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8101A -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8101A
CN107348101A CN201710757327.7A CN201710757327A CN107348101A CN 107348101 A CN107348101 A CN 107348101A CN 201710757327 A CN201710757327 A CN 201710757327A CN 107348101 A CN107348101 A CN 107348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supplement
bean dregs
young age
fermented bean
fer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73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正鹏
王莉
张遨然
燕磊
梁玉树
何开蓉
黄李蓉
乔煦玮
李彬
李芳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ew Hop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New Hope Liuh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ew Hop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New Hope Liuh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ew Hop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New Hope Liuh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ew Hop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73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81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8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8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23K10/38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from distillers' or brewers' was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1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rumin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中包括发酵豆粕作为原料。本发明采用发酵豆粕添加作为幼龄反刍动物的精补料基本原料之一,利用发酵豆粕的富含营养的特点,在消除了抗营养因子以后,发酵豆粕的营养成分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吸收,营养利用率高。并且发酵豆粕经过发酵处理以后,发酵豆粕的口味得到改善,相对于一般的幼龄反刍动物精补料而言,更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接受,具体表现为幼龄反刍动物的摄食量增加,这对于幼龄反刍动物的早期快速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刍动物饲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属于反刍动物专用饲料领域。
背景技术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豆粕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40%~44%)、脂肪(1%~2%)、碳水化合物(10%~15%),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且均衡;此外,豆粕中还含有异黄酮、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是饲料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蓬勃发展,豆粕的供应量也在逐年增长。
然而,和众多植物型蛋白源的性质一样,豆粕中也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的存在一方面对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起抑制作用,与营养物质络合成不易消化的成分,使得豆粕的消化率和动物的吸收率下降;另一方面,对动物体内的某些器官造成了损伤,给动物的生理、生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发酵豆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性能和使用价值,扩大豆粕的使用范围。
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将现有的豆粕进行发酵制成发酵豆粕的工艺方法,在中国专利201510306993X中进行了相应的公开。根据前期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酵去除豆粕中的抗原,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
目前,关于发酵豆粕的进一步研究依然较少,对于豆粕的利用多停留在豆粕之间作为饲料配合原料应用。
同时,我们在羔羊饲养过程中发现,由于羔羊的瘤胃发育尚不完善,自身的反刍功能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当于单胃动物,幼龄羔羊的进食、消化功能较弱,对于母乳的摄食依赖性较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豆粕研究不足,幼龄羔羊进食、消化功能较弱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本发明将发酵豆粕应用与幼龄羔羊的精补料研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了发酵豆粕对幼龄羔羊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解决了豆粕应用过程中因为抗原的破坏,难以为动物吸收利用的缺点,并且使得幼龄羔羊能够充分的摄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中包括发酵豆粕作为原料。
本发明采用发酵豆粕添加作为幼龄反刍动物的精补料基本原料之一,利用发酵豆粕的富含营养的特点,在消除了抗营养因子以后,发酵豆粕的营养成分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吸收,营养利用率高。并且发酵豆粕经过发酵处理以后,发酵豆粕的口味得到改善,相对于一般的幼龄反刍动物精补料而言,更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接受,具体表现为幼龄反刍动物的摄食量增加,这对于幼龄反刍动物的早期快速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所述发酵型精补料中发酵豆粕的含量比例为3-10wt%,根据发明人在之前的发酵豆粕产品的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尝试提出科学应用发酵豆粕的方案,控制发酵豆粕的添加量在适宜的范围内使得幼龄反刍动物的饲料营养成分的配合比例更加科学合理,营养利用率更高更好。优选为4-8%,最好是5%。发酵豆粕的成分经过发酵处理与一般的豆粕原料不同,虽然具有良好的促进消化吸收的特点,但是就整体的饲料调整配合比例关系而言,并不宜应用过多的发酵豆粕。发酵成分过多反而影响饲料的口感,不利于动物的摄食率提高。
进一步,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使用的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解率≥90%。具体是指抗营养因子是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和寡糖的降解率≥90%,所述寡糖是蔗糖、棉籽糖和水苏糖。还可以包括其他低聚糖的降解程度≥90%,实现低聚糖的充分降解,调整降低精补料添加的发酵豆粕的营养顺从性,易于幼龄反刍动物摄食吸收利用。
总体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得到了充分的降解,发酵豆粕混合制备的精补料对于幼龄反刍动物的营养价值更高。
优选的,所述抗营养因子是指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寡糖、植酸等抗营养因子。特别是前述的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寡糖和植酸等四种抗营养因子,充分降解处理以后大豆粕的营养价值可以在幼龄反刍动物摄食后充分发挥作用。
更优选的,所述发酵豆粕中,木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降解率均≥50%。低聚糖等抗营养因子难以通过一般热处理除去,严重影响饵料系数和生长速度,发酵除去大部分低聚糖能够显著的提升饲料品质。
更优选的,所述发酵豆粕中,果胶降解率≥70%。果胶难以降解吸收,并且会侵占大量的空间,影响育肥羊进食量,进而使得动物消化能力降低,生长速度减缓。发酵豆粕除去大部分的果胶对于饲料的摄食量提高以及营养吸收效率改善都有好处。
更优选的,所述发酵豆粕中,聚糖总量≤非发酵豆粕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中使用的发酵豆粕是中国专利201510306993X公开的发酵豆粕,或者按照其中公开的方法加工制备而成的发酵豆粕。
中国专利201510306993X公开的发酵豆粕是发明人早期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加工制备的发酵豆粕,具有营养成分丰富,抗营养因子少的特点,能够更好的配合制成性质优良的精补料。
进一步,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由3-10wt%的发酵豆粕和基础精补料组成。基础精补料的用量为余量,补足100%。所述的基础精补料可以是现有的幼龄反刍动物饲喂的精补料,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发酵豆粕混合制成发酵型精补料。其中的发酵豆粕可以按照上述的优选方式控制重量比例范围为4-8wt%,最好是5%。使得发酵型精补料的饲喂效果更佳。经过发明人的大量研究发现发酵豆粕的用量控制在3-10%的比例范围内,可以更好的充分发挥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品质,实现对于精补料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的改善作用。
优选的,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含有40-60wt%的玉米。
进一步,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的基础精补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以下成分制成的:玉米40-60%,大豆粕15-30%,小麦麸5-10%,DDGS 1-5%,棉籽粕1-5%,甜菜粕3-8%,碳酸钙1-3%,小苏打0.1-1%,食盐0.5-1.4%,磷酸氢钙0.1-0.3%,预混料0.2-0.6%。精补料的组合合计100%。
优选的,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的基础精补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以下成分制成的:玉米50-60%,大豆粕18-24%,小麦麸8-9%,DDGS 3-5%,棉籽粕2-4%,甜菜粕4-6%,碳酸钙1-3%,小苏打0.2-0.7%,食盐0.8-1.2%,磷酸氢钙0.1-0.25,预混料0.4-0.5%,合计100%。
优选的,所述发酵型精补料中还包括其他辅助成分,所述其他辅助成分是酱油渣、山楂粉、魔芋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其用量为0.1-2%。
特别优选的,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的基础精补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以下成分制成的:玉米54%,大豆粕21%,小麦麸8.7%,DDGS 4%,棉籽粕3%,甜菜粕5%,碳酸钙2%,小苏打0.5%,食盐1%,磷酸氢钙0.2%,预混料0.44%,其它0.16,合计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是经过充分混合配制而成的发酵型精补料,其中选用发酵型豆粕作为核心配料成分,使得精补料的口味更佳,幼龄反刍动物容易接受进而增加其进食量。同时,由于发酵豆粕的抗营养因子被发酵除去,发酵豆粕容易消化,幼龄反刍动物虽然没有成熟的瘤胃,依然可以轻松的充分的消化吸收精补料的营养,使得幼龄反刍动物的早期培育更加容易成活,生长速度也更快。
2.本发明的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配合玉米作为主要营养成分,玉米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特点,在混合了适量的发酵豆粕以后,其中的营养成分被得到促进释放。结合发酵豆粕和玉米制成的精补料具有营养价值高,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接受的特点,饲喂效果好。
3.本发明的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配方饲料优选配方方案,是发明人根据长期的反刍动物饲喂经验总结,在发酵豆粕和玉米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了麦麸、DDGS、棉籽粕、甜菜粕等配料,综合实现了发酵豆粕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提升,对于幼龄反刍动物具有良好促进摄食、促进生长的配方饲料。
附图说明:
图1是发酵型精补料饲喂幼龄羔羊的日采食量的统计情况。
图2是不同的发酵豆粕添加量对于幼龄羔羊日均采食量影响统计情况。
图3是发酵豆粕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未特别说明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
准备发酵豆粕
参考中国专利201510306993.X公开的方法制备发酵豆粕,制备得到的发酵豆粕按照国标(NY/T 2218-2012等)方法进行测试分析,与市售发酵豆粕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所得到的发酵豆粕的主要性质分析对比结果如下表。
表1 发酵豆粕的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TVBN: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
根据发明人先前的技术方法制备发酵豆粕的时候,由于发酵工艺的升级改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的发酵豆粕而言,本发明应用的发酵豆粕的品质更佳优秀,能够提供更多的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吸收的营养成分。由上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本公司自产的发酵豆粕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成分,特别是蛋白质成分的溶解性更佳,同时发酵豆粕中挥发氮的含量较低,幼龄反刍动物食用的引发的抗性更低,更容易为幼龄反刍动物摄食。然后,本公司的发酵豆粕中有效磷的含量相对于市售的发酵豆粕也有不小的优势,可以作为饲料中易吸收的磷元素的有效补充。根据本发明应用的发酵豆粕的特点,对本发明的发酵型精补料作出如下的补充限定,作为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案例情况。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粗蛋白的含量≥50wt%。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碱溶蛋白比例≥70wt%,最好≥80%。发酵豆粕中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处理大部分转化为容易溶解、吸收的碱溶蛋白,占全部蛋白质成分的70%以上,更有利于幼龄反刍动物摄食后吸收利用蛋白质成分,促进幼龄反刍动物快速生长。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酸溶蛋白(小肽)含量≥10wt%,最好≥15%。在本发明的发酵豆粕中除了大部分的碱溶蛋白外还还有大量的酸溶蛋白,酸溶蛋白是大分子蛋白降解形成的多肽和小肽,可以提高其在动物体内的消化率和机体的免疫力,是反映豆粕中抗原蛋白质和其它抗营养因子被水解的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肽含量的高低。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TVBN≤30mg/100g,最好是TVBN≤25mg/100g。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是豆粕中蛋白质在酶和细菌作用下,发生分解而产生氨和胺等碱性含氮物,反应发酵对于豆粕中的营养成分的消耗程度,常常作为肉食品新鲜度判断的理化指标。本发明的发酵型精补料,选优优质的新鲜发酵豆粕,不但具有营养价值高的特点,而且新鲜度优良,对于幼龄反刍动物的摄食喜好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有效磷含量≥0.3%,最好≥0.5%。
表2 发酵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分析
项目 NY/T标准 市售产品A 自产
大豆球蛋白mg/g - 58.25 11.2
伴大豆球蛋白mg/g - 34.91 18.84
蔗糖% 0.17 0
棉籽糖% 0.11 0
水苏糖% <1 0.34 0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准备的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比例显著的地域现有技术中的发酵豆粕产品,特别是其中聚糖类的蔗糖、棉籽糖、水苏糖等未检测出,更是表明本发明的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极低,十分有利于配制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大豆球蛋白含量≤20mg/g,最好大豆球蛋白含量是≤15mg/g。大豆球蛋白是大豆抗营养因子中的主要成分,与之类似的还有β-伴大豆球蛋白、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等,通过控制发酵豆粕中的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可以很好的改善发酵豆粕添加到精补料中的应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伴大豆球蛋白含量≤30mg/g,最好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是≤20mg/g。
进一步,所述发酵豆粕中,蔗糖、棉籽糖、水苏糖不得检出。
本发明的发酵豆粕可以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加工制备,而不应限制本发明应用的发酵豆粕仅仅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加工制备。
实施例2
幼龄反刍动物发酵型精补料(发酵豆粕5%)
采用实施例1准备的发酵豆粕,配合其他多种饲料原料制备得到发酵型精补料。发酵型精补料包括:基础精补料部分和发酵豆粕部分,基础精补料部分占比95wt%,发酵豆粕占比5wt%。所述基础精补料部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玉米54%,大豆粕20.7%,小麦麸8.5%,DDGS 3%,棉籽粕4%,甜菜粕6%,碳酸钙2%,小苏打0.4%,食盐0.8%,磷酸氢钙0.2%,预混料0.4%,总计100%。
实施例3
幼龄反刍动物发酵型精补料(发酵豆粕5%)
采用实施例1准备的发酵豆粕,按5wt%的发酵豆粕和95wt%基础精补料进行配制得到发酵型精补料。具体的基础精补料的原料成分的配合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3 本实施例系列配合案例原料比例
wt% 例301 例302 例303 例304 例305 例306 例307
玉米 57.6 48 58.1 55 50.0 60 48.9
大豆粕 21 24 17 21 28.3 16 30
小麦麸 5 7 7.5 10 8.1 9.3 6.6
DDGS 5 4.6 1.3 2 1 2.2 1.7
棉籽粕 1.9 5 4.9 1.8 4 3.8 1.3
甜菜粕 5 8 6.5 6 5 3.9 7.4
碳酸钙 2.1 1.6 3 2 1.1 2.5 1
小苏打 0.6 0.1 0.6 0.4 0.7 1 0.5
食盐 1.2 0.9 0.5 1.2 1 0.7 1.5
磷酸氢钙 0.1 0.2 0.2 0.2 0.1 0.2 0.3
预混料 0.5 0.6 0.4 0.4 0.2 0.3 0.4
其他* 0.5 0.1 0.4
*表格中“其他”成分是指酱油渣、魔芋粉和山楂粉等,根据现场调配情况进行添加。
在实施例3中尝试不同的比例配合情况下的基础精补料的配制,调整实验不同的配合比例对于精补料的配制的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发明提供的配合比例范围内,物料配合的效果较好,能够混合均匀,精补料的外观、色泽、气味基本符合饲喂幼龄反刍动物的要求,结合适宜的发酵豆粕配制得到的发酵型精补料适口性好,幼龄反刍动物进食效率较高。
进一步,其中还可以使用的其他原料成分是酱油渣、魔芋粉和山楂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添加补充到精补料中,改善精补料的酸香味,促进幼龄反刍动物摄食。
实施例4
幼龄反刍动物发酵型精补料(发酵豆粕5%)
采用实施例1准备的发酵豆粕,按5wt%的发酵豆粕和95wt%基础精补料进行配制得到发酵型精补料。其中基础精补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比例如下(重量百分比):玉米54%,大豆粕21%,小麦麸8.8%,DDGS 4%,棉籽粕3%,甜菜粕5%,碳酸钙2%,小苏打0.5%,食盐1%,磷酸氢钙0.2%,预混料0.5%。
实施例5
幼龄反刍动物发酵型精补料(发酵豆粕5%)
采用实施例1准备的发酵豆粕,按5wt%的发酵豆粕和95wt%基础精补料进行配制得到发酵型精补料。其中基础精补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比例如下(重量百分比):玉米54%,大豆粕21%,小麦麸8.7%,DDGS 4%,棉籽粕3%,甜菜粕5%,碳酸钙2%,小苏打0.5%,食盐1%,磷酸氢钙0.2%,预混料0.44%,其它0.16,合计100%。其中,“其他”的成分是酱油渣、山楂粉和魔芋粉按1:1:1重量比例混合的辅助添加料。主要是起到调味、增味,实现诱食促进作用。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发明人采用的发酵型精补料的配合都是由95%的基础精补料和5%的发酵豆粕混合而成,只是为了简化计算配制应用的流程,不应当认为发酵豆粕的用量仅仅限于此比例范围。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酵豆粕的添加比例在3-10wt%都是可以实现改善精补料的应用效果的,优选为添加比例为4-8%时,发酵型精补料的应用效果更好,最好的情况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记载的5%的添加比例范围。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发酵型豆粕的应用特征添加情况,容易理解添加范围控制在上述3-10%的范围是能够实施的,在4-8%的范围实施效果是较好的。当然根据本发明的研究情况而言,最佳的比例范围是5%。
对比例1
幼龄反刍动物普通精补料(不含发酵豆粕)
普通精补料中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比例如下(类比于上述实施例4-5中基础精补料):玉米54%,大豆粕21%,小麦麸8.7%,DDGS 4.1%,棉籽粕3%,甜菜粕5%,碳酸钙2%,小苏打0.5%,食盐1%,磷酸氢钙0.2%,预混料0.5%,合计100%。
试验例1
试验一:发酵豆粕对断奶前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试验目的
1、获取添加发酵豆粕(50kg)的精补料与原有精补料在断奶前羔羊上的产品数据。
2、为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及动物分组
试验用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两个处理组:50kg发酵豆粕组(5wt%)和普通豆粕组。选择日龄范围在30-60天之间的未断奶羔羊做试验动物,具体情况见表1-1。由于在母羊场做数据,羔羊跟随母羊饲养,所以分组时无法实现按照体重配对原则,两组平均初重略有差异。
表1-1、试验羊分组情况
组别 料别 头数 总重(kg) 平均初重(kg/头)
1 不含发酵豆粕 15 149 9.95
2 50kg发酵豆粕 17 126 7.42
2、试验日粮
表1-2列出了试验料的配比及主要营养指标
表1-2 试验料配比和营养成分
3、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3.1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为2016年8月18日-2016年9月19日,共计33天。
3.2饲养管理
由于开展的是正常生产条件下的饲养试验,饲养管理(饲喂时间、次数等)及免疫防疫程序按照羊场常规管理进行,各重复均保持一致,试验期间做好严格的观察记录。饲喂模式按照牧场原有模式开展。
巡视:白天每2小时巡视1次,重点观察记录羊只的采食和呼吸等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
3.3疾病防治
疾病的防治与保健按羊场实际情况进行。共计进行免疫一次、剪羊毛一次。
4、测定指标
4.1生产性能指标
试验过程中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记录下淘汰或死亡羊只的时间和重量。
(1)日采食量(ADFI):试验结束时扣除剩料重量,日采食量=耗料/试验天数,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日采食量=总耗料/(每个重复末头数*试验天数+剔除羊的数量*剔除时饲喂天数
(2)日增重(ADG):日增重=(试验末重-试验初重)/试验天数,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日增重=(未总重-初总重+剔除时羊的重量)/(每个重复末头数*试验天数+剔除羊的数量*剔除时饲喂天数)
(3)料肉比(F/G):料肉比=饲料消耗/增重,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料肉比=每个重复总耗料/(每个重复末重-每个重复初重+剔除羊的重量)
4.2观察记录指标
羊的毛色、粪便、食欲、疾病状况、用药后的变化。
三、试验结果
1、羔羊增重试验数据
表1-3、育肥羊增重数据
不含发酵豆粕 50kg发酵豆粕
重复 1 1
初始头数 15 17
初重(kg) 149 126
末重(kg) 219 246.8
总采食量(kg) 34.65 106.59
日采食量(g/d) 70 190
日增重 141 244
料肉比 0.496 0.883
注:无淘汰、发病羊。
由于试验羊场未记录羊只距离日龄,所以个别试验组的羊只体重差异较大。试验从开始到结束经历三次应激,分别为断水一次、剪羊毛一次、打疫苗一次,所以对羊只增重有一定影响。
由表1-3可以看出,重复1的初始体重明显偏小,在以后的试验中要保证重复间初始体重接近;50kg发酵豆粕组羊只采食量显著高于不含发酵豆粕组(50kg发酵豆粕日采食量为190g/d,比不含发酵豆粕组日增重70g/d高出120g/d),这点与日增重数据相符(50kg发酵豆粕日增重为244g/d,比不含发酵豆粕组日增重141g/d高出103g/d)。
试验组与对照组采食量的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通过图1可以看出,试验组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采食量为190g/d,对照组采食量为70g/d,试验组平均明天比对照组多采食120g。)采食量与增重相关,采食量越高,体重越大,羊只健康状况更好。饲喂含发酵豆粕的羊只整体外观及精神状态明显好于饲喂不含发酵豆粕的试验组。
四、结论
1、本次试验使用羔羊32头,试验过程中淘汰0头,根据往年做试验的经验,在夏季羊只死淘数量要远高于其它季节,羊群的健康状况也没有春秋季节好,这主要与温度和疾病有关。同时对产品性能数据有一定的影响。
2、发酵豆粕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普通豆粕组,可能由于发酵豆粕组适口性好,采食量高;另外,发酵豆粕组日粮消化利用率高等原因。
试验例2
试验二:发酵豆粕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试验目的
1、获取添加发酵豆粕(30kg、50kg)的精补料与原有精补料的产品数据。
2、为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及动物分组
试验分三个处理(含30kg发酵豆粕、50kg发酵豆粕的精补料与不含发酵豆粕的精补料),发酵豆粕在配方中等量替代普通豆粕。每个处理2个重复,共126只试验育肥羔羊。
选择日龄范围在60-90天之间的育肥羔羊做试验动物。具体情况见表2-1,为防止各组羊只个体差异太大,分组时尽量考虑大小分别分组配对。
表2-1 试验羊分组情况
组别 料别 头数 总重(kg) 平均初重(kg/头)
1 30kg发酵豆粕 15 139 9.27
2 30kg发酵豆粕 19 175 9.21
3 50kg发酵豆粕 14 179 12.79
4 50kg发酵豆粕 16 230 14.39
5 不含发酵豆粕 18 243 13.52
6 不含发酵豆粕 21 280 13.35
2、试验日粮
表2-2列出了试验料的配比及主要营养指标
表2-2 试验料配比和营养成分
3、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3.1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为2016年8月18日-2016年9月19日,共计33天。
3.2饲养管理
由于开展的是正常生产条件下的饲养试验,饲养管理(饲喂时间、次数等)及免疫防疫程序按照羊场常规管理进行,各重复均保持一致,试验期间做好严格的观察记录。饲喂模式按照牧场原有模式开展。
巡视:白天每2小时巡视1次,重点观察记录羊只的采食和呼吸等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
3.3疾病防治
疾病的防治与保健按羊场实际情况进行。共计进行免疫一次、剪羊毛一次。
4、测定指标
4.1生产性能指标
试验过程中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记录下淘汰或死亡羊只的时间和重量。
(1)日采食量(ADFI):试验结束时扣除剩料重量,日采食量=耗料/试验天数,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日采食量=总耗料/(每个重复末头数*试验天数+剔除羊的数量*剔除时饲喂天数
(2)日增重(ADG):日增重=(试验末重-试验初重)/试验天数,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日增重=(未总重-初总重+剔除时羊的重量)/(每个重复末头数*试验天数+剔除羊的数量*剔除时饲喂天数
(3)料肉比(F/G):料肉比=饲料消耗/增重,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羊,料肉比=每个重复总耗料/(每个重复末重-每个重复初重+剔除羊的重量)
4.2观察记录指标
羊的毛色、粪便、食欲、疾病状况、用药后的变化。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育肥羔羊试验数据
表2-3、育肥羊试验数据
不含发酵豆粕 30kg发酵豆粕 50kg发酵豆粕
重复 2 2 2
初始头数 36 31 27
初重(kg) 490 284 366
末重(kg) 687 510 539
总采食量(kg) 427.68 419.43 365.31
日采食量(g/d) 360 410 410
日增重 166 221 195
料肉比 1.022 0.997 0.976
由于试验羊场未记录羊只距离日龄,所以个别试验组的羊只体重差异较大。试验从开始到结束经历三次应激,分别为断水一次、剪羊毛一次、打疫苗一次,所以对羊只增重有一定影响。
统计期间育肥羊的每日进食量,绘制成图标,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30kg发酵豆粕组羊只采食量显著高于50kg发酵豆粕组和不含发酵豆粕组羊只(30kg发酵豆粕组日采食量为220g/d,高于50kg发酵豆粕组30g/d;高于不含发酵豆粕组50g/d)。这点与日增重数据相符(30kg发酵豆粕组日增重为221g/d,高于50kg发酵豆粕组26g/d;高于不含发酵豆粕组55g/d)。
由图2可以看出,30kg发酵豆粕组与50kg发酵豆粕组日均采食量相同(均为410g/d),略高于不含发酵豆粕组(360g/d)。试验前期,50Kg组采食量高于其他两组,试验后期,相对于其他两组略低,而30Kg组持续增长,猜想如果试验继续下去,也许30Kg组采食量会高于50Kg组。
四、结论
1、本次试验使用育肥羊126头,试验过程中淘汰0头,根据往年做试验的经验,在夏季羊只死淘数量要远高于其它季节,羊群的健康状况也没有春秋季节好,这主要与温度和疾病有关。
试验例3
试验三:发酵豆粕添加应用于牛犊饲养试验,及其对牛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为了了解发酵豆粕在犊牛上的饲喂效果,技术部安排了此次试验。一方面,通过试验获得产品性能数据,便于销售了解产品性能以及更好地销售产品。另一方面,为改进和提高产品竞争力打下基础。
一、试验目的
1、获取添加发酵豆粕(50kg)的精补料与原有精补料的产品数据。
2、为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及动物分组
本试验选取20头新生母犊牛(初生重36.75±1.62kg)进行试验,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为防止两组犊牛个体差异太大,分组时尽量考虑大小分别分组配对),试验组饲喂含50kg发酵豆粕的犊牛精补料,对照组饲喂不含发酵豆粕的犊牛精补料,发酵豆粕在配方中等量替代普通豆粕。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犊牛,每个犊牛在一个犊牛栏里进行饲养,犊牛的具体信息见表3-1。
表3-1 试验犊牛分组情况
组别 料别 头数 初生重,kg
对照组 不含发酵豆粕 10 37.1
试验组 50kg发酵豆粕 10 36.3
2、试验日粮
本试验犊牛料均由昆明新希望动物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配方原料组成在报告中没有列出,表3-2列出了犊牛料的主要营养指标。
表3-2、试验日粮营养水平
营养指标 对照组 试验组
DM,% 88 88
CP,% 19.71 19.86
NDF,% 14.16 14.16
ADF,% 7.96 7.96
EE,% 4.43 4.43
Ca,% 1.04 1.04
P,% 0.6 0.6
Ash,% 2.66 2.66
3、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3.1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为2016年10月31日-2016年12月12日,共计42天。
3.2饲养管理
新生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成母牛分离。新生犊牛出生1小时内灌服4L初乳,6小时后灌服2L初乳。第1周至第6周每天在07:00和19:00时饲喂2次常乳,每次饲喂3L。犊牛出生第三天开始饲喂开食料,少量勤添的原则进行饲喂,并记录犊牛每天开食料的采食情况。在犊牛第10至20日龄时进行犊牛去角工作。每天早上清理剩料并巡视牛群,若发现病牛应及时进行治疗。按照新希望陆良牧场标准操作流程进行饲养管理。
3.3疾病防治
疾病的防治与保健按新希望陆良牧场实际情况进行。
4、测定指标
4.1生产性能指标
试验过程中如果有淘汰或死亡的犊牛,记录下淘汰或死亡犊牛的时间和重量。
(1)日采食量(ADFI):试验结束时扣除剩料重量,日采食量=耗料/试验天数
(2)日增重(ADG):日增重=(试验末重-试验初重)/试验天数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发酵豆粕对犊牛体重的影响
发酵豆粕对犊牛体重的影响见表3-3,对照组和试验组犊牛出生重、2周龄、4周龄和6周龄体重分别为37.1kg、44.1kg、51.6kg、60.7kg和36.3kg、43.2kg、52.2kg、61.9kg。体重是犊牛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到犊牛的断奶日龄。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发酵豆粕型日粮的犊牛在6周龄时体重较饲喂不含发酵豆粕型日粮的犊牛重,更有利于犊牛断奶和生长发育。此外,王福慧等(2013)研究还发现饲喂发酵豆粕型日粮犊牛体高和体斜长较高,生长发育更好。Kim等(2012)研究发现发酵豆粕能降低断奶犊牛应激激素水平,减缓断奶对犊牛的影响。
表3-3、试验犊牛体重数据 单位:kg
指标 对照组 试验组
初生重 37.1 36.3
第2周体重 44.1 43.2
第4周体重 51.6 52.2
第6周体重 60.7 61.9
2、发酵豆粕对犊牛采食量的影响
发酵豆粕对犊牛采食量的影响见表3-4,对照组和试验组犊牛0至6周的平均日采食量为273g/d和284g/d。犊牛饲喂开食料有利于牛犊瘤胃的发育,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发酵豆粕型日粮的犊牛开食料采食量较不含发酵豆粕型日粮的高,有利于犊牛的瘤胃发育。此外,王福慧等(2013)研究发现饲喂发酵豆粕型日粮犊牛胸围更大。··
表3-4、犊牛试验采食量数据 单位:g/d
采食量 对照组 试验组
第一周 25 33
第二周 77 91
第三周 99 139
第四周 194 179
第五周 491 463
第六周 750 801
3、发酵豆粕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
发酵豆粕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见图3,对照组和试验组犊牛在0-2、2-4和4-6周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00g/d、536g/d、650g/d和493g/d、643g/d、693g/d。0-2周试验组犊牛日增重较对照组轻,可能是犊牛初生重较轻,体质较差的原因导致犊牛日增重较低。2-6周试验组犊牛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豆粕发酵过程中去除抗营养因子干扰,增加了小肽和氨基酸的含量,有利于犊牛消化吸收,进而提高了日增重。另外,Myung等(2010)研究发现,饲喂发酵豆粕型日粮犊牛血液IgA的含量较高,腹泻率较低;这可能是犊牛日增重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论
本次试验通过比较发酵豆粕型日粮和不含发酵豆粕型日粮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饲喂发酵豆粕型日粮犊牛体重、采食量和日增重较不含发酵豆粕型日粮的高,这可能是由于发酵豆粕含有较高小肽和氨基酸,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同时发酵豆粕能促进犊牛瘤胃发育。另外,也有研究报道称饲喂发酵豆粕能提高犊牛免疫力,降低犊牛腹泻率,进而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
试验例4
将实施例3中例303-305的混合精补料、对比例1动物精补料和市售反刍动物精补料,分别应用于新生犊牛搭配饲喂,3-4周称重统计犊牛体重变化状况,发现饲喂本发明的例303-305的精补料的犊牛体重增长较饲喂对比例1精补料和市售精补料的犊牛体重平均增长4.2%、7.6%,表明本发明实施例3中例303-305制备的精补料对于犊牛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比例1配制的精补料由于没有加入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影响较大,不太利于幼龄动物的消化吸收故生长速度不及本发明实施例方案,而相比于市售的精补料而言,同时结合了配合饲料配方成分优化和发酵型豆粕的协同促进整体的动物生长促进作用非常突出,达到7.6%的平均体重增加增益。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中包括发酵豆粕作为原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型精补料中发酵豆粕的含量比例为3-10w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型精补料中发酵豆粕的含量比例为4-8%。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使用的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解率≥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营养因子是指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寡糖、植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其中使用的发酵豆粕是中国专利201510306993X公开的发酵豆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由3-10wt%的发酵豆粕和基础精补料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含有40-60wt%的玉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的基础精补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以下成分制成的:玉米40-60%,大豆粕15-30%,小麦麸5-10%,DDGS 1-5%,棉籽粕1-5%,甜菜粕3-8%,碳酸钙1-3%,小苏打0.1-1%,食盐0.5-1.4%,磷酸氢钙0.1-0.3%,预混料0.2-0.6%,合计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中的基础精补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以下成分制成的:玉米50-60,大豆粕18-24%,小麦麸8-9%,DDGS 3-5%,棉籽粕2-4%,甜菜粕4-6%,碳酸钙1-3%,小苏打0.2-0.7%,食盐0.8-1.2%,磷酸氢钙0.1-0.25,预混料0.4-0.5%,合计100%。
CN201710757327.7A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Pending CN107348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7327.7A CN107348101A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7327.7A CN107348101A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8101A true CN107348101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8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7327.7A Pending CN107348101A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810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3142A (zh) * 2018-07-19 2018-12-2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低果胶含量的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49766A (zh) * 2020-02-25 2020-05-15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一种娟姗奶牛高效养殖方法
CN114009585A (zh) * 2019-12-16 2022-02-08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放牧条件下藏羔羊提前断奶的营养饲料集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954A (zh) * 2011-06-09 2011-09-21 内蒙古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羔羊代乳全价饲料
CN104824337A (zh) * 2015-06-08 2015-08-12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饲用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
CN106359920A (zh) * 2016-08-24 2017-02-01 张松波 含有中草药的幼羊饲料
CN10647282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89705A (zh) * 2015-11-16 2017-05-24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适口性抗疾病犊牛精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71940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寿县临淮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高繁殖力肉用安徽白山羊羔羊培育技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954A (zh) * 2011-06-09 2011-09-21 内蒙古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羔羊代乳全价饲料
CN104824337A (zh) * 2015-06-08 2015-08-12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饲用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
CN10647282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89705A (zh) * 2015-11-16 2017-05-24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适口性抗疾病犊牛精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59920A (zh) * 2016-08-24 2017-02-01 张松波 含有中草药的幼羊饲料
CN10671940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寿县临淮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高繁殖力肉用安徽白山羊羔羊培育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飞 等: "CLA 发酵豆粕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饲料》 *
李爱军: "饲料中添加益菌肽对羔羊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营养与饲料》 *
郭江鹏 等: "早期断奶对舍饲肉用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3142A (zh) * 2018-07-19 2018-12-2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低果胶含量的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09585A (zh) * 2019-12-16 2022-02-08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放牧条件下藏羔羊提前断奶的营养饲料集及其应用
CN111149766A (zh) * 2020-02-25 2020-05-15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一种娟姗奶牛高效养殖方法
CN111149766B (zh) * 2020-02-25 2022-01-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一种娟姗奶牛高效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1614B (zh) 一种无抗仔猪教槽料及其用途
CN103583925B (zh) 一种保育仔猪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00531592C (zh) 超早期断奶仔猪料
CN106819481B (zh) 一种用于仔猪教槽的全价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1662B (zh) 一种无抗生素和氧化锌的断奶仔猪教槽料
CN103250879B (zh) 一种用于调节仔猪肠道发育的配合饲料及应用
CN101449745B (zh) 高档乳猪颗粒料
CN104381689A (zh) 一种无抗生素乳猪教槽料
CN105994950A (zh) 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4020B (zh) 一种畜禽用苜蓿草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0719A (zh) 一种育肥羊专用的全混合饲料
CN109221675A (zh) 一种断奶仔猪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846A (zh) 育肥期肉鸭专用的非常规蛋白质复合鸭饲料
CN104026388A (zh) 一种产奶期母湖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3461A (zh) 一种刺梨渣发酵无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8101A (zh) 一种用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发酵型精补料
CN107183372B (zh) 一种用于肉用犊牛断奶的代乳料
CN106562064A (zh) 一种适用于湿拌饲喂的哺乳母猪浓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423B (zh) 一种45%小保育浓缩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19596A (zh) 一种防止乳仔猪腹泻的饲料添加剂、其制备方法以及乳仔猪饲料
CN104814268A (zh) 一种毛竹春笋制成畜禽饲料粗纤维的方法
CN107080050B (zh) 一种含有小麦次粉和柠檬酸糟的营养平衡日粮及制备方法
CN106359922A (zh) 一种奶牛瘤胃调控用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8998A (zh) 液体乳猪教槽配合饲料及其规模化快速生产方法
CN104304801A (zh) 温室养殖模式专用中华鳖成鳖粉状配合饲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