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0634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0634B
CN107360634B CN201710495428.1A CN201710495428A CN107360634B CN 107360634 B CN107360634 B CN 107360634B CN 201710495428 A CN201710495428 A CN 201710495428A CN 107360634 B CN107360634 B CN 107360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subdata
connection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54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0634A (zh
Inventor
李海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54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0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0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0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0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06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终端之间灵活地传输用户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之间往往使用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的各种即时通讯应用来进行通信,通信过程中交互的用户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发送终端发出的用户数据经过基站、服务器、无线接入点等网络侧通信设备,到达接收终端。这种数据传输方式单一,不够灵活,限制了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在终端之间灵活地传输用户数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分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传输模块,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该传输模块,还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用于:
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
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了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
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则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可在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对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通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从而实现根据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具体应用于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简称MID)、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还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显然,在任意一次通信过程中,至少包括通信双方,即通信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直连通信连接支持双向通信。因此,通信双方均可作为通信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别用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表示在任意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通信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均可以是上述的移动终端。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手机与手机之间的直连通信,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的直连通信,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中包括第一终端10及其所属的用户以及第二终端20及其所属的用户,并且,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建立了直连通信连接。通过建立的直连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可以和第二终端20传输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直连通信是指第一终端10或第二终端20之间直接进行通信而不借助于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服务器、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简称WAP)等第三方设备,以第一终端10作为发送终端,第二终端20作为接收终端为例,当第一终端10通过该直连通信连接发送用户数据给第二终端20时,该用户数据从第一终端10直接到达第二终端20,而不经过任何第三方设备,即不需要任何第三方设备的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直连通信连接可以包括蓝牙、红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等连接。应理解,该直连通信连接可以是由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中的任意一方发起直连通信连接请求而建立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建立直连通信连接可以具体包括: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基于第一传输方式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例如可以是基于蓝牙、红外、NFC等的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发起蓝牙配对请求,以便于建立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基于第二传输方式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例如可以是Wi-Fi热点连接,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开启Wi-Fi热点,以便于建立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之间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可以在建立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上交互第二传输方式的连接数据,该连接数据例如可以是Wi-Fi热点的用户名和接入密码;并基于该连接数据建立基于第二传输方式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在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时,可以先考虑终端电量,如果电量高于预设的电量阈值,则直接基于Wi-Fi热点的方式,建立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之间的Wi-Fi热点连接,即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如果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则可以先建立诸如蓝牙等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再在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上交互第二传输方式的连接数据,基于该连接数据建立基于第二传输方式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交互第二传输方式的连接数据;并基于该连接数据建立基于第二传输方式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在进行数据交互时的能耗值小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时的能耗值。并且,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时的能耗值小于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之间交互第二传输方式的连接数据时的能耗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直连通信按钮,当用户点击该直连通信按钮打开直连通信功能时,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均可自动开启终端中的蓝牙或者NFC等用于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的功能模块,并开始终端中的Wi-Fi热点功能或Wi-Fi扫描功能,以便于建立基于Wi-Fi热点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以第一终端10为发送终端为例,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第一终端10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显然,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至少为一个。
当检测到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第一终端10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属性。根据获取到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第一终端10对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进行分类。
其中,该文件属性可以包括文件大小,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从而,上述根据获取到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第一终端10对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第一终端10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大小;当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其中,该文件属性可以包括文件类型,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从而,上述根据获取到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第一终端10对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第一终端10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类型;当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其中,该提示界面中可以包括选择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菜单选项。该提示界面可以用于提示第一终端10所属的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连接方式传输该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或放弃传输该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
第一终端10中预置有第一直连通信连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第一文件类和第二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文件类与第一直连通信连接相对应,第二文件类与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相对应。当分类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与该第一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发送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各个子数据给第二终端20。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与该第二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发送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各个子数据给第二终端20。
当检测到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为一个时,第一终端10获取该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其中,该文件属性可以包括文件大小和/或文件类型。根据获取到的该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以及预置的确定规则,第一终端10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其中,该目标直连通信连接是上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或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确定出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发送该用户数据给第二终端20。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或者根据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和移动终端。下面将结合附图2至6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移动终端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移动终端之间首先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
当其中一个移动终端接收到基于用户操作的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该移动终端首先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其中,该用户数据可以是文件夹,该子数据可以是该文件夹中包括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文档等文件。该用户数据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多项选择功能选择的多个文件夹或多个文件,此时,该子数据可以是该多个文件夹中包括的文件,或该多个文件。
S12、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文件,该文件的文件属性可以包括文件大小、文件类型、文件位置、占用空间、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和访问时间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文件属性可以为文件大小。当所描述的文件属性为文件大小时,所描述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从而,上述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该移动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大小;当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该移动终端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该移动终端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其中,上述第一数值范围为适合通过蓝牙连接传输的文件大小范围,上述第二数值范围为适合在Wi-Fi连接中传输的文件大小范围,且该第一数值范围与该第二数值范围没有重叠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数值范围可以是0~100M,该第二数值范围可以是100M~10G。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文件属性还可以为文件类型。当所描述的文件属性为文件类型时,所描述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从而,上述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该移动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类型;当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该移动终端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该移动终端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其中,上述第一类型集合中包括了适合通过蓝牙连接传输的文件类型的集合,上述第二类型集合中包括了适合通过Wi-Fi连接传输的文件类型的集合,且该第一类型集合与该第二类型集合没有交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类型集合中可以包括文本文档和图片,该第二类型集合中可以包括视频和音频。
S13、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该移动终端通过与该第一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S14、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该移动终端通过与该第二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中预置有蓝牙连接、Wi-Fi连接、第一文件类和第二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文件类与蓝牙连接相对应,第二文件类与Wi-Fi连接相对应。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该移动终端通过与该第一文件类相对应的蓝牙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各个子数据。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该移动终端通过与该第二文件类相对应的Wi-Fi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各个子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对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通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从而实现根据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应理解,上述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具体指的是在任意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可以具体包括: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基于第一传输方式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基于建立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该发送终端与该接收终端交互第二传输方式的连接数据;基于该连接数据,该发送终端与该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可以具体包括:发送终端或接收终端中的任意一方发起蓝牙配对请求,对方响应该蓝牙配对请求,从而建立起在该发送终端与该接收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终端与该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可以具体包括:该发送终端或该接收终端中的任意一方开启Wi-Fi热点,对方接入该Wi-Fi热点,从而建立起在该发送终端与该接收终端之间的Wi-Fi连接。
S22、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该发送终端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该发送终端接收到基于用户操作的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该发送终端首先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其中,该用户数据可以是文件夹,该子数据可以是该文件夹中包括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文档等文件。该用户数据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多项选择功能选择的多个文件夹或多个文件,此时,该子数据可以是该多个文件夹中包括的文件,或该多个文件。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该发送终端执行步骤S23~S26。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一个时,该发送终端执行步骤S27~S29。
S23、该发送终端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文件属性可以为文件大小。当所描述的文件属性为文件大小时,所描述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该发送终端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该发送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大小;当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该发送终端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该发送终端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其中,上述第一数值范围为适合通过蓝牙连接传输的文件大小范围,上述第二数值范围为适合在Wi-Fi连接中传输的文件大小范围,且该第一数值范围与该第二数值范围没有重叠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数值范围可以是0~100M,该第二数值范围可以是100M~10G。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文件属性还可以为文件类型。当所描述的文件属性为文件类型时,所描述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从而,上述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该发送终端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该发送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类型;当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该发送终端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该发送终端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其中,上述第一类型集合中包括了适合通过蓝牙连接传输的文件类型的集合,上述第二类型集合中包括了适合通过Wi-Fi连接传输的文件类型的集合,且该第一类型集合与该第二类型集合没有交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类型集合中可以包括文本文档和图片,该第二类型集合中可以包括视频和音频。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文件属性还可以同时包括文件大小和文件类型。发送终端可以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具体包括:该发送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个子数据的文件大小和文件类型;当子数据的文件大小在第一数值范围内且文件类型在第一类型集合中时,该发送终端将该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当子数据的文件大小在第二数值范围内且文件类型在第二类型集合中,该发送终端将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其中,第一文件类与第二文件类不同。
对文件的分类还可以采用其他分类方式,还可以分更多的类别,针对每一种类别,还可以采用其他与上述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不相同的其他直连通信连接。
S24、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该发送终端通过与该第一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S25、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该发送终端通过与该第二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终端中预置有蓝牙连接、Wi-Fi连接、第一文件类和第二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文件类与蓝牙连接相对应,第二文件类与Wi-Fi连接相对应。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该发送终端通过与该第一文件类相对应的蓝牙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各个子数据。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该发送终端通过与该第二文件类相对应的Wi-Fi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各个子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分类结果可以是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该分类结果只包括第一文件类、该分类结果中只包括第二文件类以及该分类结果中同时包括第一文件类和第二文件类。针对第一种情况,该发送终端只需要通过上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全部子数据。针对第二种情况,该发送终端只需要通过上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全部子数据。针对第三种情况,该发送终端需要通过上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分别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全部子数据和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全部子数据。
S26、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该发送终端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
其中,该提示界面中可以包括选择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菜单选项。该提示界面可以用于提示发送终端所属的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连接方式传输该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或放弃传输该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文件属性为文件大小时,上述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该发送终端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可以具体包括:针对文件大小既不在第一数值范围(如0~100M)内又不在第二数值范围(如100M~10G)内的子数据,该发送终端输出文件过大的提示界面。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文件属性为文件类型时,上述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该发送终端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可以具体包括:针对文件类型既不在第一类型集合中又不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该发送终端输出文件类型未知的提示界面。
S27、该发送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
其中,该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大小和/或文件类型。当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为一个时,表示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为单一文件,如一幅图片、一首歌、一部电影或一个文本文档等。该发送终端获取该用户数据的文件大小和/或文件类型。
S28、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属性,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
其中,该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上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或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即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属性,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可以具体包括: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大小,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例如,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在0~100M内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在100M~10G内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再例如,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在0~100M内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否则,即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不在0~100M内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属性,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还可以具体包括:根据获取到的文件类型,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例如,当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为图片或文本文档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当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为音频或视频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再例如,当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为图片或文本文档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否则,即当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不为图片或文本文档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属性,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还可以具体包括: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和文件类型,该发送终端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例如,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在0~100M内且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为图片或文本文档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在100M~10G内且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为音频或视频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再例如,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在0~100M内且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为图片或文本文档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否则,即当获取到的文件大小不在0~100M内或获取到的文件类型不为图片或文本文档时,该发送终端确定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
S29、通过确定出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该发送终端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或者根据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装置可设置于本申请所述的移动终端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检测模块11、分类模块12以及传输模块13。其中,
检测模块11,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1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处理芯片或处理器执行。
分类模块12,用于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类模块12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处理芯片或处理器执行。
传输模块13,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传输模块13,还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模块13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发射器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可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对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通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从而实现根据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建立模块21、检测模块22、获取模块23、分类模块24、传输模块25、输出模块26以及确定模块27。其中,
建立模块21,用于在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模块21执行在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时,可具体用于:
在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基于第一传输方式建立第一直连通信连接;
基于建立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在该发送终端与该接收终端之间交互第二传输方式的连接数据;
基于该连接数据,在该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具体为蓝牙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具体为Wi-Fi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模块21的功能例如可以由通信接口执行。
检测模块22,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2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处理芯片或处理器执行。
获取模块23,用于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3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处理芯片或处理器执行。
分类模块24,用于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类模块24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处理芯片或处理器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大小,该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分类模块24执行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时,可具体用于:
当获取模块23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模块23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文件属性包括文件类型,该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分类模块24执行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时,还可具体用于:
当获取模块23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模块23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传输模块25,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与该第一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传输模块25,还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与该第二文件类相对应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模块25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发射器执行。
输出模块26,用于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
其中,该提示界面中包括选择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菜单选项。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模块26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发射器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大小,输出模块26执行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时,可具体用于:
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大小,针对文件大小既不在第一数值范围内又不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输出文件过大的提示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文件属性包括文件类型,输出模块26执行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时,可具体用于:
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各子数据的文件类型,针对文件类型既不在第一类型集合中又不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输出文件类型未知的提示界面。
获取模块23,还用于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一个时,获取该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
确定模块27,用于根据获取模块23获取到的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确定传输该用户数据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
其中,该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上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或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即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7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处理芯片或处理器执行。
传输模块25,还用于通过确定模块27确定出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或根据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图2或图3实施例中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移动终端(简称“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0、存储器300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400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100为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0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100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00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通信接口200可以包括标准的触摸屏、键盘、显示屏、扬声器等,还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存储器300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0、通信接口200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300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为该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其中,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可以通过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文件属性为文件大小,该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大小;
当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该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文件属性包括文件类型,该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根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该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类型;
当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该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中的计算机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中包括选择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菜单选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中的计算机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一个时,获取该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该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大小和/或文件类型;
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属性,确定目标直连通信连接,该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该第一直连通信连接或该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通过确定出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图2或图3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了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图2或图3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根据该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对该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通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从而实现根据待传输的用户数据中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选择合适的直连通信连接传输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子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所述传输指令所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时,通过为所述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且终端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通过为所述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当分类结果中同时包括第一文件类和第二文件类,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分别传输所述第一文件类中的全部子数据和所述第二文件类中的全部子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其中,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包括:通过直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关于第二直连通信连接接入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用户名与接入密码,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交互所述连接数据然后基于所述连接数据建立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属性为文件大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所述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大小;
当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所述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所述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属性为文件类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所述各子数据进行分类,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类型;
当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所述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所述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针对文件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子数据,输出不满足发送条件的提示界面,所述提示界面中包括选择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菜单选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一个时,获取所述用户数据的文件属性,所述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大小和/或文件类型;
根据获取到的文件属性,确定目标直连通信连接,所述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为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或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通过确定出的目标直连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用户数据。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直连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指令时,检测所述传输指令所对应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子数据的数目;
分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的子数据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属性和预设条件对各子数据进行分类;
传输模块,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一文件类且终端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通过为所述第一文件类预置的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第一文件类中的子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当分类结果中包括第二文件类时,通过为所述第二文件类预置的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第二文件类中的子数据;当分类结果中同时包括第一文件类和第二文件类,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分别传输所述第一文件类中的全部子数据和所述第二文件类中的全部子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为不同的直连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其中,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建立包括: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关于第二直连通信连接接入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的用户名与接入密码,通过所述第一直连通信连接传输交互所述连接数据然后基于所述连接数据建立所述第二直连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属性为文件大小或文件类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数值范围和/或第二数值范围;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大小;
当获取到在第一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所述第一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到在第二数值范围内的文件大小时,将文件大小在所述第二数值范围内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属性为文件类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类型集合和/或第二类型集合;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数据中包括的各子数据的文件类型;
当获取到在第一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所述第一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一文件类;
当获取到在第二类型集合中的文件类型时,将文件类型在所述第二类型集合中的子数据划分到第二文件类。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95428.1A 2017-06-26 2017-06-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60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5428.1A CN107360634B (zh) 2017-06-26 2017-06-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5428.1A CN107360634B (zh) 2017-06-26 2017-06-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0634A CN107360634A (zh) 2017-11-17
CN107360634B true CN107360634B (zh) 2021-01-29

Family

ID=6027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542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60634B (zh) 2017-06-26 2017-06-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0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1241B (zh) * 2023-11-13 2024-01-19 武汉本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蓄热采暖系统的联合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351A (zh) * 2013-04-15 2013-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网络系统
CN104935641A (zh) * 2015-05-07 2015-09-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文件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8372A (zh) * 2016-12-13 2017-05-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低功耗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3922B2 (en) * 2005-12-08 2012-07-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scanning services with a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20057536A1 (en) * 2010-09-02 2012-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band wifi
WO2015165024A1 (zh) * 2014-04-29 2015-11-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351A (zh) * 2013-04-15 2013-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网络系统
CN104935641A (zh) * 2015-05-07 2015-09-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文件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8372A (zh) * 2016-12-13 2017-05-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低功耗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0634A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2524B2 (en) Wireless local are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same
US11310239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hotspot terminal and management terminal
US10674556B2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mobile terminal
EP2993802B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36063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984226B2 (en) Screen sharing server, method of sharing screen, and program for screen sharing server
CN10722293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5062512A1 (zh) 一种内容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339139A1 (en) Automobile diagnostic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diagnostic connection device
CN108270757B (zh) 一种用户账户切换方法、装置、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04580019A (zh) 网络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12346751B (zh) 应用程序的安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9245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widget window
CN115080941A (zh) 账号登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33772A (zh) 无线设备的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70676A (zh) WiFi热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6063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92434B (zh) 一种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470215B (zh) 用户终端、服务器、未关注场景的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8632822B (zh) 无线接入点的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731812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560686B (zh) 一种动态调用人脸系统、方法及云人脸数据处理端
CN109714734B (zh) Dmr系统、dmr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50919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44587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 표시 정보를 편집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No.18, Wusha Haibi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