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7480A -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7480A
CN107357480A CN201610305337.2A CN201610305337A CN107357480A CN 107357480 A CN107357480 A CN 107357480A CN 201610305337 A CN201610305337 A CN 201610305337A CN 107357480 A CN107357480 A CN 10735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people
user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53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s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s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s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s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053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7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7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第二用户设备端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并将该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该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在第一用户设备端获取该第二交互信息,同时,该第一用户设备及第二用户设备将该第二交互信息显示在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这种方式,实现了设备间的交互,且交互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应用窗口,方便了用户查看交互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终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多人交互应用来进行娱乐、交流活动,而且,人们对于多人交互应用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多人交互应用的布局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因此,如何更好的对多人交互应用进行布局显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第二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二用户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第六装置,用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第七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第八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三用户设备,其中,该第三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的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一用户设备以及所述的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二用户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第二用户设备端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并将该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该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在第一用户设备端获取该第二交互信息,同时,该第一用户设备及第二用户设备将该第二交互信息显示在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这种方式,实现了设备间的交互,且交互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应用窗口,方便了用户查看交互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
而且,在本申请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或上部,即所述交互显示区域既可以是应用显示区域上方的一部分,也可以叠加于应用显示区域,并陈列于应用显示区域的上部,这种陈列方式,更加符合用户的视觉需求,方便用户查看交互显示区域。
此外,在本申请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在此,以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内容为参照,显示内容上方的为上边框、下方的为下边框,其中,下边框更接近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这种显示方式,使用户使用麦克风更加方便,符合人体的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设备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设备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图1示出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和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流程图,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相互配合,以实现通过多人交互应用的交互。其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包括能够实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功能的各种终端,例如计算机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终端可以采用任意操作系统,如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等。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在所述步骤S3中,第二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在所述步骤S4中,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其中,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是指包含至少一个以上的用户、且能够实现用户间信息交互的应用,例如,社交类的交互应用、棋牌类的交互应用等等;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是指第二用户提供的用于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与其他用户交互的信息,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具体地,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第二用户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信息输入区输入文字或图像信息,或者通过第二用户设备本身自带的声音采集装置来获取语音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所述第二交互信息。
继续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其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了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的第二交互信息后,将该交互信息发送给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具体地,可以基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与该应用对应的服务端的通信协议,先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发送到服务端,再由服务端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发送给正在进行交互的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二交互信息。例如,在社交类软件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了第二用户的聊天信息,并将该聊天信息发送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将该聊天信息发送给正在参与聊天的其他用户。
继续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第二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其中,所述应用窗口按照具体的用户设备本身的屏幕比例显示,包括上下左右四个边框;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用以显示用户设备间的交互信息,例如,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为聊天窗口等,其中,所述交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信息、图片信息、文字信息等等;其中,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用以呈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的界面,包括但不限于背景画面、交互应用在使用中呈现的不断变化的界面等,例如,对于棋牌类的应用,在应用显示区域会显示该交互应用的提示信息、计时信息、用户的头像信息、用户的牌面信息或者出牌信息等等。具体地,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例如,当用户设备为移动终端时,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在屏幕中是以竖屏的方式显示。优选地,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或上部。具体地,当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为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一部分时,该交互显示区域陈列在该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当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同时独立存在,即该交互显示区域叠加于该应用显示区域时,则该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该应用显示区域的上部。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语音信息;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S11(未示出)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中麦克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用户语音信息;S12(未示出)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得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S8(未示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其中,所述步骤S3包括: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更新后的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语音信息时,在所述步骤S11中,第二用户设备通过该设备中麦克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该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用户语音信息,在所述步骤S12中,第二用户设备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得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其中,所述控制指令信息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预设好的,且可以控制所述多人交互应用的进程,该控制指令信息并不属于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的信息,具体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预设的规则,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取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例如,在斗地主类应用中,控制指令信息包括“一对5”、“一个6”等用于出牌的信息,还包括“抢地主”、“加倍”等操作指令信息,在此,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以实现斗地主的相应操作,并可以获得用户的语音交流信息,以实现用户间信息的交互。在所述步骤S8中,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具体地,不同的控制指令信息对应不同的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指令信息与相应的操作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例如,在斗地主类应用中,控制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为出“一对2”,则相应地,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显示所出的“一对2”。其中,所述步骤S3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将所述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的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更新后的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继续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中,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将接收到的第二交互信息按照接收时间顺序纵向陈列于该设备的交互显示区域,且该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优选地,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上下左右四边框中下边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麦克风间的中心距离最短。具体地,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以该应用窗口中的显示内容为参照,显示内容的下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下边框,在此,该下边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麦克风间的中心距离最短,即下边框距离该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最近。优选地,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具体地,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以该应用窗口中的显示内容为参照,显示内容的下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下边框,显示内容的上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上边框,例如,显示内容为文本信息时,在文本信息的上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上边框,在文本信息的下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下边框,在此,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图2所示,其中,图2中的步骤S1'、S2'、S3'、S4'与图1实施例中的步骤S1、S2、S3、S4相同或基本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仅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S5'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S6'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在所述步骤S5'中,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具体地,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是指第一用户提供的用于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与其他用户交互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通过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第一用户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信息输入区输入文字或图像信息,或者通过第一用户设备本身自带的声音采集装置来获取语音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第一用户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在所述步骤S6'中,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其中,第一用户设备获取了第一交互信息后,将该交互信息发送给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具体地,可以基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与该应用对应的服务端的通信协议,先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发送到服务端,再由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发送给正在进行交互的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S7'(未示出)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交互显示区域。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后,将该交互信息呈现于该设备的所述交互显示区域,在此,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获取时间顺序从上到下陈列于所述交互显示区域。
图3示出本申请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和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设备示意图,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相互配合,以实现通过多人交互应用的交互。其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包括能够实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功能的各种终端,例如计算机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智能终端可以采用任意操作系统,如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等。
具体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六装置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七装置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装置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八装置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装置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六装置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其中,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是指包含至少一个以上的用户、且能够实现用户间信息交互的应用,例如,社交类的交互应用、棋牌类的交互应用等等;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是指第二用户提供的用于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与其他用户交互的信息,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具体地,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第二用户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信息输入区输入文字或图像信息,或者通过第二用户设备本身自带的声音采集装置来获取语音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所述第二交互信息。
继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七装置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其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了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的第二交互信息后,将该交互信息发送给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具体地,可以基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与该应用对应的服务端的通信协议,先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发送到服务端,再由服务端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发送给正在进行交互的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二交互信息。例如,在社交类软件中,第二用户设备获取了第二用户的聊天信息,并将该聊天信息发送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将该聊天信息发送给正在参与聊天的其他用户。
继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八装置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其中,所述应用窗口按照具体的用户设备本身的屏幕比例显示,包括上下左右四个边框;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用以显示用户设备间的交互信息,例如,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为聊天窗口等,其中,所述交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信息、图片信息、文字信息等等;其中,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用以呈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的界面,包括但不限于背景画面、交互应用在使用中呈现的不断变化的界面等,例如,对于棋牌类的应用,在应用显示区域会显示该交互应用的提示信息、计时信息、用户的头像信息、用户的牌面信息或者出牌信息等等。具体地,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例如,当用户设备为移动终端时,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在屏幕中是以竖屏的方式显示。优选地,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或上部。具体地,当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为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一部分时,该交互显示区域陈列在该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当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同时独立存在,即该交互显示区域叠加于该应用显示区域时,则该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该应用显示区域的上部。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语音信息;其中,所述第六装置包括:第一单元(未示出),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中麦克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用户语音信息;第二单元(未示出),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得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九装置(未示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八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更新后的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语音信息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单元通过该设备中麦克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该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用户语音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单元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得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其中,所述控制指令信息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预设好的,且可以控制所述多人交互应用的进程,该控制指令信息并不属于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的信息,具体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预设的规则,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取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例如,在斗地主类应用中,控制指令信息包括“一对5”、“一个6”等用于出牌的信息,还包括“抢地主”、“加倍”等操作指令信息,在此,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以实现斗地主的相应操作,并可以获得用户的语音交流信息,以实现用户间信息的交互。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九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具体地,不同的控制指令信息对应不同的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指令信息与相应的操作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例如,在斗地主类应用中,控制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为出“一对2”,则相应地,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显示所出的“一对2”。其中,所述第八装置用于:将所述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的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更新后的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继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装置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将接收到的第二交互信息按照接收时间顺序纵向陈列于该设备的交互显示区域,且该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优选地,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上下左右四边框中下边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麦克风间的中心距离最短。具体地,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以该应用窗口中的显示内容为参照,显示内容的下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下边框,在此,该下边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麦克风间的中心距离最短,即下边框距离该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最近。优选地,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具体地,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以该应用窗口中的显示内容为参照,显示内容的下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下边框,显示内容的上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上边框,例如,显示内容为文本信息时,在文本信息的上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上边框,在文本信息的下方所对应的边框为下边框,在此,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图4所示,其中,图4中的第一装置、第二装置、第六装置、第七装置、第八装置与图1实施例中的第一装置、第二装置、第六装置、第七装置、第八装置相同或基本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仅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三装置,获取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第四装置,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三装置获取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具体地,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是指第一用户提供的用于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与其他用户交互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通过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第一用户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信息输入区输入文字或图像信息,或者通过第一用户设备本身自带的麦克风等声音采集装置来获取语音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第一用户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所述第一交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四装置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其中,第一用户设备获取了第一交互信息后,将该交互信息发送给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具体地,可以基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与该应用对应的服务端的通信协议,先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发送到服务端,再由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发送给正在进行交互的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五装置(未示出),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交互显示区域。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获取到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后,将该交互信息呈现于该设备的所述交互显示区域,在此,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的获取时间顺序从上到下陈列于所述交互显示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第二用户设备端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并将该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该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相应地,在第一用户设备端获取该第二交互信息,同时,该第一用户设备及第二用户设备将该第二交互信息显示在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这种方式,实现了设备间的交互,且交互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应用窗口,方便了用户查看交互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
而且,在本申请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或上部,即所述交互显示区域既可以是应用显示区域上方的一部分,也可以叠加于应用显示区域,并陈列于应用显示区域的上部,这种陈列方式,更加符合用户的视觉需求,方便用户查看交互显示区域。
此外,在本申请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在此,以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内容为参照,显示内容上方的为上边框、下方的为下边框,其中,下边框更接近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这种显示方式,使用户使用麦克风更加方便,符合人体的设计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21)

1.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或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上下左右四边框中下边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麦克风间的中心距离最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
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交互显示区域。
7.一种在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语音信息;
文字信息;
图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语音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包括:
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中麦克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用户语音信息;
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得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更新后的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的运行过程中,当接收到对所述应用窗口进行屏幕切换的系统指令时,忽略所述系统指令。
11.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第二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陈列于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的上方或上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上下左右四边框中下边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麦克风间的中心距离最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应用窗口的显示过程中,所述应用窗口的下边框比上边框接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麦克风。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装置,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上所述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一交互信息;
第四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五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交互显示区域。
17.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二用户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第六装置,用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第二交互信息;
第七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提供至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的其他用户。
第八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语音信息;
文字信息;
图像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包括语音信息;
其中,所述第六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中麦克风获取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多人交互应用提交的用户语音信息;
第二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并获得与控制指令无关的第二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九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中执行相应操作,并根据对应操作结果更新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第八装置用于:
将所述第二交互信息呈现于所述多人交互应用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上的应用窗口中的交互显示区域,其中,所述交互显示区域与更新后的所述应用显示区域纵向陈列于所述应用窗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十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人交互应用的运行过程中,当接收到对所述应用窗口进行屏幕切换的系统指令时,忽略所述系统指令。
21.一种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第三用户设备,其中,该第三用户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用户设备。
CN201610305337.2A 2016-05-10 2016-05-10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Pending CN107357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5337.2A CN107357480A (zh) 2016-05-10 2016-05-10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5337.2A CN107357480A (zh) 2016-05-10 2016-05-10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7480A true CN107357480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5337.2A Pending CN107357480A (zh) 2016-05-10 2016-05-10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74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304A (zh) * 2018-07-25 2018-12-07 深圳市比特熊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socket的多人应用交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708A (zh) * 2005-09-30 2007-04-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视频全屏显示中消息提示方法和系统
CN101377797A (zh) * 2008-09-28 2009-03-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语音控制游戏系统的方法和游戏系统
CN101500125A (zh) * 2008-02-03 2009-08-05 突触计算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上用于在视频显示时提供用户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032950A1 (en) * 2010-08-03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hile rendering object in 3d graphic-based terminal
CN104409076A (zh) * 2014-12-02 2015-03-11 上海语知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棋牌类游戏的语音操控系统及语音操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708A (zh) * 2005-09-30 2007-04-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视频全屏显示中消息提示方法和系统
CN101500125A (zh) * 2008-02-03 2009-08-05 突触计算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上用于在视频显示时提供用户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77797A (zh) * 2008-09-28 2009-03-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语音控制游戏系统的方法和游戏系统
US20120032950A1 (en) * 2010-08-03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hile rendering object in 3d graphic-based terminal
CN104409076A (zh) * 2014-12-02 2015-03-11 上海语知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棋牌类游戏的语音操控系统及语音操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304A (zh) * 2018-07-25 2018-12-07 深圳市比特熊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socket的多人应用交互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nson et al. How compulsive use of social media affects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the UK by purpose of use
Sølvberg et al. Learning spaces in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s
Warburton Second Life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for and the barriers to deploying virtual world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Walther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Epstein Virtual meeting fatigue
Megele Theorizing twitter chat
Kim et al. Adapting smartphones as learning technology in a Korean university
Jin et al. How will vr enter university classrooms? multi-stakeholders investigation of vr in higher education
Kent et al. An education in Facebook
CN107492274A (zh) 3d备授课系统及方法
Richardson Ludic mobilities: The corporealities of mobile gaming
Zarraonandia et al. Augmented presentations: Supporting the communication in presentations by means of augmented reality
Traxler The learner experience of mobiles, mobility and connectedness
CN107077347A (zh) 视图管理架构
CN107357480A (zh) 用于在多人交互应用中实现用户间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JP2013156870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のsnsリアルタイム学習スクール開講システム
Kevin Smartphones in the classroom as impediments to student learning
Busbin The Role of Marketing Research and Decision Systems in the Marketing Process
KR20210146193A (ko) 가상현실을 이용한 원격수업제공방법
Alrashidi Synergistic integration betwee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ies for deaf persons in e-learning platform
Brittenham et al. Outliving the ghosts: Storytell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through classroom practice
Mishra et 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ime of Covid-19
Tang et al. The bright side of digitizatio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mobile phone domestication o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ina's rural migrant families
CN110097948A (zh) 智能咨询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Bajko Mobile telephone usage and perception during group meet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