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1612A -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1612A
CN107341612A CN201710549163.9A CN201710549163A CN107341612A CN 107341612 A CN107341612 A CN 107341612A CN 201710549163 A CN201710549163 A CN 201710549163A CN 107341612 A CN107341612 A CN 107341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taijiquan
trainer
actio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91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萍
郑金钰
喻洪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5491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1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1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1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步骤S2、创建训练者模型;步骤S3、创建虚拟训练场景,并设置训练模式和训练体式等级;步骤S4、训练者进行注册或账号密码登录;步骤S5、选择适合的虚拟训练场景、训练模式及训练体式等级;步骤S6、进行训练:训练者模仿步骤S5中所选定的训练模式及训练体式等级下的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进行太极拳训练,采集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数据,实时将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映射到训练者模型上,并同时拍摄训练视频;步骤S7、训练评分及评估;步骤S8、历史训练数据查询。本发明能很好地将传统太极拳与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相结合,有益于提高训练者的康复训练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后需要复杂耗时的康复训练,传统康复治疗需要治疗师一对一给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耗费人力物力,并且训练过程枯燥无味,患者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将其应用于康复领域,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节省人力物力,但是目前应用于康复的虚拟现实内容还比较单一,多以现代游戏为主,游戏形式类似,不合适老年人使用。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传统拳术,能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是中老年人喜爱的运动之一。太极拳松柔慢匀、开合有序、轻灵圆活、刚柔相济,适合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目前还没有以太极拳作为虚拟现实内容的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实例。将传统太极拳与脑卒中虚拟现实运动康复训练相结合,让患者在虚拟场景中跟随标准太极拳动作学习太极拳,在修身养性、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将传统太极拳与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相结合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康复训练,对训练者跟随标准太极拳动作学习太极拳的训练动作进行评分及评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利用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制作专家模型,并根据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和动作视频对太极拳专家的太极拳动作进行动画模拟,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
步骤S2、创建训练者模型:利用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制作训练者模型,用于实时映射训练者的肢体动作;
步骤S3、创建多种虚拟训练场景,并设置多种训练模式和多种训练体式等级;
步骤S4、训练者进行注册或账号密码登录;
步骤S5、选择适合的虚拟训练场景、训练模式以及训练体式等级;
步骤S6、进行训练:训练者模仿步骤S5中所选定的训练模式及训练体式等级下的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进行太极拳训练,采集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数据,实时将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映射到训练者模型上,并同时拍摄训练视频;
步骤S7、训练评分及评估:根据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和给出评估结果,并存储数据;
步骤S8、历史训练数据查询:点击查询按钮,选择查询内容和查询时段,调用数据库中的历史训练数据,并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1中的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包括:实时检测得到的太极拳专家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变化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3中的虚拟训练场景包括3D虚拟公园环境、3D虚拟庭院环境和3D虚拟竹林环境。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3中的训练模式包括学习模式和练习模式,学习模式配有详细的要点讲解以及文字箭头提示,练习模式省去要点讲解,配有优美音乐。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3中的训练体式等级包括“易”等级、“中”等级以及“难”等级,“易”等级包括云手招式,“中”等级包括左右倒卷肱招式、左揽雀尾招式和右揽雀尾招式,“难”等级包括右蹬脚招式、双峰贯耳招式、转身左蹬脚招式、左下势独立招式和右下势独立招式。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6中的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数据包括:实时监测得到的训练者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变化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7中的根据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包括:
S71:将在虚拟训练场景中的专家模型设置为黄色,训练者模型设置为蓝色;
S72:当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专家模型的动作一致时,动作一致的部位的颜色重合,变为绿色;
S73:当绿色区域的面积达到80%时,自动加分,并提示训练者的动作完成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7中的评估结果包括训练者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是否达标。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8中的查询内容包括训练视频、训练评分的分数曲线和评估结果。
发明作用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由于设置有专家模型和训练者模型,根据太极拳专家的太极拳动作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训练者跟随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学习太极拳来进行康复训练,训练者的肢体动作实时映射到训练者模型上;并根据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和给出评估结果,能够很好地将传统太极拳与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相结合,有益于提高训练者的康复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账号登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训练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训练评分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历史训练数据查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发明中,选用杨氏24式太极拳作为标准建立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杨氏太极拳的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深受广大群众热爱。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动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利用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制作专家模型,并根据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和动作视频对太极拳专家的太极拳动作进行动画模拟,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
在太极拳专家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上佩戴加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得到太极拳专家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变化等肢体动作数据,并同时拍摄动作视频。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记录的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用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依据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和动作视频对太极拳专家的太极拳动作进行动画模拟,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
步骤S2、创建训练者模型:利用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制作训练者模型,用于实时映射训练者的肢体动作。
步骤S3、创建多种虚拟训练场景,并设置多种训练模式和多种训练体式等级。其中,
创建多种虚拟训练场景:创建适合练习太极拳的虚拟训练场景,包括3D虚拟公园环境、3D虚拟庭院环境和3D虚拟竹林环境等景色优美的环境。
设置多种训练模式:训练模式包括学习模式和练习模式,学习模式配有详细的要点讲解以及文字箭头提示,适合于对太极拳学习初期的训练者;练习模式省去要点讲解,配有优美音乐,让训练者在安静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此模式适用于太极拳动作十分熟练的训练者。
设置多种训练体式等级:根据太极拳不同招式的难度不同,设置有“易”等级、“中”等级以及“难”等级等三个难度等级。“易”等级包括云手招式,云手招式是太极拳的母式,画圈的动作能锻炼训练者的关节活动度及平衡能力;“中”等级包括左右倒卷肱招式、左揽雀尾招式和右揽雀尾招式,其中转身、倒退、弓步等动作可进一步锻炼训练者的平衡能力和关节活动度;“难”等级包括右蹬脚招式、双峰贯耳招式、转身左蹬脚招式、左下势独立招式和右下势独立招式,其中蹬脚和下蹲等动作对训练者的肢体功能要求高,连贯性的动作可以综合锻炼训练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在各训练体式等级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更多的招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账号登录流程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步骤S4、训练者进行注册或账号密码登录:如用户已经注册,则直接利用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如未注册,点击注册,填写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需要训练的身体部位,完成注册后重新登录。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训练流程图。
如图1和图3所示,步骤S5、选择适合的虚拟训练场景、训练模式以及训练体式等级;根据训练者的身体运动功能状况选择适合的训练模式、训练体式等级以及训练者喜欢的虚拟训练场景和背景音乐。
如图1和图3所示,步骤S6、进行训练:在训练者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上佩戴加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后,模仿步骤S5所选定的训练模式及训练体式等级下的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进行太极拳训练,采集训练者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变化等肢体动作数据,实时将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映射到训练者模型上,并同时拍摄训练视频,方便调取查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训练评分流程图。
如图1和图4所示,步骤S7、训练评分及评估:根据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和给出评估结果,并存储数据。其中,评估结果包括训练者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是否达标。
上述的训练评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1:将在虚拟训练场景中的专家模型设置为黄色,训练者模型设置为蓝色;
S72:当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专家模型的动作一致时,动作一致的部位的颜色重合,变为绿色;
S73:当绿色区域的面积达到80%时,自动加分,并提示训练者的动作完成情况。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历史训练数据查询流程图。
如图1和图5所示,步骤S8、历史训练数据查询:点击查询按钮,选择查询内容和查询时段,调用数据库中的历史训练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训练效果的提升,同时可以打印,以便进行分析评估。其中,查询内容包括训练视频、训练评分的分数曲线和评估结果。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由于设置有专家模型和训练者模型,根据太极拳专家的太极拳动作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训练者跟随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学习太极拳来进行康复训练,训练者的肢体动作实时映射到训练者模型上;并根据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和给出评估结果,能够很好地将传统太极拳与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相结合,有益于提高训练者的康复训练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该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方法。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利用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制作专家模型,并根据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和动作视频对所述太极拳专家的太极拳动作进行动画模拟,创建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
步骤S2、创建训练者模型:利用所述专业动画模型制作软件制作训练者模型,用于实时映射所述训练者的肢体动作;
步骤S3、创建多种虚拟训练场景,并设置多种训练模式和多种训练体式等级;
步骤S4、训练者进行注册或账号密码登录;
步骤S5、选择适合的所述虚拟训练场景、所述训练模式以及所述训练体式等级;
步骤S6、进行训练:所述训练者模仿所述步骤S5中所选定的所述训练模式及所述训练体式等级下的所述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进行太极拳训练,采集所述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数据,实时将所述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映射到所述训练者模型上,并同时拍摄训练视频;
步骤S7、训练评分及评估:根据所述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所述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所述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和给出评估结果,并存储数据;
步骤S8、历史训练数据查询:点击查询按钮,选择查询内容和查询时段,调用数据库中的历史训练数据,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太极拳专家的肢体动作数据包括:
实时检测得到的所述太极拳专家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变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虚拟训练场景包括3D虚拟公园环境、3D虚拟庭院环境和3D虚拟竹林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训练模式包括学习模式和练习模式,
所述学习模式配有详细的要点讲解以及文字箭头提示,
所述练习模式省去所述要点讲解,配有优美音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训练体式等级包括“易”等级、“中”等级以及“难”等级,
所述“易”等级包括云手招式,
所述“中”等级包括左右倒卷肱招式、左揽雀尾招式和右揽雀尾招式,
所述“难”等级包括右蹬脚招式、双峰贯耳招式、转身左蹬脚招式、左下势独立招式和右下势独立招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6中的所述训练者的肢体动作数据包括:
实时监测得到的所述训练者的腰部以及双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变化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7中的根据所述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所述标准太极拳动画模型库预设的所述专家模型的动作的匹配程度进行训练评分包括:
S71:将在所述虚拟训练场景中的所述专家模型设置为黄色,所述训练者模型设置为蓝色;
S72:当所述训练者模型的动作与所述专家模型的动作一致时,动作一致的部位的颜色重合,变为绿色;
S73:当绿色区域的面积达到80%时,自动加分,并提示所述训练者的动作完成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7中的所述评估结果包括所述训练者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是否达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步骤S8中的所述查询内容包括所述训练视频、所述训练评分的分数曲线和所述评估结果。
CN201710549163.9A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7341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163.9A CN107341612A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163.9A CN107341612A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1612A true CN107341612A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18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163.9A Pending CN107341612A (zh) 2017-07-07 2017-07-07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161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1380A (zh) * 2017-11-30 2018-05-29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青少年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08563331A (zh) * 2018-03-29 2018-09-21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动作匹配结果确定装置、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交互装置
CN108939511A (zh) * 2018-07-18 2018-12-07 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四肢康复训练方法与系统
CN109765998A (zh) * 2018-12-07 2019-05-17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和动作捕捉的运动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7572A (zh) * 2019-03-21 2019-06-14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平衡功能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11047925A (zh) * 2019-12-06 2020-04-21 山东大学 基于房间式互动投影的动作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13332668A (zh) * 2021-06-02 2021-09-03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躯干控制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CN114187651A (zh) * 2021-11-04 2022-03-15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基于混合现实的太极拳训练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2810A (zh) * 2023-02-24 2023-03-28 深圳市铱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量化评估功能的vr康复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16649963A (zh) * 2023-07-27 2023-08-29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患者肢体位姿检测的预警分析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8222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Gary Considine System for Measuring Speed and Magnitude of Respons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4983426A (zh) * 2015-05-27 2015-10-21 蝶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床旁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05307737U (zh) * 2015-12-02 2016-06-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rgb-d图像的太极拳智能辅助训练系统
CN106039654A (zh) * 2016-08-09 2016-10-26 广州晓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驾驶体验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CN106422207A (zh) * 2016-09-29 2017-02-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运动训练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8222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Gary Considine System for Measuring Speed and Magnitude of Respons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4983426A (zh) * 2015-05-27 2015-10-21 蝶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床旁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05307737U (zh) * 2015-12-02 2016-06-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rgb-d图像的太极拳智能辅助训练系统
CN106039654A (zh) * 2016-08-09 2016-10-26 广州晓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驾驶体验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CN106422207A (zh) * 2016-09-29 2017-02-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运动训练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利英: "基于Kinect运动捕捉的太极拳辅助训练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社会科学II辑》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1380A (zh) * 2017-11-30 2018-05-29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青少年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08563331A (zh) * 2018-03-29 2018-09-21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动作匹配结果确定装置、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交互装置
CN108939511A (zh) * 2018-07-18 2018-12-07 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四肢康复训练方法与系统
WO2020015204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四肢康复训练方法与系统
CN109765998A (zh) * 2018-12-07 2019-05-17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和动作捕捉的运动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7572A (zh) * 2019-03-21 2019-06-14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平衡功能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11047925A (zh) * 2019-12-06 2020-04-21 山东大学 基于房间式互动投影的动作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13332668A (zh) * 2021-06-02 2021-09-03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躯干控制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
CN114187651A (zh) * 2021-11-04 2022-03-15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基于混合现实的太极拳训练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77660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基于混合现实的太极拳训练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2810A (zh) * 2023-02-24 2023-03-28 深圳市铱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量化评估功能的vr康复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15862810B (zh) * 2023-02-24 2023-10-17 深圳市铱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量化评估功能的vr康复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16649963A (zh) * 2023-07-27 2023-08-29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患者肢体位姿检测的预警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6649963B (zh) * 2023-07-27 2023-10-20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患者肢体位姿检测的预警分析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1612A (zh) 一种基于太极拳的康复训练的动作评价方法
Alankus et al. Towards customizable games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Blakeslee et al. The body has a mind of its own: How body maps in your brain help you do (almost) everything better
KR101784410B1 (ko) 운동 자세 인식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시스템
RU2645604C1 (ru)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двигательных нарушений
CN111091887A (zh) 一种多元感官感觉统合训练系统
CN110404243A (zh) 一种基于体态测量的康复方法及康复系统
CN109481914A (zh) 一种前庭觉系统感觉刺激的训练方法
CN110585649A (zh) 一种触觉系统针对性感统训练系统
JP2001218881A (ja) 投球練習具
Randjelović et al. The sequence of proced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motor coordination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movement games in preschool children
Au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ugmented reality rehabilitation games integrated with biofeedback for upper limb
CN206434807U (zh) 基于球拍运动轨迹的击球姿势训练装置
WO2016172463A1 (en) Wearable interactive learning devices
Friedrich et al. Serious Games for Home-based Stroke Rehabilitation.
Edwards Badminton: Technique, tactics, training
CN203971331U (zh) 羽毛球拍
TWM519533U (zh) 含手指伸張功能之手指復健器
Luft et al. Boards Hit Back: Reflecting on Martial Arts Practices Through Soma Design
Delgado-Mata et al. Low cost video game technology to measure and improve motor skills in children
Mukhametov Stag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Children to Play in Badminton
Dang et al. Aikido Basic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get started in Aikido-from basic footwork and throws to training
Nakamura Karate Technique & Spirit
Luft When The Board Strikes Back: Koinryō-A Martial Arts Training Partner
Miguel Otero Nintendo Switch as a way to work coordination and motor ski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