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3403A -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3403A
CN107343403A CN201610292350.9A CN201610292350A CN107343403A CN 107343403 A CN107343403 A CN 107343403A CN 201610292350 A CN201610292350 A CN 201610292350A CN 107343403 A CN107343403 A CN 10734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or
fuselage
folding type
electric micro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23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俊峰
何晓龙
吴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Xia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Xiang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923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3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3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3/00Means or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e.g. folding frames to reduce overall width
    • A01B73/02Folding frames
    • A01B73/04Folding frames foldable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33/00Tilling implements with rotary driven tool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fertiliser distributors or seeders, with grubbing chains, with sloping axles, with driven discs
    • A01B33/08Tools; Details, e.g. adaptations of transmissions or gear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折迭式机身装置,供装置于一电动微耕机以用于调节所述电动微耕的操作高度并方便折迭和收纳所述电动微耕机,包括一机身本体,一操控扶手以及一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枢钮地将所述操控扶手可调整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从而允许所述操控扶手被折迭及调整高度和角度。

Description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电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粮食一直是人类生存的一基本条件,因此人们也不断的改良农业的发展,从依靠人力到利用机械,甚至将科技的发展用于农业上,不断的改良各种的农用机具从手工具到大型农机,其中大部份的农机为了自动化和省力大多会配置引擎以达到省力和自动化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农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进一步地也就是说是将农业机械化,其是透过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甚至大部份的农用机械是利用模仿人类的某种活动,去代替人们繁重的劳动或者在人们不适合的工作的环境下利用农用机械进行工作,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但是,大部分的农机因要负荷大量的繁重的工作,所以大多配置发动机或引擎以取得足够的动力,但是因为发动机或引擎是属于内燃机的一种,而内燃机必需使用燃料,其一般都是碳氢化合物,常见的有汽油、柴油、天然气、煤油等,而这些又称为矿物能源,也是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特别地是,这就的能源随着不断的开采利用而逐渐减少,因此,这类的能源需求甚至会引发战争。另外,在农用内燃机的各种运用,虽然带来农业发展快速,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首先,内燃机的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被直接排放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这无疑加重了雾霾天气。再者,内燃机的最主要排放物是CO2、水汽和一些颗粒物。进一步地,内燃机还会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一些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这些废气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内燃机的柴油、汽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不仅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
另外,为了配合内燃机系统和耕种的特性,现今大部份的农机通常体积笨重不易携带,通常都要利用货车进行运送至相关工作地点,而且因为使用燃料所以所述农机通常会沾有油污,而且所述农机在进行工作时通常只能进行一种性质的作业,像是松土、深耕、浅耕、U型/V型培土、开沟等,这样对于工作者并不是那么的适用。另外,现今大部份的农机的高度是固定的,这样对于不同身高的操作者而言并不是太合适。也就是说,对于操作者而言所使用的农机可能太高或太低,这样并不符合人体工学,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会因姿势的不良造成操作者的身体不适。
因此,本发明能有效地改善上述提及的各项问题点,以及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高度调节装置,以让所述操作者可配合使用的状态自行调整所述电动微耕机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供调整使其高度适合一操作者使用所述电动微耕机进行工作。也就是说,可以依据所述操作者的体格或作业状态调整所述电动微耕机的高度。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一机身包括一操控扶手和一调节装置,其中透过所述操控扶手和调节装置可调整所述操控扶手相对于所述机身的相对高度和角度,以使所述电动微耕机的高度适合于所述操作者使用。特别地,透过所述调节装置可固定调整后的所述操控扶手于所述机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电动微耕机采用电力代替矿物能源,以避免污染问题同时可使所述电动微耕机轻量化,并且易携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透过调节阻力装置相对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相对位置,即可使所述电动微耕机进行深耕或浅耕的工作,无需改变其配置以达到多工一体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操控扶手可调节其高度以配合一操作者的高度,这样所述操作者在使用所述电动微耕机工作时,可以减少因姿势不良所造成的疲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电动微耕机是可折迭收纳并且方便于运送。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折迭式机身装置,供装置于一电动微耕机以用于调节所述电动微耕的操作高度并方便折迭和收纳所述电动微耕机,包括:
一机身本体;
一操控扶手;以及
一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枢钮地将所述操控扶手可调整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从而允许所述操控扶手被折迭及调整高度和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控扶手包括一V型本体,具有一闭合端及两开口端,其中所述闭合端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可调整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从而通过松开所述调节装置容许所述操控扶手于所述闭合端处伸缩及转动,并通过锁固所述调节装置固定所述操控扶手伸缩及转动的角度及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控扶手还包括二握持部,用于止滑地握持,其中两所述开口端沿着所述V型本体弯折并分别设置一所述握持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控扶手还包括一手提部,位于所述闭合端及所述开口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尾轮装置,可移动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轮装置相对于所述机身本体具有一移动位置及一作业位置,其中所述移动位置用于通过所述尾轮装置支撑及移动所述电动微耕机,其中所述作业位置用于收起所述尾轮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装置可调整地固定所述V型本体的所述闭合端于收缩并转动贴近所述机身本体的状态,且所述尾轮装置固定于所述作业位置,从而使所述折迭式机身维持折迭形式,以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装置可调整地固定所述V型本体的所述闭合端于延伸并转动张开于所述机身本体的状态,从而通过所述操控扶手操控及移动该电动微耕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轮装置固定于所述移动位置,从而藉由所述操控扶手及所述尾轮装置移动该电动微耕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折迭式机身的折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握持一折迭式机身装置的一操控扶手;
(S02)松开一折迭式机身装置的一调节装置;
(S03)将所述操控扶手调整至合适地高度或角度;以及
(S04)紧固所述调节装置以确保所述操控扶手被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
(S05)移动一尾轮装置至一移动位置或一作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
(S06)调节一阻力装置至一浅耕位置、一深耕位置或一收纳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框架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操控扶手和一调节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说明所述操控扶手透过所述调节装置可向一机身本体折迭。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运行开关和一安全启动钮的位置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收纳方式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阻力装置的示意图,说明阻力装置的调整移动方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阻力装置的一阻力棒示意图,说明浅耕、深耕、收纳位置的相对孔。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机体监视单元的一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控制单元的一主电源开关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功能执行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功能执行组件的示意图,说明增加二外部耕爪以改变作业幅宽。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电动微耕机的一洁净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供所述电动微耕机调节其高度以配合一操作者的高度,这样所述操作者在使用所述电动微耕机工作时,可以减少因姿势不良所造成的疲劳。另外,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说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阻力装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所述电动微耕机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微耕机包括一电池箱10、一控制单元20、一驱动系统30、一机械传动机构40、一机体监视单元50、一功能执行组件60和一折迭式机身装置70。所述电池箱10可拆缷地装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上。所述控制单元20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箱10和所述驱动系统30之间,以提供并管控所述驱动系统30所需的动力源。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20以检视所述电动微耕机的状态。所述机械传动机构40连接于所述驱动系统30和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之间,这样所述电池箱10输出电能即可作为所述驱动系统30的所述动力源,并带动所述机械传动机构40和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的运转,以完成农作物耕作等功能性的目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机械传动机构40亦可完成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前进后退等运行。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包括一机身本体71,一操控扶手72,一尾轮装置73以及一调节装置74。所述调节装置74作为一枢钮将所述操控扶手72可调整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71上。换句话说,所述操控扶手72透过所述调节装置74可折迭并调整高度和角度地安装于机身本体71,这样当所述电动微耕机使用时可将所述操控扶手72伸展开,并根据一操作者的高度节整至符合人体工学的操作位置,这样将减缓所述操作者在长时间使用所述电动微耕机时,因姿势的不良造成身体的不适。另外,当所述电动微耕机使用完毕时,可透过所述调节装置74将所述操控扶手72向所述机身本体71方向折迭收纳,以减小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尺寸和体积去方便搬运和收纳。所述尾轮装置73可移动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71的后方,具体而言,所述尾轮装置73是用于方便地移动所述电动微耕机。也就是说,当所述尾轮装置73调整至一移动位置时,可用于支撑所述电动微耕机并且方便所述电动微耕机利用所述尾轮装置73移动。另外,当所述电动微耕机需要进行耕作时,所述尾轮装置73可调整至一作业位置时,即方便所述电动微耕机进行运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所述尾轮装置73的功用是用于协助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搬移,对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作业并无影响,另外,所述尾轮装置73同时也用于支撑所述电动微耕机可避免所述电动微耕机倾倒。
更进一步地,所述操控扶手72包括一V型本体721,二握持部722和一手提部723。所述V型本体721的闭合端配合所述调节装置74可调整地将所述操控扶手72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71。所述V型本体721的两开口端则沿着所述V型本体721弯折。所述二握持部722则分别位于所述V型本体721的两开口的弯折部,以便所述操作者握持并含有止滑功效。所述手提部723位于所述V型本体721之间,除了用于加强所述V型本体721的结构强度外,主要功用是用于方便搬运所述电动微耕机。也就是说,当所述操控扶手72向所述机身本体71方向折迭收纳,可透过所述手提部723方便搬运所述电动微耕机。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机身本体71为构成所述折迭式机身的主要框架,用于保护及固定自身及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元件。所述操控扶手72为一握持、手扶、推拉、提举等持用之用的把手,可调整地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71。所述尾轮装置73则为一位置可调整的轮具,位于所述机身本体71的尾端。所述调节装置74则为一可锁固与松开的枢钮装置位于所述机身本体71的尾端的上方,用于将所述操控扶手72可调整地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71上。另外,所述V型本体721的所述闭合端,被锁固于所述调节装置74,从而透过松开与锁紧所述调节装置74,或局部松开或调整所述调节装置74,而使所述操控扶手72可以被以相对于所述机身本体71的不同角度及/或伸缩长度锁固于所述调节装置74,也就是所述机身本体71的尾端上方的位置,以达到使所述操控扶手72相对于所述机身本体71可调整开阖角度及/或伸缩长度的效果,从而可以容许操作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人员依据其身高、手长、耕地地势、耕地方法及其惯用姿势等不同因素及需求,调整所述操控扶手72伸出所述机身本体71的长度及调整所述操控扶手72外张于所述机身本体71张开角度,以达到最适合该操作者使用的状态。而当该操作者用毕所述电动微耕机时,又可松开所述调节装置74并将所述操控扶手72内缩及折迭贴近所述机身本体71,再锁固所述调节装置74,从而使所述折迭式机身维持于折迭形式,以减少其收纳或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
此外,所述V型本体721的两开口端,其分别则沿着所述V型本体721向所述机身本体71的尾端的方向弯折。所述二握持部722则为适于人员手握的防滑及舒适握持构造分别可替换地固定于所述V型本体721的所述两开口的弯折部末端,以便操作者可以舒适及止滑地握持,从而利用所述操控扶手72操作所述电动微耕机。所述手提部723在本实施例中则被实施为一位于所述V型本体721的所述闭合端及所述开口端之间的一连结横杆,除了用于加强所述V型本体721的结构强度外,主要功用还包括用于方便以另一个方向握持住所述V型本体721,从而搬运所述电动微耕机,其尤其适用于所述折迭式机身维持于处于折迭形式时使用。也就是说,当所述操控扶手72向所述机身本体71方向折迭收纳,可透过所述手提部723方便搬运所述电动微耕机。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对于所述操控扶手72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将所述V型本体721实施为其他形状,像是Y型、X型、圆形等并达到同样或类似效果。所述开口端也不限于两个或朝所述机身本体71的尾端的方向弯折,也可以被实施为四个或一个连接的环状或朝其他方向弯折等,其握持部722型态与数量也随之变化。所述手提部723也不限于实施为一横杆,其利用不同的数量形状及连接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类似效果,例如所述V型本体721被实施为环状或P状构造时,其两开口端彼此连接,并直接包覆一或两个握持部,但由于环状构造提供了额外的结构强度,因此所述手提部723可被实施为仅连接于一侧的所述开口端与一所述闭合端之间的横把,或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两个横把,从而同样能实现于所述折迭式机身维持于处于折迭形式时便于搬运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手把的作用。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微耕机包括所述阻力装置80可调节地装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上,以用于调节所述电动微耕机的耕作深度。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和所述阻力装置80装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相对方向,这样透过所述阻力装置80的调节,可控制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耕作时钻进土中的深度。
更具体地,所述阻力装置80包括一阻力棒81和一定位器82。所述阻力棒81藉由所述定位器82可调地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其中藉由所述阻力棒81以调节所述电动微耕机的耕耘深度,也就是说透过所述阻力棒81防止所述电动微耕机向前行走的作用,因此,所述电动微耕机的耕耘深度可透过上下移动所述阻力棒81来调节。所述阻力棒81包括一调整部和一阻力部,其中所述阻力部沿着所述调整部大于90度地弯折延伸,其中所述调整部被所述定位器可调地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用于限制所述阻力棒81相对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位置。进一步而言,所述阻力棒81具有一浅耕调整孔811,一深耕调整孔812以及一收纳调整孔813,其所述浅耕调整孔811,所述深耕调整孔812以及所述收纳调整孔813分别配置于所述调整部。这样当所述电动微耕机用于进行浅耕时,所述定位器82将配合所述浅耕调整孔811将所述阻力棒81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即可视为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一浅耕位置。另外,当所述电动微耕机用于进行深耕时,所述定位器82将配合所述深耕调整孔812将所述阻力棒81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即可视为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一深耕位置。最后,如要移动或者收纳所述电动微耕机时,即可透过定位器82将配合所述收纳调整孔813,将所述阻力棒81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即视为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一收纳位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还提供一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一深浅耕作业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S01’)调整一阻力装置80至深耕或浅耕的作业位置;
(S02’)利用一尾轮装置73将所述电动微耕机移至作业地点;
(S03’)调整一尾轮装置73至一作业位置;
(S04’)启动一控制单元20的一运行开关25和一安全启动钮26;以及
(S05’)透过一功能执行组件60移动所述电动微耕机并进行深耕或浅耕的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步骤(S01’),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011’)拆下所述阻力装置80的一定位器82;
(S012’)相对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一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一机身本体71调整一阻力棒81的位置至一深耕位置或一浅耕位置;
(S013’)将所述阻力棒81透过所述定位置82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所述机身本体71。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012’),其中一深耕位置是经由所述定位器82将配合所述阻力棒81的深耕调整孔812将所述阻力棒81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012’),其中一浅耕位置是经由所述定位器82将配合所述阻力棒81的浅耕调整孔811将所述阻力棒81固定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机身本体71上。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10能够为所述电动微耕机提供电力能源。具体地,所述电池箱10包括一电池箱体11、一电池组12、一电池管理系统13和一输出端连接器14。所述电池组12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电气性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所述输出端连接器14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11的侧部,所述输出端连接器14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20和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更进一步地,透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以检测处理所述电动微耕机的相关信息参数后向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控制单元20输出所述电能,其中经由所述控制单元20检测所述驱动系统30并提供可行性的所述信息参数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最后由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提供的所述信息参数操作所述控制单元20以控制所述机械传动机构40以达到所述电动微耕机运行和种植的目地。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池箱10是可拆地装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上,也就是说,当所述电池箱10电力不足时,随时地可以将所述电池箱10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取出,移至一电力取得处以进行电力的补充。另外,所述输出端连接器14的各输出端接口全部使用通用的接口。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功率的需要拆分或者合并使用。所以,根据使用习惯或需求可将所述电池箱10从所述电动微耕机取出,以方便地对电池箱10的所述电池组12补充电力或者直接对位于所述电动微耕机上的所述电池箱10的所述电池组12进行电力的补充。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12的内部具有多个电池单元121,各所述电池单元121并联连接后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所述电池组12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检测后输出电能,从而为所述电动微耕机提供动力能源。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通过CAN总线的方式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控制单元20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电连接于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能够通过所述输出端连接器14将所述电池组12的信息输出至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方便进行人机交互作用。所述驱动系统30的状态信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20输出到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的工作状态信息也能够输出到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的显示信息及时对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各状态进行监视和调整,保证所述电动微耕机整体的正常工作状态。
更具体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英文为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为BMS)是所述电池组12与操作人员之间的纽带,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13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13主要用于对所述电动微耕机的电池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故障诊断、SOC估算、短路保护、漏电检测、显示报警、充放电选择等,并通过CAN总线的方式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控制单元20和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进行信息交互,保障所述电动微耕机高效、可靠、安全作业。
因此,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13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单元模块131、一检测模块132、一电量均衡及控制模块133和一数据通信与传输模块134。各所述电池单元120分别连接于所述检测模块132,所述检测模块132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模块131,所述控制单元模块131连接于所述电量均衡及控制模块133。所述控制单元模块131通过CAN总线通过所述输出端连接器14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20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数据通信与传输模块134能够将所述电池组12的各信息通过所述CAN输出端141传送至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所述检测模块132进一步包括一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1321和一绝缘检测模块1322,所述控制单元模块131包括一SOC模块(State of Charge)1311、一充放电管理与控制模块1312、和一热管理与控制模块1313。
更具体地,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1321在所述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电池组12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组总电压。所述SOC模块1311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造成损伤,并随时显示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电池组12的剩余能量,即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所述充放电管理与控制模块1312防止所述电池粗12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所述电量均衡及控制模块133为各所述电池单元120均衡充电,能够判断并自行进行均衡处理,使所述电池组12中各个所述电池单元120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所述电池组12的主要信息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3的所述数据通信与传输模块134在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进行实时显示。所述热管理与控制模块1313实时采集所述电池组12的所述电池单元120内的测点温度,通过对散热风扇的控制防止电池温度过高。所述绝缘检测模块1322监测供电短路漏电等可能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的状况。所述电池组12与各所述检测模块132之间可以采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例如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来进行实时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20检测所述驱动系统30并提供可行性的工作信息,并及时给予所述驱动系统30指令;所述驱动系统30通过所述机械传动机构40给予各功能模块动力;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提供的信息操作设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上的相关的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达到农作物耕作等目的。
更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20包括一CAN通信模块21和一电控单元模块22。所述CAN通信模块21电连接于所述输出端连接器14以及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用于信息的通信与传输。所述电控单元模块22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系统30并提供可行性的工作信息,并及时给予所述驱动系统30指令。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20的操控方式采用集成式。集成式的所述控制单元20设置在所述机体70上,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至各功能模块。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20的操控方式为远程遥控式,也即是说操作人员可以使用一远程遥控器对所述电动微耕机进行远程遥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20进一步包括一主电源开关23,一钥匙开关24,一运行开关25以及一安全启动钮26。所述主电源开关23设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并靠近于所述电池盒10的安装位置,以作为所述电池盒10的所述电池组12供给所述驱动系统30的电源切换开关。所述钥匙开关24设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上,以切换所述电动微耕机的运行状态或停止状态。所述运行开关25位于所述操控扶手72的其中一所述握持部722。所述安全启动钮26亦位于所述操控扶手72的其中一所述握持部722同时靠近于所述运行开关25,这样当在操作所述电动微耕机可确保其安全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操作者握压所述运行开关25时,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即进行运转,所述操作者放开所述运行开关25时,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即停止运转。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启动是先握压所述运行开关25,并按压所述安全启动钮26后,确认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运转后,在放开所述安全启动钮26,以防止误触所述运行开关25而直接启动所述电动微耕机。
所述驱动系统30包括一电机31,一变速箱32,以及一输出轴33。所述一变速箱32连接所述电机31,所述变速箱32连接于所述输出轴33,所述电机31控制所述变速箱32实现所述机械传动机构40的驱动。为了更好地节省空间和保持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外观,所述电机31的安装位置处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前端,优选地,所述电机31设置于所述电池箱10的前方。所述电机31的初始转速以及所述输出轴34的转速分别通过一转速传感器351和352检测到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单元20。
此外,由于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工作的特殊性,其需要较强的转矩和较高的绝缘性,故采用了免维护、结构简单、调速范围广的交流变频电机。在所述电动微耕机在运行转弯时需要翘起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前端才能实施转弯功能,因此对所述电机31的重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所述电机31的类型采用鼠笼式交流电机(转子绕组不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而是铝条或铜条与短路环焊接而成或铸造而成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称为鼠笼式电机),所述电机31包括一定子和一转子。所述转子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部分,所述转子包括一转子铁心、一转子绕组和一转轴。所述转子铁心也是所述电机31的磁路的一部分,由外圆周上冲有均匀线槽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铁心的线槽中设置有所述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形状为鼠笼状,它的结构是嵌入线槽中铜条为导体,铜条的两端用短路环焊接起来,也可以采用较便宜的铝替代铜,将转子导体、短路环和风扇等铸成一体,成为铸铝鼠笼式转子。所述电机31在所述定子的外面采用铝合金作为外壳。这样一是减轻了所述电机31的重量,二是增加了所述电机31的散热功能。此外,所述电机31的两电机端盖采用了铝合金压铸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机31和所述变速箱32的连接方式有齿轮连接、轴连接、皮带连接和花键连接方式。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1和所述变速箱32的连接方式采用齿轮连接。齿轮连接能够将齿轴、传动轴和链条、齿轮、皮带轮、正轮都整合进去。另外,所述变速箱32包括一给油口321和一检油口322,其分别位于所述变速箱32的箱体侧部,是为了方便保养和更换所述变速箱32内部的变速箱油,这样所述变速箱油透过所述给油口321加进所述变速箱32,并由所述检油口322检测其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微耕机也可以采用轮毂电机技术,也就是说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从而将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轮毂电机技术的应用能够省略大量的传送部件,使所述电动微耕机的结构更简单,重量也减轻,也提高了传动效率。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差动转向,大大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特殊情况下几乎可以实现原地转向,从而使所述电动微耕机在田间作业时更容易转向。
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是重要的人机交互系统,具有监视功能和报警功能。在所述电动微耕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监控电池的各种信息、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机体运行状态等等,以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进行故障排除,保障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包括一电池信息监视模块51、一机体状态监视模块52、一显示屏53和多个传感器54。所述传感器54连接于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能够将检测到的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的各种工作状态信息输入给所述机体状态监视模块52。所述电池信息监视模块51和所述机体状态监视模块52的信息能够显示在所述显示屏53上,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显示屏53上的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单元20及时对所述电动微耕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所述显示屏53设置于所述折迭式机身装置70上,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读取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反馈的信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53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电池箱10的外侧。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监视单元50内部模块的连接方式采用集成式。
另外,所述显示屏53包括一运转指示灯531和一电池指示灯532,其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屏53上,这样透过所述机体状态监视模块52和所述传感器54检测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的运转状态时,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所述运转指示灯531将亮起,并且所述电动微耕机将自动停止。换句话说,当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在运转时,其发生较大阻力时,即有可能是耕耘深度过深或者其卷入石块或草,进而影响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的运转时,所述运转指示灯531将亮起,并且所述电动微耕机将自动停止。另外,当所述电机31的温度过高时,所述运转指示灯531亦将亮起,同时且所述电动微耕机将自动停止,以保护所述电动微耕机。另外,所述电池指示灯532亮起时,表示透过所述电池信息监视模块51得知所述电池箱10的所述电池组12电能是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包括二爪轴61,二耕爪62以及二第一销子63,所述二爪轴61分别安装于所述输出轴33。所述二耕爪62分别安装于所述二爪轴61,所述二销子63分别设置于所述二爪轴61的开放端,以避免所述二耕爪62从所述二爪轴61脱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作业的幅宽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还可以包括二外部耕爪64和二第二销子65。所述二外部耕爪64分别地安装于所述二爪轴61的开放端,并透过所述二第二销子65将其固定。换句话说,若将所述二第二销子65从所述二爪轴61拆下后,可将所述二外部耕爪64从所述二爪轴61的开放端分离,这样可以改变作业幅宽以调节耕幅。
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微耕机包括可分离的一洁净盘90用防止所述电动微耕机在运输或保管收纳时弄脏或者弄伤地面,也就是说,可以将所述电动微耕机的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安放置所述洁净盘90中,以避免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直接地接触地面或者运输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洁净盘90包括一洁净盘本体91和位于所述洁净盘本体91两侧的二固定带92,这样当所述功能执行组件60安置于所述洁净盘90时,可透过所述二固定带92将所述洁净盘90固定于所述电动微耕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还提供一电动微耕机的一折迭式机身的折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01)握持一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一操控扶手72;
(S02)松开一折迭式机身装置70的一调节装置74;
(S03)将所述操控扶手72调整至合适地高度或角度;以及
(S04)紧固所述调节装置74以确保所述操控扶手72被定位。
特别地,所述折迭式机身的折迭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5)移动一尾轮装置73至一移动位置或一作业位置。
(S06)调节一阻力装置80至一浅耕位置、一深耕位置或一收纳位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2)

1.一折迭式机身装置,供装置于一电动微耕机以用于调节所述电动微耕的操作高度并方便折迭和收纳所述电动微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身本体;
一操控扶手;以及
一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枢钮地将所述操控扶手可调整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从而允许所述操控扶手被折迭及调整高度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操控扶手包括一V型本体,具有一闭合端及两开口端,其中所述闭合端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可调整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从而通过松开所述调节装置容许所述操控扶手于所述闭合端处伸缩及转动,并通过锁固所述调节装置固定所述操控扶手伸缩及转动的角度及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操控扶手还包括二握持部,用于止滑地握持,其中所述开两口端沿着所述V型本体弯折并分别设置所述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操控扶手还包括一手提部,位于所述闭合端及所述开口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尾轮装置,可移动地装置于所述机身本体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尾轮装置相对于所述机身本体具有一移动位置及一作业位置,其中所述移动位置用于通过所述尾轮装置支撑及移动所述电动微耕机,其中所述作业位置用于收起所述尾轮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可调整地固定所述V型本体的所述闭合端于收缩并转动贴近所述机身本体的状态,且所述尾轮装置固定于所述作业位置,从而使所述折迭式机身维持折迭形式,以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可调整地固定所述V型本体的所述闭合端于延伸并转动张开于所述机身本体的状态,从而通过所述操控扶手操控及移动该电动微耕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其中所述尾轮装置固定于所述移动位置,从而藉由所述操控扶手及所述尾轮装置移动该电动微耕机。
10.一折迭式机身的折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握持一折迭式机身装置的一操控扶手;
(S02)松开一折迭式机身装置的一调节装置;
(S03)将所述操控扶手调整至合适地高度或角度;以及
(S04)紧固所述调节装置以确保所述操控扶手被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折迭式机身的折迭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5)移动一尾轮装置至一移动位置或一作业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折迭式机身的折迭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06)调节一阻力装置至一浅耕位置、一深耕位置或一收纳位置。
CN201610292350.9A 2016-05-05 2016-05-05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7343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2350.9A CN107343403A (zh) 2016-05-05 2016-05-05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2350.9A CN107343403A (zh) 2016-05-05 2016-05-05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3403A true CN107343403A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5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2350.9A Pending CN107343403A (zh) 2016-05-05 2016-05-05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340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3814B1 (en) * 1998-07-03 2002-05-28 Kim Gorey Mobile vertical cutter
CN201163873Y (zh) * 2008-01-25 2008-12-17 章仲鸣 微耕机的扶手位置调整装置
CN101810070A (zh) * 2010-03-24 2010-08-25 福州昌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微耕机系统与微耕机
CN203261677U (zh) * 2013-05-30 2013-11-06 浙江萨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收折式微耕机
CN203554889U (zh) * 2013-10-24 2014-04-23 重庆市美琪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园林微耕机
CN104025734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动微耕机
CN104221512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动松土机
CN104350817A (zh) * 2014-11-07 2015-02-18 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耕机
CN104542197A (zh) * 2015-01-06 2015-04-2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无线交替灌溉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359644A (zh) * 2015-10-14 2016-03-02 盐城工学院 一种环保电动旋耕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3814B1 (en) * 1998-07-03 2002-05-28 Kim Gorey Mobile vertical cutter
CN201163873Y (zh) * 2008-01-25 2008-12-17 章仲鸣 微耕机的扶手位置调整装置
CN101810070A (zh) * 2010-03-24 2010-08-25 福州昌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微耕机系统与微耕机
CN104025734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动微耕机
CN203261677U (zh) * 2013-05-30 2013-11-06 浙江萨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收折式微耕机
CN104221512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动松土机
CN203554889U (zh) * 2013-10-24 2014-04-23 重庆市美琪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园林微耕机
CN104350817A (zh) * 2014-11-07 2015-02-18 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耕机
CN104542197A (zh) * 2015-01-06 2015-04-2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无线交替灌溉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359644A (zh) * 2015-10-14 2016-03-02 盐城工学院 一种环保电动旋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7019B1 (en) Hybrid vehicle
CN205706222U (zh) 农机电动系统的操控单元
US20130098348A1 (en) Battery powered concrete saw
CN107343396A (zh) 可折迭的电动微耕机及其应用
CN205694224U (zh) 电动手扶插秧机
CN205105538U (zh) 直传式电动微耕机
Singh et al. Battery assisted four-wheel weeder for reducing drudgery of farmers
CN205864972U (zh) 可折迭的电动微耕机
CN107343403A (zh)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及其应用
CN206448768U (zh) 手持式地钻
CN205865007U (zh) 电动微耕机的折迭式机身装置
KR101304221B1 (ko) 웨이트 겸용 비상주행용 보조 배터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기트랙터
CN205864975U (zh) 电动微耕机
CN205865004U (zh) 电动微耕机的阻力装置
CN206024442U (zh) 可更换机具的电动微耕机
CN107343397A (zh) 电动微耕机及耕作方法
CN107343401A (zh) 电动微耕机的阻力装置及其应用
ES2830948T3 (es) Tractor de único eje impulsado eléctricamente
WO2017190700A1 (zh) 电动高速插秧机
CN205454517U (zh) 电动施肥播种装置
WO2017190701A1 (zh) 电动手扶插秧机及其应用
JPS604687B2 (ja) 連成刈取機
CN213457527U (zh) 一种便携式林业调查设备
CN210247460U (zh) 一种油茶树苗种植用挖坑装置
Ali et al. Analysis of power requirement of a small-sized tracked-tractor during agricultural field ope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41000 No.33, Jin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ixiao Parts Technology (Xiang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 2 Chuili Road, Xiangyang High-tech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XIANGYA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