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0519A -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0519A
CN107360519A CN201710618001.6A CN201710618001A CN107360519A CN 107360519 A CN107360519 A CN 107360519A CN 201710618001 A CN201710618001 A CN 201710618001A CN 107360519 A CN107360519 A CN 107360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permanent magnet
oscillating plate
coi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80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明
吴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80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0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0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0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受话器包括外壳、振膜机构、电磁驱动机构及悬臂梁,振膜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具有一端悬空设置在内腔中的振动板;电磁驱动机构具有永磁体、线圈以及将永磁体与振动板固定连接的传导杆。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线圈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永磁体固定在传导杆的底部,悬臂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导杆和第二壳体内上;传导杆的顶部插入振动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内;将振膜机构固定外壳内壁面上。在平行于振动板方向上,悬臂梁对传导杆有朝向悬臂梁一侧的限制力;当传导杆在该方向上具有分力时,该限制力将传导杆限制在悬臂梁的端部上;从而传导杆的振动限制在垂直于振动板的方向上,降低受话器的失真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元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受话器是一种在无声音泄露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耳机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的输出。
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受话器的结构不断地更新,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027471U公开一种受话器的受话器,其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磁力驱动机构、传导杆以及振膜机构。振膜机构水平设置在外壳的内壁面上;磁力驱动机构包括与振膜机构平行设置的簧片,簧片的一端通过竖直设置的传导杆与振动板固定,套设在簧片上的线圈,以及位于簧片两侧的两个永磁铁。此结构的受话器,当给线圈通电后,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将簧片磁极化,簧片处于两个永磁铁之间,根据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的原理,该电磁场与两个永磁铁的永磁场作用,以驱动簧片在上下振动,进而使得振膜机构振动并鼓动空气发声。
但是,此结构的受话器,簧片处于两个永磁体之间,线圈通电后簧片被磁化,其水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极性,两个永磁体对簧片的靠近导杆的一端施加吸引或排斥,在簧片带动竖向设置的导杆运动时,必然会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力,该分力会驱动簧片在水平方向上摆动,使得传导杆带动振动板在水平方向振动,会影响振动板在竖向方向的振动,引起受话器出现失真的现象,导致受话器的灵敏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受话器的容易出现失真的现象,以及灵敏度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受话器,包括
外壳,具有内腔;
振膜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具有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振动板;
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具有悬空设置的永磁体,将所述永磁体与所述振动板固定连接的传导杆,以及用于产生电磁力以驱动所述永磁体带动所述传导杆和所述振动板在垂直于所述振动板设置的方向上做往复振动的至少一个线圈;
悬臂梁,避开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悬臂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和所述传导杆上。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的方向上,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和所述振膜机构位于所述悬臂梁的两侧;或者
沿平行所述振动板的方向上,所述悬臂梁和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位于所述传导杆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悬臂梁沿平行于所述振动板设置;和/或
所述悬臂梁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接杆。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线圈为至少两个,至少有一个所述线圈分别相对所述永磁体的两个极性端设置,该至少两个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朝向所述永磁体极性端的极性均相同。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供所述线圈套设的增磁部件,所述增磁部件用于增强所述线圈产生电磁场的强度且被磁化后,至少有两端带有的极性相同,所述增磁部件的该两端分别相对所述永磁体的两个极性端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增磁部件具有第一臂,和通过成型在所述第一臂上的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臂平行的第二臂,至少两个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增磁部件上;
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的一个极性端。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增磁部件具有第一臂,通过成型在所述第一臂上的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臂平行的第二臂,以及成型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中间臂,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中间臂上;
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的一个极性端。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增磁部件外,所述增磁部件与所述永磁体之间预留所需第一间隙。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围成空心区域,所述第一臂靠近所述振动板一侧,所述永磁体背向所述传导杆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臂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空心区域内。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第一臂靠近所述振动板的一侧,
所述中间臂的朝向所述永磁体的一端至少伸出所述第一臂,所述永磁体背向所述传导杆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的方向伸入所述中间臂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或者
所述永磁体上背向所述传导杆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臂上开设的第三通孔并伸入所述中间臂上开设的第四通孔内。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所述外壳具有由第一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一壳体,以及由第二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围成所述内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受话器的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线圈预先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
S2:永磁体固定在传导杆的底部,悬臂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导杆和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悬臂梁位于线圈的上方,线圈与永磁体的两端相对;
S3:传导杆的顶部插入振动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将振膜机构固定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口之间,或者固定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再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口扣合固定。
优选地,上述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增磁部件,
在S1步骤中,预先将线圈套设在增磁部件上,再将线圈或增磁部件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壁面上;
在S2步骤中,悬臂梁位于线圈和增磁部件的上方,增磁部件的两端分别相对永磁体的两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包括外壳、振膜机构、电磁驱动机构以及悬臂梁,振膜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将外壳的内腔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具有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振动板;电磁驱动机构具有悬空设置的永磁体,将永磁体与所述振动板固定连接的传导杆,以及线圈。
此结构的受话器,在传导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悬臂梁,悬臂梁对传导杆在平行于振动板方向上,具有朝向悬臂梁一侧的限制力;当传导杆朝向远离悬臂梁一侧具有分力时,悬臂梁的该限制力将抵消此分力,将传导杆限制在悬臂梁的端部上;当传导杆朝向悬臂梁一侧具有分力时,该悬臂梁将驱动传导杆朝向远离悬臂梁一侧移动,从而将传导杆受到平行于振动板方向的分力抵消掉,将传导杆的振动方向限制在垂直于振动板的方向上,从而降低受话器的失真现象,提高振动板振动的灵敏度。另外,受话器内部件数量少,便于受话器安装的同时,降低受话器的制造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供所述线圈套设的增磁部件,增磁部件用于增强所述线圈产生电磁场的强度,增大对永磁体的驱动力,增磁部件被磁化后,至少有两端带有的极性相同;沿垂直于振动板方向,永磁体两端的极性相反,增磁部件极性相同的两端分别相对永磁体的两个极性端,根据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原理,相同极性的两端对永磁体施加的作用力均朝下或者均朝上,从而实现驱动振动板做往复运动。
3.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围成空心区域,第一臂靠近振动板一侧,所述永磁体背向所述传导杆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臂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空心区域内。使得永磁体处于增磁部件的内部磁场内,内部磁场呈匀强磁场,极性相同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对永磁体的顶部和底部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均沿垂直于振动板方向上,在平行于振动板方向的分力很小,几乎不存在,从而进一步地改善受话器的失真现象,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4.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线圈预先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S2:永磁体固定在传导杆的底部,悬臂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导杆和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悬臂梁位于线圈的上方,线圈与永磁体的两端相对;S3:传导杆的顶部插入振动板上开设的安装孔内;将振膜机构固定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口之间,或者固定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内壁面上,再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口扣合固定。此装配工艺,由于受话器的结构相对比传统的受话器而言,部件数量减少,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不同,使得受话器的装配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受话器的振膜机构的俯视示意图(未显示发音膜);
图3为图2中振膜机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受话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一腔体;14-第二腔体;出音孔15;
2-振膜机构;21-固定框;22-振动板;23-发音膜;24-预留间隙;
31-永磁体;32-传导杆;33-线圈;34-增磁部件;341-第一臂;342-第二臂;343-连接部;344-中间臂;
4-悬臂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外壳1、振膜机构2、悬臂梁4、电磁驱动机构。
其中,外壳1包括具有由第一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一壳体11,以及由第二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可拆卸地与第一壳体11扣合围成内腔。振膜机构2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之间,并将外壳1的内腔分割为靠近第一底面的第一腔体13和靠近第二底面的第二腔体14。也即,第一壳体11的内腔作为第一腔体13,第二壳体12的内腔作为第二腔体14。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优选均采用高导磁合金制成。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音孔15,外壳1的外壁面上设置一个出音管,该出音管将出音孔15包含在其内。
如图2和图3所示,振膜机构22包括固定框21、振动板22以及发音膜23,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之间,例如点焊固定方式,或者用胶粘接方式;发音膜23固定在固定框21上的朝向第一腔体13一侧表面上;振动板22一端(固定端)固定在固定框21上,另一端(悬空端)悬空在固定框21内,悬空端外侧表面与固定框21的内侧内壁面之间预留间隙24,发音膜23将振动板22覆盖住,使得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密封隔开。
例如,发音膜23通过胶粘在固定框21上,将振动板22的悬空端与固定框21之间形成的预留间隙24密封,使得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密封隔开,当然也还可以将发音膜23同时粘在振动板22朝向第一腔体13的一侧表面上。
如图1所示,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腔体14内,具有永磁体31、传导杆32、增磁部件34以及线圈33。其中,传导杆32沿竖向设置,其顶部固定在振动板22的悬空端上,底部固定有永磁体31,将永磁体31悬空在第二腔体14内;永磁体31的两个极性端分布在其顶部和底部,例如永磁体31顶部一端的极性为S极,底部一端的极性为N极。
增磁部件34形状不同,对应的线圈33的个数和设置方式不同,如图1所示,增磁部件34具有第一臂341,和通过成型在第一臂341上的连接部343连接且与第一臂341平行的第二臂342。例如,增磁部件34为U形铁芯,U形铁芯的两个臂分别为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U形的弧形部为连接部343。沿平行于振动板22的方向,U形铁芯的开口与永磁体31之间预留所需的间隙,且第一臂341和第一臂341的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分别对着永磁体31的顶部和底部。优选地,永磁体31的高度小于第一臂341与第二臂342之间的间距;或者大于第一臂341与第二臂342之间的间距。
两个线圈33分别套设在U形铁芯的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上,在给两个线圈33通电后,产生的两个电磁场将U形铁芯磁化,使得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的一端均带上相同极性,例如都为N极,或者都为S极。优选地,线圈33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底面上,例如通过胶粘接或点焊方式;沿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上,永磁体31的长度小于U形铁芯的第一臂341与第二臂342之间的间距。
如图1所示,悬臂梁4平行于振动板22设置在第二腔体14内,悬臂梁4避开电磁驱动机构的位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侧壁内表面上和传导杆32上。悬臂梁4和电磁驱动机构位于传导杆32的同一侧,在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电磁驱动机构和振膜机构2位于悬臂梁4的两侧。
由于永磁体31处于U形铁芯的外部磁场中,U形铁芯的两极性端分别对永磁体31的作用力为倾斜向上或者倾斜向下,必然会在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上具有分力;悬臂梁4对传导杆32在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上,具有朝向悬臂梁4一侧的限制力;当传导杆32朝向远离悬臂梁4一侧具有分力时,悬臂梁4的该限制力将抵消此分力,将传导杆32限制在悬臂梁4的端部上;当传导杆32朝向悬臂梁4一侧具有分力时,该悬臂梁4将驱动传导杆32朝向远离悬臂梁4一侧移动,从而将传导杆32受到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的分力抵消掉,将传导杆32的振动方向限制在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上,从而降低受话器的失真现象,提高振动板22振动的灵敏度。
悬臂梁4的长度越长,振动板22越容易振动,其振动的灵敏度越高;悬臂梁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进一步地增大振动板22振动的弹性,使得悬臂梁4在限制传导杆32在平行于振动板22上的振动分量时,不会影响传导杆32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的往复振动,在确保不失真的同时,增大受话器的灵敏度。
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在传导杆32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悬臂梁4,将永磁体31带动传导杆32的振动方向限制在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减少受话器发声失真的现象,提高受话器的灵敏度。此结构的受话器振动发声的过程为:
假若永磁体31的顶部一端极性为S极,底部一端极性为N极,在未给线圈33通电时,永磁体31处于静止状态;给两个线圈33通正向电,线圈33产生的电磁场将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磁化,使得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的一端均带上N极,根据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原理,两个N极分别对永磁体31的顶部和底部施加倾斜向上的第一吸引力和第一排斥力,第一吸引力和第二排斥力的合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朝上的驱动力,另一部分为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的水平分力,该水平分力被悬臂梁4对传导杆32的限制力抵消;在竖直方向上的驱动力下,驱动永磁体31带动传导杆32和振动板22朝上振动,同时悬臂梁4以固定在外壳1上的一端为支点,另一端随着传导杆32朝上摆动;相反,给线圈33通反向电时,线圈33产生的电磁场,使得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的一端均带上S极,则给永磁体31的顶部和底部均施加倾斜向下第二排斥力和第二吸引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被悬臂梁4抵消,竖直方向的驱动力驱动永磁体31带动传导杆32和振动板22朝下振动,同时,悬臂梁4以固定在外壳1上的一端为支点,另一端随着传导杆32朝下摆动,以实现振动板22的往复运动。
在振动板22振动过程中,振动板22会带动发音膜23振动以鼓动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内的空气振动,从而使得空气发声,第一腔体13内发出的声音经出音孔15排至出音管内,进而传播出去。
若给线圈通入由0开始按照正弦曲线变化的正向电流时,在线圈33通入交变电流按照正弦曲线变化的一个完整周期内,永磁体31在磁场作用下由竖直位置朝向或远离振动板22方向分别运动一次,而振动板22在传导杆的带动下实现振动四次,分别为:
(1)给线圈31通入由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的正向交流电,振动板22由起始位置向上振动至最高点;(2)给线圈31继续通入正向交流电,该正向交流电由最大值逐渐减小到0,振动板22由最高点向下振动至起始状态位置;(3)给线圈通入由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的反向交流电,振动板由起始状态位置振动至最低点;(4)给线圈继续通入由最大值逐渐减小到0的反向交流电,振动板由最低点向上振动至起始状态位置。也即,在交变电流一个完整周期内,振动板22的振动频率为永磁体31振动频率的2倍。
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简写A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两个线圈33预先分别套设在U形铁芯的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上,再将线圈33固定在第二壳体12内壁面上;
S2: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传导杆32上,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在第二腔体14内悬臂梁4位于U形铁芯的上方,永磁体31的两端与U形铁芯开口的两个极性端相对;
S3:传导杆32的顶部插入振动板22上开设的安装孔内,同时将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之间。
作为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永磁体31的长度大于U形铁芯的第一臂341与第二臂342之间的间距,对应地,在给线圈33正向电时,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的两个N极对永磁体31施加的第一吸引力和第一排斥力呈倾斜向下,驱动振动板22向下运动;相反,给线圈33通反向电时,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的两个S极,对永磁体31施加的第二排斥力和第二吸引力均成倾斜向上,驱动振动板22向上振动。
作为第二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悬臂梁4还可以不与电磁驱动机构位于同侧,如图4所示,在平行于振动板22的方向上,悬臂梁4和电磁驱动机构位于传导杆32的两侧。作为进一步的变形,悬臂梁4还可以不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设置,例如悬臂梁4呈倾斜设置,或者只要悬臂梁4避开线圈33、增磁部件34以及永磁体31的位置,一端固定在第二腔体14对应的外壳1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导杆32上即可。作为进一步的变形,悬臂梁4还可以不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采用刚性材料制成。
作为第五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其装配工艺与A装配工艺相比,区别仅在于:S3步骤不同,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再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扣合固定。
作为第六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U形铁芯上套设的两个线圈33,还可以都套设在第一臂341,或者第二臂342上,或者连接部343上。或者,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五个等等线圈33,但至少为两个线圈33,只需U形铁芯被磁化后,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的一端的极性相同即可,具体设置数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作为进一步的变形,增磁部件34除了为铁芯外,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其他软磁材料制成的U形结构,例如软磁铁氧体。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与A装配工艺相比,区别在于:S1步骤中,将两个线圈33均套设在第一臂341或第二臂342上,或者连接部343上。
作为第七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永磁体31还可以位于增磁部件34内,如图5所示,增磁部件34的第一臂341与第二臂342之间围成空心区域,第一臂341上开设第一通孔,永磁体31沿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经第一通孔伸入空心区域内,使得永磁体31处于U形增磁部件34的内部磁场内,内部磁场呈匀强磁场,通电线圈33产生的电磁场磁化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极性相同的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分别对永磁体31的顶部和底部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均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在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的分力很小,几乎不存在,从而进一步地改善受话器的失真现象,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此实施方式中,永磁体31在空心区域内振动,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之间的间距形成振动板22的振动间隙。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其装配工艺与A装配相比,存在的区别在于:
在S2步骤中: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传导杆32上,将永磁体31的底部经U形铁芯的第一臂341上的第一通孔伸入空心区域内,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在第二腔体14内悬臂梁4位于U形铁芯的上方。
作为增磁部件34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增磁部件34除了为U形铁芯外,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软磁材料制成的增磁部件34,例如H形,只需其具有第一臂341、第二臂342以及连接部343,在电磁场作用下,磁化后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极性端的极性相同即可。作为进一步的变形,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还可以不平行,例如V字形,或者A字形等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其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受话器相比,存在的区别在于:增磁部件34的结构不同,线圈33的个数不同。具体而言,
如图6所示,增磁部件34不仅包括实施例1中的第一臂341、第二臂342、连接部343,还包括成型在连接部343上并位于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之间的中间臂344,中间臂344平行于第一臂341或者第二臂342,例如E形铁芯,一个线圈33套设在E字形铁芯的中间臂344上,在线圈33通电后产生电磁场作用下,E形铁芯磁化后,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极性的一端极性相同。例如都是N极,或者都是S极。此实施方式中永磁体31位于E形铁芯的外部磁场,E形铁芯与永磁体31之间预留所需间距。
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采用E形铁芯,只需要在E形铁芯的中间臂344上套设一个线圈33,就可以使得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磁化后,朝向永磁体31的一端所带的极性相同,进而驱动永磁体31在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做往复振动,减少受话器内安装的部件,使得受话器的结构更简单,便于装配。
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简写B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一个线圈33预先套设在E形铁芯的中间臂344,再将E形铁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底面上;
S2: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传导杆32上,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在第二腔体14内悬臂梁4位于E形铁芯的上方,永磁体31的两端与E形铁芯的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的两个极性端相对;
S3:传导杆32的顶部插入振动板22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将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之间;或者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再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开口扣合固定。
作为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永磁体31还可以位于E形铁芯的内部磁场,例如,如图7所示,中间臂344朝向永磁体31的一端伸出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永磁体31的背向传导杆32的一端沿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伸入中间臂344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使得永磁体31在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上,所受到的分力较小,对受话器在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振动时的干扰少,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失真的程度。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其装配工艺与B装配工艺相比,存在的区别在于:
S2步骤中,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传导杆32上,先将永磁体31的底部伸入中间臂344的第二通孔内,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
作为第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8所示,第一臂341和中间臂344上分别开设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永磁体31的背向传导杆32的一端沿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穿过第一臂341上开设的第三通孔并伸入中间臂344上开设的第四通孔内,由于永磁体31位于第一臂341与第二臂342之间,使得永磁体31位于E形铁芯的内部匀强磁场内,进一步地减少永磁体31在平行于振动板22方向上所受到的分力,避免受话器发声失真的问题,也提高受话器的灵敏度。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其装配工艺与B装配工艺相比,区别在于:
S2步骤中: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传导杆32上,先将永磁体31的底部经第一臂341上的第三通孔伸入中间臂344的第四通孔内,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
作为增磁部件34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增磁部件34除了为E形铁芯外,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软磁材料制成的增磁部件34,例如M形,只需其具有第一臂341、第二臂342、连接部343以及中间臂344,在电磁场作用下,磁场后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极性端的极性相同即可。作为进一步的变形,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还可以不平行,例如M字形,或者Y字形等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33除了为一个外,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只需通电产生的电磁场,使得第一臂341和第二臂342朝向永磁体31极性端的极性相同即可,具体设置个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受话器的结构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上述的增磁部件34,单独设置两个线圈33,如图9所示,两个线圈33分别相对永磁体31的两个极性端设置,该两个线圈33所产生的电磁场朝向永磁体31极性端的极性均相同。
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腔体14内,沿平行于振动板设置的方向上,两个线圈33分别正对着永磁体31的顶部和底部,两个线圈33与永磁体31之间预留所需间隙。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直接采用两个线圈33与永磁体31的两个极性端相对,来驱动永磁体31在竖向做往复振动,以使发音膜23鼓动空气振动来发声。为表述方便,将两个线圈33分别命名为第一线圈33和第二线圈33,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装配工艺C)为:
S1:沿平行于振动板22的方向,将第一线圈33和第二线圈33分别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底面和侧壁内表面上,第二线圈33位于第一线圈33的上方且与第一线圈33相隔所需间隙;
S2: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传导杆32上,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在第二腔体14内悬臂梁4位于第二线圈33的上方,永磁体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线圈33和第二线圈33相对;
S3:传导杆32的顶部插入振动板22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将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之间;或者将振膜机构2的固定框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再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扣合固定。
作为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一线圈33和第二线圈33还可以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设置,具体而言,第一线圈33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底面上,第二线圈33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侧壁内表面上且与第一线圈33相对,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第一线圈33与第二线圈33之间预留所需空间;传导杆32和永磁体31穿过第二线圈33的内孔,使得永磁体31伸入第二线圈33与第一线圈33之间的空间内,也能够实现驱动永磁体31带动传导杆32和振动板22振动。
此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与B装配工艺相比,区别在于:
S1:沿垂直于振动板22方向上,将第一线圈33和第二线圈33分别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底面和侧壁内表面上,第二线圈33位于第一线圈33的上方且与第一线圈33相隔所需间隙;
S2:悬臂梁4的一端预先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上,永磁体31穿过第二线圈33伸入第一线圈33与第二线圈33之间的空间内;再将悬臂梁4的另一端固定位于该空间内的传导杆32上。
在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的基础上,
作为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外壳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包括第二壳体12和设置在第二壳体12开口上的盖板,则在受话器的装配过程中,悬臂梁4、线圈33、增磁部件34、永磁体31以及振膜机构2都需安装在第二壳体12内,待其他部件都安装到位后,最后将盖板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开口上。
作为第二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振膜机构2除了实施例1中的结构外,还可以为现有受话器中的振膜机构2,只需其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中,将外壳1的内腔分割成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具有一端悬空设置在内腔中的振动板22,以及将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隔离开的发音膜23。在安装过程中,振膜机构2预先安装形成一个整体,再与其他相关部件进行安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申请文件中涉及到平行于振动板22的方向,以及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是指振动板22处于静止状态时的设置方向,以此方向作为基准。例如,实施例1中振动板22沿水平方向设置,则垂直于振动板22的方向就是沿竖直方向上。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具体使用过程中,给线圈通入电的方式有多种,通正弦交流电只是其中一种通电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改变给线圈通入不同方式的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具体通电方式不做限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具有内腔;
振膜机构(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将所述外壳(1)的内腔分割成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具有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振动板(22);
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具有悬空设置的永磁体(31),将所述永磁体(31)与所述振动板(22)固定连接的传导杆(32),以及用于产生电磁力以驱动所述永磁体(31)带动所述传导杆(32)和所述振动板(22)在垂直于所述振动板(22)设置的方向上做往复振动的至少一个线圈(33);
悬臂梁(4),避开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所述悬臂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1)和所述传导杆(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22)的方向上,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和所述振膜机构(2)位于所述悬臂梁(4)的两侧;或者
沿平行所述振动板(22)的方向上,所述悬臂梁(4)和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位于所述传导杆(3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4)沿平行于所述振动板(22)设置;和/或
所述悬臂梁(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33)为至少两个,至少有一个所述线圈(33)分别相对所述永磁体(31)的两个极性端设置,该至少两个所述线圈(33)所产生的电磁场朝向所述永磁体(31)极性端的极性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供所述线圈(33)套设的增磁部件(34),所述增磁部件(34)用于增强所述线圈(33)产生电磁场的强度且被磁化后,至少有两端带有的极性相同,所述增磁部件(34)的该两端分别相对所述永磁体(31)的两个极性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件(34)具有第一臂(341),和通过成型在所述第一臂(341)上的连接部(343)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臂(341)平行的第二臂(342),至少两个所述线圈(33)套设在所述增磁部件(34)上;
所述第一臂(341)和所述第二臂(342)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31)的一个极性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件(34)具有第一臂(341),通过成型在所述第一臂(341)上的连接部(343)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臂(341)平行的第二臂(342),以及成型在所述连接部(343)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臂(341)与所述第二臂之间的中间臂(344),所述线圈(33)套设在所述中间臂(344)上;
所述第一臂(341)和所述第二臂(342)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31)的一个极性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31)位于所述增磁部件(34)外,所述增磁部件(34)与所述永磁体(31)之间预留所需第一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341)与所述第二臂(342)之间围成空心区域,所述第一臂(341)靠近所述振动板(22)一侧,所述永磁体(31)背向所述传导杆(32)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22)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臂(34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空心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341)靠近所述振动板(22)的一侧,
所述中间臂(344)的朝向所述永磁体(31)的一端至少伸出所述第一臂(341),所述永磁体(31)背向所述传导杆(32)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22)的方向伸入所述中间臂(344)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或者
所述永磁体(31)上背向所述传导杆(32)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振动板(22)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臂(341)上开设的第三通孔并伸入所述中间臂(344)上开设的第四通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具有由第一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一壳体(11),以及由第二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壳体(11)扣合围成所述内腔。
12.一种受话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线圈(33)预先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
S2:永磁体(31)固定在传导杆(32)的底部,悬臂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导杆(32)和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悬臂梁(4)位于线圈(33)的上方,线圈(33)与永磁体(31)的两端相对;
S3:传导杆(32)的顶部插入振动板(22)上开设的安装孔内;
将振膜机构(2)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之间,或者固定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再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扣合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受话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增磁部件(34),
在S1步骤中,预先将线圈(33)套设在增磁部件(34)上,再将线圈(33)或增磁部件(34)固定在第二壳体(12)内壁面上;
在S2步骤中,悬臂梁(4)位于线圈(33)和增磁部件(34)的上方,增磁部件(34)的两端分别相对永磁体(31)的两端。
CN201710618001.6A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Pending CN107360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8001.6A CN107360519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8001.6A CN107360519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0519A true CN107360519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8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8001.6A Pending CN107360519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05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630A (zh) * 2017-11-24 2018-05-18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3418A (en) * 1945-10-22 1948-06-15 Siemens Brothers &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omagnetic telephone instruments
CN203027471U (zh) * 2012-12-25 2013-06-26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体式振膜和带有该一体式振膜的动铁单元
CN203181214U (zh) * 2013-03-05 2013-09-04 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用压电陶瓷骨传导受话器悬臂梁式安装结构
KR20130118146A (ko) * 2012-04-19 2013-10-29 주식회사 다이나믹모션 아마츄어 타입 스피커
KR20140013894A (ko) * 2012-07-23 2014-02-05 이준호 스피커
CN104581583A (zh) * 2014-12-31 2015-04-29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铁单元及铁芯的制备方法
CN205793329U (zh) * 2016-05-19 2016-12-07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铁单元
CN206100447U (zh) * 2016-10-09 2017-04-12 苏州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动铁受话器
CN207053723U (zh) * 2017-07-26 2018-02-27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3418A (en) * 1945-10-22 1948-06-15 Siemens Brothers &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omagnetic telephone instruments
KR20130118146A (ko) * 2012-04-19 2013-10-29 주식회사 다이나믹모션 아마츄어 타입 스피커
KR20140013894A (ko) * 2012-07-23 2014-02-05 이준호 스피커
CN203027471U (zh) * 2012-12-25 2013-06-26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体式振膜和带有该一体式振膜的动铁单元
CN203181214U (zh) * 2013-03-05 2013-09-04 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用压电陶瓷骨传导受话器悬臂梁式安装结构
CN104581583A (zh) * 2014-12-31 2015-04-29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铁单元及铁芯的制备方法
CN205793329U (zh) * 2016-05-19 2016-12-07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铁单元
CN206100447U (zh) * 2016-10-09 2017-04-12 苏州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动铁受话器
CN207053723U (zh) * 2017-07-26 2018-02-27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630A (zh) * 2017-11-24 2018-05-18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4089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JP6960189B2 (ja) 発声装置
CN107360525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9618261A (zh) 一种薄型受话器
CN207505126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7360520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207022205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518849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7404678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07484088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07197410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207022201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053723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022206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7360519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07360509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207732971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184799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053726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369232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7820177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08055630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6658314B (zh) 一体式磁铁音圈组件及设有该组件的动磁式扬声器
CN107484090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07404679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68 Youyi Road, Babai friendship Industrial Zone, Songling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Yi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ong Ling Zhen Wujia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99 Suzhou River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Yilan Acoustic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299 No. 168, Luda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rth of the original Lingyi Road)

Applicant after: Suzhou Yiy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299 No. 368, Youyi Road, baghe Youyi Industrial Zone, Songling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Yi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