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1650A -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1650A
CN107341650A CN201610035410.9A CN201610035410A CN107341650A CN 107341650 A CN107341650 A CN 107341650A CN 201610035410 A CN201610035410 A CN 201610035410A CN 107341650 A CN107341650 A CN 107341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mode
resource
request
virtua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54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9Ga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9Ga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9Ga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354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1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1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1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推荐模型用于根据转移历史数据对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推荐转移方式;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资源转移方式繁多导致的操作环节复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消费内容被转移到互联网之上,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如今,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先对购物商品进行筛选,然后对选中的商品进行下单,最后通过网络在线支付完成交易,从而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
随着在网络上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在线支付功能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消费者在日常消费的过程中,往往会在不同的支付平台申请不同的支付账号。当用户需要在网上进行支付时,网站往往会对各种支付方式进行罗列,以供用户选择。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支付过程中,可以给用户提供多个选择,方便用户决断选择支付的方式。但是也有如下几个问题:
1、在每次进行支付的时候,都会出现选择支付方式的页面,支付流程上比较冗余;
2、支付方式越来越多,由于手机屏幕大小的限制,在对全部支付方式进行显示时列表间距较小,很容易误点击或选错支付方式,影响用户体验;
3、如果支付方式较多,超过了屏幕的显示范围,用户在选择支付方式的时候需要通过滑动下拉或者翻页后才能对支付方式进行选择,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针对上述由于资源转移方式繁多导致的操作环节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资源转移方式繁多导致的操作环节复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推荐模型用于根据转移历史数据对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推荐转移方式;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推荐模型用于根据转移历史数据对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推荐转移方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推荐模型用于根据转移历史数据对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推荐转移方式;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的方式,达到了简化支付环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付费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资源转移方式繁多导致的操作环节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交互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漏洞检测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
具体的,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可以为在网络支付时对于虚拟资金资源的支付请求,转移历史数据可以为网络支付的支付历史数据。因此,通过步骤S22,在进行网络支付时,可以根据支付请求,获取与支付请求对应的包含有账号信息、金额信息、转移清单信息等,同时获取与账号信息对应的支付历史数据。在支付历史数据中,可以包括当前支付账号在此之前绑定成功的支付方式,以及与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请求的次数、成功进行支付的次数和最后一次进行成功支付所使用的支付方式等信息。
步骤S24,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推荐模型用于根据转移历史数据对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推荐转移方式。
具体的,在步骤S24中,将历史数据带入推荐模型,通过推荐模型对与账号信息对应的转移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进行分析、处理时,可以以使用频次、转移成功率或者转移次数等维度,对用户对于资源转移方式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从而从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一个最贴近用户支付习惯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推荐转移方式。
步骤S26,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
具体的,通过步骤S26,根据通过推荐模型确定的推荐转移方式以及获取到的资源转移信息等内容,直接生成用于进行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使用户在发送支付请求之后,直接根据用户的支付习惯生成支付页面,避免用户在支付列表中对支付方式进行选择,减少用户在支付环节的操作步骤,改善用户体验。
通过步骤S22至步骤S26,通过获取与转移请求对应的资源转移信息和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并根据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并将推荐转移方式作为默认的资源转移方式,与资源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页面,即支付页面。以达到了简化支付环节的目的,实现了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付费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资源转移方式繁多导致的操作环节复杂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26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8,获取利用虚拟资源转移页面进行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其中,虚拟资源转移结果至少包括:转移成功和转移失败。
步骤S30,根据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对转移历史数据进行更新。
具体的,通过步骤S28至步骤S30,在用户通过虚拟资源转移页面即支付页面,进行支付后,对通过对虚拟资源转移页面返回的数值对虚拟资源转移结果进行收集,并利用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对资源转移历史数据进行更新。从而达到对用户的支付习惯进行实时收集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转移历史数据至少包括:总请求转移次数、在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总成功转移次数、在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请求次数、在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成功次数和最后一次成功转移的最近转移方式,其中,在步骤S24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中,可以包括:
步骤S241,获取与转移请求次数和总请求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一权重因子。
步骤S242,获取与转移成功次数和总成功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二权重因子。
步骤S243,获取与最近转移方式对应的第三权重因子。
步骤S244,根据最近转移方式,确定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最近转移权重基值。
步骤S245,利用转移请求次数、转移成功次数、总请求转移次数、总成功转移次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第一权重因子、第二权重因子和第三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运算处理,计算得到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
步骤S246,确定与最大的转移权值对应的资源转移方式为推荐转移方式。
具体的,在步骤S241至步骤S246中,可以至少将转移请求次数和总请求转移次数作为第一维度,将转移成功次数和总成功转移次数作为第二维度,将最近转移方式作为第三维度,利用加权算法将上述各个维度作为计算条件,计算得到与各个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通过对转移权值的比较,确定与最大的转移权值对应的资源转移方式为推荐转移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转移请求次数和总请求转移次数,计算得到与当前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在第一维度的第一权重基值。通过转移成功次数和总成功转移次数,计算得到与当前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在第二维度的第二权重基值。通过最近转移方式与当前资源转移方式是否相同,确定与当前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在第三维度的第三权重基值。在获取得到各个维度的权重基值之后,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权重因子进行计算,累加后得到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重。在进行网络支付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从多个支付方式中确定得到与用户使用习惯最为匹配的推荐支付方式。当然,在实际应用当中,还可以引入其他维度计算转移权值,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244根据最近转移方式,确定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最近转移权重基值,包括:
步骤S2441,将当前的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进行比对。
步骤S2443,当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相同时,确定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1。
步骤S2445,当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不同时,确定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0。
具体的,在步骤S2441至步骤S2445中,通过将当前的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进行比对,根据当前的资源转移方式是否与最近转移方式是否相同,来确定最近转移权重基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245在利用转移请求次数、转移成功次数、总请求转移次数、总成功转移次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第一权重因子、第二权重因子和第三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运算处理,计算得到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中,采用以下方式计算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
其中,payTypeScore为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m为转移成功次数,n为转移请求次数,R为总请求转移次数,S为总成功转移次数,X为最近转移权重基值,α为第一权重因子,β为第二权重因子,γ为第三权重因子。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当中,α、β和γ分别为推荐模型的3个权重因子,可根据不同的支付业务对其进行主动调整,可以通过服务器端将权重因子动态下发至用于支付的客户端,并由支付客户端对各个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权值的动态计算,从而满足业务的动态调整的需求。在确定各个支付方式对应的权值之后,支付方式可以按照payTypeScore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权值最大的支付方式即可确定为推荐支付方式。
在实际应用但中,权重因子可以预先被定义为α=0.3,β=0.3,γ=0.4。由于各个权重因子可以由服务器进行实时下发,所以,可以在对支付成功率要求较高的支付场景下,调整权重因子β的数值。以达到实时调整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支付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各个因子的权重进行动态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22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32,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区间对转移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历史转移统计数据,其中,历史转移统计数据至少包括:在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成功次数。
步骤S234,将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或子转移成功次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对,确定用于计算转移权值的总请求转移次数的数量。
具体的,通过步骤S232至步骤S234,可以对时间区进行获取,并确定在时间区间内的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对在时间区间内的资源转移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确定在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请求次数和子转移成功次数。进一步的,可以将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或子转移成功次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资源转移历史数据进行动态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但中,还可以从时间维度对权值进行动态调整,可以预先对获取支付历史数据时的时间区间进行设置,定义获取某一段时间t内发生的支付历史数据,其中,t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被设置为近一个月、近一周等,具体公式可以扩展表达为:
其中,t为预先设置的时间区间。
除此之外,如果在单位时间内,用户通过网络支付的请求支付次数较多,之前的支付历史数据的参考价值就会随着请求支付次数的增多而减低。那么,还可以通过限制获取支付历史数据的下单数量,来提高确定推荐支付方式的准确率。
具体的,在获取支付历史数据时,只获取最近p次请求支付的支付历史数据,并分别统计在最近p次请求支付的支付历史数据中,在总请求支付次数为Rp内总请求支付次数为Rp,在总请求支付次数为Rp内总成功支付次数Sp,在总请求支付次数为Rp内与当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成功次数mp,在总请求支付次数为Rp内与当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请求次数np,其具体公式可以扩展表达为:
同理,如果支付成功次数较多,之前的支付历史数据的参考价值就会随着支付成功次数的增多而减低,那么可以限制仅考虑仅获取最近q次支付成功的支付历史数据,并分别统计在最近q次支付成功的支付历史数据中,总成功支付次数Sq,与总成功支付次数Sq对应的总请求支付次数为Rq,在总成功支付次数Sq内与当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成功次数mq,在总成功支付次数Sq内与当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请求次数nq,其具体公式可以扩展表达为:
当然,也可以综合考虑时间区间t,最近请求支付的次数p,以及最近支付成功的次数q,公式可以进一步扩展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分别对推荐模型中的时间区间、请求支付的次数及支付成功的次数等条件进行设置,进而可以根据上述条件达到动态调整的目的。如图3所示,在推荐模型中的权值运算规则可以包括:
步骤1,判断在支付历史数据中总成功支付次数是否大于30笔,当大于30笔时,仅将与最近30笔成功支付对应的支付历史数据作为计算支付权值的条件,否则进入步骤2;
步骤2,判断在支付历史数据中总请求支付次数是否大于50笔,当大于50笔时,仅将与最近50笔请求支付对应的支付历史数据作为计算支付权值的条件,否则进入步骤3;
步骤3,判断支付历史数据中最近一个月内的总成功支付次数是否大于10笔,当最近一个月内的总成功支付次数大于10笔时,仅将最近一个月内的支付历史数据作为计算支付权值的条件,否则进入步骤4;
步骤4,将全部支付历史数据作为计算支付权值的条件,计算支付权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22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31,判断转移历史数据中是否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
当转移历史数据中不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时,获取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推荐转移方式。
具体的,通过步骤S231,在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并获取资源转移信息和资源转移历史数据之后,根据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判断是否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当支付资源转移历史数据中不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时,可以判断发送当前转移请求的账号为首次支付,或者客户端处于未登录状态。当确定当前支付账号为首次支付或客户端处于未登录状态时,通过上述加权运算处理得到的转移权值都相同,并不能得到推荐转移方式。因此,可以直接获取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推荐转移方式。
在实际应用当中,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即支付方式可以根据全网的支付历史数据计算各个支付方式的支付权值,并选择支付权值最大的支付方式作为推荐支付方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推荐支付方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确定当前支付账号为首次支付或客户端处于未登录状态之后,可以通过对当前客户端所在设备进行扫描,过滤掉不满足支付条件的支付方式。
例如,在智能终端中,微信支付需要安装微信客户端,支付宝支付需要安装支付宝客户端。通过对智能终端中安装的程序进行扫描,确定用户是否安装微信客户端或支付宝客户端。当智能终端中没有安装微信客户端而只安装有支付宝客户端时,将微信支付方式过滤掉。进一步的,可以将支付宝支付作为推荐支付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当中,以支付宝支付场景为例进行说明。支付宝可以绑定多张银行卡进行快捷支付,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次序是按照银行卡绑定的次序进行排列的,即默认从最早绑定的卡中进行扣款。结合上述事实例,可以通过对用户支付行为分析,从已绑定的多张银行卡中挑选最符合用户习惯的银行卡作为支付卡进行支付,这样就不会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绑定的银行卡,避免多余的支付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在购买页面当点击支付,生成支付请求。
步骤b,当接收到支付请求后,根据支付历史数据分析用户支付习惯,从而确定推荐支付方式,进一步根据推荐支付方式和支付信息,生成支付确认页面。
步骤c,对确认页面中的内容进行确认,当用户选择取消或者返回时,跳转至支付方式选择页面,供用户对支付方式进行手动选择,否则直接跳转支付结果页面,对支付结果进行显示。
步骤d,对每一种支付方式的数据进行记录,分别记录每种支付方式的支付请求次数和支付成功次数,并在每次支付成功后,将当前支付方式作为最近一次支付方式,保存数据以供在下次进行网络支付时,确定提供给用户的推荐支付方式。
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支付方法中,推荐模型中的用户行为习惯分析算法可动态调整最佳支付方式,对每一个用户推荐最适合用户的支付方式,可以减少在网络支付中的环节,提高支付效率和改善用户体验。
在支付过程中引入用于个性化推荐支付方式的推荐模型,根据推荐模型中的用户行为习惯分析算法和4个扩展算法,可动态调整最佳支付方式。
通过服务器动态下发权重因子,以及扩展算法各个维度的阈值,使得客户端可以根据每一个用户支付行为,推荐最符合用户预期的支付方式,减少用户进行支付选择操作,改善用户支付体验。经过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网络支付时减少支付流程,可以提高整体的付费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的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2、第一确定模块24和生成模块26。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2,用于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第一确定模块24,用于将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推荐模型用于根据转移历史数据对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推荐转移方式;生成模块26,用于根据推荐转移方式和转移信息,生成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
通过上述第一获取模块22、第一确定模块24和生成模块26,通过获取与转移请求对应的资源转移信息和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并根据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并将推荐转移方式作为默认的资源转移方式,与资源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页面,即支付页面。以达到了简化支付环节的目的,实现了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付费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资源转移方式繁多导致的操作环节复杂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28和更新模块30。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28,用于获取利用虚拟资源转移页面进行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其中,虚拟资源转移结果至少包括:转移成功和转移失败;更新模块30,用于根据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对转移历史数据进行更新。
具体的,通过上述第二获取模块28和更新模块30,在用户通过虚拟资源转移页面即支付页面,进行支付后,对通过对虚拟资源转移页面返回的数值对虚拟资源转移结果进行收集,并利用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对资源转移历史数据进行更新。从而达到对用户的支付习惯进行实时收集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转移历史数据至少包括:总请求转移次数、在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总成功转移次数、在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请求次数、在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成功次数和最后一次成功转移的最近转移方式,其中,在上述第一确定模块24中,可以包括:第一子获取模块241、第二子获取模块242、第三子获取模块243、第一子确定模块244、子处理模块245及第二子确定模块246。
其中,第一子获取模块241,用于获取与转移请求次数和总请求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一权重因子;第二子获取模块242,用于获取与转移成功次数和总成功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二权重因子;第三子获取模块243,用于获取与最近转移方式对应的第三权重因子;第一子确定模块244,用于根据最近转移方式,确定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最近转移权重基值;子处理模块245,用于利用转移请求次数、转移成功次数、总请求转移次数、总成功转移次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第一权重因子、第二权重因子和第三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运算处理,计算得到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第二子确定模块246,用于确定与最大的转移权值对应的资源转移方式为推荐转移方式。
具体的,在上述第一子获取模块241、第二子获取模块242、第三子获取模块243、第一子确定模块244、子处理模块245及第二子确定模块246中,可以至少将转移请求次数和总请求转移次数作为第一维度,将转移成功次数和总成功转移次数作为第二维度,将最近转移方式作为第三维度,利用加权算法将上述各个维度作为计算条件,计算得到与各个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通过对转移权值的比较,确定与最大的转移权值对应的资源转移方式为推荐转移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子确定模块244中,可以包括:子比对模块2441、第三子确定模块2443和第四子确定模块2445。
其中,子比对模块2441,用于将当前的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进行比对;第三子确定模块2443,用于当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相同时,确定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1;第四子确定模块2445,用于当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不同时,确定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0。
具体的,在上述子比对模块2441、第三子确定模块2443和第四子确定模块2445中,通过将当前的资源转移方式与最近转移方式进行比对,根据当前的资源转移方式是否与最近转移方式是否相同,来确定最近转移权重基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子处理模块245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计算与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
其中,payTypeScore为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m为转移成功次数,n为转移请求次数,R为总请求转移次数,S为总成功转移次数,X为最近转移权重基值,α为第一权重因子,β为第二权重因子,γ为第三权重因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232和第二确定模块234。
其中,统计模块232,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区间对转移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历史转移统计数据,其中,历史转移统计数据至少包括:在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成功次数;第二确定模块234,用于将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或子转移成功次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对,确定用于计算转移权值的总请求转移次数的数量。
具体的,通过上述统计模块232和第二确定模块234,可以对时间区进行获取,并确定在时间区间内的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对在时间区间内的资源转移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确定在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请求次数和子转移成功次数。进一步的,可以将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或子转移成功次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资源转移历史数据进行动态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231。
其中,判断模块231,用于判断转移历史数据中是否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其中,当转移历史数据中不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时,获取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推荐转移方式。
具体的,通过上述判断模块231,在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并获取资源转移信息和资源转移历史数据之后,根据资源转移历史数据判断是否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当支付资源转移历史数据中不包含用于记载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时,可以判断发送当前转移请求的账号为首次支付,或者客户端处于未登录状态。当确定当前支付账号为首次支付或客户端处于未登录状态时,通过上述加权运算处理得到的转移权值都相同,并不能得到推荐转移方式。因此,可以直接获取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推荐转移方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所述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所述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
将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所述推荐模型用于根据所述转移历史数据对所述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所述推荐转移方式;
根据所述推荐转移方式和所述转移信息,生成用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推荐转移方式和所述转移信息,生成用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利用所述虚拟资源转移页面进行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其中,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结果至少包括:转移成功和转移失败;
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对所述转移历史数据进行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移历史数据至少包括:总请求转移次数、在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总成功转移次数、在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请求次数、在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成功次数和最后一次成功转移的最近转移方式,其中,将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包括:
获取与所述转移请求次数和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一权重因子;
获取与所述转移成功次数和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二权重因子;
获取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对应的第三权重因子;
根据所述最近转移方式,确定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最近转移权重基值;
利用所述转移请求次数、所述转移成功次数、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第二权重因子和所述第三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运算处理,计算得到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
确定与最大的所述转移权值对应的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为所述推荐转移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最近转移方式,确定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最近转移权重基值,包括:
将当前的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进行比对;
当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相同时,确定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1;
当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不同时,确定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转移请求次数、所述转移成功次数、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第二权重因子和所述第三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运算处理,计算得到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中,采用以下方式计算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所述转移权值:
<mrow> <mi>p</mi> <mi>a</mi> <mi>y</mi> <mi>T</mi> <mi>y</mi> <mi>p</mi> <mi>e</mi> <mi>S</mi> <mi>c</mi> <mi>o</mi> <mi>r</mi> <mi>e</mi> <mo>=</mo> <mfrac> <mi>m</mi> <mi>R</mi> </mfrac> <mo>&amp;times;</mo> <mi>&amp;alpha;</mi> <mo>+</mo> <mfrac> <mi>n</mi> <mi>S</mi> </mfrac> <mo>&amp;times;</mo> <mi>&amp;beta;</mi> <mo>+</mo> <mi>X</mi> <mo>&amp;times;</mo> <mi>&amp;gamma;</mi> <mo>,</mo> </mrow>
其中,payTypeScore为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m为所述转移成功次数,n为所述转移请求次数,R为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S为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X为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α为所述第一权重因子,β为所述第二权重因子,γ为所述第三权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区间对所述转移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历史转移统计数据,其中,所述历史转移统计数据至少包括:在所述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所述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成功次数;
将所述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或子转移成功次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对,确定用于计算所述转移权值的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中是否包含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所述历史记录;
当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中不包含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所述历史记录时,获取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所述推荐转移方式。
8.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对虚拟资源的转移请求时,获取转移信息和转移历史数据,其中,所述转移信息至少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资源内容,所述转移历史数据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历史记录;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代入推荐模型,在至少两个资源转移方式中确定推荐转移方式,其中,所述推荐模型用于根据所述转移历史数据对所述资源转移方式进行筛选,确定所述推荐转移方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推荐转移方式和所述转移信息,生成用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页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利用所述虚拟资源转移页面进行转移的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其中,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结果至少包括:转移成功和转移失败;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资源转移结果,对所述转移历史数据进行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移历史数据至少包括:总请求转移次数、在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总成功转移次数、在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请求次数、在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中的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成功次数和最后一次成功转移的最近转移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转移请求次数和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一权重因子;
第二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转移成功次数和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对应的第二权重因子;
第三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对应的第三权重因子;
第一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近转移方式,确定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最近转移权重基值;
子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转移请求次数、所述转移成功次数、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第二权重因子和所述第三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运算处理,计算得到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
第二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最大的所述转移权值对应的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为所述推荐转移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确定模块包括:
子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的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进行比对;
第三子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相同时,确定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1;
第四子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资源转移方式与所述最近转移方式不同时,确定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为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处理模块中,采用以下方式计算与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所述转移权值:
<mrow> <mi>p</mi> <mi>a</mi> <mi>y</mi> <mi>T</mi> <mi>y</mi> <mi>p</mi> <mi>e</mi> <mi>S</mi> <mi>c</mi> <mi>o</mi> <mi>r</mi> <mi>e</mi> <mo>=</mo> <mfrac> <mi>m</mi> <mi>R</mi> </mfrac> <mo>&amp;times;</mo> <mi>&amp;alpha;</mi> <mo>+</mo> <mfrac> <mi>n</mi> <mi>S</mi> </mfrac> <mo>&amp;times;</mo> <mi>&amp;beta;</mi> <mo>+</mo> <mi>X</mi> <mo>&amp;times;</mo> <mi>&amp;gamma;</mi> <mo>,</mo> </mrow>
其中,payTypeScore为所述资源转移方式对应的转移权值,m为所述转移成功次数,n为所述转移请求次数,R为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S为所述总成功转移次数,X为所述最近转移权重基值,α为所述第一权重因子,β为所述第二权重因子,γ为所述第三权重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区间对所述转移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历史转移统计数据,其中,所述历史转移统计数据至少包括:在所述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所述时间区间内的子转移成功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子转移请求次数和/或子转移成功次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对,确定用于计算所述转移权值的所述总请求转移次数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中是否包含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所述历史记录,其中,当所述转移历史数据中不包含用于记载对所述虚拟资源进行转移的所述历史记录时,获取预先设置的资源转移方式作为所述推荐转移方式。
CN201610035410.9A 2016-01-19 2016-01-19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341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5410.9A CN107341650A (zh) 2016-01-19 2016-01-19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5410.9A CN107341650A (zh) 2016-01-19 2016-01-19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1650A true CN107341650A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2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5410.9A Pending CN107341650A (zh) 2016-01-19 2016-01-19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165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5232A (zh) * 2019-09-16 2020-0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52870A (zh) * 2019-11-01 2020-02-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74737A (zh) * 2018-09-03 2020-03-10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支付方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062709A (zh) * 2019-12-30 2020-04-2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859A (zh) * 2019-12-27 2020-05-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940A (zh) * 2013-07-12 2015-01-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通信网络提供数据处理方式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46273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Data Business Systems, Inc. Decision Engine For Payments
CN104951969A (zh) * 2014-09-01 2015-09-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78697A (zh) * 2015-06-24 2015-10-1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协同智能点餐方法与系统
CN105094893A (zh) * 2015-06-3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付应用程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183727A (zh) * 2014-05-29 2015-12-23 上海研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推荐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940A (zh) * 2013-07-12 2015-01-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通信网络提供数据处理方式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46273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Data Business Systems, Inc. Decision Engine For Payments
CN105183727A (zh) * 2014-05-29 2015-12-23 上海研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推荐方法及其系统
CN104951969A (zh) * 2014-09-01 2015-09-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虚拟资源转移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78697A (zh) * 2015-06-24 2015-10-1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协同智能点餐方法与系统
CN105094893A (zh) * 2015-06-3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付应用程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737A (zh) * 2018-09-03 2020-03-10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支付方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795232A (zh) * 2019-09-16 2020-0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95232B (zh) * 2019-09-16 2023-10-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52870A (zh) * 2019-11-01 2020-02-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4859A (zh) * 2019-12-27 2020-05-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62709A (zh) * 2019-12-30 2020-04-2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2709B (zh) * 2019-12-30 2021-11-23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1650A (zh) 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8932585B (zh) 一种商户运营管理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8460590B (zh) 信息推荐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389431A (zh) 优惠券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1199666A1 (en) Dynamic demand management
KR101794221B1 (ko) 온라인 판매자의 정산 서비스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875010A (zh) 智能支付系统
US11651315B2 (en) Intelligent diversification tool
CN102822860A (zh) 商品分组装置
CN109670797A (zh) 支付路由选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30386A (zh) 投资组合产品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7067306A (zh) 网络购物方法及系统
CN108696399A (zh) 业务服务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858985A (zh) 商品信息处理、展示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63621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订单信息推送系统
Brunato et al. Combining intelligent heuristics with simulators in hotel revenue management
CN109492863A (zh) 金融单证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508917A (zh) 订单分配方法、订单分配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298707A (zh) 一种用于资费套餐场景定价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27464A (zh) 一种客房支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30019A (zh) 基于用户画像的用户挽回方法及系统
CN107409149A (zh) 混合的客户端‑服务器数据提供
CN108074084A (zh) 一种延迟处理请求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038997A (zh) 一种自助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CN109035002A (zh) 一种数据对象的匹配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5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508, floor 5, building 4, No. 6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libab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7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Whampoa Tianhe District Road No. 163 Xiping Yun Lu Yun Ping radio square B tower 13 floor 02 unit self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UCWEB COMPUTER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