液对棉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天的防效为62.58±5.89%,药后3、7天防效逐渐提高,至药后7天防效达到73.51±3.11%。实验组1~3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实验组3药后3天防效最高可达98.97±0.45%,药后1天、3天、7天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0倍液稀释吡虫啉水溶液)。实验组3与对照组4(1000倍液稀释吡虫啉水溶液)对棉蚜的防效相当,在保证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沼液浓缩液作为吡虫啉的增效剂能显著提高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表2吡虫啉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注:浓度是沼液浓缩液稀释倍数+吡虫啉稀释倍数
实施例3啶虫脒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1.试验标准
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各处理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2.试验分组
将试验分为八组,其中3个试验组、4个对照组、1个空白组。实验组1~3分别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和不同倍液(1000、2000、3000)稀释的3%啶虫脒乳油的组合,对照组1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对照组2~4分别为1000、2000、3000倍液稀释的啶虫脒水溶液,空白组为清水。
3.试验对象
灌浆期小麦。
4.试验方法
选取小麦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的麦田,于蚜虫发生期进行田间喷药试验,试验共设置8组,每组设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30m2。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挑选50株有蚜麦株,每株在其上、中部挑选2片有蚜叶片标记挂牌,调查挂牌叶片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挂牌麦叶上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5.结果
蚜虫防治效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沼液浓缩液对小麦蚜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天的防效为60.21±5.89%,药后3、7天防效逐渐提高,至药后7天防效达到73.23±6.66%;实验组1~3对麦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实验组3药后3天防效最高可达98.67±1.02%,药后3天、7天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组4(啶虫脒3000倍液稀释水溶液)。实验组3与对照组2(啶虫脒1000倍液稀释水溶液)对麦蚜的防效相当,说明沼液浓缩液作为啶虫脒的增效剂能显著提高麦蚜的防治效果。
表3啶虫脒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分组 浓度 药后1天 药后3天 药后7天
实验组1 300+1000 89.11±3.21 96.57±1.38 92.36±2.97
实验组2 300+2000 89.52±2.98 96.58±2.07 93.56±3.21
实验组3 300+3000 92.89±2.10 98.67±1.02 96.53±1.58
对照组1 300 60.21±5.89 67.63±7.02 71.23±6.66
对照组2 1000 96.66±2.01 98.82±0.35 98.10±1.02
对照组3 2000 88.98±3.02 92.13±2.87 89.99±3.68
对照组4 3000 81.35±3.25 87.48±2.21 75.43±3.36
注:浓度是沼液浓缩液稀释倍数+啶虫脒稀释倍数
实施例4吡虫啉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1.试验标准
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各处理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2.试验分组
将试验分为八组,其中3个试验组、4个对照组、1个空白组。实验组1~3分别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和不同倍液(1000、2000、4000)稀释的5%吡虫啉乳油的组合,对照组1为300倍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对照组2~4分别为1000、2000、4000倍液稀释的5%吡虫啉乳油的水溶液,空白组为清水。
3.试验对象
灌浆期小麦。
4.试验方法
选取小麦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的麦田,于蚜虫发生期进行田间喷药试验,试验共设置8组,每组设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30m2。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挑选50株有蚜麦株,每株在其上、中部挑选2片有蚜叶片标记挂牌,调查挂牌叶片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挂牌麦叶上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5.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沼液浓缩液对麦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天的防效为63.55±4.89%,药后3、7天防效逐渐提高,至药后7天防效达到72.32±4.12%。实验组1~3对麦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实验组3药后3天防效最高可达97.69±1.23%,药后1天、3天、7天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0倍液稀释吡虫啉水溶液)。实验组3与对照组4(1000倍液稀释吡虫啉水溶液)对麦蚜的防效相当,在保证对麦蚜的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复合的增效组合物降低了吡虫啉的用量,说明沼液浓缩液作为吡虫啉的增效剂能显著提高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表4吡虫啉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分组 浓度 防效(药后1天) 防效(药后3天) 防效(药后7天)
实验组1 300+4000 88.99±2.32 97.69±1.23 94.21±2.29
实验组2 300+2000 91.20±2.35 94.21±2.08 93.15±3.51
实验组3 300+1000 93.21±1.89 97.63±2.02 99.12±0.32
对照组1 300 63.55±4.89 68.96±5.82 72.32±4.12
对照组2 4000 81.22±3.20 86.239±2.09 78.32±2.92
对照组3 2000 85.23±3.89 90.25±3.52 86.77±2.23
对照组4 1000 96.58±0.85 98.63±0.57 99.53±0.23
注:浓度是沼液浓缩液稀释倍数+吡虫啉稀释倍数
实施例5不同的肥料与啶虫脒组合对蚜虫防治效果试验
1.试验标准
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各处理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2.试验分组
将试验分为11组,其中8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1个空白组。实验组1~5分别为不同倍(100、300、500、800、1000)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和3000倍液稀释的3%啶虫脒乳油的组合,实验组6~8是不同浓度叶面肥(5%、10%、15%)和3000倍液稀释的3%啶虫脒乳油的组合,对照组1和2分别为3000、1000倍液稀释的3%啶虫脒乳油的水溶液,空白组为清水。
其中叶面肥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铵按氮、磷、钾质量比为4:2:1混合,氯化钾、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与钼酸钠的质量比为8.95:1.05。
3.试验对象
灌浆期小麦。
4.试验方法
选取小麦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的麦田,于蚜虫发生期进行田间喷药试验,试验共设置11组,每组设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30m2。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挑选50株有蚜麦株,每株在其上、中部挑选2片有蚜叶片标记挂牌,调查挂牌叶片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挂牌麦叶上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5.结果
结果如表5所示,实验组1~5对麦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实验组2与对照组2的防治效果相当。实验组6~8对麦蚜防治效果明显,与对照组1对麦蚜的防效相当,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2~4对麦蚜的防效,说明沼液浓缩液作为啶虫脒的增效剂能显著提高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且优于优选的叶面肥。
表5不同肥料与啶虫脒组合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分组 浓度 防效(药后1天) 防效(药后3天) 防效(药后7天)
实验组1 100+3000 84.21±2.98 89.05±2.28 81.52±2.58
实验组2 300+3000 92.89±2.10 98.67±1.02 96.53±1.58
实验组3 500+3000 90.23±2.18 97.37±2.01 93.54±2.13
实验组4 800+3000 89.35±2.08 92.77±1.54 88.76±2.39
实验组5 1000+3000 85.00±3.06 90.13±3.07 85.44±2.67
实验组6 5%+3000 82.33±3.26 88.79±2.87 77.64±2.55
实验组7 10%+3000 83.69±2.03 89.29±2.28 80.83±2.63
实验组8 15%+3000 84.01±3.07 88.76±2.89 82.22±3.32
对照组1 3000 81.35±3.25 87.48±2.21 75.43±3.36
对照组2 1000 96.66±2.01 98.82±0.35 98.10±1.02
注:实验组1~5浓度是沼液浓缩液稀释倍数+啶虫脒稀释倍数
实验组6~8浓度是优选叶面肥浓度+啶虫脒稀释倍数
实施例6不同的肥料与吡虫啉组合对蚜虫防治效果试验
1.试验标准
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各处理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2.试验分组
将试验分为11组,其中8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1个空白组。实验组1~5分别为不同倍(100、300、500、800、1000)液稀释的沼液浓缩液和4000倍液稀释的5%吡虫啉乳油的组合,实验组6~8是不同浓度叶面肥(5%、10%、15%)和4000倍液稀释的5%吡虫啉乳油的组合,对照组1和2分别为4000、1000倍液稀释的5%吡虫啉乳油的水溶液,空白组为清水。
其中叶面肥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铵按氮、磷、钾质量比为4:2:1混合,氯化钾、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与钼酸钠的质量比为8.95:1.05。
3.试验对象
灌浆期小麦。
4.试验方法
选取小麦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的麦田,于蚜虫发生期进行田间喷药试验,试验共设置11组,每组设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0~30m2。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挑选50株有蚜麦株,每株在其上、中部挑选2片有蚜叶片标记挂牌,调查挂牌叶片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挂牌麦叶上的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5.结果
结果如表6所示,实验组1~5对麦蚜的防治效果明显,实验组2与对照组2的防治效果相当。实验组6~8对麦蚜防治效果明显,与对照组1对麦蚜的防效相当,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2~4对麦蚜的防效,说明沼液浓缩液作为吡虫啉的增效剂能显著提高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叶面肥。
表6不同肥料与吡虫啉组合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注:实验组1~5浓度是沼液浓缩液稀释倍数+吡虫啉稀释倍数
实验组6~8浓度是优选叶面肥浓度+吡虫啉稀释倍数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包括药物药效成分和增效辅助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有效成分为杀虫剂,所述增效辅助物为沼液浓缩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40~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啶虫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脒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30~1:3;优选的,啶虫脒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1000~3000倍液稀释;优选的,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3000倍液稀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虫啉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1:40~1:4,优选的,吡虫啉与沼液浓缩液的体积比为3: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1000~4000倍液稀释;优选的,所述增效组合物使用时进行4000倍液稀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浓缩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原沼液输送至调节池内,沉淀、过滤;
(2)将处理过的沼液通入空气,然后泵至酸化水解池进行酸化水解;
(3)将沼液酸化水解的沼液送至超滤原料罐,进行超滤处理;
(4)超滤清液进入纳滤原料箱后经纳滤膜进行纳滤处理;
(5)纳滤清液经过精密过滤器后经反渗透膜进行反渗透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沼液为鸡粪沼液。
CN201710611489.XA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Active CN107365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1489.XA CN107365226B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1489.XA CN107365226B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5226A true CN107365226A (zh) 2017-11-21
CN107365226B CN107365226B (zh) 2021-03-05

Family

ID=6030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1489.XA Active CN107365226B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52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902A (zh) * 2018-02-10 2018-06-22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含沼液和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294003A (zh) * 2018-02-10 2018-07-20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在作物害虫防治的应用
CN108566955A (zh) * 2018-05-25 2018-09-25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防治蚜虫的沼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921A (zh) * 2012-07-11 2012-12-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沼液复配杀虫液及制备方法
CN104058799A (zh) * 2014-06-24 2014-09-24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沼液浓缩液及工程化制备方法
CN106962404A (zh) * 2017-02-22 2017-07-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沼液浓缩液作为草甘膦异丙胺盐增效剂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921A (zh) * 2012-07-11 2012-12-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沼液复配杀虫液及制备方法
CN104058799A (zh) * 2014-06-24 2014-09-24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沼液浓缩液及工程化制备方法
CN106962404A (zh) * 2017-02-22 2017-07-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沼液浓缩液作为草甘膦异丙胺盐增效剂的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902A (zh) * 2018-02-10 2018-06-22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含沼液和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294003A (zh) * 2018-02-10 2018-07-20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含沼液-杀虫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在作物害虫防治的应用
CN108566955A (zh) * 2018-05-25 2018-09-25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防治蚜虫的沼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5226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0571B (zh) 一种生物叶面药肥
CN103694059B (zh) 一种杀虫抗病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1426A (zh) 一种农用肥料增效剂
CN107266183A (zh) 鸡粪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4002B (zh) 一种含有小檗碱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Rao et al. Comparative yield analysis of chilli (Capsicum annuum L.) by application of vermicompost and panchagavya
CN107365226A (zh)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CN101633941A (zh) 生物农药梧宁霉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353101A (zh) 一种防治八角树炭疽病的复合肥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25271A (zh) 以浓缩沼液为载体耦合外源物防治甘薯腐烂茎线虫药肥
CN105565960A (zh) 一种功能性活性腐殖酸营养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4799B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方法
CN106008087A (zh) 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7755A (zh) 一种花生连作高产剂
CN105669301A (zh) 一种绿色蔬菜的种植方法
CN102633566B (zh) 一种药肥
CN106748345A (zh) 防治蔬菜青枯病的生物有机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819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松脂酸铜的农药组合物
CN107417440A (zh) 一种含沼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205412B (zh) 白粉病防治增效药剂、药剂防治白粉病的增效方法和应用
CN105777268B (zh) 一种适用于烟苗生长防治向日葵列当的复合有机肥
CN106922735A (zh) 一种沼液浓缩液在杀灭棉花作物中的蚜虫的应用
CN105053015B (zh) 一种用于防治牡丹褐斑病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3018A (zh) 一种防治作物虫害的微生物肥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89224A (zh) 一种桂花树病虫害防治药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