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4835B -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4835B
CN107354835B CN201710787707.5A CN201710787707A CN107354835B CN 107354835 B CN107354835 B CN 107354835B CN 201710787707 A CN201710787707 A CN 201710787707A CN 107354835 B CN107354835 B CN 107354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way
rescue
buffer
main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77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54835A (zh
Inventor
黄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877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4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4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4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54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4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62C37/04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with electrically-controlled rele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02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arresting aircraft, e.g. nets or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涉及一种飞机安全着路设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飞机在迫降过程中硬性着陆,易发生机毁人亡的问题。救援跑道为软体跑道,救援跑道位于基坑内且救援跑道的顶面与地面齐平,所述救援跑道包括主跑道和设置在主跑道前端的缓冲跑道,第一缓冲网设置在主跑道的上表面前端,第二缓冲网设置在缓冲跑道的上表面前端,救援跑道非使用状态下,第一缓冲网和第二缓冲网均平放或倾斜设置;机体迫降时,第一缓冲网和第二缓冲网均竖直设置,灭火系统设置在主跑道的后侧基坑内以及其左、右两侧基坑内,主跑道上设置有传感器,灭火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动作。本发明用于飞机迫降救援。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安全着路设施,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背景技术
现如今飞机出行已经作为一种主要的出行工具,每年全球商业航班班次已上千万次,飞行安全概率已经很高,但当飞机因机械、液压或者电器设备失灵等原因导致起落架无法打开,或者其它原因导致飞机正常降落存在危险性的情况下,这时出现飞行事故,机毁人亡的情况还是无法避免,飞机迫降无伤亡的概率很低,航空史上和现代航空实践中,常常出现因起落架失效而导致飞机无法正常降落的问题,被迫降落时,会在飞机着陆的瞬间飞机底部外壳与地面硬性接触,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发生。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中外航空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但这些技术改进均是着眼于起落架与飞机安全性能上面。例如,加装电动,液动、手动等起落架控制装置和其它处理故障的机制上。这样做虽然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飞机在迫降过程中硬性着陆,易发生机毁人亡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它包括基坑、救援跑道、第一缓冲网、第二缓冲网及灭火系统,所述救援跑道为软体跑道,救援跑道位于基坑内且救援跑道的顶面与地面齐平,所述救援跑道包括主跑道和设置在主跑道前端的缓冲跑道,第一缓冲网设置在主跑道的上表面前端,第二缓冲网设置在缓冲跑道的上表面前端,救援跑道非使用状态下,第一缓冲网和第二缓冲网均平放或倾斜设置,且第一缓冲网的最高点和第二缓冲网的最高点均与地面齐平或低于地面高度设置;机体迫降时,第一缓冲网和第二缓冲网均竖直设置,灭火系统设置在主跑道的后侧基坑内以及其左、右两侧基坑内,主跑道上设置有传感器,灭火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动作。
进一步地,基坑的内表面铺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基,所述钢筋混凝土地基包括第一地基和固接在第一地基前端的第二地基,所述第一地基包括梯形凹槽和位于梯形凹槽后侧及左、右两侧的沟槽,主跑道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位于梯形凹槽内,缓冲跑道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且位于第二地基上方,灭火系统位于沟槽内。
进一步地,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还包括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包括若干风机,主跑道的底部与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中空的第一钢架底座,所述第一钢架底座前后贯通的铺设在第一地基的下部;缓冲跑道的底部与第二地基之间前后贯通的铺设有中空的第二钢架底座,第二地基上靠近第一地基的一端中部开设有腔道,所述风机组设置在腔道内,风机组中一部分风机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钢架底座连通,另一部分风机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钢架底座连通。
进一步地,梯形凹槽的四个侧壁内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通风通道,每个通风通道与梯形凹槽内侧壁均通过若干通风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若干组灭火组件,若干组灭火组件均布在主跑道的后侧基坑内以及左、右两侧基坑内,每组灭火组件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水泵、泡沫水罐、高压水泵以及喷头,喷头与风机通过第三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主跑道的后侧还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主跑道后侧沟槽平行设置,且主跑道后侧沟槽位于主跑道与储水槽之间,第一钢架底座与储水槽相通,且储水槽的槽底低于第一钢架底座设置。
进一步地,储水槽内设置有若干组污水处理组件,每组污水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水罐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第四管路与循环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跑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固接的一层第一金属网、两层硬质重体海绵、一层棕垫、一层橡胶板、一层第二金属网、一层橡胶板、五层棕垫、三层重体海绵及四层苫布。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跑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固接的一层金属孔板、两层棕垫、一层苫布及一层橡胶板。
进一步地,主跑道的后部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缓冲网平放或者倾斜设置时整个第一缓冲网均位于第一凹槽内,位于第一缓冲网两侧的梯形凹槽的两侧壁顶端各安装一台卷扬机,第一缓冲网通过卷扬机控制动作,第二缓冲网与第一缓冲网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飞机迫降时,通过救援跑道为飞机提供软着陆平台,并且,在飞机软着陆时,能够及时采取消防灭火措施,保证机体及机内人员安全,为后续的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通过本发明的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与飞机直接迫降在机场跑道上相比,对机体内的人员救援更及时,救援成功率提高了百分之六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处放大示意图(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主跑道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6为缓冲跑道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7为图1的D-D向放大剖视示意图(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1的E向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它包括基坑1、救援跑道2、第一缓冲网3、第二缓冲网4及灭火系统5,所述救援跑道2为软体跑道,救援跑道2位于基坑1内且救援跑道2的顶面与地面齐平,所述救援跑道2包括主跑道2-1和设置在主跑道2-1前端的缓冲跑道2-2,第一缓冲网3设置在主跑道2-1的上表面前端,第二缓冲网4设置在缓冲跑道2-2的上表面前端,救援跑道2非使用状态下,第一缓冲网3和第二缓冲网4均平放或倾斜设置,且第一缓冲网3的最高点和第二缓冲网4的最高点均与地面齐平或低于地面高度设置;机体迫降时,第一缓冲网3和第二缓冲网4均竖直设置,灭火系统5设置在主跑道2-1的后侧基坑1内以及其左、右两侧基坑1内,主跑道2-1上设置有传感器,灭火系统5通过传感器控制动作。
本发明中机体落入救援跑道2时,救援跑道2上最先与机体接触的一端为后端。
救援跑道2及两道缓冲网能够为机体的迫降提供缓冲作用,为飞机提供软着陆,主跑道2-1两侧设置的灭火系统5起到对机体灭火的作用,能够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发生。
传感器分布在主跑道2-1上方。救援跑道2的宽度为99.6m,救援跑道2总长为1760m,缓冲跑道2-2的长度为60m,主跑道2-1的厚度范围为7m~9m。
救援跑道2、灭火系统5及两道缓冲网均设置为最高点与地面齐平的状态,符合《通用机场建设规范》规定。
飞机迫降时从主跑道2-1的后方进入,救援跑道2布置在机场正常使用跑道附近,由机场总控中心控制,当信息反馈有飞机需要迫降的时候,救援跑道2各工作系统启动,各种救援人员与设备(如消防车,救护车等)在机场总控中心的总调配下,准备救援工作,当飞机迫降在主跑道2-1上的瞬间,灭火系统5自动启动,向主跑道2-1上喷淋水与灭火泡沫的混合体,两道缓冲网均为弹性网,第一缓冲网3对迫降的机体实现第一道阻拦缓冲的作用,当机体的冲力过大时,穿过第一缓冲网3后进入缓冲跑道2-2,由第二缓冲网4实现对机体最后的阻拦与保护。救援成功后由救援吊车对迫降飞机进行牵引移除出机场飞机迫降救援跑道2。
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现有的任何机型的飞机进行迫降救援工作,包括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及特种飞机。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4及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基坑1的内表面铺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基,所述钢筋混凝土地基包括第一地基6和固接在第一地基6前端的第二地基7,所述第一地基6包括梯形凹槽6-1和位于梯形凹槽6-1后侧及左、右两侧的沟槽6-2,主跑道2-1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位于梯形凹槽6-1内,缓冲跑道2-2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且位于第二地基7上方,灭火系统5位于沟槽6-2内。如此设计,梯形凹槽6-1的四个内侧面均为斜面。主跑道2-1设置在梯形凹槽6-1内,增大主跑道2-1与地基之间的受力面积,延长主跑道2-1的使用寿命。梯形凹槽6-1的底部低于水槽的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地基的下方还设置有压实层地基29,保证地基的抗冲击能力。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3及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还包括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包括若干风机8,主跑道2-1的底部与梯形凹槽6-1的槽底之间设置有中空的第一钢架底座9,所述第一钢架底座9前后贯通的铺设在第一地基6的下部;缓冲跑道2-2的底部与第二地基7之间前后贯通的铺设有中空的第二钢架底座10,第二地基7上靠近第一地基6的一端中部开设有腔道11,所述风机组设置在腔道11内,风机组中一部分风机8通过第一管路8-1与第一钢架底座9连通,另一部分风机8通过第二管路8-2与第二钢架底座10连通。如此设计,风机8通过钢架底座为救援跑道2供风,以达到为救援跑道2除湿除潮的作用。每个风机8对应一条管路,其中一部分风机8分别通过第一管路8-1为主跑道2-1供风,另一部分风机8分别通过第二管路8-2为救援跑道2供风。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3及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梯形凹槽6-1的四个侧壁内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通风通道6-11,每个通风通道6-11与梯形凹槽6-1内侧壁均通过若干通风孔6-12连通。如此设计,通过通风孔6-12及通风通道6-11,再配合第一钢架底座9及风机8,起到为救援跑道2两侧除湿除潮的作用。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灭火系统5包括若干组灭火组件,若干组灭火组件均布在主跑道2-1的后侧基坑1内以及左、右两侧基坑1内,每组灭火组件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水泵12、泡沫水罐13、高压水泵14以及喷头15,喷头15与风机8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如此设计,循环水泵12能够为泡沫水罐13循环提供冷却水,冷却水进入泡沫水罐13内与泡沫混合后,被高压水泵14抽取后,经过高压水泵14的增压作用,由喷头15喷出,当机体降落的过程中,通过喷头15实现对机体的喷淋作用。应用中,可以一个风机8连接多个喷头15,也可以风机8与喷头15一一对应连接,在救援跑道2不工作时,风机8为喷头15提供风源,能够清除救援跑道2上的漂浮物或冬季沉雪。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主跑道2-1的后侧还开设有储水槽16,所述储水槽16与主跑道2-1后侧沟槽6-2平行设置,且主跑道2-1后侧沟槽6-2位于主跑道2-1与储水槽16之间,第一钢架底座9与储水槽16相通,且储水槽16的槽底低于第一钢架底座9设置。如此设计,储水槽16用于收集救援跑道2下方由第一钢架底座9排出的污水。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储水槽16内设置有若干组污水处理组件,每组污水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水罐17和潜水泵18,所述潜水泵18通过第四管路18-1与循环水泵12连接。如此设计,污水通过循环水罐17净化后,通过潜水泵18及第四管路18-1提供给灭火系统5里的循环水泵12作为灭火水源使用,节能环保。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2、3、5及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主跑道2-1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固接的一层第一金属网19、两层硬质重体海绵20、一层棕垫21、一层橡胶板22、一层第二金属网23、一层橡胶板22、五层棕垫21、三层重体海绵24及四层苫布25。如此设计,主跑道2-1的硬度由上到下依次增加,各层的分布方式能够使机体在落入主跑道2-1后,形成的巨大冲击力被主跑道2-1各层逐层分散吸收。主跑道2-1的各组成层,如橡胶板22、重体海绵24、棕垫21等,均是各自由若干板块拼接而成,并通过捆绑绳索缝合为一体,从而形成各组成层。所述硬质重体海绵20为含沙海绵,硬度较重体海绵24大。两层金属网均为钢网,其中第二金属网23为弹性钢网,第一金属网19位于第一钢架底座9上面。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6及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跑道2-2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固接的一层金属孔板26、两层棕垫21、一层苫布25及一层橡胶板22。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主跑道2-1的后部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7,第一缓冲网3平放或者倾斜设置时整个第一缓冲网3均位于第一凹槽27内,位于第一缓冲网3两侧的梯形凹槽6-1的两侧壁顶端各安装一台卷扬机28,第一缓冲网3通过卷扬机28控制动作,第二缓冲网4与第一缓冲网3的结构相同。如此设计,通过卷扬机28控制牵引绳30实现缓冲网的升起与放下,每个缓冲网的两侧都设置支撑杆,保证缓冲网直立状态下的高度。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六、七或九相同。

Claims (10)

1.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坑(1)、救援跑道(2)、第一缓冲网(3)、第二缓冲网(4)及灭火系统(5),所述救援跑道(2)为软体跑道,救援跑道(2)位于基坑(1)内且救援跑道(2)的顶面与地面齐平,所述救援跑道(2)包括主跑道(2-1)和设置在主跑道(2-1)前端的缓冲跑道(2-2),第一缓冲网(3)设置在主跑道(2-1)的上表面前端,第二缓冲网(4)设置在缓冲跑道(2-2)的上表面前端,救援跑道(2)非使用状态下,第一缓冲网(3)和第二缓冲网(4)均平放或倾斜设置,且第一缓冲网(3)的最高点和第二缓冲网(4)的最高点均与地面齐平或低于地面高度设置;机体迫降时,第一缓冲网(3)和第二缓冲网(4)均竖直设置,灭火系统(5)设置在主跑道(2-1)的后侧基坑(1)内以及其左、右两侧基坑(1)内,主跑道(2-1)上设置有传感器,灭火系统(5)通过传感器控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基坑(1)的内表面铺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基,所述钢筋混凝土地基包括第一地基(6)和固接在第一地基(6)前端的第二地基(7),所述第一地基(6)包括梯形凹槽(6-1)和位于梯形凹槽(6-1)后侧及左、右两侧的沟槽(6-2),主跑道(2-1)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位于梯形凹槽(6-1)内,缓冲跑道(2-2)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且位于第二地基(7)上方,灭火系统(5)位于沟槽(6-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还包括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包括若干风机(8),主跑道(2-1)的底部与梯形凹槽(6-1)的槽底之间设置有中空的第一钢架底座(9),所述第一钢架底座(9)前后贯通的铺设在第一地基(6)的下部;缓冲跑道(2-2)的底部与第二地基(7)之间前后贯通的铺设有中空的第二钢架底座(10),第二地基(7)上靠近第一地基(6)的一端中部开设有腔道(11),所述风机组设置在腔道(11)内,风机组中一部分风机(8)通过第一管路(8-1)与第一钢架底座(9)连通,另一部分风机(8)通过第二管路(8-2)与第二钢架底座(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梯形凹槽(6-1)的四个侧壁内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通风通道(6-11),每个通风通道(6-11)与梯形凹槽(6-1)内侧壁均通过若干通风孔(6-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5)包括若干组灭火组件,若干组灭火组件均布在主跑道(2-1)的后侧基坑(1)内以及左、右两侧基坑(1)内,每组灭火组件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水泵(12)、泡沫水罐(13)、高压水泵(14)以及喷头(15),喷头(15)与风机(8)通过第三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主跑道(2-1)的后侧还开设有储水槽(16),所述储水槽(16)与主跑道(2-1)后侧沟槽(6-2)平行设置,且主跑道(2-1)后侧沟槽(6-2)位于主跑道(2-1)与储水槽(16)之间,第一钢架底座(9)与储水槽(16)相通,且储水槽(16)的槽底低于第一钢架底座(9)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储水槽(16)内设置有若干组污水处理组件,每组污水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水罐(17)和潜水泵(18),所述潜水泵(18)通过第四管路(18-1)与循环水泵(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跑道(2-1)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固接的一层第一金属网(19)、两层硬质重体海绵(20)、一层棕垫(21)、一层橡胶板(22)、一层第二金属网(23)、一层橡胶板(22)、五层棕垫(21)、三层重体海绵(24)及四层苫布(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跑道(2-2)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固接的一层金属孔板(26)、两层棕垫(21)、一层苫布(25)及一层橡胶板(22)。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或9所述的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其特征在于:主跑道(2-1)的后部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7),第一缓冲网(3)平放或者倾斜设置时整个第一缓冲网(3)均位于第一凹槽(27)内,位于第一缓冲网(3)两侧的梯形凹槽(6-1)的两侧壁顶端各安装一台卷扬机(28),第一缓冲网(3)通过卷扬机(28)控制动作,第二缓冲网(4)与第一缓冲网(3)的结构相同。
CN201710787707.5A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Active CN107354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7707.5A CN107354835B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7707.5A CN107354835B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4835A CN107354835A (zh) 2017-11-17
CN107354835B true CN107354835B (zh) 2022-12-23

Family

ID=6028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7707.5A Active CN107354835B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48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0353B (zh) * 2018-04-25 2020-07-17 李金华 一种飞机紧急迫降跑道及其建造方法
CN110217404A (zh) * 2019-06-25 2019-09-10 纪衍雨 一种飞机迫降拦截安全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3632A (en) * 1957-01-28 1961-07-26 Baas Erwi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rresting gear for aircraft
CN1256228A (zh) * 1998-12-07 2000-06-14 赵润生 故障飞机紧急迫降保安助降系统
CN207109481U (zh) * 2017-09-04 2018-03-16 黄诚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46720B2 (en) * 2010-05-10 2014-02-11 Donald Orval Shaw Modular flight vehicle with wing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3632A (en) * 1957-01-28 1961-07-26 Baas Erwi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rresting gear for aircraft
CN1256228A (zh) * 1998-12-07 2000-06-14 赵润生 故障飞机紧急迫降保安助降系统
CN207109481U (zh) * 2017-09-04 2018-03-16 黄诚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4835A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0134U (zh) 一种多功能高空救援消防车
CN107354835B (zh)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CN203902789U (zh) 一种船用栏杆结构
CN103691072B (zh) 高层建筑用救援系统
CN107351844A (zh) 一种悬挂空铁车侧逃生疏散平台系统
CN201036671Y (zh) 一种车船载电动升降机
CN207109481U (zh)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CN109675213A (zh)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CN204023427U (zh) 带有应急通道的直升机停机坪
CN102179016A (zh) 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
CN106377856A (zh) 一种可升降小型登高灭火救援消防车
CN209475450U (zh) 一种多功能首战消防车
CN108217389A (zh) 双联电梯系统及其故障救援方法
CN201367286Y (zh) 用于高层建筑消防施救的平台爬升导轨
CN202061288U (zh) 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
CN107190608A (zh)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DE19950674A1 (de) Einrichtung zur Landung von Flugzeugen
CN209669715U (zh) 一种新型的屋顶式直升机停机坪
CN214129959U (zh) 空浮式主动救生气垫
CN209662469U (zh)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CN208292533U (zh) 一种消防安全塔
RU2007132502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при пожарах в высотных зданиях и сооружениях
CN114093211A (zh) 一种运输机全段货舱滚装训练台架
CN203284168U (zh) 卧式锅炉整体双平台
CN202848036U (zh) 一种飞机迫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