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1379A -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1379A
CN107351379A CN201710650985.6A CN201710650985A CN107351379A CN 107351379 A CN107351379 A CN 107351379A CN 201710650985 A CN201710650985 A CN 201710650985A CN 107351379 A CN107351379 A CN 107351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main body
rotating shaf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09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509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1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1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包括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进料机构包括主体、管道组件和驱动组件,管道组件包括管道和进料单元,进料单元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第二转轴、连杆、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与现有的多喷头3D打印机相比,节省了喷头切换的时间,灯光控制模块中的搅拌单元可使原料丝充分地溶化,防止原料丝溶化不均匀导致的喷嘴堵塞,或是打印成品有瑕疵,在灯光控制模块中采用了简单常规的元器件,不仅保证了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珠宝、鞋类、工业设计、汽车等多个领域中,3D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目前3D打印喷头是3D打印机的关键部件,它设置在稳定的行走机构上,用于将原料溶化并挤出。现有的3D打印机大多是一个喷头,有些需要运用多种原料的会设有多个喷头,由于多个喷头的切换需要时间,而3D打印本身就速度很慢,因此打印效率会变得更低。
此外,现有的3D打印喷头一般设有一定的加热温度,然而由于原料丝与加热体的接触不均匀常导致原料无法充分溶解而影响打印质量,或者造成喷嘴堵塞的情况,现在的指示灯控制电路内部结构复杂,提高了其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3D打印机的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包括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
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灯光控制模块的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连通;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主体、管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圆盘形,所述管道组件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管道组件有四个,各管道组件在主体轴线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主体的轴线上;
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管道和进料单元,所述管道竖向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管道将主体贯穿,所述管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竖向设置,所述开口朝向主体的轴线;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齿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位于管道内,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端位于管道外;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第二转轴、连杆、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主体的上端面,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主体的轴线上,所述连杆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杆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驱动电机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灯光控制电路,所述灯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灯光控制模块中,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组成多谐振荡器,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耦合,能够保证发光二极管进行闪烁。同时通过改变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容量,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能够控制闪烁的速度,提高了多媒体设备的实用性;而且该灯光控制模块中采用了简单常规的元器件,不仅保证了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由于热传导,使管道中的原料丝预先溶化,从而影响进料,所述管道外壁套设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位于主体的内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环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翅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散热能力,所述散热环和翅片的制作材料均为铝合金。
作为优选,为了散发主体内部热量,所述主体的侧面设有通风口。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异物进入主体,所述通风口内设有滤网。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地使主体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和通风口分别位于主体的两侧。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精确控制喷嘴的加热温度,所述喷嘴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加热器为电磁加热器。
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驱动电机和搅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设计巧妙,可行性高,进料机构中,四个进料通道由一个驱动组件来辅助进料,并最终从一个喷嘴喷出,与现有的多喷头3D打印机相比,节省了喷头切换的时间,灯光控制模块中的搅拌单元可使原料丝充分地溶化,防止原料丝溶化不均匀导致的喷嘴堵塞,或是打印成品有瑕疵,在灯光控制模块中采用了简单常规的元器件,不仅保证了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的管道组件与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的管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的喷嘴的俯视图。
图中:1. 主体,2. 管道,3. 开口,4. 第一挡板,5. 第二挡板,6. 第一转轴,7.第一齿轮,8. 旋转电机,9. 第二转轴,10. 连杆,11. 驱动电机,12. 第二齿轮,13. 喷嘴,14. 加热器,15. 喷口,16. 进料口,17. 汇聚槽,18. 搅拌电机,19. 螺杆,20. 散热环,21. 通风口,22. 风扇,23.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包括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
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灯光控制模块的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连通;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主体1、管道2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主体1的形状为圆盘形,所述管道2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管道2组件有四个,各管道2组件在主体1轴线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主体1的轴线上;
所述管道2组件包括管道2和进料单元,所述管道2竖向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管道2将主体1贯穿,所述管道2的一侧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竖向设置,所述开口3朝向主体1的轴线;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第一转轴6和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分别设置在开口3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4通过第一转轴6与第二挡板5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轮7套设在第一转轴6上,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齿轮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端位于管道2内,所述第一齿轮7的另一端位于管道2外;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8、第二转轴9、连杆10、驱动电机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旋转电机8设置在主体1的上端面,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转轴9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9位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9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位于主体1的轴线上,所述连杆10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连杆10与第二转轴9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齿轮12套设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驱动电机11与第二齿轮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7啮合;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灯光控制电路,所述灯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灯光控制模块中,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组成多谐振荡器,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耦合,能够保证发光二极管进行闪烁。同时通过改变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容量,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能够控制闪烁的速度,提高了多媒体设备的实用性;而且该灯光控制模块中采用了简单常规的元器件,不仅保证了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由于热传导,使管道2中的原料丝预先溶化,从而影响进料,所述管道2外壁套设有散热环20,所述散热环20位于主体1的内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环20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翅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散热能力,所述散热环20和翅片的制作材料均为铝合金。
作为优选,为了散发主体内部热量,所述主体1的侧面设有通风口21。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异物进入主体1,所述通风口21内设有滤网。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地使主体1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发,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风扇22,所述风扇22和通风口21分别位于主体1的两侧。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精确控制喷嘴13的加热温度,所述喷嘴1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3。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加热器14为电磁加热器。
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电机,所述旋转电机8、驱动电机11和搅拌电机18均为伺服电机。
该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安装在3D打印机的行走机构上,四个管道2中可以通入不同的原料丝,原料丝从管道2中进入喷嘴13,其中进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为:旋转电机8转动,驱动第二转轴9转动,带动连杆10和驱动电机11绕第二转轴9转动,从而实现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齿轮12与不同的管道组件中的第一齿轮7啮合,以此实现给不同的管道2进料。灯光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为:搅拌电机18驱动螺杆19在汇聚槽17内转动,由于原料丝从管道2进入喷嘴13的进料口16,此后被喷嘴2上的加热器14加热,并进入汇聚槽17内,在汇聚槽17内被螺杆19切割和搅拌,实现完全溶化,并最终从喷口15喷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设计巧妙,可行性高,进料机构中,四个进料通道由一个驱动组件来辅助进料,并最终从一个喷嘴13喷出,与现有的多喷头3D打印机相比,节省了喷头切换的时间,灯光控制模块中的搅拌单元可使原料丝充分地溶化,防止原料丝溶化不均匀导致的喷嘴13堵塞,或是打印成品有瑕疵,在灯光控制模块中采用了简单常规的元器件,不仅保证了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
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灯光控制模块的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和灯光控制模块连通;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主体(1)、管道(2)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主体(1)的形状为圆盘形,所述管道(2)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管道(2)组件有四个,各管道(2)组件在主体(1)轴线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主体(1)的轴线上;
所述管道(2)组件包括管道(2)和进料单元,所述管道(2)竖向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管道(2)将主体(1)贯穿,所述管道(2)的一侧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竖向设置,所述开口(3)朝向主体(1)的轴线;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第一转轴(6)和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分别设置在开口(3)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4)通过第一转轴(6)与第二挡板(5)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轮(7)套设在第一转轴(6)上,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齿轮(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端位于管道(2)内,所述第一齿轮(7)的另一端位于管道(2)外;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8)、第二转轴(9)、连杆(10)、驱动电机(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旋转电机(8)设置在主体(1)的上端面,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转轴(9)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9)位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9)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位于主体(1)的轴线上,所述连杆(10)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连杆(10)与第二转轴(9)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齿轮(12)套设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驱动电机(11)与第二齿轮(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7)啮合;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灯光控制电路,所述灯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外壁套设有散热环(20),所述散热环(20)位于主体(1)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环(20)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翅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环(20)和翅片的制作材料均为铝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侧面设有通风口(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1)内设有滤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风扇(22),所述风扇(22)和通风口(21)分别位于主体(1)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4)为电磁加热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8)、驱动电机(11)和搅拌电机(18)均为伺服电机。
CN201710650985.6A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Pending CN107351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0985.6A CN107351379A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0985.6A CN107351379A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1379A true CN107351379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8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0985.6A Pending CN107351379A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13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090A (zh) * 2017-12-29 2018-08-03 网云(武汉)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设备
CN111319213A (zh) * 2020-04-07 2020-06-23 绍兴市菲尔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管材挤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090A (zh) * 2017-12-29 2018-08-03 网云(武汉)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设备
CN111319213A (zh) * 2020-04-07 2020-06-23 绍兴市菲尔乐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管材挤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7499A (zh) 一种多功能3d打印头
CN106696269B (zh) 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喷头
CN207044697U (zh) 一种便携式3d打印机的近端送丝打印头
CN104626556A (zh) 一种熔融沉积三维打印喷头及打印机
CN106915074B (zh) 一种防止漏料的3d打印喷头
CN110435145A (zh) 基于fdm技术的混色3d打印喷头装置及其出料方法
CN107351379A (zh) 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3d打印喷头
CN106853680A (zh) 一种旋转式3d打印头
CN107932908A (zh) 彩色3d打印机喷头
CN107443723A (zh) 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喷头
CN108995211B (zh) 一种3d打印喷头冷却装置
CN106853678A (zh) 一种具有充分溶化原料功能的3d打印喷头
CN205202193U (zh) 一种基于微分及螺旋挤出的全彩色3d打印喷头
CN204585854U (zh) 一种彩色3d打印喷料机构
CN205255317U (zh) 一种用于生产编制袋的原料熔化炉
CN103465452A (zh) 塑料挤出草坪单丝机组
CN205058560U (zh) 双螺杆挤出机
CN211165242U (zh) 一种色母粒变频熔融注入装置
CN207059054U (zh) 一种自动注塑装置
CN207711343U (zh) 橡胶制备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
CN208375969U (zh) 一种螺旋保护套新型生产线
CN207014754U (zh) 粉末涂料挤出装置
CN106738882A (zh) 一种节能型3d打印设备
CN207207023U (zh) 一种适用于化妆品容器的注射装置
CN206718425U (zh) 一种改进式塑料挤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