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5117A -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 Google Patents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5117A
CN107355117A CN201710673615.4A CN201710673615A CN107355117A CN 107355117 A CN107355117 A CN 107355117A CN 201710673615 A CN201710673615 A CN 201710673615A CN 107355117 A CN107355117 A CN 107355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lock
rotating shaft
support block
scre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36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亚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 Yuxin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Guleite Machinery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Guleite Machinery Produc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Guleite Machinery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36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5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5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511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2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 E04H12/2207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not used
    • E04H12/2215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not used driven into the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2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 E04H12/2253Mounting poles or posts to the holder
    • E04H12/2269Mounting poles or posts to the holder in a socke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2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 E04H12/228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st or p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线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它包括脱离机构、电线杆、第一导槽、圆柱槽、锥形头、平衡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当电线杆向上移动时;电线杆会带动三个连接块向上移动;三个连接块向上移动会带动三组第一支撑块向上移动;三组第一支撑块向上移动会依次带动三组第二支撑块和三组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在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第二支撑块和第一支撑块会依次经过方形导槽;然后穿过弧形槽;最后位于地面之上;通过由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组成的三组支撑条可以对电线杆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电线杆摆动。

Description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背景技术
目前电线杆多为一体式;当电线杆发生倾斜时;电线杆上的电线在电线杆拉力的作用下就可能断裂;如果人们在未知情况下与断裂的电线接触就会触电;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影响;而且电线断裂可能造成电路短路;影响供电;所以设计一种能够防止倾斜的电线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脱离机构、电线杆、第一导槽、圆柱槽、锥形头、平衡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其中电线杆的上端开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导槽;锥形头安装在电线杆的下侧;脱离机构的一部分安装在电线杆上端,另一部分安装在电线杆下端且位于锥形头上侧;平衡支撑机构安装在电线杆下端;调节机构安装在电线杆下端,且位于平衡支撑机构上侧;平衡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均位于锥形头上侧。
上述电线杆的周围具有一个固化的环形地基;环形地基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弧形导槽和三个方形导槽;三个弧形导槽均与环形地基的外圆面相通;三个弧形导槽分别与三个方形导槽相通;弧形导槽的下端面与地面齐平;方形导槽上端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槽;弧形导槽远离方形导槽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三安装槽;环形地基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齿条槽;环形地基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第二安装槽;三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与三个齿条槽的上端相通;三个第二安装槽的上端均开有一个第二轴孔;三个第二安装槽中的每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位于三个弧形槽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槽之间;三个齿条槽中的每个齿条槽分别位于三个弧形槽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槽之间;环形地基上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方形缺口;三个方形缺口的侧面均开有一个第一轴孔;三个方形缺口分别与三个弧形槽相通。
上述平衡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一卡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一卡位槽、第一弹簧、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第二卡位槽、第二限位块、第二卡位块、第七转轴、第四轴孔、转轴固定块、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其中两个第一安装槽和两个第三安装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第一安装槽;第一卡位块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一卡位槽;第一卡位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卡槽;第一卡位块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上;第二卡位块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二卡位槽;第二卡位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卡槽;第二卡位块另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一限位块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内;两个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限位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第二卡位块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卡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卡位槽内;第二卡位块与第一卡位槽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卡位块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二限位块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槽内;两个第二限位块与两个第二限位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与两个第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卡位槽内;第三卡位块与第二卡位槽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第三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上靠近方形槽的一侧具有弧形面;三个方形导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支撑块的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的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转轴固定块;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安装有第七转轴;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二缺口一端的侧面上开有贯通的第四轴孔;六个第一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一支撑块位于方形导槽内;六个第一支撑块中位于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上未开有第二缺口和第四轴孔,且六个第一支撑块中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通过连接块安装在电线杆下端的外圆面上;第二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二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二支撑块安装在六个第一支撑块上侧;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第一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第三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三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安装在六个第二支撑块上侧;第二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之间通过第三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第二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上未开有第一缺口和未安装有转轴固定块和第七转轴;六个第三支撑块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三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的第三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二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内和第三安装槽的第二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一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一卡位块配合;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的宽度依次减小;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三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
上述脱离机构包括第一卡线结构、单向传递箱、支撑板、第一导块、第一连接板、连接杆、第一支撑轴、推板、第一齿轮、第一转轴、输入轴、第一齿条、第二卡线结构、方形槽、支撑轴孔、弧形触发板、第二转轴、第三轴孔,其中三个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形缺口的侧面;三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三个第一轴孔位于环形地基外侧;弧形触发板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三轴孔;三个弧形触发板的一端通过其上的第三轴孔与三个第二转轴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向缺口内;支撑板安装在电线杆的外圆面上;单向传递箱安装在支撑板上;单向传递箱上安装有三个输入轴;三个第二转轴与单向传递箱上的三个输入轴通过软轴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在圆柱槽的内圆面上;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电线杆与单向传递箱上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第一连接板通过两个第一导块与两个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圆柱槽内侧;第一连接板的下侧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连接板的上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均安装有一个推板;两个第一支撑轴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圆柱槽的内圆面上;第二卡线结构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的方形端开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支撑轴孔;两个第二卡线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上;第一卡线结构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的方形端开有支撑轴孔;两个第一卡线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上;两个第一卡线结构上的弧形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死机构上的弧形端配合;两个第一卡线结构上的方形端和两个第二卡线结构上的方形端分别与两个推板配合。
上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条、轴套、导向圆盘、第三转轴、电磁环、第一支撑、第四转轴、第二齿轮、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二支撑、磁铁块、涡卷弹簧,其中三个第二齿条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电线杆下端外圆面上,且三个第二齿条分别位于三个齿条槽内;三个第二安装槽内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五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侧面;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五转轴上;第二齿轮与相对应第二齿条啮合;第六转轴安装在第二轴孔上;第六转轴的下端与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第四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环形地基的上侧;第四转轴的一端与第六转轴的上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涡卷弹簧的內端安装在第四转轴外圆面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有磁铁块;电磁环通过第二支撑安装在环形地基的上侧;导向圆盘的外圆面安装在电磁环一端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导向圆盘一侧;第三转轴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圆盘的另一侧;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轴套;轴套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弧形刀片。
上述环形地基的上侧具有平衡芯片。
上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第三弹簧的弹力大于第四弹簧的弹力。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第四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第二齿条、轴套、导向圆盘、第三转轴、电磁环、第一支撑、第四转轴、第二齿轮、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二支撑、磁铁块、涡卷弹簧、第二安装槽和第二轴孔其个数为三个的替换方案为四个或五个。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第二转轴、第三轴孔、弧形触发板、第一安装槽、弧形导槽、第一卡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一卡位槽、第一弹簧、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第二卡位槽、第二限位块、第二卡位块、第七转轴、第四轴孔、转轴固定块、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安装槽、方形缺口和第一轴孔其个数为三个的替换方案为四个或五个。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三组六个第一支撑块、三组六个第二支撑块和三组六个第三支撑块的替换方案为四组六个第一支撑块、四组六个第二支撑块和四组六个第三支撑块或五组六个第一支撑块、五组六个第二支撑块和五组六个第三支撑块。
相对于传统的电线杆技术,本发明设计的电线杆能够通过自动调节来防止电线杆倾斜;进而防止了电线断裂。
本发明中第一卡位块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一卡位槽;第一卡位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卡槽;第二卡位块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二卡位槽;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一限位块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内;两个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限位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第二卡位块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卡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卡位槽内;第二卡位块与第一卡位槽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卡位块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二限位块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槽内;两个第二限位块与两个第二限位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与两个第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卡位槽内;第三卡位块与第二卡位槽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第三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上靠近方形槽的一侧具有弧形面;六个第一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一支撑块位于方形导槽内;六个第一支撑块中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通过连接块安装在电线杆下端的外圆面上;第二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二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二支撑块安装在六个第一支撑块上侧;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第一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第三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三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安装在六个第二支撑块上侧;第二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之间通过第三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第二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上未开有第一缺口和未安装有转轴固定块和第七转轴;六个第三支撑块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三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的第三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二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内和第三安装槽内的第二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一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一卡位块配合;当电线杆向上移动时;电线杆会带动三个连接块向上移动;三个连接块向上移动会带动三组第一支撑块向上移动;三组第一支撑块向上移动会依次带动三组第二支撑块和三组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在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会优先从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二支撑块与第三卡块接触时;第二支撑块会压缩第三卡块;使得第三卡块向第二卡位槽内侧移动;当第三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二卡位槽内侧时;第二支撑块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二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与第二卡块接触时;第三支撑块会压缩第二卡块;使得第二卡块向第一卡位槽内侧移动;当第二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一卡位槽内侧时;第一支撑块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一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通过由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组成的三组支撑条可以对电线杆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电线杆摆动;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支撑块的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的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转轴固定块;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安装有第七转轴;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二缺口一端的侧面上开有贯通的第四轴孔;第二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第三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三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一支撑与第一支撑之间、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之间、第三支撑与第三支撑之间、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之间和第二支撑与第三支撑之间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配合可以保证第一支撑与第一支撑之间、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之间、第三支撑与第三支撑之间、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之间和第二支撑与第三支撑之间只能沿着一个方向相互转动;在另一个反方向上第一缺口对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的铰接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可以使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在移动出地面时更加稳定;本发明中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其作用是保证第三卡块向第二卡块内侧移动时第二卡块不会进行移动;第三弹簧的弹力大于第四弹簧的弹力;其作用是保证第三卡块向第二卡块内侧移动时第二卡块不会进行移动。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的宽度依次减小;其作用是保证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在向地面移动时;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上所受到地面的作用力相同。
本发明中三个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形缺口的侧面;三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三个第一轴孔位于环形地基外侧;弧形触发板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三轴孔;三个弧形触发板的一端通过其上的第三轴孔与三个第二转轴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向缺口内;单向传递箱上安装有三个输入轴;三个第二转轴与单向传递箱上的三个输入轴通过软轴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在圆柱槽的内圆面上;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电线杆与单向传递箱上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连接板通过两个第一导块与两个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圆柱槽内侧;第一连接板的下侧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连接板的上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均安装有一个推板;两个第一支撑轴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圆柱槽的内圆面上;第二卡线结构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的方形端上开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支撑轴孔;两个第二卡线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上;第一卡线结构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的方形端上开有支撑轴孔;两个第一卡线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上;两个第一卡线结构上的弧形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死机构上的弧形端配合;两个第一卡线结构上的方形端和两个第二卡线结构上的方形端分别与两个推板配合;在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地面上侧移动时;如果地面与三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的接触点所处高度不同时;三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提供的支撑力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就有可能使得电线杆发生摆动;电线杆摆动就可能造成三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中的其中一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受地面的作用力增大;即位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所处位置的第一支撑块或第二支撑块或第三支撑块向上挤压;第一支撑块或第二支撑块或第三支撑块向上挤压就会使得三个弧形触发板中相对应的一个弧形触发板绕着第二转轴轴线摆动;弧形触发板摆动就会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就会带动单向传递箱上三个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转动;三个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转动就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向上移动;第一齿条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杆向上移动;两个连接杆向上移动分别带动两个推板向上移动;两个连接杆向上移动就会使得相对应的第一卡线结构和第二卡线结构绕着相对应的第一支撑轴的轴线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卡线结构和第二卡线结构上的弧形端就会分开;进而电线可以脱离电线杆;防止电线杆在摆动过程中对电线造成影响。
本发明中上述环形地基的上侧具有平衡芯片;三个第二齿条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电线杆下端外圆面上,且三个第二齿条分别位于三个齿条槽内;三个第二安装槽内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五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侧面;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五转轴上;第二齿轮与相对应第二齿条啮合;第六转轴安装在第二轴孔上;第六转轴的下端与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第四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环形地基的上侧;第四转轴的一端与第六转轴的上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涡卷弹簧的內端安装在第四转轴外圆面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有磁铁块;电磁环通过第二支撑安装在环形地基的上侧;导向圆盘的外圆面安装在电磁环一端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导向圆盘一侧;第三转轴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圆盘的另一侧;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轴套;轴套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弧形刀片;当电线杆向上移动时;电线杆会带动三个第二齿条向上移动;第二齿条向上移动就会使得相对应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转动带动第六转轴转动;第六转轴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由于电磁环在通电时对磁铁块具有吸附能力;使得磁铁块处于静止状态;即涡卷弹簧的外端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第四转轴转动就会带动涡卷弹簧的內端转动;涡卷弹簧的內端转动就会使得涡卷弹簧上力;当电线杆发生倾斜时;通过平衡芯片控制电磁环;使得电磁环断电;进而使得三个涡卷弹簧的外端转动;三个涡卷弹簧的外端转动带动相对应的三个导向圆盘转动;三个导向圆盘转动带动相对应的三个第三转轴转动;三个第三转轴转动带动相对应的三个轴套转动;三个轴套转动带动其上的弧形刀片转动;一方面通过弧形刀片转动使得电线杆倾斜的一侧地面上的土壤变得松软;进而在电线杆重力作用下恢复平衡;另一方面在三个轴套带动其上的弧形刀片转动时;位于电线杆倾斜一侧后方的轴套通过其上的弧形刀片转动使得地面上的土壤移动到电线杆倾斜一侧的上方;从而加强了电线杆倾斜一侧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的稳固性。
本发明中电线杆的下侧安装有锥形头,其作用是一方面加强了电线杆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当电线杆向下移动时;通过锥形头可以保证电线杆在向下移动过程中更加顺利。
当人们使用本发明的电线杆,电线杆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地面受温度变化收缩时;电线杆下侧就会受到挤压使得电线杆向上移动;当电线杆向上移动时;电线杆会带动三个连接块向上移动;三个连接块向上移动会带动三组第一支撑块向上移动;三组第一支撑块向上移动会依次带动三组第二支撑块和三组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在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会优先从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二支撑块与第三卡块接触时;第二支撑块会压缩第三卡块;使得第三卡块向第二卡位槽内侧移动;当第三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二卡位槽内侧时;第二支撑块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二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与第二卡块接触时;第三支撑块会压缩第二卡块;使得第二卡块向第一卡位槽内侧移动;当第二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一卡位槽内侧时;第一支撑块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一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通过由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组成的三组支撑条可以对电线杆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电线杆摆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脱离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接板安装示意图。
图4是推块安装示意图。
图5是支撑板安装示意图。
图6是平衡支撑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7是环形地基结构示意图。
图8是方形导槽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弧形触发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1是涡卷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2是第一支撑块安装示意图。
图13是第三卡位块安装示意图。
图14是第二支撑块安装示意图。
图15是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连接示意图。
图16是第一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二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18是第三支撑块安装示意图。
图19是调节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20是导向圆盘安装示意图。
图21是电线杆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2是弧形触发板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脱离机构;2、电线杆;3、锥形头;4、平衡支撑机构;5、调节机构;6、第一卡线结构;7、单向传递箱;8、支撑板;9、圆柱槽;10、第一导块;11、第一连接板;12、连接杆;13、第一支撑轴;14、推板;15、第一齿轮;16、第一转轴;17、输入轴;18、第一齿条;19、第二卡线结构;20、方形槽;21、支撑轴孔;22、弧形触发板;23、第二齿条;24、轴套;25、环形地基;26、第一轴孔;27、第一安装槽;28、第二安装槽;29、弧形导槽;30、第二轴孔;31、第三安装槽;32、方形缺口;33、方形导槽;34、齿条槽;35、导向圆盘;36、第二转轴;37、第三轴孔;38、第三转轴;39、电磁环;40、第一支撑;41、第四转轴;42、第二齿轮;43、第五转轴;44、第六转轴;45、磁铁块;46、涡卷弹簧;47、连接块;48、第一支撑块;49、第二支撑块;50、第三支撑块;51、第一卡位块;52、第一限位块;53、第一卡位槽;54、第一弹簧;55、第一限位槽;56、第二限位槽;57、第二弹簧;58、第三卡位块;59、第二卡位槽;60、第二限位块;61、第二卡位块;62、第七转轴;63、第四轴孔;64、转轴固定块;65、第一缺口;66、第二缺口;67、第三弹簧;68、第四弹簧;69、第一卡槽;70、第二卡槽;71、第一导槽;72、第二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脱离机构1、电线杆2、第一导槽71、圆柱槽9、锥形头3、平衡支撑机构4、调节机构5,其中如图2所示,电线杆2的上端开有圆柱槽9;圆柱槽9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导槽71;锥形头3安装在电线杆2的下侧;如图1所示,脱离机构1的一部分安装在电线杆2上端,另一部分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且位于锥形头3上侧;如图6所示,平衡支撑机构4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调节机构5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且位于平衡支撑机构4上侧;平衡支撑机构4和调节机构5均位于锥形头3上侧。
如图1所示,上述电线杆2的周围具有一个固化的环形地基25;如图7所示,环形地基25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弧形导槽29和三个方形导槽33;三个弧形导槽29均与环形地基25的外圆面相通;三个弧形导槽29分别与三个方形导槽33相通;弧形导槽29的下端面与地面齐平;方形导槽33上端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槽27;弧形导槽29远离方形导槽33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三安装槽31;环形地基25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齿条槽34;如图8所示,环形地基25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第二安装槽28;三个第二安装槽28分别与三个齿条槽34的上端相通;三个第二安装槽28的上端均开有一个第二轴孔30;三个第二安装槽28中的每个第二安装槽28分别位于三个弧形槽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槽之间;三个齿条槽34中的每个齿条槽34分别位于三个弧形槽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槽之间;环形地基25上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方形缺口32;三个方形缺口32的侧面均开有一个第一轴孔26;三个方形缺口32分别与三个弧形槽相通。
如图6所示,上述平衡支撑机构4包括连接块47、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第三支撑块50、第一卡位块51、第一限位块52、第一卡位槽53、第一弹簧54、第一卡槽69、第二卡槽70、第一限位槽55、第二限位槽56、第二弹簧57、第三卡位块58、第二卡位槽59、第二限位块60、第二卡位块61、第七转轴62、第四轴孔63、转轴固定块64、第一缺口65、第二缺口66、第三弹簧67、第四弹簧68,其中两个第一安装槽27和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第一安装槽27;如图13所示,第一卡位块51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一卡位槽53;第一卡位槽53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卡槽69;第一卡位块51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槽27的内侧面上;第二卡位块61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二卡位槽59;第二卡位槽59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卡槽70;第二卡位块61另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限位槽55;第一限位块52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一限位块52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55内;两个第一限位块52与两个第一限位槽55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54;第二卡位块61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52与两个第一卡槽69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卡位槽53内;第二卡位块61与第一卡位槽53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67;第三卡位块58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槽56;第二限位块60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二限位块60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槽56内;两个第二限位块60与两个第二限位槽56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57;第三卡位块58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60与两个第二卡槽70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卡位槽59内;第三卡位块58与第二卡位槽59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68;第三卡位块58和第二卡位块61上靠近方形槽20的一侧具有弧形面;如图19所示,三个方形导槽33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如图16所示,第一支撑块48的一端开有第一缺口65;第一支撑块48的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66;第一缺口65的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转轴固定块64;两个转轴固定块64之间安装有第七转轴62;第一支撑块48上开有第二缺口66一端的侧面上开有贯通的第四轴孔63;如图12所示,六个第一支撑块48相互连接,如图15所示,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48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一支撑块48位于方形导槽33内;六个第一支撑块48中位于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48上未开有第二缺口66和第四轴孔63,且六个第一支撑块48中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48通过连接块47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的外圆面上;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一支撑块48结构完全相同;如图14所示,六个第二支撑块49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49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二支撑块49安装在六个第一支撑块48上侧;第一支撑块48与第二支撑块49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块49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第一支撑块48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第三支撑块50与第一支撑块48结构完全相同;如图18所示,六个第三支撑块50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50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50安装在六个第二支撑块49上侧;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三支撑块50之间通过第三支撑块50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第二支撑块49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50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50上未开有第一缺口65和未安装有转轴固定块64和第七转轴62;六个第三支撑块50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50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三卡位块58配合;六个第三支撑块50均与第一安装槽27和第三安装槽31内的第三卡位块58配合;六个第二支撑块49均与第一安装槽27内和第三安装槽31的第二卡位块61配合;六个第一支撑块48均与第一安装槽27和第二安装槽28内的第一卡位块51配合;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的宽度依次减小;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48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第一支撑块48与第二支撑块49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第三支撑块50与第二支撑块49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50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49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
如图1所示,上述脱离机构1包括第一卡线结构6、单向传递箱7、支撑板8、第一导块10、第一连接板11、连接杆12、第一支撑轴13、推板14、第一齿轮15、第一转轴16、输入轴17、第一齿条18、第二卡线结构19、方形槽20、支撑轴孔21、弧形触发板22、第二转轴36、第三轴孔37,其中如图19所示,三个第二转轴36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形缺口32的侧面;三个第二转轴36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三个第一轴孔26位于环形地基25外侧;如图9所示,弧形触发板22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三轴孔37;三个弧形触发板22的一端通过其上的第三轴孔37与三个第二转轴36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向缺口内;如图5所示,支撑板8安装在电线杆2的外圆面上;单向传递箱7安装在支撑板8上;如图3所示,单向传递箱7上安装有三个输入轴17;三个第二转轴36与单向传递箱7上的三个输入轴17通过软轴连接;第一转轴16的一端安装在圆柱槽9的内圆面上;第一转轴16的另一端穿过电线杆2与单向传递箱7上的输出轴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齿轮15安装在第一转轴16上;第一连接板11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10;第一连接板11通过两个第一导块10与两个第一导槽71的配合安装在圆柱槽9内侧;第一连接板11的下侧安装有第一齿条18;第一齿条18与第一齿轮15啮合;第一连接板11的上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上均安装有一个推板14;两个第一支撑轴13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圆柱槽9的内圆面上;第二卡线结构19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19的方形端开有方形槽20;方形槽20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支撑轴孔21;两个第二卡线结构19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13上;第一卡线结构6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19的方形端开有支撑轴孔21;两个第一卡线结构6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13上;两个第一卡线结构6上的弧形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死机构上的弧形端配合;两个第一卡线结构6上的方形端和两个第二卡线结构19上的方形端分别与两个推板14配合。
如图10所示,上述调节机构5包括第二齿条23、轴套24、导向圆盘35、第三转轴38、电磁环39、第一支撑40、第四转轴41、第二齿轮42、第五转轴43、第六转轴44、第二支撑72、磁铁块45、涡卷弹簧46,其中如图17所示,三个第二齿条23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外圆面上,且三个第二齿条23分别位于三个齿条槽34内;三个第二安装槽28内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五转轴4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8的侧面;第二齿轮42安装在第五转轴43上;第二齿轮42与相对应第二齿条23啮合;第六转轴44安装在第二轴孔30上;第六转轴44的下端与第五转轴43的另一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第四转轴41通过第一支撑40安装在环形地基25的上侧;第四转轴41的一端与第六转轴44的上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如图11所示,涡卷弹簧46的內端安装在第四转轴41外圆面上;涡卷弹簧46的外端安装有磁铁块45;电磁环39通过第二支撑72安装在环形地基25的上侧;如图20所示,导向圆盘35的外圆面安装在电磁环39一端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46的外端安装在导向圆盘35一侧;第三转轴38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圆盘35的另一侧;第三转轴38的另一端安装有轴套24;轴套24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弧形刀片。
上述环形地基25的上侧具有平衡芯片。
上述第一弹簧54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57的弹力;第三弹簧67的弹力大于第四弹簧68的弹力。
上述第一弹簧54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57为压缩弹簧;第三弹簧67为压缩弹簧;第四弹簧68为压缩弹簧。
上述作为第二齿条23、轴套24、导向圆盘35、第三转轴38、电磁环39、第一支撑40、第四转轴41、第二齿轮42、第五转轴43、第六转轴44、第二支撑72、磁铁块45、涡卷弹簧46、第二安装槽28和第二轴孔30其个数为三个的替换方案为四个或五个。
上述作为第二转轴36、第三轴孔37、弧形触发板22、第一安装槽27、弧形导槽29、第一卡位块51、第一限位块52、第一卡位槽53、第一弹簧54、第一限位槽55、第二限位槽56、第二弹簧57、第三卡位块58、第二卡位槽59、第二限位块60、第二卡位块61、第七转轴62、第四轴孔63、转轴固定块64、第一缺口65、第二缺口66、第三弹簧67、第四弹簧68、第一卡槽69、第二卡槽70、第三安装槽31、方形缺口32和第一轴孔26其个数为三个的替换方案为四个或五个。
上述作为三组六个第一支撑块48、三组六个第二支撑块49和三组六个第三支撑块50的替换方案为四组六个第一支撑块48、四组六个第二支撑块49和四组六个第三支撑块50或五组六个第一支撑块48、五组六个第二支撑块49和五组六个第三支撑块50。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电线杆2能够通过自动调节来防止电线杆2倾斜;进而防止了电线断裂。
本发明中第一卡位块51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一卡位槽53;第一卡位槽53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卡槽69;第二卡位块61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二卡位槽59;第一限位块52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一限位块52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55内;两个第一限位块52与两个第一限位槽55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54;第二卡位块61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52与两个第一卡槽69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卡位槽53内;第二卡位块61与第一卡位槽53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67;第三卡位块58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槽56;第二限位块60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二限位块60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槽56内;两个第二限位块60与两个第二限位槽56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57;第三卡位块58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60与两个第二卡槽70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卡位槽59内;第三卡位块58与第二卡位槽59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68;第三卡位块58和第二卡位块61上靠近方形槽20的一侧具有弧形面;六个第一支撑块48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48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一支撑块48位于方形导槽33内;六个第一支撑块48中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48通过连接块47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的外圆面上;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一支撑块48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二支撑块49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49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二支撑块49安装在六个第一支撑块48上侧;第一支撑块48与第二支撑块49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块49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第一支撑块48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第三支撑块50与第一支撑块48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三支撑块50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50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50安装在六个第二支撑块49上侧;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三支撑块50之间通过第三支撑块50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63与第二支撑块49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62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50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50上未开有第一缺口65和未安装有转轴固定块64和第七转轴62;六个第三支撑块50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50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三卡位块58配合;六个第三支撑块50均与第一安装槽27和第三安装槽31内的第三卡位块58配合;六个第二支撑块49均与第一安装槽27内和第三安装槽31内的第二卡位块61配合;六个第一支撑块48均与第一安装槽27和第二安装槽28内的第一卡位块51配合;如图21a所示,当电线杆2向上移动时;电线杆2会带动三个连接块47向上移动;三个连接块47向上移动会带动三组第一支撑块48向上移动;三组第一支撑块48向上移动会依次带动三组第二支撑块49和三组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在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50会优先从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三卡块接触时;第二支撑块49会压缩第三卡块;使得第三卡块向第二卡位槽59内侧移动;当第三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二卡位槽59内侧时;第二支撑块49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二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50与第二卡块接触时;第三支撑块50会压缩第二卡块;使得第二卡块向第一卡位槽53内侧移动;当第二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一卡位槽53内侧时;第一支撑块48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一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如图21b所示,通过由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组成的三组支撑条可以对电线杆2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电线杆2摆动;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块48的一端开有第一缺口65;第一支撑块48的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66;第一缺口65的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转轴固定块64;两个转轴固定块64之间安装有第七转轴62;第一支撑块48上开有第二缺口66一端的侧面上开有贯通的第四轴孔63;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一支撑块48结构完全相同;第三支撑块50与第一支撑块48结构完全相同;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49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50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49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第一支撑块48与第二支撑块49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第三支撑块50与第二支撑块49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65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6配合;第一支撑40与第一支撑40之间、第一支撑40与第二支撑72之间、第三支撑与第三支撑之间、第一支撑40与第二支撑72之间和第二支撑72与第三支撑之间通过第一缺口65和第二缺口66的配合可以保证第一支撑40与第一支撑40之间、第一支撑40与第二支撑72之间、第三支撑与第三支撑之间、第一支撑40与第二支撑72之间和第二支撑72与第三支撑之间只能沿着一个方向相互转动;在另一个反方向上第一缺口65对第一缺口65和第二缺口66之间的铰接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可以使得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在移动出地面时更加稳定;本发明中第一弹簧54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57的弹力;其作用是保证第三卡块向第二卡块内侧移动时第二卡块不会进行移动;第三弹簧67的弹力大于第四弹簧68的弹力;其作用是保证第三卡块向第二卡块内侧移动时第二卡块不会进行移动。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的宽度依次减小;其作用是保证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在向地面移动时;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上所受到地面的作用力相同。
本发明中三个第二转轴36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形缺口32的侧面;三个第二转轴36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三个第一轴孔26位于环形地基25外侧;弧形触发板22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三轴孔37;三个弧形触发板22的一端通过其上的第三轴孔37与三个第二转轴36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向缺口内;单向传递箱7上安装有三个输入轴17;三个第二转轴36与单向传递箱7上的三个输入轴17通过软轴连接;第一转轴16的一端安装在圆柱槽9的内圆面上;第一转轴16的另一端穿过电线杆2与单向传递箱7上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15安装在第一转轴16上;第一连接板11通过两个第一导块10与两个第一导槽71的配合安装在圆柱槽9内侧;第一连接板11的下侧安装有第一齿条18;第一齿条18与第一齿轮15啮合;第一连接板11的上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上均安装有一个推板14;两个第一支撑轴13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圆柱槽9的内圆面上;第二卡线结构19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19的方形端上开有方形槽20;方形槽20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支撑轴孔21;两个第二卡线结构19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13上;第一卡线结构6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19的方形端上开有支撑轴孔21;两个第一卡线结构6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13上;两个第一卡线结构6上的弧形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死机构上的弧形端配合;两个第一卡线结构6上的方形端和两个第二卡线结构19上的方形端分别与两个推板14配合;如图22a所示,在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地面上侧移动时;如果地面与三组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的接触点所处高度不同时;三组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所提供的支撑力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就有可能使得电线杆2发生摆动;电线杆2摆动就可能造成三组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中的其中一组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所受地面的作用力增大;即位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所处位置的第一支撑块48或第二支撑块49或第三支撑块50向上挤压;如图22b所示,第一支撑块48或第二支撑块49或第三支撑块50向上挤压就会使得三个弧形触发板22中相对应的一个弧形触发板22绕着第二转轴36轴线摆动;弧形触发板22摆动就会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第二转轴36转动就会带动单向传递箱7上三个输入轴17中的一个输入轴17转动;三个输入轴17中的一个输入轴17转动就会带动第一转轴16转动;第一转轴1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转动带动第一齿条18向上移动;第一齿条18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11向上移动;第一连接板11向上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杆12向上移动;两个连接杆12向上移动分别带动两个推板14向上移动;两个连接杆12向上移动就会使得相对应的第一卡线结构6和第二卡线结构19绕着相对应的第一支撑轴13的轴线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卡线结构6和第二卡线结构19上的弧形端就会分开;进而电线可以脱离电线杆2;防止电线杆2在摆动过程中对电线造成影响。
本发明中上述环形地基25的上侧具有平衡芯片;三个第二齿条23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电线杆2下端外圆面上,且三个第二齿条23分别位于三个齿条槽34内;三个第二安装槽28内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五转轴4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8的侧面;第二齿轮42安装在第五转轴43上;第二齿轮42与相对应第二齿条23啮合;第六转轴44安装在第二轴孔30上;第六转轴44的下端与第五转轴43的另一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第四转轴41通过第一支撑40安装在环形地基25的上侧;第四转轴41的一端与第六转轴44的上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涡卷弹簧46的內端安装在第四转轴41外圆面上;涡卷弹簧46的外端安装有磁铁块45;电磁环39通过第二支撑72安装在环形地基25的上侧;导向圆盘35的外圆面安装在电磁环39一端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46的外端安装在导向圆盘35一侧;第三转轴38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圆盘35的另一侧;第三转轴38的另一端安装有轴套24;轴套24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弧形刀片;当电线杆2向上移动时;电线杆2会带动三个第二齿条23向上移动;第二齿条23向上移动就会使得相对应的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带动第五转轴43转动;第五转轴43转动带动第六转轴44转动;第六转轴44转动带动第四转轴41转动;由于电磁环39在通电时对磁铁块45具有吸附能力;使得磁铁块45处于静止状态;即涡卷弹簧46的外端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第四转轴41转动就会带动涡卷弹簧46的內端转动;涡卷弹簧46的內端转动就会使得涡卷弹簧46上力;当电线杆2发生倾斜时;通过平衡芯片控制电磁环39;使得电磁环39断电;进而使得三个涡卷弹簧46的外端转动;三个涡卷弹簧46的外端转动带动相对应的三个导向圆盘35转动;三个导向圆盘35转动带动相对应的三个第三转轴38转动;三个第三转轴38转动带动相对应的三个轴套24转动;三个轴套24转动带动其上的弧形刀片转动;一方面通过弧形刀片转动使得电线杆2倾斜的一侧地面上的土壤变得松软;进而在电线杆2重力作用下恢复平衡;另一方面在三个轴套24带动其上的弧形刀片转动时;位于电线杆2倾斜一侧后方的轴套24通过其上的弧形刀片转动使得地面上的土壤移动到电线杆2倾斜一侧的上方;从而加强了电线杆2倾斜一侧的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的稳固性。
本发明中电线杆2的下侧安装有锥形头3,其作用是一方面加强了电线杆2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当电线杆2向下移动时;通过锥形头3可以保证电线杆2在向下移动过程中更加顺利。
具体实施方式:当人们使用本发明的电线杆2,电线杆2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地面受温度变化收缩时;电线杆2下侧就会受到挤压使得电线杆2向上移动;当电线杆2向上移动时;电线杆2会带动三个连接块47向上移动;三个连接块47向上移动会带动三组第一支撑块48向上移动;三组第一支撑块48向上移动会依次带动三组第二支撑块49和三组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在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50会优先从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二支撑块49与第三卡块接触时;第二支撑块49会压缩第三卡块;使得第三卡块向第二卡位槽59内侧移动;当第三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二卡位槽59内侧时;第二支撑块49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二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当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向上移动过程中第三支撑块50与第二卡块接触时;第三支撑块50会压缩第二卡块;使得第二卡块向第一卡位槽53内侧移动;当第二卡块完全移动到第一卡位槽53内侧时;第一支撑块48就会沿着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槽27内的两个第一卡块组成的间隙之间穿过;然后经过弧形槽;最后从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槽31内的两个第三卡块之间穿出位于地面之上;通过由第一支撑块48、第二支撑块49和第三支撑块50组成的三组支撑条可以对电线杆2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电线杆2摆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脱离机构、电线杆、第一导槽、圆柱槽、锥形头、平衡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其中电线杆的上端开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导槽;锥形头安装在电线杆的下侧;脱离机构的一部分安装在电线杆上端,另一部分安装在电线杆下端且位于锥形头上侧;平衡支撑机构安装在电线杆下端;调节机构安装在电线杆下端,且位于平衡支撑机构上侧;平衡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均位于锥形头上侧;
所述电线杆的周围具有一个固化的环形地基;环形地基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弧形导槽和三个方形导槽;三个弧形导槽均与环形地基的外圆面相通;三个弧形导槽分别与三个方形导槽相通;弧形导槽的下端面与地面齐平;方形导槽上端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槽;弧形导槽远离方形导槽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三安装槽;环形地基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齿条槽;环形地基的内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第二安装槽;三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与三个齿条槽的上端相通;三个第二安装槽的上端均开有一个第二轴孔;三个第二安装槽中的每个第二安装槽分别位于三个弧形槽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槽之间;三个齿条槽中的每个齿条槽分别位于三个弧形槽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槽之间;环形地基上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三个方形缺口;三个方形缺口的侧面均开有一个第一轴孔;三个方形缺口分别与三个弧形槽相通;
所述平衡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一卡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一卡位槽、第一弹簧、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第二卡位槽、第二限位块、第二卡位块、第七转轴、第四轴孔、转轴固定块、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其中两个第一安装槽和两个第三安装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第一安装槽;第一卡位块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一卡位槽;第一卡位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卡槽;第一卡位块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上;第二卡位块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二卡位槽;第二卡位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卡槽;第二卡位块另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一限位块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内;两个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限位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第二卡位块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卡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卡位槽内;第二卡位块与第一卡位槽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卡位块一端的两侧面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面;两个第二限位块未具有圆弧面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槽内;两个第二限位块与两个第二限位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与两个第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卡位槽内;第三卡位块与第二卡位槽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第三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上靠近方形槽的一侧具有弧形面;三个方形导槽内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支撑块的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的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转轴固定块;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安装有第七转轴;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二缺口一端的侧面上开有贯通的第四轴孔;六个第一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一支撑块位于方形导槽内;六个第一支撑块中位于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上未开有第二缺口和第四轴孔,且六个第一支撑块中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支撑块通过连接块安装在电线杆下端的外圆面上;第二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二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二支撑块安装在六个第一支撑块上侧;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第一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第三支撑块与第一支撑块结构完全相同;六个第三支撑块相互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之间通过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安装在六个第二支撑块上侧;第二支撑块与第三支撑块之间通过第三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四轴孔与第二支撑块上相对应的第七转轴配合连接;六个第三支撑块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上未开有第一缺口和未安装有转轴固定块和第七转轴;六个第三支撑块中位于最上侧的一个第三支撑块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第一安装槽内的两个第三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三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的第三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二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内和第三安装槽的第二卡位块配合;六个第一支撑块均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一卡位块配合;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的宽度依次减小;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三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连接处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中相对应的第一缺口和相对应的第二缺口配合;
所述脱离机构包括第一卡线结构、单向传递箱、支撑板、第一导块、第一连接板、连接杆、第一支撑轴、推板、第一齿轮、第一转轴、输入轴、第一齿条、第二卡线结构、方形槽、支撑轴孔、弧形触发板、第二转轴、第三轴孔,其中三个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形缺口的侧面;三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三个第一轴孔位于环形地基外侧;弧形触发板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三轴孔;三个弧形触发板的一端通过其上的第三轴孔与三个第二转轴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三个方向缺口内;支撑板安装在电线杆的外圆面上;单向传递箱安装在支撑板上;单向传递箱上安装有三个输入轴;三个第二转轴与单向传递箱上的三个输入轴通过软轴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在圆柱槽的内圆面上;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电线杆与单向传递箱上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第一连接板通过两个第一导块与两个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圆柱槽内侧;第一连接板的下侧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连接板的上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均安装有一个推板;两个第一支撑轴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圆柱槽的内圆面上;第二卡线结构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的方形端开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支撑轴孔;两个第二卡线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上;第一卡线结构分为弧形端和方形端;第二卡线结构的方形端开有支撑轴孔;两个第一卡线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轴上;两个第一卡线结构上的弧形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死机构上的弧形端配合;两个第一卡线结构上的方形端和两个第二卡线结构上的方形端分别与两个推板配合;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条、轴套、导向圆盘、第三转轴、电磁环、第一支撑、第四转轴、第二齿轮、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二支撑、磁铁块、涡卷弹簧,其中三个第二齿条周向均匀地安装在电线杆下端外圆面上,且三个第二齿条分别位于三个齿条槽内;三个第二安装槽内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五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侧面;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五转轴上;第二齿轮与相对应第二齿条啮合;第六转轴安装在第二轴孔上;第六转轴的下端与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第四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环形地基的上侧;第四转轴的一端与第六转轴的上端通过锥齿配合连接;涡卷弹簧的內端安装在第四转轴外圆面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有磁铁块;电磁环通过第二支撑安装在环形地基的上侧;导向圆盘的外圆面安装在电磁环一端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导向圆盘一侧;第三转轴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圆盘的另一侧;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轴套;轴套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弧形刀片;
所述环形地基的上侧具有平衡芯片;
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第三弹簧的弹力大于第四弹簧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第二转轴、第三轴孔、弧形触发板、第一安装槽、弧形导槽、第一卡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一卡位槽、第一弹簧、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二弹簧、第三卡位块、第二卡位槽、第二限位块、第二卡位块、第七转轴、第四轴孔、转轴固定块、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安装槽、方形缺口和第一轴孔其个数为三个的替换方案为四个或五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第四弹簧为压缩弹簧。
CN201710673615.4A 2017-08-09 2017-08-09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Withdrawn CN107355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3615.4A CN107355117A (zh) 2017-08-09 2017-08-09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3615.4A CN107355117A (zh) 2017-08-09 2017-08-09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5117A true CN107355117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8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3615.4A Withdrawn CN107355117A (zh) 2017-08-09 2017-08-09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51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159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常熟白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可控制的防倒电线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159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常熟白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可控制的防倒电线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9095A (zh) 一种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CN1315253C (zh) 大型磁悬浮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03838921U (zh) 磁柱式牛顿摆
CN107355117A (zh) 可控制平衡的防倒电线杆
CN107269096A (zh) 一种平衡可控制的防倒电线杆
CN108695082A (zh) 储能传动机构及使用该储能传动机构的旋转式开关操作装置
CN207541893U (zh) 建筑工程管理led告示板
CN109158980A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金属键盘壳打磨装置
CN108020219A (zh) 十字形投影的激光仪
CN102416266A (zh) 台球机器人
CN210112861U (zh) 一种网球发球机
CN108962072B (zh) 一种广告架
CN102922507A (zh) 二自由度调平装置
CN107237539A (zh) 一种基于齿条传动的防倒电线杆
CN107217834A (zh) 一种建筑高楼使用防倾斜的吊台
CN204987456U (zh) 一种摇头暖风机
CN210882622U (zh) 外卖配送装置
CN206628411U (zh) 高互换性真空断路器
CN109779378A (zh) 一种电力电网领域使用的电线杆
CN107237541A (zh) 一种可控制平衡的电线杆
CN208122737U (zh) 一种三辊闸机芯
CN208161030U (zh) 一种能改变陀螺运动轨迹的陀尖部件
CN217381114U (zh) 一种带有保护机构的液压油缸
CN206628409U (zh) 真空断路器
CN107269094A (zh) 可控制平衡的电线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3

Address after: 350108 No.2, wulongjiang North Avenue, Fuzhou University Town,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g Yuxin

Address before: 215554 No. 15, Xinxiang village, Shang Hu Town, Changshou City,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U GREATER 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