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6629A -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6629A
CN107356629A CN201710559244.7A CN201710559244A CN107356629A CN 107356629 A CN107356629 A CN 107356629A CN 201710559244 A CN201710559244 A CN 201710559244A CN 107356629 A CN107356629 A CN 107356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ange
phase
cooling
heat transfer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92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徐东恒
安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592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6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6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66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它包括多层框架,相变介质回路,试验段,冷却/加热介质回路,控制系统。本试验装置所有部件全部按类归置于多层框架中,在多层框架的底部装有万向轮,能够实现试验装置整体定向移动,操作方便,结构紧凑。本试验装置通过更换试验段可用于多种类型的传热结构特别适用于微小通道的相变传热性能试验以及可视化试验,功能性强。本试验装置进行相变可视化试验时,外接高速摄影仪用于图像采集。本试验装置进行传热性能试验时,多路温度、流量、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测量信号由控制系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试验结果通过操作台屏幕显示,准确直观,试验过程高效智能。

Description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大容量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换热设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经济效益,尤其航空航天领域的工程设备因空间及动力有限,需要采用尺寸小、质轻的紧凑式换热器。研究强化传热元件与高效换热设备不仅可提高换热系统能量的综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更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传热元件与换热设备的传热性能十分直观,最具参考价值。然而,现有的传热性能试验装置一方面大多结构繁冗并且测试对象较为单一,造成单项测试成本高;另一方面人工化的数据采集导致测量效率偏低,测试结果误差较大,对试验研究各类传热结构的传热性能造成许多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功能优化,适用于测量多种传热结构的传热性能,可替换性强;还可进行两相流动可视化试验;且试验过程高效智能,可操作性强;试验数据采集自动精准,精度高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多层框架,相变介质回路,试验段,冷却/加热介质回路,控制系统;
相变介质回路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相变介质提供罐1、阀门、过滤器4、质量流量控制器5、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试验段7中的相变介质通道、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相变介质回收罐11;冷却/加热介质回路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电磁流量计16、阀门、试验段7中的冷却/加热介质通道;试验段7为具有相变介质通道、冷却/加热介质通道;在靠近相变介质通道进口和出口的相变介质回路上分别设置有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在靠近冷却/加热介质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加热介质回路上分别设置有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
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显示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16、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多层框架100的下层为重物摆放层A,放置相变介质提供罐1、相变介质回收罐11、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多层框架的中间层为测量仪器摆放层B,放置过滤器4、各阀门、质量流量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16;多层框架的上层是操作台C,放置试验段7、控制系统;
多层框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试验段7的壁面设置试验段温度传感器,试验段温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试验段7用于传热试验时为金属材料制成,如金、铜、铝等。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试验段7用于可视化试验时为能够看到相变介质回路和冷却/加热介质回路的透明材料制成,如有机玻璃等。另外,它还包括对试验段7进行拍摄的高速摄影仪。高速摄影仪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或者通过以太网等方式把拍摄的图片传输、保存在电脑中。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通过阀门连接在相变介质回路上的真空泵13。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相变介质提供罐1与试验段7之间的管路上缠绕控温加热带。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试验段7与相变介质回收罐11之间的管路上包裹保温棉。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试验段7可拆卸地连接在相变介质回路和冷却/加热介质回路中。由于是可拆卸连接,可以对试验段7进行替换地安装。进行传热试验时,试验段可以替换为金属材料制成的试验段;进行可视化试验时,试验段可以替换为透明材料制成的试验段。
作为对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相变介质通道的截面为任意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装置中的相变介质由相变介质提供罐1提供,流经试验段7的相变介质通道后由相变介质回收罐11回收,防止污染环境。冷却/加热介质由冷却/加热介质提供罐14提供,流经试验段7的冷却/加热介质通道后,回流到冷却/加热介质提供罐14,试验过程中不断循环,高效利用。
相变介质的流量由质量流量控制器5测量,同时控制系统可根据试验需求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5控制流量变化。冷却/加热介质的流量由电磁流量计16测量。相变介质在相变介质通道进口处、出口处的温度由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传送至数据采集系统,冷却/加热介质在冷却/加热介质通道进口处、出口处的温度由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传送至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段壁面温度由试验段温度传感器传送至数据采集系统,相变介质进口与出口压力由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传送至数据采集系统,这些测量数据经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送显示系统显示。
所述的试验装置所有部件全部按类归置于多层框架中,在多层框架的底部装有万向轮,能够实现试验装置整体定向移动,操作方便,结构紧凑。
试验段7为能够看到相变介质回路和冷却/加热介质回路的透明材料制成,能够进行直观的可视化试验。进行相变介质侧可视化试验时,外接高速摄像装置用于图像采集。本试验装置可以通过更换试验段可用于多种类型的传热结构特别适用于微小通道的相变传热性能试验以及可视化试验,功能性强。
在相变介质供给系统中从相变介质提供罐出口到试验段进口的管路上缠绕控温加热带,补偿相变介质在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采用保温棉包裹试验段出口到相变介质回收罐进口的连接管道、试验段(试验元件)整体,减少与外界的换热损失,增加试验的准确性、精确性。
相变介质回路通过一个三通阀连接真空泵,用于试验前对管路内进行抽真空检漏。
本发明试验装置适用于试验元件的相变传热性能测试,也能实现两相流动可视化试验。
本发明所述的试验装置进行传热性能试验时,多路温度、流量、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测量信号由控制系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试验结果通过显示系统如显示屏幕显示,准确直观,试验过程高效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三维示意图;
图2是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所示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多层框架,相变介质回路,试验段,冷却/加热介质回路,控制系统;
相变介质回路包括通过管路2相连的相变介质提供罐1、阀门3、过滤器4、质量流量控制器5、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试验段7中的相变介质通道、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二通阀9、三通阀10、相变介质回收罐11;三通阀10的另一端通过阀门12与真空泵13相连。冷却/加热介质回路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二通阀19、电磁流量计16、试验段7中的冷却/加热介质通道、三通阀20、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以透明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的试验段7具有相变介质通道、冷却/加热介质通道;在靠近相变介质通道进口和出口的相变介质回路上分别设置有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在靠近冷却/加热介质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加热介质回路上分别设置有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均为热电偶。
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17和观察两相流动行为的高速摄影仪8)、数据处理系统、显示器18等。质量流量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16、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分别与数据采集器电连接;
多层框架100的下层为重物摆放层A,放置相变介质提供罐1、相变介质回收罐11、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多层框架的中间层为测量仪器摆放层B,放置过滤器4、各阀门、质量流量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16;多层框架的上层是操作台C,放置试验段7、控制系统;
多层框架100底部安装有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
当试验时,打开相变介质提供罐1出口阀门,使相变介质通过过滤器4、质量流量控制器5,进入试验段7,与冷却/加热介质换热后,从出口流出,流经二通阀9、三通阀10,最后进入相变介质回收罐11,这是相变介质在相变传热性能试验装置中的整个流程。
冷却/加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流量计16等。打开二通阀19,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的冷却/加热介质由输送泵15送入管道,经流量计16测量流量后,进入试验段7冷却/加热介质侧进口,与相变介质换热后从冷却/加热介质侧出口流出,经三通阀20,最后流入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形成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系统。
在试验段7的相变介质通道进出口位置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6、21,用于测试相变介质的进出口压力;在试验段7的相变介质通道进出口位置、冷却/加热介质通道进出口位置安装多根热电偶,分别用于测量相变介质和冷却/加热介质的平均进出口温度。在试验段7的两侧壁面上安装多根热电偶丝,用于测量试验段的平均壁面温度。相变介质流量由质量流量控制器5进行控制和测量,同时可根据试验需求控制流量变化;冷凝/加热介质流量由电磁流量计16测量。通过获得、分析这些关键性的试验数据,研究传热结构的传热性能。
考虑试验段的可替换性,试验段与相变介质回路中的管路及冷却/加热介质回路中的管路均采用螺纹连接;考虑装置的密封性,采用生胶带密封;考虑装置的安全性,试验段与各管路连接处安装有安全阀。
试验段为便于观测的可视化试验段,采用高速摄像仪对试验段中相变介质的相变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拍摄并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并保存在计算机中,观察相变介质在试验段中的两相流动形态。
试验段的相变介质通道可为常规尺寸的传热通道,也可以是通道截面为矩形、圆形、半圆形、梯形等微小通道,可以测试、观察并比较相变介质在不同截面通道中的传热特性和两相流动行为。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器设置足量的信号端口,采集并保存各路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壁面温度,流量等,通过PLC后台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Claims (10)

1.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层框架,相变介质回路,试验段,冷却/加热介质回路,控制系统;
相变介质回路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相变介质提供罐(1)、阀门、过滤器(4)、质量流量控制器(5)、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试验段(7)中的相变介质通道、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相变介质回收罐(11);冷却/加热介质回路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电磁流量计(16)、阀门、试验段(7)中的冷却/加热介质通道;试验段(7)具有相变介质通道、冷却/加热介质通道;在靠近相变介质通道进口和出口的相变介质回路上分别设置有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在靠近冷却/加热介质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加热介质回路上分别设置有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
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显示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16)、相变介质进口压力传感器(6)、相变介质出口压力传感器(21)、相变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2)、相变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3)、冷却/加热介质进口温度传感器(24)、冷却/加热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25)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多层框架(100)的下层为重物摆放层(A),放置相变介质提供罐(1)、相变介质回收罐(11)、冷却/加热介质循环罐(14),输送泵(15);多层框架的中间层为测量仪器摆放层(B),放置过滤器(4)、各阀门、质量流量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16);多层框架的上层是操作台(C),放置试验段(7)、控制系统;
多层框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段(7)的壁面设置试验段温度传感器,试验段温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段(7)用于传热试验时,为金属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段(7)用于可视化试验时,为能够看到相变介质回路和冷却/加热介质回路的透明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对试验段(7)进行拍摄的高速摄影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段(7)可拆卸地连接在相变介质回路和冷却/加热介质回路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变介质通道的截面为任意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通过阀门连接在相变介质回路上的真空泵(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变介质提供罐(1)与试验段(7)之间的管路上缠绕控温加热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段(7)与相变介质回收罐(11)之间的管路上包裹保温棉。
CN201710559244.7A 2017-07-11 2017-07-11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Pending CN107356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9244.7A CN107356629A (zh) 2017-07-11 2017-07-11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9244.7A CN107356629A (zh) 2017-07-11 2017-07-11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6629A true CN107356629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9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9244.7A Pending CN107356629A (zh) 2017-07-11 2017-07-11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662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5676A (zh) * 2018-12-07 2019-06-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高参数超临界co2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208312A (zh) * 2019-05-29 2019-09-06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方法
CN110887655A (zh) * 2019-12-24 2020-03-17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可移动式气体介质供收装置
CN111337536A (zh) * 2020-04-13 2020-06-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滴流辐射换热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1398338A (zh) * 2020-03-13 2020-07-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微孔鼓泡技术的可视化传热实验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751A (zh) * 2009-04-03 2010-10-06 浙江大学 管内制冷剂含油蒸发/冷凝传热测试一体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1852749A (zh) * 2009-04-03 2010-10-06 李蔚 微小管径内蒸发/冷凝传热测试一体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2081060A (zh) * 2010-12-14 2011-06-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功能宽流程单相对流换热试验装置
CN104407008A (zh) * 2014-11-19 2015-03-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评价混合蒸汽局部冷凝传热性能的测试系统
CN106645269A (zh) * 2017-01-21 2017-05-1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液态co2相变过程模拟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751A (zh) * 2009-04-03 2010-10-06 浙江大学 管内制冷剂含油蒸发/冷凝传热测试一体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1852749A (zh) * 2009-04-03 2010-10-06 李蔚 微小管径内蒸发/冷凝传热测试一体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2081060A (zh) * 2010-12-14 2011-06-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功能宽流程单相对流换热试验装置
CN104407008A (zh) * 2014-11-19 2015-03-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评价混合蒸汽局部冷凝传热性能的测试系统
CN106645269A (zh) * 2017-01-21 2017-05-1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液态co2相变过程模拟测试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海波 等: "《建筑材料》", 31 July 2016,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马启成: "动载作用下水平管内蒸汽凝结特性实验研究初探",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5676A (zh) * 2018-12-07 2019-06-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高参数超临界co2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208312A (zh) * 2019-05-29 2019-09-06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方法
CN110208312B (zh) * 2019-05-29 2021-07-02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方法
CN110887655A (zh) * 2019-12-24 2020-03-17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可移动式气体介质供收装置
CN111398338A (zh) * 2020-03-13 2020-07-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微孔鼓泡技术的可视化传热实验平台
CN111337536A (zh) * 2020-04-13 2020-06-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滴流辐射换热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1337536B (zh) * 2020-04-13 2021-07-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滴流辐射换热实验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6629A (zh) 移动式相变传热与流动性能试验装置
CN102135511B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03053902U (zh)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系统
CN213600620U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视化流动传热实验系统
CN112213355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视化流动传热实验系统
CN103278434A (zh) 测量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管道中石墨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5510379A (zh) 一种用于测试换热器的翅片的传热性能的系统
CN109524137A (zh) 一种核反应堆工程量级双层熔池传热特性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6370693A (zh) 一种湍流混合对流传热实验装置
CN103868558B (zh) 一种粉体流量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Zhe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of pneumatically conveyed solids׳ plugs as a means to mass flow rate measurement
CN205404462U (zh) 分离式热管可视化测量装置
Janssen Experimental strategies for frost analysis
CN206531655U (zh) 一种换热器能效检测设备
CN205981498U (zh) 一种低温绝热管道漏热量在线测量装置
CN102890099A (zh) 一种混合物组分测定的方法装置
CN104236844B (zh) 一种核电站msr的大流量气体流体试验系统
CN104368407B (zh) 多面可视化流动加热实验装置
CN203643428U (zh) 一种模拟油气管道流体流动安全评价装置
CN106680006B (zh) 一种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202383099U (zh) 一种汽车冷却器散热性能测试仪器
CN105136342B (zh) 微温差条件下提高换热器换热量测量精度的系统及方法
CN209541894U (zh) 测试水泵噪声的装置
CN207064385U (zh) 一种液压系统风冷却器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CN206695945U (zh) 高温箱内气氛压力在线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